1. 英国有多少年的建国史
自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至2019年,英国有331年的历史。英国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共同组成的一个西欧岛国。除本土之外,其还拥有十四个海外领地,总人口超过6500万,其中以英格兰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体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83.9%。
英国在1688年的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国力迅速壮大。18世纪至20世纪初期英国统治的领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国,其殖民地面积等于本土的111倍,号称日不落帝国。发展历史如下:
1. 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
2. 15~16世纪,毛织业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对羊毛的需求成倍增加。地主把农场改为牧场,还通过圈地围田或侵占公地,把小地产集中,连成大片。这样一来,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而破产,沦为流浪人。国王从1530年起颁布一系列血腥立法,迫使流浪人受雇于新贵族和资本家。海外掠夺和贸易也是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16世纪以后,英国陆续组织许多贸易公司,进行海盗掠夺,码头官吏、海关人员、海军官兵,甚至地方高级官吏,都勾结海盗。
3. 海盗J.霍金斯贩运黑人致富,F.德雷克则在伊丽莎白一世赞助下劫掠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并于1577-1580年间进行了震惊欧洲的环球航行。
4. 1588年,英国战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攫取世界海洋霸权上迈出第一步。
5.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死后无嗣,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继承英国王位,称詹姆士一世,开始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6. 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前半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越来越不能忍受封建王权的专制统治。但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无视这些变化,坚持“君权神授”,致使矛盾激化。
7. 1641年11月,议会向国王提出《大抗议书》;翌年1月,国王企图逮捕议会反对派首领未逞,逃出首都,8月在诺丁汉向议会宣战。
8. 1647年底,查理国王逃跑,1648年2月,王党势力乘机又挑起内战,在独立派、平等派联合打击下,王党势力复被击败,第二次内战结束。
9. 1648年12月,克伦威尔清除了议会中的长老派;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斩首。
10. 年4月,克伦威尔驱散残余议会,12月建立护国政府,实行军事独裁。
11. 1660年2月,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2. 1688-1689年爆发的“光荣革命”:英国在1688年的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国力迅速壮大。18世纪至20世纪初期英国统治的领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国,其殖民地面积等于本土的111倍,号称日不落帝国。它所宣布的《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此后,英国议会君主制逐渐形成和发展。
13. 1707与苏格兰合并。
14. 在17世纪的西欧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君主专制是一种普遍的政体形式。西欧的法国、西班牙、奥地利以及丹麦、瑞典、德意志的一些公国,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在这些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是君权神授。至于东欧的俄国以及东方的中国等,则等级森严,绝对专制君主制更为友侍强固。
15. 1688年后,英国的政治制度及由此而萌发的政治思想,对欧洲绝对君主专制制度和君权神授、君主万能、臣民必须无条件服从等思想,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对一些民主、进步的思想家,如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等则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英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国民拥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英联邦元首国、八国集团成员国、北约创始会员国、英国同时也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虽然它的历史不及四大文明古国那样久远,但是英国对世界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2. 英国政体演变过程是什么
1640年前是封建君主专制,1640-1649英国资产阶级销戚革命,1649年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后来出现克伦威尔的独裁期,1660年专制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再次推翻专制王朝,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逐步确立君主亏亩陵立宪制耐御,至今。
3.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1688年政变后在英国建或旦锋立起来的国家政体,也称议会君主制,属资产阶级民主制政体类型。接下来分享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
17世纪的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到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在英国最终确立。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来约束国王的权力,后来,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制,并且把包括国王继承权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权力都掌握在议会手里。通过这些法律文献,国家的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①形成: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责任内阁制形成。
②内阁由下院多数党单独组成,内阁大臣必须是下院议员;下院多数党的首领为内阁首相,他负责挑选衫晌内阁成员并拥有免职权。
③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阁员对外必须全体一致,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④内阁首相的权力——手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实际上的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作用:内阁制的建立,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2)1832年的议会改革——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作用增强。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迟物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