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本侵略中国什么时候占的香港香港的驻军应该是英国人吗
日本侵略占领香港是在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当时驻守香港的是英军,很快投降了。
⑵ 97香港回归前的驻港英军是哪个师,人数是多少
LZ的问题有个错误,英国政府在香港的驻军不只包括陆军。仔细查阅资料之后,现将当年驻港英军的资料整理如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英国陆军
二次大战之后,英国驻军地面部队数量由一个师,下降至包含四个步兵营的一个旅。
驻香港地面部队主要组织为:
第26啹喀步兵旅(1948-1950)
第48啹喀步兵旅(1957-1976; renamed Gurkha Field Force 1976-97; returned to old title 1987-ca.1992)
第51步兵旅 (1976年解散)
英国皇家海军
英国皇家海军从1842年中英两国签署《南京条约》香港开端口之始进驻香港。基地设于香港岛以北的添马舰海军基地(HMS Tamar);并在1970年代加设威尔斯亲王大厦。1993年,添马舰海军基地被移至邻近昂船洲政府船坞的昂船洲海军基地。
香港曾经常为以下舰队作正常基地:
英国太平洋舰队 1840s-1948
英国驻华中队 1844-1941, 1945-1992
英国远东舰队/香港中队 1969-1971
第120扫雷中队 1958-1966 - Transfer to Singapore
第六反水雷/巡逻艇作战中队 1969-1997
英国皇家空军
1983年,驻港皇家空军一架韦斯克斯HC2直升机参与空中拯救训练英国皇家空军为驻港英军中人数最细小的一支。基地设于九龙半岛的启德机场,及位于新界的石岗机场。稍后,英国皇家空军撤离启德机场,石岗机场成为香港唯一的皇家空军基地。
下例为英国皇家空军驻港单位:
英国皇家空军第28中队 1968-1978, 1996-1997(RAF Kai Tak) - 配备 韦斯克斯 Wessex HC2 直升机
英国皇家空军第28中队 1978-1996(RAF Sek Kong)- 配备 韦斯克斯 Wessex HC2 直升机
22 Squadron
114 Squadron
846 Squadron 1963-1964(RAF Kai Tak)
847 Squadron 1970(RAF Kai Tak)
367 Wireless Unit
368 Wireless Unit
444 Signals Unit (Stanley Fort), 1971 to 1977, SatCom node in the Defenc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Medical Supply Squadron
Composite Signals Unit
GEF(Ground Radio)
ASF(Catering Squadron)
此外,当年在香港还有一支部队。主要由本地人组成,相当于我国的民兵。
皇家香港军团(义勇军)(The Royal Hong Kong Regiment (The Volunteers),RHKR(V)),亦称皇家香港军团(The Royal Hong Kong Regiment,RHKR)或义勇军(The Hong Kong Volunteers)。总部位于香港跑马地(而原址已在1996年拆卸和移交马会和纪利华木球会使用),军团为一支快速动员并配备轻型武器的地面军事部队,由居港市民志愿兼职组成。义勇军为香港政府所属的单位,不属于英军,但因为在港英政府年代香港的国防是由英国主管所以是由驻港英军指挥,装备也因而英国化。皇家香港军团(义勇军)是一支直接由香港政府支付的部门,在二战前多由英国人及居港的外籍人组成,但在后期多由华人组成。
皇家香港军团(义勇军)在不同年代,曾被称为香港义勇军、皇家香港防卫军及皇家香港团队,部队的任务及组织与后期的“快速动员并配备轻型武器的地面军事部队”不同。在二战时皇家香港军团配备有炮兵连,高炮连,装甲车排,工兵排,重机关枪连等队伍。
协助驻港英军防卫香港
于非常时期(如暴动)协助驻港英军维护香港治安
⑶ 有关香港的历史资料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原名称《江宁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俗称“新界租约”),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区,以及200多个大小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通过三个条约,英国共占有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总面积达1092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也就是现在整个香港地区的面积。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基本法开始实施。香港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历史新纪元。
20世纪80年代初,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并首先用于解决香港问题。按照邓小平的论述,“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香港回归祖国后,“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成生动现实。中央政府严格按照香港乱兆销基本法办事,认真履行宪制责任,坚定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
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继续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继续保持繁荣稳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
中央拥有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既包括中央直接行猜羡使的权力,也包括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实行高度自治。对于香港特别行政哗游区的高度自治权,中央具有监督权力。
中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两点,一是坚定不移,不会变、不动摇;二是全面准确,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
不断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地建设好,也要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建设好。
在香港经济发展的历史中,经历了两次经济转型。1950年以前香港经济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从50年代起香港开始工业化,到1970年,工业出口占总出口的81%,标志着香港已从单纯的转口港转变为工业化城市,实现了香港经济的第一次转型。
20世纪70年代初,香港推行经济多元化方针,香港金融、房地产、贸易、旅游业迅速发展,特别是从80年代始,内地因素成为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香港的制造业大部分转移到内地,各类服务业得到全面高速发展,实现了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第二次经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