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龙虾是那来的物种
小龙虾正式名称叫克氏原螯虾,这种淡水小龙虾是从日本传到南京的,但是原产地却不是日本,而是美国和北美其他地区生长的。
根据资料显示,最早是日本人从美国引进了大概有20几只克氏原螯虾,用来做实验,结果发现这种小龙虾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所以最后用作养殖牛蛙的蛋白质饲料。
但是有很多人发现这种克氏原螯虾繁殖能力非常强,而且耐受能力非常强,能够在臭水沟里面甚至是工业污染的水体里面生存下去,所以以后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小龙虾被用来当作清道夫来改善水质。
小龙虾的生活习性
小龙虾适应性极广,具有较广的适宜生长温度,在水温为10-30℃时均可正常生长发育。亦能耐高温严寒,可耐受40℃以上的高温,也可在气温为-14℃以下的情况下安然越冬。
克氏螯虾生长迅速,在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饵料供应情况下,经2个多月的养殖,即可达到性成熟,并达到商品虾规格,一般雄虾生长快于雌虾,商品虾规格也较雌虾大。
同许多甲壳类动物一样,克氏螯虾的生长也伴随着蜕壳,蜕壳时,一般寻找隐蔽物,如水草丛中或植物叶片下。蜕壳后最大体重增加量可达95%,一般蜕壳11次即可达到性成熟,性成熟个体可以继续蜕皮生长。
㈡ 小龙虾泛滥是哪个国家
小龙虾泛滥的情况出现在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肯尼亚、西班牙等外国国家。在美国,先是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泛滥,又在美国加州泛滥,美国加州政府拨款80万美元才消灭了2万只小龙虾。在澳大利亚的北昆士兰州的一些淡水河中,小龙虾的泛滥差点截断了一些河流,据统计在库珀河大约就生活了1000万只小龙虾。在苏格兰,小龙虾生存主要是靠捕食小鱼,虾米,鱼卵,这就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还严重影响了当地有名的鳟鱼钓场,成了彻彻底底的鳟鱼杀手。在肯尼亚泛滥的小龙虾对于肯尼亚这些淡水资源缺乏的非洲国家来说打击是承重的,这些小龙虾在河边筑巢造成大量淡水资源流失。西班牙的赛维利亚小镇1978年引进了100公斤的小龙虾,没想到完全失控了,霸占了这个小镇子的沼泽,河流湖泊,破坏了当地的生物链。2017年8月21日德国NABU(自然和动物多样性保护联盟)称,在德国柏林一些地区开始出现小龙虾的踪迹,有数据表明这些小龙虾正在泛滥,已经跑到马路上去抢占车道了。
㈢ 小龙虾的来历
小龙虾原本是牛蛙的饲料,后来传入中国。
1927年,日本引进第一只小龙虾,目的是作为牛蛙的饲料。大约两年后传入中国,最早的繁殖地在南京附近。
龙虾的形状像有硬壳的虾。成虫体长约5.6~11.9厘米,整体颜色有红色、红褐色和粉红色。背面是暗红色,两边是粉红色,有橙色或白色的斑点。
部分甲壳近乎黑色,腹部背面有楔形条纹。幼虫均为灰色,有时有黑色波纹。狭长的钳子。甲壳中间部分没有被网眼缝隙隔开,甲壳上有明显的颗粒。
扩展数据
小龙虾能适应各种污染环境,得益于其良好的解毒减毒机制,所以其体内的污染物含量不一定超标。小龙虾可以将重金属转移到壳内,然后通过不断的蜕皮将毒素转移出体外,这也是它能够忍受重金属污染的原因之一。
目前研究表明,重金属大多集中在我们不爱吃的虾类的鳃、内脏和壳中。对于吃虾肉的人来说,引起重金属中毒的可能性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