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国留学生活费(有留学经验的进)
我给你一个大概的数,这些数据是以我在威尔士大学上学的经验建议你的:
住宿:因为爱丁堡大学在苏格兰中心地带,每个学期(一共三个学期)的住宿费在3000-4000英镑(这个还分有没有单独洗刷间)。因为你是就读研究生,所以还有一年的毕业论文,你在哪里写都是一样的,就看你自己是选择留下还是回国。还有暑假期间这三个月是不放在学期内住宿费用的,这个你要根据学校学期住宿再算,但是一般不会比学期内住宿费贵。
生活:在英国其实生活费不需要太费,如果去中国超市,一袋10kg的泰国香米是20磅左右,面条自己带点儿,多带些冲泡的菜包,干货,超市的菜籽油很便宜,面包很便宜,肉类也跟国内差不多,三文鱼也超便宜,你的生活费不会太高。大概每个月在350英镑以内,这个还包括了水果和一些小零食。偶尔还能每个月来顿火锅什么的。自己一定要带好菜刀,在国外的刀真心用不习惯,要不就是好的非常贵。
旅游:一般学校会组织旅游,真的太便宜了,我们每个人10英镑组织去苏格兰,英格兰巨石阵又玩儿了一圈,但是如果自己去玩儿,最好办一张青年火车卡,会给你省不少。从网上预订青年旅社也会非常的便宜,吃饭请参照2。出去一趟要至少准备200英镑和一张卡。卡用来购物车票住宿,现金用来逛小店和以防万一。
还有什么支出呢?逛酒吧,这个忽略不计,因为酒水都很便宜,一杯调制酒在2-5英镑,这是学校酒吧价格,外面酒吧我很少去,但也不贵,毕竟英国是酒吧文化很浓厚的国家,也非常的安全和休闲。
奢侈品可以去TK Mark,这里面全是品牌便宜折扣货,都非常的便宜!真的是很便宜,巴宝莉眼镜和围巾我买的分别是19.99磅,阿玛尼的墨镜19.99等等!在一个网上购物我推荐M&M direct,超级便宜啊,各种大牌儿牛仔裤Desel啥的。还有就是圣诞节Boxing Day,这个就是在新闻上播报的拼抢购物日,很可怕的,价格也便宜的可怕!回家建议带些成人奶粉,蜂胶,Body Shop,香水(在超市买巨便宜,TK也很便宜),苏格兰羊毛围巾等。在国外是要讨价还价的,不要以为只有中国人会讨价还价!嘻嘻
如果你还有疑问随时欢迎提问!!
⑵ 英国留学的日常开销都有哪些
吃
吃饭通常每人每天5-10镑左右。当然两头极端的就不算在通常情况了(比如100镑吃一个月的,天天下馆子的)
一个人吃比较贵,如果能2-3个人搭伙做饭的话,还是很经济划算的。
各超市之间的价格相差不大。
交通费
小城市的学校的一个优势:交通都靠走,城市大了,出门要坐车了,一年下来又是笔不小的开销,特指伦敦吧!
伦敦为例:公交月票44镑,地铁月票(1-2区)60多镑
手机费
看个人交际圈了,有一个月只花5镑的,也有一个月4-50镑的,按自己预算来吧!
以上四项可以算是每个月的固定开销。
生活用品
刚到的时候会花掉不少,买各种锅碗瓢盆等生活必需品。之后每个月不会很多。
旅游
来欧洲有谁不去旅游的,旅游费用也是不小的一笔。
具体加多少就要看你想玩多少个地方了。
一般来说,欧洲玩一天70镑的标准比较正常。(包括交通,hostel,麦当劳,景点)住的好点,吃的好点,纪念品买买一天100镑。
采购
这个算是最因人 而异的项目了,特别是在圣诞boxing day的诱惑下。
数百镑到数千镑不等,就看自己的欲望了,这个,无法估计!
娱乐
这个,各种玩啦,聚餐啦,K歌啦,Party啦等等。因人而异吧!
⑶ 去英国留学准备行李有哪些
一、衣服:英国的天气可谓变化无常来,一天之内7种天气,雨、雪、冰雹、大太阳天,也是有的。所以,防雨的衣服是必要的,而且英国很多时候都是在下雨,有可能前一分钟还是阳光明媚下一分钟马上就小雨淋漓了。所以,冲锋衣最好带一件,各种好用。雨伞最好带超轻的,这样每天到处背着跑来跑去,比较轻便。
英国昼夜温差很大,这点一定要注意。
不过因为大部分宿舍或是house里都有有电暖气,可以随时开关,所以冬天的话,一件厚的外套,里面一个T恤就好了,下边就是一条牛仔裤就ok。因为小编住的地方在英格兰南部,所以气温温暖很多,女生的话,可以全年都丝袜啊,最厚可以穿到100D。不过苏格兰地区冬天很冷,温差大,要备些厚衣服。
夏天就不说了吧,不过英国的夏天也不会很热,温度一般都很舒服。
所以呢,T恤和帽衫什么的可以带,牛仔裤因为四季都能穿,也是很推荐的。衣服其实不用带太多,够穿就行。因为,其实英国衣服也有些是很便宜的,尤其是sale的时候各种便宜,比过国内都便宜很多。
比如说 top-shop(女/top-man每年都有打折,一件衣服£10左右也是可以买到的。不然就是TK MAX 也有很多打折的衣服。其他什么H&M
NEXT等等都不是很贵的衣服,如果喜欢运动服的话那么 是sport world
是不错的选择,虽然店面比较凌乱一些,不过里面的东西大部分还是比较适合大家的,footlocker买鞋也不错的。所以,把钱带好,缺什么买什么就好,旧衣服带很多,到时候也不一定都会穿到。
二、食物:绝大部分烹饪食材调料是可以在中国超市卖到的,比如做饭的调料如酱油、醋、料酒五香粉、鸡精什么的。最经典的算是留学生之友老干妈了,几乎人手一瓶,大约1.7磅一瓶的样子,非常实用。如果喜欢吃麻辣的同学,质量好的辣椒麻椒可以带一些。木耳香菇也可以一些,反正也不占重量。喜欢涮锅的,小肥羊或者海底捞的粉粉那种调料可以带,煮面、吃个火锅什么的非常方便。其他的,由于行李限重,大家酌情吧,而且很多城市都有中国超市,这个可以放心了。至于菜刀呢,如果没有要剁排骨、骨头的,其实没必要,英国的也一样切菜。去的早,读语言的同学菜刀啊、电饭煲啊都可以不用带了,学哥学姐们走前会各种卖东西,只要盯好论坛,白送或者几磅就能买很多东西。筷子可以带一双自己用,不然就是带一些比较漂亮的送人。碗和盘子什么的,去了再买,一镑店啊,或者阿差小店都不贵,大型超市买他们自产的那些也比较便宜。价钱通常是在1镑钱左右,有的地方一个盘子/碗最
便宜的也就是几十便士而已。而且如果遇到要回国的同学,这些东西一两磅能买一摞。 至于,很多人说带电饭锅 那个真的不必要,因为在英国很多地方都有卖Rice
steamer的而且价钱不贵,可以去 Argos, currs等,去买一个最基本的电饭锅最便宜的也就是10镑钱。
三、生活用品:带一些小的便携装,差不多够你一个星期用的就好了,比如小牙膏,洗发水什么的。但是如果用惯了日韩系化妆品和基础护肤的同学,还是要自带吧,这边没有日韩系的卖。英国大型超市这些东西也不贵的,而且boots,super
drug,body care 都经常有优惠的,比如高露洁牙膏经常的by one get one
free,所以,真的没有什么必要带太多。女生用卫生巾的,最好多带点,带够一年的量也不为过,这边的真的很难用,而且选择非常少。反正也不沉,空隙都塞满。电器:因人而异吧,电脑可以带,可以在这里买,价钱可能比国内略贵一点,具体看
PCworld.co.uk,这家的东西算是贵的,不过可以参考一下价钱,然后决定带不带,相机看你高兴了,手机可以带,英国能用的。电子词典不用带了,手机上装一个就行,有道的很好用。电脑上直接装朗文英英版就够用了。很多人说,要带牛津朗文,因为考试的时候可以查单词,这个不假,但是小编建议还是算了。学校是允许非英语母语的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使用字典的,但是,时间不够,根本没时间查单词,还不如直接用个替换词。如果你带电器过来就一定带2-3个英标的转换插头和2个接线板,插线板最好买通标的,就是英标,中标都能插的那种,非常实用。
被褥这些没必要带,反正超市都有的卖的,asda最便宜的被子才5磅。如果是homestay的话,房东会准备的了。学校的被褥没必要买,贵不合算,到了那儿自己去超市买就行,实在没有时间买的话,房间也有暖气的,凑合一晚上,第二天去。
下飞机以后要和家里包平安的话,可以买张电话卡,比如lycamobile,lebara等等有很多的,在机场就可以买了,问他们打中国的卡,买个5镑面值的就好了。
四、眼镜: 戴眼镜的同学,所以最好带2副眼镜,英国的很贵,随便一副都要上千人民币。如果带隐形的话,一定要多带几幅了,英国的隐形是需要licence才能购买的,做个licence
很麻烦。 还有就是护理液什么的,英国一瓶大概要15镑左右,博士伦的就更贵了。据说,利用NHS可以免费配一副眼镜,这个小编只是听说,具体大家再问问。
五、学习用品: 一根笔,一个记事本,其实就是为了下了飞机啊,刚到的时候,随便用用。到了以后在一镑店或者wilkinson
也有很多文具买的,而且非常便宜的。其实,去过学校的新生周,全年的笔就有了,不过基本发的都是油笔。书就很难说了,看专业了。如果是商科的话是没有用的,因为教材不同。计算机程序设计什么的可以考虑从国内寄书过来。学雅思的书没必要带,网上很多pdf的,非要备用,拷到电脑里备用就好。
六、药品: 自己做饭的话,烫伤药膏这个一定要准备!!!另外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准备些感冒发烧的药,创可贴,消炎药,泻立停,吗丁啉,胃药,体温计什么的就好了。如果平时有用消炎药的也带来一些,消炎药抗生素类的,这边是处方药,医生给你开,你才能买。
七、钱:最后讲一下,很多同学关注的钱怎么带的问题。有一些帖子说要中国银行的英镑卡。对于此点,小编个人持保留意见,以下根据小编个人的经验,给出建议,仅供参考。因为英国银行开户需要学校出具的银行信,而这个信大约一周到半个月时间学校才能开出来。因此,学费和生活费开成汇票,然后随身携带1500磅左右的英镑现金零用即可。然后,银行开了户,把汇票直接存入银行账户即可。
⑷ 干货!留学英国你会用到的网站
在留学英国期间,你会用到的网站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留学相关类: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网站:提供华人新闻,帮助留学生更快融入在英华人生活。 中国驻英国使馆教育处:留学生注册信息、毕业邮寄证书成绩单及获得回国证明的平台,证明用于回国学历认证。 全英学联:中国在英学生学者的全国性组织,提供各类活动和资源。 英国文化协会/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提供教育机会与文化交流,促进国际思想交流。 留英校友会:为留英校友提供活动、招聘信息、职业发展建议和交流平台。 英国教育:介绍英国教育、大学、课程和生活信息。 志奋领奖学金:由英国外交部提供,资助国际学生完成一年硕士课程。
新闻媒体类: BBC官网:英国主要新闻广播机构,提供权威新闻。 英国卫报:注重世界主义观点、文艺报道和评论,排版舒适。 泰晤士报:提供即时新闻,涵盖多种领域。
生活购物类: Time Out London:提供伦敦吃喝玩乐指南。 JustEat与Deliveroo:外卖平台,可根据邮编显示周边餐厅并下单。 Tesco网站与Argos网站:提供生活用品、电器、食材等,支持送货上门。 Book Depository:提供全球免邮费购书服务。 Preloved:二手物品交易网站。 化妆品网站:提供折扣化妆品,全球免邮费。 住宿网站和spareroom.co.uk:提供房源信息。
出行旅游类: 英国交通网站:提供出行查询和线路规划。 火车订票网:提供火车票预订服务。 伦敦地铁局网站:提供伦敦地铁信息。 飞机票预订网站:提供机票预订服务。 英国旅游网:介绍英国旅游目的地、住宿、交通等信息。 超级巴士:提供经济的长途巴士服务。
影视类: Future Movies网站:提供电影预告片和评论。 Tv Guide:提供英国电视节目预告和信息。
日常使用工具: Google:满足学习、生活的各种查询需求。
这些网站涵盖了留学英国期间可能需要的各个方面,从留学咨询、新闻资讯到生活购物、出行旅游,再到娱乐休闲,都能在这些网站上找到相关信息和服务。
⑸ 跨境电商干货,亚马逊有哪些收款方式
跨境电商平台亚马逊的收款方式多种多样,对于中国卖家来说,选择合适的收款方式至关重要。自2015年起,跨境电商领域经历了从暴利到规范化的发展过程,亚马逊作为行业巨头,其收款流程也变得更为复杂。
首先,跨境电商平台通常不会直接将资金转换为人民币,而是以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等形式接收款项。这个过程可以形象地描述为“钱变货再变钱”,即先将资金通过国际物流和平台转化为商品,再通过客户支付将商品转化为资金,最终实现资金的国际流动。
对于初次接触跨境电商的卖家来说,如何将这些外币资金存入个人储蓄卡成为一大难题。通常,卖家需要将外币资金存入当地的银行账户,然后通过第三方收款公司将其转换为人民币。这里就涉及到第三方收款的知识,例如PingPong金融、连连支付等公司。这些公司通常会为卖家提供美国、欧洲、日本等地的本地收款账户,实现上述收款流程,但会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
此外,还有CD卡和WorldFirst(简称WF卡)这两种收款方式。CD卡由欧洲金融巨头AZIBO金融管理集团和欧洲银行共同组建,主要面向英国本土企业。由于是英国企业,欧盟对注册账号的要求较高,需要提供公司资质和实体证明,包括股东说明书、水电煤气账单、电信话费账单等。尽管注册流程较为复杂,但CD卡的服务质量较高,且费率仅为1%。
WorldFirst(WF卡)则是一款历史悠久的收款工具,许多大卖家都在使用。它能够有效防止亚马逊账号关联风险,支持几乎所有币种的国内银行卡接收。然而,WF卡的到账速度相对较慢,这也是其缺点之一。
综上所述,对于跨境电商卖家来说,选择合适的收款方式可以确保资金安全、稳定地流入账户。以上提到的几种收款方式,均经过实际使用验证,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⑹ 英国人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呢和中国的区别很大吗
英国大部分地区的生活方式和国内很不同。人们生活节奏比较慢,早上商店到了10点多才开门,晚上5点就关了,周末开得更晚关得更早。到6点除了路上奔驰的小车外,就看不到什么行人了。夜晚更是安静得出奇。但是市中心的Pub确实热闹非凡。这里一些小的便利店,关门都很早。大型超市离学校又比较远,我们一周去一次,把一个礼拜的食物全采购齐全。回国后才能深切感受到国内物质生活极为丰富。
真正英国本土的食物挺难吃的,薯仔泥、薯条、煮薯仔、烤薯仔,除了薯仔还是薯仔。那里薯仔品种繁多,不过在我眼里没什么区别。最着名的fish & chip也不过如此。意大利、中国、泰国、印度食物在英国非常流行。由于气候原因,英国畜牧业非常发达,但是蔬菜和水果要靠进口,所以都卖得非常贵,品种也比国内少很多。刚到的时候,我只吃最便宜的鸡肉和胡萝卜。由于生活拮据,平时一日三餐我都自己做,打工后生活改善了不少,偶尔也会到餐馆享受一下异国风味。英国许多大城市都有中国超市,里面中国调料、干货和一些蔬菜都非常丰富,价格当然也不菲。我们有时会去买些一般超市里买不到的中国食物,如老干妈啊,豆腐啊,面条啊什么的。久而久之,我们都掌握了许多省钱的窍门。比如,下午5点左右和晚上9点左右,超市都会处理许多快到期的蔬菜和肉类,价格非常便宜,我们一进超市就直奔打折区。老外的标准很严格,其实在我们看来,那些食物还是挺新鲜的。尽管吃得比较节省,但是到英国几个月后,我的体重还是迅速增长了20多斤。所有的人都说女孩子在英国长胖是定律,看来我也难以幸免了。虽说英国的食物不太爱吃,但是那里的甜点、冰淇淋却是令女孩子无法抗拒的。价格比国内便宜不说,口感更是国内比不上的。在国外呆久了,黄油、cheese也成了我的最爱,难怪胖得不行。很奇怪,回国后体重又恢复到从前。
我们平日里上完课后就去图书馆,要么就回家,没有什么逛的,生活很简单,所以喜欢在厨房里做些好吃的,厨艺也大有长进。中国学生间经常聚餐,饭后就神侃。大家都来自祖国各个地方,天南地北,大家似乎总有聊不完的话题。
学校里有很多帮助学生的机构。对我帮助非常大的是Charity Centre。这个是教会组织,负责人是一对老夫妇,Cliff和Sherry,他们都是基督徒,待人极为真诚,并且热情地帮助每一位外国学生。中心里很温馨,环境干净舒适,微波炉、咖啡都免费给学生提供。休息的时候我们经常来这里坐坐,和Cliff聊天。开学的时候,他们召开了一个国际学生欢迎会,我参加了他们组织的活动,期间认识了Gayle,一个很好的美国女人,40多岁了,哲学系的博士。中心每年都会安排一到两个外国学生到定点的英国家庭。我非常幸运申请上了,他们是住在半山的一个中产家庭,对我非常热情,经常接我到他们家吃晚饭,很正式的那种。到了万圣节、圣诞节,他们也会邀请我们去他们家感受西方节日的气氛。男主人Robert是个中国迷,他们喜欢中国,并且在中国旅行过很长一段时间,对中国历史也有很深的了解。我也送了他许多中国纪念品。我也定期到Cliff那里学习圣经。虽然我不信仰基督教,但是这确是一个学习英语的很好途径。Cliff会给我们讲很多故事,讨论一些人生的看法。
英国虽小,但是人口少,显得地大。我们学生的住宿条件都非常好,每人都有独立的房间,还有为夫妇设计的大房,只是客厅、厨房、厕所和洗浴间共用。我住过的两个宿舍一个是别墅,一个是百年的旅馆改建。2层楼的别墅只住5个学生,大客厅,大花园。老旅馆很古朴,里面一直流传着鬼怪的传说,但据说都是好鬼,还有白衣骑士呢,一段时间弄得我们怪紧张的,我对面的台湾夫妇给了我一张盘若波罗蜜多心经,要贴在墙上,说是可以避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