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给我普及一点历史 道光皇帝当时的15个关于英国的问题是什么
早在签订南京条约的三个月之前,道光就开始屈尊,不耻下问了。他在扬威将军奕经的折子上批了几条批语,希望得到一个满意的回答。有关英国女王这个黄毛夷妇,他问得最细:“该女主年甫二十二岁,何以被推为一国之主?有无匹配?其夫何名何人,在该国现居何职?”
道光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夷妇如何做得了一国之主。在中国,这是不可想象的。然而,道光不知道,维多利亚坐上英国王位,是有法可依的。英国早在1701年就通过了《王位继承法》,王位根据年长顺序传给已故国王的儿子;如无子,则传给女儿;如无子女,则传给旁系亲属或其后裔。
相形之下,大清这方面虽然也有规则,但它的规则让人感到拿不上台面。其规则是,现任皇上秘密写下接班人的名字,置于锦匣之中,藏于乾清宫最高处一匾额之后,老皇帝驾崩前,再派专人取匣公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供匣藏身的匾上有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正大光明”。老实说,把接班人的选定搞到见不得人的地步,还标榜“正大光明”,大清王朝做得太过滑稽了。
维多利亚有没有婆家?
道光第二个搞不明白的问题是,维多利亚有没有婆家?婆家待她好不好?
1840年2月,维多利亚穿上洁白的婚纱,与自己的表兄阿尔伯特结婚。阿尔伯特乃是维多利亚舅舅家的孩子。这位表兄被人誉为“流动的网络全书”,其外在的风度与内在的学识让维多利亚为之倾倒。女王在日记里感谢上帝,说她“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她给舅舅写信:“我是多么的开心,拥有了阿尔伯特这么完美的丈夫,我真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
道光帝的后宫编制与前面的皇帝比起来不算太超标,有名有姓有位的妃子也就十来个。
由上可以看出,维多利亚与道光最大的差别,就是他们的婚姻生活了。两个人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节俭。
维多利亚的节俭与其说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不如说是在制度规范下的自觉行为。英国早在中古时代,就确立了一个基本原则:“国王靠自己收入生活。”按照这个原则,国王像其他封建庄园的领主一样,所有花费只能出自自己的领地,即自己直接管辖和经营的王室领地。对于王室之外的土地和农民,国王很难从中拔得一根毛。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维持皇室的开支,维多利亚想不节俭都不行。
⑵ 鸦片战争后,道光得知英国女王仅23岁,说了一番什么话让人贻笑至今
近代中国一直落后于世界潮流,清政府统治下的国家更是成为其他国家欺辱的对象,国家的衰亡与统治者的无能离不开关系,清朝统治者固步自封抱着天朝上国的思想做着高高在上的美梦,没有看到其他国家的逐渐强大,等到被迫屈服的时候还是懵懂愚蠢的样子,后继者虽然想要改变现状但是也有心伏笑无力啊。
鸦片战争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落败以后,当时的统治者道光皇帝得知了打败他的英国的领导者是个女王,并且只有23岁,十分震惊,说了句话让人们贻笑至今。
有心无力的节俭皇帝
清朝末年皇权衰亡国家局势紧张,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虽然有心改变,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之前的统治者并没有给他留下一个好基业,并且他本人在处理政事上也没有太大的天赋,但是在那样的情况下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其实他的个人品行并不差,一定程度上来讲他也算是个好皇帝,他不像其他暴君一样贪暴淫逸,与之相反,他虽然能力不是特别出众但是治理朝政也是勤勤恳恳,不仅大力整顿了吏治,而且还支持林则徐严禁鸦片。
很明显,他对女王的性别和年龄感到十分震惊,他惊讶是一位年轻的女性击败了他,同时他也好奇这个打败他的女王是否有丈夫支持。其实在那个时代皇帝的思想并不算奇怪,毕竟在封建时期的中国女性成为掌权者的一只手都可以数的过来,而且这些女性大多都是以太后的身份摄政,唯一的女皇帝也就只有一个武则天,所以他才对英国俘虏的回答感到十分震惊。
除此之外,他还问了许多其他的问题,以上这些都可以看出道光皇帝对自己的对手可以说是一点都不了解,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连对方统领的性别和年龄都不了解,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变得富强起来呢?皇帝即使再节俭再勤恳,国家局势依然不能好转。
⑶ 英国使臣觐见道光,道光问了哪三个问题,他还想娶英女王
第一个问题是英国的地理位置在哪?第二个问题是去往英国可以步行吗?第三个问题是维多利亚已经结婚了吗?从这三个问题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道光帝深受“闭关锁国”政策的毒害。
由于我国古代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所以我国对其他国家的情况一概不知,甚至其他国家已经开始工业革命了,我国仍处于封闭状态。虽然郑和下西洋给我国古代君王带来了一些其他国家的信息,但是郑和经过的国家全是落后国家,完全没法和我国进行比较,所以我国古代的君王一直都被蒙在鼓里,清朝的道光帝就是一个例子。03、维多利亚已经结婚了吗?
之前道光帝已经在使者们的口中得知英国的女皇是维多利亚,他还在纳闷:怎么英国的统治者是个女人?因为在他心里,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一般都是中年男子,所以他才问了这个问题,在他的潜意识里,他有意将维多利亚纳入后宫,英国使者们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向道光帝解释,他们便匆匆告辞了。
⑷ 道光得知英国君主是年轻的女王时,为何想收她入后宫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历史岁月中,古代中国一直傲视群雄,综合国力领先世界数千年。然而,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面貌和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当西欧和美国轰轰烈烈地向现代工业社会迈步前进时,当时中国的清朝统治者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夜郎自大中,固步自封、闭关锁国,逐步落伍于西方列强。
当道光从英国人嘴里得知英国君主是一位女王,并且只有二十出头时,竟然异想天开地希望能把维多利亚余猛喊女王纳为后妃,这样中英两国就不用打仗,天下太平了。
道光皇帝这个美滋滋的梦想很快被无情地打碎了,强硬的英国人用坚船利炮威吓清政府答应了南京条约的各项内容。道光的纳妃美梦,成了一个世界级的笑话。古老的中国,也在清朝皇帝的愚昧无知中,开启了屈辱的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