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是由谁发明的
电是被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的。
电本来就存在,不是发明的,应该用发现。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经过风筝实验得到的电,并积聚在一个现在叫莱特瓶的容器中 也就是很多书中说,有一个人在一个雷雨天时,在风筝上放一个钥匙,然后拉风筝的线(普通的棉线)另一端连接在莱特瓶(一个拥有2个金属片,他们非常近但不接触的容器)中,得到了电荷。 从此发现了电,并且证明了电的存在。
(1)英国人说达林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指电荷运动所带来的现象。自然界的闪电就是电的一种现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它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电子运动现象有两种:我们把缺少电子的原子说为带正电荷,有多余电子的原子说为带负电荷。
电是个一般术语,是静止或移动的电荷所产生的物理现象。在大自然里,电的机制给出了很多众所熟知的效应,例如闪电、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电磁感应等等。
用来称呼许多种不同的自然现象,一般只需使用“电”这单字就已足以胜任。但是,用于科学领域,这术语的意思显得相当模糊。必须使用更明确的术语来区分各种各样不同的概念。
电荷:某些亚原子粒子的内涵性质。这性质决定了它们彼此之间的电磁作用。带电荷的物质会被外电磁场影响,同时,也会产生电磁场。
电流:带电粒子的定向移动,通常以安培为度量单位。
电场:由电荷产生的一种影响。附近的其它电荷会因这影响而感受到电场力。
电势:单位电荷在静电场的某一位置所拥有的电势能,通常以伏特为度量单位。
电磁作用:电磁场与静止或运动中的电荷之间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
物质中的电效应是电学与其他物理学科(甚至非物理的学科)之间联系的纽带。物质中的电效应种类繁多,有许多已成为或正逐渐发展为专门的研究领域。比如:
对于各种电效应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物质的结构以及物质中发生的基本过程,此外在技术上,它们也是实现能量转换和非电量电测法的基础。
B. 二战后的英国经济
英国,这个曾号称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帝国,在一战后可说是开始闹穷了,它这时仍有强大的舰队和控制北海、地中海、印度洋、西南太平洋的海权实力,在根本上,它仍有完封欧陆任何一个陆上强权的海权力量。不过在二战前期英军在欧陆上的损失却也真的使英伦三岛有一段可怕的危险期。但是真正打击英国未来的,不是向英国宣战的轴心国,而是英国自己的政策。英国首相邱吉尔他是个特别的领导人,他有许多的特质,但是他太过于注重于表面的目标:打败轴心,而没有想到战争和英国本来的关系。英国人在这种情况下失去了理性思考的能力,首先对于德俄对决的态度就发生了问题,事实上这两个国家都是可怕的侵略国,它们都有着以政治和思想来侵略他国的手段,可是英国人竟二话不说就倾了全力以物资来“进贡”给俄国。英国人还不如等到俄方提出某种程度的要求和条件才提供物资,那才有利。以英国人的角度来看应是使这两方两败俱伤,再利用本身海军力量和空中的力量把德国经济扼杀,才是个经济而有效的方法。不过英国人却反其道而行,把大量的物资投入在提供俄方,更没有注意到它真正的生命线是在于地中海、印度洋和南太洋的国协地区。以致于北非的作战未能集中力量以在初期打败隆美尔,而在远东方面又不能和日本达成某种协议(但是在美国的压力下这点可能无法做到,但是俄国却明目胆的和日本保持这种互不侵犯条约到二战末),或是其中力量防守新加坡,无论如何都应将守住新加坡为第一要务,若新加坡不守住那对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政治影响可说是令人无法想象的。
英国人在二战中可算是全走错步了,二战结束后,英国人才猛然发现,他们虽成功地把德国打成一个废墟,但是苏俄和其共产势力撗张的却比当年的德国还来的快还猛!而自己的国家却没有能力去反制这种席卷式的侵略。在战债的压力下,英国失去了它的海军力量和珍贵的海权。埃及和印度等殖民地也明白了,原来英国人也是可以被打败的,不久就相继独立,这个打击使得英国人再也不能利用大量的殖民地物资和劳工来弥补其战争中的损失。又因为政策的错误,去支持以色列建国,造成英国在中东地区势力完全被苏俄所取代。
走到这种地步,原本的日不落国也变成了日落王国了……从此英国就只能算是欧洲地区的中型国家……几乎完全失去了其全球的影响力,不过它仍保持着一个和欧陆相抗的战略态势,来使其地区性的影响力能够有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