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人性格如何改变

英国人性格如何改变

发布时间:2022-04-13 10:35:49

Ⅰ 英国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大部分英国人具有与他人格格不入的孤傲特质。孤傲(exclusiveness)是英国人最明显的性格特征,他们不愿意和别人多说话,从来不谈论自己,感情不外露,更不会喜形于色。其它国家的人很难了解英国人的内心世界。英国人为什么具有孤傲的性格特征呢?原因有二。第一,英国是一个岛国,英吉利海峡(English Channel)割断了它和外部世界的联系,英国人甚至不把自己看作是欧洲人。



第二,英国人对本民族的历史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其中,詹姆斯钦定本圣经(King James Authorized Version of the Bible)和莎士比亚的戏剧对西方及世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英国议会(Parliament)是欧洲最古老的议会,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Instrial Revolution)的国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与众不同的祖国文明史使得英国人形成了现在的性格特点。
2.大部分英国人有守旧而又不愿接受新生事物的保守思想。英国人的保守(conservativeness)为世人所知,英国人却认为他们的做事方式是最好的,最合理的。有人说,英国人需要20至40年的时间才能接受

Ⅱ 英国人的性格

英国人给世界的印象似乎总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绅士形象,然而在和英国人加深接触后,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群。例如:英国人以保守着称于世,但英国未成年少女怀孕率竟然是世界最高的;英国人白天沉默内敛,可每当入夜,各地的英式酒吧间间爆满,充斥着欢声笑语……不和英国人交往一段时间,是很难发现他们掩藏在绅士外表下的真正性格特点的。另一方面,"英国人的民族性格"这一提法,本身也有以偏概全的问题。众所周知,英国并不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北爱尔兰人各有自己的传统和民族文化认同。从这个层面上讲,似乎根本就不存在同一的"英国性格";或者说,所谓的"英国性格",其实主要指的就是"英格兰性格"。不过,在整个英国范围内,不同民族的人群也表现出相当多的相似性,因此笔者采取简单化的做法,以英格兰的情况为主,结合苏格兰和威尔士,将英国人的性格总结为五点。这五点比较充分地概括了英国人性格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希望对广大计划赴英国深造的留学生有所帮助。

特点一:友善
许多外国人抱怨英国人冷漠无情,难以接近。显然,英国人不如美国人随和率真、不如法国人温情浪漫、不如意大利人热情奔放、也不如中国人体贴入微。英国人性格中的保守内敛,是和英国的岛国地理特点密不可分的。

但是,绝不能因此就认为英国人不友善。一方面,英国人注重隐私和个人空间。有一句英国谚语这样说:"An Englishman's house is his castle"。英国人从不去打探别人的私事,不侵犯其他人的空间,不将自己的观念和价值强加在别人身上。整个英国社会的构成基础,就是对个人的体谅和尊重。英国人并不随随便便乱交朋友,但一旦和他们成为朋友,就会得到他们的真心相待和忠诚友谊。另一方面,英国人对他们不认识的人也都表现得彬彬有礼,亲切友好。在生活节奏不太快的中小城镇里,走在外面,迎面过来的路人总会和你打招呼;在公车上和店铺里,不认识的人也会和你聊上几句。当然,谈话照例是从谈论天气开始的。笔者在英国留学期间,经常乘坐长途汽车到各地观光。每当长途客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只要对面有长途客车开过,不论年龄大小,每位司机都无一例外地伸出手来做手势和对方打招呼。虽然仅仅是几秒钟时间,却让人倍感温馨。在英国,向公车上的人问路而得到全车人的指点,这样的经历是很多的。

英国人的友善还表现在他们热衷慈善事业的爱心上。英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慈善商店通过售卖捐赠物品来为各种慈善工作筹款。每间商店都会源源不断受到各种物品。仅以牛津英国救济委员会(Oxfam)为例,这一英国最大的慈善机构2002年总共从金钱和实物捐赠中获得2200万英镑善款,并有 23760名志愿者无私奉献时间,参与工作。

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初到英国时因为对环境不熟悉、语言表达不自如,很难和英国人交上朋友。实际上,英国人对中国人普遍怀有善意,但觉得东方人很神秘、不愿和西方人交往。因此,中国留学生首先要打破自身顾虑,主动大胆地去赢得英国人的友好,消除双方的隔阂。按笔者的经验,中国学生凭他们的诚挚,是一定可以交到英国朋友的。

特点二:文明
英国是欧洲公认的"君子国",社会文明有序,井井有条。英国有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公共管理体系,在几个世纪优良风尚的积淀下,英国人不论男女老幼,都表现出温文尔雅的绅士风度。

英国人的秩序举世公认。在公车站、商店、银行,只要有排队,一定是整整齐齐的一条线,前后两个人拉开一点距离,缓缓向前移动,绝不拥挤和混乱。更可贵的是,无论队列多么长,时间多么久,所有人仍然安安静静,毫无怨言,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在英国,人们自我解嘲地打趣说,只要在街上看到两个人一前一后站在一起,就肯定有人会跟着排上去。

在英国,路上行人互相让路司空见惯,"Thank you"和"Sorry"更是挂在嘴边的用语;一旦有身体或行李的接触,被撞的人往往还抢在对方之前道歉;进出建筑时,走在前面的人永远会扶住门,等待后面的人经过;有交通灯的路口,无论有没有车,人们都等绿灯才过马路;在没有交通灯的路口,永远是小车司机微笑着挥手让行人先过;上公共汽车时,在门口买完票后,你尽可以向司机问路,时间再长,全车人也会静静地等待;再拥挤的汽车、商店,也听不到嘈杂,每个人都压低声音和别人说话……这样的社会,你也许可以说它沉闷,说它效率低下,然而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的尊严和生活水准会得到最大的体现。

英国还是个讲求诚信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极少有坑蒙拐骗的事。商店售出的商品,只要顾客不喜欢,随时可以不问任何理由地退回。一些家庭经营的有两层楼的书店或杂货店,往往只有一个人在店堂里,而地下一层没有任何看护措施,就算是顾客拿些东西,店主也根本不会知道。英国的火车车厢两头和双层巴士的门口都设有摆放大件行李的架子,笔者留意到每次人们把东西一放,就到自己的位置上或是到双层巴士的上层去坐,根本不担心停站时行李会被别人拿走。久而久之,笔者自己出门坐车,也放心地扔下行李不管了。

特点三:幽默
英国人给世人的感觉经常是不苟言笑,表情僵硬的。其实,英国人个个都是顶尖的幽默大师。英国人的幽默和美国人不同,他们从来不以夸张的表情和粗俗的语言来赚取别人的笑,他们的幽默,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乍听上去似乎平淡无奇,但在有点英国文化背景的人听起来却忍俊不禁,回味无穷。

英国人是语言高手,反应之迅速、言辞之俏皮令大部分民族自愧不如。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关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生的。这两所大学一向有点互相比拼,学生也就经常借机"攻击"一下对方,长自己志气。有一次两个学校的一些学生一起参加一个活动,在洗手间,剑桥学生发现牛津学生小便后没有洗手,于是按捺兴奋,不动声色地说:"难道牛津大学的教授没有教您方便后要洗手吗?"牛津学生本已处于绝对劣势,但是他毫不慌乱,平静地反击道:"难道剑桥大学的教授没有教您方便的时候不要弄脏自己的手吗?"一来一往,还是打成平手。

英国人的幽默感最常用在自我解嘲上,他们习惯将一件本来很坏的事情用反语说成好事,充分显示他们的乐观主义精神。英国人经常用的两句话是"It could be worse"和"I've seen worse",轻描淡写,何必和生活计较太多?今年夏天,笔者重访英国,适逢英国有天气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气温达到39℃。当我向英国朋友抱怨天气太热时,他却说:"恭喜你,以后你可以和你孙子说,爷爷见证了英国有史以来最热的那一天。"说完后又补充一句,"这无论如何总比下雨好"。(英国人最喜欢拿下雨来开玩笑)

当然,真理往前一小步就是谬误。英国人的幽默,有时也显得刻薄。例如,有一次笔者和英国朋友在火车上,正好车厢里有一群美国游客在大声说话。车厢里的英国人不免微微皱起眉头。朋友耸耸肩说:"也不能怪他们,他们是美国人。"

特点四:自大
不可否认,英国人礼貌的表面下,有着一颗自大的心。虽然他们自己不一定承认自己的自大,但据笔者的观察,英国人普遍有一种深层次的优越感。不过,用英国人自己的话来说,也不能怪他们,他们是英国人。

英国曾经有过称霸世界的辉煌历史,这种君临天下的感觉已经成为他们性格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50年代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经这样评价英国的尴尬局面:"英国失掉了一个帝国,却没有找到一个角色"。而这种政治和国际地位上的今不如昔,却在英国人的言谈举止中找到平衡。比如,很多英国人喜欢和笔者谈论香港,他们先问笔者是香港人还是中国人(他们似乎总是把香港和中国单列开来)。当笔者告诉他们自己来自中国大陆时,他们就会问香港现在的情形。言语间的那种关切口吻,总是会透露出一些淡淡的遗憾和不甘。就好像"自己家"的一间屋子现在别人住进去,问别人"那屋子还好吧?"的感觉。

英国人大多数对中国缺乏基本的了解,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总是把中国内地留学生当成日本人、韩国人、新加坡人、香港人。令笔者不满的是,英国普通民众对于发生在世界另一半的事情完全是漠然的。电视新闻和报纸甚至连报道本地一个老人的狗走失了,也不报道世界各国的大事;即使有报道,也都是和英国利益相关的美国、欧洲各国或是英国前殖民地。这也体现出英国人不屑去理会其它"低等"国家的自大心态。

更可气的是,英语是国际语言,全世界的学生都在学习英语,这无疑更加增添英国人的优越感和惰性(其实英语的通行大部分是美国的功劳)。不少英国人甚至在心里还是觉得世界都是大英帝国的领地。就这方面有一个经典的例子。一位英国贵妇在一艘地中海上的西班牙豪华游轮上抱怨为什么身边的人不讲英语。有人向她指出,这是一艘西班牙船,她是个外国人。贵妇顿时勃然大怒,厉声说道:"告诉他们,我可不是什么外国人,我是英国人!"

特点五:刻板
英国人尊重法制、遵守秩序、有条不紊,这本是一件好事,不过如果走极端的话就难免显得不够灵活。英国人的象征动物是"约翰牛(John Bull)",因为约翰是最常见的英国人名,而牛的特征就是固执笨拙。英国人食古不化,保守刻板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不久前英国的全民公决否决了政府加入欧元区的提议,就说明英国人的恋旧和不愿变革。在历史上,从国家体制到王室地位,英国的革新都是慢于其它欧洲国家的。而维系整个英国社会的,恰恰是深厚的传统和刻板的风格。

今年夏天,笔者在牛津大学工作和研修时,和一些代表一起参观牛津大学出版社。当时,大家从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出发,其实走路去只要15分钟。但是由于上午下雨,组织者怕下午还有雨,为稳妥起见,就找出租车公司订了两辆出租车接大家去。为了使两辆出租车有时间来回接人,组织者特意将代表们分成两批,前后共半个小时出发。然而,第一批人出发后,因为路上交通问题,车迟迟回不到基督堂学院。第二批人就和组织者一起在大门口左等右等。这事情如果给中国人办,是很容易解决的:要么打电话马上再叫两部出租车来;要么大家就走过去,本来雨也停了。结果刻板的英国组织者完全不会转圜,一边不断道歉,一边安排大家一直等下去,最后迟到了近半个小时。 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一样,英国人的性格有优点也有缺点。不过,笔者认为英国人仍然不失为一个优秀而可爱的民族。
参考资料:http://tieba..com/f?kz=134591083

Ⅲ 英国地理环境对英国人性格的影响

地理学上的确存在气候可以影响人的性格这一说法,首先说下英国。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范围大概在纬度40--60度之间,常年盛行西风,手暖湿气流影响,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之间,终年湿润,冬不冷夏不热。我们都还记得学过的一篇英语课本中主人公在英国的大雾天迷路被忙人带路的事情吧。英国也被称为雾都。说完这些,我们就不难理解英国人绅士、不愠不火的性格特点,因为气候适中,人的心理情绪可能会趋于稳定。英国人见面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关于天气的,也有可能存在变数的天气使得英国人学会如何以不变应万变吧!还可以举我国为例,我国南方和北方人的体貌特征和性格特征区别也很明显,比如南方人短小精湛灵活;北方人高大豪爽大气等,也是与气候有一定关系的。希望能帮到你吧!

Ⅳ 英国历史是怎样影响英国人的性格的

1. 大部分英国人具有与他人格格不入的孤傲特质。孤傲(exclusiveness)是英国人最明显的性格特征,他们不愿意和别人多说话,从来不谈论自己,感情不外露,更不会喜形于色。其它国家的人很难了解英国人的内心世界。英国人为什么具有孤傲的性格特征呢?原因有二,第一,英国是一个岛国,英吉利海峡(English Channel)割断了它和外部世界的联系,英国人甚至不把自己看作是欧洲人。第二,英国人对本民族的历史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其中,詹姆斯钦定本圣经(King James Authorized Version of the Bible)和莎士比亚的戏剧对西方及世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英国议会(Parliament)是欧洲最古老的议会,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Instrial Revolution)的国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与众不同的祖国文明史使得英国人形成了现在的性格特点。

2. 大部分英国人有守旧而又不愿接受新生事物的保守思想。英国人的保守(conservativeness)为世人所知,英国人却认为他们的做事方式是最好的,最合理的。有人说,英国人需要20至40年的时间才能接受美国目前的新生事物,此话虽然有一点夸张,但也不无道理。英国人直到现在也没有采用世界通用的米制(metric system),仍然使用英里(mile),直到1971年才将货币单位改为十进制(decimal system)。英国是世界上为数较少的保持君主制(monarchy)的国家之一,其保守性可见一斑。当美国人发明中央空调(central heating)的时候,英国人以对身体有害为由拒绝接受这种新生事物,继续使用壁炉(fireplace)和电炉(electric stove)。

3. 大部分英国人具有讲究文明用语和礼貌的好习惯。英国人总是为别人着想,他们不会要求别人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如果他们不得不要求别人做什么事的时候,说得非常客气,诸如: "I know the trouble I am causing you, but would you mind。。。? " 或 "I don't really like to ask you, but。。。"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要麻烦别人,通常说excuse me,如果无意识地干扰了别人,要说sorry。要求别人重复,一般不说what,而是说pardon或sorry。please和thank you是经常挂在嘴边的用语。在公共场所人们不会大声喊叫,他们认为那是不文明的行为。

4. 酷爱独居和个人自由的天性。也许是由于缺乏空间的缘故,英国人喜欢独居(privacy)和个人自由(indivialism)。在英国,人们恪守着这样一句名言:My home is my castle。 The wind can come in, but the Kings and Queens and human beings can never come in without my permission。当英国人搬到新家,他会在自己的房屋周围树起篱笆(fence),以便和邻居隔开。

5. 大部分英国人具有感情不外露的冷淡和缄默性格。英国人一般不会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当他们高兴时不会喜形于色,当他们悲伤时也不会愁容满面,这一特点在上层社会中非常明显。在早晨上班乘坐的地铁中人们彼此不说话,只是在看自己的报纸,车内鸦雀无声,偶尔能听到下车的人因为不小心踩到别人脚时说sorry的声音。下车后,人们只是走各自的路,彼此不会交谈。另外,即使在一起工作多年的同事也不知道对方的家庭住址、家庭成员、兴趣爱好等情况,因为他们从不谈论这些事情。

6. 大部分英国人具有自我嘲笑的幽默。英国人很幽默,不过都是一些自我嘲弄的幽默。他们喜欢嘲笑自己的错误、自己的缺点、自己的尴尬境地等。英国人的这种生活态度是多年来形成的,对别人并没有什么恶意。

Ⅳ 英国名族性格的形成

作为一个民族,英国人的性格特性是:安静、害羞、保守、高雅、矜持。英国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文化、礼仪、习惯等的传统。再加上英帝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大民族的自豪感使得英国人形成了自以为是的封闭的、守旧的性格。英国人只有在自己所熟悉的人群中才能完全放松,而当他们遇到陌生人或外国人时他们会感到不安甚至窘迫。英国人的这种性格反映在他们的语言中,表现为用词、发音和语法等各方面的比较守旧和低调。

Ⅵ 英国人有什么性格特点

英国人谦虚、幽默、不喜欢夸夸其谈,更不喜欢别人打听自己的私事。谈论天气是英国人最永恒的话题。

英国人不喜欢大声喧哗,也忌讳众人面前相互耳语,与他人谈话,也注意保持一段距离。

英国人注重礼节,“Please”、“Thankyou”是最常用语,“Ladyfirst”是人人皆知的行为准则。

Ⅶ 英国民族性格是怎么形成的

英国中产阶级一直很喜欢漫画对他们的刻画。许多人认同自己身上表现出这些内容,本应该感到脸红的,反而觉得很自豪,比如我们不愿意完全认真地对待任何事情。1940年的漫画显示在花园里遇见一个德国冲锋队员而怒火中烧的家庭妇女说“你怎么敢闯到这里来?”英国对希特勒不愿认真对待几乎让我们陷入灭顶之灾,当然,我们同样抵制工业变化,语言,与欧洲的合作等等。但是直到最近,我们多数人一直非常沾沾自喜,自我感觉良好,英国人比美国人有文化,比法国人友好,比德国人漂亮,比几乎任何人都更幽默,更善于作战。

剑桥大学教授彼得•曼德勒(Peter Mandler)在致谢中说“我花费很长时间弄清楚该书到底是关于什么内容。”这并不让人奇怪,因为他的主题更多的是巧妙敏锐的文章,而不是详细说明出处的学术研究。他把英国人性格的形成时间确定在19世纪中叶。那个时期催生了大量历史着作,许多是自我吹捧的,最着名的人物包括如麦考利(Macaulay)巴克尔(Buckle)和斯塔布斯(Stubbs)等大编年史家,还有庞大的军团虽然不是那么有名,但语言更加疯狂的被启发者,试图解释我们为什么是这么优秀的人。

在那些天真的岁月,我们自豪于所谓的条顿人(Teutonic)根源,认为英国主宰国联是理所当然的。在112本维多利亚时代这个岛历史的教科书中 108本自称是英国历史。多数人庆祝国家的机构,尤其是政府管理体制应该作为倒霉的欧洲大陆人学习的典范。许多维多利亚时代的人认为英国已经找到把上院和下院结合进统治阶级的非常聪明的方法。

《笨拙》的漫画约翰牛(The John Bull)让人有同感地不是绅士。他是勇敢的自耕农农民,铁匠或者此类人,了解自己的位置,尊重上层人,对孩子或者狗非常好,特别对国家的未来信心十足。布尔战争让这种洋洋得意的自我形象第一次受到严重的震动,曼德勒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更严重的一次震动。

在两次战争之间,英国人对自己产生了新的认识,因为斯特鲁布(Strube)的漫画而非常有名的“小男人”。这个小男人外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讨厌外国人,因为两次世界大战而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最形象地表现出来的是乔治六世在1940年法国陷落后他表达感激,我们再也没有需要担心的盟友了。

这是个矛盾,许多英国人认为一生中需要旅行很多,但是不是很喜欢讨论他们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法国传记作家安德烈•莫洛亚(André Maurois)根据他对英国人在西线的经历发表了一本很着名的书《布朗布勒上校的沉默》(Les silences Colonel Bramble)英国人喜欢该书,因为书中把他们描写成众多的迷,神秘困惑,矛盾的人,好像是恭维而不是另外的解释,许多英国人沉默寡言是因为他们没有什么有意思的话要说。

曼德勒说在20世纪前半叶,英国自己和外国人对英国人性格的描述是典型的绅士。他喝杜松子酒,蓄小胡子,戴圆顶礼帽,如果不小心碰到女士,肯定把帽子摘下来表示歉意。但是,到了1945年后,要想确定英国人全球接受的形象就非常困难了。

比如每日快报(Daily Express)每天刊登三个阶层明显不同的笑话:吉尔斯(Giles)对工人的漫画,甘布斯(Gambols)对让人吃惊的没有性别的中产阶级夫妇可笑的描写,和欧思伯德•兰卡斯特(Osbert Lancaster)关于利特尔汉普顿夫妇(Lord and Lady Littlehampton)的漫画。所有这些艺术家的主要人物都拥有对公共事物的冷漠甚至蔑视,爱国和保守,但是很大程度上缺乏文化修养,完全沉迷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曼德勒注意到从1940年末期以后,欧洲大陆人对英国人性格的传统的好奇和着迷急剧下降,国内对英国人性格的分析也少了。我们的重要性降低了。英国人,包括外国人在内看不出英国人值得羡慕的地方了,因而越来越对我们是谁感到困惑。绅士不再时髦。业余爱好者精神被看作是把英国1960年代搞得一团糟的罪魁祸首。曼德勒的研究对文学来源关注不足。人们了解英国人性格是从狄更斯或者特罗洛普(Trollope)或者任何人的小说中,而不是从这类记录各种笑话但不能提供任何自己观点的研究中。正如狄更斯在19世纪为英国人的自我剖析做出重大贡献一样,兰戴顿(Len Deighton)1960年代的侦探小说形象地刻画了新英国人对老英国人的蔑视。

旅居海外的英国人阿兰•帕西•琼斯(Alan Pryce-Jones)在1968年注意到英国是“奇怪的国家,里面是非常好的人,半睡半醒。”曼德勒的结尾段落描绘了一个深深怀疑自己的国家,或者希望如此的国家。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这个岛国的多数居民越来越关心个人身份认同而不是国家认同。1963年新社会(New Society)的调查显示73%的受访者认为“个人幸福”比“国家伟大”更重要。我想如果今天再做类似的调查这个比例恐怕还要高些。

即使民族主义历史学家阿瑟•拜仑特(Arthur Bryant)也绝望了,哀叹“没有把我们团结在一起的共同信仰了。”在1970年代末期,小说家安东尼娅•拜阿特(Antonia Byatt)没有任何不好意思地欢呼多元文化主义的美德“我越来越觉得我们的国家就像鲜艳的马赛克,由五光十色互不相关的小碎块合成。”当然,如今我们看到了这是多么危险的胡说八道。

我们觉得威胁不仅是对于我们社会的团结融合,而且对于我们身体上的安全。一个理想的国家中不要求任何人表达对个人以外的任何实行承担责任。如果约翰牛时代或者侦探达蒙德(Bulldog Drummond)时代是无人哀悼的,我们痛苦地认识到承认任何形式的民族性格都比没有任何民族性格要好。

嘲笑我们由军事成就确定的过去的身份理想很容易。但是取代扎根于个人自我满足的从前国家文化,其中最高程度的忠诚只是体现在足球队上,新移民被允许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只是作为经济野营者显然是个失败。

曼德勒的书对于英国人性格的介绍还不如对我们从前自我身份的确定多。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新的民族性格。没有了身份认同,就不可能对国家忠诚。没有确认的共同的忠诚和身份,我们出生和长大的社会中的人可能成为自杀式炸弹袭击者。

谈谈约翰牛

约翰牛作为英国形象到了1920年代已经不再流行了。但是虽然许多人觉得到了发现一个新形象的时候了,但是对于谁应该成为这个形象众说纷纭没有一致意见。英国汤米(The British Tommy)是个很受欢迎的想法,但是有人认为不显眼,里面有匹克威克(Samuel Pickwick)、鲍德温(Stanley Baldwin)、甚至有奥斯汀•张伯伦(Austen Chamberlain)的性格。

译自:“Who do we think we are?” REVIEWED BY MAX HASTINGS

THE ENGLISH NATIONAL CHARACTER by Peter Mandler Yale £19.99 pp320

http://www.timesonline.co.uk/article/0,,2102-2494068_2,00.html

Ⅷ 英国人性格特点

国人(British people),普遍专指英格兰人,而不是其他不列颠人(Britons)和北爱尔兰人(people of Northern Ireland)。
另一种意义上指拥有英国国籍或是父母方具有英国民族血统。英国人总人口6513万。无官方语言,但通用语言为英语,此外威尔士北部还使用威尔士语,苏格兰西北高地及北爱尔兰部分地区仍使用盖尔语。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主要分英格兰教会(亦称英国国教圣公会,其成员约占英成人的60%)和苏格兰教会(亦称长老会,有成年教徒59万)。
另有天主教、伊斯兰教、印度教、锡克教、犹太教和佛教等较大的宗教社团。英国人注意服装,穿着要因时而异。他们往往以貌取人,仪容态度尤须注意。英国人讲究穿戴,只要一出家门,就得衣冠楚楚。中、上层的人士由于过着舒适的生活,因此,养成了一种传统的"绅士"、"淑女"风度。但他们守旧,一般都热衷于墨守成规,矜持庄重。一般家庭喜爱以前几代传下来的旧家具、旧摆设、旧钟表而炫耀于人。首都伦敦有许多"百年老店",而且越是着名的商店,越对原有的式样或布置保持得越完整。汽车发动机虽然换上新型号的了,但车型还要尽量保持过去的老样子。伦敦有两家邮局,一年365天昼夜营业,从不休息,据说这是遵循英国的古老传统而保留下来的。
少许英国人性格孤僻,生活刻板,办事认真,对外界事情不感兴趣,往往寡言少语,对新鲜事物持谨慎态度,具有独特的冷静的幽默。他们保守、冷漠,感情轻意不外露,即便有很伤心的事,也常常不表现出来。他们很少发脾气,能忍耐,不愿意与别人作无谓的争论。英国人做事很有耐心,任何情况之下,他们绝不面露焦急之色。
英国人待人彬彬有礼,讲话十分客气,“谢谢”、“请”字不离口。对英国人讲话也要客气,不论他们是服务员还是司机,都要以礼相待,请他办事时说话要委婉,不要使人感到有命令的口吻,否则,可能会使你遭到冷遇。丈夫通常要偕同妻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而且总是习惯先将妻子介绍给贵宾认识。按英国商务礼俗,随时宜穿三件套式西装,打传统保守式的领带,但是勿打条纹领带,因为英国人会联想到那是旧"军团"或老学校的制服领带。英国人的时间观念很强,拜会或洽谈生意,访前必须预先约会,准时很重要,最好提前几分钟到达为好。他们相处之道是严守时间,遵守诺言。

Ⅸ 英国人的性格

英国人的性格

英国人我认识不少,一部分是在香港认识的,还有一些是在美国认识的,在国内最近也认识了几个,都是设计界很有影响的人物,从他们身上了解了不少英国人的性格特点。我大概五、六年前在香港买过三联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小小的英汉双语对照的丛书,其中一本叫做《英国人》,作者是Antony Miall 和David Mislsted,看看书后面的介绍,这套书一共六本,讲了美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法国人和日本人,两年以后,刚刚好香港三联的一个编辑李安(不是那个电影导演,并且是个姑娘)找我约稿,我就请她帮我找齐其他几本,她到香港我住的酒店看我,就把余下的几本都带来了。其中《英国人》这本把英国人的习惯、性格分析的如此精巧,入木三分,我记得当时从香港飞回洛杉矶,在飞机上就一口气全部看完了。写书能够写得这样简练而精致,实在是功力非凡,我自然是自愧不如了。

把书里面的描述和我见到的英国人联系起来,倒时时有叫绝的冲动。最近在杭州有机会见到一个很着名的英国建筑家戴维·齐平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这个人在英国建筑界地位很高,当属大师之列,他设计了好多重要的博物馆,包括正在设计的德国“博物馆岛”改造项目,都是举足轻重的大工程,他能够获得这样重要的设计项目,说明功力非凡。
前次见他,是杭州当地一个很特别的开发公司请他设计一个叫做“九树”的住宅项目,属于顶级豪宅,设计很特别,开发公司请我和他进行一次学术对话,内容自然是建筑和城市规划,主持人请的是清华大学《世界建筑》主编王路,对话全部用英语进行,不设翻译,这样保证了对话的流畅。我们在他设计的住宅里聊天,窗外是杭州秀美的竹林,实在是很写意。

对话中,我提到英国受法国的影响,其中我说到“ Normans once occupied England for over seven hundred years, who brought in quite a lot of French words into English .”(“ 诺尔曼人曾经占领英格兰近七百年,期间把不少法文词汇带入了英语中”),戴维笑了起来,摇摇食指,说“ha, watch your language”(注意用语!),之后说“yes, there are many French words in our language” (的确,我们的语言中是有不少法文词汇),他是一个很有教养的人,因此确实承认这个历史事实,但是英国人把英国人之外的人全部看成“外国人”,英国以外的事情全部看成外国的事情,则很容易感觉到。不过他们是个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大国,看法一回事,事实还是很客观地承认的。那次谈话给我影响很深的印象,其实这段对话占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把所有外部的人都看为外国人是英国人根深蒂固的习惯,但是表达方式却让你很舒服,日本人骨子里如此,但是还有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德国技术、美国实力的崇尚,而韩国人则是六亲不认的民族,和英国人相比,简直低俗不堪了。

有个英语单词,叫做“Xenophobia”,是说对外国人或者外部事物的恐惧(phobia 是恐惧这个词的后缀),说英国人有一点xenophobia 则真是不错的,虽然他们曾经是日不落帝国,殖民地从加拿大到澳大利亚,从新西兰到香港,遍布全球,但是他们这种xenophobia 却从来没有消失过。我看最没有恐外症的民族应该是美国人,而英国人始终有点这个恐惧。诺尔曼人九百年前征服英格兰,在那里居然呆了接近七百年,自然就和英国人融为一体了,通婚自然多,英国人不会歧视他们的后裔,就好像英国人现在对全世界的人都彬彬有礼一样,但是发现你不是正宗安格鲁-萨克森后裔,他们会对你冷漠倨傲的。英国人有一种骨子里的高贵感,他们认为自己无论在社会行为还是在文化上都是世界顶级的,他们遵守法律,谦虚有礼,宽容忍让,温文尔雅,慷慨大方,风度潇洒,行为高尚,用英语形容自己,就是law abiding, courteous, tolerant, decent, generous, gallant ,steadfast and fair。这样的品质,他们不认为其他民族曾经或者现在拥有。

1984年,香港理工学院下面的“太古设计学院”院长麦克·法尔( Michael Farr)和学院的理论系教授马修·透纳( Mathew Turner)请我去理工讲课,课后认识了一大批英国设计师和教授,他们陪了我几天,非常有礼,非常客气,安排得非常精细,但是在言谈之中,他们的那种优越感依然是很明显的。英国人的性格里面有一对矛盾的东西,就是他们一方面希望变化,同时却也希望延续和连贯,殊不知这对期望是矛盾对立的。你看看伦敦建筑,有多么延续和连贯,但是突然冒出一个稀奇古怪的现代作品,Norman Foster 的,Richard Rogers的,或者是David Chipperfield的,就有点奇怪了,如果你知道英国人这种心态,道理就很清楚了。他们不像我们中国人,希望变化,倒对连贯、延续没有什么兴趣,因此可以活生生的把一个北京这样的古城拆了,英国人不会如此,但是他们会在伦敦古城中见缝插针的建造一些莫明其妙的建筑,则是这种心态的发泄了。

英国人高度重视自己的传统,这是根深蒂固的民族性。他们极为怀旧,英语叫做nostalgic的,传统就是连贯,保护传统是可以不惜代价的,这点我们最不像他们了。伦敦街头那些近百年的红色老电话亭,红色的邮箱、人们手上永远拿着的大雨伞、粗呢大衣、惠灵顿皮靴、温布登网球,都是英国人情感中不可动摇的东西,他们的城市,特别是伦敦,简直就是一个建筑博物馆,从罗马时代开始,直到二十一世纪的,应有尽有,第二次大战中给德国炸毁的建筑,战后整旧如旧,为的就是这个nostalgia。这种怀旧,也表现在行为中和语言中。议员们戴古老的大礼帽,法国还是戴假发套,皇家仪仗队的士兵的那顶黑色羔皮高帽,好像三百年没有换过一样,人们之间彬彬有礼,敬语用得比美国人多十倍不止,从来克制的不在人面前炫耀自己的职位和头衔,在公众场合绝不喧闹,有专门的词描述这种在公众场合制造喧闹的情况,说hoo-hah,说hullabaloo,或者称那些闹事的人为Palaver, Kerfufle,都是含有藐视意思的。不过他们也崇尚中庸,大凡出现这样的喧闹,特别是有人喝醉酒的时候,他们一般保持沉默,仅仅是冷眼看看,或者选择走开而已。

英国人不喜欢表露自己的感情,如果你坐飞机,旁边一个美国人,他在几个小时里面可能把祖宗十八代的事情都告诉你,而如果是一个英国人,你听到的是彬彬有礼的客套,然后最多问问你天气如何而已,喜怒哀乐不是他们的表达方式。他们虽然把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视为低等一点的民族,但是比较欧洲大陆的其他民族来说,他们还是会把他们视为“自己人”,对法国人、德国人他们肯定不喜欢,你看Benny Hill 搞笑电视剧中,这些人总是他们拿来开玩笑的对象。对法国人是爱恨交加,他们喜欢法国的葡萄酒、美食佳肴,还有比他们优秀的气候,他们蜂拥去法国度假,我看他们骨子里可能认为法国人不值得住在这么好的地方吧。而德国人太严肃刻板,意大利人情绪化,俄罗斯人简直郁闷透顶,东方人则是危险和好像谜一样的神秘。他们对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非常喜欢,因为都是他们的后代,并且保持了英国人的气质和习惯,而美国人则太强势,一般英国人把美国人也看作自己人,就是觉得他们英语讲得太差了。他们受不了美国英语的口音,但是却又不好直说。美国的国力太强大,英国人自己跟他们走,但是这种密切的关系中,其实有点五味杂陈、酸甜苦辣尽在其中的意思。

中国人很在意人家怎么看他们,如果外面的媒体有点对中国人不敬的说法,不但民间会有强烈反弹,有时候政府外交部门都会发表讲话严辞批驳,你很少见到英国人对批评进行反驳的,他们的政府就更加不会这样做,倒不是他们缺乏民族尊严感,是他们根本从骨子里觉得这些说法不值一驳:英国本身就是极为优秀的,有知识的人自然知道。虽然在外国人看来,英国这个小岛上仅是业余侦探、足球流氓、刻板贵族、土气农夫而已,他们也不在乎这种看法,你看从工业革命,或者早到大宪章运动以来,英国从来没有过有组织的宣传企图改变这种印象的――外国人怎么想我们无所谓,我们自己觉得好就行了。

英国人对个人隐私非常重视,因为他们都守法,所以法律之外的空间就是自己的,我到伦敦看电影,感觉非常好的就是大家尽量在座位上和你隔开一个,除非特别拥挤,你身边的位置总是空着的。我们中国人喜欢拥挤,做汽车一拥而上,甚至坐飞机都要插队抢头上去,虽然飞机不会因为你先上就先飞,在英国人,基本看不到这种qingkuan。

阅读全文

与英国人性格如何改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哪里有学习素描的 浏览:505
意大利免费医疗是什么意思 浏览:64
伊朗的什么帝国 浏览:674
中国作家协会的文章要发到哪里 浏览:44
印尼为什么不成为小国 浏览:981
英国过境需要什么手续 浏览:988
伊朗法等于多少 浏览:505
英国为什么不能灭清皇朝 浏览:405
越南侨人居住地是哪些地方 浏览:241
在英国打工有什么坏处 浏览:355
越南语为什么是拉丁拼写 浏览:510
越南一元人民币兑换多少韩元 浏览:338
英国银行什么时候营业 浏览:75
中国古代兵器什么除了是实战作用又被列为门前 浏览:601
英国房贷审核多少年 浏览:172
维珍集团在英国哪里 浏览:404
春天中国哪里看花最好 浏览:57
中国稀土是什么概念 浏览:322
发意大利快递哪个 浏览:996
印度陆军为什么打仗 浏览: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