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英国利物浦将在什么时间举办秦始皇兵马俑大型特展
英国利物浦将在2018年2月展出至10月份举办秦始皇兵马俑大型特展,展期长达八个月。
据悉,本次展览是应利物浦国家博物馆邀请,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承办。展品以秦代兵马俑为主,兼有东周及汉代时期的陶器、青铜器、金银器、玉器等。展品选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咸阳博物馆、宝鸡市考古工作队等13家文博单位。
如果满意请采纳~
❷ 墨西哥海底发现“兵马俑”吸引大量游客,这些雕像从哪里来
于墨西哥海底的兵马俑,到底有着怎样的来历?原来这些雕像是英国艺术家詹森·泰勒设计的,他在不同的深度和不同地点安置了400多座真人比例的雕塑作品。最初这样做,是为了给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保护生态坏境。
目之所及的地方海水都十分清透亮堂,五彩缤纷的热带鱼清晰可见。珊瑚、海藻等海洋生物已经与雕塑融为一体,鱼儿在期间自由穿梭,一切都显得非常自然和谐。
如果你们去墨西哥旅游的话,一定不要错过这里,这里会让你体会到那些神奇的景象。
❸ 秦始皇兵马俑被运往英国展览吗
http://tiexue.com:81/post2_2238331_1.html
北京时间8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部分秦始皇兵马俑将运往伦敦,于9月13日在着名的大英博物馆展出。英国媒体对这次展览极为重视,各大报纸都对此进行了报道。
不是全部,是部分
❹ 大英博物馆兵马俑
北京时间9月12日凌晨,英国首相布朗等英国各界嘉宾500余人,领略了中国大秦王朝文化遗产的魅力———首相先生与兵马俑直接面对面进行了文化“心灵交流”。由陕西省文物局组织的《中国秦代兵马俑展》于此时在英国大英博物馆开展。专门让各位贵宾参观展览之后,《中国秦代兵马俑展》今天正式对公众开放。
布朗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展览开幕前,布朗亲切会见了以赵荣为团长的陕西文物代表团,表示了对来自兵马俑故乡代表团的欢迎和感谢。《中国秦代兵马俑展》将于9月13日在英国大英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集中展出秦始皇兵马俑、乐俑、仙鹤、野雁,以及秦代青砖、瓦当等来自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120件2000多年前的中国文物。这些文物中,一级文物达51件。展览力求向英国公众全方位展示中国秦代军事、文化、科技以及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历史面貌。此前,英方多家主要新闻媒体对秦兵马俑一号坑的发掘情况和赴英的跪射俑、青铜大鼎等文物展品的清点交接、包装过程进行现场直播,使观众亲身感受了文物发掘、展览准备阶段的全过程。
作为英国首次以秦始皇为主题、展现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代历史文化的大型文物展览,《中国秦代兵马俑展》的门票预售目前已超过12万余张,打破了英国以往举办文化展览的门票纪录,令英国展览主办方始料不及。中英双方为举办这次展览筹备了两年之久,展区分为两部分,分别表现秦始皇一生所取得成就和表现秦始皇驾崩后的历史。大英博物馆方面表示,如果公众参观的热情盛况继续下去,将考虑24小时开放展馆以满足参观者的需求。
这次展出的文物可谓是价值连城,兵马俑、乐俑(俑的个数只有二十几个)、仙鹤、野雁,以及秦代青砖、瓦当等来自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120件2000多年前的中国文物荟萃于大英博物馆,更增添了大英博物院的魅力。在这些文物中,一级文物达51件。这些展物都配置了详细的说明,力求向英国公众全方位展示中国秦代军事、文化、科技以及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历史面貌。相信这会大大加强西方人对中国历史的了解。
遗憾的是,这次参展的兵俑的个数只有二十多个,无法营造出西安临潼那样成排成片的兵马俑所形成的壮观场面。但是这对于很多无法到中国去,但又对中国历史充满兴趣的英国人来说,这无疑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这两天,根据新闻媒体的报道,售价12镑的《中国秦代兵马俑展》的门票在网上预售已超过15万余张,打破了英国以往举办文化展览的门票纪录。这次展览预计要持续半年左右。由于前往大英博物馆的游人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欧美洲的观光客,所以说这次展览的影响将不限于英国当地。
因多次去西安临潼参观过兵马俑,所以这次就不准备去了。但无论如何,作为一个中国人,还是为此而感到自豪。中国的兵马俑一到了英国,大英博物馆的门槛几乎就被络绎不绝的参观者踩破,甚至有人不到早上5点半开始在门口守候,以求一睹兵马俑真容。大英博物馆也不得不考虑24小时对外开放,以满足参观者的需要。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虽然展出的仅仅是在西安秦皇陵出土的兵马俑的一小部分,在英国却已然引起了轰动。在兵马俑展出期间,每天限售的500张门票在上午9点一刻前就被抢购一空,而大约50万张的预售票早就卖光了。虽然一票难求,但游客依旧兴致不减。曾有一名游客早上5点20分就兴致勃勃地来到博物馆参观,创下了兵马俑展的纪录。据估计,目前大英博物馆接待游客总数已不下80万,比起9月份兵马俑初到英国时增加了两倍多。现在,它俨然成为大英博物馆建馆以来最卖座的展品之一,受欢迎程度仅次于1972年展出的埃及图坦卡蒙金棺(这也是埃及第18王朝的法老墓穴珍宝第一次在英国出现)。大英博物馆称,圣诞节后将把闭馆时间延长至午夜;如有必要,展出结束前博物馆将24小时不关闭。馆长感慨地说:“展出前,我们相信这些展品能吸引公众的眼球,却没有想到始皇帝的吸引力如此巨大,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刘皓然)
❺ 关于19.秦兵马俑的详细资料
沉睡了2200多年的秦兵马俑在1974年被陕西农民打井时发现的。
兵马俑发现以来,曾有70多位世界各国元首参观过,如日本首相大平正方,美国前总统卡特、里根、前国务卿基辛格、前副总统蒙代尔,丹麦女王格丽特二世,前民主德国总统卡斯滕斯,德国总理科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等。
1980年发现的铜车马坑是继兵马俑发现之后的秦陵又一重要考古发现。两乘铜车马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车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号车重1061公斤,2号车重1241公斤。它们是 目前世界上发现最重的青铜器。被称为“青铜之冠”。两乘车的零部件达7000件之多,极为细致复杂。以2号车为例,有大小零件3462个,其中包括金质装饰737件,银质装饰983件, 最大的零件是龟背形的车盖,长达246米,面积约2.5平方米;最小的零件不足0.5平方厘米。从重量上来讲,最重的铸件为马,达230公斤,最轻者为辔绳的销钉,重量尚不足克。
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这句话是法国总统希拉克所说 。
❻ 中国有几个地方有兵马俑
只有一个兵马俑遗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不过遗址分为1-4号坑。
1、一号坑
一号坑的发现,缘于1974年3月,兵马俑面世,当时下和村农民在村南打井,井口刚好开在一号坑的东南角。1974年7月中旬,由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临潼县文化馆联合组成的考古发掘队进驻秦俑坑工地。
随着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1976年—1978年,考古队又增添了考古、保护、照相、修复等方面的人员。一号坑发掘工作全面开展,10多个修复组展开对兵马俑的大规模修复。
一号坑的东端排列着全身穿着战袍的战士俑210人,其余每排68人,前后、左右成行,共计204人,组成方阵的后卫。坑的中间,排列着有38路战车和步兵的纵队,组成军队的主体。
2、二号坑
一号坑是农民打井偶然发现,而二号坑则是考古工作者经过钻探的科学发现。1976年4—5月间,考古队在一号坑的东端北侧有目的的钻探工作中,于4月23日又发现了一个有兵马俑的坑。
1994年3月1日,二号坑保护大厅竣工后,举行了隆重的二号坑开工典礼,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亲临现场,宣布了二号坑发掘工作的正式开始。为了保证这一重点考古工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国家文物局专门成立了二号坑专家组,以指导考古发掘工作。
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
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2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
3、三号坑
三号坑的发现,同二号坑一样,是考古队经过钻探的结果。继一、二号兵马俑坑之后,1976年5月11日,又在一号坑西端北侧25米处,钻探发现了一个陪葬坑,根据发现的先后,编号为三号坑。
秦始皇兵马俑三号坑位于一号坑西端北侧,与二号坑东西相对,南距一号坑25米,东距二号坑120米,面积约为520平方米,整体呈凹字形,由南北厢房和车马房组成,车马房中有一辆驷马战车及四件兵马俑,三号坑共可出土兵马俑68个。
从3号坑的内部布局看,应为一二号坑的指挥部。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比较鲜艳。春秋战国之前的战争,指挥将领往往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所以他们常常要位于卒伍之前。
4、四号坑
四号坑有坑无俑,只有回填的泥土,据推测是因为秦末农民起义等原因未建成。
(6)英国兵马俑在哪里扩展阅读:
一、兵马俑遗址简介:
1974年2月,当地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被挖掘出来,并建成博物馆。
展出的陶质陪葬武士俑和兵马俑共计8000个,排列成阵,气势壮观。俑分将军俑、铠甲俑、跪射俑等。坑内还出土有数万件实战兵器,馆内展出秦始皇大型彩绘铜车马。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展示了古长安往日的辉煌,也是长安何已会成为丝路起点的一个写照。
在兵马俑被发现后曾经有美国总统里根、克林顿,法国总统希拉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等七十多位元首前来参观;同时法国总统希拉克还说过“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这句话。
二、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
人殉是伴随原始公有制的瓦解而萌芽,至奴隶制建立而盛行的一项残酷而野蛮的丧葬制度 。人殉最兴盛的时代是殷商时期,商代贵族大墓中都有殉人。在安阳殷墟工陵区内,已发掘的十几座大墓中被生殉、杀殉的多达五千余人。
周王朝吸取了殷商暴政的教训,强调“明德保民”。周礼的诞生和推行,使得人殉现象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但并未根绝。到了春秋时期,列国争霸,时代动荡,人殉复燃。战国时期,诸侯各国先后废止了人殉制度。秦献公元年(前384年),“止从死” ,秦国正式废止人殉制度。
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变革促使葬俗发生了变化,出现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来代替人殉。“俑”的本意就是人殉,当人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后,“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专有名词。
秦兵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顶峰。秦俑之所以在规模、写实程度上达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还与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的意志分不开。
❼ 兵马俑的资料
秦始皇兵马俑是在1974年发现的,随后在这里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博物馆,于1979年国庆节开放。
举世罕见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后,很快就轰动了中外,被认为是古代的奇迹,是当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观众们惊叹不已。古城西安由于有了秦兵马俑博物馆,很快就成了我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国内外游人纷纷慕名而来。来我国访问的外国元首和其他贵宾,多数都要把参观兵马俑列入日程。
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东侧约1公里半,先后发一、二、三号三个坑。一号坑是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的,后经钻探先后发现二、三号坑。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宽612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在这个坑内埋有约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目前已清理出的有1000多个。在地下发现形体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造型如此逼真的陶俑,实在是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
走进博物馆的大厅,只见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铜色,高1.8至1.97米,一个个威武雄壮,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还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32匹。陶马4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
兵马俑的排列是3列面向东的横队,每列有武士俑70个,共210个,似为军阵的前锋。后面紧接着是步兵与战车是的38路纵队,每路长约180米,似为军阵主体。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虽为面南和面北的横队,每队约有武士俑180个,似是军阵的两翼。西端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似为军阵的后卫。武士俑朋的身穿战袍,有的身披铠甲,手里拿的青铜兵器,都是实物。组织严密,队伍整肃。几十匹战马昂首嘶鸣,攒蹄欲行。整个军处于整装待发之势。
威武雄壮的军阵,再现了秦始皇当年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展现出的军功和军威。
这批兵马俑的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兵马俑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作,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俑装束、神态都不一样。光是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脸部的表情更是神态各异。从它们的装束、表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这里有长了胡子的久经沙场的老兵,也有初上战场的青年。身高达1.96米的将军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种坚毅威武的神情。那个武士俑,头微微抬起,两眼直视前方,显得意气昂扬而又带有几分稚气。那个身披锨甲,右手执长予,左手按车的武士,姿势动作显示出他是保卫的车士俑。
总之,陶俑具有鲜明的个性的强烈的时代特征。这批兵马俑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兵马俑坑内出土的青铜兵器有剑、矛、戟、弯刀以及大量的弩机、箭头等。据化验数据表明,这些铜锡合金兵器经过铬化处理,虽然埋在埋土里两千多年,依然刃锋锐利,闪闪发光,表明当时已经有了很高的冶金技术,可以视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在1991年以前,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的是一号坑。1991年9月,三号坑正式开放。三号坑面积只有一号坑的二十七分之一。但从这个坑出土的战车、武士和其他物品分析,这个坑可能是作为一、二号坑的统帅部。
1974年3月,陕西临潼县晏寨乡西扬村村民在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打井时,意外地发现了许多碎陶人,经考古工作者探测,这是一个长方形的秦代兵马俑坑。1976年通过钻探,在此坑的北侧20和25米处分别又发现了两处兵马俑坑。按照它们发现的时间把它们分别定名为兵马俑一、二、三号坑。三个坑的总面积为22,780平方米。
一号坑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宽62米,深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为坑道式土木建筑结构,东西两端各有斜坡门道5个,坑道内有10道2.5米宽的夯土隔墙,隔墙上架着粗大的横梁,再铺芦席、细泥和填土。底部以青砖墁铺。一号坑兵马俑按实战军阵排列。俑坑的东端是一个长廊,站着三排面向东的战袍武士俑,每排70件,共210件,手持弓弩,他们是一号坑军阵的前锋部队。长廊南边有一排面向南的武士俑,是右翼;北边有一排面向北的武士俑,是左翼;西头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是后卫。他们手执弓弩等远射兵器,担任整个军阵的警戒任务。在10道隔墙隔开的11个过洞里排列着38路面向东的纵队,每路中间都排列有驷马战车。陶俑全部身披铠甲,手执长兵器。他们是一号坑的主力部队。一号坑共有27个探方,根据每个探方里兵马俑排列的密度推算,全部发掘后可出土兵马俑6000余件,其中以步兵居多。
一号坑东端以北20米是二号坑,它是由4个单元内的4个不同兵种构成的一个曲尺形军阵,面积6000平方米,估计可出土陶俑1000多件,兵马和鞍马近500多匹。第一单元即俑坑东边突出的大斗子部分,是由334件弩兵俑组成的小方阵。第二单元即俑坑的南半部,包括一至八过洞,是由64乘驷马战车组成的方阵,每乘战车有军士俑三件。第三单元即俑坑的中部,包括九至十一过洞,是由19乘战车和100余件随车徒手兵俑组成的方阵。第四单元即俑坑的北半部,包括12至14过洞,是由战车6乘,鞍马和骑兵俑各124件组成的骑兵阵。四个单元有机联系构成一个大阵,又可以分开构成四个独立的小阵,能功能守,自我保护力强,反应快速。二号坑的四个单元中就有三个布有车兵,战车占到整个军阵面积的半数以上,证明在秦代车兵仍为作战的主要力量。木质战车因为年久已朽,但车辕、轮等却在泥土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迹,车上的铜质构件尚存在。
三号坑在二号坑以西、一号坑以北25米的地方,平面呈凹字形,面积为520平方米,仅有4马1车和68个陶俑。它的东边是一条长11.2米,宽3.7米的斜坡门道,与门道相对应的为一车马房,车马房两侧各有一东西向厢房,即南厢房与北厢房。共出土陶俑64件。这些陶俑的编组排列与一、二号坑不同。一、二号坑内的陶俑都是按作战队形排列。三号坑内武士俑所持兵器也与一、二号坑内武士俑不同。后者配备的有长射程的弓弩,近距离格斗的矛、戈、钺、剑等,而三号坑内只发现了一种无刃兵器铜殳。铜殳在秦代是一种专门用于仪仗的兵器,在北厢房内还发现有残鹿角一件、动物朽骨一堆。可能是专供战前占卜或祷战活动的场所。通观三号坑整个布局,它可能是整个地下军阵的指挥部-军幕。
在我国,陶俑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但那时制作的陶俑体形较小,火候低,制作粗率。而秦兵马俑不仅形体高大,而且制作精细,造型准确,工艺水平极高。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发掘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按照发现的顺序,被编为一号和二号铜车马。当时皆被埋在7米深的坑里,外面用一个木椁装着。出土时,因木椁腐朽,土层塌陷,两辆铜车马都残破严重,其中二号铜车马已碎成1,555片,经过考古工作者和各方面专家两年半细心艰苦的修复,二号铜车马于1983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展出,一号铜车马也于1988年正式展出。
这两乘车都是四马单辕,呈前后纵向排列,前面的一号车应为古代的“高车”。二号车叫“安车”,分为前御室和后乘室。两室之间隔以车墙。赶车的人坐在前御室,主人坐在后乘室。乘室前面及左右两侧有三个车窗,后面留门,门窗都可以灵活启闭,窗上的小孔可以调节空气,从中外望。车上有椭圆形伞状车盖。此车通体施以白色为底色的彩绘,二号车配有1,500余件金银构件和饰物,显得华丽富贵。它可能是供秦始皇灵魂出游时乘坐的。一号车上配备有弓弩、箭头、盾牌,驾车者带有官帽,这说明此车是用来保护后面二号车的安全的。
铜车马是我国时代最早,驾具最全,级别最高,制作最精的青铜器珍品,也是世界考古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它的出土,为考证秦代冶金技术、车辆结构、工艺造型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❽ 兵马俑在啥地方
陕西省临潼县:
俑是我国传统雕塑艺术中特有的一个类型。秦始皇兵马俑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现的。1974年3月,陕西省临潼县宴寨公社西场大队的社员们在骊山秦始皇陵东面约1.5公里的地方打井抗旱,忽然从井中挖出了大小与真人一样、形象逼真的陶俑。他们将此事报告了陕西省文物管理部门,陕西省文物管理局闻讯后立即派人赶赴现场,组织力量进行调查。经考古勘控发掘,竟然发现了一个面积超过1200平方米、埋藏有6000余个兵马俑的大坑,考古学家称为“1号俑坑”。坑中的6000余个兵马俑与真人、真马大小相仿。陶人高约1.8米,陶马高约1.5米、长2米,形象栩栩如生,容貌各异,排列成以步兵为主,战车相间的长方形军隈。东端有三列横队,每队70人;西部各有一列向外的侧翼。坑中的俑全部是面向东方排列,间有四马一车的38路纵队。步兵簇拥着驷马战车,排列成军阵。看上去威武雄壮,浩浩如烟海荡荡。马俑的制作也相当精致,兵马、战车等制造结构复杂,工艺技术高超,令观者惊叹不已。此外,坑中出土的兵器,埋藏地下2000多年还不锈蚀,将上面的泥土擦拭后,仍然崭新锃亮。从兵马俑坑出土的文物来看,可以窥见秦朝军队素质之高、武器之良,具有很强的作战能力。随后,又在1号坑附近发现了2号坑和3号坑。2号坑从1994年3月开始挖掘,经密集钻探和部分试掘,也已摸清地下内部基本情况。2号坑面积约6000平方米,分四个单元:由跪射式和立射式弩兵组成的方阵,驷马战车方阵,车、步兵、骑兵俑组成的混合方阵等。四个小阵有机结合,呈现出一幅古代军阵的生动图谱。根据试掘推算,2号坑内藏陶俑、陶马2300多件,战车80多辆。据初步勘察,3个坑联系在一起,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约有兵马俑8000个以上。在地下驻有一个师以上的军队,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一发现向全世界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被世界学术界誉为“世界第八达奇迹”。
❾ 兵马俑简介
俑作为古代墓葬的一种陪葬品而出现,秦始皇兵马俑是制成兵马(士兵、战马等)形状的陶俑。
兵马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向西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秦陵内共有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秦始皇陵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平均身高1.80米左右,最高的1.90米以上,陶马高1.72米,长2.03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 一样。但兵马俑并非按原比例还原,据记载秦国人的身高在165cm左右。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青铜兵器因经过防锈处理,埋在地下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锋利如新,它们是当时的实战武器,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都有不同之处。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秦国实行全国征兵制,兵源来自全国各地,这恐怕是他们在脸型、表情、年龄上有差别的主要原因。工匠们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把它们表现得十分逼真,在这个庞大的秦俑群体中包容着许多显然不同的个体,使整个群体更显得活跃、真实、富有生气。纵观这千百个将士俑,其雕塑艺术成就完全达到了一种完美的高度。无论是千百个形神兼备的官兵形象,还是那一匹匹栩栩如生的战马塑造都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着力显现它们“内在的生气、动力、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绝大部分陶俑形象都充满了个性特征,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
兵马俑
俑坑发现种类齐全,数量空前的青铜兵器极大地丰富了秦兵器研究的领域,其中长铍,金钩等都是兵器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兵器铸造的标准化工艺、兵器表面防腐处理技术的发现和研究填补了古代科技史研究的空白。而秦俑的设计者为了再现2000年前的秦军“奋击百万”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他们不仅仅在于追求单个陶俑的形体高大,而且是精心设计了一个由8000余件形体高大的俑群构成一组规模庞大的军阵体系。右侧为一个巨大的方阵,左前方为一个大型疏阵,左后方则是指挥部。那数千名手执兵器的武士,数百匹曳车的战马,一列列、一行行,构成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阵容。有的头挽发髻,身穿战袍,足登短靴,手持弓弩,似为冲锋陷阵的锐士;有的免盔束发,外披铠甲,手持弓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