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战德国打败英法联军用了多久
第一:德军在西线战役时没有歼灭敦克尔克的30万英法联军,使之成为日后盟军反扑的中坚力量。 第二:德国的资源无法承受长时间的战争消耗。 第三:德国没有在战争初期消灭英国皇家空军,导致德军在不列颠空战中的失败,海狮计划的泡汤,致使德国在今后处于和一战时期同样的两线作战的泥潭。 第四: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的爆发,使一直处于孤立主义中的美国觉醒,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唤醒了美国强大的军事和工业实力。 第五:德国没有在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的第一年将苏联击败,使德军与苏联陷于长期的拉锯战,苏联国土辽阔有着极大的战略纵身,人口众多工业实力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德军只有在战争的第一年战胜苏联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 第六:如果就算没有在第一年击溃苏联,但是可以迅速攻占莫斯科这个苏维埃政权的心脏,就会对苏联军民的抵抗意志产生极大动摇。但是由于希特勒对战局的错误指挥,没有听取古德里安的先攻打莫斯科的意见,而是命令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大军攻打基辅再打莫斯科,使德军浪费的两个月的宝贵时间,等到德军在回师莫斯科的时候德军的士气以大打折扣,装甲部队也有大量损失,在加上冬季的来到,朱可夫已经在莫斯科正面建立了一道纵身100多公里的防线。使得德军丧失了在战争初期攻占莫斯科的最佳时机,等德军到达莫斯科城下时以是强弩之磨。 第七:德国最高统帅部对盟军到底是在诺曼底还是加莱登陆的判断失误 ,将盟军的登陆地点判断成加莱导致对诺曼底地区防守的空虚,所谓的大西洋壁垒更是与戈培尔所吹嘘的相差甚远,使盟军轻易上岸。 第八:盟军登陆后,由于盟军绝对的空中优势,致使德军的4个装甲师没有及时赶到诺曼底海滩。 第九:德国最高统帅部对德军反击的4个装甲师的部署存在严重失误,希特勒将部队部署在距诺曼底海滩数十公里以外的内陆地区,而且这4个师的调动必须得到希特勒的同意。使得德军的装甲部队丧失了最佳的反击机会。 第十:德军阿登反击的失败使德军丧失了其所有的装甲部队加速了第三帝国的灭亡。
2. 二战时候,希特勒征战这么多国家,为何却没有拿下英国
德国刚开始世界大战时,扩张十分迅猛,靠着闪击战,以飞机和坦克突然袭击以制敌取胜,在很短的时间内占领了欧洲大陆的大部分领土,征服波兰用了27天,征服挪威用了23天,征服荷兰用了5天,征服比利时用了18天,就连当时的陆军强国的法国,也仅仅撑了39天就被德国占领了。但是当德国打到英吉利海峡时却迟迟没有攻下隔海相望的英国。 原因有很多我们只说最主要的。
3. 二战希特勒200万大军,为何始终拿不下英国
在1940年期间,德国军队占领了多数西欧国家。包括法国这一欧洲强国也向德国投降了。法国投降之后,西沟国家就只剩下英国这一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苦苦支撑,面对希特勒的大军,英国政府起初也是束手无策。
希特勒想的比较简单,因为英国本身就是一个岛国,要是有大陆架跟英伦三岛相接,德国的机械化兵团早就踏平英国了。如果想要进攻英国,要么进行渡海作战,要么就实行大规模的伞兵突袭活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没有重点发展海军部队,海军是德国的短板,所以德国想要发动渡海作战基本上不可能,于是德国只能进行伞兵投送作战。但英国的防空能力比较强大,想要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空投进英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每次德国发起伞兵作战,存活下来的士兵数量本身就所剩无几,而英国也不是吃素的,迅速调集部队将这些入侵者包围,德国士兵由于缺少后援往往无法取得战果,最终被剿灭。
之后德国决定切断英国补给线,但美国海军为英国商船护航,当时美国尚未宣战,德国也不愿意得罪美国,于是希特勒进攻英国本土的计划也就不了了之。
4. 二战时,希特勒为何不先把英国打下来,反而去打比英国还强的苏联
在德国闪击法国之后,英国的实力已经大大削弱,希特勒制定了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想要跨海去进攻英国。在法国战败的背景下,只要德国能够完成海狮计划的登陆行动,攻占英国本土的难度并不是太大。然而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希特勒又停止了海狮计划,调转枪口发动了入侵苏联的战争。希特勒之所以放弃进攻英国,主要有以下三个重要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德国和英国都是日耳曼人,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双方的矛盾点并不多。希特勒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认为日耳曼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而英国同样也是日耳曼人,也属于“最优秀”的民族。而且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有严重的意识形态分歧,无论是出于民族主义,还是出于意识形态问题,德国都必须要打苏联。在对待英国的问题上,希特勒并不是一定要灭亡英国,只要英国承认德国的霸权,希特勒完全可以不打英国。
5. 为什么希特勒敢打英国,英国在当年不是超级大国吗
首先,英国当时是个超级大国,号称日不落帝国,但是领土和殖民地过于分散,导致其军力分散。其本土的力量极其有限,且英国国内的战争资源依赖于海运进口。
对此德国直接攻打英国本土,在战略上是完全正确的。德国的综合国力要远超但是英国本土的综合国力,德国还拥有一支庞大的潜艇部队,可以很好的封锁英国。如果不是英国是个岛国,被德国也就一路推的节奏。
德国当时没有攻下英国的原因是,主战战斗机型的续航能力不够,不能对英国更纵深的地方进行打击。
德国打英国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抢占更多的资源。
6. 二战时期希特勒为什么停止对英国的攻击
不列颠之战,使得在欧洲战场上战无不胜的德军遭到了第一次惨败,不列颠之战是二战中最大的一次空战,该战役的失败使得德军战无不胜的神话被打破。丧失了欧洲战场西线作战的制空权,因为英国当时孤悬欧洲之外,海军并不十分发达的德国并不能依靠海军与海上霸主英国在大西洋一决雌雄,况且当时开战伊始德军的战舰就被迫困于海峡之中,只有少量战列舰和潜艇逃到了大西洋上打游击,这样制海权一定是牢牢掌握在以海军建国的大英帝国手中。 不列颠之战之前空军元帅兼帝国元帅、总理兼内政部长戈林曾大言不惭的向希特勒保证,仅凭战无不胜的帝国空军在奥地利、比利时的辉煌战绩,英国皇家空军会在几小时之内变成一堆废铁。而沉浸再欧洲战场速胜中余梦未醒的希特勒同意了倾西线空军力量之全部,打算毕其功于一役。 然而出乎第三帝国所有人意料的是:英军改良了雷达并从三个方向提前3天就做好了应对空袭的准备,结果以逸待劳的英国皇家空军以1比7的辉煌战绩赢得了战役。而这场战役的胜利使得西线战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牢牢掌握在了盟军手中。 由于失去了制空权和制海权,更有鉴于一战教训,和当时东线战事吃紧,使得希特勒一时难以顾及西线的英国。 值得一提的是迷信的希特勒十分执迷于星相学,由于战前英国的间谍曾制造多起与希特勒星象极其相左的预测,并预言与英国一战将使得其本人及第三帝国加速灭亡。同时无所不用其极的英国特工的宣传战吧英国海空军描述的神乎其神,并把德军的潜艇描述成移动在水底的铁棺材。 总之,本人以为二战期间德国暂时停止对英国的进攻是不列颠之战的结局所直接导致,由东线吃紧而激化。
7. 希特勒让德国崛起和跌入“地狱”分别用了多长时间
一战之前,德国百姓享受着优于很多国家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可是,战争爆发了,他们作为一手燃起战争的战败国,自然要承受严重的后果。如此一来,德国人民的生活出现断崖式下降,几乎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但这种生活却因为一个人的上台而发现了质的改变,那就是希特勒。
当然,希特勒让德国经济的改善是真的,但他的手段却并不完全是凭借贷款。不管怎么说,贷款是需要一定交换条件的,不管是美国还是哪个国家,你不还钱就要还别的,如果还不出来,那人家就有可能不提供贷款。
希特勒作为一个有头脑,有野心的领导人,他不会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贷款这一个方法上。所以,除了向外国贷款之外,希特勒还有着其他盘活德国经济的方法,比如富有的犹太人,那绝对是一块肥肉。
犹太人在那个时候就是以富有着称的,他们有资本家、金融家、巨头、生意人、经商者,反正他们聪明的头脑让他们聚集了太多的金钱。希特勒当时对犹太人下手,有太多的理由就是出于对他们手中金钱的向往。
8. 希特勒攻下欧洲大陆的那些国家都用了多长
1940年春,希特勒指挥德军仅用6周时间打败英法联军,占领丹麦和挪威。5月开始进攻法国,并相继攻下荷兰、卢森堡和比利时。6月4日,英军被迫从敦刻尔克撤回英国。6月14日,巴黎沦陷,6月22日,法国与德国签订了德法停战协定,法国投降
9. 希特勒的详细资料
阿道夫·希特勒阿道夫·希特勒,奥地利裔德国政治人物,1921年成为纳粹党党魁,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成为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他被公认为是二战的主要发动者。
中文名: 阿道夫·希特勒
外文名: Adolf Hitler
国籍: 德国
出生地: 奥地利
出生日期: 1889年4月20日
逝世日期: 1945年4月30日
职业: 德国元首
信仰: 种族主义,天主教
主要成就: 出任德国总理
代表作品: 《我的奋斗》
重要事件: 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个人简介
希特勒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德文:Nationalsozialismus)即国社党(缩写音译为:纳粹党(德文:Nazi,即Nationalsozialismus的缩写)的主席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和头号战犯。世界近代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人物。着名的演讲家、政治家和冒险的军事家、心理学家、画家。
独特的身世
1889年4月20日晚上6点半,在流经奥地利和德国巴伐利亚边境的莱茵河河畔奥方的布劳瑙小镇的一 孩童时代的希特勒家名叫波默的小客栈里,一个名叫克拉拉的年轻妇女生下了一个男婴。由于克拉拉前面生的三个孩子都早早夭折了,所以她对这个儿子就特别疼爱。这个男孩就是阿道夫·希特勒。阿道夫的父亲阿洛伊斯是布劳瑙边境小镇的海关官员,是一个42岁的农妇和流浪磨工的私生子。阿道夫的母亲是其叔父的外孙女。阿洛伊斯结婚时,已经48岁,新娘刚25岁,这是阿洛伊斯第三次结婚。此前他有过两次不幸的婚姻。阿道夫是他此次婚姻的第四个孩子。也可能是这种在世人看来极为奇特的身世来历和血缘关系,造就了希特勒的与众不同的气质和性格。家庭暴力导致了他的残暴。
幻想的年轻人
阿道夫·希特勒3岁那年,他们一家随父亲搬往德国巴伐利亚的帕骚市,他父亲要在那里管理一个属于奥地利的海关,在这个德国城市里的生活以及与德国儿童们的共同玩耍,给希特勒留下了终生不泯的影响,他一生都操着帕骚时期学会的那种巴伐利亚南部的口音。 1895年,希特勒6岁,他父亲被调往林茨任职,全家又搬回奥地利。小阿道夫·希特勒经常成了他爸爸的“出气筒”。 1896年,7岁的阿道夫·希特勒随父亲搬往拉姆巴赫小城居住。在新学校的学习,希特勒是个佼佼者。但希特勒的父亲很快又对这里的生活感到厌倦了,这时,他发现自己有绘画天赋。于是他转而幻想将来成为一名“艺术家”。但他父亲却坚决要儿子成为和他一样的公务员。希特勒四年制小学毕业后,决定送他到林茨市的六年制中学就读。但希特勒到了这所学校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最后终因 数学和自然考试不及格而留级。1903年1月,希特勒的父亲在早晨散步时中风而死。
初到维也纳
1906年,希特勒过完17岁的生日之后,带着他母亲和亲戚们给他的钱,去他早就向往的维也纳住两个月。维也纳这座金碧辉煌的巴罗克式的奥匈帝国帝都 希特勒在维也那令希特勒神迷目眩。他成天在街头闲逛,兴奋地瞻仰环城公路附近的宏伟建筑,在博物馆、歌剧院、剧场中所看到的景象,使他眼花缭乱、如醉如痴。至少在此刻他已深信不疑,要想在艺术上有所建树的话,就必须在维也纳求学。于是他千方劝说母亲同意他到维也纳的艺术学院去就读。1907年夏,母亲终于同意他带着从父亲的遗产中提取的可以在维也纳生活一年的700克朗,来到维也纳参加入学考试,以圆他那做画家的梦,他共参加了2次考试。可没有通过. (放大图片)希特勒只有四年制他没有给家中写信,也没有回家,而是独自留在维也纳,闭门谢客,埋头读书,听听歌剧或在大街上茫然无主地游逛。直到10月底,他才返回林茨。这时身患乳癌的母亲克拉拉已气息奄奄。12月21日,他母亲终告不治,离开人世。 母亲死后,希特勒面临着想办法谋生的问题。他虽完全独立了,但他并无一技之长,又一向轻视体力劳动,从来没想靠自己的力量赚一分钱。然而他并不气馁,仍信心十足,他向亲戚告别,宣布他若不得志,决不回乡。
维也纳的流浪汉
1908年2月,希特勒重新回到了维也纳。当时的维也纳是哈布斯堡王朝行将覆灭之前回光返照下的灿烂帝国。但也有住贫民窟、穿破衣服、营养不良的穷人。这时的希特勒开始变得富于批判精神和反抗精神,他常常为世道的不公和豪门贵戚们所榨取的不义之财而感到愤愤不平。到维也纳之后,希特勒根本不去想方设法进建筑系,也不想学什么手艺,或者从事任何正常的职业,相反他倒宁愿干些零活——扫雪、拍打地毯、在车站扛行李。第一年,他主要就靠父亲的那点遗产和每月25克朗的孤儿补助金生活,到1909年,父亲的遗产用完了,只还有每月25克朗的孤儿费,他完全成了一个流浪汉,夜晚宿在公园的长椅子上或随便哪家的大门门洞里,白天在小酒肆和候车室中以廉价食品充饥。 1909年圣诞节前夕,穷愁潦倒的希特勒把自己的最后一些冬服悉数典当,失魂落魄地进入了一个流浪汉收容所。但不久,希特勒在一位朋友的鼓动下,搬进一个廉价的单身汉公寓,靠自己的本事挣钱糊口。他每天呆在房间里画他的明信片,由他的这位朋友去兜售,销路竟然十分理想。他还画一些大的水彩画让朋友去兜售,销售情况也不错。他就靠画这些画赚来的钱和还可继续领取的孤儿费,过上了吃住不愁的生活。但没过多久,这位一直热衷于政治的“画家”就把单身汉公寓里的阅览室变成了一个政治俱乐部。希特勒向那些聚在此处的房客中的“上流人士”和市民阶层中的失意者高谈阔论。他按其需要,热忱地维护一切他所赞同的社会口号和政治口号,激烈地抨击那些造成他失败的社会口号和政治口号,对自己周围纷乱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简单化的解释。在这期间,希特勒经常阅读大肆鼓吹极端国家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反犹主义的小册子。希特勒还注意观察奥地利各政党的活动,他特别注意阅读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报刊,分析该党领导人的演讲,总结经验,他在反复琢磨后,终于得出结论:政党必须与群众运动结合,必须掌握在群众中进行宣传的艺术,否则将一事无成。
10. 如果希特勒没有入侵苏联,而是继续打英国,结局会是怎么样呢
结局只能是英国垮台,美国自然也就没有了和英国联手的机会。如果美国失去这位日不落的大英帝国,那么独木不成舟,孤掌难鸣,也就成为了美国的软肋。二战中戴在美国头上的所有光环及荣耀,就会荡然无存。日后称王称霸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可能就会大打折扣。
德国战败,美国获得德国原子弹研发关键技术,加速了美国原子弹研制进程,如果德国先于美国制造出原子弹,无疑对整个世界都是灾难。
我觉得英国会被消灭或与德国议和,苏联会在德国即将结束西方作战前发动大雷雨计划,陈列在边境上的百万大军将全面向西进攻。与德国的警戒部队发生交火。可能一时之间苏军优势兵力会占决对优势,随后进攻英国部队急行军试回国阻挡苏联攻势。随后苏军先头部队将损失惨重。德国死战不退保卫捷克等军事工业城市,维系法国坐山观虎斗,英国或议和或被攻占后残余势力重新夺回英国岛。随后德国与美国增加军事合作,美国为德国提高战争资源,一场资本主义世界与社会主义世界之间的战争打响了。
这个假设有太多因素要考虑,如果美国不掺和,英国对德国造不成什么威胁,北欧的隆梅尔一支偏师,把英国人打得满地爬,南亚的日本也帮很多殖民地赶走了英国佬,还有德国需要的石油和钢铁,在苏联地面上应该抢过来吗?希特勒是民族主义者,英国的盎格鲁和德国的日耳曼民族比斯拉夫更近,更优越。打了没蠃,就白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