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看过一个资料,说在二战时候,德国在巴黎设置了一个V1还是V2导弹基地的,可以炸到伦敦的,这是什么事
是这么回事:
1943年秋天,一个黎明前的短暂黑夜。一道铁丝网把法国和瑞士简单地分开,法国边境一侧安静
得连只狼都没出现。在丛林中,隐藏着一个身躯高大的男子,他的手上,紧紧拎着一袋薯仔。“不能再等了!”他迅速地向边界移动,这已是他第49次穿越边界
了。“哧!”正当他翻越铁丝网的一刹那,他的左腿肚被一条德国军犬牢牢地咬住了。他机警地发现脚下有一根结实的树棍,顺势拾起捅入了军犬的喉管。翻过铁丝
网,他刚直起腰,不禁愣住了———两支黑洞洞的枪口正对着他,他下意识地举起了双手。然而,士兵朝他微笑了。铁丝网那边是两个德国哨兵,而这两个瑞士士兵
的枪口对准的则是德国人。此人就是霍兰德,薯仔袋里装着的是德国V—1火箭的绝密情报,正是它彻底打碎了希特勒摧毁伦敦的如意算盘。
米歇尔•霍兰德原本是一名小职员,巴黎被占领后,成了自由法国中央情报行动局招募的间谍。他在
铁路工人、卡车司机、酒吧伙计和旅馆老板中发展并扩大着他的谍报网,并很快发展成为“百人团”。他们经常穿越国境潜入中立国瑞士,把取得的各种情报交给伦
敦方面派来的联络员。霍兰德及其“百人团”最重要的谍报活动就是获取了德国V—1火箭的情报。
1943年底,希特勒开始计划他摧毁伦敦的如意算盘。在法国的被占领领土上,将沿海岸线修筑一批绝密工程,从那里可以向伦敦发射新型的V—1火箭。“我要在伦敦扔下50000枚V—1火箭!”希特勒狂妄地叫嚣着。
这年8月的一天,霍兰德等人偶然获知,德国人正在鲁昂附近修建两处不平常的建筑,更可疑的是,
德国人对此采取了极为严格的保密措施,所有工人都是从波兰抓来的劳工。为了弄清真相,霍兰德第二天就来到了鲁昂。他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波兰人,并取得了一个
波兰劳工的信任,换上蓝布工装,混进了劳动队伍。他发现,工地上几百名工人正在浇灌混凝土。这时,他又注意到了一条长约50码的水泥槽,上面还有用蓝色油
漆描成的笔直的指示线,极像是某种发射架的底座。他取出随身的罗盘,发现它正好指向海峡另一端的伦敦!
当晚,他就偷越边境潜入瑞士,把这神秘基地的重要情报向英国作了报告,盟军的高级将领们由此很
快得出了这是火箭发射平台的结论。按照希特勒吹嘘的“50000枚”弹头计算,在法国至少还要建造100个这样的平台。上级立即命令他放下一切工作,集中
力量彻底摸清每一个隐秘基地。
霍兰德把他最得力的助手分别派往不同方向进行侦察。而他自己则和4个助手带着地图骑着自行车,
开始了由北而南的全国大追查。每到一处,他们就和当地的群众交谈,打听外国劳工最集中的地方,这是目前唯一的线索。在3个星期的长途跋涉中,他们成功地找
到了几十个基地并在地图上做好了标记。
时间越来越紧迫,但是这些秘密基地大都隐藏在深山老林之中,寻找起来费时费力,同时还不得不应付德国人的严密盘查。霍兰德不得不另辟蹊径,而一连串的巧合更是把希特勒苦心经营的尖端秘密白白断送了。
这一天在一个叫卡利的地方,建在密林中的基地已经竣工,4个德国工程师正在验收。霍兰德立即搞
了一辆小汽车,远远地跟在后边直到一座灰色的二层小楼。幸运的是,他发现自己的一位朋友就在这栋楼里工作。几天以后,在霍兰德的精心安排下,一份复印的
“V—1火箭发射台分布总图”便到了他的手里。
霍兰德对此并不放心,他汇总了这些天来查到的基地位置及其他几路侦探到的情报,与这份总图仔细进行对照,发现了这些神秘基地的总体布局特点。这样的基地在法国约有上百个,且都集中在一条长200公里宽30公里、大致与海岸线平行的带状地区。
霍兰德终于成功了!接下来的一幕,便是开篇描述的他第49次穿越边界的壮举。
“薯仔”很快送到了英国的情报机关。1943年10月,英国皇家空军连续5个星期出动,按照霍兰德的情报准确地轰炸了73个V—1火箭发射基地,连同那些已经运到的巨型火箭,基地全都被炸成了废墟。绝望的希特勒悲哀地嚎叫道:“是谁泄露了我的绝密工程?”
战争结束后,皇家空军授予他金十字勋章,这是英国授予外国人的最高荣誉。在谍报史上,人们更愿意称霍兰德是“拯救了伦敦的法国人”。
B. 德国V-2弹道导弹有哪些服役经历
1944年5月16日,德国最高统帅部下达了使用V-2导弹作战的命令。1944年9月6日傍晚,德国向英国第一次发射了两枚V-2导弹,但都失败了。9月8日,德国向英国伦敦发射了第一枚V-2,炸弹在伦敦市区爆炸。这是V-2首次成功袭击英国本土,在伦敦引起了很大的恐慌。
从1944年9月6日到1945年3月27日,德国共发射了3745枚V-2导弹,其中有1115枚击中英国本土,2050枚落在欧洲大陆的比利时安特卫普、布鲁塞尔、列日等地。还有582枚用于发展、改进和训练。
在所有发射的V-2中,有74%落在目标周围30千米以内,这些导弹又有44%落在10千米的范围内。从袭击英国造成的人员伤亡看,V-2共炸死2724人,炸伤6476人,建筑物的破坏也相当大。V-2火箭武器的威力得到充分展示,但并没有起到德国当局希望的那种能挽回败局的战果。
二次大战后期,德国纳粹的V2火箭呼啸飞越英伦海峡轰炸伦敦,虽然V2对英国的实质损害不大,但是不像V-1导弹可拦截因此对英国的社会人心造成莫大影响。
大战一结束,美俄双方都急着要掌握德国的火箭技术,但是按照雅尔塔密约,V2火箭生产工厂的主要所在地皮纳蒙划给了苏俄托管,美国心有不甘,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美军组成了一个突击队下令紧急展开一项代号“回纹针”的任务。
在1945年5月22日到5月31日的10天之内,美军挺进巴伐利亚区并占领当地,动用了300节火车车厢和13艘轮船,把近百枚的V2火箭以及相关的一切设备和半成品抢运一空,苏军在第二天的6月1日抵达的时候,只看到一座座空荡荡的工厂。
美国虽然获得了许多V2的半成品和制造设备,但最可贵的是美国情报单位成功地说服了包括德国军方火箭计划负责人瓦尔德·多恩伯格中将及开发团队核心冯·布劳恩博士与相关的126位研究团队成员前往美国,并分别安置在德州的福特布里斯的火箭研究小组以及新墨西哥新建的白沙导弹试验场。
1945年9月,冯·布劳恩抵达美国,时年33岁,自此以后美国的火箭工业和太空发展就扶摇直上。除了军事用途,V2火箭在研究高层大气和电离层,以及对地球表面拍照等科学课题上也非常有用。
1946年,美国海军实验室发射了一枚V2火箭,射到数百公里的高空,用来观测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这也是V2火箭第一次应用在太空研究,从此开启了太空科学的新页。此外V2火箭亦用来当作载人飞行试验载具,并搭载过猴子一类的小动物升空。
C. 弹道导弹的鼻祖是V2导弹吗
1939年~1942年,在着名火箭专家冯·布劳恩的领导下,德国开始研制世界上第一枚地地弹道导弹——V-2导弹。1942年10月3日试验发射成功;1943年装备部队;1944年9月6日德军进行第一次实弹发射,9月8日德军又用此导弹袭击了英国首都伦敦。它是世界上首先用于实战的弹道导弹,但由于当时技术上还不成熟,约有40%的导弹偏离了轨道。因此,这次爆炸仅炸死2人,炸伤数人。
V-2导弹弹长14米,弹径1.6米,弹重14000千克,战斗部装炸药750千克,结构质量约4000千克,采用液体燃料水箭发动机,惯性制导,推进剂为75%的酒精3500千克和液氧5000千克,最大推力为270千牛,最大速度相当于声速的5倍。起飞质量约1300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6120千米/小时,射程约(240~370)千米,弹道高(80-100)千米,发射质量12900千克。这种导弹比V-1导弹先进,是弹道主动段为自主控制的单级弹道导弹。可以这样说,它是现代远程导弹和宇宙火箭的先驱,也是弹道导弹的鼻祖。
自德国1944年研制成功弹道式导弹以来,至今已发展到了第四代。第一代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末,这一代导弹多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单弹头,发射准备时间长,命中精度低。第二代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多采用固体推动剂,其命中精度有所提高。第三代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其主要特点是采用多弹头。第四代是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此代导弹可机动存放、机动发射,命中精度高,威力大。目前,第五代洲际导弹也正在研制过程中,这一代导弹将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其机动性将更大,命中精度和威力也将大大提高。
D. 二战时德国的V2火箭攻击半径是多少能从哪里打到哪里
V2火箭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产的第一种弹道导弹,这种导弹采取的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达到了每秒1.7公里,射程能达到320公里。V1导弹和V2导弹主要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们的制导方式不一样,其中V1导弹是飞航式导弹,就是带飞行翼的,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呼的巡航导弹,飞行速度比较慢,它的设计原理是由飞机而来,所以它是德国空军发明的。而V2导弹是弹道导弹,没有飞行翼,它的设计原理出自远射程火炮,是陆军发明的.
E. V-2导弹哪个国家最先发射成功,飞行180公里
德国呗!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制和使用的单级液体弹道导弹。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地地弹道导弹。全长14米,重14吨,弹径1.65米,底部尾翼的翼展(V-2导弹的尾端,特别安装了被称为"排气翼"的金属板,主要是为了改变气流,诱导火箭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也可以改变火箭的前进路线),在1.95米,弹头重约1吨,携带一吨黄色炸药,弹体中部是壳体结构,内部有一个氧化剂箱和一个燃料箱,分别装5吨液氧和3.5吨酒精。V-2导弹的推力为260千牛(顿),最大飞行速度1.7千米/秒,最大射程320千米,飞行时间约320秒,命中精度(圆概率偏差)5000米。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国的德国,凡尔赛条约限制其发展作战飞机、坦克、大炮和机枪等军事装备。事隔几年,盟国在凡尔赛条约的某些条款上有了松动。1922年,盟国允许德生产一定数量的民用飞机,允许有一定规模的飞机工业。1926年,《巴黎航空协定》的制定取消了对德国生产民用飞机的限制。于是,德国开始大规模建立飞行俱乐部、航空企业、民航航线以及训练空地勤人员。结果使德国航空技术迅速发展,为发展军用飞机积蓄了力量。凡尔赛和约对陆军武器的限制比空军装备严厉得多。因此,为了扩充军备发展陆军武器,有明目张胆地违背凡尔赛和约的嫌疑。德国陆军必须找到一种新的超级武器系统,而它又不受和约条款的限制。而这很明显只能在火箭上打主意。20年代,德国国内活跃了一支火箭爱好者组成的团体,他们的工作也为陆军的抉择提供了依据,因此从20年代末开始,陆军炮兵局抽调专人研究火箭的未来发展潜力和用于现代战争的可能性。德国火箭技术发展的主要支持者是陆军炮兵局研究与发展部主任贝克尔。1929年秋他领导研究与发展部开始探索喷气推进问题火箭以及用于运载炸弹的可能性。年轻军官多恩伯格上尉被指派负责具体研究工作。贝克尔的计划是,先研究生产用于饱和轰炸的火箭武器的可能性。
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支持,且又没有明确的方向,一切只能从基础工作的做起。贝克尔和多恩伯格在柏林附近陆军的库莫斯道夫炮兵试验场暂借一个角落,艰苦的探索工作就这样开始了。当时德国星际航行协会还在进行研究工作,多恩伯格专门去访问过几次,并于1932年从德国星际航行协会招聘了冯·布劳恩、内贝尔、克劳斯·里德尔以及瓦尔特·里德尔。他们的第一项工作是设计推力为600磅(272千克力)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由冯·布劳恩主持进行。1933年1月,一台发动机又进行了静态点火试验,取得了成功,发动机工作了1分钟,产生推力为140千克力。与此同时,开始设计第一枚试验火箭A-1和改进型A-2。1934年秋,A-2火箭在试验时,达到了2.4千米的飞行高度。在此基础上,又研制了A-3和A-5试验火箭,取得很大成功。
A-3和A-5都属试验火箭,发动机推力都是1500千克力,工作时间45秒的火箭发动机。1938年夏,第一枚不带制导控制系统的A-5火箭在试飞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1939年秋,第一枚装全制导系统和降落伞的A-5试验取得了高度成功。1939~1940年仅一年时间,A-5就进行了25次发射,试验了3种制导系统,取得了很大成功,为A-4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实用的A-4火箭性能参数是根据一战时性能最好的大炮确定的。总体参数为:发射重量为12吨,发动机推力25吨,工作时间65秒,可携带8吨推进剂。技术参数包括发动机推力、燃烧时间、质量比,研究了火箭的制导与控制、结构设计等问题也进行了详细分析。A-4火箭技术性能大大超过了A-5,要跨越很大一个台阶,涉及到大量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问题。
在A-4火箭研制过程中,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大推力发动机设计、制造、试验及燃烧;气动外形设计与试验;平台式惯性导航系统设计与制造;火箭的飞行与姿态控制等。完整的A-4火箭在当时来说真是一个庞然大物。它是40年代以前火箭最新技术凝结而成,其外形呈完美的流线型细长体:火箭长14.03米,最大直径1.66米,底部连同稳定尾翼在内最大宽度为3.56米。头部锥形弹头长2.01米,重976公斤。起飞总重量约12.5吨。
1942年6月13日,第一枚A-4火箭在试验时失败。8月16日进行的第二次试验取得部分成功。1942年10月3日,第三枚火箭准备发射。随着点火命令下达,火箭喷口出现一股浓烟。发动机推力开始增加,按着预定程序,3秒钟后,发动机推力达到8吨。尔后推力逐渐增加,直到把A-4推离地面。上升41秒后,速度达到每秒2千米;54秒后,发动机按程序停车,火箭开始自由飞行,最大速度5600千米/秒。最后,火箭上升到85千米高,飞行距离190千米,距目标4千米。
这是火箭及航天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多恩伯格在当天夜上举行的庆祝会上发表演讲时兴奋地说:“我们利用火箭进入了太空,并且首次利用太空为地球上的两点架起了桥梁。这是宇宙航行新纪元的曙光。今天,1942年10月3日,是人类旅行乃至太空飞行新时代的第一天。”
1944年5月16日,德国最高统帅部下达了使用V-2导弹作战的命令。1944年9月6日傍晚,德国向英国第一次发射了两枚V-2导弹,但都失败了。9月8日,德国向英国伦敦发射了第一枚V-2,炸弹在伦敦市区爆炸。这是V-2首次成功袭击英国本土,在伦敦引起了很大的恐慌。从1944年9月6日到1945年3月27日,德国共发射了3745枚V-2导弹,其中有1115枚击中英国本土,2050枚落在欧洲大陆的比利时安特卫普、布鲁塞尔、列日等地。还有582枚用于发展、改进和训练。在所有发射的V-2中,有74%落在目标周围30千米以内,这些导弹又有44%落在10千米的范围内。从袭击英国造成的人员伤亡看,V-2共炸死2724人,炸伤6476人,建筑物的破坏也相当大。V-2火箭武器的威力得到充分展示,但并没有起到德国当局希望的那种能挽回败局的战果。
由于德国火箭专家的努力,终于使火箭技术达到了实用阶段,并且达到了世界液体火箭技术的最高水平。战后,德国火箭技术的转移形成了许多国家发展航天技术的重要基础。美国、苏联、法国、英国、甚至中国都从德国火箭技术中获得了相当大的利益。这是德国对世界航天史的重大贡献。
F. 介绍一下v2导弹
V2是由德国火箭专家维尔纳.冯.布劳恩为首的小组在波罗的海港口佩内明德研制的A系列远程火箭的一种,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弹道导弹。"V"来源于德文Vergeltung,意即报复手段,这是纳粹在遭到盟国集中轰炸后表示要进行报复的意思。V1和V2表示这两种型号仅仅是整个系列的恐怖武器的先驱。 V2长13.5米,发射全重13吨,能把1吨重的弹头送到322千米以外的距离。火箭由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动,燃烧工质为液氧和甲醇。发射时火箭先垂直上升到24-29千米高,然后按照弹上陀螺仪的控制,在喷口燃气舵的作用下以40度的倾角弹道上升,也可由地面控制站向弹上接收机发射无线电指令控制。一分钟后,火箭已飞到48千米的高度,速度已达每小时5796千米。此时,无线电指令控制系统指令关闭发动机,火箭靠惯性继续上升到97千米的高度,然后以每小时大约3542千米的速度大致沿一抛物线自由下落,击中目标。由于当时制导系统的精度所限,误差较大。 1943年初按盟国情报人员的情报,盟国发现这一计划,并由对佩内明德的空中侦查得到证实。1943年8月17日夜,英国皇家空军对佩内明德进行了一次着名的大规模空袭,毁伤了V2的地面设施。为预防重蹈8月17日灾难,纳粹将V2工厂迁到德国山区的山洞工厂,这个过程耽误了预期的火箭攻势。 1944年6月13日(诺曼底登陆后六天)V1开始攻击伦敦,9月份第一枚V2落到伦敦。火箭攻击造成了严重的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如果在六个月前对登陆部队集结地进行集中攻击而不是伦敦的话,即如艾森豪威尔将军所说,盟国将遭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对伦敦的攻击都是在上午7至9时,中午12至2时,下午6至7时交通高峰期进行的,企图吓垮英国的民心士气。可是,对经过1940年空袭的英国人民,在全面胜利已如此接近时,这种新的恐怖算不了什么。在诺曼底前线的英国士兵更尽了最大努力用最快速度向威胁他们家庭的火箭发射地挺进。除了向伦敦发射外,在盟军9月4日占领安特卫普港后,纳粹向安特卫普港进行了大规模导弹攻击。 V2一共生产了10000余枚,用于实战发射约5000枚。1945年德国投降前夕,布劳恩和400余名火箭专家向美军投降,后到美国,成为美国火箭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奠基人之一;苏联也缴获了大量V2的成品和部件,并俘虏了一些火箭专家,以此为起点,开始自己的火箭和空间计划。
G. V-2导弹的详细数据
V2可负载1,000kg的高能炸药弹头并射向300km远的目标。详细资料如下:
结构:一体式液态火箭(弹体弹头不分开) 以乙醇(酒精)与液态氧当作燃料,两种燃料则会以一定比例通过管线引入燃烧室点火推进。管线特别设置在燃烧室壁旁,目的在于冷却降温,以免发生燃烧室过热甚至融化的状况。在V2火箭的尾端,亦安置了被称为燃气舵的金属板,主要是为了改变气流,诱导火箭朝正确的方向前进,也可以用来改变火箭前进的路线。导引方式则是传统的惯性导引:当火箭点火后,液态燃料推进器将会把V2推送到一定高度与速度,待燃料烧完之后,导弹大多会在抛物线的顶点(80~100km)。接着便会受惯性沿着抛物线继续射向目标。然而这也意味着命中准度常会因气流、天候不佳等因素而大减;虽然后期的V2引用了电波导引方式,然而误差亦高达公里计。
由于弹道导弹在终端速度极快(约4马赫以上的超音速),远超过当时同盟国空防的反应所需时速,因此防不胜防。基本上当时英军只能靠声音与雷达约略测量预估弹道后,在导弹尚未击中目标前,以高射炮发射高爆弹药射击弹道企图拦截之。另外,在二战中V2也广泛采用迷彩涂装,以避免遭到空军辨识空袭,在二战末期更全面采用橄榄绿作为迷彩。不过在试验中,V2则是用黑白相间的涂装作为辨识。 从1944年6月13日到1945年3月的短短十个月间,德军共发射了15000枚V1导弹与3000枚V2导弹,共造成英国31000人丧生。V型弹道导弹的出现,亦拉开了新式作战的序幕,V2的出现意味着各种新兴弹道导道 的战略、战术运用。在历史上,美苏两大强国亦在弹道导弹着力深厚,并发展了各式弹道导弹,以及冷战铁幕的相互对立型态。
H. 纳粹的10大疯狂黑科技
古斯塔夫巨炮:希特勒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曾经作为一个步兵的他深知大炮的威力,于是在他成为纳粹元首后向德国工程师发布一道命令,要求他们设计出一种“超级大炮”,于是古斯塔夫巨炮诞生了。战争结束后,“希特勒大炮”成为了美军的战利品。
卡尔臼炮:二战爆发前,德军为了突破法军的马奇诺防线绞尽脑计,于是600毫米Karl“卡尔”重型臼炮孕育而生,它拥有600毫米的巨大口径,是人类战争历史上建造的最大口径的重型臼炮。
卡尔臼炮只参加过两次战役和一次战斗,分别是塞瓦斯托波尔攻坚战、镇压华沙起义和1945年4月11柏林以南的一次战斗,德军给它非常高的评价,可惜并未能挽救西山日下的德军。二战期间一共制造了六门卡尔臼炮。图为1944年卡尔臼炮被用于镇压华沙起义。
纳粹UFO:纳粹飞碟并非空穴来风,早在1940年末,纳粹德国成立“爆破手研究室-13”的秘密机构,这里汇聚了第三帝国最杰出、优秀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专门用来研究各种飞行器,其中就包括被称之为纳粹UFO的“别隆采圆盘”,据说在1943年盟军对德国的一次轰炸中就目击到了“奇怪的圆盘”。
V2导弹:众所周知,德国海军远弱于英国,但德国并没有放弃对英国施加压力。战争后期,为了迫使英国投降,德国纳粹的V2火箭呼啸飞越英伦海峡轰炸伦敦,虽然V2对英国的实质损害不大,可对伦敦民众留下了巨大阴影。战争结束后,德国的导弹科技被苏美两国瓜分,手疾眼快的美国人受益最大,占了火箭科技的上风,在1946年把V2导弹发射到了太空上。
鼠式坦克:不知道为什么,纳粹对大物件情有独钟,无论是武器还是文物,在他们眼中多是越大越好,其中就包括了着名的“鼠试坦克”,鼠式坦克12.14米,3.67米宽和3.66米高,重达188吨,武器包括两门火炮,遗憾的是它并未出现在战场上。
死亡射线:图为一台X射线武器的原型机,在纳粹帝国灭亡后被美军缴获。早在上世纪30年代,纳粹科学家就开始研究发粒子加速器,通过它来发射X射线杀伤敌军。
V-3巨炮:二战期间,德国研发的“古斯塔夫巨炮”已经让世人汗颜,但纳粹研究的V3超级火炮更为惊人,该炮的炮身长达150 米,口径为150 毫米。建设于法国的地下的隧道内,炮管固定,不能转向,瞄准伦敦。它是一种多级火炮,在主炮管的两旁有很多横真的短管。
1943年V-3巨炮被英美空军发现,先后派出3支轰炸集群才将其摧毁。直到占领法国之后盟军才知道这一种大杀器的存在。
Go-229战斗轰炸机: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创下了人类武器史上许多第一,其中就包括了第一架无尾飞翼喷气式战斗轰炸机德国Ho-229试验战斗/轰炸机。
图为专门研制的Go-229战斗轰炸机飞行服,看起来非常像如今的太空服,1945年4月14日,美军攻占戈达公司位于弗雷德里奇斯洛达的工厂,20架Go-229同生产线和生产资料落入美军手中,直到如今不少人认为德国的Ho-229喷气式战斗轰炸机是美国B-2轰炸机的前身。
纳粹太阳炮:如今最尖端的太空武器莫过于“上帝之杖”,这是一种威力堪比核武器的天基动能武器,可早在二战前,德国方面就计划建造一款特殊的太空武器用于焚毁敌方的城市。它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名字也极具科幻色彩——太阳炮!
图为在“太阳炮”上建造的太空港以及停靠在太空港内的运载火箭,还好不过,二战火箭科技处于萌芽阶段,纳粹德国耗费大量资源,仅研发出载弹量1吨的V-2弹道导弹,靠它来发射必须部署至高层轨道的太阳炮是痴人说梦。
I. 二战德国为什么要用U2导弹等等打英国,而不是囤积起来
第一:二战期间德国研制的导弹是v系列,发射到英国的v1巡航导弹和v2弹道导弹。
第二:制造出来不发射留在家里干什么?打出去才能体现出威力。v2导弹射程只有320km 能发射的地方也就是英国
J. v2导弹本是德国研制的,为什么由美国发射成功呢
美国v2导弹制造的成功源于掠夺德国的技术。二战末期德国已经将V2导弹应用于实战,成功发射3000多枚,让盟军阵营的国家陷入V2恐慌,不过这种武器并没有挽救垂死的德国,反而让美国获益很大。不过,强力的V2导弹并没有挽救德国的败局,德国战败以后,盟军军队在德国境内大肆搜刮,美国对于这一技术十分眼热,专门制定了战术计划,在苏联之前将大批的V2导弹运回国内,而且美国还从德国带走了数百名各类科研人员,其中就有掌握火箭技术的科学家,使美国在火箭领域技术突飞猛进。除了在军事方面的应用之外,美国还利用V2火箭技术研究出了空间探索技术,人类早期的外太空探索多于V2火箭技术有关,不得不说这是战场过后给人们带来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