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驻英国大使的简介!!
中国驻英大使傅莹。傅莹(1953年1月-),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英国肯特大学国际关系硕士研究生;中国职业外交官。曾任中国驻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大使,是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现任中国驻英国大使;是继王海容之后,中国第二位副部长级的女外交官。 简历197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1985-1986年在英国肯特大学深造,获硕士学位。
1978-1982年任驻罗马尼亚使馆随员。1982-1990年任外交部翻译室三秘、二秘、副处长等职,承担国家领导人的翻译工作,参与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和平谈判。1992-1993年参加联合国在柬埔寨的维和工作。
1993-1997年在外交部亚洲司工作,任副处长、一秘、参赞等职,主要负责亚洲多边合作和东盟事务。
1997年出任驻印度尼西亚使馆公使衔参赞。
1998年出任驻菲律宾大使。
2000年出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参与推进中国与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朝核问题斡旋和六方会谈。
2003-2007年3月任驻澳大利亚大使。
傅莹,2007年4月出任中国驻英国大使。
爱好阅读、艺术,喜欢体育运动,打高尔夫和网球。
丈夫郝时远,民族学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有一女儿。
⑵ 郑天锡的驻英大使
1935~1936年在伦敦举行的国际中国艺术展览,是中国在海外宣扬中华历史和艺术的盛事。郑天锡以国民政府特派委员名义,被派往英国主持“伦敦中国艺术品国际展览会”。
此次艺术展最初由几位英国的中国文物收藏家发起,他们希望把世界各国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们收藏的中国艺术品,尤其是中国故宫的宝藏借到英国来展览。于是建议请中英两国政府合作主办一次中国艺术品展览。当时的中国驻英大使郭泰祺积极协调中英两国政府,促成了此次伦敦国际中国艺术展。该展览于1935年11月28日开幕,1936年3月7日闭幕,历时三个多月。展览设在伦敦皇家艺术院,赞助人是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玛丽王后和中国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参展国有中国、日本、苏联、荷兰、法国、瑞典等,各国均送来本国收藏的中国艺术品,展品总件数达到3080件,其中800余件为中国故宫所藏。参观人数达40多万人,打破了皇家艺术院此前所有艺展的参观人员记录。
期间,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玛丽王后携皇室成员前来参观,由郑天锡作陪讲解翻译。玛丽王后第二次又偕同挪威国王及王后、丹麦国王及皇室多人前往参观,仍由郑天锡陪同讲解。玛丽王后对其中一件宝物很感兴趣,请郑天锡说明,郑除解答外,因该物在莎士比亚的诗中曾经提到过,于是便把莎翁原诗背诵出来。玛丽王后听了,非常钦佩郑的博文强志,从此建立良好友谊。
在这次艺展中,中国文物的分类、陈列和说明都是在郑天锡指导下完成的,这对于中国艺术品在英国大放光彩,以及促进中英两国的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国以来,中国驻英使节都是留美出身,只郑天锡一人除外。郑天锡之所以能够出使英国,人们认为可能与他早年留学伦敦和主持伦敦国际中国艺术展览有关。据台湾《传记文学》介绍,郑天锡驻英大使任内,折冲樽俎,与英国朝野人士感情融洽,而去职之日的临别赠言――“与中国人做过朋友的,永远是朋友”,又将中国人交友重信义的真谛婉转表达,可谓“一语能彰大国风”。
但是,郑天锡驻英期间(1946~1950)正值中国国内政局动荡之际。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蒋介石竭力阻止各国承认新中国。郑天锡按照蒋介石的指示,曾于1948年12月和1949年10月两次访晤英国外相欧内斯特·贝文,讨论中国局势和英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问题,但终究回天乏术。1950年1月6日,英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并于同日发表声明,撤销对国民政府的外交承认。伦敦原中国大使馆关闭,郑天锡亦不再享受外交待遇。郑天锡也曾想为台北政权保留中国在英国的领事馆,但未能成功。1954年9月,新中国政府任命宦乡为中国首任驻英代办,开始了中英关系的新时代。
郑天锡退休后,仍留居英伦。他用英文撰写了多部介绍中国文化的着作,获得国际文坛好评,如《中国文化与艺术》、《孔子模型之中国人》、《东方与西方》等。1970年1月30日,郑天锡因心脏病突发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医院逝世,享年87岁 。
其子郑斌博士,也是着名国际法学者,在航空法领域享有盛誉。曾任英国伦敦大学航空法和空间法教授、伦敦大学法学院院长、法学院学务委员会主席,国际法学会航空法委员会主席 。
⑶ 中国驻外大使馆级别一览表
我国驻外外交人员的职务分为外交职务和领事职务。
外交职务分为特命全权大使、代表、副代表、公使、公使衔参赞、参赞、一等秘书、二等秘书、三等秘书、随员。
领事职务:领事是政府派驻外国,维护本国利益,保护本国公民及法人合法权益的官员,驻外领事馆是其工作机构。驻外大使馆通常设立领事部,指派外交官员负责领事事务,或兼任领事官员。领事职务分为:总领事、副总领事、领事、副领事、领事随员。
外交衔级设七级:大使衔、公使衔、参赞衔、一等秘书衔、二等秘书衔、三等秘书衔、随员衔。
驻外外交人员的外交衔级,根据其在驻外外交机构中担任的职务、公务员职务级别和外交工作需要确定。
大使本人在国内的级别最高者是副部(目前约有10来人)、司、副司级。公使及公使衔参赞一般是司、副司级;参赞是副司、正处级;一、二等秘书为处、副处级;三等秘书、随员为正、副科级。
总领事属司、副司级;副总领事是副司、正处级;领事多为处、副处级;副领事、领事随员则属科、副科级。
大使:全称为“特命全权大使”,是最高一级的外交使节。由一国元首向另一国元首派遣,享有比其他两个等级(公使、代办)的外交使节更高的礼遇,有权请求驻在国元首接见,与驻在国高级官员谈判。
公使:全称为“特命全权公使”或“全权公使”。公使为外交使节的第二等级,由国家元首派遣,其所受礼遇仅次于大使,但实质地位、职务以及所享受的外交特权与豁免同大使相同。
临时代办:在外交代表大使或公使缺位或因故不能执行职务时,被委派代理其职务的外交人员,称临时代办。临时代办由外交人员中等级最高者担任,他以临时代办的名义行使使馆首长的职权。
参赞:使馆中职位低于大使的外交官。参赞分为公使衔参赞、
⑷ 2007年6月12 日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外交官——新任驻英大使傅莹到英国赴任。请问她所携带的国书应该递交
D
⑸ 中国上世纪60年代驻英国大使是谁
这是历任驻英大使资料 ⑹ 英国驻中国大使是谁
吴思田特命全权大使 ⑺ 中国驻英国总领事馆
中国在英国两个城市设有总领事馆: ⑻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和领事馆有哪些,地址和电话是多少. 伯明翰有没有中国领事馆
伯明翰没有中国外交机构, 英国报警(匪、火等)999 ⑼ 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是不是刘亦菲的爸爸 不是,刘亦菲的爸爸安少康,原是武汉大学的法文教授,精通法文,人品、气质、修养、口碑都很好,后被推派到国外去进修学习回中国后当了外交官。 ⑽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在英国什么地方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在在大不列颠岛。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使馆简称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前身为公使馆),始建于1877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驻外外交机构。 2018年12月17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颁发中国驻英国使领馆首张生物识别签证。 根据中国有关法律规定和对等原则,中国驻英使领馆自2018年11月1日起对包括英国公民在内的签证申请人员全部留存指纹,12月17日同步颁发生物识别签证,这是中国顺应国际签证技术发展趋势、完善对申签人员个人信息采集的一种技术手段。 中国驻英国使领馆一向致力于提高中英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并愿为此提供一切必要的签证便利。 (10)中国英国大使是哪里人扩展阅读: 1876年12月2日郭嵩焘携妻子梁氏以及副使刘锡鸿、参赞黎庶昌、翻译凤仪、德明、马格里(英国人,此人后来被晋升为中国驻英公使馆参赞并被维多利亚女王册封为爵士,是策划1896年中国公使馆诱捕孙中山事件的主谋)等30余人。 于上海乘船启程,1877年1月21日抵达英国南部港口城市南安普顿,然后改乘火车前往伦敦。 在郭嵩焘一行抵英之前,时任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主任、苏格兰人金登干已经租好波特兰大街49号。郭一行抵伦敦后便下榻在这座100年前建造的五层楼房。 郭嵩焘觐见维多利亚女王,就马嘉里案件正式道歉,并递交了国书,成为中国第一任驻外使节,在任3年2个月。波特兰大街49号从此便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驻外外交机构——中国公使馆(后改为大使馆),并一直沿用至今。 与中国英国大使是哪里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9亿人参加哪些大选
浏览:209
怎么加入英国外卖
浏览:581
印尼巴谈岛哪里好玩
浏览:669
印度拉达是什么车
浏览:645
中国象棋如何玩斗兽棋
浏览:606
英国地铁什么时候出现
浏览:209
印度用什么钱最贵
浏览:687
印尼黑酸枝家具保养用什么材料
浏览:3
越南政权如何交接
浏览:809
意大利什么时候能成立
浏览:694
在中国哪里卖房子
浏览:509
为什么英国没有威尔士元素
浏览:146
英国货币对人民币多少
浏览:261
印度尼西亚矿产怎么样
浏览:448
去印度买手表怎么样
浏览:708
哪个明星去了中国好声音
浏览:981
信奉印度教有哪些国家
浏览:162
中国庚子年年都有什么事
浏览:960
意大利怎么考驾照
浏览:636
500马币是多少印尼盾
浏览: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