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g7峰会哪些国家参与
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
作为本次G7峰会的主席国,法国对峰会筹办给予了高度关注,希望通过本次峰会及相关部长级会议与边会进一步提升法国政治地位,并将此视为提升法国地缘政治影响、重掌全球治理话语权的重要机遇。
G7峰会的主题是“如何应对各种不平衡现象”,涵盖包容性经济增长、两性平等和赋予妇女权利、世界和平与安全、未来的工作机会以及气候变化和海洋等涉及当前全球发展转型与共同应对挑战等多项议题。
G7和G8峰会区别:
一、主体不同
1、G7峰会:是由七国集团,即七个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美英德法日加意)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会晤的机制。
2、G8峰会:由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演变而来,成员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组成。
二、作用不同
1、G7峰会:维护这些发达国家的利益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客观上有助于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国协作和全球治理机制。
2、G8峰会: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从整体上协调共同的和各自的政策,缓解内部矛盾,以维护成员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防政治中的地位。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G7峰会将成发达国家“角力场”、网络-G8峰会、网络-G7峰会
B. 七国集团是哪七个国家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G-7 Summit),简称G7峰会,是由七国集团,即七个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美英德法日加意)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会晤的机制。
它对维护这些发达国家的利益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客观上有助于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国协作和全球治理机制。
世界上工业化最先进的七个国家首脑会议(G-7 Summit),由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七国为研究经济形势、协调政策而召开的首脑会议,简称G7。
世界上工业化最先进的七个国家首脑会议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与当时世界复杂动荡的局势密切相关。七国首脑会议发展成一年一度的定期会晤机制,还受到了当时国际体系结构性变革的推动。
首先,二战后西方阵营内部经济相互依赖加深,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界限日益模糊,“政策外溢效应”显现,传统的主权观念受到挑战,各国为了解决自身的问题,需要加强相互间的政策协调。
其次,西方霸权的相对衰落以及阵营内部德美英“三架马车”态势的出现,冲击着二战后建立的西方居于支配地位的国际治理体系。
再次,随着经济因素在各国对外关系中地位的上升,各国领导人不得不改变将经济问题视为“低级政治”的现实主义思维,开始关注国际经济事务,同时也只有最高领导人出面,才能将政治与经济、对内与对外政策协调起来,解决多重危机并发带来的困难。
总之,世界上最为发达的七个国家首脑会议在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产生并机制化,是当时世界复杂动荡的局势与国际体系结构性变革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1975年的朗布依埃会议到1996年的里昂会议,七国首脑会议经历了经济议题首脑会议、政治经济议题首脑会议和多元议题首脑会议三个阶段。
1971年12月和1973年2月,美元两次贬值,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无能为力,关税与贸易总协议的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也困难重重;1973年10月中东战争再次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实行限量提价政策,并对美国、荷兰等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行禁运,给西方国家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西方国家对此反应不一,矛盾彰显;在金融动荡、石油危机以及农业萧条的冲击下,1973-1974年西方世界经历了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加剧、失业人数急增,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为了避免重蹈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覆辙,西方发达国家的领导人都急于寻找平息危机的出路。
1975年7月31日,在赫尔辛基的英国大使馆的午餐会上,德斯坦总统向前来参加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的福特总统、威尔逊首相和施密特总理,正式建议召开一次由西方五大国(法国、美国、英国、联邦德国和日本)首脑参加的会议,得到了这三位首脑的响应和支持。
基辛格认为,当前这种危机已经严重到不能交给财政专家们去解决的程度了,因为人们对他们的社会逐渐失去了信心,这种世界性危机的解决,已经不是经济专家们的能力所及,而各国首脑们却责无旁贷。
即使单纯从经济角度考虑,首脑会议也是此时西方各国所能采取的摆脱经济困境最有效的办法。西方各国经济面临的是一场并发性危机,任何一个经济部门都无力单独解决所有的经济问题,而政府首脑则拥有使各部门协调行动的权限;造成各国这种经济困境的原因,不仅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要摆脱之,除了国内的努力外,必须还有国际间的合作,而协调国内政策与对外政策的关系,显然超出了外交部长的权限,非政府首脑莫属。这大概是处于困境中的西方对朗布依埃会议寄于很高希望的重要原因。
1975年11月由法国倡议,在巴黎召开了西方主要工业国家首脑会议。首次会议有六国首脑参加,1976年起加拿大首脑参加后变为七国经济最高级会议。
1977年起,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主席也应邀参加。首脑会议每年举行一次,轮流在各国召开。会议起初以讨论经济问题为主旨。
自80年代以来,有关国际政治问题的讨论逐渐增多。该会议作为西方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首脑会议,旨在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从整体上协调共同的和各自的政策,缓解内部矛盾,以维护成员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防政治中的地位。会议已形成一种制度,将继续存在下去并发挥其重要作用。
1994年7月世界上较为发达的七个国家七国首脑会议在那不勒斯召开,21世纪,俄罗斯正式加入该组织,改称西方八国首脑会议,简称G8。
第一次会议于1975年11月15—17日在巴黎郊外朗布依埃古堡举行,参加国为美国、联邦德国、日本、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政府首脑。会议中心议题是如何建立“新秩序”,协调宏观经济,共同对付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问题。会议基本同意刺激经济增长措施,接受浮动汇率,提出“最紧急的任务是保证经济恢复和解决失业”。
第二次会议于1976年6月27—28日在波多黎各的圣胡安举行,加拿大总理也参加进来。自此,每年一次的首脑会议随即作为制度固定下来。本次会议呼吁重视平衡增长,强调存在着发生新的通货膨胀的危险,但未提出具体措施。
第三次会议于1977年5月7—8日在伦敦举行。欧洲共同体主席首次参加会议。会议提出减少通货膨胀,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意进一步促进贸易自由化政策。
第四次会议于1978年在波恩举行,会议就经济增长等问题达成战略协议,决心减少石油进口,强调发展核能和煤炭工业,承诺支持第三世界发展经济。
第五次会议于1979年6月28—29日在东京举行,会议着重讨论了能源问题。
第六次会议于1980年6月22—23日在威尼斯举行。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会议公开地表示关注国际政治形势,讨论了阿富汗问题、中东问题以及苏联对西方的威胁问题。会议确认降低通货膨胀率是首要任务,要求减少石油消耗量;会议要求苏军撤出阿富汗。
第七次会议于1981年7月20—21日在渥太华举行。会议争论最激烈的是美国的高利率和国际贸易。西欧与会国既对美国的高利率表示不满,又在贸易问题上指责日本。在对苏贸易问题上欧、美分歧尖锐。会议宣言称,与会各国将在这方面进行磋商,改进同苏联进行战略物资和技术贸易的现行制度,以保证在东西方关系方面的经济政策继续符合西方的政治和安全目标。
第八次会议于1982年6月2—6日在凡尔塞举行。会议主要讨论了西方经济的共同对策,东、西方关系和南、北对策。会议就如何对苏实行制裁方面达成了协议。会议在讨论英国与阿根廷在马尔维纳斯群岛武装冲突时,支持英国在马岛冲突中的立场。
第九次会议于1983年5月28—30日在美国的威廉斯堡举行。会议主要讨论了东西方关系和经济货币问题。会议发表了关于裁军谈判的声明,这是七国经济首脑会议首次就安全问题发表的文件。
第十次会议于1984年6月7—9日在伦敦举行。会议广泛讨论了经济问题、东西方关系和裁军问题。在讨论西方经济复苏问题时,西欧国家谴责美国的高利率、高赤字政策,认为美国的这种政策是损人利己的政策。会议发表了《伦敦七国首脑经济宣言》,但对上述问题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十一次会议于1985年5月2—4日在波恩举行。主要议题是国际政治和经贸问题,并发表了《政治宣言》和最后公报。宣言中第一次提到朝鲜问题,“希望创造政治环境,消除朝鲜半岛的分裂”。在讨论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时,西方国家存在着严重分歧,会议文件对该计划只字未提。
第十二次会议于1986年5月4—6日在东京举行,会议广泛讨论了国际政治和经济问题,并发表了宣言和声明。《经济宣言》呼吁解决失业问题、贸易不平衡和保护主义问题。要求加强经济政策的协调。
第十三次会议于1987年6月8—10日在威尼斯举行,会议主要讨论了西方经济形势,并发表了《威尼斯经济宣言》。宣言强调为保持经济增长,需要与会国加强经济政策的协调,抑制通货膨胀、减少财政和外贸逆差、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等。
第十四次会议于1988年6月19—21日在多伦多举行。会议发表了《七国政治声明》和《经济宣言》。宣言认为,严重的贸易失衡、外汇汇率急剧波动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给西方经济蒙上了阴影;呼吁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稳定美元汇率,呼吁加强经济政策的协调。
第十五次会议于1989年7月14—16日在巴黎举行。会议主要讨论了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问题。再次强调控制通货膨胀,减少预算赤字和协调政策的必要性。并第一次把生态环境保护列为重要议题。
第十六次会议于1990年7月9—11日在休斯顿举行。重点讨论了多边贸易谈判,对苏援助和环境保护等问题。会议发表了《经济宣言》,阐述了与会国对西方及世界所面临的主要经济、环境、社会等问题的观点和立场。
第十七次会议于1991年7月15—17日在伦敦举行。会议就当前一些最紧迫的政治、经济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发表了《政治宣言》、《经济宣言》以及关于军备控制的宣言。由于本次会议邀请了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参加了最后一天的会议,所以西方舆论界又称它是“7+1”会议。本次会议突出讨论了对苏援助问题。尽管七国首脑原则上都同意对苏提供经济援助,然而会议并没有决定采取实际行动。
第十八次会议于1992年7月6—8日在慕尼黑举行。按照惯例会议通过了《政治宣言》、《经济宣言》。此外还通过了《关于南斯拉夫的声明》。由于会议涉及的问题七国首脑各有自己的打算,因此未取得惊人的效果。
第二十三次会议于1997年6月20—22日在美国西部山城丹佛举行。因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首次以正式成员的身份参加了该次会议,所以,已经召开了23年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变成了“八国峰会”。不过,由于俄罗斯经济实力与西方七国相差悬殊(GNP仅占全球1%,美国占26%),因而,仍被排除在讨论全球经济及金融汇率等核心问题之外,没有参加七国财长会议,也无资格签署内容广泛的经济声明。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政治、经济、外交、人口老龄化、“克隆”人等问题,并发表了长达18页的最后公告。
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3年6月1—3日在法国埃维昂举行,主要的议题是全球环保问题、贯彻《京都议定书》的宗旨与精神、集体对抗温室效应造成的地球气温上升的问题。围绕如何重振全球经济、增加发展援助以及反恐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问题进行了磋商,并就地区冲突、环境保护、艾滋病防治等一下地区性和全球性问题交换了意见。在这届会议上,我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也受邀参与了南北非正式会谈。
第三十次会议于2004年6月8—10日在美国佐治亚周“海岛”举行,主要的议题除了中东改革、伊拉克重建两个焦点问题以外,八国领导人还讨论了防扩散、反恐、全球经济和援非等问题,并通过了加强全球防扩散机制、加强国际旅行安全和反恐合作,以及在未来5年内主要为非洲培训7.5万名维和人员等行动计划。值得注意的是,继上次首脑会议我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参与非正式会谈之后,中国中央银行行长和财政部长周小川与金人庆受到美国财长斯诺的邀请参与G7的财长与央行行长在华盛顿举行的高峰会。其代表中国正式融入了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之中。
第三十九次会议于2013年5月10-11日在英国举行,主要议题是讨论经济复苏、金融监管以及贸易促进等领域的多项问题。同时东道国英国的财政大臣奥斯本(George Osborne)指出,各国财长届时将会重点讨论该采取何种措施才能在确保经济实现有效复苏的同时,继续落实必要的财政紧缩措施以确保政府财政状况的合理有序。与此同时,各方还将就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并重点审视日本宽松新政的实际效果与影响。[1]
2018年6月9日,联合公报不签、进口汽车税照征!被称为“史上最分裂”的七国集团(G7)峰会在加拿大魁北克落下帷幕,为了掩饰内部分歧,主办国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当天宣布,由美国支持的G7峰会联合公报将解决贸易保护主义问题、削减贸易壁垒。然而特鲁多话音刚落,就遭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反驳:“特鲁多说假话,我已经下令让美国代表不要签署联合公报!”
2019年8月24日,在法国比亚里茨举办G7峰会,日本、美国、智利等国领导人陆续抵达当地机场,现场安保人员荷枪实弹。
2020年的G7峰会最初定于6月在美国戴维营举行,但随后由于疫情影响,特朗普先是提出推迟峰会并改为线上举办,随后于5月份提出改在秋季举行。 5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七国集团(G7)峰会推迟到至少9月举行,并希望邀请另外四个国家——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和韩国参加峰会。8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再次推迟G7峰会。特朗普告诉记者称,“我更倾向于把它(G7峰会)推迟到大选之后的某个时候再举办。我们本打算在9月召开这次峰会。”此外,特朗普表示,他计划邀请七国集团以外的国家领导人参加此次峰会。当被问及是否会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时,特朗普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2021年,由英国接手主办后,峰会预计将于6月11至13日于英格兰西南部康瓦尔郡(Cornwall)海岸城镇举行。[2]
C. g7峰会在意大利开幕为什么没有中国
g7峰会即七个工业化发达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没有中国所以中国没去。
2020年5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七国集团(G7)峰会推迟到至少9月举行,并希望邀请另外四个国家——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和韩国参加峰会。
(3)g7峰会在英国哪里举行扩展阅读
俄罗斯总统普京宴请出席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的其他七国领导人,为在俄罗斯领土上首次举行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拉开了序幕。
从1975年的朗布依埃会议到1996年的里昂会议,七国首脑会议举行了22届,1997年俄罗斯正式加入,七国首脑会议发展成了八国首脑会议。它的形成首先是着眼于大国关系的协调,但同时反映了“全球治理”的客观需要,也反映了当前治理机制的中枢所在的区位。
它对全球的影响从经济层面扩展到政治层面直至全球问题,成了与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并行的治理机制。
由于七国无论是在经济力量、政治影响力上,还是在社会先进程度方面都处在世界最前列,因此七国首脑会议无论是就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协调,还是就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协调,都对全世界产生重要影响。
D. 什么是G7会议
现在是G8了
八国首脑高峰会议(G8峰会)
八国首脑高峰会议(G8峰会)是指现今世界八大工业领袖国的联盟,始创于1975年六国首脑高峰会议(G6峰会),始创国有6个,包括法国、美国、英国、西德、日本、意大利,其后加拿大于1976年加入,成为七国首脑高峰会议(G7峰会)。第8个成员国是俄罗斯,该国于1991年起参与G7峰会的部分会议,至1997年,被接纳成为成员国。
G8峰会意义和内容
峰会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每年该八国世界经济先进国的领袖,与欧洲联盟官员,在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年会前举行会谈。 自1998年后,峰会亦成为该八国国家元首的年度高峰会议,由八国轮流担任主办国,而主办国的领袖亦成为该年会议的非正式主席。与会国均会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交流意见。中国大陆曾经将这个峰会称作“富国俱乐部”,但在当时背景下有些贬义。现在很多人依旧如此称呼,但已经没有什么贬义了。
过去的G6/G7/G8峰会一览表
每年首脑峰会的主办国由成员国轮流接任,下表列有过去峰会的举办地。 G6峰会:1975年 G7峰会:1976年至1997年 G8峰会:1998年至今
届次 举行日期 主办国 主办城市
第1届 1975年11月15日至17日 法国 朗布伊埃
第2届 1976年11月27日至28日 美国 波多黎各圣胡安 注:首次G7峰会
第3届 1977年5月7日至8日 英国 伦敦
第4届 1978年7月16日至17日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波恩
第5届 1979年6月28日至29日 日本 东京
第6届 1980年6月22日至23日 意大利 威尼斯
第7届 1981年7月20日至21日 加拿大 魁北克省蒙特堡鲁/渥太华
第8届 1982年6月4日至6日 法国 凡尔赛
第9届 1983年5月28日至30日 美国 弗吉尼亚州威廉斯堡
第10届 1984年6月7日至9日 英国 伦敦
第11届 1985年5月2日至4日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波恩
第12届 1986年5月4日至6日 日本 东京
第13届 1987年6月8日至10日 意大利 威尼斯
第14届 1988年6月19日至21日 加拿大 多伦多
第15届 1989年7月14日至16日 法国 巴黎
第16届 1990年7月9日至11日 美国 德克萨斯州休斯顿
第17届 1991年7月15日至17日 英国 伦敦
第18届 1992年7月6日至8日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拜恩州慕尼黑
第19届 1993年7月7日至9日 日本 东京
第20届 1994年7月8日至10日 意大利 拿玻里
第21届 1995年6月15日至17日 加拿大 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
- 1996年4月19日至20日 俄罗斯 莫斯科 注:核子安全特别高峰会议
第22届 1996年6月27日至29日 法国 里昂
第23届 1997年6月20日至22日 美国 科罗拉多州丹佛
第24届 1998年5月15日至17日 英国 伯明翰 注:首次G8峰会
第25届 1999年6月18日至20日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科隆
第26届 2000年7月21日至23日 日本 冲绳
第27届 2001年7月20日至22日 意大利 热亚那
第28届 2002年6月26日至27日 加拿大 阿尔伯特省卡尔加里
第29届 2003年6月2日至3日 法国 埃维昂
第30届 2004年6月8日至10日 美国 乔治亚州
第31届 2005年7月6日至8日 英国 苏格兰爱丁堡
E. 乌合麒麟发老照片“G7”,新作讲的是什么
这个作品再度引起人们关注目光,这幅画作是乌合麒麟通过CG技术创作的画作,原图就是七国集团外长会议合影。不同的是,他们穿着服装,是一百二十年前,犹如“穿越一般”。
所有人都穿着军装,与当年八国联军侵华所穿的,几乎是一模一样。含义不言而喻,他们目的就是针对中国,真的很应景。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G7”下方的英文““Invaders United Kingdom 1900”,翻译成字面意思就是“侵略者联合王国”。到现在为止,这些国家对中国,还持一种不友好态度。
F. G7都有哪些国家
成员国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七个发达国家。
20世纪70年代初,在第一次石油危机重创西方国家经济后,在法国倡议下,1975年11月,美、英、德、法、日、意六大工业强国成立了六国集团。
1976年,加拿大加入,七国集团(简称G7)就此诞生。
1997年,俄罗斯的加入使得G7转变为G8。七国集团(Group of Seven,G7)成为八国集团(Group-8,G8)。
发展历史:
2014年6月4日,由欧盟主持的七国集团领导人会晤6月4日晚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开幕,这是俄罗斯自1997年加入这一集团后首次被排除在外。
2018年6月8日-9日,“七国集团”峰会在加拿大召开。内容涉及包容性经济增长、两性平等和赋予妇女权利、世界和平与安全、未来工作机会、气候变化及海洋等议题。
英国是2021年七国集团轮值主席国。英国财政大臣苏纳克与英国央行行长贝利2021年2月12日共同主持了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视频会议,并在会议上呼吁,将对气候和自然因素的考量作为2021年决策的核心;6月5日,七国集团已经就税务征收方案达成协议。
G. 什么叫g7峰会
G7即:西方七国集团首脑会议,也称七国首脑峰会。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是西方七个最大的工业化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的机制。它经历了“经济议题首脑会议”、“政治议题首脑会议”和“多元议题首脑会议”三个阶段。它对维护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客观上有助于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国协作和全球治理机制。
七国集团(GroupofSeven,G7)是八国集团(Group-8,G8)的前身。是主要工业国家会晤和讨论政策的论坛,成员国包括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在第一次石油危机重创西方国家经济后,在法国倡议下,1975年11月,美、日、英、法、德、意六大工业国成立了六国集团,此后,加拿大在次年加入,七国集团(简称G7)就此诞生。1997年俄罗斯的加入使得G7转变为G8。
2014年03月25日据美国媒体报道,白宫当地时间24日宣布,奥巴马和G7集团其他国家已决定,将暂停俄罗斯G8成员国地位。因此,G8又暂时转变为G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