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谁有英国伦敦的Plus证券交易市场的详细介绍
英国伦敦的Plus 证券交易市场对上市公司无特殊的条件要求,无企业经营年限的限制性要求、无企业现有资产数额和销售额、盈利额方面的限制性要求,无公司所从事的产业、行业领域的限制性要求。只要您的企业已经拥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和资产基础,并拥有一个较好的商业盈利模式,产品或服务拥有好的市场和发展前景,拥有好的公司管理和经营团队,能够守法守规的经营,并在公司上市融资之后,按法律规定经营和披露公司信息,就可以向Plus市场申请公司上市或进行反向收购上市。 英国伦敦的Plus 市场,公司上市的门槛低、上市的费用低(相对于赴美国上市和去香港上市)、公司上市后的维护费用低(相对于美国和香港等地)。再融资的成本低,而且再融资的程序简单,再次增发不需要额外费用,也无需股东批准,只要董事会决定即可。 英国伦敦的Plus 证券交易市场上市的平均市盈率一般为15倍左右。2007年10月5日,在媒体正式披露由花旗银行集团、瑞银集团、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美林证券、高盛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等七家全球顶级银行和投资银行机构组成的共同体收购Plus证券交易市场的控股股权,成为Plus市场的第一大股东,并宣称将努力把Plus证券交易市场发展成可以与伦敦主板市场竞争和相比肩的证券市场的信息之后,Plus市场的股票价格和上市公司的市盈率都在急速上升。 伦敦是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之一,交易活跃,汇聚于此的资金量大。大量的欧洲、美国和亚太地区的资金也都进入英国伦敦资本市场进行交易。凡是在伦敦主板市场和AIM市场上的投资者和机构,都可以在Plus市场上进行投资。 在Plus市场上市的公司,在其经营业绩获得发展之后,均可升级进入主板市场和AIM市场。 综上所述,英国伦敦Plus 证券交易市场,是中国内地的民营中小型企业上市融资的最佳市场。特别是它没有注册资金额度大小的要求、没有企业资产总额的限制性要求、没有企业经营年限的要求、没有企业所从事的产业和行业的限制性要求、没有当年和连续三年盈利额度的要求、没有当年营业额度或销售额度的要求、及其可以小额度多次性融资的特性,对中国中小型民营企业最为适合。与美国的OTCBB市场相比较,在英国伦敦Plus 市场上市是公开上市。美国的OTCBB市场还不算公开上市,只是法人团体认购市场(私募市场、柜台交易市场)。 尽管Plus市场对上市企业的经营业绩没有硬性的规定,但是为了保证上市企业在上市时能够融到所需的资金,并保证上市后股票交易活跃,股价能够持续上升,有助于再次增发融资。我们在选择拟在Plus市场上市企业时,仍然希望您的企业的年税后净利润不要低于500万人民币,低于这个底线,我们原则上不做选择目标,除非企业有特别好的后期发展空间和预期。 中国境内的民营中小型企业如果选择在英国伦敦Plus 证券交易市场上市,可以选择直接上市融资;也可以选择通过我们和我们在英国伦敦的合作伙伴的安排,先进行一次上市前的私募融资,获取资金之后,再安排上Plus市场上市。 通过完成上市前的私募融资,大批中国中小型民营企业不但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所需的资金,而且,也完全有能力支付公司上市所需要支付的费用。况且公司上市的费用除前期费用要现金支付外,后期的一些服务费用可以以股权的形式支付。 中国境内的民营中小企业也还可以选择先做股权私募融资,完成股权私募融资之后,先使企业获得一段时间的发展,在一年半至两年时间之后,再正式在英国伦敦的Plus市场或AIM市场上市融资。 在Plus市场上市的时间周期:如果要安排上市前的私募融资,通常需要9--12个月完成上市;如果不需要安排上市前私募融资,而是直接上市或反向收购,通常为3--6个月左右完成上市;远快于在国内上市。
希望采纳
2. 我国和英国证券交易市场对象,交易方式,参与者有哪些不同
t+0和t+1交易制度的不同。
t+0和t+1是交易制度,并且这两种交易制度大不相同,T+0交易指的是当天买入的股票可当天卖出,当天卖出的股票只要你想,当天就可以买入。另外的t+1不同于t+0,它是指投资者当天买入的股票不能在当天卖出,到了第二天才可卖出股票。
为了使市场不会过分投机、维护稳定的股票价格,T+1制度如今在国内实行,而国外通常用的都是T+0的制度。
3. 全球五个主要证券市场是那几个在那些国家,为什么我们国家好多企业都喜欢在国外上市
全球五个主要证劵市场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我们国家的企业在国内上市会等待很长时间,极不容易,所以会有一些企业亟不可待,争取在海外上市。
4. 英国股票市场的英国股票市场的主要特点
1.英国股票市场的国际性
英国是最早完成产业革命的国家,并有世界工厂之称。在很长的时期内英国资本市场的投资主要是海外投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证券中,有80%是国外证券,充分显示出证券市场的开放性和国际性。1929年至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英国经济力量的削弱,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这种国际性特点虽然有所变化,但它仍是经营外国股票最多的股票市场。1989年共有526种外国股票在此注册,与之可以相题并论的只有法兰克福股票市场。但注册的外国股票只有310种。而在苏黎世、巴黎、东京、纽约股票市场注册的外国股票只有219、217、112和77种。伦敦股市占世界外国股票市场营业额的1/2,1988年为700亿美元,比纽约多150%,是东京的10倍。由此可见,英国股票市场的国际化特点是很显着的。
2.英国股票发行市场的业务专业化
在英国,存款业务和证券业务历来分开的,普通银行专营信用业务,证券金融业者专营证券买卖业务,交易所与证券买卖机构是各自分别承担专业任务。英国股票发行市场有证券银行、信托及金融公司、发起业者、经纪人等发行机构。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职能,分担不同的专业任务,有明确的业务范围。这种业务专业化的特点使英国股票发行市场缺乏统一性,割裂了证券业之间的联系,限制了股票筹资及交易的发展。
3.团体投资机构在英国股市中起重要的作用
英国的团体证券投资家除了金融机构外,还有人寿保险、养老基金、联合托拉斯、投资信托等。人寿保险公司从19世纪起就成为最大的证券投资机构,在50多年前,人寿保险公司将其1/2~1/3的资产用于持有上市证券,尤其是二次大战以后。为了平衡运用资产的急剧增长,人寿保险公司增加了对普通股票的持有,已经其总资产的1/5用来购买普通股票。同时,由工会组织经营管理的养老基金,将其大部分资金用于股票投资,约有500亿英镑的金额,占上市股票总金额的1/3左右。在英国,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是从职工的工资中扣除的,由工会统一负责管理,职工年老退休后按月发放。在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英镑连年贬值的情况下,将部分养老基金用于股票投资,实是货币保值的主要措施。联合拖拉斯近几年的平均增长率为20%左右,今后将增长得更快,公司型投资信托在内的大团体投资机构对证券的持有率也很高。1963年底,它们持有普通股票的24%,公司债的79%和优先股票的42%,这种股票今后还有持续增长的趋势。
5. 英国股票市场的英国股票市场的格局
1.英国股票的发行市场
英国公司发行的股票,往往采取对非特定公众普遍发行方式,也有对少数特定公众分别发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问社会大众晋遍发行。这是英国公司发行股票最常用的办法。大体来说,这种方法可分为两种形式:公开发行与公开发售。
(2)私募销售。在英国,股票的私募由经纪商安排,向经纪商的顾客(多数为团体投资者)或与其有联系的投资者销售股票,而非公开向社会大众销售。私募销售一般在小型公司首次参加股票交易时采用私募销售。
(3)引进方式。它是由发行公司向证券交易所提出准许其股票参加交易的请求,经核准后,即可随时上市参加交易。
(4)招标发行。在这种方式下,发行公司除提出公开说明书外,还要由发行商宣布最低底价,然后邀请特定投资人(多数为团体投资者)以不低于底价的价格参加投标。
据统计,英国公司发行股票时,采用对旧股东发行新股的次数最多,金额也最大;而利用私人销售及交易所介绍的方式次之;利用公开发行及公开让售发行的次数和筹集资金总额不高,只是每次平均发行的金额较大而已。
2.英国股票流通市场
(1)伦敦证券交易所
与美国不同,英国的股票交易基本上都是在证券交易所内完成。虽然英国历史上存在着21家证券交易所,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了合并,因此,目前英国只有一个证券交易所,即伦敦证券交易所。
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开始采取一些措施改革证券市场。在1986年被称为“大震”的重大改革中,伦敦证券交易所开始实行计算机自动报价系统,实现24小时全球性证券交易,使得股票交易不需再在有形的市场大厅中面对面地进行,而实现了无形市场间交易,提高了交易的速度和效率,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
伦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方式与其他国家的证券交易所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现款交易。伦敦证券交易所规定,凡是英国公司股票一律在成交的第二天结算交割完毕。②双营业周定期交易。即在每两个营业周后的一定结算日通过客户所开设专户办理结算的交易方法。一般确定在每月月中与月底的某日为共同定期交易结算时间。至于每次定期结算日时间则在上年度9月作出决定,结算日连续进行五天。
(2)AIM市场
英国AIM市场的全称是英国另类投资市场(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rket,简称AIM)。AIM市场是由伦敦证券交易所在1995年6月成立的,是第一家欧洲的二板市场。它主要为新创建的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挂牌上市的企业可以是高科技企业,也可以是传统的制造行业,或者是第三产业的服务公司,而且AIM市场对公司的资金实力、企业规模、盈利状况等没有任何的要求。
开业5年来,先后有570家公司上市,融资总额达50亿英镑。其中有72家企业因为业绩的扩大已经在主板市场挂牌上市。截至2002年10月,共有上市公司646家,股票总市值达到93.27亿英镑。
二板市场附属于伦敦证券交易所,但二板市场有其独立的运作规则和管理机构,交易所主要提供各种“硬件”设施。在二板市场中,高技术产业(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公司占据了其中的主要的地位。
(3)未挂牌股票市场和第三市场
未挂牌股票市场又称为未上市股票市场,它建立于1980年,是为满足那些规模较小、较不成熟、还不可能成为申请完全上市的公司的需要,为这些公司的证券提供一个正式的、合理的市场。这个市场被看作是过渡到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的台阶,因此被称为第二市场或二层市场。
第三市场在1986年设立,主要交易尚未能进入未挂牌股票市场的更年轻的公司,这些公司的股票交易记录更短,相对来说未经考验,第三市场使更广泛的公司能进入有组织的资本市场。在第三市场中,公司是由发起人来管理的,而不是由证券交易所管理。
1990年年底因为第三市场与未挂牌股票交易市场的区别趋于模糊,因此取消了第三市场,其中的大多数公司转入未挂牌股票交易市场。
6. 国外证券市场现状有什么特征 简单写写就行
对全世界影响最大和规模最大的是,美国股市:主板和创业板。影响最大的指数是 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
欧洲三大股市虽然也有影响,但是比美国要逊色得多。就是伦敦金融时报指数、巴黎指数、法兰克福指数。
全世界的热钱,在美国主板最多。
对中国大陆股市影响最大的,是香港股市,因为我们A股不少股票在香港有H股,比价效应十分明显。
美国股市、欧洲股市,毕竟距离我们遥远,而香港股市和大陆一河之隔,很多广东人都在香港开有账户,直接参与国企在香港发行的股票的交易。
A股、H股之间的差价,导致了大量资金在大陆、香港之间象“跷跷板”一样你上我下。由此对A股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7. 外国证券和欧洲证券什么区别,请能举例说明一下
外国债券涉及2个国家,比如说中国在日本发行了300亿以日元为面值的债券,这就是外国债券;欧洲债券涉及3个国家(楼主不要以为欧洲债券就一定与欧洲有关系,这是错误的理解)比如说中国在日本发行了300亿以美元为面值的债券,这就是欧洲债券。
由于外国债券的发行会影响到另一国国内货币资金的流通,因此它的发行程序要严格的多,货币管理当局会严格审查该证券在本国的发行,欧洲债券则不会影响到该国本币的流通,因此发行宽松的多。
证券,是多种经济权益凭证的统称,也指专门的种类产品,是用来证明券票持有人享有的某种特定权益的法律凭证。
证券主要包括资本证券、货币证券和商品证券等。狭义上的证券主要指的是证券市场中的证券产品,其中包括产权市场产品如股票,债权市场产品如债券,衍生市场产品如股票期货、期权、利率期货等。
2021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七)》规定了欺诈发行证券罪(取消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罪名)罪名。
证券在中国属于舶来品,最早出现的股票是外商股票,最早出现的证券交易机构也是由外商开办的上海股份公所和上海众业公所。上市证券主要是外国公司的股票和债券。
旧中国
1872年,设立的轮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
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的《证券交易所法》推动了证券交易所的建立。
1917年,北洋政府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开设证券经营业务。
1918年,中国人在北平成立了自己创办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1920年,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得到批准成立,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证券交易所。
新中国
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中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
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纽约证券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向其赠送了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1991年4月,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7月3日正式营业。
1991年7月1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股票帐户,逐渐取代股东名卡。1991年7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向社会公布上海股市8种股票的价格变动指数,以准确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以后上海股市价格的总体走势,为投资者入市及从事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8. 英国股票市场的英国股票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英国最早完成产业革命,股份公司发行股票也历史悠久。16世纪中叶,英国商人组织起专营海外贸易的公司,这些公司就是利用发行股票的办法筹集资金。后经政府许可,这些股票可以自由买卖。这些被允许自由买卖的股票和债券就成了英国早期证券市场的基本元素。
英国的证券交易所起源于17世纪末期。当时因英格兰银行成立发行了大量的政府债券和银行股票。当时英国政府设立了皇家交易所,专门买卖政府债券,而民间的股票交易活动大都在咖啡馆内进行。此时,欧洲一些国家为了开发美洲,扩大对亚洲的贸易,进行了海上争霸的战争。英国为了战争的需要发行了大量的政府债券和股票,使股票交易十分活跃,交易形式逐渐完善。在此基础上,伦敦证券交易所于1773年在新乔纳森咖啡馆正式宣告成立。1802年伦敦证券交易所获得英国政府的正式批准。交易所成立后,分散的证券交易集中于交易所经营。为了加强对交易所的管理,1812年英国颁布了第一个证券交易条例。当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有价证券主要是国债、外国公债、矿山、运河股票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为了医治战争的创伤,推进产业的现代化,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股票的发行与买卖又开始活跃了起来。一些机构投资者踊跃购买股票,股票的成交额与日俱增。
20世纪70年代,欧洲债券市场发展迅速,英国金融界看准了这一点,大力推行新的金融政策,想借此来活跃证券市场。
进入80年代,英国经济有所回升,民间企业设备投资增大,国内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债券增加,尤其金融、商业、不动产以及耐用消费品部门的新证券增加更为迅速。另一方面,证券构成也发生了变化。80年代以前。普通股票占相当大的比重,尽管如此,80年代后,从股票成交额和人均股市值来看,伦敦证券交易所都远远落后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之后,其人均股市值未进入世界前5名。这日趋落后的局势,使英国政府痛感改革股票市场管理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扭转被动的局面保持其在世界股票市场的重要地位,于是80年代开展了大规模的股票市场管理改革工作。进入90年代后,英国股市开始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股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