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国在近代史上的崛起应该怎么解释
关于近代史上英国崛起的原因,有很多说法:
教科书上说,牛顿力学等近代科学的发展促进了英国的进步,并引发了工业革命、圈地运动,工业革命让英国一飞冲天。
英国精英说,英国的崛起得益于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就是保护个人思想自由,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等。
很多曾留学西方的中国学者说,“大宪章”等法律对王权的限制,保护私有产权,海洋型国家,休谟、霍布斯、洛克等英国哲学家的贡献等。
欧洲文明并非原生文明,它是地中海文明的一部分。
地中海文明包括环地中海的所有古文明,除了古罗马、古希腊,还有包括今天的西亚和北非(古埃及、古巴比伦、亚述、波斯等)。
在近代史之前,欧洲文明与西亚、北非在文化上一直是存在相互影响的,并且是西亚、北非对欧洲的影响更大,欧洲对西亚北非的影响较小。
今天的人之所以把欧洲与西亚北非区别看待,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宗教信仰不一样,以及欧洲人的的刻意与中东划清界限。
除去宗教因素,欧洲与中东在人种和文化上其实比较相似,尤其是地理上相邻的地区。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英国的崛起并不只是英国人自己的功劳,外部因素也很重要。英国的崛起与地中海文明有很深的关系。
B. 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怎样使得英国崛起成为世界大国为什么它要工业革命
在18世纪到20世纪初的那段时间里,英国以强大的综合国力、强大的手腕登上了世界舞台,第一次进入人类现代化的大门,开启了一个工业强国。百年战争之后,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崛起了。面对大海,英国的民族性格得以确立,正是在这个时候,伊丽莎白一世掌权。与玛丽女王不同,她把英国当作自己的国家。跟随伊丽莎白一世的两位国王走了自己的路,最终导致了英国革命,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成为英国称霸世界的前提。而在对法战争中,英国一直顽强地反抗拿破仑的霸权。
民族精神是英国崛起的最重要因素。生活在大不列颠岛上的英国人保留了自己的个性,相对独立于大陆。在13和4世纪,英国提倡清教主义所强调的精神,一方面是勤奋,另一方面是禁欲。主要是新的城市中产阶级,通过自己的努力扩大生产和创造财富,并创造了一种新的机制,可以激发农民对市场的兴趣,有利可图地销售他们的剩余产品。
C. 号称日不落帝国,英国崛起的过程是怎样的
光荣革命后的英国开始挑战欧洲头号强国路易十四法国的霸权,连续投入两场遏制路易十四称霸欧洲的战争,即九年战争(1689—1697)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3),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之后,英国在保证欧洲大陆力量格局基本均衡的同时,主要通过成功的海外扩张稳步壮大力量,当1740年前后欧洲大陆局势再度出现动荡之时,英国返回欧洲再次抵制复兴的法国称霸大陆的野心。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和七年战争(1756—1763)中,英国与西班牙以及与法国之间的战事都爆发于欧洲战事开始之前,由此产生的结果也就自然超出了欧洲,扩展到全世界。
英国不仅通过七年战争维持了欧洲大陆均势格局的稳定,还再度摧毁了法国和西班牙的海上力量,夺取了法国在北美大陆和印度的几乎所有殖民地。
工业革命之后让英国成为经济强权,1815年彻底打赢第二次百年战争后,英国又开始自称日不落帝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步入了全盛时期,1938年英国及其殖民地人口达4.58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大英帝国完成最后一次的大规模海外扩张。英国经国际联盟的批准对原本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巴勒斯坦和伊拉克进行委任统治。
而前德国殖民地-坦噶尼喀、喀麦隆部分地区、西南非洲(即今天的纳米比亚)和新几内亚也被划入英帝国的版图(其实西南非洲被归由南非管理,而新几内亚则由澳大利亚统治)。
不过一战之后英国在莱因兰和二战之后在西德的占领区就不被认为是大英帝国的一部分。
D. 大国的崛起之路,英国是怎样成为世界强国的
英国摆脱封建态度是在15世纪末,是在1485年,当时英国出现了一个王朝是在英国历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王朝,是都铎王朝,英国对世界影响太大了,都铎王朝的奠基人就是这个人,这是他的儿子这是他的女儿,这三个人,祖孙三代,亨利七世二子,亨利八世,亨利八世女儿伊丽莎白,使英国第一次摆脱依附和落后的状态,成为欧洲强国,为英国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定的基础。这里面的故事很多很多了,如果说我给学生开英国史的课的话,这三个人的故事可以讲好几次,当然我也没那么多时间去讲,特别是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这两个人的故事多极了,但是无论这些故事是怎么说的,无论这些故事是表明这个主人公他人品好还是不好,它英明还是不英明等等。
这就是为什么英国后来步步走在前面,这是第一步。所以我们说英国,说英国那么强大,它造成的影响那么巨大是有道理的,这一步是它走出来,接下来还不止这一步,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的正式结构问题已经解决了,就是它建立了一个现代性质的政治结构,一个政体,当然这个政体在后来一二百年当中不断地改变。但是这次事件以后,英国就出现了一个非常适合于经济发展的社会和政治的环境。在这样一个政治和社会的环境之下,英国开始了它的经济方面的大踏步的这种飞速的发展。
18世纪我们刚才说,17世纪的英国做一件事,解决政治制度的问题,18世纪的英国,做两件事,第一是发展经济,上半叶出现了所谓的农业革命,下半叶出现了工业革命。第二件事就是18世纪的英国,开始去争夺世界的大权了。这张图就表现英国在18世纪和其他的欧洲几个国家在世界上争夺殖民地的情况,特别是在这一百多年当中,英国和法国争夺世界的霸权,最终是以英国的胜利被告终的。这个胜利它的坚强的经济基础就是工业革命,我们看这样一组数字,我们就可以明白,英国在工业革命期间它的生产发展的情况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英国的工业和农业的比例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在1801年的时候,英国它的国民经济中,工业的比重只占29.7%,农业是35.9%,英国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革命,在1860年的时候,我们看到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40%到50%,对外贸易占世界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这样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出自于一个非常小的国家,英国的国土面积占世界陆地总面积0.2%,而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2%,英国也是一个很小的国家。
英国小小的国家,能够在世界的舞台上占据一个半世纪之久,这是超常发挥。本来不应该是这样,本来不应该,它凭什么?它就这么大,就那么多人,它凭什么?根据我们刚才我刚才向大家介绍的情况来看,有一点是非常突出的,就是它的那种创造的能力。就是靠得这样的创造能力它能够超常的发挥,它发挥了本来根本就不可能发挥的作用,做本来根本不可能做的事。你看,它在各个方面都是有巨大的创造力的,政治、经济、文化很多很多其他方面,它都发挥了巨大的创造力,这是它成功的秘诀。
E. 英国是怎样崛起的
英国迅速的崛起 一:十五世纪末,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大西洋航路中心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伦敦,利物浦等) 二:英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出口,支持工商业者参与贸易竞争,占领殖民地 三: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圈地运动推动了城市的繁荣和贸易的发展) 四: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加速了发展 五:注重发展海军,三次英荷战争打败了“海上马车夫”荷兰,夺得了海上霸权地位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The Instrial Revolution ),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后来又空扩充到其他行业。 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经开始,但直到1830年,它还没有真正蓬勃地展开。大多数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在英国乃至世界的爆发。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后来,工业革命传播到世界各国
F. 英国崛起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下面几种原因:
1、新航路开辟后,海运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处于大西洋航线的中心线上,海运便利。
2、英国由于手工业的迅速发展,盛行圈地运动,为当时英国手工业提供物质基础。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正处于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实行较开明的经济政策,新贵族与资产阶级利益受到保障,女王当时也参与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股份。
4、由于英国海运业迅速发展,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直接攫取了海上运输贸易霸权 。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关于英国的地理位置在美国的军事学家、海权论的代表人物马汉《海权论》中写的特别的确切:如果一个国家处于这样一个地理位置,即用不着被迫在陆地上奋起自卫,也不会被引诱在陆地上领土扩张,那么由于其面向大海的单一性,相对于四周是陆地的国家就具有了一种优势,英国相对于法国和荷兰就具有这种优势。
英国由于距离欧洲大陆不进不远,可以避免欧洲大陆的纷争自由的进行国内的发展,可以自由的进出公海,又有力的控制着一条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英吉利海峡,种种优势使得英国的地理位置独一无二。
稳定的政治环境。英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可以使英国保持国内政策的连续性,可是实现国家的长远的发展战略,而不至于使国家的政策随着政治动荡的环境朝令夕改。
英国最早确定了宪政制度,1688年光荣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度被称为“议会之母”,政治制度的确立和稳定为国内的发展保驾护航。除此以外,英国具有岛国的特性,推行渐进、连续的政策,注重惯例和传统,形成了一部不成为的宪法。正是这些特性使得英国避免了法国大革命那样激进的变革。
G. 英国是怎么崛起的
英国崛起的原因是综合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从英国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其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大致可分为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两部分:
部分内部原因:
1、完成了基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次海外掠夺和贸易也是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以及殖民战争等都是其完成原始积累的原因。
2、制度的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积极发展对外的贸易,使伦敦,利物浦成了繁荣的港口城市。
3、工业革命的推动: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首先完成有许多科学发现和发明,如蒸汽机等。
4、重视教育:二百多年来,英国的各类学校和大专院校随着该国举世瞩目的技术、工业和金融革命而发展起来。但是,其世界一流的教育历史更为悠久,可追溯到12世纪牛津大学(1185)和剑桥大学(1209)成立的时代。
部分外部原因:
1、拥有强大的制海权:1588年,英国战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攫取世界海洋霸权上迈出第一步。其后,利用其优势的地理位置与强大的海军控制了海上运输贸易。
2、不断扩张殖民地:英国的殖民地在19世纪猛烈扩张。1801年合并爱尔兰,英国的正式名称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对亚洲的侵略继续扩大。
(7)英国如何崛起扩展阅读:
英国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18世纪至20世纪初期英国统治的领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国,其殖民地面积等于本土的111倍, 号称日不落帝国。
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取得了胜利,但国力严重受损,于20世纪下半叶大英帝国解体。
H. 英国是如何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帝国的
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也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行列,先后打败荷兰,法国等.18世纪后半期英国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
英国最初试图经过俄罗斯打通东方贸易路线,为此于1533年成立了莫斯科公司,不久之后发现俄国与东方没有直接商业往来,于是转而寻找西北航线,试图经北美洲北部前往东方。
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开始了对北美洲的殖民,建立了哈得孙湾公司和新英格兰殖民地。1600年英国商人建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随后开始了在印度的扩张。
(8)英国如何崛起扩展阅读
1688年,英国通过光荣革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统治,随着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对王权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并确立了资产阶级执政的君主立宪制。
可以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英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最终,使得英国在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标志着英国的崛起。
I. 英国是怎样利用大陆均势政策在七年战争中崛起的呢
英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大英帝国、日不落帝国,与其未雨绸缪,善于准备,长于思考不无关系。它的大陆均势政策就充分证明了这一个点。那么,什么是大陆均势政策?它又是怎样让英国在七年战争中崛起的?
1756年,危机爆发,大战拉开序幕。
然而,在大战进行当中英国却掉了链子。原本支持普鲁士的辉格党内阁倒台,而新上任的首相不支持普鲁士,把对普鲁士的援助全部叫停。这样就让本遭四国围殴的普鲁士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危险境地。结果普鲁士的首都柏林被沙俄攻陷,奥地利从南进攻,占领了普鲁士最大片肥沃的土地。到了1761年底,普鲁士内外交困,国力衰竭,几近亡国,到了国王腓特烈二世曾两度要自杀的地步。
然而,就在这看似普鲁士将要走到尽头的危险时刻,戏剧的一幕发生了。在1762年1月5日俄国女沙皇去世,而继任的沙皇彼得三世,是腓特烈的崇拜者。所以立即叫停了对普鲁士的军事行动,转而结为盟友,这使腓特烈得以喘息。然而,没有几个月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二世,在情人的帮助下发动政变,叶卡捷琳娜执政了沙俄。
但是错误已经酿成,腓特烈二世抓住机会,一举扭转了局势,胜利的天平已经倾向英普,并占据了绝对的上风。最后,七年战争以英国和普鲁士的巨大胜利而结束。
可是,虽然同是胜利者,但是普鲁士和英国比起来那是小巫见大巫,英国才是最大的赢家。
英国的高明之处,就是采取大陆均势政策,与普鲁士结盟,让形单影只普鲁士不孤单,而战争打响后一直是审时度势,并没有急于加入,而是通过提供大量资金给予普鲁士大力支持,以达到牵制住法国等欧洲大陆各国,而自己腾出主要精力用于海外扩张上的目的。并在1759在葡萄牙击败了法国舰队,让法国海军实力严重受损。
随后就是大量抢夺法国的殖民地。1758年,英国组织42艘军舰的庞大舰队,远征加拿大。因为法军参与到欧洲大陆战场之中,一时难以脱身,加上援军被英军拦击,所以加拿大很快就落入英国手中。接着又挥师南下,占领了密西西河流域。在印度英法两军虽然发生对峙,终因法军补给缺乏,在1761年法军投降,至此英国独占了印度。
七年战争结束后,欧洲各国元气大伤,无力海外扩张。而实力大增的英国就利用这个空当把自己的触角伸到了全球的各个角落。到了1800年,英国拥有殖民地面积达1130万平方公里,成为名符其实的“日不落帝国”。此后的近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众多的殖民地让英国有了雄厚的资金、市场和原材料,使得英国的工业革命得以迅速进行。
战争让昔日霸主的法国财政困难雪上加霜,无奈之下大借外债,提高税收,导致社会矛盾被激化,农民起义频发,在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
中国的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可以很好地解释英国大陆均势政策。英国通过结盟次等强国,以对抗欧洲最强国,从而达到欧洲大陆均势的状态。而自己却专注于海上扩张。这次七年战争让英国大陆均势政策得以很好的表现。通过这七年战争,让欧洲各国国力损失殆尽,英国却欣欣向荣。而从大陆均势政策角度看,普鲁士无疑是工具和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