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盐业如何

英国盐业如何

发布时间:2022-05-02 01:22:04

Ⅰ 国家开放食盐真正原因

一、国家开放食盐的真正原因是,现在我们已经不需要再用食盐来控制经济了。
二、具体分析:
(一)国内食盐行业却有着“大而不强”:
虽然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盐生产国和消费国,但国内食盐行业却有着“大而不强”之痛。现有制度制约了食盐行业的整体发展,无法迎合世界范围内该产业的发展趋势,也无法满足日渐差异化的市场需求,各级盐业公司也在国企改革的背景下亟需转型生存。综合来看,食盐专营制度管理放缓,食盐价格放开是一个必然选择。

(二)消费者需求差异扩大 高端盐市场空间巨大
我国实行食盐专营的主要目的,已从建国初期获取食盐丰厚的利税贡献转换为1996年后为了公众健康着想统一补碘,但是从近十年的加碘盐效果看,这种“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已在落实过程中诞生了一系列问题,由于盐业公司重点经营城市和城市周边等交通便利地区,忽视甚至放弃老少边地区,不少边远地区仍然面临碘缺乏的危险。2006年,新疆新出现了儿童克汀病(儿童碘缺乏症之一)患者。但是对国内大部分人而言,“补碘过量”才是最大的危险。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根据中国儿童尿碘中位数的监测结果,将中国描述为“超过适宜量”。

(三)现行制度低效 需激发行业活力
1、食盐专营制度下最突出的矛盾,是在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上。生产企业没有话语权,利润空间不足,且在制度束缚下没有优化生产的动力。
2、在现行制度下,食盐从定点生产厂家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至少要经过省市县三级盐业公司、批发部、转代批发商和零售商等环节。制盐企业不能在终端销售产品,只能将食盐按照出厂价格出售给盐业公司,盐业公司再按照批发价转售给下游的企业。由于流通环节链条过多过长,各环节又必须保证相应的利润空间,流通中层层加价,使得食盐产销形成巨大差价,利润非常高。而大部分利润却被盐业公司拿走,导致制盐企业的研发和创新积极性不高,也没有机会和资金去发展自有品牌。压低价格、拖欠盐款等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导致产销矛盾突出。

(四)盐业公司连年亏损 不转型无出路
1、我国盐业已长期处于产能过剩状态,盐行业多年来产大于销。2015年我国原盐产能11345万吨,消费量为8876万吨,其中食盐消费量仅为1000万吨左右。同时,我国食盐市场供应主体较多,登记注册的盐业生产企业有300家左右,盐业流通企业有4000多家。但多年来一直存在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
2、作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盐业企业,中国盐业总公司虽然在国内食盐市场有着各种政策优势,但是其盈利能力近年表现不佳。中国盐业总公司《2016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披露,自2012年以来其营业利润分别为-4.56亿元,-5.18亿元、-6.12亿元,原因是“受盐化工市场低迷的影响”。

(五)顺应世界潮流:市场化成食盐业发展趋势
1、国际经验已经表明,盐在经济和社会中的地位会随着工业化的进展而逐步下降,世界各国政府对盐产业的管制也在放缓。国内食盐专营体制的改革、食盐价格的放开也将有利于国内外相关企业开展行业合作、促进产业发展。
2、除美国等极少数国家外,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均经历了盐专卖制度或盐税制度时代,但随着盐的应用向化工的延伸使得食盐占比大幅下降,工业化制盐实现了大规模生产,盐的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等原因,世界盐业体制逐步从专营向市场化转变。

三、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食盐专营办法》
第九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盐业主管部门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审批确定食盐定点生产企业,颁发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证书,及时向社会公布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名单,并报国务院盐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盐业主管部门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审批确定食盐定点批发企业,颁发食盐定点批发企业证书,及时向社会公布食盐定点批发企业名单,并报国务院盐业主管部门备案。食盐定点生产企业申请经营食盐批发业务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盐业主管部门应当确定其为食盐定点批发企业并颁发食盐定点批发企业证书。
第十六条 食盐零售单位应当从食盐定点批发企业购进食盐。

Ⅱ 英国的殖民公司除了东印度公司还有哪些

还有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公司。先简单说下,英国的移民是在1620年搭着五月花号船抵达普利茅斯(Plymouth)的。之后不久又有从英国来的清教徒,他们建立了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公司,这也是马萨诸塞州的前身。马萨诸塞是当初在北美独立战争时最早和英国对抗的13个殖民地之一。虽然清教徒迁徙到此地的原因是为了宗教自由,但是他们却很排斥其它的宗教,也因此,有些人离开了马萨诸塞而往南迁徙。这些人当中,罗杰·威廉斯开拓了罗得岛州的殖民地,而汤姆斯·虎克则成立了康涅狄格州。

下面我们继续聊萨诸塞海湾公司,1629年,新英格兰公司改称马萨诸塞海湾公司,获得垄断殖民地移民、贸易和制盐业的特权。1630年共1000多人,乘坐17只船,来到北美的马萨诸塞湾建立殖民地。马萨诸塞海湾公司同伦敦公司不同,公司和它的股东都是从伦敦迁往美洲的。迁往马萨诸塞殖民地的都是清教徒,包括乡绅、自耕农和商人,他们驱逐了当地的印第安人,对印第安人进行血腥的屠杀。1634年又有14只船和900多殖民者到达,在马萨诸塞湾建立8个城镇,包括波士顿在内。1684年,马萨诸塞殖民地被取消特许权,成为英王直辖殖民地,境内多为英吉利移民,17世纪末达2万人。

Ⅲ 北洋政府实行盐业就场征税的原因

首先,容易控制,征收成本低: 中国面积广大,但盐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相对集中的盐业资源使政府控制起来相对方便。大陆国家收税比较难,对比近代英国与法国,英国的税收是法国的2倍,但法国逃税率却是英国的数倍,因英国是岛屿,政府只要控制了港口,进出口便尽在掌握,法国则不行。 以传统农业税为例,征税成本要占到税收的三分之一,甚至是三分之二,且易激发民变,远不如盐税。 其次,盐税是间接税,民间感受到的痛苦比较小。 盐税是直接向盐商收取的,盐商再将其转化到盐价中,即使百姓有怨言,也是对着奸商去,政府相对安全,北宋时,盐税竟占到零售价的60%以上。 其三,税基大,收入快。 人人都要吃盐,这是生理决定,无法逃避,每个人头上收一点,聚集起来就很客观,南宋时,盐税一度占政府总税收的80%。 应该说,设置盐税不符合儒家的爱民、轻赋的价值观,所以古代盐税往往与战争相关。中国从周代起即已征收盐税,盐资源分布不均衡,可能也是早期商业的发端,有学者认为,商人本居西,善畜牧而少盐,不得不与齐鲁交易。 管仲时,采取食盐专卖,在短时期内实现了富国强兵,这为后代留下深刻教训。在相当时期,鱼盐之利犹如今天国际政治中争石油一般,产盐区成兵家必争之地。有日本学者提出,三国之所以分魏蜀吴,其实是三个产盐区,魏国食淮盐,吴国食海盐,蜀国食井盐,当然,此说亦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 宋代因内忧外患,盐税收入甚高。明代时,为了安定北方,大同沿线驻军较多,却缺乏军粮,明代被迫采取开中法,即商人运粮到边鄙,可得盐票,因此获得贩盐的资格。 然而,明代中后期因中枢纷争太剧,地方基本失控,导致明代食盐价格暴涨,大概是清朝的15倍、宋朝的6倍,可政府税收却没有增加(政府税收只占盐价的1/14,清朝时1/3,宋朝前面说了,最多时达到60%),中间部分尽被商家挤占。清代中央政府教强势,且惩前代教训,注意与民休息,大力压低盐价。 清政府的做法产生的副作用时,清代川盐制造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提升,一是用天然气熬盐,二是用热水入盐井,再抽取融入盐卤的水,这种采矿方式已和当代技术高度相近,效率大大提高。最顶峰时,自贡70%的人口从事工业,是极有可能走向近代化的。 但清政府对盐价过多管控,淮盐收到川盐冲击,便以减少交税为名要挟当地官员,而曾国藩剿太平天国急需经费,所以力挺淮盐,川盐出川不久便被禁,大量企业投资收不回来,自贡经济因非市场因素而受到重创。 到袁世凯时,烟草、酒开始收税,此后消费税的种类不断扩大,收入大大提高。盐税占比越来越小,所以对现当代人来说,已很少再注意盐税。

Ⅳ 虎门销烟的时间。

虎门销烟的时间:1839年6月3日开始,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

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4)英国盐业如何扩展阅读:

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

1、英国贸易入侵。英国资产阶级先把纺织品输往印度,然后把印度的鸦片输往中国,再从中国把茶叶、生丝等输往英国,英国人在这种三角贸易中大获其利。毒贩如蝇群而来,除了英国,美国也从土耳其向中国输入鸦片,俄国从中亚向中国北方输入鸦片。英国由原来的入超变为出超,中国却相反,造成白银大量外流。

2、林则徐上书道光帝。道光帝召林则徐入京,一连八日,天天皆召见林则徐商谈禁烟,林则徐指出鸦片的危害。

(1)、鸦片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引起中国财政危机。

(2)、鸦片腐蚀了中国的统治机构。许多贵族、官僚吸食鸦片后变得更加腐败,加剧了统治集团的寄生性和腐朽性。他们收受贿赂,包庇鸦片的走私,用加租增税等方法,将购买鸦片的费用转移到百姓身上,加重百姓的负担。

(3)、鸦片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清军的将领和士兵也有人吸食鸦片。

(4)、鸦片危害了中国人民的健康。

    最终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十五(1838年12月31日)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关防,全国禁止吸烟。

Ⅳ 小朋友问我为什么盐业公司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非常低,如何回答

建议去看英国人,帕金斯的《官场病》,里面早就总结了,非竞争的管理部门必然出现这种情况

Ⅵ 古代人是怎么把海盐提纯变成食用盐的

人类最早是采集自然界存在的卤水和盐,包括地表天然卤水和岩盐及海滨洼地自然结晶的盐,供给食用。中国在5000多年前,就开始刮取海滨咸土,淋卤煎盐。

有天然卤水的地区,曾采用“先烧炭,以盐井水泼之,刮取盐”的生产方法。战国末期,四川开始掘井、汲卤、煎盐。齐管仲(公元前?~前645)实行“官山海”政策,即盐由官民并制,产品全部由官府统一运销。

但由汉代至明代,除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到唐玄宗开元十年(722)的139年间,开放全国海滩、盐井、盐湖,任民自由产销外,其他历代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大都实行专卖制度,以严刑峻法控制着盐的产销,以徭役的形成强迫盐户产盐,生产者役作极苦,还要负担繁重的盐课,因而严重地阻碍了生产的发展。

虽然隋、唐之际,山西湖盐生产已形成“垦畦浇晒”的新工艺,宋、元之际,福建海盐生产已部分采用晒盐法,但生产规模小,工具设备简陋,生产者之间只有简单的协作,一直停留在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状态。

井矿盐的情况有所不同。四川在宋代出现了卓筒井,首次使用钻头(“圜刃”锉)凿井。由明代到清代,手工机具逐渐完备,分工协作逐渐明确,商业资本日益转为产业资本。

随着外地游民的流入,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到清代干隆(1736~1795)、嘉庆(1796~1820)年间,自贡盐业已进入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1835年以后,黑卤井、岩盐井、深层天然气井的相继开凿,又为盐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能源。

岩盐井自然溶浸通腔,一井注水,多井出卤,促成了有关井户的联合,大大促进了盐区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6)英国盐业如何扩展阅读:

世界制盐工业

随着社会需要量的不断增长,50年代以来的约30年中,世界产盐量增长两倍多。年产盐量在100万吨以上的国家,除中国外,还有18个(表2)。世界盐业的进出口总量1985年为4250万吨,其中进口量为1776万吨,进口最多的国家日本为683万吨;

出口量为2474万吨,出口最多的国家是澳大利亚为495万吨左右。还有一些国家,如美国、苏联、英国等,既出口也进口。以美国的进出口量为最大,1985年进口563万吨,出口82万吨。

当今世界制盐企业逐步大型化,如苏联1955~1975年,大中型盐厂的产量扩大1.6倍,小厂则逐步关闭或合并;欧美国家的制盐企业则相继组成公司,从科研、设计到生产、销售,统一经营。美国12家大公司的产盐量占全国产量的88%(1974)。英国帝国化学公司几乎垄断了全国盐业。

Ⅶ 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政策解读

2014年4月21日,国家发改委公告宣布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食盐是暴利产品,零售价是出厂价的5倍。国家发改委公告称,根据《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现决定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现有的《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是在2006年发布的。
公众以为,该办法的废止,意味着食盐专营的废止,预计食盐的售价将能下调。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目前市场上食用盐的零售价普遍在2600元/吨,而出厂价一般在每吨300元至500元。在整个产业链条上,大型食品厂可以从省盐业公司以600至700元/吨的价格批发到食用盐,而小型食品厂则必须在当地盐业公司拿货,拿货价近1000元/吨。通过专营的食盐,从车间到了市场终端,零售价格暴涨。中国盐业总公司则在当天发表公告称,国家发改委公告宣布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并不意味着食盐专营制度的废止。
解读
咸的味觉来自盐。在中国菜里,盐更重的使命,是调出食物本身固有的味道,改善某种肌体的质地。在中国的烹饪辞典里,盐是百味之首……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俗话说,“人不可一日无盐”,如果没有了盐,不仅一日三餐食之无味,我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正因如此,国家有关“食盐”的政策,显得特别牵动人心。从春秋至今,我国始终禁止民间私自制造贩卖食盐;美国、英国、瑞士等国家也对食盐实行不同程度的专卖制度。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国家统一的食盐专营政策。
取消“盐业专营”是媒体误读
国家发改委发布“第10号令”,取消2006年颁布的《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消息一出,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媒体报道称,实行了数千年的盐业专营将就此作古,还有评论称“盐业专营百无一用”。不过事实并非如此。根据记者的调查,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并不代表取消“盐业专营”。
对于4月21日国家发改委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以及随后有媒体报道的“我国食盐专营”将取消的说法,山东省盐务局副局长于本杰明确表示,这是社会的误读。目前国务院1996年出台的《食盐专营办法》仍然有效。废止许可证管理办法,并不意味着食盐专营的废止。
于本杰说:“我们现在实行的食盐专营的政策,是国务院的《食盐专营办法》,目前《食盐专营办法》仍然有效,继续执行,专营政策没有调整。”
中国盐业协会也表示,国家发改委废止相关文件,是延续政府简政放权思路,但这并不意味着食盐专营向社会资本放开。之所以要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于本杰解释说,2008年时我国盐业的主管部门就已经由国家发改委转移到工信部,而《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是2000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政策。废止这一文件和取消食盐的专营政策没有关联。于本杰说,当时国家发改委作为行政主管部门,为了落实《食盐专营办法》,加强专营许可证的管理,专门制定的办法。不在它管的职责范围内,所以废止,和取消专营政策没有任何关系。
延续政府简政放权思路
于本杰进一步表示,目前的政策只是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但是《食盐专营许可证》仍然存在。食盐专营是一种国家专营的政策,我国在食盐的生产,运输,批发到零售等各个环节,都是实行许可证管理。随着国家进一步下放行政审批权事项,从去年年底开始,食盐在专营领域的三个证件审批已经全部下放到省一级。
青岛市委党校教授刘文俭认为,目前食盐生产审批权限下放至省级,这已经体现出政府职能改革的推进。
食盐专营主要考虑国民健康
2006年盐税只占我国税收的0.04%,盐税对于税收的贡献已经微乎其微。税收贡献率已经如此低了,那为什么我国还实行食盐专营呢?山东省盐务局副局长于本杰介绍,现阶段我国食盐专营主要出于国民健康的考虑。
于本杰认为,通过食盐这种载体,达到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的危害。中国是碘缺乏病高发的国家,全世界40%的碘缺乏人群在中国。谁都可以买,谁都可以卖,不能确保食盐加碘的落实。
食盐专营制度还保留着,主要是从考虑食盐质量角度出发的,消除碘缺乏现象。不过对于食盐加碘,社会上也有不同的声音。有研究显示,我国不论是碘充足地区还是碘缺乏地区,都出现碘摄入过量的问题。对此,有盐业人士透露,国家在2012年已经做出调整,在不同地区设定食盐加碘的不同标准,在补碘的同时确保公众安全。
在特定时期维护市场秩序
除此之外,“食盐专营”制度也有利于在特定时期维护市场秩序、避免公众恐慌。举例来说,2011年日本福岛地震后,国内一度出现海水被污染、食盐要涨价、碘盐能防辐射等一系列传言,在不少地区引发抢购食盐的风潮,食盐一下子变成了稀缺商品。还有人囤积居奇,把食盐价格抬升好几倍出售。在这样的背景下,肩负食盐调配的中盐公司立即表态,全国食盐储备量足以满足3个月的市场供应。各地盐业公司也纷纷启动应急机制,确保食盐供给。哄抬盐价的现象被有效抑制。
取消“食盐专营”不符合国情
实行食盐专营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食盐安全和战略储备,这一制度本身无可厚非。而专营制度并不是中国独有,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也实行食盐专营,只是具体的做法不太一样。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实情况的不同,我国盐业专营制度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专家指出,中国盐业公司的垄断力膨胀已经突破了合法界限,与“垄断越界”同时存在的还有各盐业公司的“暴利”。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春晓此前撰文说,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盐政管理和经营队伍是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各地盐务局是盐业管理政策的制定者、盐政执法者、生产企业的上级主管,同时又是盐产品的经营者,盐业体制政企不分,最终导致食盐专营的弊端日渐凸显。
尽管弊端很明显,但彻底取消“食盐专营”也不符合国情,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孙晋教授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建议,食盐专营体制的改革应该分为运营和监管两大环节,运营交给市场,引入市场竞争,政府做好制定好规则和执行好规则就可以了。小小一包食盐看起来微不足道,但牵动百姓民生,就是国家必须谨慎对待的大事儿。

Ⅷ 地理评论

评论一:舟曲地质灾害原因及减少灾害手段
甘肃省舟曲县泥石流地质灾害引起各方关注。有网友援引甘肃省舟曲县水土保持局发表的《舟曲县水电开发建设中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的做法》(原文)一文内容(发表于2009年8月《发展》杂志,甘肃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主管并主办), 认为水电开发建设项目可能是造成泥石流的原因。
对此,中国水电学会秘书长张博庭撰稿回应,从水电建设角度解读地质灾害,认为水电建设是从根本上减轻地质灾害的主要手段之一。
原题:《如何从根本上减少舟曲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
舟曲的特大地质灾害发生后,经国土资源部、甘肃国土资源部门等专家现场查看和综合分析,初步认为四因素导致舟曲特大山洪地质灾害发生。
一是舟曲当地地形地貌和特殊地质构造,是导致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专家分析认为,舟曲县城附近的地质构造岩性松软、比较破碎,风化程度也很厉害,比较容易发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 二是汶川地震的影响是重要因素之一。舟曲县是汶川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地震导致舟曲县城周边山体松动、岩层破碎。因地震造成的山体松动等需要3到5年时间才能消除,但目前距离汶川地震发生仅2年多时间。三是舟曲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上半年的持续干旱,造成城区周边岩石解体,部分山体、岩石裂缝暴露在外,使雨水容易进入,导致滑坡。 四是遭遇强降雨。7日晚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持续40多分钟,降雨量达到90多毫米,形成了泥石流,直接造成特大山洪地质灾害发生。
另外,也还有报道说,舟曲发生的地质灾害,与当地的水电开发建设和水土流失严重有关。我觉得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因为国内外的普遍经验已经证明,水电建设是从根本上减轻地质灾害的主要手段之一。
因此,很有可能舟曲地区地质灾害的出现与目前的水电资源丰富,但却严重的开发建设不足有一定的关系。首先,舟曲的水能资源丰富,就说明舟曲的地形是山高水急,河水中蕴藏着极大的能量。在江水的奔腾中这些能量必然不断的切割着边坡,随着河谷被深切周围的岸坡变得越来越陡峭。一旦遭遇暴雨或地震就会出现大量的滑坡、崩岸、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只有在修建了水电站之后,河水的能量被用来发电,才能减少河水对河谷边坡的不断切割,从而从根本上减少造成地质灾害的。另外,在修建水电站的过程中为了水电站的施工安全,电站建设者也必须要对周围的危险地质情况进行处理。所以,即使在建设水电的过程中,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特别是在水电站建成之后,由于水库的形成,能够增加周围的水汽,有效地改善周围的局部小气候,有利于植被的快速生长,从而进一步改善环境减少地质灾害的出现。我们知道很多地质灾害的产生原因,与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直接相关。所以,一般来说水电站建成之后到发挥出最佳的地质减灾效果,还要有一段时间。只有当水电站建成几年之后,促进了周围的植被的生长,防止了水土流失,水电的地质减灾效果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可以说水电站建设的时间越长,它的地质减灾效果就越明显。
因此,像舟曲这样的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发,而且水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减轻地质灾害的根本措施,就是要加速水电开发,尽量把切割河谷的能量用来发电,并善局部小气候,增加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评论二:湖水变土地提高民众生活综合水平?
武汉水务局调查显示,“百湖之市”武汉市中心城区现存的湖泊仅38个,不及上世纪50年代初的1/3。禁止填占湖泊的呼声不绝于耳,填湖的行为却从不曾止息。武汉一方面在花巨资治湖,另一方面湖泊却在继续遭到侵蚀与破坏(6月23日《楚天都市报》)。
半个世纪的时间,完成了这样一个轮转。有官员说,“回过头来看,武汉的发展史,其中一部分是填湖史。”其实,填湖、污染之路,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的不单单是一个城市的发展历史,更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史在一个城市的缩影,反映出的是城市不科学开发与发展的道路。只是,这在多大程度上是一种必须付出的代价?发展之痛留给我们的首先便是湖殇。因为这最容易有切身的感受。只是,连这最容易看到的恶性变化,也只是到现在才引起重视。
城市在发展,湖泊在变迁。在普通大众的眼中,湖泊的价值与意义在于良好的生活环境与较好的生态环境,但急功近利的开发,强势的利益追逐,不甚严格与完善的监管,让这些美丽的湖泊在“湖水变土地”以及“填湖盖楼发财”的逻辑中消失殆尽。填湖以及惩罚的成本并不高,而土地变现的收益与之相比却甚是惊人,其中的收益,无论对于开发商还是相关部门,收益都比美丽的湖泊更吸引他们。临湖的楼盘一般比较好卖,“洱海变别墅”也仅仅是换了个城市重演而已,在本质上却并没有什么不同,畸形的发展之痛,无视长久环境收益的急功近利的开发,就这样那样地上演着。
填湖,污染,表面上看城市在发展,但被破坏的环境还能否重现?可能一时获利,但代价却是长久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民生的改善,是民众生活综合水平和层次的提升,但是当湖泊消失,环境污染,即使高楼再多,又能住出多少幸福的感觉?关键的是,经济发展应该为生活服务,但现在随着湖泊的减少,显而易见,生活好像已被“发展”彻底绑架了。

评论三:“被吃加碘盐”的时代何时结束?
“被吃加碘盐”的问题,本来我不再想写此类文章,因为早在今年3月20日就在媒体上发表过《我能不吃加碘盐吗?》但看了“海南是碘缺乏地区,目前食用加碘盐覆盖率83.78%。省盐务局负责人说,海南加碘盐请放心食用”的话。(2009年8月16回《南国都市报》)我却感到了愤怒,你们盐务如何让人放心?放心就应让市场决定,把加碘盐和无加碘盐摆进市场由消费者自己挑选,而不是“被吃”。
当初写《我能不吃加碘盐吗?》,是缘于妻子患了甲状腺肿,去医院医治,医生告知不能吃加碘盐,病因是摄碘过量,禁加碘盐、忌海鲜,可我们去市场买无碘盐,需要到医院开证明,到盐务局去批。我们生活在沿海地区,需不需要吃加碘盐?研究甲壳多糖及其衍生物在制药中的应用与甲亢突眼的专家陈松伟研究员说,甲亢患者越来越多,这是不争的事实,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有不少专家学者提出食盐加碘不能搞一刀切,提出了“南北分离”法,即南方灵活实施,沿海地区食用富含碘的食物多,不宜实施,但这种声音并没有引起重视。后来我去医院调查,医生都说,因碘过量患上甲亢的超过了一半以上,那么就不是某“专家”说的“加碘盐不是甲状腺病增多‘祸首’。”
的确,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被”的时代,“被就业”、“被自愿”、“被增长”、“被自杀”、“被小康”……但任何一个“被”也没有如此庞大的“被”,一“被”把13亿中国人全都“被”了;而且这一“被”,就“被”了快20年。“自1990年,中国向世界承诺,要在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这个目标在2000年已经实现,之后几乎没有发现碘缺乏病,但盐加碘还一直在延续。既然消除了碘缺乏病,就不应该再强制加碘,而应根据人体的需要来选择。可是你跑遍全国的市场也只有加碘的盐买。不能因为一个‘世界承诺’,就忽视和损害另一个庞大群体人的身体健康。”这是我在《我能不吃加碘盐吗?》的一段话。
海南省盐务局负责人的请放心食加碘盐话,其实就是“狼外婆”的甜言密语。垄断是没有选择权的,只有被选择。假如盐业非官营,谁为高额利润而擅自加碘,甲状腺患者因食加碘盐过量,还可以向国家提起诉讼,因为国家是与利益无涉的第三者,现在国家却是得利的“大股东”。盐业是暴利产业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目前食盐生产定价500元一吨,而最终销售价却是2000元一吨,在我居住的城市一包500克的加碘盐却是1.3元。全国一年总共产销700万吨加碘盐,算下来盐业的暴利却是惊人数字,那么暴利又进了谁的腰包?即使是进了国家的腰包,也不能拿老百姓的健康来作筹码。《凤凰周刊》说,盐业专营体制产生腐败,在食盐计划执行过程中,几乎没有一家盐业公司不拿回扣,也没有一家生产企业敢不给盐业公司回扣。盐业公司委托加碘,每吨只给20元钱,也在520元一吨,520元一吨的加碘盐咋到了最终销售就变成了2000元?
“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这是胡适先生说的。当今的专家并非是这样,他们不是深入调查研究,而往往站在既得利益集团说话。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件事的看法不同,不是因为价值观或者专业水平的不同,而仅仅是因为对事实掌握得不同。在我看来,不要在争执时轻易选择左中右的某一方立场——百姓和权力,而应都保持警惕和观察。许多事情只要冷静地思考一下,就什么也真相大白了,比如这加碘盐是否带来甲状腺疾病,其实争论没有实质上的意义,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尊重市场,尊重老百姓的意愿,需不要加碘盐应由消费者自己选择,而不是垄断。什么时候13亿中国人不“被吃加碘盐”,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评论四:霍金:地球迟早要毁灭移居外星球是唯一出路
北京时间8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着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接受BigThink网站采访时表示,地球迟早要毁灭,而人类继续生存的唯一机会是移居外太空。
霍金说他是乐观主义者,而他在接受BigThink网站采访时,却并未让我们对人类未来感到乐观。他表示,除非人类开始在外太空居住,否则会从地球上消失。霍金说:“如果能在未来两百年里避开灾难的侵袭,人类应该就安全了,那时我们可以移居到太空。”霍金同时指出,在这两百年里,人类面临的危机次数可能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霍金对人类消耗有限的自然资源的方式忧心忡忡。他说,人类天生“具有自私和侵略性的本能”,这种本能帮助人类在历史上无数次灾难中幸存下来。霍金表示,人类长期生存的唯一机会不是局限于地球,而是应该扩展至太空。人类大规模移民外太空实难想象,但是,霍金认为这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存。他说:“人类不应该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或一个星球上。希望我们可以将篮子容量扩大后再将其扔掉。”
美国知名科技博客作者克里斯-马特斯治科(Chris Matyszczyk)表示,他想搞清楚霍金对人类未来的最新观点是否存在矛盾之处。不久以前,霍金曾暗示,外星人可能仇恨人类,有一天会将我们消灭。于是,马特斯治科反问,我们探索宇宙难道是预感到那里要爆发事关人类生存的大规模“太空战”?我们难称精良的装备难道可以赢得这场战争?
后来,霍金又表示,时空旅行真的有可能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可以不进入他们的时区,从而避免与仇恨人类的外星人开战?问题是,如果外星人也具备时空旅行的能力,在过去和未来到处追杀人类,那又该怎么办?无论如何,如果绝大多数人甚至整个人类最终到达外太空而非继续留在地球,人类生活肯定会与现在截然不同。
以棒球为例,球是否还会从上往下飞行?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像霍金一样发挥无限想象力,构建对未来认识的问题。马特斯治科指出,从本质上讲,这超出了我们大多数人的想象,尤其是在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时期,比如当前,我们仅能预测几个月的事情。然而,在有些地方,有些人必须开始思考人类如何放弃飞船,漂浮到太空温泉疗养地享受。

与英国盐业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38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56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32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63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21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82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00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10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78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03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15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68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393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68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86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61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66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24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54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