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大选多久一次

英国大选多久一次

发布时间:2022-05-02 13:41:56

㈠ 英国首相是是多少年换一届

由于英国首相就是议会的首领,这也就意味着英国首相的任期和议会的任期是一致的。而每一届议会的任期一般是5年的时间,但也有可能临时被解散的,所以说它的具体任期是不确定的。同时也说明英国首相的任期是不能够可定的,但每一届不会超过5年。

拓展资料

英国首相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简称联合王国首相或英揆(揆,本意即宰相),英国政府首脑,是代表英国王室和民众执掌国家行政权力的最高官员。

英国首相(Prime Minister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缩写PM)一般情况下国会下议院的多数党党魁或执政联盟的首领自动成为首相人选,人选经国王/女王任命后正式成为首相。

㈡ 英国大选是多少年一次

英国大选(General elections of the United Kingdom)是指英国选举最高立法机构英国国会议员的选举,英国的国会议员(Members of Parliament,MP)通常指下议院议员。国会议员最长任期为5年,但可因为解散国会而提前结束。

㈢ 英国首相布莱尔的任期到那一年英国大选几年举行一次

英国首相布莱尔的任期到2009年,英国大选4年举行一次

㈣ 英国首相是否全民直选大选几年进行一次

英国实行议会制,凡在大选中赢得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其领导人将自动成为首相,负责组阁。不是全民直选。
一届任期4年,即大选4年进行一次。

㈤ 介绍英国大选

英国大选(General elections of the United Kingdom)是指英国选举最高立法机构英国国会议员的选举,英国的国会议员(Members of Parliament,MP)通常指下议院议员。国会议员最长任期为5年,但可因为解散国会而提前结束。

选举候选人大部分为某政党的成员,他们的竞选目标是赢得英国地域上的某选区。2001年上届大选一共有659个选区,或者称下议院有659个席位,即有659位议员。在2005年5月5日的大选中,英国则有较少的646个席位以供各候选人竞争。大多数英国选民根据候选人的党派,而不是其个人品质或主张来进行投票选择。
大选必须在每次国会任期开始之前举行。国会最长的任期为5年,前后两次大选的间隔应超过竞选活动和新国会组建的时间之合(通常为5至8周)。实际的大选可在5年任期之前的任何时间举行。5年任期从大选之后的第一次国会会议开始计算。大选时间的选择在于在任首相的决断。此项决定通常具有政治性目的,即如果政府广受好评,它通常在掌权约4年之后“要求”举行大选,以达到掌权时间的最大化。

首相请求君主使用皇家公告的方式(Royal Proclamation)解散国会。公告同时要求公布各个选区请求大选的正式大选文书(Writs of Election)。大选将在公告发布之日起17个工作日之后进行。

从1935年起,每届大选都在周四举行。1945年至2001年的16次大选中,在10月举行的有4次,6月也有4次,5月有3次,2月有2次。

英国内阁将在大选之前强制隔离。在大约6周的时间里,政府各部门不允许同公众就任何新的或有争议的政府动议(如改革动议、行政和立法变化等等)进行交流。

大选的基本制度是简单多数选举制(First-past-the-post election system),即根据一党所占有的议员数量。如果一党拥有绝对多数的议员,则此党将组成下届政府,该党党魁则成为首相。如果没有任何党派拥有绝对多数席位,则合计拥有绝对多数席位的两个或多个政党将组成联合政府(Coalition government),基本上其中最大党党魁将成为首相;或者单独一党成立政府,并通过与其他党派非正式的联盟和协议而得以延续。在缺乏多数席位的下议院中通过政府制定的法规,如其最后的数月中约翰·梅杰政府所面对的,则是非常困难。

这项制度并不是比例代表制(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的一种。在全国拥有20%选票的政党一样可以以得到区区数个席位而收场。这使此选举制度屡遭诟病,那些在比例代表制下将表现地更好的政党如自由民主党对此抨击地更为猛烈。而另一方面,此制度的支持者则认为现有制度使得英国政治主流之外的极端党派式微、联合政府很少出现,并且选区同其议员有着较为直接的联系。

㈥ 英国每几年选举一次

每4年大选一次。

㈦ 上台前与卸任后之间发生了什么

撒切尔夫人结婚一年后,在事业上一帆风顺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不仅改行当了律师,在保守党内也由于工作勤奋,才干突出而受到赏识。她的职位不断高升,在保守党当政,希思当上首相后,她于1970年被任命为教育部的部长。那年她45岁,在英国的政府里,女部长历来是罕(hǎn)见的,因而她的知名度也大大增加。

官运亨通使撒切尔夫人的工作热情更高了,她似乎看到美好的前程在向她招手,没想到等待她的却是一场暴风骤(zhòu)雨。

作为教育部长的撒切尔夫人,经过反复的考察和研究,决定取消政府向小学生提供的一天三次的免费牛奶。她觉得牛奶没多少钱,家长自己也能承担得起。而政府取消这个政策,却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而且也不会影响教学质量。可以说,撒切尔夫人是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的,她虽然明知道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但还是觉得应该这样做。

这个政策一出台,就引起了许多学生家长的强烈不满。他们不需要考虑那么多,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sǔn)害,而这个政策是教育部长制订的,于是他们把矛头都对准了撒切尔夫人。

更严重的是,保守党的竞争对手——工党,时刻在紧盯(dīnɡ)着保守党的行动,他们抓住一切机会攻击对手,以便把它赶下台,好让自己执政。这就是英国的政治现实。

撒切尔夫人虽然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由于她是个有主见的人,只要认为自己做得对,不管有多少人反对她,也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决定,因而她仍旧我行我素。

有一次,她到一所大学演讲,遭到了学生们的抗义示威。学生们喊道:“学校的牛奶呢?”“保守党人滚出去!”学生们激愤的声音压过了她的演讲声。会场里乱哄哄的,有人还向她扔纸镖。

面对这种场面,撒切尔夫人有点难堪(kān),但她心里想:不管怎么样,也得把演讲坚持到底。要是因为他们的捣(dǎo)乱就停下来,岂不是正达到了他们的目的。她知道,有许多工党成员在现场煽(shān)动煽动(shān):鼓动(别人去做坏事)。群众,巴不得她讲不下去,从而降低她的威信呢。所以,一想到这些,撒切尔夫人就仿佛对那些人的捣乱视而不见似的,镇定自若地向着某些仍然支持她的人演讲。

她正讲着,突然眼前黑影一晃(huǎnɡ),一个拳头大的东西向她飞来,快得根本来不及躲避,她感到胸口一阵剧痛。接着,“咚”的一声,一块石头掉在地上。她的身子不由得微微一晃,但又赶忙站稳了。

这个野蛮的行为令她感到极度的震惊和愤怒,一股冲动涌(yǒnɡ)上心头:她真想停下演讲,向那个朝她投石块的人厉声质问,并谴(qiǎn)责这种野蛮的人身攻击。但清醒的理智又告诉她不能这样做,因为当时会场混乱,人们未必能听清她的声音,而且“牛奶风波”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解释清楚的,何况那些工党的成员根本不想和她讲道理,只想让她出丑而已。和他们争辩,就正好让他们得逞(chěnɡ)了。

想到这里,在停顿了一两秒钟后,她强忍着剧痛和愤怒,装作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继续演讲下去,直到结束。

要求她辞职的呼声虽然挺高,却没能左右当时的首相希思。因为撒切尔夫人勤恳的工作态度和卓越的能力是有目共睹(dǔ)的,希思要求她继续留任教育部长的职位。

后来,玛格丽特通过自己不懈(xiè)的努力,终于向世人证明了她在政治方面的卓越才能,并于1975年当选为保守党的领袖。

英国每四年要举行一次大选,这也是英国的两大政党——保守党与工党之间的竞争达到白热化的时刻。获胜的政党成为英国的执政党,它的领袖也就成为英国政府的最高首脑——首相。

1979年,就是一个大选的年份。

为了迎接5月3日的大选,撒切尔夫人全力以赴(fù)地投入到争取选民的活动中去。她要巡(xún)游全国各地,发表成百次演讲,出席几百次集会,同成千上万的人握手;她还要在电视上“表演”,在收音机里讲话;她还要举行无数次记者招待会,同时还得允许一大批记者跟着她,随时把她的活动,甚至生活细节报道给选民。

她走的路、说的话比谁都多,工作持续的时间比谁都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大选不仅是两党领袖之间智慧的较量,而且也是意志与体力的较量。

撒切尔夫人作为一个女性,却显示出了比男人还要充沛得多的精力。她每天早上七点钟起床,凌晨两三点钟睡觉。竞选活动这样紧张,她在生活上却不需人伺候,而且把一切都搞得井井有条。她自己装点衣箱和提包,每件衣服都用薄纸包好以防折皱。她每天早上自己梳洗打扮,只是要在电视上露面时她才请人帮忙。同时她还时时关照随行人员的衣食住行。在相同的时间里,她做的事,她完成的工作要比其他人多好几倍。当周围的人都已精疲力尽支持不住的时候,她却依然精神振奋、光彩照人。

作为一个女性政治家,撒切尔夫人不仅要表现出“巾帼(ɡuó)不让须眉”的刚强性格,还要表现出女性温柔贤淑的一面。这是男性政治家所没有的麻烦。因为在英国,领袖在竞选中的个人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任凭你再有能力,如果不符合老百姓心中所能接受的形象标准,也可能无法赢得竞选。因而,撒切尔夫人不得不对自己的形象进行“包装”。

她让自己手提购物篮,从家里出来,像别的家庭主妇一样去选购食品,她让记者拍下来。在一个牛场,她抱起一只小牛,让随行记者拍下这富于温柔和人情味的镜头。

5月3日,星期四,大选的日子终于到来了。撒切尔一家一早投了票之后,便返回住处。在点票结果出来之前的这段难熬(áo)的时间里,撒切尔夫人的心里像15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她不敢让自己闲下来,因那样她会陷入对结果的焦虑之中。于是,她利用这段时间把自己的房间打扫了一遍。这也难怪,因为如果她不能赢得大选,党内的抱怨和攻击会把她赶下领袖的位置,她的政治生涯也就毁(huǐ)于一旦了。

这一天午夜,大选的结果出来了,保守党胜利了。撒切尔夫人听到这一消息,激动得执泪盈眶(kuànɡ)。

5月4日,也就是大选的第二天,撒切尔夫人将前往英国的王宫——白金汉宫,正式接受女王的任命。中午,他们一家人和撒切尔夫人的两个随从来到保守党总部,等待着女王召见的电话。

其他人都已疲惫(bèi)不堪,丹尼斯已经打起盹来,只有撒切尔夫人仍毫无倦(juàn)意。当电话铃响时,她先推醒了丹尼斯,才去接电话。据她自己回忆说,尽管有许多朋友和她一起等来了大选获胜的消息,但当她去接王室的电话时,却有一种奇怪的孤独之感。每个在场的人都希望听到这具有历史意义的通话,不料她却伸脚一钩门,把门关上了。或许,她要独享这历史性的一刻吧。

接完电话,丹尼斯陪夫人去白金汉宫。她们坐在汽车上,忽然,丹尼斯想起汽车的油不多了,就对夫人说:“汽车或许会抛(pāo)锚(máo)。”撒切尔夫人不假思索、斩钉截铁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地回答:“那我就走着去。”

从这一天起,撒切尔夫人开始了连续11年的首相生涯。英国进入了“撒切尔时代”。

卸任后的撒切尔夫人一开始感到很不习惯,一度曾沉沦于消极、抑郁的情绪之中。她感到委屈,觉得党内的同事们背叛了她;又感到极大的失落和空虚,从决定最重要的国家大事到回到家里无所事事,实在是很难适应。

但是没过多久,撒切尔夫人就从这种消极的状态中自拔出来。她要行动,要继续影响这个世界。尽管她已不是首相了,但政治就是她的生命,除此之外,她几乎没有别的爱好。虽然失去了权力,但她的影响却未消失,她仍然可以有一番作为。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她又重新振作起来。她开始撰(zhuàn)写回忆录《唐宁街岁月》,应邀到世界各地进行演讲。她的回忆录发表后极为畅销,她的演讲报酬是全世界名人中最高的。

更主要的是,她仍然积极参与政治。她仍然发表政见,评议时政,像以往一样直言不讳直言不讳(huì):毫不顾忌地说出来。、一针见血。她的见解仍然很受重视,甚至对当时的首相梅杰有很大的约束力。尽管遭到某些人的非议,但她并不在乎,她就是要捍(hàn)卫自己的信念和主张。

她甚至想用演讲挣来的钱成立一个“撒切尔夫人基金会”,并通过这一组织充当国际问题顾问的角色,以便能更多地影响国际政治。她继续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

㈧ 英国大选的时间为什么要长于五年

这是很正常的呀,因为他们的嗯,最高领导人的时间就是5年左右。

㈨ 英国首相选举和任期有什么规定吗~~为什么英国首相的任期有的都10几年啊

英国和大多数欧洲国家一样,其政体采行内阁制,即由国会多数党组阁,其政府首脑为首相(在君主立宪国家)或总理(共和国)。政府首脑这个职位本身没有限期,只要该政党保持多数地位(连续赢得大选)以及此人连续被本党推为首相人选。大选每五年举行一次。但在五年任期之内的任何时候,首相都可以召集大选。

阅读全文

与英国大选多久一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40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56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34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65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23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84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02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10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0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03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17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0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395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70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88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63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68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26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56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