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是如何牵制德国进攻苏联的

英国是如何牵制德国进攻苏联的

发布时间:2022-05-07 15:51:44

① 德国对苏联战争爆发后,英国和美国是怎么做的

当晚,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演讲说,他的政府将改变去一贯反对共产主义苏联的立场,对苏联进行援助,并呼吁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共同担负起援助苏联的责任。

6月23日,美国代理国务卿韦尔斯也发表声明,对德国侵略苏联表示强烈谴责!

6月2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所有抵抗法西斯轴心国的国家,包括苏联在内,都将得到美国的援助。

7月初,英国驻苏大使克里普斯与斯大林、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举行会晤。7月12日,英苏签署《对德作战联合行动协定》。

7月底,美国总统特使霍普金斯访问苏联,与斯大林商讨援助苏联事宜。

8月初,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举行大西洋会议,会议期间,两人决定联合致函斯大林,提议召开三国代表会议,商讨援助苏联事宜。斯大林对此欣然表示同意。

② 为什么说攻占苏联,是德国的最后目标

1941春,德国放弃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开始入侵苏联。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世界各大国联合起来与之作战,掀起了一场世界大战。那么,德国元首有称霸全球,挑起世界大战的野心吗?答案是,没有,而且是从来没有。

一是,亲历过一战的德国元首,十分清楚凭借德国的资源,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在下一场世界大战中获得胜利,他只希望打败宿敌法国,在苏联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实现德意志民族的辉煌。这在《我的奋斗》一书中,说得很清楚。



更关键的是,德国需要乌克兰的小麦和高加索的石油,而这些战略目标都必须打败苏联才能实现,这也是出于为德国拓展所谓的“生存空间”,将苏联作为德国的殖民地。说白了,两国必有一仗,而从此德国开始走下神坛。

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③ 二战时德国突袭苏联的路线特点

二战时德国进攻苏联,按照希特勒的部署,德军分三路进攻。
北路直指十月革命的发祥地—列宁格勒;中路的目标是苏联首都莫斯科;南路则扑向盛产粮食、煤炭和石油的基辅、哈尔科夫和顿巴斯。
希特勒为了应付将来可能的美英联合对德作战,就必须获得充足的战略物质,而苏联当时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其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相当发达,乌克兰则是苏联的粮仓,高加索有欧洲最重要的油田,顿巴斯有最大的煤矿,这些生产能力及资源,都是德国急切渴望得到的。因此,占领苏联就成为希特勒最迫切的当务之急,另外,从更大的战略方针考虑,击败苏联可以迅速和日本汇合,打通更有意义的亚欧大陆线,彻底切断英国殖民主与本土的联系,彻底突破英国乃至美国潜在的封锁,将美国孤立在美洲,进行反封锁。再者,德国当时和英国也处在僵持阶段,战胜英国一时毫无希望,这时,进攻苏联也就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综合这3点原因,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发布第21号指令,正式下达了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进攻苏联计划。

④ 二战中,德国进攻苏联的背景是什么

1940年6月初,希特勒认为德军在西线胜利在握,从而将视线重新转向东方——同布尔什维主义算账。然而,同他的期望相反,英国并未步法国的后尘向德国屈服。为消除入侵苏联的后顾之忧,自6月中旬,德国开始对英国进行“和平试探”。然而,英国断然拒绝德国自以为“宽宏大度”的和解建议,粉碎了它试图不战而胜的痴心妄想。为了尽快从西线脱身,以便挥师东进入侵苏联,希特勒便考虑诉诸武力,于7月16日签发第16号指令,命令德军准备对英国实施代号为“海狮”的渡海登陆作战。

希特勒虽下达准备在英国登陆的第16号指令,但仍举棋不定,不久又重提侵苏问题。他认为,鉴于德国不是海上大国,德军即使侥幸登陆成功,并将英国击败,结果是“遍布世界的英帝国土崩瓦解,而德国却从中得不到好处。我们以德国人的鲜血所换取的,只是对日、美等国有利的东西。”其次,国际局势的最新动向促使其急于发动侵苏战争。在德军横扫西欧无暇东顾之际,苏联加速在其边界以西建立缓冲地带,以改善其西部边境的防御态势。1940年6月中下旬,苏联派兵进驻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与北布科维纳地区,逼近罗马尼亚境内的普洛耶什蒂和巴克乌等油田。希特勒认为,苏联的行动是对德国在波罗的海地区的霸权地位提出挑战,特别是对德军装甲摩托化部队赖以生存的石油来源构成严重威胁,在此形势下,德国不能同英国决战。不仅如此,他还将苏联的上述做法渲染为进攻中欧的前奏,并同德国陆军领导人多次磋商对策。此外,法国败降前后,英美苏三国开始出现联合抗德的趋势,这对德国无疑是不祥之兆。应丘吉尔的要求,第一批美国军火于6月23日运抵英国。尔后,两国的往来与合作不断加强。来自莫斯科的情报表明,如果战争持续下去,一年之内苏联就要加入英国一边。希特勒认为,走投无路的英国之所以继续坚持战斗,是因为它希望美国改变其中立立场,“俄国在巴尔干制造动乱,以剥夺我们的油料,瘫痪我们的空军”。于是,希特勒一面指示德军尽快做好对英决战的准备,以免丧失军事主动权;一面命令陆军着手研究苏联问题,做好对苏作战的思想准备,并同陆军总司令瓦•冯•布劳希奇元帅第一次讨论这次作战的目标和所需兵力。

⑤ 二战时期,为何德国选择迫降英国却非要攻打苏联

这个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的德国是想要增加自己的领土,并且占领市场和资源,从而达到消化国内国内过剩的产能。根据德国领导层的预想,打败苏联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战略物资,比如五乌克兰的粮仓,高加索地区的油田,顿巴斯的煤矿。如果获得这些资源,就可以成倍地加强德国的持续作战能力,以应对将来有可能发生的对美英作战。

二战时期德国的经济非常差,打苏联也是为了抢钱。西边打得好,德国就又增加了军备,又借了钱,不打点土地下来,拿什么养这些军队。最后说一下资源,德国缺油和橡胶。虽然有罗马尼亚的油田,但是不够用。希望打通苏联,抢先高加索油田,开辟一条连接到日本的橡胶通道。

⑥ 二战时德国为何要进攻苏联

1,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严重威胁着英国的海上生命线,英国本土物资供应紧张.眼看英国已无力再继续战争,但英国仍然拒绝与德国和谈.当时英国心存的希望无非有两个:苏联从东线夹击德国和美国参战.其中能对德国造成直接威胁的,就是苏联.所以在无法登陆英国本土的情况下,先征服苏联,迫使英国投降.
2,即使德国利用潜艇优势破坏了英国的海上运输线,也无法改变英德之间的海军差距,地中海仍然控制在英国人手里,德国海上运输线被切断,石油产量日渐下降,同样的面临着战略物资匮乏的前景.长久的维持下去,德国的经济可能会比得到美国援助的英国先崩溃...所以需要苏联丰富的资源,以供应其庞大的战争野心..
3,苏联是一个人口大国,历来也是欧洲的军事强国.自从四大林实施五年计划以来,苏联的经济和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这样的一个军事大国,不可能长久的跟德国保持和平.所以,与其等苏联人做好准备先下手,还不如自己先偷袭.
4,德国虽然称霸了欧洲大陆,早在开战前工业就已经恢复到了一战前的水平,但海军却得不到发展.而征服英国,必须要有强大的海军作为依靠,空袭英伦三岛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大大损耗了本国空军力量的德国更是清楚这一点...但是,只要苏联还在东边陈兵百万,德国就必须常年保持大量的陆军规模,国内的资源和工业就必须优先为陆军服务,这就限制了海军的发展...如果这样维持下去,即使德国的陆军再有优势,也无法打击英国...所以,必须把陆地上的威胁消除,才能腾出手来发展海军...
5,德国战争初期看起来是战无不胜利...但是仔细看一下战局就发现其实外强中干...首先当时的欧洲军事强国有英法苏意德五个国家,而德国仅仅是打败了法国..但打败法国也是因为英法没有总动员,没有全力的投入到战争来,给了德国可趁之机.随后,英国全力抗击德国,德国在海上就立马的败下阵来,在北非也陷入了被动..德国的不败神话即将被打破...所以德国需要打败苏联,再来开创一个军事神话,以威慑英美,和安抚本国国民.
6,战争初期的顺利,让德国盲目的乐观,认为在德国强大的铁蹄下不会有完好的巢.
以上原因,让德国把心一横,偷袭苏联....最后,也证明了德国并非战无不胜..同时也证明了德国士兵并不是最优秀的士兵...在空中力量和机械力量失去作用的巷战中,德国士兵屡战屡败,极大的鼓舞了英苏的信心,决心把仗打到底...

⑦ 二战的时候为什么希特勒在英国战事没结果的时候就进攻苏联

在英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以后,英国的空军和陆军都遭到重创,并且整个欧洲就只剩下英国在抵抗了。希特勒就认为即使他不派兵,英国也该乖乖地向他投降。但是英国的首相丘吉尔是个十足的主战派。
在希特勒等他投降时,英国就大力生产飞机并且收集波兰、荷兰、比利时、挪威、丹麦等已经被纳粹灭了国的飞行员,以重整英国皇家空军。所以在德国空军以后空袭时,英国人就有一些飞机起飞拦截了。(但是数量也是不如德军的)此外,英国还有雷达,它能在德国空军飞临英国时就在海上拦截。德国飞机的灵活度不如英军,所以每一次德军空袭都是德国大败,虽然德军的几次大规模的空袭给英国造成了不少破坏,但是英国都能马上回复。所以德国的空军没能掌握英伦三岛的制空权。
德国无奈,只好在大西洋进行无限制潜艇战,以封锁英国与美国的联系,这也是可以奏效的。而当时德国至少还要300艘潜艇才能控制大西洋。希特勒毕竟是没上过军校的,在他的思维里只有欧洲大陆。在他看来:英国之所以现在还在抵抗是因为在德国另一边还有苏联,苏联是英国的支柱,谅德国也不敢全力对英。
此外,德国当时有着世界上一流的陆军,正属于鼎盛期。而且希特勒轻视了苏联,认为“只要在门槛上踢一脚,整座腐朽的建筑便会塌下来。”他坚信这并不是什么糟糕的两线作战。

⑧ 一战之后,二战之前,德国怎么进攻苏联

老兄,告诉您,如果您仔细注意的话,其实在二战前,德国和苏联假惺惺的达成联盟并签《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同时在1939年,两国同时达成协议,从两侧夹击波兰并平分的波兰,之后德国的扩张,比如奥地利的回归,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上如丹麦,推进比利时,使得法国觉得很不自在,因为南部的西班牙一直进行内战,东边的意大利也在进行扩张筹备,面对如此的压力,只好向最容易发生冲突的德国宣战,英国之所以参战,是因为法国宣战后准备不足,反应速度不快,即将面临被打败的威胁,而下一个目标会是自己,其实原本美国想再1940之后通过先对英国殖民地的进攻对英国进行压制,一弥补英国在一战对自己带来的不利于之后的威胁,当时的德国也承诺会在英国受袭是出兵增援,但一切进行太快,好多事情不再预料之中,当然,苏联和德国在达成协约之前,早就预料到对方会是不利的强敌,都意图在攻下波兰后,向对方突袭,这本来就是预谋好的,您可以想想,德国本来就领土不大,如果苏联先发起进攻,德国会随时被击垮,而德国先进攻,结果也就是现在的情况。

⑨ 丘吉尔是如何诱导德国取攻打苏联的

1941年春天,希特勒派鲁道夫·赫斯访问英国。赫斯是从自己驾驶的飞机上跳伞后被英国当局抓获的,英国政府代表与赫斯举行了秘密谈判,赫斯建议英德签订和约,共同对付苏联,并建议丘吉尔离职,由亲法西斯分子组织新政府。

丘吉尔当然不会接受赫斯的这些建议,但他却没有明确拒绝,而是保持了沉默。这种态度使舆论界开始怀疑政府对德国的立场,而丘吉尔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打消这种疑虑。丘吉尔是在暗示德国人,他在进攻苏联时可以得到英国的某种支援,从而推动希特勒去冒险攻打苏联。

希特勒一旦真去冒险,则给他以坚决的回击。赫斯是希特勒丢给丘吉尔的诱饵,而丘吉尔却要让希特勒自己吞下这个诱饵。希特勒和德国其他领袖都坚决反对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英国的态度使他们没了后顾之忧。

30年代,希特勒曾不止一次地玩弄过英国的首相和其他国务活动家,尤其是内维尔·张伯伦曾多次被希特勒愚弄。而这次,丘吉尔却愚弄了希特勒,并给他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

1941年6月22日凌晨4点,外交部接到德国进攻苏联的消息。丘吉尔曾严令身边的工作人员,除非是德国进攻英国,不能在8点之前叫醒他。8点钟,工作人员才叫醒了丘吉尔并向他报告了德国进攻苏联的消息。丘吉尔感到非常兴奋,因为这是他任首相以来得到的最好消息。英国广播公司9点钟广播了丘吉尔的演讲,丘吉尔说:“我们要给予俄国和俄国人一切可能的援助。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

在这个时刻,丘吉尔表现出了一个大政治家的风度。在英国,没有哪一个人比丘吉尔更坚决地敌视苏联,但也是丘吉尔最充满热情地要和苏联结盟,要支援苏联。

⑩ 说一说二战时德国为什么要同时进攻英国和苏联两个强国

因为英国在美国的帮助下固若金汤,而当时的苏联在进项大清洗运动毫无站前准备,所以德国出兵苏联是可以肯定的,而击败英国,凭借德国的海军实力根本无法完成,靠空军的打击也会付出相当大代价,而在德国眼中,苏联其实就是一个表面强大而实际弱小的大个子。苏联在经过大清洗后,军事实力一度颓废,在芬兰与苏联的战争中,苏联军队损失近百万军队。要知道芬兰仅仅是一个人口只有三百多万的国家,而苏联却是一个拥有近两亿人口的国家。并且苏联通过数个五年计划,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工业强国。然而苏联面对芬兰这么弱小的国家还是惨败了,何况如日中天的德国,所以德国觉得打苏联完全没有问题。

阅读全文

与英国是如何牵制德国进攻苏联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54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66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46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78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33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94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14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24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91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14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32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3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406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82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97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73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78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36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67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