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代表卡尺怎么读
带表卡尺的读数方法:
表盘上面每一刻度的值为“0.02mm”,表盘指针每旋转一整圈的值等于主尺上面一个刻度的值,为“1mm”。
读数时,先读主尺上面的值,再读表盘上面的值。当主尺上面的值为偶数时,我们则在表盘上读右半圈的数值;当主尺上面的值为奇数时,我们则在表盘上读左半圈的数值。
举例如下图所示:
例2:主尺上的值为“5mm”,为奇数,那么我们在表盘上面的的读数则取左半圈数值,为“0.92mm”,总数值为“5.92mm”。
带表卡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应将游标卡尺擦干净,然后拉动尺框,沿尺身滑动应灵活、平稳,不得时紧时松或卡住现象。用紧固螺钉固定尺框身读数不应发生变化。
2、检查零位。轻轻推动尺框,使两测量爪的测量面合拢,检查两测量面接触情况,不得有明显漏光现象,并且表盘指针指向“0”,同时,检查尺身与尺框是否在零刻度线对齐。
3、测量时,用手慢慢推动和拉动尺框,使量爪与被测零件表面轻轻接触,然后轻轻晃动游标卡尺,使其接触良好。使用游标卡尺时因没有测力机构,全凭操作者手感掌握,不得用力过大,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4、测量外形尺寸时,应先将游表卡尺活动量爪张开,使工件能自由地放入两量爪之间,然后将固定量爪贴靠在工作表面上,用手移动尺框,使活动量爪紧密贴在工件表面上。注意:1.测量时工件两端面与量爪不得倾斜。2.测量时,不得使用量爪间的距离小于工件尺寸,而强制将量爪卡到零件上。
5、测量内径尺寸时,应将两刀口内量爪分开且距离小于被测尺寸,放入被测孔内后再移动尺框内量爪使其在工件内表面紧密接触,即可以在卡尺进行读数。注意:游标卡尺测量爪应测在工件两端孔的直径位置处,且不得歪斜。
6、游标卡尺量爪测量面有多种形状。测量时,应根据被测零件的形状正确选用。如测量长和外形尺寸,则应选用外量爪测量;如测内径,应选用内量爪测量;如测深度,则应选用深度尺来测量。
7、读数时,带表游标卡尺应水平拿着,使视线正对刻度线表面,然后按读数方法仔细辨认指示位置,以便读出,以免因视线不正,造成读数误差。
‘贰’ 游标卡尺是怎样使用的
游标卡尺,是一种测量长度、内外径、深度的量具。游标卡尺由主尺和附在主尺上能滑动的游标两部分构成。若从背面看,游标是一个整体。深度尺与游标尺连在一起,可以测槽和筒的深度。在形形色色的计量器具家族中,游标卡尺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高精度测量工具,它是刻线直尺的延伸和拓展,它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早期测量长度主要采用木杆或绳子,或用“迈步”“布手”的手法,待有了长度的单位制以后,就出现了刻线直尺。这种刻线直尺在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在公元前2000年的我国夏商时代都已有使用,当时主要是用象牙和玉石制成,直到青铜刻线直尺的出现这种“先进”的测量工具较多的应用于生产和天文测量中。游标卡尺。中国汉代科学技术发达,发明了大量的领先当时世界的先进仪器和器具,如浑天仪、地动仪、水排等,这些圆轴类零件的诞生,都昭示着刻线直尺在中国的诞生。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中珍藏的“新莽铜卡尺”,经过专家考证,它是全世界发现最早的卡尺,制造于公元9年,距2000多年。与我国相比,国外在卡尺领域的发明晚了1000多年,最早的是英国的“卡钳尺”,外形酷似游标卡尺,但是与新莽铜卡尺一样,也仅仅是一把刻线卡尺,精度和使用范围都较低。最具现代测量价值的游标卡尺一般认为是由法国人约尼尔·比尔发明的。
‘叁’ 卡尺怎样读数
读主尺一定要注意从零刻度线开始读数,与普通刻度尺读书类似,不用估读。
读副尺要看清题中的总格数(精度长度),哪个线对着,读出来,再乘以每个格对应的长度,就是副尺读数。
最后把主尺和副尺数据相加,就是最后读数,一定要注意单位。
游标卡尺读书例题分析。
如上图所示,在放大图上我们能看到零刻线对着的主尺位置是22mm多一些,主尺读数记为22mm;
再来看副尺,为十分度尺,每个刻度的单位为0.1mm。
通过刻度线的观察,发现第六刻度线与主尺刻度线对其,副尺读数为0.6mm;
因此,该题的读数结果就是:
22mm+0.6mm,即为22.6mm,如果题目单位的是cm,则为2.26cm;
‘肆’ 卡尺怎么认,怎么读数
尺身每一格为1毫米,表盘一圈为2毫米,表盘上的每一小格为0.02毫米,现在的读数为1.56毫米。
A、先读整数——看游标零线的左边,尺身上最靠近的一条刻线的数值,读出被测尺寸的整数部分;
B、再读小数——看游标零线的右边,数出游标第几条刻线与尺身的数值刻线对齐,读出被测尺寸的小数部分(即游标读数值乘其对齐刻线的顺序数);
C、得出被测尺寸——把上面两次读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相加,就是卡尺的所测尺寸。
(4)英国卡尺怎么读扩展阅读:
卡尺的原理是利用主尺上的刻线间距(简称线距)和游标尺上的线距之差来读出小数部分,例如:主尺上的线距为1毫米,游标尺上有10格,其线距为0.9毫米。当两者的零刻线相重合,若游标尺移动0.1毫米,则它的第1根刻线与主尺的第1根刻线重合;若游标尺移动0.2毫米,则它的第2根刻线与主尺的第2根刻线重合。依此类推,可从游标尺与主尺上刻线重合处读出量值的小数部分。
‘伍’ 卡尺怎么读数啊
游标卡尺:根据游标上的分度格数,常把游标卡尺分为10分度、20分度、50分度三种.
它们的精度(游标上的最小分度值——分别为0.1 mm、0.05mm、0.02mm),课本上只介绍了10分度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实际上20分度,50分度的卡尺与它的读数原理是相同的.譬如,50分度游标尺上50个分度只有49mm长,比主尺上的50个分度短1mm,则游标上的每个分度比主尺上的每个分度短1/50mm=0.02mn,即它的测量精度为0.02 mm.
游标卡尺按下列规则读数:
(1)以游标零刻线位置为准,在主尺上读取整毫米数.
(2)看游标上哪条刻线与主尺上的某一刻线(不用管是第几条刻线)对齐,由游标上读出毫米以下的小数.
(3)总的读数为毫米整数加上毫米小数.
望满意。
‘陆’ 卡尺怎么读
卡尺的读数方法:
表盘上面每一刻度的值为“0.02mm”,表盘指针每旋转一整圈的值等于主尺上面一个刻度的值,为“1mm”。
读数时,先读主尺上面的值,再读表盘上面的值。当主尺上面的值为偶数时,我们则在表盘上读右半圈的数值;当主尺上面的值为奇数时,我们则在表盘上读左半圈的数值。
如下图所示:
主尺上的值为“4mm”,为偶数,在表盘上面的读数则取右半圈数值,为“0.66mm”,总数值为“4.66mm”。
卡尺的原理是是利用主尺上的刻线间距(简称线距)和游标尺上的线距之差来读出小数部分,例如:主尺上的线距为1毫米,游标尺上有10格,其线距为0.9毫米。当两者的零刻线相重合,若游标尺移动0.1毫米,则它的第1根刻线与主尺的第1根刻线重合;若游标尺移动0.2毫米,则它的第2根刻线与主尺的第2根刻线重合。
依此类推,可从游标尺与主尺上刻线重合处读出量值的小数部分。主尺与游标尺线距的差值 0.1毫米就是游标卡尺的最小读数值。同理,若它们的线距的差值为0.05毫米或0.02毫米(游标尺上分别有20格或50格),则其最小读数值分别为0.05毫米或0.02毫米。
‘柒’ 卡尺怎么读
卡尺
[读音][kǎ chǐ]
[解释] 用来测量零件或工件的内外直径和厚度的量具,上面有带刻度的尺
‘捌’ 卡尺怎么读,
这个卡是的读数,
首先是3mm,
然后后面你可以一下,
他的下面的数字对应的是二
就是3.2mm。
‘玖’ 游标卡尺怎么读
在上下对齐线处上面主尺的读数减去下面副尺的读数,主尺一小格一毫米,副尺有不同规格的,图中的规格副尺一小格0.98毫米,如a图读数为45-23×0.98=22.46㎜,精确到0.01毫米不需要估读。
‘拾’ 英制游标卡尺怎么读数。
读数时首先以游标零刻度线为准在尺身上读取毫米整数,即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部分。然后看游标上第几条刻度线与尺身的刻度线对齐,如第6条刻度线与尺身刻度线对齐,则小数部分即为0.6毫米(若没有正好对齐的线,则取最接近对齐的线进行读数)。如有零误差,则一律用上述结果减去零误差(零误差为负,相当于加上相同大小的零误差),读数结果为:
L=整数部分+小数部分-零误差判断游标上哪条刻度线与尺身刻度线对准,可用下述方法:选定相邻的三条线,如左侧的线在尺身对应线之右,右侧的线在尺身对应线之左,中间那条线便可以认为是对准了
L=
对准前刻度+游标上第n条刻度线与尺身的刻度线对齐
*(乘以)分度值如果需测量几次取平均值,不需每次都减去零误差,只要从最后结果减去零误差即可。下面以图13-3所示0.02游标卡尺的某一状态为例进行说明。7格时是对准的不是12格。
1.在主尺上读出副尺零刻度线以左的刻度,该值就是最后读数的整数部分。图示33mm。
2.副尺上一定有一条与主尺的刻线对齐,在副尺上读出该刻线
距副尺的零刻度线以左的刻度
的格数,乘上该游标卡尺的精度0.02mm,就得到最后读数的小数部分。或者直接在副尺上读出该刻线的读数,图示为0.24mm。
3.将所得到的整数和小数部分相加,就得到总尺寸为33.2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