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国在九江,汉口等地设立租界,开端口通商依据是什么条约
《天津条约》,《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特权而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爆发于1856年10月,1860年10月结束。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是:
公使常驻北京。
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后定为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
外籍传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
外人得往内地游历、通商。
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修改税则,减轻商船吨税。
对英赔款银400万两,对法赔款银200万两。
影响:是对中国主权的又一次严重的破坏,使英国又获得了一系列侵略特权。它为英国通过其驻华使领人员对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施加影响提供了条件,并使得英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扩展到了华南、长江流域和东北,更加靠近出口货物的产地和进口货物的行销地,从而更加有利于其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中国的原料,对中国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
2. 在《南京条约》中,英国人为什么选择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英国侵略者选择上述五个口岸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批开放城市的动因,首先是这五个口岸城市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其次,这五个城市均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工商业中心。
另外,广州是当时的鸦片走私中心,厦门是亚洲最大的人贩中心,宁波是当时的走私猖獗点和海盗群集据点,上海是对外贸易中心和远东巨阜,福州之所以被选作通商口岸则饶有意思——福州主要作为列强的原料榨取地而开放的,福州邻近中国优质红茶的主要产区——武夷山,列强开放福州,主要是榨取福建的红茶。
3. 1860年,外国列强通过《北京条约》迫使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是汉口,九江,南京,天津
《北京条约》迫使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天津。
清政府与英国于1860年10月24日签订条约,英方代表为额尔金伯爵。约文中英文共10页,条文主要内容如下:
1、清朝确认中英《天津条约》有效性;
2、清朝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
3、清朝增开天津为商端口;
4、增加中英《天津条约》的赔款至800万两;
5、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
6、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苦力);
根据1985年《中英联合声明》,英国政府已于1997年7月1日零时将香港地区(包含香港岛,九龙半岛及新界)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国政府于同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3)英国通商口岸是什么扩展阅读:
《北京条约》主要影响:《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扩大,不仅承认《天津条约》有效,还让英法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1、开天津为商端口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有了侵略据点;
2、割占九龙半岛、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允许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使得英、法等国可以公开掠卖中国人口出洋作为奴隶;
4、、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使得外国教会侵略势力更加深入和日益猖獗;
5、开放口岸已深入从沿海各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6、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中国人民的灾难日益深重。还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以及内河行驶主权被严重侵犯。
4. 五个通商口岸是什么
五个通商口岸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
其中,厦门作为出入境口岸,在充当传播中华文化、吸收外来文化枢纽的同时,也必然首当其冲受到殖民文化的冲击。在经贸方面,厦门华商在通商口岸可以分享外商享有的特权利益,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典型现象。
之所以选择福州作为通商口岸,是因为福州主要是作为列强的原料提取地开放的。福州靠近中国优质红茶主产区武夷山,列强开福州主要是从福建提取红茶产品。
宁波是国内外着名的商端口。唐朝时,它是与日本、新罗和东南亚一些国家进行贸易的主要港口。1522年,葡萄牙人在双屿岛建立基地进行走私贸易,后来被明军讨伐。鸦片战争后,宁波是“五大通商口岸”之一,对外开放。
相关内容
通商口岸是西方列强通过战争等方式,强迫清政府开放沿江沿海等城市作为的口岸,西方通过打开中国市场,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
1842年因鸦片战争而签定的《南京条约》,借此欧洲人终于找到了跻身中国的方法。中国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厦门、广州、福州,宁波及上海,容许欧洲人在此经商及居住,同时割让香港给英国。
5.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英国为何选择条约中的那些地方作通商口岸
中国清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的结束鸦片战争的条约。又称《江宁条约》。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由清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国政府全权公使H.璞鼎查在南京签订。条约共13款。主要内容为:①中国割让香港。②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可派驻领事,通称五口通商。④废除“公行”制度,英商可以与中国商人自由进行贸易。⑤中国抽收进出口货的税率由中英共同议定。1843 年7月22日,在香港公布《中英五口通商章程》。10月8日, 耆英与璞鼎查在虎门签订《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被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在该条约中,英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的最惠国待遇等特权,同时还制订了海关税则。《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和法国趁火打劫,于1844年分别强迫清政府订立了《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南京条约》、《虎门条约》与《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一起,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订立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由一个封建社会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6. 鸦片战争后英国选上海为通商口岸的原因
在开通上海前,英国人已经逼迫清政府开放了广州,厦门等港口,并且割让了香港岛,他们已经占据了珠三角地区,
接下来必然就会是上海,因为上海在长江的入海口,当时江浙地区是清王朝最富庶的地带,英国人不把侵略的桥头堡修在上海,那还有哪呢? 剩下的一个富庶区域就是环渤海弯了,那里毕竟里清的京畿很近,当时清政府还没破败的一塌糊涂,在那发展没有长三角和珠三角容易.
到19世纪末,环渤海地区基本也被日本控制了.
7. 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天津。
清政府与英国于1860年10月24日签订条约,英方代表为额尔金伯爵。约文中英文共10页,条文主要内容如下:
1、清朝确认中英《天津条约》有效性;
2、清朝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
3、清朝增开天津为商端口;
4、增加中英《天津条约》的赔款至800万两;
5、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
6、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苦力);
根据1985年《中英联合声明》,英国政府已于1997年7月1日零时将香港地区(包含香港岛,九龙半岛及新界)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国政府于同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7)英国通商口岸是什么扩展阅读:
1、主要影响:
《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扩大,不仅承认《天津条约》有效,还让英法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开天津为商端口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有了侵略据点;
割占九龙半岛、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允许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使得英、法等国可以公开掠卖中国人口出洋作为奴隶;
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使得外国教会侵略势力更加深入和日益猖獗;
开放口岸已深入从沿海各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中国人民的灾难日益深重。还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以及内河行驶主权被严重侵犯。
2、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英国与法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
这是英、法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而发动的侵华战争。美、俄坐收渔人之利。四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了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并掠夺珠宝、将其焚毁。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战争以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结束。
8. 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的哪十多个通商口岸
开放牛庄、登州、台南、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英国与法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
因为英法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战争,所以被英国人称为“亚罗号战争”(The Arrow War)。又称“英法联军之役”(Anglo-French expedition to China)或“第二次中英战争”(Second Anglo-Chinese War)。同时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即鸦片战争,相对于第二次而言)的延续,所以也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争于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了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并掠夺珠宝、将其焚毁。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至今,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
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和约,列强侵略更加深入。中国因此而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镇压了太平天国,维持统治。
9. 鸦片战争后,英国人要求“五口通商”,为何只有上海快速崛起
所谓“五口通商”,是指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个通常口岸。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钦差大臣耆英和英国侵略者代表璞鼎查在南京下关英侵略者军舰上,签订了《南京条约》,自此,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半封建国家。
迅速崛起的上海五个通商口岸里,其他四个都是省会或大城市,唯有上海是一个县城。而之后的几十年里,上海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为东亚第一大城市,国际大都市。而其他四大城市,或者因为自身发展,或者因为国内环境,在内忧外患下纷纷衰落。
第三个原因——殖民者带来的先进理念自从上海成为通商口岸里面,这里最先接触到外来文化。文化的碰撞,产生了思想和社会的繁荣。
国际企业、先进技术、现代生产、现代管理、跨国交易、海外留学。种种新奇且有效的东西,使得上海先于全国,而迅猛发展。
总结 —— 历史有循环以上三个因素影响下,上海成为了国家大都市、东亚第一大城市。
但其中最终于重要的要素,还是第一个原因,中国本身的地缘改变。
过去的几个世纪是海洋的世纪,19世纪中国落后于世界,于是中国内陆成为了没有希望的地方。上海得以跃升。
而今天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计划,洲际高速铁路实施。过去的海洋时代又逐渐转向大陆时代,历史的天平再次倾斜。
根据历史的经验可以预见,未来的上海,在中国的地位会相对地降低。内地会有一大批城市崛起,如南京、杭州、武汉、郑州、成渝等。
10. 英国人鸦片战争后选择五口通商的原因
1 这五个城市都是沿海城市,但又不像舟山是岛城,利于交通,这是最基本的.
2 这五个城市都是自古以来的中国重要港口,尤其是广州,是五口通商之前清政府唯一指定港口,具有一定的港口设施和商业群众基础。且人口众多,利于进行商业宣传。
3 这五个城市都在中国南方,不像天津一样,位置过于靠近国都而显得特别敏感,这样使清政府和清朝国民容易接受,从而使停战谈判显得较为顺利,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利益。
要特别申明的一点常识:清朝近代化之前,人们思想照现在看来十分古怪。在鸦片战争后的《南京条约》诸条款中,最可以让国民接受的是“治外法权”,因为洋夷在当时被认为没有教化,不可理喻。最难让人接受的则是“五口通商”,因为天朝要和外国人接触,有失国家体面!所以第三点您要特别注意,诸如渤海附近和山东半岛附近这么靠近北京的港口,清政府很舍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