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请问各国经济指标有哪些与炒股炒外汇密切相关的指标。
国家经济指标解读
基本面解读——日本短观报告
日本短观报告,日本政府每季会对近一万家企业作未来产业趋势调查,调查企业对短期经济前景的信心,以及对现时与未来经济状况与公司盈利前景的看法。负数结果表示对经济前景感到悲观的公司多于感到乐观的公司,而正数则表示对经济前景感到乐观的公司多于感到悲观的公司。根据历史显示,日本政府每季公布的企业短观报告数据极具代表性,能准确的预测日本未来的经济走势,因此与股市和日元汇率波动有相当的联动性。
基本面解读——美联储
美联储(The Fed)是根据1913年美国国会的一项法案设立的。在美联储成立之前,美国经济所需要的资金和信贷活动都由一个分散化的银行系统来承担。美联储共由12家区域性的联邦储备银行构成,每一家区域性银行都有自己的董事会,并各自推举一名代表出任美联储联邦顾问委员会成员,每年在华盛顿进行四次集中会议;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则由区域性银行控制;货币政策委员会在联储主席的带领下进行货币政策决策工作。每月,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都将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对各联储银行收集来的消息和其他相关经济信息进行分析,并对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形势作出评估,随即决定采用什么方式来配合经济的增长或延缓经济的下滑,包括利率水平的决定。由于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美联储对国内和国际经济的看法和政策都显得非常重要,对外汇市场常常有较大的影响。
基本面解读——消费者信贷余额
消费者信贷余额(Consumer Credit),包括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将于两个月及两个月以上偿还的家庭贷款。在西方国家,贷款消费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在购买大宗商品,比如房屋、汽车,或是购买大宗服务,比如接受大学教育等情况下,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民众数量会相当多,从而形成消费者信贷余额。外汇市场关注的是随季节调整的超前净信贷余额,一般来讲,消费者信贷余额增加表明消费支出和对经济的乐观情绪增加,这种情形通常产生于经济扩张时期,信贷余额下降表明消费支出减少,并可能伴随着对未来经济活动的悲观情绪。通常来讲,如果消费者信贷余额不出现大幅波动的话,外汇市场对该数据的反应并不强烈。同时,我们不能孤立的解读消费者信贷余额,要结合其他数据综合考察。
基本面解读——汽车销售
汽车销售(Auto Sales)是消费者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能很好地反映出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信心。通常,汽车销售情况是我们了解一个国家经济循环强弱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早于其他个人消费数据的公布。因此,汽车销售为随后公布的零售额和个人消费支出提供了很好的预示作用,汽车销售额占零售额的25%和整个消费总额的8%。另外,汽车销售还可以作为预示经济衰退和复苏的早期信号。汽车销售额如果上升,一般预示着该国经济的转好和消费者消费意愿的增强,对该国货币利好,同时可能伴随着该国利率的上升,刺激该国货币汇率上扬。
基本面解读——IFO经济景气指数
IFO经济景气指数(IFO Business Climate Index)是由德国IFO研究机构所编制,为观察德国经济状况的重要领先指标。IFO是德国经济信息研究所注册协会的英文缩写,1949年成立于慕尼黑,是一家公益性的、独立的经济研究所,被称为德国政府智库之一。IFO经济景气指数的编制,是对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及零售业等各产业部门每个月均进行调查,每次调查所涵盖的企业家数在7000家以上,依企业评估目前的处境状况,以及短期内企业的计划及对未来半年的看法而编制出的指数。由于IFO经济景气指数为每月公布讯息,并且调查了企业对未来的看法,而且涵盖的部门范围广,因此在经济走势预测上的参考性较高。
基本面解读——ISM指数
ISM指数是由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公布的重要数据,对反映美国经济繁荣度及美元走势均有重要影响。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the 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ISM)是全球最大、最权威的采购管理、供应管理、物流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组织。该组织立于1915年,其前身是美国采购管理协会,目前拥有会员45000多名、179个分会,是全美最受尊崇的专业团体之一。ISM指数分为制造业指数和非制造业指数两项。ISM供应管理协会制造业指数由一系列分项指数组成,其中以采购经理人指数最具有代表性。该指数是反映制造业在生产、订单、价格、雇员、交货等各方面综合发展状况的晴雨表,通常以50为临界点,高于50被认为是制造业处于扩张状态,低于50则意味着制造业的萎缩,影响经济增长的步伐。 ISM供应管理协会非制造业指数反映的是美国非制造业商业活动的繁荣程度,当其数值连续位于50以上水平时,表明非制造业活动扩张,价格上升,往往预示着整体经济正处于一个扩张状态;反之,当其数值连续位于50以下水平时,往往预示着整体经济正处于一个收缩状态。
基本面解读——采购经理人指数(PMI)
采购经理人指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是衡量制造业在生产、新订单、商品价格、存货、雇员、订单交货、新出口订单和进口等八个范围的状况。采购经理人指数是以百分比来表示,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即当指数高于50%时,被解释为经济扩张的讯号。当指数低于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时,则有经济萧条的忧虑。它是领先指标中一项非常重要的附属指针,市场较为看重美国采购经理人指数,它是美国制造业的体检表,在全美采购经理人指数公布前,还会公布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这是全美采购经理人指数的一部分,市场往往会就芝加哥采购经理人的表现来对全国采购经理人指数做出预期。除了对整体指数的关注外,采购经理人指数中的支付物价指数及收取物价指数也被视为物价指标的一种,而其中的就业指数更常被用来预测失业率及非农业就业人口的表现。基本面解读——平均时薪平均小时薪金(Average Hourly Earnings)是用平均每小时和每周收入衡量私人非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工资和薪水水平。每小时收入数据反映了每小时基础工资率的变化,并反映了加班的奖金增长情况,平均小时薪金可能较早地反映出行业工资和薪水成本变化趋势与雇用成本指数相辅相成,共同为衡量总劳动成本提供参考。该指标存在着一定的易变性和局限性,但仍然是一个月中关于通货膨胀的头条消息,外汇市场主要关注每月和各年随季节调整的平均每小时和每周工资的变化情况。一般而言,如果预计平均小时薪金能引起利率的上涨,那么每小时工资的迅速上涨对该国货币而言将形成利好刺激,反之亦然。在美国,该指标由联邦储备委员会进行监控。
基本面解读——产能利用率
产能利用率(Capacity Utilization),也叫设备利用率,是工业总产出对生产设备的比率,简单的理解,就是实际生产能力到底有多少在运转发挥生产作用。统计该数据时,涵盖的范围包括制造业、矿业、公用事业、耐久商品、非耐久商品、基本金属工业、汽车业及汽油等八个项目。代表上述产业的产能利用程度。当产能利用率超过95%以上,代表设备使用率接近全部,通货膨胀的压力将随产能无法应付而急速升高,在市场预期利率可能升高情况下,对一国货币是利多。反之如果产能利用率在90%以下,且持续下降,表示设备闲置过多,经济有衰退的现象,在市场预期利率可能降低情况下,对该国货币是利空。市场一般最为重视美国的产能利用数据。在美国,一般每月中旬公布前一个月的数据。
基本面解读——耐用品订单
耐用品订单(Durable Good Orders)代表未来一个月内,对不易耗损的物品订购数量,该数据反应了制造业活动情况,就定义而言,订单泛指有意购买、而预期马上交运或在未来交运的商品交易。该统计数据包括,对汽车、飞机等重工业产品和制造业资本用品,其它诸如电器等物品订购情况的统计。由于该统计数据包括了国防部门用品及运输部门用品,这些用品均为高价产品,这两个部门数据变化对整体数据有很大的影响,故市场也较注重扣除国防部门用品及运输部门用品后数据的变化情况。总体而言,若该数据增长,则表示制造业情况有所改善,利好该国货币。反之若降低,则表示制造业出现萎缩,对该国货币利空。市场一般最为重视美国耐用品订单指数。在美国,一般在每月下旬公布前一个月数据。
基本面解读——生产者物价指数
生产者物价指数(Proc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PPI主要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与消费者物价指数一样,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外汇市场而言,市场更加关注的是最终产品PPI的月度变化情况。由于食品价格因季节变化加大,而能源价格也经常出现意外波动,为了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整体商品的价格变化情况,一般将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变化剔除,从而形成“核心生产者物价指数”,进一步观察通货膨胀率变化趋势。在美国,美国生产者物价指数的资料搜集由美国劳工局负责,以问卷的方式向各大生产厂商搜集资料,搜集的基准月是每个月包含13日在内该星期的2300种商品的报价,再加权换算成百进位形态,为方便比较,基期定为1967年。一般而言,当生产者物价指数增幅很大而且持续加速上升时,该国央行相应的反应是采取加息对策阻止通货膨胀快速上涨,则该国货币升值的可能性增大;反之亦然。
基本面解读——经常帐
贸易经常帐(Current Account)为一国收支表上的主要项目,内容记载一个国家与外国包括因为商品、劳务进出口、投资所得、其它商品与劳务所得以及其他因素所产生的资金流出与流入的状况。如果其余额是正数(顺差),表示本国的净国外财富或净国外投资增加。如果是负数(逆差),表示本国的净国外财富或投资减少。经常帐的内容大致包括五大项:
1 商品,为一国货物的进口及出口。
2 劳务,包括商品进出口有关的运输及保险费、旅客运费及港口费用及本国居民在国外旅行、观光及外国人到本国旅行、观光等的收支。
3 投资所得,指国民购买外国的股票、债券及其它资产所赚取的股利或利息,加上本国对外借款或外国人来本国投资,所产生的利息支出与红利支出等。
4 其它商品、劳务及所得,指前面没有被列入的各项居民与非居民有关劳务与所得的交易使领馆的支出以及居民在外国工作获得的报酬,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设在 本国各种机构的费用等。一般所谓的贸易余额是指前面所提四项的总和。
5 片面转移,指现金或实物的捐赠、救济、一国的对外援助及对国际机构经费的分摊。通常来讲一国经常帐逆差扩大该国币值将贬值顺差扩大,该国货币将升值。在西方国家,通常每月或每季都会公布经常帐数据,但一个月的贸易数据对市场的参考作用并不大,每个季度经过调整的经常帐才较为重要。在7、80年代,经常帐赤字曾经对外汇市场有着较大的影响,目前这种影响力已经有所消退,但对于美国,经常帐赤字仍然对美元有较大的影响力。
基本面解读——财政赤字
财政,也就是一国政府的收支状况。一国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开始之初,总会制定一个当年的财政预算方案,若实际执行结果收入大于支出,为财政赢余,支出大于收入,为财政赤字。一国之所以会出现财政赤字,有许多原因。有的是为了刺激经济发展而降低税率或增加政府支出,有的则因为政府管理不当,引起大量的逃税或过分浪费。当一个国家财政赤字累积过高时,就好像一间公司背负的债务过多一样,对国家的长期经济发展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对于该国货币亦属长期的利空,且日后为了要解决财政赤字只有靠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这两项措施,对于经济或社会的稳定都有不良的影响。一国财政赤字若加大,该国货币会下跌,反之,若财政赤字缩小,表示该国经济良好,该国货币会上扬。在美国,财政部一般在每月的第17个政府工作日会公布上个月联邦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美国政府一向以财政赤字而闻名,前总统克林顿时代赤字转为赢余,但小布什上台后,适逢经济衰退,又对外连续用兵,导致再次出现高额赤字。基本面解读—新屋开工及营建许可建筑类指标在各国公布的数据体系中一般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因为房地产业对于现代化经济体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一国经济景气与否也往往会在建筑类指标上反映出来。房屋的建设属于投资,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西方国家,新屋开工和营建许可是建筑类指标中较为重要的两个,考察的基本上是居民住宅或非工业用途的建筑范畴。住宅动工的增加将使建筑业就业人数增加,新近购房的家庭通常会购买其他耐用消费品,通过乘数效应,使得其他产业的产出和就业增加,建筑业对商业循环非常重要,因为住宅建设的变化将直接指向经济衰退或复苏。在美国,一般新屋开工分为两种:独栋住宅与群体住宅。独栋住宅开始兴建时,一户的基数是1,一栋百户的公寓开始兴建时,其基数为100,依此计算出新屋开工率(Housing Start)。专家们一般较重视个别住家的兴建,因为群体住宅内的单位可以随时修改,波动性较大,数据通常无法掌握。在美国,新屋开工通常在每月的16号至19号间公布。通常来讲,新屋开工与营建许可的增加,理论上对于该国货币来说是利好因素,将推动该国货币走强,新屋开工与营建许可的下降或低于预期,将对该国货币形成压力
基本面解读——消费者物价指数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针。许多经济学家为了分析的目的而将部分指标排斥在外,主要是将容易波动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剔除出去。这被称为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是讨论通货膨胀时最常提及的物价指数之一。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太多,有通货膨胀的压力,此时中央银行可能会通过调高利率来加以控制,对一国货币来说是利多。由于与生活相关的产品多为最终产品,其价格只涨不跌,因此,消费者物价指数也未能完全反应价格变动的实情,还要再结合其他数据才能通盘考察通货膨胀。不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的因素的时候,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并不被市场欢迎。在美国,目前的消费者物价指数是以1982年至1984年的平均物价水准为基期,涵盖了房屋支出、食品、交通、医疗、成衣、娱乐、其它等七大类,364种项目的物价来决定各种支出的权数,通常在每月的第三个星期公布。
基本面解读——零售销售
零售销售(Retail Sale),其实是零售销售数额的统计汇总,包括所有主要从事零售业务的商店以现金或信用形式销售的商品价值总额。服务业所发生的费用不包括在零售销售中。零售数据对于判定一国的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为零售销售直接反映出消费者支出的增减变化。在西方发达国家,消费者支出通常占到国民经济的一半以上,像美国、英国等国,这一比例可以占到三分之二。在美国,商务部统计局每个月进行一次全国性零售业抽样调查,其调查对象为各种型态和规模的零售商(均为商务部登记有案的公司)。因为零售业涉及范围太广,因而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以取得较具代表性的数据资料。耐用消费品方面的零售商包括汽车零售商、超级市场、药品和酒类经销商等。由于服务业的数据很难搜集、计算,所以将其排除在外,但服务业亦属于消费支出中重要的一环,其消费增减可以从个人消费支出(包括商品零售和服务)这一数据中得出结果。在西方国家,汽车销售构成了零售销售中最大的份额,一般能够占到25%,因而在公布零售销售的同时,还会公布一个剔除汽车销售的零售数据。此外,由于食品和能源销售受季节影响较大,有时也将食品和能源剔除,再发布一个核心零售销售。一国零售销售的提升代表该国消费支出的增加,经济情况好转,利率可能会被调高,对该国货币有利,反之如果零售销售下降,则代表景气趋缓或不佳,利率可能调降,对该国货币偏向利空。在美国,通常在每月11-14日公布前一个月的零售销售数据。
基本面解读——领先指标
领先指数(Leading Indicator),也叫领先指标或先行指标,是预测未来经济发展情况的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是各种引导经济循环的经济变量的加权平均数。领先指数由众多要素构成,涉及国民经济的诸多方面,以美国的领先指数为例,主要包括下列要素:
1 制造业平均每周工作量。
2 平均周申请失业金人数。
3 制造商新增消费品和原材料订单。
4 卖主交割执行情况——其工厂延迟交货的百分比。
5 工厂和设备的合同、订单。
6 新增私人投资的营建许可。
7 M2货币供应量。
8 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及股息收益。
9 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
10 生产成本与卖价间的差额。
倘若这些要素有多数向好,则可提前预期领先指数将会上升。领先指数通常每月公布一次,各国公布时间不尽一致。假如领先指数连续三个月下降,则预示经济即将进入衰退期;若连续三个月上升,则表示经济即将繁荣或持续扩张。通常领先指标有6至9个月的领先时间,在美国,一般认为领先指标可以在经济衰退前11个月预测经济下滑,而在经济扩张前3个月可预测经济复苏。二战后,领先指数已经被成功的用来预测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荣枯拐点。通常来讲,外汇市场会对领先指数的剧烈波动做出强烈反应,领先指数的猛增将推动该国货币走强,领先指数的猛跌将促使该国货币走软。当前对外汇市场影响最大的当属美国的领先指数,由美国商务部公布,时间大体在每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其他国家比如日本、瑞士、加拿大、德国等也会公布领先指数,德国的ZEW经济景气指数和IFO经济景气指数也包含一定领先指数的意味。
基本面解读——国内生产总值 (GDP)
国内生产总值,英文名称Gross Domestic Proct,通常缩写为GDP。该指标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也就是说,日本公司在美国投资的工厂所创造的价值,也将计入美国的GDP。它涉及的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活动。从经济学来讲,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当然,作为普通的投资者,我们没有必要去过多的探究GDP的经济学意义,我们所要关注的是GDP对外汇市场的影响。GDP增长速度越快,表明该国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该国经济发展越慢,若GDP陷入负增长,则该国毫无疑问的陷入经济衰退。一般的来讲,若GDP维持较快的增速,将对该国货币会带来支撑,反之对该国货币起利空作用。这里的增长速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假设A、B两国GDP的增速分别为1.5%和0.5%,尽管增速都不够快,但若这种速度维持一段时间,A国货币的走势将会好于B国货币。这里仅考虑的是GDP因素,实际的外汇走势还要综合其他因素来看,但GDP是最重要的经济数据之一,对外汇市场有着较大的影响。西方国家GDP的公布通常分为每月公布和每季公布,其中又以每季公布的GDP数据最为重要,投资者应考察该季度GDP与前一季度及去年同期数据相比的结果,增速提高,或高于预期,均可视为利好。
要做外汇交易可以去看看TMG外汇公司,这个平台十分不错。
⑵ 最新英国的经济结构数据,越详细越好
英国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实体、经济强国以及金融中心,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在过去的三十年间,政府大量减少了国有资产,并减缓了社会福利计划的发展。十八世纪时英国本地产小麦开始不敌北美廉价小麦,放弃大量种植小麦,大量从美洲进口粮产,逐渐转以乳畜业为主,较为集中,高度机械化,效益十分高:1%的劳动人口能够满足大约60%的食品需要。
英国拥有大量的煤、天然气和石油储备;英国的主要能源生产大约占总GDP的10%,在工业国家是算非常高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最大,而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首都伦敦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英国的名牌国际工业包括劳斯莱斯汽车和引擎,名牌国际服务业包括马莎百货公司和汇丰银行。
英国的教育、学术研究和科学研究亦处于世界领导地位,举世闻名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都位于英国,是美国以外全球最重要的教育枢纽。英国每年吸引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慕名前来升学,不仅为国家带来丰厚的外汇,也为这个属知识型经济体系的国家吸纳不少人才。
英国的旅游业也相当重要:每年有超过2,700万游客,排名世界第六,低于中国(3300万)而高于澳大利亚(1910万)。特色影点包括城堡,有各种珍藏的大英博物馆和超大型温室。
参见:英国工业、英国商业及英国旅游业
工业
英国的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欧洲最大的军火、石油产品、电脑、电视和手机制造国。主要工业部门有:采矿、冶金、化工、电子电器、汽车、航空、食品、饮料、烟草、轻纺、造纸、印刷和建筑等。生物制药、航空和国防是英国工业研发的重点,也是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产业。英制造业中纺织业最不景气,但电子、光学设备、人造纤维和化工,特别是制药行业仍保持雄厚实力。 因工业革命即启蒙于英国,故英国的工业法令在世界各地都能传闻。
农业
主要包括畜牧、粮食、园艺、渔业,可满足国内食品需求总量的近2/3。农业用地占国土面积的77%,其中多为草场和牧场,仅1/4用于耕种。农业人口人均拥有土地70公顷,是欧盟平均水平的4倍。英是捕鱼大国,捕鱼量占欧盟的20%,满足国内2/3的需求。
服务业
包括金融保险、零售、旅游和商业服务等,是英经济的主导产业。伦敦是全球第二大金融中心,在世界经济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服务业占GDP73%
详见
http://ke..com/subview/3565/13600041.htm?fr=aladdin#9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B%B1%E5%9B%BD#.E7.BB.8F.E6.B5.8E
⑶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主要都有哪些指标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主要指标如下:
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ct,简称GDP)
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亦有相当重要性。
2、GNP(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ct,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为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所拥有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为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驻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国民生产总值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只要是本国(或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或地区内)居住,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
3、PMI(采购经理指数)
PMI从国际上看,PMI是一套月度发布的综合性的经济先行指标体系,PMI涵盖着生产与流通、制造业与非制造业等领域,分为制造业PMI、服务业PMI,也有一些国家建立了建筑业PMI。PMI每项指标均反映了商业活动的现实情况,综合指数则反映制造业或服务业的整体增长或衰退。
4、CPI(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是consumer PriceIndex(消费者物价指数)的缩写,是度量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综合反映居民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5、PPI(生产物价指数)
生产物价指数(Procer Price
Index,简称PPI)是一个用来衡量制造商出厂价的平均变化的指数,它是统计部门收集和整理的若干个物价指数中的一个。
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高时,表明有通货膨胀的风险。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低时,则表明有通货紧缩的风险。
6、GHI(国民幸福指数)
国民幸福指数(GrossNationalHappiness,GNH)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环境、政府管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居民生活与幸福水平的指标工具。
7、恩格尔系数
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将会下降。恩格尔系数是用来衡量家庭富足程度的重要指标。
⑷ 英国的相关经济问题
正文:
1.国内生产总值(GDP)
报告由英国国家统计局在发布日的上午8:30(GMT时间)公布,首次预估值在所报告季度结束后三周半发布,第二次预估值在季度结束后八周发布,第三次预估值则在季度结束后12周发布.作为国民账户的一部分,GDP提供了对总体经济活动的测度.
统计局使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来对GDP进行估算,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生产法统计出来的GDP代表了经济体所有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的增加值.收入法统计出来的GDP测度了经济体中所有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所带来的总收入.支出法统计出来的GDP则显示在经济体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上的总支出.
GDP报告的发布分季报和年报,季报在季度结束后的三个月内陆续发布,年报则在每年的夏末作为英国国民账户的一部分来发布.GDP初估值的编纂仅基于产出方面的信息;第二次预估值则基于产出、收入和支出三种方法,提供GDP的实际水平以及增长率;最终预估值则包含在国民账户中公布.
2.零售销售
报告由英国国家统计局在所报告月份之后的两到三周发布,具体时间为上午8:30(GMT时间).该报告中所发布的零售销售指数(RSI),被用来测度零售商品的支出以及零售领域的产出,两者均会在编纂国民账户时被使用到.id=256
每个月统计局都会对全国范围内的5,000家企业进行调查,其中包括了所有大型零售商,以及有代表性的较小型零售商.每四到五周,受访者都会报告自身含增值税的零售销售总额(包括了网上购物).在对调查结果进行研究整理后,统计局会编纂出一个指数来反映零售业的情况.现行加权零售销售指数的基期为2000年,基期指数为100.
为了保证调查的准确性,统计局会对零售业的5,000个样本进行分层取样,并进行市场评估和更新各层样本的分配比例.然而,年营业额在4,000万英镑以上的较小型零售商将一直作为被取样对象.而雇员在10-99人之间的零售商则将在调查取样库中存在27个月.
3.消费物价指数
报告由英国国家统计局在所报告月份之后的第二或第三个周二发布,具体时间为上午8:30(GMT时间).该报告测度英国消费类产品和服务价格总体水平的变动.
英国有两个主要的测度消费领域通膨的指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零售物价指数(RPI).CPI的基期为1996年,RPI的基期为1987年,基数均为100.需要注意的是,在英国消费者物价调和指数(HICP)与CPI完全一致,是同一个指数.
政府的通膨目标基于CPI而制定(2003年时确定为年率2%),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则确定合适的利率水平以满足这一目标.而RPI则是英国公众更加熟悉的一个通膨指标,税收优惠、补贴、退休金以及许多其它类型的薪酬都根据该指数来进行调整.
以CPI为例,以下为指数中各大类商品/服务的最新权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指数成分的权重每年都会调整,以确保准确追踪消费习惯的变化.
食品和非酒精饮料 10.3%
烟酒 4.3%
服装与鞋 6.2%
住房及相关服务 11.5%
家具和日用品 6.8%
运输 15.2%
交通 2.4%
娱乐和文化 15.3%
教育 1.8%
餐厅和宾馆 13.8%
杂项(商品和服务) 10.0%
每个月的月中,物价调查员(市场研究公司Research International的员工代表统计局进行)便会着手记录逾550大类的11万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这些调查员会对全英范围内的约150个地区的商店进行调查,其中多数将亲自前往以获取第一手材料,少数则通过电话的方式收集.调查员每个月都会拜访同样的商店,收集同样产品的价格,以确保其可比性.
CPI基本上使用与RPI相同的基础价格数据,但也在一些方面存在差异.首先,CPI不包括在RPI中体现的家庭税,但包括RPI中所没有的金融服务支出.其次,CPI所牵涉的人群要大于RPI.第三,计算用的数学公式有所差异,导致CPI所显示的通膨率总要低于RPI.最后,商品和服务的分类有差异,CPI的结构更多追踪国际标准.
4.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报告由英国国家统计局在所报告月份之后的第二个作为工作日的周一发布,具体时间为上午8:30(GMT时间).该报告测度英国制造企业买入和售出的货物的价格变动,亦是反映通膨变动的重要参考.
作为PPI前身的趸售物价指数(WPI)最早推出于1903年,是英国最古老的经济统计数据之一.自1991年起,对生产者物价数据的采集从自愿变为法定程序.目前的PPI结构大体源起于50年代中期,在那之后经历了七次基期的调整,目前的基期为2000年.
统计局每个月都会统计约5,000个制造商的约9,000种产品报价,1900家出口商的3,800种产品报价,以及1,500家进口商的2,500种产品报价,且所收集的样本相对固定.
每季发表一次
⑸ 英国的经济特点
经济的五大特点:
1、坚持以货币主义为主的紧缩政策,制定并推行中期财政战略
2、放松政府管制,强调市场机制,鼓励自由竞争,以调动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
3、通过实行减税等措施,刺激投资和消费。积极引进外资。
4、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
5、改革福利制度。削减福利津贴,撤销部分福利机构,使政府节约了大量的福利开支。
(5)英国经济指标包括什么扩展阅读:
英国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是世界第四大贸易国,其中英国的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发展较快。而旅游业也在英国的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几年英国经济虽然基本上走出了金融危机的沼泽,但其经济复苏的脚步却显得十分沉重,而且其后续的经济动力显然不足。
而金融业是英国贸易平衡的主力,该行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以上,且从事该行业的人员100多万,产值达到创纪录的132亿英镑。
英国主要是以出口汽车、航空设备、化工产品和石油为主,此外,英国主要进口原材料和食品。
其中,伦敦是世界性的金融和贸易中心。伦敦主要从事跨国银行借贷、外汇交易、国际债券发行、基金投资等业务。此外,伦敦还有最大黄金现货交易市场和非贵重金属交易中心。
近年来,英国经济处于温和上涨态势。
英国整体经济增长步伐逐步好转,表现得更为强劲和均衡。其中,英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依然是服务业。目前该行业发展迅速,而且很多投资者也非常看好英国经济前景,外商向英国投资的领域有很多,如汽车、通讯、信息、电子、医疗设备、金融服务、食品、饮料等。
⑹ 经济指标包括哪些
经济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生产、失业率、贸易赤字、经常项目收支、资本帐收支、利率、生产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趸售(批发)物价指数、领先指标、个人收入、商业库存、采购经理人指数、耐久财订单、设备使用率、房屋开工率。
经济指标是反映某些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名称和价值。 经济现象的名称用经济范畴表示,经济范畴的数量方面用数值体现。 例如,社会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是经济类别,以数量和数值表示这些经济类别的名称“社会总产值”××亿元,国民收入×ד亿元”是 经济指数。 经济指标在反映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定量表达时,是以经济学理论确定的经济范畴的含义为依据的。
拓展资料:
1、国内生产总值
GDP是_衡量经济总量的指标,是最常用的经济指标,也是观察实体经济最全面、最有效的指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按市场价格计算的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在实际核算中,GDP的计算方法有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这三种方法从不同方面反映了GDP及其构成。
GDP=产出=支出=收入,怎么理解?
从一个家庭的角度来看,衡量一个家庭当年的经济总量,可以看到家庭成员当年生产了多少产品和服务,当年家庭收入增加了多少,支出了多少。在那年。这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任何生产总是由各种要素组合进行,企业的所有产出都必须得到支付,从而形成各种要素收入(工人工资、资本利息、股东利润、房屋和土地租金、等),所以产出与产生的总收入是一致的,任何企业的产出总是等于收入,因此,一个国家的总产出必然等于它的总收入。所有生产的产品要么销售,要么不销售。如果它们被出售,买方的支出是必然的。购后当期消费为消费支出,购后投资为投资支出。未销售的产品只能作为企业库存处理。库存相当于企业投资的增加,企业库存投资也被视为支出,这样生产角度的GDP与支出角度的GDP是一致的。
2、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是报告期内工业企业以货币表示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折旧+职工薪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或国有工业企业。
中国经济波动主要体现在工业上,工业统计更加准确,因此工业增加值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检测指标。
⑺ 英国富时指数是什么
富时100指数:(FTSE 100指数)前称为金融时报100指数创立于1984年1月3日,是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最大的一百家公司的股票指数。该指数是英国经济的晴雨表,也是欧洲最重要的股票指数之一。相关的股票指数包括富时250指数(除了100家最大的公司以外接下去的250家最大的公司的股票指数)和富时350指数(富时100和富时250指数的结合)。富时100指数的成份每季度决定一次。截止2005年12月31日,指数成分中六家最大的公司分别为:英国石油公司(BP)、荷兰皇家壳牌集团、汇丰集团、沃达丰、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和葛兰素史克股份有限公司。
⑻ 请问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主要都有哪些指标
1、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段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运行规模的最重要指标。
2、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3、PPI:生产价格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和劳务的总费用。
4、BOP: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之间的对比关系。收支相等称为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大于支出称为国际收支顺差,支出大于收入称为国际收支逆差。一个国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稳定的表现。
5、就业率
是反映劳动力就业程度的指标。指在业人员占在业人员与待业人员之和的百分比。它反映全部可能参与社会劳动的劳动力中,实际被利用的人员比重。一定时期在业人员越多或待业人员越少,则就业率就越高,反之越低。计算和研究就业率,实质上是要提高就业的经济效益。
⑼ 衡量经济的指标有哪些如: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等。
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基尼系数: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