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丹吉尔是什么时候被英国占领

丹吉尔是什么时候被英国占领

发布时间:2022-05-12 01:38:31

❶ 佛朗哥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扶植起来的 怎么没有在二战中参加轴心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佛朗哥面临着是否参战的选择,这也是对他的统治的严峻考验。在整个大战期间,佛朗哥一直周旋于两大集团之间,见风使舵,利用英、美与德、意之间的矛盾,从中捞取好处。英法为了阻止佛朗哥靠近轴心国,不断地在经济上援助西班牙,以拉拢西班牙在大战中保持中立。佛朗哥考虑到西班牙的国力不强,同时也害怕德、意控制自己,在大战初期,有意地疏远轴心国。例如,在一次马德里盛大阅兵典礼上,由于佛朗哥故意把准备要出席的德国元帅戈林的名字排在法国驻西班牙大使贝当的后面,使这位早已将自己的指挥棒、元帅服送到马德里以施威摆阔的戈林受屈受辱,最后,放弃到马德里参加观礼。大战期间,佛朗哥宣布西班牙为中立国,游离于交战双方之外,时而靠近德、意,时而为英、法叫好。当德、意力促西班牙加入轴心国参战时,佛朗哥谨慎地予以回绝,他委婉地给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写了一封长信,意思是说如果德国能拿出一个德、意必胜的证据来,西班牙马上加入德、意集团。
然而,到1940年上半年,由于德国横扫西欧,连连获胜,热衷投机的佛朗哥保持中立的立场开始倾斜,他希望趁机收回被英国人控制两个多世纪的直布罗陀。6月,佛朗哥突然出兵占领丹吉尔。当时丹吉尔是由德、意、英、法四国共管的地区。佛朗哥在采取这一军事行动以前,只通知了德、意,而没有通知英、法。随后佛朗哥又提出收回直布罗陀的口号。
1941年6月,希特勒进攻苏联,佛朗哥被希特勒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表示完全支持希特勒的行动,并请求德国允许西班牙长枪党志愿军参加对苏战争,以报答1936~1939年间德国给西班牙兄弟般的援助。此时,佛朗哥仍留有后退的余地。对外,他只是宣布西班牙由中立国转变为非交战国,对德国,他强调“西班牙派志愿军并不等于站在德国一方参战。实际上,佛朗哥组织了一个由长枪党员组成的“蓝色师团”,穿上德国军队的服装,开赴苏联作战。到1943年,佛朗哥眼看轴心国取胜渺茫,马上又调整西班牙的外交政策,宣布西班牙由“非交战国”恢复中立,并下令召回在苏联作战的“蓝色师团”。 此外,有几个国家虽没参加轴心国
但也是法西斯的帮凶

提供军事资源

西班牙 保加利亚 土耳其等等
一句话:佛朗哥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小人。不过在海狮计划破产后,佛朗哥没有帮助德国进攻直布罗陀海峡,希特勒当时就决定入侵西班牙,但后来各个将领认为这不利于德国,毕竟西班牙每年为德国从美国购进大量的燃料,稀有金属等等,于是这件事就因巴巴罗莎计划而不了了之。

❷ 直布罗陀是如何被英国占领的

1704年起被英国占领为殖民地直布罗陀(Gibraltar),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的城市和港口。在直布罗陀海峡西端的北岸,当大西洋同地中海的交通要道,南对非洲的摩洛哥的丹吉尔市。位于石灰岩高地。面积5.8平方公里。居民信罗马天主教占77.7%,伊斯兰教占8.8%。1704年起被英国占领为殖民地。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战略地位加强。是重要的要塞和海空军基地,有现代化装卸设备、船舶修理厂和大船坞,并有钟表制造、酿酒等业。自最南端的欧罗巴角灯台,天气晴好时能望见对岸的非洲大陆。

❸ 关于西班牙法西斯独裁者佛朗哥的问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佛朗哥面临着是否参战的选择,这也是对他的统治的严峻考验。在整个大战期间,佛朗哥一直周旋于两大集团之间,见风使舵,利用英、美与德、意之间的矛盾,从中捞取好处。英法为了阻止佛朗哥靠近轴心国,不断地在经济上援助西班牙,以拉拢西班牙在大战中保持中立。佛朗哥考虑到西班牙的国力不强,同时也害怕德、意控制自己,在大战初期,有意地疏远轴心国。例如,在一次马德里盛大阅兵典礼上,由于佛朗哥故意把准备要出席的德国元帅戈林的名字排在法国驻西班牙大使贝当的后面,使这位早已将自己的指挥棒、元帅服送到马德里以施威摆阔的戈林受屈受辱,最后,放弃到马德里参加观礼。大战期间,佛朗哥宣布西班牙为中立国,游离于交战双方之外,时而靠近德、意,时而为英、法叫好。当德、意力促西班牙加入轴心国参战时,佛朗哥谨慎地予以回绝,他委婉地给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写了一封长信,意思是说如果德国能拿出一个德、意必胜的证据来,西班牙马上加入德、意集团。
然而,到1940年上半年,由于德国横扫西欧,连连获胜,热衷投机的佛朗哥保持中立的立场开始倾斜,他希望趁机收回被英国人控制两个多世纪的直布罗陀。6月,佛朗哥突然出兵占领丹吉尔。当时丹吉尔是由德、意、英、法四国共管的地区。佛朗哥在采取这一军事行动以前,只通知了德、意,而没有通知英、法。随后佛朗哥又提出收回直布罗陀的口号。
1941年6月,希特勒进攻苏联,佛朗哥被希特勒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表示完全支持希特勒的行动,并请求德国允许西班牙长枪党志愿军参加对苏战争,以报答1936~1939年间德国给西班牙兄弟般的援助。此时,佛朗哥仍留有后退的余地。对外,他只是宣布西班牙由中立国转变为非交战国,对德国,他强调“西班牙派志愿军并不等于站在德国一方参战。实际上,佛朗哥组织了一个由长枪党员组成的“蓝色师团”,穿上德国军队的服装,开赴苏联作战。到1943年,佛朗哥眼看轴心国取胜渺茫,马上又调整西班牙的外交政策,宣布西班牙由“非交战国”恢复中立,并下令召回在苏联作战的“蓝色师团”。 一句话:佛朗哥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小人。不过在海狮计划破产后,佛朗哥没有帮助德国进攻直布罗陀海峡,希特勒当时就决定入侵西班牙,但后来各个将领认为这不利于德国,毕竟西班牙每年为德国从美国购进大量的燃料,稀有金属等等,于是这件事就因巴巴罗莎计划而不了了之。
2和3的
因为其在二战时一直是中立国,或者只是有一段时间为非交战国,但整个二战期间并没有直接参加轴心国集团发动战争,所以二战中,盟军并没有进攻西班牙。二战后,西班牙已经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如果仅仅因为他的首脑是个通过内战形式上台的军事独裁者就用武力推翻的话就严重违法国际法了。而且他坚决反对共产主义,虽然二战后,由于佛朗哥政权以前与德意等国的关系,西班牙受到空前的孤立,一些国家召开驻西使节,西班牙加入联合国的要求多次被拒绝,法西边界被关闭,西班牙也被排除在欧洲战后重建计划之外。但由于随后冷战的开始给佛朗哥政权带来了新生,1950年西班牙与联合国建立外交关系,1953年西班牙与美国签订军事互助条约,西班牙被孤立的情况有所缓和,1955年西班牙加入联合国。1956年摩洛哥从西班牙独立出去。对英、法两国,佛朗哥也一直在寻找改善关系的机会,以此来增强同美国交往中讨价还价的实力。1963年,美西协定十年有效期已满,按规定重新讨论延期的条款。正值此时,美法关系十分紧张,佛朗哥又利用这一机会,发展与法国的关系,双方外事活动频繁,委员互访,发表联合公报,签订海空军联合演习协议等等。这样做,目的是为美西协定延期谈判作准备。在1963年签署的美西延期协议中几乎反映了西班牙的所有要求,通过这个协定,西班牙共接受40多亿美元的援助。佛朗哥又利用这些美元,购买美国的先进武器,武装西班牙军队。在70年代,西班牙是世界上六个进口武器最多的国家之一。
4、制度是假的,民主是假的,只有资源和生产力才是一切一切的基础。前期他利用中立国,在两大集团中得到很多好处,国家经济并不差,人们的生活并不差,为什么反对?在二战后国际封锁,孤立时,佛朗哥宣布实行闭关自守的孤立的经济政策,鼓励使用本国产品,他主要针对的是政党。
佛朗哥是个独裁者,可他也为西班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西班牙的工业化,国家的福利制度(禁止解雇固定工人,建立较发达的社会保险制度,禁止把小佃农从土地上赶走)都是在他掌权期间建立起来的,他使西班牙没有卷入世界大战,他培养的接班人成功的实现了西班牙的政治和解和民主改革。
佛朗哥是一个独裁者,可是,独裁者和独裁者之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有本质差别:就是有明白的独裁者和不明白的独裁者。这话听上去很奇怪,其实是很真实的存在。明白的独裁者知道民主社会是一种历史潮流,自己只是一个冲突社会无可奈何的结果,是一个历史过渡人物。而不明白的独裁者,会梦想独裁制度是社会的必然,会如古代帝制一样,千秋万代传下去。从胡安·卡洛斯一世的回忆中,可以看到,佛朗哥非常明白,自己只是一个过渡人物。

❹ 二战前西班牙不是由希特勒支持的佛朗哥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吗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佛朗哥面临着是否参战的选择,这也是对他的统治的严峻考验。在整个大战期间,佛朗哥一直周旋于两大集团之间,看风使舵,利用英、美与德、意之间的矛盾,从中捞取好处。英法为了阻止佛朗哥靠近轴心国,不断地在经济上援助西班牙,以拉拢西班牙在大战中保持中立。佛朗哥考虑到西班牙的国力不强,同时也害怕德、意控制自己,在大战初期,有意地疏远轴心国。例如,在一次马德里盛大阅兵典礼上,由于佛朗哥故意把准备要出席的德国元帅戈林的名字排在法国驻西班牙大使贝当的后面,使这位早已将自己的指挥棒、元帅服送到马德里以施威摆阔的戈林受屈受辱,最后,放弃到马德里参加观礼。大战期间,佛朗哥宣布西班牙为中立国,游离于交战双方之外,时而靠近德、意,时而为英、法叫好。当德、意力促西班牙加入轴心国参战时,佛朗哥谨慎地予以回绝,他委婉地给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写了一封长信,意思是说如果德国能拿出一个德、意必胜的证据来,酉班牙马上加入德、意集团。

然而,到1940年上半年,由于德国横扫西欧,连连获胜,热衷投机的佛朗哥保持中立的立场开始倾斜,他希望趁机收回被英国人控制两个多世纪的直布罗陀。6月,佛朗哥突然出兵占领丹吉尔。当时丹吉尔是由德、意、英、法四国共管的地区。佛朗哥在采取这一军事行动以前,只通知了德、意,而没有通知英、法。随后佛朗哥又提出收回直布罗陀的口号。

1941年6月,希特勒进攻苏联,佛朗哥被希特勒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表示完全支持希特勒的行动,并请求德国允许西班牙长枪党志愿军参加对苏战争,以报答1936~1939年间德国给西班牙兄弟般的援助。此时,佛朗哥仍留有后退的余地。对外,他只是宣布西班牙由中立国转变为非交战国,对德国,他强调“西班牙派志愿军并不等于站在德国一方参战。实际上,佛朗哥组织了一个由长枪党员组成的“蓝色师团”,穿上德国军队的服装,开赴苏联作战。到1943年,佛朗哥眼看轴心国取胜渺茫,马上又调整西班牙的外交政策,宣布西班牙由“非交战国”恢复中立,并下令召回在苏联作战的“蓝色师团”。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佛朗哥在国内仍推行其恐怖统治。对长枪党以外的党派,尤其是共产党、社会党党员,大肆搜捕、关押,甚至处死,而且还使用阉割刑和绞刑(直到1963年才取消)。佛朗哥的这种恐怖暴虐统治,引起世界范围的强烈不满。1946年12月,联合国通过决议,建议所有联合国成员国从西班牙召回大使,决定只要西班牙保持现行制度,今后就不接纳西班牙为联合国会员国。面对这种国际孤立的局面,佛朗哥宣布实行闭关自守的孤立的经济政策,在国内开展仇视犹太人和一切外国人运动,禁止在公共场合悬挂写有外国字的招牌,鼓励使用本国产品。1947年,佛朗哥又签署《国家元首关于国家元首职位继承法》,宣布西班牙为立宪王国,规定佛朗哥有指定国王继承人,罢免国王继承人的权利。

❺ 丹吉尔的历史

丹吉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据考古学家研究证实,丹吉尔是公元前6世纪由腓尼基人所建造,被称为丁吉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当时的丹吉尔是腓尼基人的重要贸易站。
历史上,丹吉尔曾经多次受到异族人占领,战火一直徘徊在这片土地上。腓尼基人建城后不久,克尔法克尔人将腓尼基人赶出了丹吉尔;不久,汪达尔人又将其占领;汪达尔人之后,罗马人也来到了这里,将丹吉尔变成了毛里塔尼亚丁吉塔那省首府;罗马人之后是拜占庭人;拜占庭人之后是西哥特人;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占领了丹吉尔,将其改名为丹杰,意为“辽阔的海湾”,他们在这里一直呆到了15世纪;1471年,葡萄牙占领了这座城市;1662年,西班牙人又挤走了葡萄牙人;100年后,丹吉尔又为英国侵占;直到1684年,摩洛哥才恢复了对丹吉尔的统治;但是1912年,法国将摩洛哥变为了自己的“保护国”,并将丹吉尔在1923年变为国际共管区,成为“国际自由城市”,由英、法、西、葡、意、比、荷、瑞典等欧洲8国和后来的美国代表组成共管委员会长期管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班牙占领)。
1956年摩洛哥获得独立,同年,摩洛哥政府收回了丹吉尔的主权,“国际共管”状态被取消。1962年,摩洛哥宣布丹吉尔为自由港,1965年,丹吉尔被辟为自由贸易区。

❻ 一战和二战的时候,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干什么

一战和二战,西班牙、葡萄牙都保持中立,

在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葡萄牙虽然是一流的海上强国,但是到了工业革命时期,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经彻底衰落了,殖民地不是独立(巴西等南美国家)就是被新起的列强抢了(菲律宾、古巴被美国抢了),而原来从殖民地掠夺的巨额财富只是变成了封建特权阶层的奢侈性消费,在这几百年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最繁荣的部门一直都不是工业和制造业,而是各种奢侈性消费的部门;享受到带有强烈掠夺性色彩的殖民地贸易好处的只有少数人,财富进入了少数人的腰包,没有变成工业革命的资本。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军事装备有一部分还要依靠进口,没有完整的工业基础,也就等于没有完整的国防体系,也就没有资格参战,所以西班牙和葡萄牙完全被排挤在了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之外。

加上西班牙在二战前爆发内战,沦为了苏德两国的武器试验场,三年的内战耗尽了西班牙的人力、物力资源。内战后的西班牙一片萧条,国家经济处于崩溃边缘。葡萄牙也收到了波及,大量的难民涌入,使得葡萄牙不堪重负。

但是,西班牙、葡萄牙依靠自己中立国的优势,向战争的双方出售资源,获取了大量的财富,比如二战前,西班牙出产的钨矿,价格是每吨75美元开战之后,一路飙升到了 每吨16800美元,但是德国依然购买了西班牙年产量的35%

❼ 西摩战争是怎么回事

西摩战争指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上叶西班牙为侵占北摩洛哥而进行的战争。1860年2月,西班牙军队4.4万人乘苏丹政权日趋衰弱和法军从阿尔及利亚入侵摩洛哥之际,突然占领得土安。3月23日,西军击败摩军后,向丹吉尔推进。英国不希望西班牙在直布罗陀附近的地位得到加强,在它的压力下,西班牙只得暂时停止业已开始的军事行动,并被迫很快将其部队撤出得土安。

但是,根据1860年4月26日签订的西摩条约,摩洛哥被迫赔款1亿列阿利;西班牙在休达地区扩大了一点领地,并在西迪伊夫尼获得了渔业基地。1884~1885年,西军占领里奥德奥罗港,该港后来成为殖民地中心,名称未变。北摩洛哥里夫请部落奋起反抗西班牙殖民者,西班牙于1891、1893、1897年同这些部落进行了多次战争。

随着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的过渡,欧洲列强加紧了在摩洛哥的殖民扩张,这种扩张是在帝国主义强盗(主要是法国西班牙和德国)之间的激烈争斗中进行的。殖民主义列强曾派出大批军队同摩洛哥人作战,其中包括4万人的西班牙远征军。1909年,里夫地区的摩洛哥请部落(柏帕尔族)曾数次战败西班牙殖民者,但未能阻止它们的扩张。1910年,西班牙殖民者占领摩洛哥西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埃利—阿赖什(今阿赖什)和埃利克萨雷利—克比尔。

根据1912年签订的法摩条约和法西条约,摩洛哥沦为法国的保护国,1912年11月,西班牙在摩洛哥领土上建立了一个保护区。丹吉尔及其周围地区被划为国际共管区。但是,摩洛哥人民民族解放斗争的高涨——这一斗争在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更为加强,已成为西班牙占领者同法帝国主义者在摩洛哥划地分赃的严重障碍。1918年底,西班牙殖民者制订了详细的“绥靖”计划,首先征服保护区西部的安杰拉和吉巴拉诸部落,尔后对里夫地区实施向心突击。

为此,占领军增加到6.3万人。1921年春末,西军包围了西部起义军的主力。但是,里夫诸部落展开了游击战争,拥有2万人的西班牙远征军在安瓦尔(今安瓦利)战役和蒙特—阿鲁伊特战役中遭到失败,西军指挥部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到保持其东部地区的阵地上。里夫诸部落于1921年9月在东部地区成立由阿布德·艾尔·克利姆为领导的里夫共和国。共和国军队是由正规部队和16~50岁的所有成年男子参加的部落民军组成。正规部队基本上是由过去的殖民地部队的士兵组建而成的。他们的武器基本上都是缴获来的,包括几百门火炮和机枪。里夫军队的特点是机动性强。里夫军在坚持进攻战术的同时,善于利用诸如迂回和包围等机动方式,力求对敌部队、分队间的结合部实施突击,并经常袭击敌后方。至1923年4月,西军总计达14万人。1924年6月,里夫军转入进攻,于11月底将占领军从国家腹地全部赶出。西班牙独裁者普利莫·德里维拉将军率领的16万占领军死、伤、俘2.7万余人,处于全军覆没的边缘。尽管西军指挥部动用了飞机、装甲汽车和大量的海军兵力,但是在东西部地区各部落不断加强团结的情况下,未能扭转战局。西班牙已无力将战争继续进行下去。里夫共和国的影响几乎扩大到西班牙在摩洛哥的整个保护区。法国帝国主义者非常害怕里夫共和国得到巩固,害怕法国在摩洛哥的保护区各部落及北非其他殖民地的各部落受到影响,于1924年5月开始侵占共和国南部地区。

1925年4月,里夫军对法国占领军展开攻势,并在起义的格藻阿和桑哈贾部落的帮助下将军事行动移到法国保护区。拥有重炮、坦克和飞机的10万法军损失惨重,被迫撤退。在这种形势下,西法两国于1925年6~7月在马德里举行谈判,达成封锁摩洛哥海岸和对里夫共和国采取共同军事行动的协议。法国远征军的人数达32.5万人。西班牙占领军的人数为14万人。敌人在两条战线上均占绝对优势,殖民主义者采取“焦土”战术,造成各起义部落物力人力资源枯竭,部分封建上层分子叛变,里夫军于1925年9月底又退回到1924年的阵地。

嗣后,在胡塞马地区登陆的18500名西班牙登陆兵,攻占了共和国首都阿季迪尔城。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共和国继续英勇抵抗,拒绝了英国政府通过暗中调停而强加给它的旨在巩固殖民统治的所谓“自治”。1926年5月,法西两国军队在克尔特河地区转入进攻,包围了里夫军的主要集团,并对其大本营塔尔吉斯特城实施突击。被分割成几部分的里夫军于5月27日停止抵抗。阿布德·艾尔·克里姆被俘,后来被流放到留尼汪岛。但是,很多地区的武装斗争仍在继续。直到1934年武装斗争的最后一些据点才被除掉。

里夫共和国同西法殖民联军所进行的多年的英勇斗争,是当时民族解放运动的极为重大的事件。正如伏龙芝所指出的,在军事学术领域里,它表明,装备低劣的小部队在山地沙漠地带,同正规军大兵团作战时,采用机动性强和灵活果断的游击战,是行之有效的。

里夫人民所进行的战争,使北非人民解放运动获得了革命武装斗争的经验。里夫人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在于社会矛盾尖锐,部落分散,起义具有地区局限性,同时也是由于法西帝国主义者在军事上占优势。

❽ 印度在独立之前的领土有没有不是英国殖民地的地方

如果我问一个问题:印度独立之前是哪国的殖民地?

估计绝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是英国,这当然没错,而且可能很多人还知道,英属印度不仅仅包含了现在的印度,还包括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也就是几乎整个南亚次大陆,甚至还包括了一部分的缅甸。

但是还有一个知识就少有人知了:其实印度并不是全境都在英国人手里,葡萄牙人也在印度有地盘。

这是咋回事?

首先在历史上大家知道,搞大航海和殖民掠夺,葡萄牙人可是英国人的先辈,早在1498年5月20日,首位抵达印度的葡萄牙人是瓦斯科·达·伽马就在在卡利卡特(即现今的科泽科德)登陆,之后葡萄牙人一直把这个地方当成殖民据点。

1815年拿破仑战争后法属印度的领地 (白色)

1947年10月,印度取回位于默吉利伯德讷姆、科泽科德及苏拉特的补给地lodges的主权。其后法国与印度于1948年达成协议,由法属印度各地人民投票公决其归属前途,1954年11月1日,其余四个法属印度地区由印度接管。

除了法国其实还有丹麦这个小国在印度有殖民地,不过他们只在泰米尔纳德的特兰奎巴建立了一个贸易根据地,然而此贸易站一直无足轻重,并于1845年卖了给英国。此外尼科巴群岛也曾于1755-1868年成为丹麦殖民地,最后被售予英国。

❾ 高分悬赏哥伦布大航行之前或者这前后的欧洲海洋神话!急急急!

大航海时代大事记年表

1298年后 《马可.波罗游记》成书。这本书在欧洲的广泛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文明与财富的倾慕与贪婪,最终引发了新航路和新大陆的发现。

1317年 葡萄牙堂·迪尼斯国王与热那亚航海家佩萨尼亚签订重建海军的协定,开始成为海军强国。

1375年 欧洲当时最完备的航海地图-加塔兰地图完成。

1405-1407年 中国航海家郑和奉明成祖之命出使“西洋”各国,“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借以促使东南亚国家向明称臣纳贡,向世界宣扬国威。1407年于旧港(印度尼西亚巴邻旁)擒国王陈祖义,斩于南京。

1408-1411年 郑和第二次下西洋,1409年于锡兰(斯里兰卡)擒国王亚烈苦柰儿并押往南京,后释放。

1410年 法国主教达里伊着书《世界的面貌》,论述大地为球型,并从理论上断定从西班牙海岸可以越洋去印度。

1412-1415年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于苏门达腊擒前王子苏干刺,斩于北京。

1415年 葡萄牙占领西北非的穆斯林据点休达。

1416-1419年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最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1420年 葡萄牙发现马德拉群岛。

1421-1422年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

1424-1425年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

1427年 葡萄牙发现并占领亚速尔群岛,成为大西洋航行重要的中转站。

1430-1433年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不久,中国又恢复闭关锁国。

1432年 葡萄牙占领马德拉群岛。

1445年 葡萄牙发现绿角(佛得角)。

1446年 葡萄牙人阿方索率船队抵达冈比亚河,马里帝国以及曼宁哥人区域被发现。

1447年 葡萄牙军队与摩尔人作战,兵败丹吉尔,遂调整航海计划,以主要精力来筹建和经营阿尔金商站。阿尔金模式也成为后来西方各国商贸殖民的基本模式之一。

1450年 欧洲的活版印刷技术出现,书本的大量印刷,使得知识得到广泛传播,不再是一部分僧侣的专利,由于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为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思想基础。

1453年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通往东方的陆上和海上商路分别被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控制。

1455年 罗马教皇尼古拉五世颁布特权令,授予葡萄牙海上霸主的地位。

1460年 葡萄牙堂·恩里克王子(大航海时代的伟大奠基者,葡萄牙航海事业的总策划和总指挥)去世,航海探险事业几乎中断。

1467年 A.俄罗斯特维尔商人尼吉丁经伊朗到达印度,着书《三海巡礼》

B.日本应仁之乱(~1477年),战国时代开始。战乱之中的失败武士沦为浪人,不断骚扰洗劫我国东南沿海。倭寇之患由此开始,并越演越烈!

1471年 葡萄牙人的船队到达几内亚湾。

1475年 葡萄牙人的船队到达圣卡塔琳那角。

1482年 葡萄牙着名船长迪奥戈·卡奥出海,发现刚果河口。

1488年 葡萄牙人巴瑟罗缪·迪亚士发现非洲好望角。同年,葡萄牙间谍科维良由陆路(亚历山大和亚丁)只身前往印度实地考察,并为国内发回许多重要情报,这也成为葡国日后向东方发展的主要参考资料。

1492年 A.热那亚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发现新大陆(8月3日从巴罗斯港出发;10用12日抵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10月28日到达古巴;12月6日到达海地并建立殖民地;1493年3月15日返回西班牙),并将之误认为是印度。后来的1493、1498、1502年,哥伦布又几次出海,相继到达牙买加、波多黎各、多米尼加等岛屿和南美海岸以及洪都拉斯、巴拿马等地。

B.德国人马丁·倍海谟设计出第一台地球仪

1494年 在罗马教皇的仲裁下,西班牙与葡萄牙签订了瓜分世界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规定在绿角以西370里加处划分界线,即教皇子午线,线以西属西班牙,以东属葡萄牙。

1497年 威尼斯人卡波特在英国的资助下发现纽芬兰岛,并发现拉布拉多寒流。

1498年 葡萄牙人瓦斯科.达.伽马到达印度卡利卡特(中国史书称古里),开辟了印度航路。(1497年出发,旗舰圣加布里埃尔号;1497年11月到达好望角;1498年3月到达莫桑比克;后在马林迪[中国史书称麻林地]觅得穆斯林航海家伊本·马德内德领航;1498年5月到达卡利卡特,1498年9月回到里斯本)

1499年 奥斯曼土耳其海军击败威尼斯,开始争夺东地中海地区的制海权。

1500年 A.葡萄牙人佩德罗·卡布拉尔率领舰队去征服印度,途中遇风暴而迷航,西行发现巴西,并宣布巴西归葡萄牙所有。后继续东行,绕过好望角后再遇风暴,舰队被风吹散,船长洛伦佐·马克斯发现马达加斯加岛。

B.葡萄牙人费尔南德斯发现格陵兰南部。

1501年 A.佛罗伦萨人亚美利哥·维斯普奇在西班牙政府的资助下对南美洲东北部沿岸作了详细考察,着书《海上游行故事集》,确认这是一块新的大陆,但不是印度,后以他的名字命名这块大陆为“亚美利加”。

B.葡萄牙人加斯巴尔发现纽芬兰岛。

1502年 葡萄牙人达·诺瓦发现阿松森岛和圣赫勒那岛(后来因囚禁拿破轮而出名)。

1505年 A.葡萄牙发现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

B.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任命德·阿尔梅达为印度总督。攻击并歼灭一切非葡萄牙的商船或军舰,垄断东方所有贸易。

1506年 葡萄牙占领索科特拉岛(亚丁湾)。

1507年 葡萄牙海军于印度西海岸被印度埃及联合舰队击败,德·阿尔梅达被击毙。

1508年 葡萄牙占领忽鲁谟斯岛(波斯湾)。

1510年 葡萄牙的印度总督阿布克尔克占领印度的果阿。

1511年 A.阿布克尔克攻占马六甲,完全控制了马六甲海峡。

B.西班牙在塞维利亚专设“印度事务所”,总管对殖民地的统治事务。

C.西班牙征服古巴。

1513年 A.西班牙巴尔博亚探险队通过巴拿马地峡看到了南海,即太平洋。

B.西班牙人阿拉米诺斯发现墨西哥湾流。

1519年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在西班牙政府的资助下出发,力图环绕地球航行以发现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1520年 麦哲伦穿过美洲南段与火地岛之间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后人将这个海峡命名为“麦哲伦海峡”。

1521年 A.麦哲伦到达菲律宾,卷入当地土人的冲突,战死。其手下继续航行,发现摩鹿加群岛(就是着名的香料群岛),随后越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

B.西班牙的埃尔南多.科尔特斯攻取特诺奇蒂特兰城,新大陆墨西哥的阿兹特克帝国灭亡。

C.中葡“屯门之战”爆发,葡萄牙船败逃马六甲。

1522年9月6日,麦哲伦的船队回到圣卢卡港,世界一周航路完成。

1523年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宣布脱离卡尔马联盟,瑞典独立。

1529年 葡西两国签订《萨拉哥萨新条约》,在摩鹿加群岛以东17度处又划了一条分界线,完成了亚洲地区的势力划分。

1532年 A.葡萄牙贵族马丁·苏沙从法国人手里夺回巴西。

B.西班牙侵占厄瓜多爾尔尔。

1533年 西班牙的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灭亡新大陆的印加帝国。

1535年 A.西班牙人门多萨侵占巴拉圭和乌拉圭。

B.西班牙击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夺取突尼斯。

1538年 A.西班牙人阿尔马格罗侵占玻利维亚。

B.西班牙人奎沙达侵占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并筑波哥大城。

1541年 西班牙击败南美阿劳干人,完全征服智利。

1548年 葡萄牙在日本九州设立商站。

1549年 西班牙征服阿根廷。

1553年 A.葡萄牙骗借去中国澳门。

B.英国人威罗比向北冰洋航行,抵达阿尔汉格尔斯克(俄罗斯)。

1558年 A.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即位(~1603年),为了扩展英国的海上势力而积极的鼓励海盗活动。

B.瑞典与俄罗斯为争夺立窝尼亚爆发战争。

1561年 倭寇大举侵犯台州,戚继光率领所部九战九胜,取得举世闻名的台州大捷!以后的几年又会同俞大猷所率俞家军进行兴化、平海、等平倭战役,连战连胜。1665年,长期为害的倭寇之患,终被荡平。

1566年 西属尼德兰地区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569年 A.荷兰人墨卡托首创用圆柱投影法编绘世界地图,奠定航海制图基础。

B.印度海军将领昆甲利大败葡萄牙海军,葡舰队司令德米德兰重伤而死。

1570年 西班牙侵占菲律宾。

1571年 雷班托战役爆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海军在该战役中被西班牙和威尼斯的联合舰队打败,失去了对地中海的控制。从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1579年 尼德兰成立乌特勒支同盟。

1580年 西班牙吞并葡萄牙。

1581年 原尼德兰北部地区宣布独立,荷兰诞生。

1583年 立窝尼亚战争结束,瑞典、波兰和立陶宛击败俄罗斯,赢得胜利。

1584年 英国在北美建立弗吉尼亚殖民地。

1588年 A.英国击溃西班牙“无敌舰队”。

B.英国成立几内亚公司,从事殖民活动。

1589年 葡萄牙灭亡西非安哥拉王国。

1592年 朝鲜“壬辰卫国战争”,丰臣秀吉跨海入侵朝鲜,中国援朝。

1595年 荷兰人范·林斯霍特编着了最早的航海志,记述了大西洋的风系和海流。

1596年 荷兰人巴伦支为探寻由北方通向中国和印度的航线,曾在北冰洋地区作了三次航行,并于本年到达新地岛。

1598年 A.荷兰人范·尼克远征爪哇、摩鹿加群岛。

B.日本关白丰臣秀吉逝世,日军撤出朝鲜。

1600年 A.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直至1858年被英国政府正式取消。

B.葡萄牙侵占缅甸沙廉。

1602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英荷两国矛盾加剧。

1603年 荷兰在爪哇建立商站。

1604年 法国东印度公司成立。

1605年 荷兰在摩鹿加群岛击败葡萄牙舰队。

1607年 荷兰眼镜商人帕理席发明望远镜。

1608年 A.法国在北美圣劳伦斯河下游建立魁北克城。

1609年 A.英国在印度苏拉特建立商站。

B.西班牙与荷兰缔结12年休战协议。

C.荷兰占领班达群岛,完全征服摩鹿加群岛。

1610年 英国人哈得孙航行至今哈得孙湾(加拿大)。

1611年 英国占领印度马苏利巴丹。

1613年 A.英国占领印度苏拉特城。

B.缅甸军队围城34日,最终收复沙廉,处死葡萄牙总督博利多,驱逐葡萄牙人。

1619年 荷兰营建巴达维亚城(雅加达)。

1621年 荷兰西印度公司成立。

1622年 荷兰在美洲东岸占领哈德孙河口,命名为“新荷兰”,建新阿姆斯特丹城。

1623年 荷兰从葡萄牙处夺取巴西。

1624年 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宝岛台湾。

1640年 里斯本发生起义,葡萄牙恢复独立。

1641年 荷兰占领马六甲。

1642年 荷兰航海家塔斯曼出海,抵达毛里求斯和澳洲南部,并发现塔斯马尼亚岛,命其名为“范迪门地”,之后,又发现新西兰南岛。

1643年 塔斯曼继续航行并发现汤加和斐济群岛。

1644年 A.塔斯曼航抵新几内亚西南海岸和澳洲北部。

B.法国向圭亚那殖民。

1648年 A.“三十年战争”结束,参战诸国签定《威斯特伐里亚和约》,西班牙正式承认荷兰独立。

B.荷兰人击败葡萄牙夺取好望角,建立荷属海角殖民地。

1649年 荷兰占领苏门达腊岛亚齐。

1668年 西班牙承认葡萄牙独立。

1652年~1654年 第一次英荷战争,先后发生9次海战,互有胜负,但总体是荷兰战败。

1658年 荷兰占领苏拉威西岛美那德(万鸦老)。

1661年 葡萄牙将荷兰人逐出巴西。

1662年 A.郑成功击败荷兰,收复台湾。

B.荷兰占领苏门达腊岛巨港(旧港)。

1665年 A.西非刚果王国击败葡萄牙军队,宣布独立。

B.法国向马达加斯加殖民。

1665年~1667年 第二次英荷战争,各有失利,双方最后签订《布里达合约》。

1667年 荷兰占领苏拉威西岛乌戎潘当(望加锡)。

1670年 英国玻意耳在研究海水中盐度与密度关系基础上发表《海水盐度的观测和实验》,开创海洋化学的研究。

1671年 葡萄牙人第二次灭亡西非安哥拉王国。

1672年~1674年 第三次英荷战争,在此以后荷兰势力有所削弱,英国取得了最后胜利。英国夺占新阿姆斯特丹城,改名纽约。

1675年 丹麦人罗默首创恒星中天法测时。

1686年 英国人哈雷系统地研究了主要风系与主要海流的关系,后又阐述了海洋蒸发现象。

1687年 英国人牛顿用引力定律对潮汐性质作了精辟解释

1688年~1697年 法国与反法的奥格斯堡同盟(由英,荷,奥,西等国组成)之间发生战争。这是英法之间海上争霸战的开始。

1698年 东非蒙巴萨阿拉伯人起义,击败葡萄牙人。到了次年,鲁伍河以北葡萄牙殖民者全被驱逐。

1702年~1713年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英法的第二次交锋,结果英国取得了海上霸权的明显
优势。

1730年 A.英国人西森发明经纬仪

B.英国人哥德弗莱和哈德利首创用六分仪在海上进行天文定位测量

1732年 俄皇彼得一世派白令考察俄国东端海域,发现“白令海峡”。

1740年 瑞士人伯努利提出平衡潮学说

1740年~1748年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英法的第三次交锋,法国还是失利。

1756年~1763年 “七年战争”,这是18世纪英法争夺海洋和殖民霸权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战争结束,英国取得了最终胜利,从而确立了其全球的海上霸主的地位,“日不落帝国”建立!

1768年~1779年 英国的詹姆斯.库克船长进行了3次南太平洋考察,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纳入英国版图,并且发现了夏威夷。但库克的功绩在于发现了用橙汁和卷心泡菜来防治坏血病的方法,从而拯救了大量水手的生命。库克是继哥伦布之后在地理学上发现最多的人,南半球的海陆轮廓很大部分都是由他发现的;他还在海上精确地测量经纬度,取得了大量表层水温、海流、大洋测深及珊瑚礁等科学考察资料。

1770年 美国人富兰克林制作并出版了墨西哥湾流图。

1772年 法国人拉瓦锡首先测定了海水成分,发现水是氢和氧的化合物。

1775年 A.法国人拉普拉斯创立潮汐动力学理论。

B.库克完成了环南极航行。

1779年 库克在与夏威夷人的冲突中被杀。

1799年 德国人洪堡德发现了秘鲁海流。

❿ 小国“摩洛哥”差点让“一战”提前9年爆发,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一战之前的世界,那我觉得没有比“一触即发”更为贴切的词汇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巨大灾难,在一战之中,法国德国英国俄国等国家,投入了上千万人在战场上浴血拼杀,不过这场战争的爆发却似乎很“偶然”,萨拉热窝事件中奥地利皇储被一个塞尔维亚热血青年刺杀,然后整个世界陷入战火。听上去,很玄幻。

不过实际是,这场世界大战其实早在9年之前就可以爆发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9年之前世界陷入空前危机的原因,是一个北非小国——摩洛哥。

上图_ 德皇威廉二世 夫妇

1906年1月14日,在西班牙的阿耳黑西拉斯,英美法俄德意奥匈等国参加的国际会议召开,这会议只有一个主题——解决摩洛哥危机。

当时德国论打仗肯定是不怕法国的,但是这个时候它猛然间发现,英美俄意都支持法国,只要奥匈支持自己,外交上过于孤立。

所以德国不得不暂时退让一步。但是这次摩洛哥危机背后折射出的是世界局势的一触即发,世界大战已经成了定局,只要有稍微改变平衡的风吹草动就足以打破表面的和平。

文:三清妙音

阅读全文

与丹吉尔是什么时候被英国占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空置税什么时候开始征 浏览:436
意大利旅游穿什么衣服合适 浏览:985
出口印尼中华多少钱一条 浏览:123
为什么意大利登山靴出名 浏览:390
中国移动Edge什么意思 浏览:180
意大利什么车销量好 浏览:173
美国用什么导弹炸死伊朗将军 浏览:831
越南降真香有什么特点 浏览:907
越南头顿的河叫什么 浏览:609
葡萄牙在印度什么地方 浏览:179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哪个城市举办 浏览:816
意大利买哪些车便宜 浏览:208
英国正规军有多少人 浏览:482
哪里有越南榴莲苗买 浏览:526
中国进口猪产品有哪些 浏览:794
印尼出国需要注意什么 浏览:212
印尼巴士飞机怎么起飞 浏览:467
印尼白刺参是什么 浏览:914
英国留学可以办什么银行卡 浏览:255
意大利文图拉最后怎么样了 浏览: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