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方允许欧盟渔民继续在英国渔场捕鱼5年半,为何本国渔民失望
英国允许欧盟渔民继续在英国渔场捕捞鱼五年半,对于英国本土渔民而言是非常失望的,因为最近英国与欧盟在脱欧方面闹得沸沸扬扬。虽然目前英国仍然没有实现脱欧的完全愿望,但是在进展方面已经逐渐达到了脱欧的现象。如果在这五年间,英国成功脱离欧盟管制,那么该渔场的使用权仍然可以供给欧盟渔民进行使用,这对于英国渔民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如果英国脱欧成功,英国和欧盟作为独立的个体,双方是一种平等的状态。此时应方允许欧盟渔民继续在英国渔场捕捞,势必是对欧盟的一种优惠政策,对于本国渔民的影响十分之大。
总体而言,英国渔民在英国政策颁布之后,损失是非常大的,所以他们对于英国政府也是较为失望。对于英国人民而言,他们损失的开始将会是在英国宣布完全脱欧之后。
B. 英国外交大臣拉布:渔业是英欧谈判主要争论点,渔业为何如此重要
这是因为渔业是英国和欧盟国家利益相关的大事,渔业议题涉及到服务贸易、捕捞配额、民族感情和主权的问题。英国希望脱欧后能够优先获得自己国家海域的优先捕捞权,而法国、比利时、葡萄牙则希望和以前一样。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欧盟国家的捕鱼船只占到了英国船只的六倍以上,所以一旦英国这次在渔业问题上谈判成功,那么欧盟将会损失惨重。
但是对于英国来说,渔业问题与选票相关,而且,应该多次因为渔业和其他国家有过矛盾和纠纷。英国光是与冰岛,就爆发过三次“鳕鱼战争”,和法国又爆发过两次“扇贝战争”。但是,欧盟掌控着出口市场,英国渔民捕获的海鲜大多出口。
所以,英国对于这个问题相当重视,而这个问题也十分的棘手。
C. 分析17世纪荷兰与英国分别提出公海航海自由原则和领海主权概念的历史背景
在古代和中世纪前半叶尚无领海、公海的概念,世界海洋是对所有人开放的,是人类所共有的。大约从13世纪开始,一些沿海国家开始对海洋某些领域提出主权要求,少数海洋大国开始争夺海上霸权,在他们所控制的海域强行征收捐税,禁止外国人捕鱼和航行,打破了原有的海洋秩序。在这种环境下,被称为“国际法之父”的荷兰法学家格老秀斯于1609年发表《海洋自由论》,提出了着名的“海洋自由”主张,他认为海洋浩瀚无边,不能为任何人所占有,它应为一切人提供航行和捕鱼之用,也就是说海洋在本质上是不受任何国家主权的控制的,所有国家都可以自由地加以利用。但当时格老秀斯的主张受到了以英国的约翰•塞尔登(John Selden)为首的许多学者的反对和攻击,,塞尔登的《闭海论》直接反对格老秀斯的“海洋自由”,竭力为海洋主权的主张辩护,这种主张在17世纪占了上风,各国都积极推行海洋主权的政策。
格老秀斯的主张虽然受到反对,但其影响是无法取消的,到了17世纪下半叶,实际上所有国家的船舶都可以自由航行于公海的所有部分了。 但是,当时的“公海自由”概念基本上还仅仅局限于“航行自由”的范畴。法国国际法学者吉德尔(Gidel)认为:“公海自由所包含的基本概念,是不允许任何船只在和平期间的航行途中对其他船只进行干扰。”但同时他也承认,公海自由“不能不包括积极的结果。公海自由是指相对独占作用而言,最终必将导致‘使用平等’这一概念……” 这也就是说,“公海自由”的含义决不是仅仅是以国家或个人的“不作为”保证公海上的航行自由,它还应包括对公海的积极利用的自由。“捕鱼自由”无疑是“积极利用自由”的应有之义。
“公海捕鱼自由”的自然法依据尽管在今天看来难以成立,但在数百年以前却被认为是很好理解的:对于任何人可以无害地使用、并且也足够全人类使用的东西,大自然不给予任何人以据为己有的权利。很显然,对当时的人来说,海洋中的渔业资源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并从而形成了“公海捕鱼自由”的原始涵义。
17世纪下半叶,荷兰在公海上推行航海和捕鱼自由的政策;1689年,荷兰执政者奥林奇•威廉登上英国王位之后,英国与荷兰之间的渔业纠纷平息,荷兰获得了捕鱼权;这些事例以及日后丰富的国际实践,都可以充分证明“公海捕鱼自由”这项原则作为国际习惯法的存在。
D. 英国欧盟达成贸易协议,双方谁做出的让步最多为什么
双方都有让步,在捕鱼权方面,有五年过渡期,过渡期内欧盟会将收益的25%让给了英国。近日欧洲媒体表示,经过漫长的讨论,终于英国和欧盟就脱欧协议达成了协议,英国在过渡期的最后时刻终于完成了正式的脱欧谈判。欧盟主席表示,双方达成了一份公平的协议,这件让双方的权益都能得到保障,按照这份协议,双方将在捕鱼权分配,交通,能源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安排。据相关人士表示,捕鱼权是双方最后的谈判议题,最后双方做了让步,欧盟将在未来五年内获得部分捕鱼权,但捕鱼的25%的收益将让给英国政府。
早前双方的争议在于,英国认为让欧盟的渔船在英国海域捕捞,将会影响到英国的捕鱼业,所以态度强硬,表示将重新夺回捕鱼权。
E. 欧盟各国谈判英国脱欧问题,你觉得英国会受到多大影响
欧盟各国谈判英国脱欧问题,你觉得英国会受到多大影响?
英国与欧盟终于在12月24日达成贸易协议,英国首相约翰逊振臂庆祝的照片,又形容英国将实现全面政治经济独立。究竟这份协议内容是什么,又将如何影响英欧未来关系?简单而言,英国与欧盟达成贸易“零关税、零配额”的协议,避开只根据世贸规则展开贸易,但这并非代表贸易零障碍,英国也要承受“脱欧之痛”。
在英格兰水域的渔船
5. 人口流动关卡增
自2021年1月1日后,英国人与欧盟成员国公民不再有到对方国家自由工作与生活的权利,英国将可设计新的接收移民机制。至于若英国人要到欧盟短期逗留,仍可通过免签证计划前往,若要工作需遵守各国不同的规则。
6. 银行进入欧盟市场受影响
金融服务并非这次贸易谈判一部分,在2021年1月1日起,英国银行和金融机构不再获全面进入欧盟单一市场的权利,取而代之是“对等”(equivalence)的制度,未来英方银行、保险公司或其他金融公司要若进入欧盟市场,要先获欧盟认定为“对等”。
随着英欧达成贸易协议,欧盟或会更愿意为伦敦金融机构提供进入市场的机会,但在达成协议前,已有一些金融机构把部分工作职位转移到欧盟地区,以避免影响对欧盟客户的服务,涉及7,500个职位。
F. 历史问题
三国协约中的三个国家是(英国、法国、俄国 )
英国、法国、俄国为对抗三国同盟,通过1904~1907年签订一系列协议而结成的一个帝国主义集团。
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列强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经济实力高速膨胀的德国,要同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分享“阳光下的地盘”。拥有强大陆军的德国又在大力扩充海军,使英国对帝国的安全非常担心。英布战争发生后,英国放弃传统的“光辉孤立”政策,逐步同法国接近。法、德之间的矛盾也促使法国向英国靠拢。
1903年春,英王爱德华七世访法,是英、法亲善的开端。7月,法国总统□.-F.卢贝回访,两国外长开始谈判,其目的是解决造成两国对立的殖民地问题。1904年4月8日英国外交大臣兰斯多恩侯爵(第五)H.C.K.菲茨莫里斯和法国驻英大使 P.-P.康邦在伦敦签订一项瓜分殖民地的协约。其主要内容:①法国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行动,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有维护安宁和协助改革的权力;②划定两国在暹罗(今泰国)的势力范围;以湄公河为界,西半部为英国势力范围,东半部为法国势力范围;③法国放弃在纽芬兰独占的捕鱼权,英国让给法国西非一些殖民地。秘密条款规定,双方政府之一如为“情势所迫”,也可变更埃及或摩洛哥的现状。但自由贸易、自由通行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南岸禁止设防等原则仍继续维持。一旦摩洛哥苏丹政权终止,其一部分领土,即直布罗陀海峡南岸让给西班牙。由此,英、法之间所谓的“衷心协约”(协约国由此得名)即告建立。
英、法协约签订后,英、俄也开始接近,英、俄在近东、中亚和远东地区都有利益冲突,但这时英、德矛盾的发展已超过英、俄矛盾;俄国与德奥在近东和巴尔干地区的矛盾也超过了俄、英的矛盾。1907年 8月31日,俄国外交大臣А.П.伊兹沃利斯基和英国驻俄大使H.尼科尔森在彼得堡签订了分割殖民地的协定。主要内容:①划定波斯(今伊朗)东南部为英国势力范围,北部为俄国势力范围,两者之间的地区为中立地带,对英俄两国平等开放;②俄国承认阿富□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外,并承允英国代管阿富□的外交。英国则声明不变更这个国家的政治地位;③尊重西藏的领土完整,不得干涉它的内政,只可经过中国政府中介与它进行交涉,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协定关于西藏的条款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侵犯。
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加上法俄同盟,组成了“三国协约”或“协约国”。与三国同盟不同,三个协约国没有签订一项共同条约,只有俄、法两国是负有军
事义务的同盟国,而英国却拒绝承担军事义务。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1882)双方疯狂地进行扩军备战,终于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大战中,协约国也就成了反对德国及其同盟者的国家的共同名称。1918年德国投降后,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曾以协约国的名义, 3次向苏俄发动武装干涉。随着协约国之间矛盾不断加深,逐步瓦解。
G. 十八世纪,一英镑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多少人民币
十八世纪中期的一英镑至少相当于现在的两千元人民币。
英磅是英国国家货币和货币单位名称。英镑主要由英格兰银行发行,但亦有其他发行机构。最常用于表示英镑的符号是£。
英镑开始和美元有点同步走低的意思,反弹之路及其坎坷,不管美元如何承压,他都岿然不动,目前还是在1.331附近徘徊不前,完全处于负重前行的过程,其压力的来源还是英国和欧盟方面的谈判。
抛开北爱尔兰协议的束缚,现在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在英国和发过的捕鱼权问题;因不满英国政府未履行脱欧协议向法国渔民颁发足够的捕鱼许可证,法国国家渔业委员会宣布,将于26日封锁三个英吉利海峡港口和海底隧道的货物通道。这一行动被视为一次“警告”,以此施压英国迅速授予法国渔民捕鱼许可证。
届时,法国渔民将阻止渡轮抵达三个港口:圣马洛、乌斯特雷姆和加来。此外,法国国家渔业委员会主席表示,渔民还将连续数小时阻止货运卡车进入海底隧道货运站入口。
这真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英国纯属自己作得,当初为了早点脱,和欧盟达成协议,现在自己又开始单方面修改,2020年对抗疫情,现在又开始和欧盟搞事情。
不过,按照英国以往的态度,我不管他当初是为了早些脱离欧盟做的出的妥协也好,还是说真的认怂,事是已经摆在那了,现在跑出来不认账,没有任何意义,欧盟方面更不会做出妥协,所以最终还是以英国妥协结束这场闹剧;简单点来说,欧盟没了英国的市场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是英国没了欧盟的市场,你们看看他的地理位置就知道了。
至于美元方面的压力,现在哪里有啊,美元早前的超涨,已经把价格提的太高了,接下来面临的是一段回撤,所以并不会给英镑造成多么大的威胁。
所以接下来,我们需要关注的也只有脱欧方面的进展情况,其次就是技术面的运行。
H. 英欧举行新一轮谈判,最后结果如何
英国和欧盟在三天之前举行了新一轮的谈判,但是很明显谈判的效果并不好,但是双方都有想继续合作的意愿,所以本来这一轮谈判已经是进入秋天之前的最后一轮了,但是双方都表示在9月份还将继续进行谈判。
问题是英国确实是想要和欧盟达成合作,但是却一直不愿意在那些棘手的问题上做出让步。这也是欧盟官员亲自表示的,在上一次的伦敦所举行的谈判结束之后,欧盟官员都能够感觉到,英国每一次的意愿都是希望能够打破僵局,然后让两者的合作有实质性的进展,可是英国却没有能够遵守提议。
不仅如此,英国和日本也已经进行了长期的谈判,因为一旦两个国家谈成的话,那么两个国家就确定了非常正式的贸易合作伙伴关系,这也是英国脱欧之后自己去和一个国家签订了合作,而英国在1月份脱离欧盟之后,目前已经和欧盟进行了多次的会议商讨,希望能够在贸易以及安全方面建立新的关系,可是在捕鱼权以及贸易如何执行等方面上两者仍然有很大的分歧。
I. 吃货为了捕鱼权:卡马尔同盟对抗汉萨同盟之战
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成了欧洲人精神上的主宰。古代基督教有很多斋戒日,在大斋期以及每周三、周五欧洲人不能吃肉,根据统计这种斋戒期长达140多天到200天,但鱼肉不在限制范围内。中世纪最负盛名的鱼肉是七鳃鳗,这种鱼从罗马时代起就是欧洲最贵重的食物之一。英国的亨利二世就是在自己的法国封地上吃了七鳃鳗而一命呜呼,给英国留下了长时间的内战纷争。
三国保留了各自的王室和政府,由联盟认可的“共主”的负责外交和对外作战,三国设置对外作战“基金”,同盟的第一任共同君主是丹麦女王玛格丽特。1412年玛格丽特去世后,卡马尔同盟就在她的继承人埃里克的率领下和汉萨同盟开战,在战争中卡尔玛同盟攻占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个德意志公国。为了对抗卡尔玛联盟,汉萨同盟再次使出禁运法宝,禁止从瑞典进口铁矿石,卡尔玛联盟经济发展面临极度困难。埃里克派到瑞典的税收官员对此不管不问,只想完成任务,激怒了瑞典人。卡尔玛同盟从此陷入长时间的内战,再也没有多余的力量和汉萨同盟抢鱼了。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作者原廓。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J. 英国政府的脱欧进程,对此你怎么看
自1973年英国加入欧盟以来,英国一直存在脱欧倾向。2016年以来,英国脱欧经历了波折。英国脱欧已成为英国国内政治的重要议题,反映了英国的政治制度和席卷欧洲的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这也将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和欧盟改革产生深远影响。欧盟首席谈判代表米歇尔·巴尼耶。周二表示,英国和欧盟正在为谈判达成一项贸易协定作出最后努力。双方官员表示,最快可能在周三达成协议。
捕鱼权,英国希望在脱欧过渡期后完全控制其捕鱼水域,禁止所有外国船只进入英伦三岛周围12英里的海域。欧盟希望英国遵守共同渔业政策,欧盟协议将赋予成员国在欧洲水域捕鱼的权利。公平竞争环境,这是所有欧盟国家都认同的概念,它可以确保成员国在环境、税收、国家援助等问题上制定自己的规则,不能削弱其他国家的利益。欧盟表示,零关税协议取决于英国达成的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协议。但英国不同意,称英国脱欧的基本原则是英国将能够制定自己的规则。协议管理,任何贸易协议最终都可能导致争端。欧洲联盟希望欧洲法院成为处理争端的最终机构,而联合王国则表示,欧洲法院不应发挥任何作用并作出最终裁决。双方的声明都表明,虽然会有进一步的讨论,但在关键问题上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