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西洋武器中,重剑、大剑和剑的区别是什么
剑--长剑(LONGSWORD)
长剑在中世纪早期已经出现,这是一种轻,薄,长短适中,单,双手都方便使用的武器,主要以切削,突刺为主要攻击方式,刃长70到80CM,柄长20到25CM,柄头无装饰或只有长椭圆配重球。但是这种剑的破坏力实在太小,主要是一般士兵防身的武器。
大剑(BASTARDSWORD)
15世纪,通过阿拉伯,中国,日本先进的冶金技术传入欧洲,长久以来的困扰军人和佣兵的“斩刺不能两全”的问题由这种剑的出现而解决。因为同时拥有骑士剑的“突刺”和斩剑的“砍劈”以及阔剑的“顺手”而在名字中出现了“杂种(BASTARD)”。实际上,这种剑可说是最完美的。无论是否使用盾牌,都能发挥它的效用。
一把顺手的大剑,其实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来说,刀刃长度为使用者身高一半,柄长为刃长1/3是最好的比例。
双手巨剑(Two-Handed Sword) 不知道你所指的重剑是不是这个
以双手使用为基础的大型砍劈武器,厚度一般在1·5厘米左右,长160厘米,其中柄40厘米。在刀身上靠近护手处有30厘米无锋的部分。有血槽,一般有多个装饰突起。其实并不重,只有5公斤左右,对体力自信的人都可以用。
❷ 英国海盗所佩戴的剑是重剑,花剑还是佩剑……
佩剑。望采纳
❸ 这种欧洲双手的大剑在历史上有么叫什么
属于双手大剑,不算巨剑
欧洲的剑大致分为短剑,武装剑,长剑(包括混种剑,手半剑(手半剑和混种剑并不是一回事)双手大剑)巨剑
双手大剑不等于巨剑!巨剑自成一派,有自己特有的结构和用法,和前几种剑都不一样,技术和发力更接近棍术或长杆武器,你不可能把巨剑当做长剑用,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武器。
巨剑包括:日耳曼式、(意大利式),伊比利亚式,丹麦式,苏格兰式(大号的“克雷默屠宰剑”)
图上这种更像是15世纪晚期的德国式双手大剑,并不属于巨剑。
按比例大约1.4米左右,是双手大剑
❹ 重剑是什么时代的兵器
锐剑(重剑,决斗剑):起源于法国武士决斗用的武器,剑身的质地较硬且较尖. 长约1.1公尺,最重达770公克,剑身呈三菱形,无弹性。
❺ 奥运会击剑比赛项目中佩剑,花剑,重剑,分别指的是什么意思
花剑:
花剑总长110厘米,剑身长90厘米,重量不超过500克,剑身横断面为矩形,护手盘小。比赛采用电动裁判器。剑的末端装有电钮,运动员在比赛中只能刺,不能劈打。当运动员刺出的力量大于500克时,剑头的开关就接通,裁判器上会显示信号。击中有效部位躯干(也就是运动员的金属背心)时裁判器才会显示红或绿色灯,击中无效部位,则显示白灯。每刺中一剑有效部位可得一分。如果运动员相互击中有效部位时,裁判员则判主动进攻的运动员胜一剑。
重剑:
重剑长度与花剑相同,重量770克,剑身横断面为三棱形,护手盘大。比赛采用电动裁判器,运动员在比赛中只能刺,不能劈打,全身都是有效部位(除后脑)。剑尖同样有弹簧头,当运动员击中力量超过750克时,裁判器才会显示彩色灯的信号,得分与花剑相同。但一方运动员击中对方后,另一方再刺中对方,裁判器只显示先刺中一方的灯。如果双方在1/20~1/25秒内同时刺中,则同时亮灯,为互中,各失一剑。
佩剑:
佩剑总长105厘米,剑身长88厘米,重量500克,剑身横断面为梯形,护手盘为月牙盘。剑尖为圆形,没有弹簧头,佩剑即可刺又可劈,这是与花剑、重剑最大的区别。腰部以上包括上肢(除后脑)均为有效部位。每刺中或劈中对方有效部位时裁判器显示彩色灯,而刺、劈中无效部位则无任何信号显示。得分与花剑相同。
❻ 古代欧洲的重装甲骑兵手持的重剑与步兵使用的剑有什么不同最好有图
欧洲重甲骑兵最主要的武器是长达5米左右的长矛。在冲入敌阵后,长矛扎在敌人身上。而后骑兵拔出长剑或匕首作战。
所谓的重剑,一般都是双手剑。在马上挥舞重达数十斤的重剑,不仅效果不佳,而且重心都很难把握。所以骑兵所用的剑一般都是重量适中的长剑,后来逐渐为各种马刀取代。
❼ 隆美尔和蒙哥马利哪个是盟军的将领
隆美尔是德军将领。
盟军:蒙哥马利,“英国重剑”。
❽ 求西方剑的分类
Rapier(西洋剑)一词直至15世纪末才出现,被用来称谓一种细长的剑,它一般是市民服饰的一部分。实际上它可以追溯得更远,有观点认为它始于14世纪的穿甲剑。
一、种类
现代西洋剑分为花剑、重剑和佩剑三种。
1.花剑:也称“轻剑”,全长不超过110厘米,重量不超过500克。是西洋剑当中最轻巧、速度最快的,它的原型是中古欧洲绅士们决斗用的佩剑。花剑只能用来刺击,不能砍劈,比赛中只有躯干部位是有效击打部位;
2.重剑:长度不超过90厘米,重量不超过770克。是西洋剑中最重型的,它的原型是欧洲军官们的佩剑。重剑同样只能刺击,不能砍劈,比赛中全身都是有效击打部位;
3.佩剑:全长不超过105厘米,重量不超过500克。体积和重量介于花剑和重剑之间,它的原型是古代骑兵所配备的军刀。佩剑比赛允许刺击和砍劈,有效击打部位是腰部以上。
二、双刃结构
当时,西洋剑普遍为双刃结构,只是比一般剑细一些,可同时用来割与刺,护手的样式还很简单。剑法强调进攻;不到万不得已,剑手不会有封挡或闪避的动作。很快,这种剑也被广泛地用于防御,剑刃因此常受到极大伤害,于是人们又学会了使用剑身的平面,但不管怎样,剑尖总是最致命的部分。
三、发展历史
穿甲剑(ESTOC)是一种长剑,剑身坚硬,成三角形或长方形,没有刃。它被设计用来刺穿防具,无论是铠甲还是锁子甲。如果它从垂直方向击中铠甲,它就有可能将其刺穿,否则它就会向一边滑动,最终楔入铠甲的接缝中。也就是在那时,人们学会了在剑柄与刃的结合处加上铁条或铁镮用来护手。反对者则指出最早的西洋剑基本上是双刃的,只有当它变得更轻一些的时候才被市民佩带,这种剑并非来自战场,它的主要目的是防身和决斗。
四、格斗模式
随着格斗模式的变化,剑也有所改变。护手变成更为精致的环状以加强防护力,剑刃逐渐加长收窄。到了16世纪中叶,有延长护手的西洋剑基本成型。剑身颀长,是否开刃已不再重要。实际上剑身基本是方形的,直到最后几英寸才变扁出刃。这样剑手可以用抽击的方式割伤对手的脸和眼睛。有时剑身竟然长达60英寸,这样反而会给剑手带来不便。
带着60英寸的长剑走路不但非常笨拙,还会碰到东西、绊倒行人,很是讨厌,以至于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不得不下令凡配剑长过一码者全部毁掉。
护手的工艺愈加成熟,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时候。刺击的技法有所发展,这一点导致了剑身的无限制加长,不过剑身很快又收缩至36~39英寸的范围。与此同时,护手也出现了壳状结构,到了17世纪,出现了样式成熟的骑士佩剑护手,它和更早一些的碟状护手非常相似,人们经常会把它们和杯状护手搞混,这种事情一不留心就会发生,很令人困扰。此外,人们并不认为它看起来很考究,我的看法则正好相反,但我也发现它对我来说实在太浪漫了。
剑的变化并未停止,护手又开始变小,原来能为剑手提供很好保护的交叉护手逐渐退化为装饰品。剑身继续收缩,形成了小型剑的样子——三角形,异常轻捷,长度在30~33英寸之间。
小型剑看起来像美丽、致命的小玩具。它们轻盈纤细,非常迷人。很多人都把它们看作终极宝剑和最具杀伤力的决斗武器。我个人强烈反对这种看法。它们只有在现在所公认的规则约束下才是有杀伤力的,那就是不能夺取对方的剑。尽管在现代击剑运动中夺剑被视为违例,但它始终都是一种荣誉的、有价值的策略。对战时你可以轻易地用左手把对方的剑拨到一旁;如果他一击未中,收剑的时候只要慢上一瞬,你就可以抓住剑身。如果剑是开刃的,这种方法很不可行,但对于三角形的剑身,这种方法是非常实用的。
虽然还没有真正地进入对西洋剑发展的研究,但还是让我们总结一下从它开始出现,到17世纪70年代达到顶峰,直至最终的退化型(着者观点)的一系列设计进程吧。当时这种剑的用处是为普通市民提供保护。随着科学的发展,剑也因而受益;流行时尚和社会条件的改变同样作用于西洋剑,但一直发展到的最终形态,它都未失其单独使用的单手防卫性穿刺武器的本色,就是说它根本不适合用来对付防具或出现在群战中。
❾ 欧洲的重剑,阔剑,大剑是什么样子的
其实差别只是在于用途和使用人群。 具体数据楼上有说。我就讲明一下别的内容。 重剑一般由身材高大一点的游侠(就是那些没钱买战马的家伙。)佩戴。长度大致为:‘双手平举于胸前,剑尖刺入地上,剑柄刚好支撑着手。’这个长度就比较适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