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1806年是英国什么时代

1806年是英国什么时代

发布时间:2022-05-15 06:34:24

A. 1818年~1848年是英国哪个时代

汉诺威王朝,威灵顿公爵打败拿破仑,伦敦开始修建地铁,维多利亚女王继位,英国在上升期

B. 英国曾自称为“日不落帝国”,当时那些国家的那些地方属于它的殖民地

1.非洲:

冈比亚,自1661年起该国就是英国商人的要塞,1821年被并入塞拉利昂,1888年成为独立的英国殖民地,1894年部分内陆地区也被宣布成为英国的保护国,1965年获得独立。

塞拉利昂,自1787年起塞拉利昂就是英国公司进行黑奴贸易的重要据点,1807年成为英国殖民地,1896年其内陆地区被宣布为英国的保护国,1961年独立。

好望角,1795年和1806年英国从荷兰人手中两次夺得好望角的部分领土,1814年全面吞并好望角,1872年起受英国直接管辖。

2。美洲:
英属洪都拉斯,今伯利兹。1636年起就有英国的洋苏木砍伐者在该国沿岸定居,之后西班牙与英国展开了对该地控制权的争夺,直到1786年英国取得完全的控制权。1862年至1884年该地由牙买加管辖,1884年成为单独的殖民地,1981年独立。

加拿大,法属加拿大在1760年被英国占领,1763年成立英属魁北克殖民地,1791年魁北克被分为上下加拿大两个独立的殖民地,后下加拿大被重新命名为东加拿大,上加拿大被称作西加拿大,东西加拿大又分别是后来魁北克省与安大略省的核心部分,他们与新不伦瑞克和新斯科舍于1867年合并组成加拿大自治领,之后英属哥伦比亚、爱德华王子岛、西北地区和纽芬兰岛又陆续加入加拿大自治领。

福克兰群岛,1765年英国首次占领福克兰群岛,后在西班牙的抗议下于1774年撤出,1833年又重新占领,1841年开始进行殖民统治。1982年阿根廷宣布福克兰群岛归其所有引发马岛战争,英国在战争胜利后重新取得该岛的主权。

纽芬兰,15世纪后期起英国的船只就在该地区海域捕鱼,1583年汉弗莱·吉尔伯特爵士登陆纽芬兰并宣布其为英国领土,1713年英国政府开始对其进行直接的殖民统治,1855年纽芬兰成立责任政府,但1934年英国又恢复对其殖民统治,1949年加入加拿大自治领。

巴哈马群岛 1717年开始被英国统治,1973年独立。

巴巴多斯 1625年起开始有人在该岛上居住,1663年归英国政府统治,1966年独立。

百慕大群岛 1612年一家伦敦公司开始管理百慕大,1684年起由英国政府直接管辖。

多米尼加 1761年英国从法国手中获得该岛,1778年法国重夺多米尼加,英国则于1783年再度占领;1978年独立。

牙买加 1655年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该岛,1962年独立。

圣赫勒拿岛 1651年英国吞并该岛,1661年起东印度公司对其进行管理,1834年英国政府开始对其进行直接管辖。

3.亚洲:
英属印度 1609年起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沿海建立起移民据点,1757年开始向内陆扩张领土,多数印度邦保持内部事务的自治,但是就必须服从东印度公司的绝对权威。1858年英国政府正式接管印度的统治,印度也逐渐成为英国在全球最重要的殖民地之一,被称作“王冠上的明珠”。1876年起英国君主也被授予“印度皇帝”或“印度女皇”的称号。1947年印度在分裂为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后独立;1972年孟加拉国又从巴基斯坦分裂出来。

4.欧洲:

直布罗陀 1704年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这个军事要塞,1713年英国与西班牙签订条约,正式确认其主权归英国所有。

5。大洋洲:

澳大利亚 新南威尔士是英国在澳大利亚最早的一个殖民地,1770年詹姆斯·库克就提出对澳大利亚东部沿海进行开发,1788年第一批英国犯人被移民到此拓荒,1855年新南威尔士成立责任政府。1824年昆士兰成为英国在莫尔顿湾所建的第一个殖民地,一开始隶属于新南威尔士殖民政府,1859年脱离,成立独立的责任政府。1834年英国议会决定在澳大利亚成立新的殖民地,1836年第一批英国殖民者到达南澳大利亚,1855年南澳大利亚成立责任政府。塔斯马尼亚则早在1803年就被欧洲人殖民,最早被称作范迪门兰,是新南威尔士殖民政府下的一个行政区。1825年脱离新南威尔士成为独立的英国殖民地,1856年成立责任政府。1834年,来自塔斯马尼亚的英国人又到菲利浦港殖民,1851年维多利亚殖民地成立,4年后成立责任政府。西澳大利亚则从1826年开始就被殖民,但直到1890年才成立责任政府。1901年由新南威尔士、昆士兰、南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维多利亚和西澳大利亚合并组成澳大利亚联邦,后取得自治领地位。

新西兰 詹姆斯·库克分别于1769年和1770年对新西兰北岛和南岛提出主权要求,1840年英国与当地毛利人签订条约,英国开始统治新西兰,1856年新西兰成立责任政府,后取得自治领地位。

C. 英国的乔治时代和爱德华时代,是指具体什么年

乔治王时代 (Georgian era),指 英国乔治一世 至 乔治四世 在位时间( 1714年 - 1830年 ),其中 1811年 至 1820年 又称为 摄政时期 。有时,也将 威廉四世 (1830年至 1837年 )在位时期算入乔治王时期。爱德华时代(Edwardian era或Edwardian period)指1901年至1910年英王爱德华七世在位的时期。

乔治一世是德意志人,母语为德语,再加上他有语言障碍,所以他不会说英语,也不想去学,但他的执政时期是英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对日后英国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他所开启的汉诺威王朝到维多利亚时代成为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爱德华七世(Edward VII,1841年11月9日—1910年5月6日),英国国王(1901~1910),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之子。爱德华七世曾在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就读,1863年与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之女亚历山德拉结婚。爱德华对赛马、游艇比赛尤其感到兴趣。

由于他生活不拘礼节,有时失于检点,因此女王一直不许他掌管有关实际朝政的任何事务,直到他年逾五十岁。女王驾崩后爱德华继位为王,在位期间大力恢复因女王长期孀居而显得黯淡的英国君主制度之光荣。身为极受爱戴的君王,1903年他在巴黎的访问中为“英法协约”奠定基础。

(3)1806年是英国什么时代扩展阅读:

爱德华虽然对妻子不忠,但对她体贴入微,对孩子们也充满爱心 。他们的长子艾伯特·维克托亲王天生体弱多病,智力发展有缺陷,他的老师无法教会他任何东西,医学专家也无法说明他那里出了毛病,埃迪起初被送往剑桥大学,但授课老师说他异常矛盾迟钝,连阅读这个词的意思都不能理解。

埃迪又被送往军队,但他不能像其他士兵一样理解和服从命令,埃迪虽然智力有障碍,本能却很强,他纵欲过度,在20岁就染上梅毒,后来还发展成同性恋倾向,最后爱德华使出最后一招,为儿子选一个漂亮贤淑的妻子,希望使埃迪恢复正常。

这正是爱德华的母亲维多利亚当初约束他的办法,新娘是他的表妹,乔治三世国王的后代,名字叫玛丽,但埃迪没等到结婚就死去了,他的弟弟乔治成为王位继承人,1893年与玛丽结婚。

参考资料:网络-爱德华七世




D. 英国的历史大事年表

公元前55年:朱利叶斯·凯撒(Julius Caesar)第一次率军入侵不列颠。

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Claudius)率军征服不列颠。

公元5世纪-9世纪:盎格鲁撒克逊人移民不列颠 带来古英语不列颠南部改称英格兰 开始七国时代。

公元597年:圣·奥古斯丁到达不列颠,使当地人皈依基督教。

公元1014年:“北海帝国” 丹麦克努特大帝兼任英格兰国王。

公元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

公元1154年:亨利二世继承王位,金雀花王朝开始。

公元13世纪初: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创立。

公元1277~1288:英格兰征服威尔士。

公元1337~1453:英法"百年战争"。

公元1413年:苏格兰第一所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成立。

公元1455~1487年:约克家族与兰卡斯特家族之间的"玫瑰战争"。

公元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

公元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

公元1529-1536年:英国宗教改革 立新教圣公会为国教。

公元1558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即位,统治英国达45年之久 创伊丽莎白时代。

公元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公元1603年: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为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统一了英格兰和苏格兰。

公元1642~1651年:英国内战爆发。

公元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决,克伦威尔宣布共和政体。

公元1652-1654年:第一次英荷战争,英国取胜。

公元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

公元1665-1667年:第二次英荷战争,英国战败。

公元1672年:第三次英荷战争,签和约恢复战前状态。

公元1688年:光荣革命 英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公元1707年:英格兰、苏格兰议会合并,形成"大不列颠王国"。

公元1754年至1763年:七年战争英国从法国手中夺得美国 加拿大 印度的控制权。

公元1757年:普拉西战役,克莱武入侵印度孟加拉。

公元17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东印度公司管理法”规定 英国直接统治印度。

公元1760~1830年:工业革命。

公元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公元1793年到1815年:七次反法同盟 及拿破仑战争。

公元1801年:合并爱尔兰,"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成立。

公元1812-1815年:英美战争。

公元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 而修建大本钟;下加拿大叛乱。

公元1840-1842年:鸦片战争。

公元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公元1921年:爱尔兰独立战争。

公元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公元1948年:伦敦奥运会。

公元1952年: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加冕。

公元1966年:英格兰举办足球世界杯并获得冠军。

公元2012年:伦敦奥运会。

(4)1806年是英国什么时代扩展阅读:

1、英国简介: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英国”(United Kingdom)。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

英国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共同组成的一个西欧岛国。除本土之外,其还拥有十四个海外领地,总人口超过6600万,其中以英格兰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体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占83.9%。

英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国民拥有极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英联邦元首国、七国集团成员国、北约创始会员国、英国同时也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2、英国的早期文明

在不列颠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约公元前13世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

约公元前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克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有一支称为不列吞人,不列颠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此。克尔特人已知使用铁器,耕犁在技术上不断进步,并已使用货币。生产力发展促使克尔特社会逐渐分化。

公元前54年,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均被不列颠人击退。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到409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

5世纪初,罗马人撤离后,居住在德国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征服不列颠。

盎格鲁人(Angels)把不列颠称为“盎格兰”(谐音England,英格兰名称的由来),即盎格鲁人的土地之意。而古英语,则是继承了他们的语言而来。

到7世纪初,入侵者先后建立起7个强国:这个时期史称“七国时代”。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时是氏族部落组织。入侵过程中,原来的氏族组织解体,随着生产力发展,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出现了贵族、大土地占有者、依附农和奴隶。

村社成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过渡的形式,一般认为是英国社会封建化过程的开始。6世纪末,基督教传入英国。直到今天,美国人还管英国人以及英裔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

E. 想知道十八和十九世纪的英国和那时候的主要事件。谢谢!

1701年至1800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十八世纪。
这个世纪注重的是“稳定”与“和谐”,却也是人们对自然探索的萌芽期。
大事记:
托马斯·贝叶斯出生,大约出生于1701年,详不可考,英国牧师(逝世1761年)(大事记??)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法国波旁王朝的腓力五世继承西班牙王位,但是被英国夺走很多海外殖民地。
七年战争:英国夺取法国北美洲殖民地加拿大和印度殖民地。
英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工业革命开始。

十八世纪的英国:
经济概况 1688年政变把荷兰的威廉三世和玛丽①推上了英国的王位,同时确立了土地贵族和一部分资产阶级(大商人和金融资本家)的统治地位。

当时的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欧洲首屈一指,但是就经济构成的比重说,还是一个农业国,五分之四的人口从事农业。小麦有输出,输出量不断增加,从1697—1707年的一百一十多万夸特增加到1746—1765年的九百五十多万夸特。输出的农产品中还有麦芽和大麦。

十八世纪,英国农村里排挤中小农户的过程变本加厉,国家政权助长大地产吞并自耕农的土地。议会通过的圈地法令越来越多,1717—1727年为十五件,1728—1760年为二百二十六件,1761—1796年为一千四百八十二件,1797—1820年为一千七百二十七件。

根据这些法令被圈的土地达四百万英亩以上。这些被圈的土地不象从前那样用作牧场,而是作为大农场。大地主或以高额地租出租土地,或以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场。他们有资本,能够雇用农业工人,使用改良的农业设备。他们对农业进行的资本主义改造,刺激了农业的进步。“虽然种地的人数减少了,但土地提供的产品和过去一样多,或者比过去更多,因为伴随土地所有权关系革命而来的,是耕作方法的改进,协作的扩大,生产资料的集聚等等”。①这时,开始实行了系统的谷类作物与根块植物的轮种法,制定了排水和施肥办法,采用新式的农业机器如条播机和改良犁。

在工业方面,十八世纪上半期仍在迅速发展。毛纺织工业在一些地区陷于停滞,而在另一些地区又有进展。总的说它是稳步前进的,输出是上升的,在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每年输出的呢绒的价值不大超过一百万镑,1764年已增到四百万镑。1700年,议会通过法令,禁止输入印度的棉织品,从此棉纺织工业以兰开夏为中心取得了长足进展。当时,工业商品的小型生产愈来愈多地被手工工场所代替。虽然手工工场还有分散的小工场,但它在毛、棉、丝等织造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至于集中的手工工场多从事制铁、造纸、玻璃制造等。集中的手工工场是手工劳动进一步分工和专业化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种专业化把生产分成许多细致的、简单的操作,为机器的发明和推广作好了准备。而且手工工场训练了许多熟练工人,为以后产生的工厂制度创造了另一个必要的前提。加上其他条件,英国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起发生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由手工工场阶段向工厂阶段过渡。英国经济起飞了,它进入资本主义的新阶段。

辉格党与内阁 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的王位继承法,排斥詹姆士二世的子系继承英国王位。它规定,由詹姆士二世的次女安继承威廉三世,如果安死而无子女继承,应由斯图亚特王朝的远亲德国的汉诺威选侯继位。1702年安继承威廉三世为王。1714年,乔治一世继安为王,这就是英国汉诺威王朝的开始。从1714年到1783年先后七十年,辉格党一直当政,没有间断,也没有遭到致命的反对。
汉诺威家族:1714——1837
乔治一世:1714——1727
乔治二世:1727——1760
腓特烈:死于1751年
乔治三世:1760——1820
乔治四世:1820——1830
威廉四世:1830——1837
爱德华
维多利亚:1837——1901

选举战:拉选票的场面

在驱逐詹姆士二世的政变中,辉格党起过积极作用;对威廉三世,它坚决支持。同辉格党对立的是托利党,因为它的成员有一部分支持詹姆士二世而削弱了力量。无论辉格党或托利党,都是高级贵族的掌上物。它们的区别在于:托利党以中等贵族即大乡绅为基础,牢牢地控制着地方上的权力。辉格党更接近于资产阶级和伦敦的银行家、大商人、大船主,从汉诺威王朝开始就牢固地掌握了国家政权。辉格党统治期间的最初代表人物是华尔波尔。

罗伯特·华尔波尔(1676—1745年)出生在诺福克郡的一个贵族地主家里,在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接受了贵族教育。他继承的地产每年可以收入二千英镑。在女王安在位时代,他既接近女王,又接近权倾一时的马尔博罗公爵,在政治上飞黄腾达起来。从1721年到1742年,他一直是英国政府的首脑。华尔波尔象伦敦商人那样精于理财,又是一个十分重视现实的人。他尽量把赋税从商人和工场主身上转移到消费品上,以博取资产阶级的欢心;又为了不招乡绅们的敌视,大减土地的税率。经过十七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加上1689年《权利法案》的具体规定,英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议会的权力超过了国王的权力。而汉诺威王朝的头两个国王乔治一世和二世不熟悉英语和英国国情,又把某些王权转归辉格党首领。在这种权力转移的过程中,英国议会制度逐渐确立;就在华尔波尔当权时期,内阁制开始形成。

英国的内阁制综括地说须包括这几个因素:内阁必须在下议院里占有决定作用的多数,阁员须在议会中据有议席;一切阁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一致,必须联合起来集体负责;内阁必须有一个首脑(即后来的首相),他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又必须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首领。华尔波尔当权的时候,这些因素正在萌芽,他竭力用干薪职位、营利事业、承办公物、授予爵号、施惠议员亲友等办法收买议员,牢牢地掌握着下议院的多数议席。1733年,他强迫反对他的财政改革方案的大臣辞职,这固然起于他想把持政权,不容阁员反对他的政策,但这一举却树立了一条重要原则,在关键问题上内阁必须意见一致。因此有的历史学家指出,演成内阁共同负责和首相为内阁和下议院首领之功,应归于华尔波尔。正式使用首相一词是以后的事,在英国政治制度演变史上,华尔波尔却是事实上的首相。内阁制的产生使英国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机关而又不使后者减少效率,在立法和行政之间找到了调节。

华尔波尔在下议院同议长谈话

在当政的辉格党中,华尔波尔代表资产阶级中较为保守而和平的一派。由于英国力量的增长,辉格党中代表资产阶级中侵略而好战的一派,势力抬头,在1742年把华尔波尔赶下了政治舞台。此后四十年,英国通过殖民战争,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它虽然失掉了北美十三个殖民地,却牢牢地握有加拿大和印度。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经济力量的加强,英国靠着剥削殖民地和较弱国家的经济从属关系,日益上升为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强国。

约翰·洛克和亚当·斯密 十八世纪的欧洲被称为理性时代或启蒙时代。启蒙思想家认为,人们应该用理性的眼光观察生活和社会。启蒙运动十七世纪在英国获得开端。在整个启蒙时代的最有代表性的那些思想,有许多是在英国这个被资产阶级革命松开的土壤中萌芽的。十八世纪自由思想的创始人就是英国的约翰·洛克。

约翰·洛克(1632—1704年)是新兴资产阶级英国的着名思想家,是启蒙时代的一个关键人物。他发展了自然权利的理论,认为人类是生而自由和平等的,具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财产私有权。他否定君权神授的封建主义理论和专制主义理论,把人民政治主权的原则作为自己的国家学说的基础。他认为现代社会之前是自然状态,人们联合组成一个社会同盟,是由于自愿的契约而产生的。国家和政府的职责就是保障公民的自然权利。如果政府破坏社会契约,侵犯了人的自然权利——个人的自由和财产,那就是政府领导人“把他们自己置于同人民的交战状态中”,人民就有权推翻它而建立一个更好的政权。相信人性有善良的和理性的基础,认为任何社会的目的都是保护个人自由,这是洛克的自由思想的出发点。承认私有制是和自由、平等相等的人的自然权利,这又清楚地表明了洛克的政治理论的资产阶级的实质。洛克的政治学说对于欧美的社会思想,起了巨大的革命影响,我们将会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文献中具体看出来。

在启蒙运动的总轨道上,在英国产生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它的最着名的代表人物是苏格兰的教授亚当·斯密(1723—1790年)。斯密把自由竞争看作仿佛是由自由本身所规定的秩序,相信随着资产阶级关系的发展,人民的幸福也要增长。他认为各个人的自由活动是达到共同福利的最好的捷径,因此反对国家对国内经济生活的任何干预,即反对当时仍然盛行的“重商主义”。

所谓“重商主义”产生于新航路发现以后和西欧殖民者竞相争夺殖民地之时,一时在欧洲不胫而走。重商主义者主张由国家干预经济,比如由国家安排对外贸易,鼓励商品出口,以高额关税保护本国的生产发展。他们认为进口少,出口多,就能把尽可能多的金银集中到本国。在商业资本占优势的时代,人们把金银的多少作为国家富庶和繁荣的尺度。金银多了不仅可以向企业投资,而且可以用来扩充海陆军,使国家更加富强起来。在英国,直到工业革命以前,重商主义一直是政府和资产阶级所奉行的学说。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名着《国富论》,提倡“自由竞争”或“放任政策”。他认为国家不必安排贸易和工业,因为这种干预是违反供求的“自然规律”的,而放任政策却能为最大多数的人取得最大的利益。他还特别强调,人们进行自由竞争为自己寻求财富就能使整个社会富庶起来;政府的职责在于保卫国家,维护社会安宁,而不是干预经济事务。亚当·斯密的巨大功绩在于进一步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他指出,国家的财富出于生产,而生产主要靠工人和农民的劳动,一切财富的本源是劳动,增加国民财富的条件是提高劳动生产力。他又指出,劳动者附加在原料上的价值须分作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工资付给了劳动者,又一部分作为利润由资本家占有了。这里面包含了剩余价值论的萌芽。

亚当·斯密(1723—1790)
亚当·斯密为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建立了完整的体系。他提倡的“自由竞争”或“放任政策”,反映了英国在当时世界上的经济优势,又为工业革命造了舆论。他的学说的科学部分日后又为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所吸取,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之一。

1801年至1900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9世纪。
1793~1815年拿破仑一世指挥法国军队对抗反法联盟的一系列战争。战场主要在欧洲大陆。法国大革命开始后,欧洲各君主国企图对法国武装干涉。1792年4月20日法国对波希米亚和匈牙利宣战,7月8日对宣战,1793年2月1日对英国宣战。
3月,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西班牙、荷兰、撒丁、那不勒斯等国组成第1次反法联盟1793年9月,拿破仑?波拿巴在土伦要塞任炮兵指挥,战胜王党和反法联军,被破格提升为准将。1794年 6月在比利时弗勒吕斯大败联军,迫使一些国家退出反法联盟,只有英、奥继续对法作战。1796年 3月,拿破仑奉命远征在奥地利统治下的意大利北部,1797年1月,在利沃利大败奥军,1797年10月迫使奥地利签订《坎波福尔米奥和约》,粉碎第1次反法联盟。法国督政府于1798年初任命拿破仑为远征军司令进行东征,以阻碍英国和东印度之间的贸易。同年7月初,法军在埃及登陆。拿破仑的远征以及法国在荷兰、瑞士势力的扩大促使反法国家于1799年建立第 2次反法联盟,主要参加者有英国、奥地利、俄国及奥斯曼帝国。1799年11月 9~10日(雾月18~19日)拿破仑发动政变,成立执政府,拿破仑任第一执政,后为终身执政。拿破仑执政后,开始进攻英国在欧洲的盟国,以孤立英国。
1803年5月法英重开战端,拿破仑占领汉诺威。1804年拿破仑称帝,为拿破仑一世。同年英国首相W.皮特组织第3次反法联盟,参加者主要有英国、俄国、奥地利。1805年8月27日法国开始进攻西进的奥俄联军。
1806年9月英国、俄国、普鲁士、萨克森等建立第4次反法联盟。
10月27日拿破仑一世进入柏林,11月21日在柏林颁布大陆封锁令,对英国进行经济战。
为有效执行对英国的大陆封锁令,拿破仑一世决定占领不愿同英国断绝关系的葡萄牙。
1809年1 月,英国、奥地利结成第5次反法联盟。
1813年春,俄国、英国、普鲁士、西班牙、葡萄牙和瑞典等国组成第 6次反法联盟。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随着义和团运动在直隶和京津地区的迅猛发展,外国列强多次胁迫清政府予以镇压。1900年4月,义和团刚在北京近郊发展起来,俄国公使就提出镇压。美、英、法、德各国公使也奉本国政府密令,联合照会清政府“剿除义和团”,并将舰队聚集大沽口进行威胁。5月间,义和团在京津一带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清军士兵参加义和团,以端王载漪为首的排外势力在清政府内占据上风。各国公使眼看清政府已无法控制形势,总理衙门也“无力说服朝廷采取严厉的镇压措施”,便策划直接出兵干涉。5月28日,英、法、德、奥、意、日、俄、美八国在各国驻华公使会议上正式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以“保护使馆”的名义,调兵入北京。5月30日至6月2日,八国的海军陆战队400多人,陆续由天津乘火车开到北京,进驻东交民巷。随后,各国继续向中国增兵,各国军舰24艘集结大沽口外,聚集在天津租界的侵略军达2000余人。6月6日前后,八国联合侵华政策相继得到各自政府的批准,侵略中国的战争爆发。

PS:十九世纪的英国在《19世纪英国:危机与变革》一书中有细致描写,可以参考。
《19世纪英国:危机与变革》简介 :
随着工业化、民主化、城市化的突飞猛进,恪守传统自由主义的英国在19世纪遭遇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为此英国进行了哪些社会变革和制度创新?它如何能在没有爆发革命的情况下就化解了危机,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转型?本书在详述19世纪英国历届政府更替和社会变迁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作出了精彩的分析和解答,这对我们思考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的现代化问题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F. 英国历史时间轴是什么

1、罗马占领

公元前55年~公元410年

公元前55年:朱利叶斯·凯撒(Julius Caesar)第一次率军入侵不列颠

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Claudius)率军征服不列颠

2、盎格鲁撒克逊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与丹麦统治时期:公元449年~1066年

公元5世纪-9世纪:盎格鲁撒克逊人移民不列颠 带来古英语不列颠南部改称英格兰 开始七国时代

公元597年:圣·奥古斯丁到达不列颠,使当地人皈依基督教

公元829年:埃格伯特开始威塞克斯王朝(Wessex,西萨克逊)

公元876年:阿尔弗烈德大帝在埃丁顿之战中击败丹麦维京海盗

公元832~860:肯尼斯·麦克阿尔平统一皮克特人和苏格兰人

公元1014年:“北海帝国” 丹麦克努特大帝兼任英格兰国王

3、诺曼底

公元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

公元1086年:发布《末日审判书》

4、金雀花

公元1154年:亨利二世继承王位,金雀花王朝开始

公元1215年:英王约翰被迫签署由封建贵族提出的《大宪章》

公元13世纪初: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创立

公元1277~1288:英格兰征服威尔士

公元1337~1453:英法"百年战争"

公元1387~1394:乔叟写作《坎特伯雷故事集》

5、兰卡斯特

公元1413年:苏格兰第一所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成立

公元1455~1487年:约克家族与兰卡斯特家族之间的"玫瑰战争"

约克王朝1461~1485

公元1477年:威廉·卡克斯顿出版印刷第一本书

6、都铎王朝

公元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

公元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

公元1529-1536年:英国宗教改革 立新教圣公会为国教

公元1558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即位,统治英国达45年之久 创伊丽莎白时代

公元1564年:莎士比亚诞生

公元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7、斯图亚特

公元1603年: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为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统一了英格兰和苏格兰

公元1620年:对新教徒的镇压激化,一批新教徒乘"五月花号"抵达美洲

公元1640~1651年:英国内战爆发

公元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决,克伦威尔宣布共和政体

公元1652-1654年:第一次英荷战争,英国取胜

公元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

公元1665-1667年:第二次英荷战争,英国战败

公元1672年:第三次英荷战争,签和约恢复战前状态

公元1676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设立

公元1685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公元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公元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

公元1688-1697年:大同盟战争

公元1698年:伦敦股票交易所成立

公元1701-1714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公元1707年:英格兰、苏格兰议会合并,形成"大不列颠王国"

8、汉诺威

公元1720年:南海泡沫破裂

公元1721~1742年:罗伯特·沃尔波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

公元1740-1748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公元1754年至1763年:七年战争英国从法国手中夺得美国 加拿大 印度的控制权

公元1757年:普拉西战役,克莱武入侵印度孟加拉

公元17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东印度公司管理法”规定 英国直接统治印度

公元1760~1830年:工业革命

公元1761年:乔治三世从私人手中买下白金汉宫

公元1770年:库克船长发现澳大利亚并宣布英王乔治三世对其享有主权

公元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公元1793年到1815年:七次反法同盟及拿破仑战争

公元1795年:英国出兵占领南非福尔斯湾

公元1801年:合并爱尔兰,"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成立

公元1805年:纳尔逊将军特拉法尔加海战

公元1812-1815年:英美战争

公元1814年:史蒂芬森发明了火车

公元1815年:威灵顿公爵滑铁卢战役

公元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

公元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 而修建大本钟;下加拿大叛乱

公元1837~1901年:维多利亚时代日不落帝国

公元1840年:《威坦哲条约》,新西兰建立

公元1840-1842年:鸦片战争

公元1851年:路透社由德国亚琛迁往英国伦敦

公元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

公元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公元1863年:第一份正式足球比赛规则在英国创立 标志现代足球的诞生

公元1867年:红河叛乱

公元1886年:伦敦塔桥修建完成

公元1896年:北岩勋爵创立《每日邮报》

公元1899年-1902年:第二次布尔战争

9、温莎王朝

公元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公元1921年:爱尔兰独立战争

公元1922年:BBC成立

公元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公元1931年:澳大利亚成为独立国家,加拿大获得独立

公元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公元1947年:印巴分治

公元1948年:伦敦奥运会

公元1952年: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加冕

公元1961年:南非独立

公元1966年:英格兰举办足球世界杯并获得冠军

公元1970年-1980年:北海油田开始产油

公元2012年:伦敦奥运会

(6)1806年是英国什么时代扩展阅读:

英国历史始于日耳曼人与凯尔特人,亦是后来的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其源头可追溯到罗马统治时期。

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

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588年格拉沃利讷海战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使英国挫败了国外天主教势力的入侵,基本消除了天主教的威胁,巩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

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通过七年战争英国奠定日不落帝国的基础,并获取了海上霸主。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拿破仑战争后英国完成了日不落帝国的霸业。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

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即是今天的北爱尔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英国历史年表

G. 英国史上所有的经济危机包括现在的

1、经济危机 1788年

繁荣期 1788—1792年

英国纺织业发展 银行贷款使筹集资金更主容易,工业投资迅猛增长,投资品需求旺盛,生产能力迅速扩大,出口不断增加

2、经济危机 1793年

1792年末,物价开始下降,破产事件开始增加。1793年英国对法国宣战,英国对法国及欧洲大陆的出口严重萎缩,物价急剧下跌, 到1794年,工商业的状况开始好转。

繁荣期 1795年

3、经济危机 1797年

1794年到1795年,英国农业歉收,粮价飞涨,工业品的需求下降。

繁荣期 1798年—1800年 1806年—1809年

好景持续了12年

4、经济危机 1847年—1850年

1847年秋,铁路投机终告破产,英国第九次经济危机开始了。许多线路停目铺设,干线铁路的工程进展大大放慢。恰在铁路危机爆发之际,又出现英国和中欧、南欧地区农业严重歉收。

繁荣期 1851年—1854年 1855年—1856年

5、经济危机 1857年—1858年

1857年12 月英国的工业产值下降了一半,但存货却增加了。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煤炭工业都大规模停工、减产,物价急剧回落。美国的冶金工业和纺织工业减产20%-30%,铁路建设工程量缩减一半,许多煤矿关闭,煤价大幅度下跌。

6、经济危机 1867年—1868年

事实上,早在1864年,英国铁路建设规模就缩减了40%,造船业也在1864年达到生产的最高峰并开始收缩。英印贸易逆差在1864年高达3200万英镑,黄金外流严重,1867年春,英国棉花纺织工业生产缩减20%-25%,丝织品输出减少23%。

毛纺织业出口1868年比1866年下降30%。生产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英国的重工业。1867年铁路建设比 1866年下降30%。1866年中,苏格兰地区137座炼铁炉大半停止生产。造船业从1865年到1867年下降达40%。

H. 英国统治南非时期和之前和之后。

南非共和国位于非洲最南端,东、南、西三面为印度洋和大西洋所环抱,西北与纳米比亚为邻,东北与莫桑比克、斯威士兰接壤,北与博茨瓦纳、津巴布韦交界,莱索托在其东部境内。面积1222161平方公里。人口3180 万(1984),其中黑人占72.3%,白种人占15.8%,混血种人占 9%。全国80%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或天主教。官方语言为英语和南非荷兰语。首都比勒陀利亚。
编辑本段早期历史
南非是南方古猿化石的最早发现地。科伊桑人是南非最古老居民,长期过着渔猎和采集生活,他们绘制的洞穴壁画和岩壁雕刻是人类原始艺术的瑰宝。 南非历史
公元3~7世纪班图人移居德兰士瓦和纳塔尔。14~15世纪,班图人已在高草原地区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农业居民区,其中一部分继续向东南沿海移居。 殖民者的入侵与人民的斗争 165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占领开普半岛。1657年荷兰首批移民侵占科伊人土地。18世纪初荷兰殖民者(布尔人)侵占科伊人和桑人的土地,科伊人一部分被赶到内陆,一部分在布尔人农场充当“仆役”,桑人在南非境内基本被消灭。 18世纪70年代,布尔人殖民扩张到开普东区班图族科萨人居住的菲什河地带。布尔人强占牧场,夺走牲畜。科萨人奋起自卫,同殖民者进行了持续百年之久的战争,即卡弗尔战争。1779~1803年间为反击布尔人侵占土地,科萨人同布尔人进行了 3次战争。18、19世纪之交,纳塔尔北部的祖鲁人在恰卡领导下,兼并周围许多氏族部落,建立祖鲁王国。在奥兰治河以北地区也产生了索托人、斯威士人和茨瓦纳人建立的诸王国。 1795年和1806年英国两度占领开普殖民地,1814年英国的占领得到维也纳会议的确认。初期英国把开普作为海军基地,1820年开始移民。科萨人为保卫土地,半个多世纪内进行了 6次反侵略战争。1853年,姆巴谢河、大凯河以西的土地全被英军占领。英国在新占领地区最大限度剥夺非洲人土地,迫使失去土地的非洲人去充当欧洲人农场的雇工。英国在南非首创土着保留地制度。白人殖民者占有90%土地,非洲人只保有10%土地。保留地里土壤贫瘠缺水,地少人多,大半非洲人被迫外出替白人工作。 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同布尔人的奴隶占有制经济发生冲突,加上其他的政治、文化因素,导致1836年布尔人大迁徙。布尔人强占了奥兰治河以北班图人大片土地,把非洲人赶出自己 南非历史
家园。非洲人对入侵的布尔殖民者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见丁刚、莫谢希)。1843年,英国人从布尔人手中接管了纳塔尔。布尔人大批离开纳塔尔,集中到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两地,建立了若干个小国,最后合并成南非共和国(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英国为了笼络布尔人共同对付非洲人,分别于1852年和1854年承认这两个布尔人共和国独立。
编辑本段殖民者加剧争夺
19世纪60和80年代,在奥兰治和德兰士瓦境内分别发现蕴藏量极丰的金刚石矿和金矿。大批欧洲移民涌入南非。以矿业为中心的近代工业兴起,城市建立起来,大批非洲人离开保留地流入矿场做工。 英国为了控制整个南非领土,1877年兼并德兰士瓦共和国,1879年征服祖鲁王国。德兰士瓦的布尔人对英国的统治极为不满,于1880年12月向英军开战。英国因兵力分散,在马朱巴山战役中被 南非历史
布尔军击败,被迫承认德兰士瓦内政完全自治。1896年起英国开始陆续向南非集结大军,企图以武力推翻布尔人的德兰士瓦共和国。1899~1902年爆发了英布战争,英国人战胜,并吞了奥兰治自由邦和德兰士瓦共和国。 南非历史 1909年英国议会颁布南非联邦法案。确定了英国人和布尔人联合统治非洲人的合作关系,规定了对白人和黑人的区别待遇。1910年英国将开普、纳塔尔、德兰士瓦、奥兰治 4个自治州组成南非联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南非当局以参加协约国作战为名,于1915年 7月出兵占领纳米比亚。1920年12月17日,国际联盟委任南非统治纳米比亚。1949年 4月,南非议会通过西南非洲事务修正法,非法并吞纳米比亚。1961年 5月南非联邦宣布退出英联邦,成立南非共和国。
编辑本段南非人民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
南非当局一贯推行种族歧视政策。南非党的博塔-史末资政府在执政期间(1910~1923) 制订了许多压迫非洲人的种族歧视法律,1913年的《土着土地法》,严格限制非洲人取得保留地以外的土地。1948年国民党上台执政,它煽动白人对黑人的种族仇恨,为巩固种族主义的统治,变本加厉推行种族隔离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如《集团住区法》(1950)、《镇压共产主义条例》(1950)、《通行证法》(1952年修改通过)、《班图人教育法》(1953)等,把种族歧视贯穿到经济、社会和政治各方面。 1912年在布隆方丹成立了第一个非洲人全国性政治组织-南非土着国民大会,后改称非洲人国民大会。非洲人国民大会领导非洲人对种族隔离政策进行积极的反抗,组织有计划地破坏种族主义法律的活动。1929年成立的统一阵线组织非洲人权利同盟,规定每年12月16日为非洲人的民族节日-丁刚日(见丁刚)。1930年各地庆祝丁刚日,非洲人烧毁通行证,掀起反对种族歧视立法的运动。1944年非洲人国民大会青年联盟成立,提出《非洲人权利法案》,要求获得南非白人所享有的充分公民权。非洲人国民大会成员由7000人发展到10万人。1955年召开了有3000名代表参加的反对种族隔离的国民大会,通 南非历史
过了《自由宪章》,要求所有民族和种族应一律享有平等。1959年激进的民族主义者泛非主义者大会成立,提出结束南非白人统治的要求。1960年泛非主义者组织反对通行证法的抗议运动,警察在沙佩维尔打死打伤 200多人。南非各地掀起抗议浪潮,先后有50万工人举行罢工,许多地区经济活动陷于瘫痪。南非政府下令取缔非洲人国民大会和泛非主义者大会,逮捕近 2万人。 从50年代末起南非当局实施班图斯坦制度,拼凑受其控制的黑人傀儡“国家”。70年代中期以后,反对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斗争出现了新高潮。1976年 1万名黑人学生在索韦托举行示威游行,B.J.沃斯特政府下令开枪,打死 600多人。这场大屠杀激起非洲人的激烈反抗(见彩图)。开普敦发生巷战,10多万非洲工人举行罢工。1977年为抗议白人政府枪杀学生领导人,19万学生举行抗议活动。南非政府取缔了18个反对种族隔离的群众组织,南非社会动荡和紧张状态日益加剧。南非共和国在全世界陷入极端孤立的境地,南非当局不得不在表面上放松某些种族隔离措施。1983年颁布“新宪法”,1984年9月,P.W.博塔任总统。1987年 5月,以博塔为首的国民党再次当政。广大黑人反对这次选举,竞选期间工人罢工,学生罢课。1989年,F.W.德克勒克当选总统。 南非当局一贯反对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对外不断武装入侵莫桑比克、安哥拉等邻国。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同声谴责南非的殖民主义、种族主义政策,使其不得不结束对纳米比亚的武装占领。

I. 伊丽莎白.布朗生平简介

伊丽莎白·芭蕾特·布朗宁(Hope End)度过她的童年。芭蕾特家族从伊丽莎白的父亲爱德华·巴雷特所继承的牙买加糖料农场那里积累了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她的父亲在幼年时代和兄弟姐妹(爱德华·巴雷特的亲姐妹莎拉·莫尔顿(Sarah Barrett Moulton)是画作《"Pinkie"》中的主人公)一道从牙买加移民到英格兰。她的父母一共有12个孩子(伊丽莎白是年纪最大的)。伊丽莎白在家中接受教育,而她的渊博的希腊语知识有一部分得益于她早年和住在邻居的失明学者休·斯图尔特·伯伊德(Hugh Stuart Boyd)之间的友情。她上过她弟弟导师的课程,因此在那一个年代,她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孩。在伯伊德的倡议下,她翻译了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1833年出版)
伊丽莎白在十几岁时得了肺病,也许是肺结核,这只是猜测因为真实的病源不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的家人把她看作需要被人照料的病弱者。伊丽莎白的第一首有记载的诗歌是在6岁或者8岁时写的(手稿现存放在纽约公共图书馆里,具体的日期无法确定,因为日期1812年中的2写在被刮去的什么东西上面)。一首长篇的以“马拉松之战”(The Battle of Marathon)为标题的荷马风格诗歌在她14岁时出版,她的父亲承担了一切费用。1826年她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诗集《〈论心智〉及其它诗作》(An Essay on Mind and Other Poems)。
奴隶制的废除减少了芭蕾特的财源。芭蕾特全家在她的父亲卖掉地产后搬了迁,先是到西德茅斯,后来又搬去伦敦。伊丽莎白到了伦敦后继续创作,为不同的期刊写稿。
1840年,她的弟弟爱德华之死(在一次帆船事故中遇难)给她原本就健康不佳的身体状况造成严重的影响。在未来的几年里她几乎没有离开过卧室。后来她的身体有所好转。1841年出版的“孩子们的哭声”(The Cry of the Children)大大提升了她的名气。在同一时期她也为理乍得·亨利·霍恩(Richard Henry Horne)的“纪元的新精神”(New Spirit of the Age)写一些散文。1844年她出版了两卷诗歌,其中包括“一出流亡的戏剧”(A Drama of Exile),“诗人的想象”(Vision of Poets)和“杰拉丁女士的求婚”(Lady Geraldine's Courtship)。
1845年她第一次遇见了她未来的丈夫罗伯特·勃朗宁。罗伯特在她出版诗集后曾写信给她。由于她的健康因素和她父亲对其子女婚礼不寻常的反对,他们的婚礼在圣玛丽莱本牧区教堂(St Marylebone Parish Church)秘密举行。婚后她陪着丈夫去了亚平宁半岛,意大利就这样成了她的家直到她去世为止。
她在43岁时产下一子,取名为罗伯特·魏德曼·巴雷特·勃朗宁(Robert Wiedemann Barrett Browning)。勃朗宁夫妇到了佛罗伦萨定居,在那里她写下了“加萨古伊迪之窗” (Casa Guidi Windows,1851年) (‘Casa Guidi’是勃郎宁夫妇居所的名字),灵感来自于托斯卡纳人争取自由的斗争。许多人认为这是她最好的作品。在佛罗伦萨她和两位英国出身的诗人伊莎贝拉·布拉登(Isabella Blagden)和西尔多西亚·加罗(Theodosia Trollope Garrow)成了密友。
她最流行的长篇诗歌“奥萝拉·莉”(AURORa Leigh) 诞生于1856年。
1860年她出版了一小卷以“议会前的诗篇”(Poems before Congress)为题的政治诗篇。不久她的健康随之恶化,并逐渐失去精力。她于1861年6月29日与世长辞,下葬在佛罗伦萨。

J. 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英国时代背景是什么(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专制王权和宗教改革都铎王朝统治时期,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王权空前强化。旧贵族在玫瑰战争中自相残杀殆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希望保持和平,以利于发展经济。亨利七世利用这些条件,实行绝对专制统治。他解散封建贵族的家臣,设“星室法庭”,惩治不驯顺的贵族。亨利八世时正式成立枢密院,听命于国王,地方上的治安法官则受枢密院监督。专制王权的统治首先依靠新贵族,多从他们中间选任治安法官;其次是依靠新兴的城市资产阶级,包括手工工场主、大商人和银行家等。都铎王朝一贯执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和奖励工商业和航海业,以增强国力。
1527年,亨利八世国王要求离婚遭教皇拒绝,由此触发同罗马教廷的公开冲突。从1529年起,他指使议会通过一系列法令,割断英国教会对教廷的宗属关系,禁止英国教会向教皇缴纳贡赋;1534年,议会通过《至尊法令》,规定英王为英国教会之首,有权任命教职和解释教义,英国教会遂成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英国国教就此确立。宗教改革客观上符合建立民族国家的愿望,得到多数臣民的支持。亨利八世还大量没收寺院财产,把没收的土地投入市场拍卖。这也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之一。
16世纪,英国经济发展,文化亦兴。人文主义者T.莫尔撰写《乌托邦》,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诗人E.斯宾塞初写田园诗,后写《仙后》,歌颂伊丽莎白一世时代。F.培根作为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创始人”,撰写《学问的推进》(1605)和《新工具》(1620),倡导归纳的和实验的新哲学。16世纪后半叶,
英国历史
英国文学中最繁荣的是戏剧。悲剧作家C.马洛是新剧的先驱,他盛年早逝,但留下可观的戏剧创作遗产。文学巨匠W.莎士比亚是英国最伟大的人文主义者、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留下许多不朽名着,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编辑本段近现代史简述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1.手工工场的建立和扩展: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制造业迅速发展,手工工场建立。并扩展到采煤、炼铁等领域。
2.圈地运动是对农业进行的一场资本主义改造运动,它使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发展了农业,积累了原始资本,也造就了大批的自由劳动力。极大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海外贸易、殖民掠夺、黑奴交易是16世纪英国商人海外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原始资本的积累。
4.都铎王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同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如:(1)16世纪宗教改革后,英王成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削弱和限制了旧的封建势力。(2)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不仅增强了国力,且对资本原始积累起着保护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势力的壮大。(3)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英国历史
,开始树立海上霸权。17世纪初,开始向印度和北美殖民。
5.17世纪上半期,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触犯了资产阶级利益。(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在“君权神授”思想下,厉行专制,极大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宗教专制下,严厉对待非国教徒,尤其是迫害其中的清教徒,造成政治局势的紧张。(由于清教徒中反对封建限制,希望取得经济只有的要求正适合资产阶级需要,因而清教徒的主张成了资产阶级、新贵族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1640年,资产阶级联合新贵族,带领广大人民,在社会矛盾尖锐的情况下,通过议会斗争、内战、共和国建立、克伦威尔军事独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年),直到“1688年光荣革命”,历经半世纪的曲折斗争,完成革命,最终推翻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成为英国历史的分水岭。如:1689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他们在议会中的权利,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17—18世纪又逐渐确立内阁制、两党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又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在当时,尤其欧洲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资本主义发展壮大已成为不可逆转历史潮流的形势下,英国革命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世界的要求。英国作为欧洲一个重要的、有影响的国家,率先完成这一转变和过渡,无论理论上或实践上都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范例。此后,欧洲和其他地区一些国家都在其影响下进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使世界进入一个新时代。所以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世界殖民霸权的建立

阅读全文

与1806年是英国什么时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女排夺冠评分是多少 浏览:299
去印度一定要去什么地方玩 浏览:525
印度芋头怎么炸好吃 浏览:853
伊朗宗教集会什么时候 浏览:3
越南哪里买工业设备便宜 浏览:116
巴厘岛6个人换多少印尼盾 浏览:907
缅甸和越南的人口是多少 浏览:123
惠普中国官网是哪个 浏览:173
为什么说咖啡是起源于意大利 浏览:173
台湾什么时候属于中国的 浏览:869
中国粮仓储备粮食够中国人吃多久 浏览:741
中国到哪里到国外是最远的 浏览:669
越南为什么不改回小面额货币 浏览:576
印度人为什么没有蚊子 浏览:531
中国哪里一天只吃两餐 浏览:901
英国人种怎么样 浏览:422
印度孟买冬天多少度 浏览:135
印尼卢比英语怎么读 浏览:503
伊朗和瑞典哪个国力强 浏览:857
中国哪里产翡翠和玉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