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黄金在国家经济中为何如此重要
先,黄金具有经济安全性。黄金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保证了其永不变质,这是外汇储备唯一可以保证始终如一的资产。其次,黄金能够满足意外需求。尽管可能性很低,但人们还是可能遇到一些具有严重破坏力的事情,比方说战争或者是通胀过高,这些会给主权债券造成严重影响,或者导致国家分裂。作为全球公认的最后支付方式,黄金是非常重要的保障机制。同时,它还可以应用于国际间的抵押活动。第三,黄金能给人带来信心。虽然黄金已经退出了支持货币流通的时代,不过它仍然能够给货币在国际上增添信心。最后,黄金能将风险分散。关于这一点,央行们比其他类型的投资者更为看重。很多研究显示,将黄金纳入投资组合对央行来说可以大幅削减资产的波动性。
㈡ 英国脱欧对各国货币和黄金有什么影响
英国离开欧盟。受此影响,英镑今天暴跌超10%,创2009年初以来历史新低;纽约黄金期货暴涨7.61%,创2008年以来最大涨幅。
英国一旦“脱欧”,全球资本市场都会受到冲击。英镑和欧元汇率就会贬值,避险资金将追逐政府债券、美元、日元和黄金。日元将出现亚洲货币中最大涨势,升幅可能高达11.7%,因为日元属于保值货币,理论上比较不容易受政治、战争、市场影响,所以英脱欧后投资人为了规避风险会把手上的英镑和欧元出手去买比较稳定的日元,日元汇率就随之上升。而英镑对人民币走势影响有限,人民币的汇率可能会下跌。
英国脱欧将带来一系列蝴蝶效应
1.贸易额下降,需要与欧盟重新签署协议,可能会面临关税壁垒上升的风险。
2.海外投资下降,在市场准入以及投资条款不确定的条件下,会抑制投资资金流入。
3.股市受挫、英镑、欧元都将贬值,金融市场最为敏感。
4.避险资金可能会大幅流入美国,美元升值。
5.对中国而言,人民币汇率波动会加大,股市也会受影响;另外英国房价或受挫,在英投资房产的可能遭受损失。
㈢ 英国脱欧黄金需求量为什么会拉升
因为英镑贬值,市场避险情绪加重,黄金具有保值作用,会扩大需求
㈣ 为什么英国脱欧之后,海量的资金都要从英镑区和欧元区跳出来呢
英国脱欧,英国失去欧洲统一市场的便利,欧盟失去了第三大经济体,使得英国和欧盟的市场存在不稳定性,货币贬值,于是资本出逃,改为购入黄金或其他避险货币。
英国脱离欧盟,将使后者缺少拥核的全球性玩家,该联盟在世界舞台的形象,也必定“多灾多难”。欧盟失去英国这个既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又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重要角色的成员,可能削弱其影响力和全球威望,也会使得欧盟更加封闭。而且,欧盟的政治和地缘政治势力也会减弱。
㈤ 《泡沫》提到20年代,英国是金本位,导致英磅估值过高,英国面临黄金外流风险。为何货币估值高就黄金外流
英镑估值过高,就是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实际兑换的黄金买不到等量的商品,黄金会退出流通市场,或被输出国外。类似于金银复本位下的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这是我的理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㈥ 新航路开辟时期,英国渴望黄金,因为如果大量黄金流入市场,那么市场将再度繁荣。这是为什么呢黄金流入
黄金流入并不能解决通胀问题吧,事实上欧洲因为黄金白银的大量流入还发生了价格革命的通货膨胀
㈦ 以前英国是不是从印度掠夺了很多黄金白银
是的,英国不但直接从印度掠夺黄金白银,还通过交易,获取了印度很多的黄金白银,自己储存了起来。
㈧ 当二战结束以后,英国黄金短缺,为何英国仍要维护金本位,这对英国有利么
一切都是因为一个原因
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1盎司黄金=35美元
英国坚持金本位,所以英国必须得到黄金才能印发英镑,由于当时美国拥有大约全世界70%的黄金,所以英国最好的办法就是向美国出口货物,收到美元以后向美国政府购买黄金,然后印发英镑,接着进一步加大英国的出口,促进英国经济发展。
还是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政府必须保持美元的信用。如果没法保持美元信用的话,就会发生下面的事情:
越战造成美国政府巨大的财政赤字,而且收支情况急剧恶化,造成世界资本市场恐慌。美元信用下降,全世界大量抛售美元,抢购黄金,造成美国政府储备黄金急剧减少。1961年美国政府出让大量利益,联合欧洲七国央行成立黄金总库,试图减少外国央行购买黄金,维持美元价值。
但随着美国加大越战规模,美元信用持续降低,1968年美国政府宣布无力维持35美元=1盎司黄金的官价,私人自由市场改为浮动金价,官方买卖依然维持35美元。1971年,美元兑黄金贬值,美联储不再向外国中央银行出售黄金。
㈨ 英国为什么要在1931年9月3日放弃金本位制这对当时中国有什么影响
在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货币的发行量是于本国黄金储备相关联的,即货币可以一定的比例兑换黄金。
放弃金本位制,就给了政府一个可以自由发行钞票的机会:货币发行不再受金本位制的限制。然而大量的发行货币自然会引起货币贬值。
当时是因为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了当时英国的经济,为了刺激经济,英国政府职能让英镑贬值,从而刺激经济(能问这个 问题肯定是对经济又一定研究,至于贬值和经济的关系不重复了)。
至于影响不太清楚,假设当时中国政府是以英镑作为主要外汇储备的话,英镑的贬值必然会影响中国的外汇量。比如说开始时,中国的1元等于0.1英镑,那么有1000英镑外汇储备就等于有10000中国元。但是英镑贬值之后,1元等于0.5英镑了,那么1000英镑就是2000中国元了。中国的外汇储备等于缩水了5倍。那样中国的民族产业必然受到损害。所以当时中国好像是放弃了银本位,实行法币的。估计是这样,不太专业。
㈩ 为什么经济危机会导致黄金储备外流
(复制的哦)在19世纪后半期,主要货币的价值由金价决定,固定汇率制度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国际金融秩序的紊乱,从而使得金本位制度崩溃。在战争之后,英国和美国一起,准备恢复金本位制度。到了1928年,金本位体制建立起来,参与者的数量还超过从前,达到40多个国家。但是,随后的经济大萧条又削弱了国际金融合作的基础,金本位体制很快再一次崩溃。
金本位制
“19世纪的后25年是在金本位基础上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不断扩展的最好见证,它以各国货币的固定国际汇率将世界上主要国家联系起来,因而可能是一种比以往任何体系都更稳定的体系。[1]”英国是从1821年开始实行金本位的货币制度,德国在1871年采用了金本位、荷兰是在1873年紧随德国之后,瑞士和比利时是在1878年采用的金本位制度。法国虽然朝着金本位制度方向发展,但是它保持着金银复本位制。1879年,美国开始用黄金固定美元的价值,1897年俄罗斯和日本支持采用黄金,而奥匈帝国实际上也是支持金本位制度的。可以看出,作为国际货币体系形式的金本位制度在1900年以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扩展。金本位体系被认为是国际货币安排和国际收支调整的特别体系。
虽然对金本位体制下自动调节的解释在不同的国家有一些不同,但是原理基本一样。出口国接受外币支付,因为不愿意持有外币,所以,他们就将其转换为黄金,然后再把黄金拿到国内银行转换成国内货币。这样,有国际收支赤字的国家将面临黄金净流出,有国际收支盈余的国家将面临黄金净流入,因为黄金提供了一个基础——所有国内货币在需求上都可以转变为黄金——这将决定每一个国家的货币盈余。调节过程被认为是随之而来的。国际收支逆差,导致外汇汇率上涨超过黄金输出点,从而黄金外流。在这样的情况下,央行黄金储备减少,导致货币流通量减少,从而通货紧缩,物价下降,价格下降之后提高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使得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那么外汇汇率下跌低于黄金输入点,从而黄金流入,导致货币流通量增加,带动物价上涨,从而使得输出减少,输入增加,这样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但是在实践中,调节很少是自发的。国家常常不按照理论上的规则来调节其经济。经常项目的顺差不是依靠贸易来进行调整,而是通过利率机制,通过资本项目来弥补差额。比如,当国际收支逆差所造成的黄金流失和国内货币供应减少时,通过提高市场利率,从而引起套利资本流入该国。当出现黄金流失的时候,英格兰银行通过提高再贴现率,这就使得伦敦金融市场利率水平的上升,从而加快国际资本流入。总之,处于贸易顺差的工业化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大力投资,巨额资本转移的效果掩盖了发展中国家的赤字。贸易顺差国家发现不用调节国内经济适应金本位制就能够保持其地位。国际收支的赤字在短期内可以通过提高国内利率加以掩饰。金本位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之所以能够相对稳定地从英国扩展到世界其他国家,进而演化为一种国际货币体系,这是与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相互联系的。英国自18 世纪60 年代工业革命开始,到19 世纪中期,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以及世界贸易金融中心。从1760 年到1820年,英国的工业生产总值约占世界工业生产的50 % ,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7 %。随着英国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外放贷业务日益活跃。到19 世纪中期,伦敦已经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英镑实际上作为世界货币充当着各国贸易结算的主要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在大多数工业化强国于19 世纪70 年代实行金本位制之前,英国已利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大量黄金流入了本国。更为重要的是,英镑在这一过程中成为一种等同于黄金的国际货币,在雄厚实力和自由贸易政策的支持下,英国的对外贸易在当时占据了绝对领先的地位,而国际贸易的扩大也使英镑的国际信誉逐步建立起来,而在英镑国际化的过程中,伦敦也成为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际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