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国人一日三餐吃什么还有他们的传统食物是什么
在很多亚洲国家,一日三餐是日常生活中的大事,人们很少不吃早饭,午饭时间常常超过一小时,而晚饭则是全家团聚,边吃边聊,交流情感的重要时刻。在英国,很多人不重视饮食。早饭可能仅仅是一杯咖啡,如果手头要干的活太多,午饭一般就不吃了,晚饭一个人单独吃也没什么大不了。不过请注意,这只是一个总体现象。在英国,还是有很多人非常重视三餐的质量并保证充足的就餐时间的。就像很多亚洲人,有人偶尔也会跳过一顿饭,也有人每天晚上一个人坐在电视机前吃方便面。不过,亚洲人和英国人对三餐和就餐时间的总体态度,无疑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此外,饮食结构和烹饪方式上的差异也很多。
英国人吃很多面包和薯仔。面包、薯仔和大多数亚洲人的主食米饭、面条一样,都是碳水化合物的很好来源。此外,英国人常常用烤箱来烤肉、薯仔、派等等,亚洲国家很少烤制食物。英国人还吃很多奶制品,如奶酪、奶油和鲜牛奶,亚洲人则吃得较少。 请注意,在英国“一杯茶”指导是加奶的红茶(有时还加糖),有些人称其为“英国茶”。这种茶在英国是很受欢迎的热饮,甚至比咖啡更受欢迎。这和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茶完全是两回事,因此在英国有人请你喝茶时,你得知道这不是中国式的茶。
如果有人问:“传统/典型的英国食品是什么?”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英国各地有不同的地方菜,比如苏格兰有 “苏格兰羊杂碎布丁”(Haggis),是把切碎的羊心、肺、肝加洋葱、燕麦和香料装入羊肚煮成的香肚;英格兰西南的康沃尔有“康沃尔菜肉馅饼”(Cornish pasties),是用肉、薯仔、胡萝卜和香料做馅的香喷喷的馅饼;“炸鱼和薯条”(Fish and chips)是裹着香脆面糊的炸鱼排佐以薯条,在全国都很受欢迎,特别是产鲜鱼的沿海地区。
典型的英国式早餐: - 牛奶加麦片 - 吐司抹果酱 - 煎蛋、炒蛋、煮荷包蛋或白煮蛋(配吐司吃) - “英式早餐” (培根、香肠、蛋、煎西红柿加薯仔饼或薯条,通常配吐司吃) 典型的英国式午餐: - 三明治 (夹各种料,如火腿和奶酪) - 烤薯仔 (夹各种料,如金枪鱼和蛋黄酱) - 色拉 - 汤和面包 典型的英国式晚餐: - 炸鱼和薯条 - 汉堡和薯条 - 牛排和薯条 - 香肠和薯仔泥 (“Bangers and mash”) - 炖菜/砂锅菜 (大块的肉配以米或薯仔及其他蔬菜混合成的汤汁,盛在一个大的加盖大砂锅中,放在烤箱中慢火烘烤而成) - 烤鸡/牛肉/羊肉配烤薯仔、蔬菜和肉汤(一般在星期天吃,称为“星期日烤肉” (“Sunday roast”)
虽然上述英国式早餐和午餐是较典型的,但英国人对外国的菜肴也很热衷,因此,典型的英国式晚餐也可能有咖喱鸡和米饭(印度菜)、古老肉和炒饭(中国菜)、比萨饼或者意大利面食,如意大利番茄牛肉面(意大利菜)。
英国传统食物只有在酒吧(Pub)里最容易找到,最具代表性的餐点有烤牛肉配约克热布丁(Yorkshire Pudding),以及牛排肾脏派(Steak&Kidney Pie),苏格兰熏鲑鱼,还有各式浓淡啤酒及果酒、各式甜酒及威士忌、各式芝士等。 英式下午茶当然也是经典体验,Scones加上果酱式配茶的主角,找个古典小馆坐坐,享受一下英国人累积了几世纪的饮茶传统。
烤牛排是英国菜中的代表作,由大块带油的生牛肉放入烤箱中烤制而成,同煎牛排一样,在您点这道菜时,服务员会问你喜欢生一些的还是熟一些的。做好的牛肉吃时可以沾西式芥茉酱,作为辅菜的约克郡布丁也很有名。
炸鱼及炸马铃薯条是英国的“麦当劳”,是一种既便宜又方便的食品。炸鱼多为鲽鱼或鳕鱼,与炸薯条一起沾着盐或醋(不少英国人两者都用)食用,很受普通百姓欢迎。
牛肉馅饼 为牛肉或牛肾,有些特殊的味道,吃惯了会觉得非常好吃,这也是小酒馆中的一种典型的午餐,一定要尝尝看哟!
⑵ 英国的饮食文化特点
1.早餐求快
传统的英式早餐有煎培根、香肠和煎土司。这叫做“煎食”。但现在多数人都很忙,没办法每天都吃这种丰盛的早餐,所以现在最流行的早餐种类有:一碗玉米片加牛奶;一些优格加新鲜水果;土司涂果酱,通常在早餐时喝茶、咖啡、或果汁。
英国人仍在周未享用传统的英式早餐。各个旅馆或饭店,尤其是大家所熟知的家庭式旅馆(B&B's)皆有供应传统的英式早餐。
2.午餐从简
英国人的中餐很快就解决,不像意大利人。通常午餐只需三十到四十分钟,许多英国人吃三明治,或许是因为三明治是英国发明的。通常人们早上在家做好三明治,然后在午餐时间食用,三明治是英国人的便当。同样受欢迎的午餐为烤马铃薯。
点心在英国相当普遍,特别是巧克力,且特别在早上约十一点和下午三点。英国儿童是世界上吃甜食最甚者,这使得英国牙医非常忙碌。
3. 晚餐正式
一天当中最丰盛的是晚餐,也称正餐,至少三道菜,最常见的主菜是烤炙肉类浇肉汁,以及牛排、火腿、鱼类等,还有薯仔泥、蔬菜沙拉等,一般还要喝啤酒或葡萄酒。饭前要先喝汤,饭后上水果。
4.饮茶有讲究
英国人对饮茶情有独钟。喝茶在英国人看来是一种乐趣,为西方各国之冠。他们尤其爱喝中国的祁门红茶。但在喝法上与我们不同,一般要加少许牛奶,而且是先把奶倒入茶杯再冲茶,并非在沏好的茶中加牛奶,许多人还喜欢再加些糖。但英国人在工作中不喝茶,多是在茶点休息时喝,一般在吃饭时和饭后不喝茶。
5.喝酒是喜好
英国人在进餐的时候,通常都爱喝啤酒,还爱好喝威士忌等烈性酒。进餐时习惯于先喝酒,喜欢喝葡萄酒、啤酒、威士忌等。另外,苏格兰人对家乡特产烈酒威士忌很喜欢,但许多人已不喝纯威士忌了,而是加冰水、苏打水或汽水。从口味来看,英国人和澳大利亚人喜爱甜酸味,不喜太咸,注重营养,讲究新鲜,健康食品很受欢迎。
6.饮食多元化
英国的饮食和烹饪不断地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中餐、印度餐、意大利餐、法国餐与英国各地传统饮食一样受到欢迎,麦当劳、汉堡王、意大利批萨饼、印度餐馆、中国餐馆和外卖店彼彼皆是。在大多数城市,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餐馆与黎巴嫩、波斯、印尼、西班牙、墨西哥的摩洛哥餐馆争奇斗艳。这些舶来品饮食,就构成了英国的现代饮食。
⑶ 英国饮食文化
国菜:炸鱼加薯条。
英国的薯条店大概和我们的煎饼摊一个概念,属于遍地开花的快餐站点,近来,除了鱼和薯条之外,很多店还供应炸香肠、炸鱼糕、小馅饼之类的食品,而且还有各式各样的薯条浇汁。但是街头最常见的景象还是人们手捧一大包热腾腾的薯条,边吃边走,从你身边经过的时候便会留下强烈的米醋的味道,这味道其实不难闻的,而且十分能够勾食欲。
英国的薯条和麦当劳里面卖的美式薯条是不同的。英式薯条的做法十分简单,就是把适合做薯条的薯仔切成粗粗厚厚的长条,放在加了盐烧开的滚水中绰个五六分钟,然后捞出来,把水分沥干,用特制的炸薯条锅烧上一大锅油,温度控制在190度,然后就开炸,炸到薯条金黄为止。很多人家都自备这样的小锅一只,以便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很多英国人都对麦当劳里面的薯条嗤之以鼻,因为那个东西太过细小,缺乏那种粗厚的薯条具有的外焦里嫩的充实口感,让人觉得不过是塞牙缝的东西,无法解饱啊。
说过了薯条再说鱼。用于炸着吃的鱼一般是大片的鳕鱼或是鲽鱼,一定要新鲜才好,实在没有新鲜的才用冷冻保鲜的。说来也怪,英国的四周都是海,但是海产品的价格却非常高,因为他们对于海产品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只有绝对合格的产品才能够上市,所以成本自然就高了。炸鱼的做法就更简单了,把鱼片表面的水分用吸水纸擦干净,然后轻轻地拍上一层干面粉,就可以蘸浆了,面浆的做法也很简单,就是面粉,加一点盐,用牛奶或者啤酒调成稀糊状就可以了,喜欢炸出发泡效果的可以用自发粉。OK,就是这么简单了,把蘸好浆的鱼下过炸就行了,锅要大一点,油温仍然是要控制在200度左右。鱼炸好了之后,配上新炸的薯条,淋上醋,撒上盐,就可以吃了。若是选择这道菜做晚餐的主菜,就要再用清水煮些新鲜的豌豆,配在盘子里面作为蔬菜。或者是把豌豆煮熟以后和新鲜的薄荷一起磨成泥,便是美味的豌豆泥了,也是这道菜的好搭档。讲究一点的还可以配上鞑靼酱(TARTAR SAUCE),酸黄瓜,或是小个的腌洋葱。
英国人的饮食习惯亦式样简单,注重营养。早餐通常是麦片粥冲牛奶或一杯果汁,涂上黄油的烤面包片,熏咸肉或煎香肠、鸡蛋。中午,孩子们在学校吃午餐,大人的午餐就在工作地点附近买上一份三明治,就一杯咖啡,打发了事。只有到周末,英国人的饭桌上才会丰盛一番。通常主菜是肉类,如烤鸡肉、烤牛肉、烤鱼等。蔬菜品种繁多,像卷心菜、新鲜豌豆、薯仔、胡萝卜等。蔬菜一般都不再加工,装在盘里,浇上从超市买回的现成调料便食用。主菜之后总有一道易消化的甜食,如烧煮水果、果料布丁、奶酪、冰激凌等。
有些比较讲究的英国人一日四餐:早餐丰盛,一般吃麦片、三明治、奶油点心、煮鸡蛋、饮果汁或牛奶;午餐较简单;午后饮茶也算一餐,通常喝茶,吃面包、点心;晚餐最讲究,吃煮鸡、煮牛肉等食物,也吃猪、羊肉。英国人做菜不爱放酒;调味品放在餐桌上,任进餐者调味;用餐讲究座次、服饰、方式。
英国人每餐都喜欢吃水果,晚餐还喜欢喝咖啡。夏天爱吃各种果冻和冰淇淋,冬天则爱吃蒸的布丁。
英国人爱喝茶,一早起床就要喝一杯浓红茶。倒茶前,要先往杯子里倒入冷牛奶,加点糖,若先倒茶后倒奶会被认为无教养。他们常饮葡萄酒和冰过的威士忌苏打水,也有的喝啤酒,一般不饮烈性酒。
早餐
传统的英式早餐有煎培根、香肠和煎土司。这叫做“煎食”。但现在多数人都很忙,没办法每天都吃这种丰盛的早餐,所以现在最流行的早餐种类有:
•一碗玉米片加牛奶;
•一些优格加新鲜水果;
•土司涂果酱,通常在早餐时喝茶、咖啡、或果汁。
英国人仍在周未享用传统的英式早餐。各个旅馆或饭店,尤其是大家所熟知的家庭式旅馆皆有供应传统的英式早餐。
午餐
英国人的午餐很快就解决,不像意大利人,通常午餐只需三十到四十分钟,许多英国人吃三明治,或许是因为三明治是英国发明的。通常人们早上在家做好三明治,然后在午餐时间食用,三明治是英国人的便当。同样受欢迎的午餐为烤马铃薯。
⑷ 全球每年13亿吨食物被丢,各国是如何制止浪费的
全球每年13亿吨食物被丢,各国制止浪费的方法如下:
一、美国
《世界日报》曾报道称,美国是全球浪费食物最严重的国家。家庭储存不当、过度囤积食物和保质期标签混乱,都是导致消费者大量丢弃食物的重要原因。
为此,美国建立了食品回收体系,并鼓励企业加入减少食物浪费的行列。但据行业网站FoodPrint报道,目前全美范围内能被回收的可食用食物仅有10%,用于堆肥的也仅有5%。
二、荷兰
荷兰两个环保组织推出了一项比赛,募集有助于减少食物浪费的创意,胜者可获1000欧元奖金,其中一个组织方Awesome Rotterdam指出,只要减少食物丢弃,鹿特丹居民人均每年能够节省34公斤食物。
三、英国
过去三年,英国成功将家庭食物浪费减少了11%。非政府组织“浪费和资源行动计划”(Wrap)指出,各种有针对性的节约食物运动、规范食品标签使用和提高食物残渣回收率等是英国改善食物浪费问题的有效方式。
例如英国人平均每天丢弃2000万片面包片。为此英国推出了“不浪费吐司”运动,鼓励消费者冷藏吐司,延长其保质期。
四、法国
法国从严格的行政手段入手。政府要求所有在生产活动中产出多余有机废物的私营部门必须自主回收,包括酒店和食品服务行业。
据《人民日报》报道,法国在2016年推出的《反食物浪费法》规定超市不得丢弃接近“最佳食用日期”的未售出食物,但可以捐赠给慈善机构。超市可以从中获得所捐食物价值60%的税收减免。
五、挪威、丹麦
挪威和丹麦这两个冬季漫长的国家,则致力于改变消费者对“最佳食用日期”的看法。只要不具备健康威胁,且标识清晰的食物,即便过了最佳食用日期也可以出售。
此外,挪威在2018年与该国食品企业签订协议,要求将食物浪费数量减半。丹麦则在2016年拨款75万美元解决食物链中的浪费问题。
六、日本、韩国
日本推出了食品银行,向零售商回收可食用的食物分发给有需要的人,并通过商店积分的方式鼓励人们购买接近保质期的食品。该国还推出了《食品回收法》,规范食品相关业者减少食品废弃物的产生,以及让废弃物做出有效的最大利用化。
韩国则在2016年开始计量征收食物垃圾回收费用,或使用收费食物垃圾袋回收。过去4年内这一措施使韩国每天生产的食物垃圾减少300吨。
⑸ 美国英国的用餐方式
饮食文化传统的英国人非常重视餐桌上的礼仪懂得这些得人被视为有教养的人细节很多在这里就简略的解释一下剩下的需要在实践中体会与英国人交流中学习
刀叉的摆置
用餐中为八字形,如果在用餐中途暂时休息片刻,可将刀叉分放盘中,刀头与叉尖相对成"一"字形或"八"字形,刀叉朝向自己,表示还是继续吃。如果是谈话,可以拿着刀叉,无须放下,但若需要作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可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应当注意,不管任何时候,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刀与叉除了将料理切开送入口中之外,还有另一项非常重要的功用:刀叉的摆置方式传达出"用餐中"或是"结束用餐"之讯息。而服务生是根据这种信息判断客人的用餐情形,以及是否收拾餐具准备接下来的服务,所以希望能够记住正确的餐具摆置方式。特别要注意的是刀刃侧必须面向自己。用餐结束后,可将叉子的下面向上,刀子的刀刃侧向内与叉子并拢,平行放置于餐盘上。接下来的摆置方式又分为英国式与法国式,不论哪种方式都可以,但最常用的是法国式:尽量将柄放入餐盘内,这样可以避免因碰触而掉落,服务生也较容易收拾。出席结婚餐宴时,不论怎么将餐具摆成"用餐中"的位置,只要主要宾客用餐结束,就应立即把所有的料理收起。所以宴会时,切记皆以主要宾客为中心进行。在宴会中,每吃一道菜用一副刀叉,对摆在面前的刀叉,是从外侧依次向内取用,因为刀叉摆放的顺序正是每道菜上桌的顺序。刀叉用完了,上菜也结束了。中途需要谈话或休息时,应该将刀叉呈八字形平架在盘子两边;反之,刀叉柄朝向自己并列放在盘子里,则表示这一道菜已经用好了,服务员就会把盘子撤去。前菜或是甜点等,如果是可以直接用叉子叉起食用的料理,没有必要刻意地一定使用刀子。在家庭内的餐会或是与朋友之间的轻松聚餐,像沙拉或是蛋包饭之类较软的料理,也可以只使用叉子进餐。但是在正式的宴席上使用刀叉,能给人较为优雅利落的感觉。另外,在欧洲等地,常可看见有人右手拿叉子,左手则拿着面包用餐。不管吃得怎么利落优雅,这样用餐也只能在家庭或大众化的店中,而在高级餐厅内是绝对行不通的。没用过的刀子,就原样放在桌上即可,服务生会自动将它收走。
刀叉的拿法
两只一组使用刀、叉为正式的用法,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刀用来切割食物,叉用于送食物入口。应该注意的是,叉子和勺子可入口,但刀子不能放入口中,不管它上面是否有食物。叉子的拿法是将食指伸直按住叉子的背部。刀子除了与叉子同样拿法外,还可以用拇指与食指紧紧夹住刀柄与刀刃的接合处。可依料理选择较容易进餐的方法。用拇指抵住侧边,再将食指伸直,分别按住刀叉的背部,用力夹紧。这是吃肉类料理或较硬的料理时所使用的方式。以拇指与食指捏住刀柄与刀刃的接合处,其他的手指再轻轻地扣住刀柄,叉子的拿法则与上述相同。这是吃鱼类料理或是较软的料理时所使用的方式。如果以全部手指握住的话,会破坏整体平衡,利用拇指与食指握住才是拿刀叉的要诀。调味料用汤匙是法国料理中较独特的餐具。虽然以前就已经存在,不过最近才逐渐普及。一段时期,法国料理中流行较浓稠的酱料,即使用刀也可以取得调味酱料,但是其后则流行较清淡的酱料,所以为了取得调味酱料,只好将调味料用汤匙再次改良。当以汤匙或调味料用汤匙代替刀时,须右手拿汤匙,左手拿叉。汤匙的握法则与握笔方法相同。用调味料用汤匙切食物时,握法与刀相同。不过在取调味酱料时,握法则须与汤匙的拿法相同。食物切好后,在盘子上将料理与酱料一起舀起食用。
可以全部切好后再以右手拿叉子吃吗?如果是家里或是气氛较轻松的店内,这是没有关系的,不过在高级餐厅内最好尽量避免。在高级餐厅内,将叉子换到右手就餐,也一样是不合时宜的。不习惯用左手拿叉子,也许会感到很困难,不过一旦能够灵活使用,就更能体会到用餐的乐趣。
刀叉的用法
刀叉有不同规格,按照用途不同,其尺寸的大小也有区别。吃肉时,不管是否要用刀切,都要使用大号的刀。吃沙拉、甜食或一些开胃小菜时,要用中号刀,叉或勺一般随刀的大小而变。
料理上桌后的基本动作,即是"右手拿刀切开,然后左手拿叉将料理叉起"。以叉子压住料理的左端,固定,顺着叉子的侧边以刀切下约一口大小的料理后,叉子即可直接叉起料理送入口中,简单说即是"以叉子压住后再以刀切开"。
两侧手肘过高会使刀叉角度过大,而呈直立状态;相反地,如果手肘过低将使刀叉呈倒下状态,所以没有办法好好地将料理切开。将肩膀与手腕放松,两臂不要张开,刀与餐盘的角度保持在15度左右。这里归纳成7个要点:面向料理端正坐好;肩膀与手腕放松;两臂贴着身体;手肘不要过高或过低;刀叉与餐盘呈倾斜角;以叉将料理紧紧按住;轻轻地移动刀子,压住时可用力。这样一来,不但能轻易地将食物切开,而且姿势看起来也相当地优雅。刀的移动方式也有要领。首先用力于左手的叉子,再轻轻地移动刀子。注意,将刀子拉回时不可用力,而是在往前压下时用力,这样才能利落地将食物切开。两侧手肘过高时,将会使刀与叉的角度过大,而无法利落地将食物切开。刀与叉也不可以过分倾斜。叉子可依料理的特性,自由地变换拿法以方便用餐。当叉起食用时,叉子的背面必须向上,不过,如果是舀起食用时,叉子应面向上方使用。英美人的饮食习惯不一样。吃肉菜时,英国人左手拿叉,叉尖朝下,把肉扎起来,送入口中,如果是烧烂的蔬菜,就用餐刀把菜拨到餐叉上,送入口中。美国人用同样的方法切肉,然后右手放下餐刀,换用餐叉,叉尖朝上,插到肉的下面,不用餐刀,把肉铲起来,送入口中,吃烧烂的蔬菜也是这样铲起来吃。
如有淋上调味酱的料理,也可以利用刀子刮取调味酱,再以汤匙或调味酱,用汤匙将料理与酱料一起送入口中。如以叉子叉住,再用汤匙淋上调味酱后食用,则是错误的动作,因为这样一来,在料理送往口中时,酱料会滴滴答答落得到处都是,搞得一团糟。以叉子舀起料理时,以左手持用叉子,将食物置于叉子正面的叉腹上送入口中。在与朋友聚餐的轻松场合,如果不须用到刀子,可以用右手拿叉子进餐。当盘子内的细碎食物聚集时,可利用刀子挡着,再以叉子靠近舀起。利用汤匙代替刀子也是可以的。以叉子将料理聚集到汤匙上,再以汤匙将食物送入口中。
吃沙拉的时候,将大片的生菜叶用叉子切成小块,如果不好切可以刀叉并用。一次只切一块,不要一下子将整碗整盘的沙拉都切成小块。如果沙拉是一大盘端上来则使用沙拉叉。如果和主菜放在一起则要使用主菜叉来吃。如果沙拉是主菜和甜品之间的单独一道菜,通常要和奶酪和炸玉米片等一起食用。先取一两片面包放在你的沙拉盘上,再取两三片玉米片。奶酪和沙拉要用叉子食用而玉米片则用手拿着吃。
吃芦笋的时候,如果要吃的芦笋菜中有汤汁,先切成小块,再用刀叉食物。如果芦笋很大而且需要蘸汁,先把头切下,然后分开来食用,以防滴汁和掉渣。也可以用手拿着茎柄,蘸汁吃。对于小的芦笋完全可以用手拿着蘸汁食用。
薯仔片和薯仔条是用手拿着吃的,除非薯仔条里有汁,那样的话要使用叉子。小薯仔条也可拿着吃,但用叉会更好。如果薯仔条太大,不好取用,就用叉子叉开,不要挂在叉上咬着吃。把番茄酱放在盘子边上,用手拿或用叉子叉着小块蘸汁吃。烤薯仔在食用时往往已被切开,如果没有则用刀从上部切入,用手或叉子将薯仔掰开一点,加入奶油或酸奶、奶油和小青葱、盐和胡椒粉,每次加一点。你可以带皮食用。
已设置好的餐具不可随意改变位置,不过如果你是左撇子,在吃的时候可将刀叉互相更换使用。只是在用餐完毕后,餐具必须依右撇子的人的用法放置,将刀叉的柄向右放置于餐盘上。这么做的原因,主是要为了不给服务人员造成困扰。
刀与叉的拿法
两只一组使用刀、叉为正式的用法右手拿刀,左手拿叉,与筷子同样的是以两只为一组,刀用来切割食物,叉用于送食物入口。应该注意的是,千万别用刀取食物送入嘴里。叉子的拿法为将食指伸直按住叉子的背部。刀子除了与叉子同样拿法外,还可以用拇指与食指紧紧夹住刀柄与刀刃的接合处。可依料理选择较容易进餐的方法。用拇指抵住侧边,再将食指伸直,分别按住刀叉的背部,用力夹紧。这是吃肉类料理或较硬的料理时所使用的方式。以拇指与食指捏住刀柄与刀刃的接合处,其他的手指再轻轻地扣住刀柄。叉子的拿法则与上述相同。这是吃鱼类料理或是较软的料理时所使用的方式。如果以全部手指握住的话,会破坏整体平衡,利用拇指与食指握住才是拿刀叉的要决。调味料是汤匙是法国料理中较独特的餐具。虽然以前就已经存在,不过最近才逐渐被普及。一段时期,法国料理中流行较浓稠的酱料,即使用刀也可以取得调味酱料,但是其后则流行较清淡的酱料,所以为了取得调味酱料,只好现调味料用汤匙再次改良。当以汤匙或调味料用汤匙代替刀时,须右手拿汤匙,左手拿叉。汤匙的握法则与握笔方法相同。用调味料用汤匙切食物时,握法与刀相同。不过在取调味酱料时,握法则须与汤匙的拿法相同。食物切好后,在盘子上将料理与酱料一起舀起食用。可以全部切好后再以右手拿叉子吃吗?如果是家里或是气氛较轻松的店内,这是没有关系的,不过在高级餐厅内最好尽量避免。例如,在高级料理店内,是绝不会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把饭碗拿到嘴边,大口大口地吃饭。类似地在高级餐厅内,将叉子换到右手餐,也一样是不合时宜的。不习惯用左手拿叉子,也许会感到很困难,不过一旦能够灵活使用,就更能体会到用餐的乐趣。
英国是属于西欧各国其中之一,它的地理位置于欧陆西侧的大西洋上,其纬度在50度以北,因受北大西洋洋流的调节及西风终年的吹拂,成为冬暖夏凉,终年有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发展有:栽种饲料作物及牧草,并发展酪农业,但是,由于其本身的食粮及畜牧产品均不足以自给,
需要依赖进口,因此,使其在料理烹调上多少都受到外来资讯的响影。不过,英国本身是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所以他们在料理上多少还是保留了原有的传统饮食习惯及烹调技于巧。
英国人一般较喜爱的烹饪方式有:烩、烧烤、煎和油炸。对肉类、海鲜、野味的烹调均有独到的方式;然而,他们对牛肉类方面又有特别的偏好,如烧烤牛肉(ROASTED BEEF),在食用时不仅附上时令的蔬菜、烤洋芋,还会在牛排上加上少许的芥茉酱;在佐料的使用上则喜好奶油及酒类;在香料上则喜好肉寇、肉桂等新鲜香料。
较为人知的英国料理菜名有:牛肉腰子派(STEAK KIDNEY PIE)、炸鱼排(ENGLISH FISH CHIP)、皇家奶油鸡(CHICKEN A LAKING)等。英国人喜欢狩猎,在一年只有一次的狩猎期中,就有许多的饭店或餐厅会推出野味大餐,如野鹿(VENISON)、野兔(HARE)、雉鸡(PHEASANT)、野山羊(WILDSHEEP)等的烹调。而一般烹调野味时,均采用些杜松子或浆果及酒,此做法是为了去除食物本身的膻腥味。
英国人对早餐非常讲究!英国餐馆中所供应的餐点种类繁多,有果汁、水果、蛋类、肉类、麦粥类、面包、果酱及咖啡等。 时下所流行的下午茶(HIGH TEA)也是传来自于英国,其较知名的有维多莉亚式VICTORIAN STYLE),内容可说是包罗万象,包括各式小点、松糕、水果挞(TARTE)及三明治等。 晚餐对英国人来说也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份,他们选择的用餐时间通常较晚,而且都是边吃边喝边聊,以促进用餐人之间的情谊,可想见他们是属于极有自主性的民族,而一顿晚餐对他们来说可能要花上好几个钟头!
苏格兰威士忌或琴酒都是这些众有皆知的酒均来自于它。在英国当地,会有许多爱好喝的人士,主要是因为:它本身也是个产酒国家。英国人在饮酒上的花费比起其它的支出还来的多。
英国传统食物只有在酒吧(Pub)里最容易找到,最具代表性的餐点有烤牛肉配约克热布丁(Yorkshire Pudding),以及牛排肾脏派(Steak&Kidney Pie),苏格兰熏鲑鱼,还有各式浓淡啤酒及果酒、各式甜酒及威士忌、各式芝士等。
英式下午茶当然也是经典体验,Scones加上果酱式配茶的主角,找个古典小馆坐坐,享受一下英国人累积了几世纪的饮茶传统。
牛肉馅饼
为牛肉或牛肾,有些特殊的味道,吃惯了会觉得非常好吃,这也是小酒馆中的一种典型的午餐,一定要尝尝看哟!
多佛尔鲽鱼
英国的鱼类菜肴相当可口,伦敦市内便有几家专营鱼美菜肴的连锁餐厅。特别是在多佛尔海峡捕捞的鲽鱼清淡鲜美,十分好吃!
烤牛排
这是英国菜中的代表作,由大块带油的生牛肉放入烤箱中烤制而成,同煎牛排一样,在您点这道菜时,服务员会问你喜欢生一些的还是熟一些的。做好的牛肉吃时可以沾西式芥茉酱,作为辅菜的约克郡布丁也很有名。
炸鱼及炸马铃薯条
这是英国的“麦当劳”,是一种既便宜又方便的食品。炸鱼多为鲽鱼或鳕鱼,与炸薯条一起沾着盐或醋(不少英国人两者都用)食用,很受普通百姓欢迎。
就座时,身体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翘足,与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餐台上已摆好的餐具不要随意摆弄。将餐巾对折轻轻放在膝上。
使用刀叉进餐时,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东西时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执刀将其切成小块,用叉子送入口中。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如果是谈话,可以拿着刀叉,无需放下。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 ,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拿叉取菜。要记住,任何时候,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餐饮礼仪
做客和餐桌上的礼节
如果你被邀请到别人家做客,就要考虎这样几个情况。比如,该在什么时候到主人家?如果不是谈正经事,只是个社交聚会,早到是不礼貌的。女主人正在做准备,她还没完全准备好你就到了,会使她感到非常尴尬。晚到10分钟最佳。晚到半小时就显得太迟了,需要向主人致歉。什么时候应该离开呢?这没什么规定,但在主人家坐得太晚是很不礼貌的。如果只是邀请你共进晚餐和聊天,那么你最好在10点至11点之间离开或者餐后1小时告别。如果你被邀请留下来住几天或度周末,在离开之前应特意买束花送给女主人,这会使她非常高兴。另外,离开后的第二天要发一封便函向主人致谢,并随附一件小礼品如一盒巧克力或一些鲜花等。
英国的宴请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茶会和宴会,茶会包括正式和非正式茶会。英国人在席间不布菜也不劝酒,全凭客人的兴趣取用。一般要将取用的菜吃光才礼貌,不喝酒的人在侍者斟酒时,将手往杯口一放就行。客人之间告别可相互握手,也可点头示意
至于为什么不能坐一起!!!! 因为这个是规矩
法国人的就餐礼仪已经成为西方宴会的经典模式。
就餐礼仪
法国人就餐非常讲究礼仪,一般用长条型餐桌,男女主人各坐餐桌两头,家中其他成员或客人在餐桌两旁按从女主人一侧向男主人一侧重要程度递减方式排 列,餐具使用各种不同形状的餐刀、叉子和勺子,用餐盘就餐,桌面上只能存在一道菜,撤去前一道才能上第二道,但餐具根据本次用餐情况全部摆放到就餐人餐盘 两侧,从外到里使用。一般第一道菜是开胃浓汤(soupe),然后是冷盘(hors-d`œuvre),接着才是主菜 (plat de résistance),最后是甜点(dessert),面包随时取用,比英美人消耗多。餐前喝利口酒,餐中水产和禽类菜配干白葡萄 酒。肉类菜配干红葡萄酒,法国人消耗葡萄酒较多,几乎每餐必备,和英美法律也不同,未成年人也允许饮用葡萄酒。到法国人家中作客,则不能像到英美人家中作 客一样,用一瓶酒和鲜花作礼物,等于讽刺主人家没有足够的酒,只能用一盒巧克力做礼物。
⑹ 一些关于英国饮食文化的资料
1、苦啤酒
苦啤酒是英国最具代表性的啤酒,起源于18世纪,起初作为英国传统麦芽酒的替代品,最大的特点是酒精度数低,以窖藏温度供应,仅需几日便可发酵。
2、维多利亚海绵蛋糕
英国社会有一个久负盛名的传统——下午茶会。维多利亚海绵蛋糕,是英国下午茶点的经典必备。它因维多利亚女王最喜爱海绵蛋糕的吃法(一层奶油一层果酱)而得名。
3、下午茶
下午茶是餐饮方式之一,用餐时间介乎午餐和晚餐之间,可以追溯到英国17世纪时期,绵延至今,渐变成现代人休闲习惯。由于下午茶并不是每天的正餐,所以不是每天都会有下午茶。
近代的下午茶发展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式下午茶(afternoon tea),一边吃着西式糕点一边喝茶。其在中国逐渐流行,随着各地餐饮文化的融合,悄然在世界各地发展起来。
4、烹饪方式
一般较喜爱的烹饪方式有:烩、烧烤、煎和油炸。
对肉类、海鲜、野味的烹调均有独到的方式;对牛肉类有特别的偏好,如烧烤牛肉(ROASTED BEEF),在食用时不仅附上时令的蔬菜、烤薯仔,还会在牛排上加少许芥末酱;在佐料的使用上喜好奶油及酒类;在香料上喜好肉寇、肉桂等新鲜香料。
5、哈吉斯
哈吉斯是一道菜肴名称,用羊胃、羊心、羊肺、羊肝等制作而成,被称为苏格兰“国菜”,一般认为是受到了苏格兰民族诗人罗伯特·彭斯1787年创作的 Address to a Haggis一诗的影响。
目前最早有关哈革斯的记录出现于在英格兰兰开夏郡西北部发现的一本食谱《Liber Cure Cocorum》,大概可以追溯到1430年左右。
⑺ 这些我们餐桌上的美食,外国人是怎样处理的
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最懂得物尽其用,餐桌上什么都有,比如说内脏、鸡爪,外国人都是不吃的。真是替外国人遗憾,少吃了多少美食啊!而且对于很多我们认为的美食,他们都随意丢弃,真是替他们感到可惜!接下来我就举例说明吧。
一、大闸蟹
前几年美国和德国可以说是大闸蟹泛滥,但令人窒息的是,他们竟然不吃大闸蟹!1998年,美国人将100吨从奥尔巴尼的河流中捕捞上来的大闸蟹全部活埋,反观我们国家,每年有多少通过养殖大闸蟹赚得盆满钵满的人?美国人真是活生生丢失了一个致富的机会和丢失了一种美食。而德国人,由于吃不来大闸蟹,不得不也将大闸蟹活埋,甚至用大闸蟹做成肥皂,但清仓大甩卖都没人要。剩下的大闸蟹,则是碾碎给动物吃了,真是实名羡慕吃大闸蟹的动物啊。
四、兔子
虽然兔兔那么可爱,但兔兔的肉更加地好吃。只可惜外国人不爱吃兔肉,外国人将抓到的兔子集中起来埋在土里。真的是太可惜了。
⑻ 英国的饮食文化有什么特点
1.早餐求快
传统的英式早餐有煎培根、香肠和煎土司。这叫做“煎食”。但现在多数人都很忙,没办法每天都吃这种丰盛的早餐,所以现在最流行的早餐种类有:一碗玉米片加牛奶;一些优格加新鲜水果;土司涂果酱,通常在早餐时喝茶、咖啡、或果汁。
英国人仍在周未享用传统的英式早餐。各个旅馆或饭店,尤其是大家所熟知的家庭式旅馆(B&B's)皆有供应传统的英式早餐。
2.午餐从简
英国的饮食和烹饪不断地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中餐、印度餐、意大利餐、法国餐与英国各地传统饮食一样受到欢迎,麦当劳、汉堡王、意大利批萨饼、印度餐馆、中国餐馆和外卖店彼彼皆是。在大多数城市,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餐馆与黎巴嫩、波斯、印尼、西班牙、墨西哥的摩洛哥餐馆争奇斗艳。这些舶来品饮食,就构成了英国的现代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