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国人吃饭时怎样放刀叉和勺子
英 国饮食文化——刀叉的用法 刀叉的用法
刀叉有不同规格,按照用途不同,其尺寸的大小也有区别。吃肉时,不管是否要用刀切,都要使用大号的刀。吃沙拉、甜食或一些开胃小菜时,要用中号刀,叉或勺一般随刀的大小而变。 料理上桌后的基本动作,即是\\“右手拿刀切开,然后左手拿叉将料理叉起”。以叉子压住料理的左端,固定,顺着叉子的侧边以刀切下约一口大小的料理后,叉子即可直接叉起料理送入口中,简单说即是\\“以叉子压住后再以刀切开”。 两侧手肘过高会使刀叉角度过大,而呈直立状态;相反地,如果手肘过低将使刀叉呈倒下状态,所以没有办法好好地将料理切开。将肩膀与手腕放松,两臂不要张开,刀与餐盘的角度保持在15度左右。这里归纳成7个要点:面向料理端正坐好;肩膀与手腕放松;两臂贴着身体;手肘不要过高或过低;刀叉与餐盘呈倾斜角;以叉将料理紧紧按住;轻轻地移动刀子,压住时可用力。这样一来,不但能轻易地将食物切开,而且姿势看起来也相当地优雅。刀的移动方式也有要领。首先用力于左手的叉子,再轻轻地移动刀子。注意,将刀子拉回时不可用力,而是在往前压下时用力,这样才能利落地将食物切开。两侧手肘过高时,将会使刀与叉的角度过大,而无法利落地将食物切开。刀与叉也不可以过分倾斜。叉子可依料理的特性,自由地变换拿法以方便用餐。当叉起食用时,叉子的背面必须向上,不过,如果是舀起食用时,叉子应面向上方使用。英美人的饮食习惯不一样。吃肉菜时,英国人左手拿叉,叉尖朝下,把肉扎起来,送入口中,如果是烧烂的蔬菜,就用餐刀把菜拨到餐叉上,送入口中。美国人用同样的方法切肉,然后右手放下餐刀,换用餐叉,叉尖朝上,插到肉的下面,不用餐刀,把肉铲起来,送入口中,吃烧烂的蔬菜也是这样铲起来吃。 如有淋上调味酱的料理,也可以利用刀子刮取调味酱,再以汤匙或调味酱,用汤匙将料理与酱料一起送入口中。如以叉子叉住,再用汤匙淋上调味酱后食用,则是错误的动作,因为这样一来,在料理送往口中时,酱料会滴滴答答落得到处都是,搞得一团糟。以叉子舀起料理时,以左手持用叉子,将食物置于叉子正面的叉腹上送入口中。在与朋友聚餐的轻松场合,如果不须用到刀子,可以用右手拿叉子进餐。当盘子内的细碎食物聚集时,可利用刀子挡着,再以叉子靠近舀起。利用汤匙代替刀子也是可以的。以叉子将料理聚集到汤匙上,再以汤匙将食物送入口中。 吃沙拉的时候,将大片的生菜叶用叉子切成小块,如果不好切可以刀叉并用。一次只切一块,不要一下子将整碗整盘的沙拉都切成小块。如果沙拉是一大盘端上来则使用沙拉叉。如果和主菜放在一起则要使用主菜叉来吃。如果沙拉是主菜和甜品之间的单独一道菜,通常要和奶酪和炸玉米片等一起食用。先取一两片面包放在你的沙拉盘上,再取两三片玉米片。奶酪和沙拉要用叉子食用而玉米片则用手拿着吃。 吃芦笋的时候,如果要吃的芦笋菜中有汤汁,先切成小块,再用刀叉食物。如果芦笋很大而且需要蘸汁,先把头切下,然后分开来食用,以防滴汁和掉渣。也可以用手拿着茎柄,蘸汁吃。对于小的芦笋完全可以用手拿着蘸汁食用。 薯仔片和薯仔条是用手拿着吃的,除非薯仔条里有汁,那样的话要使用叉子。小薯仔条也可拿着吃,但用叉会更好。如果薯仔条太大,不好取用,就用叉子叉开,不要挂在叉上咬着吃。把番茄酱放在盘子边上,用手拿或用叉子叉着小块蘸汁吃。烤薯仔在食用时往往已被切开,如果没有则用刀从上部切入,用手或叉子将薯仔掰开一点,加入奶油或酸奶、奶油和小青葱、盐和胡椒粉,每次加一点。你可以带皮食用。 已设置好的餐具不可随意改变位置,不过如果你是左撇子,在吃的时候可将刀叉互相更换使用。只是在用餐完毕后,餐具必须依右撇子的人的用法放置,将刀叉的柄向右放置于餐盘上。这么做的原因,主是要为了不给服务人员造成困扰。
2. 外国人用什么工具吃菜
各个国家用餐方式不同,吃西餐一般用餐巾和刀叉,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喝汤时要用汤匙。
有的外国人也会用筷子吃菜,各地风俗不一样。
有的地方还直接用手抓。
3. 外国人吃饭是左刀右叉,还是左叉右刀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终于解冻,世界格局也走向了新的局面。在中国方面举办的欢迎宴会上,尼克松总统的一项举动颇为引人注目:他竟然会熟练使用筷子!这让西方国家的记者们惊讶不已。其实,这是尼克松总统之前特意练过的,为了体现对这次访华的重视,他几乎考虑了所有细节,苦练了一番使用筷子的技巧,终于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在宴席上抢了不少风头。
意大利人接受叉子还有一个原因:意大利人喜欢吃意大利面,这种食物用叉子实在是太方便了。所以,叉子虽然传到了西欧,但使用的人数是很有限的,毕竟传统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不过历史的进步是无法阻拦了,最终意大利的贵族仍然在西欧的贵族圈中把使用叉子的习惯传播出去了,这实际也和历史大环境有关,当时西欧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势力崛起,天主教势力一落千丈,其自然没太大的能力阻挠大家用叉子吃饭。
终于,在缓慢的影响下,17-18世纪,使用叉子终于在西欧得到普及,民间抵制餐叉的声音也渐渐消亡了,至今成为几乎所有西餐的使用方式。
4. 英国人吃烤鸡习惯用刀叉,为何因为一个中国人,他们再也不用刀叉了
当时李鸿章再次去英国访问的时候,英国用西餐招待李鸿章。当时有一道菜是烤鸡。用刀叉来吃实在是费劲得很,李鸿章尝试了刀叉吃烤鸡以失败告终。于是李鸿章放弃了,直接上手。英国人看到李鸿章如此吃烤鸡,为了尊重他,其实可能也是看他吃得香,刀叉切烤鸡也麻烦。大家也上手,没想到用手直接抓烤鸡吃不要太方便哦。后来英王也特许吃烤鸡可不用刀叉。
现在的社会发展很快,中国也有很多的西餐厅。中国人也能很好使用刀叉优雅的左手叉右手刀切牛排,完了还慢慢品一口红酒。外国的也有很多中式餐馆。《中餐厅》都开拍到外国去。刀叉吃饭感觉是注重自我,每个人只吃自己面前的那道菜。而筷子吃饭是一种分享。十道菜十个人都可以分享吃。尊重彼此的文化,体验对方的文化,偶尔换一种方式生活何尝不可呢。
5. 三百多年以前英国人用什么吃饭 A.刀和叉 B.筷子和瓦罐 C.树枝和石块 D.手
选A。刀和叉。
三百多年前,英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现在吃饭工具一样了。
筷子是中国特色,石块和树枝是原始人,用手一般是印度人。
6. 西餐礼仪刀叉用法是怎样的
进餐时,餐盘在中间,那么刀子和勺子放置在盘子的右边,叉子放在左边。一般右手写字的人,饮用西餐时,很自然地用右手拿刀或勺,左手拿叉,杯子也用右手来端。
在西方,去饭店吃饭一般都要事先预约,在预约时,有几点要特别注意说 清楚,首先要说明人数和时间,其次要表明是否要吸烟区或视野良好的座位。
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别的日子,可以告知宴会的目的和预算。在预定时间到达, 是基本的礼貌。再昂贵的休闲服,也不能随意穿着。
西餐礼仪
种最受赞赏的美学享受--美食与交谈。除了口感精致之外,用餐时酒、菜的搭配,优雅的用餐礼仪,调整和放松心态、享受这环境和美食、正确使用餐具、酒具都是进入美食的先修课。
要注意的是,在西方去饭店吃饭一般都要事先预约,在预约时,有几点要特别注意说清楚,首先要说明人数和时间,其次要表明是否要吸烟区或视野良好的座位。
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别的日子,可以告知宴会的目的和预算。在预定时间到达,是基本的礼貌,有急事时要提前通知取消定位一定要道歉。
7. 为什么西方人吃饭的习惯是左手一把叉右手一把刀
因为他们野人,在古时,他们吃饭的时候要随时准备对付野兽还有敌国的敌人,随时准备战斗~右手拿刀才有力砍下去啊~哈哈~说笑的~下面从别人博客看过,参考下~
西餐是指对西方国家餐饮的一种统称,基本特点是用刀叉进食。
用餐方式:
东方型(用筷子,如中国,韩国,日本。)
手抓型(印度,阿拉伯。)
刀叉型(英国,美国,西班牙。)
西餐礼仪设计的方面:
进餐顺序(吃一道菜上一道)
餐桌上的举止(手不能放在桌子下方)
餐桌上的交际(男服务生上菜)
点菜的技巧(不懂西餐特点,看不懂菜名):
向别人学
点套餐
请别人帮忙
西餐上餐的顺序:
头盘(色拉,泥子,冻子。)
汤(奶油汤,清汤。)
副菜(海鲜,鱼肉,鸡肉。)
主菜(牛肉,羊肉,猪肉。)
甜品(水果,冰淇淋,干果,布丁,三明治。)
饮料(咖啡,红茶,白兰地。)
西餐的餐具:
刀叉,调羹,餐巾。
餐巾的使用:女主人餐巾铺在腿上,是宴会开始的标志。
刀叉的使用:左叉右刀,一般有3副餐具,吃一道菜换一副餐具。
英国式吃法:左叉右刀,从左侧开切,切一块吃一块。
美国是吃法:左叉右刀,从左侧开切,先切完,放下刀子,用叉子吃。
刀叉放至有讲究:刀叉不能指人,左右手的肘关节夹在药的两侧,控制切割的动作。
使用条更应注意:
外侧向内侧取
调羹不能含在嘴里
调羹不能立在杯中
餐桌上的举止:
焦急要等距离(向主人和贵宾问好,然后向周围的人交谈。)
肢体不能频频晃动
餐具不能发出声音
吃西餐不仅要吃好,吃饱,同时要不失风度,要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8. 英国人的餐桌礼仪
应准时赴约并准备一些小礼物,早到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吃饭时,吃完自己餐盘里的所有食物是礼貌的行为,如剩下食物,在英国意味着客人不喜欢这些食物。英国人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聊天,这时需要注意吃东西和说话交替进行。吃东西的时候张大嘴和说话,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吃饭时最好只往嘴巴里放少量食物。如果你必须张大嘴巴,最好用一只手遮住它。在英国文化中,饭后留下来进行社交谈话被视为礼貌的行为,因此聚会可能多延续几个小时。
9. 英国人用什么餐具吃饭
刀、叉、勺、盘子、碗、餐巾
10. 英国平民古时不用筷子,用什么还是根本不碰白米饭那他们正餐吃什么
英国人古代根本不用餐具,直接用手的,最多喝汤时用木头勺子。
正餐就是面包和烤肉,白米饭英国没有。那地方压根不能种水稻,哪来的米饭?
平民吃的是一种杂菜汤,把各种肉类、蔬菜、薯仔、奶酪等等全扔锅里一锅煮成烂糊糊,就可以吃了。你去看《勇敢的心》里应该就能看到。现在还是有不少英国人做这玩意,太难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