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失去欧洲大陆领地的英国,是怎样走向海洋强国之路的
中世纪后期,英国和法国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时间从1337年到1453年,史称“百年战争”。这场战争给英国和法国乃至整个欧洲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百年战争后,英国和法国走向了近代民族国家之路,成为了欧洲两大强国并且长期对峙,深刻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一,战争背景:封建割据的英法中世纪的欧洲各国普遍实行封建制度,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若干大贵族(诸侯),大贵族又将土地分封给若干的小贵族(骑士),形成了层层分封的体制。分封者和被分封者形成了一定的义务关系。这种封建制度国家内部四分五裂,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加上罗马教会的干预,欧洲的各国的王权十分脆弱。
15世纪后期的英国
中央集权的形成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为了增强王室的经济实力,法国开始实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取消国内关税,逐渐形成了以巴黎为中心的统一市场。境内各民族也不断融合,形成了法兰西民族,以巴黎方言为基础的法语成为了法国共同语言。英国方面的情况也十分类似,形成了以伦敦为中心的统一市场。新建立的都铎王朝放弃使用法语,以伦敦方言为基础的英国成为了民族语言。
结语百年战争是英法两国因为争夺诺曼等地的归属而发生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却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从领土上来说,英国发动这场战争得不偿失,失去了所有的欧洲土地;但是对于王权来说,这场战争却是双赢的,因为它削弱了两国的封建贵族势力,为统一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奠定了欧洲未来的政治发展趋势。
㈡ 英国在近代史上这么强盛,为什么却不去统一欧洲
今天的英国,国号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四个部分组成,属于岛国,国土面积2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6600多万,首都伦敦,实行议会君主立宪制度,国家元首是国王,政府首脑是首相,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历史上的英国,原本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边陲岛国,但是在种种原因促使下逐渐富强起来,到了近代,已经发展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对于欧洲历史,后世一直有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就是那些富强的欧洲国家,为什么不去统一欧洲?既然近代英国这么富强,那么英国为何不去统一欧洲?
其实英国不是不想统一欧洲,而是因为英国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这件事情就是建立海外殖民地,把先进的英国文明推向全世界,促进世界历史发展。
㈢ 英国为什么要退出欧盟 英国脱欧的三个原因
一、现实利益层面:
在欧盟的预算里,英国缴纳的比例大约占1/8,仅次于德法列第三位。但是,相比德法两国利用欧元区内的有利地位,通过欧元区内的差异化利率政策,在制造业,服务业上都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反之,英国因为依然处于欧元区外,并未得到与付出相称的好处。如今,德法主导的欧盟却一下子要英国拿出20亿欧元补缴欧盟的预算。20亿欧元对英国来说不是一个小数字,如果卡梅伦拿出这笔钱,那将会大大影响选情。所以,卡梅伦这么震怒,要搞退出欧盟公投,是有切身利益的。
二、欧盟主导权之争:
德法主导的欧盟之所以让英国补缴20亿欧元费用,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根本目的并非这20亿欧元。那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让英国承担更多责任,通过承担更多责任,迫使英国放弃英镑,统一使用欧元,进入欧元区,从而断掉在欧美间骑墙的好处,一心捞取欧元区的好处。在英国人看来,一旦英国进入欧元区,相当于他们将命运主导权交给了别人。英国人和德、法等国在这方面有着极深的隔阂,这种隔阂来源于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
我们知道,统一的欧洲是一两千年来欧洲人追求天下一统的理性产物,英法两国为了争得主导权打了数百年。着名的百年战争就是在英法之间展开的,双方从1337年打到1453年,打了116年。后来,七年战争还是英国和欧洲大陆国家为争夺势力范围进行的战争,美利坚合众国就是七年战争的产物。
与德法等大陆国家相比,英国长期游离于欧洲大陆之外,是海洋殖民帝国,英国对欧洲大陆的统一或一家独大一直保持高度警惕。警惕的原因是,一旦欧洲大陆整合成一个国家,那么英国在欧洲将很难再有话语权,英国不过是一个小岛,被吞并就只是时间问题了。作为孤悬于大陆之外的岛国,英国是通过欧洲大陆的分裂来获得对欧洲的影响的,也是通过分化欧洲大陆来获得自我保全的。
事实上,如今的美国孤悬于欧亚大陆之外,也是通过分化欧亚大陆上的各个国家势力来主导欧亚大陆的,所采取的就是大英帝国过去的战略战术。作为央格鲁撒克逊人的后裔,他们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作为英国来说,不希望欧洲大陆继续进一步整合顺理成章。在这方面,英国和法、德等国存在本质性分歧。这也是为什么英国加入了欧盟,却一直保留英镑而未加入欧元区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今,德法要通过让英国承担更大责任的方式,一步步地收缩英国的权力,最终迫使英国加入欧元区,在政治战略上是动了英国的根。面对这种情况,英国必然会反弹并试图阻止。这也是为什么20亿欧元本不该闹出这么大动静,却最终惹出这么大波澜的根本原因。如若英国爽快地同意了这20亿欧元补缴,那么接下来德法主导的欧盟就还会有更进一步的动作。站在英国角度,英国必然阻止这一切的进一步演化。
当然,站在德法角度看,英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欧盟三大国之一,如果迟迟不能加入欧元区,迟迟不能和整个欧洲站在一起,欧盟进一步推进整合就会面临巨大阻力。在这种情况下,才会有所谓20亿欧元的预算补缴。法德德国主导的这一动作,是要进一步加强欧盟的权力,进一步对整个欧洲进行整合,这正是英国所不愿意接受的,也是双方冲突的根源。
看看德法两国领导人的表态,法国总统奥朗德警告英国这会损害英国的核心利益,而默克尔反击的威胁意思是,如果英国继续阻止欧盟的进一步整合,那么英国退出就退出吧。这种博弈,在未来三年的博弈将会很激烈,无论2015年英国哪个政党赢得大选,都不会改变这一格局。英国和法德等国,必然有一个沟通和妥协的过程。
三、西方主导权之争。
近代西方,一战以前一直是欧洲主导世界,虽然存在着英法长期的争夺以及后来英法德等国的争夺,但数百年来主导权都在欧洲列强手中。到了20世纪,欧洲列强的矛盾终于激化,最终闹出了一战和二战。两次世界大战,欧洲元气大伤,发展起来的美国乘机上位。
美国上位虽然让欧洲人有些不爽,毕竟大家都是西方,价值观相似,在全球的利益基本一致,何况二战之后欧洲亟需美国帮助复苏经济。但是,欧洲人也充分认识到,主导权易主的根本原因是内耗,通过战争统一欧洲是完全不现实的,千百年来已经证明这一点,更何况两次世界大战的重创已让整个欧洲雄姿不再。所以,二战后,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很快成立了欧共体(英国加入较晚,1973年才加入)。欧共体发展到1991年,成立了欧盟,欧元正式启动。1999年1月1日,欧元在欧盟各成员国范围内正式发行,欧盟整合进程加速。
事实上,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美欧在西方主导权方面就开始存在了一些分歧,待欧盟成立、苏联解体,这种分歧明显加大。过去20余年,美欧在这方面没少暗战。1999年北约空袭并肢解南斯拉夫,其中一个目标就是针对欧元(表面上是北约东扩和帮助欧盟东扩,但实际上这也是美国借力打力遏制欧元诞生的一场战争),欧元流通因此被迫推迟到2002年1月1日才正式流通,比1999年1月1日发行欧元整整晚了3年。而且,那次发行,还是折价发行的,这就是后来欧元为何大涨的根本原因。更为严重的是,一直到今天科索沃战争对欧元都有严重阴影,这也一直是欧元区很难在国际范围内进一步替代美元的另一个原因。
2008年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后,美国实力大幅衰退,欧洲在这种情况下加速整合。特别是在欧债危机爆发后,德法借机更加快速地收缴危机爆发国的权力,欧盟整合进程明显加速。欧盟的这种整合,让美国如坐针毡。之所以如此,原因是西方资本一定会选择一个寄体,不是美国就是欧洲,若欧洲整合得非常好,那么西方资本完全可能因为美国衰落而全面返回欧洲。若真的这样演绎,美国将会丧失西方主导权。为此,美国必然破坏欧盟进一步整合的进程。
就当前国际局势,站在世界角度,美国必然分化欧亚大陆诸国,目的是维持美国对欧亚大陆的主导权和保持未来对欧亚大陆的主导能力;就欧洲地缘局势而言,站在英国的角度,如果英国要想保持对欧洲的足够大的影响力,就必须分化欧洲大陆的进一步整合。所以,在这方面,英国和美国两者战略是一致的。
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和在欧洲,英国保持其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狐假虎威”于美国,是借美国之力来发挥自己的影响,分得美国主导规则下的一杯羹。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扮演着美欧中间角色,英国在二战后一直是两边通吃。如今,德法主导的欧盟,要收英国的权,断英国“狐假虎威”美国的路,这是英国所不能接受的。
,
㈣ 英国处在“欧洲大陆”吗
不在,英国位于英伦三岛,是岛屿,不是大陆。
㈤ 英国为什么要脱离欧盟呢
英国脱欧实际上并不仅仅只是英国一时的冲动想要离开欧盟,在这里面实际上有着很多方方面面的因素共同的作用,才导致了英国决定在2016年发动公投脱离欧盟,在这里面美国、法德以及英国自身都参与了这场势力的角逐。
当然了最后还是美国技高一筹,从欧盟手里拉走了英国,使得欧盟一下子就损失了一架马车而元气大伤。
英国在历史上是日不落帝国,但是在欧盟中的地位却不尽如人意,正是这种心理上的落差,使得英国很多人都不愿意屈居人下,最终投下了离开欧盟的选票。
英国的近代史,是一段异常辉煌的历史,从18世纪开始,英国就开始进入全球殖民时代,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地,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世界上的最强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的其他国家陆续兴起,使得英国的国际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由于是主要的参战国,因此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并被曾经的小弟——美国一举超越。
所以英国脱欧实际上不仅仅是英国想脱离欧盟体系,而且与欧盟内部法德等国的排挤,与外部势力美国的策动,实际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否则的话,英国也不可能会轻易地脱离欧盟,因为这么做对于欧盟以及英国自身的伤害都非常的巨大。
但是最后英国还是决定离开欧盟,也正应了那一句老话“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欧盟其他国家不珍惜英国,最终还是害人害己啊。
㈥ 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为何从欧洲霸主地位掉下神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大英帝国仍然占据着世界霸权的宝座。尽管二战前英国不再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但经过多年的殖民战争积累,英国仍然统治着超过4亿人,并占领了超过3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 在人口和土地方面都无法与英国相提并论。
工业生产能力的下降是英国失去世界霸权的根本原因,而英国失去世界霸权的直接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出现的殖民独立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旧殖民国家的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世界的殖民地都在寻求独立。尽管英国和法国竭尽全力保护殖民地,但在世界殖民地独立浪潮的冲击下,旧的殖民大国仍然被击败。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英国分离的所有殖民地中,印度的独立无疑给英国带来了最致命的打击。独立前,印度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拥有数亿人口和数百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当时,印度殖民地的收入占英国经济总量的40%。
关于。印度与英国分离后,英国的国家力量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它再也无法恢复从未设置过的帝国的荣耀。实际上,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的能力本身就是殖民时代的产物。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旧殖民帝国衰落,英国再也无法保留庞大的殖民地时,英国不可能仅依靠不列颠诸岛的力量来保持世界霸权。位置。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它只是加速了英国的衰落,而不是其衰落的主要原因。
㈦ 曾经横扫世界的欧洲列强,为啥会走向没落
从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始,欧洲列强横扫世界,一跃成为世界霸主,西班牙、荷兰、英国相继成为世界老大。欧洲成为世界的中心,持续了500多年。
为什么今天的欧洲却没落了?
3.美国的遏制,英国的破坏。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老大,谁会威胁美国的霸主地位,美国就会修理谁。
过去,苏联、日本都曾成为美国的修理对象。
如果欧洲真的走向统一,欧洲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足以与美国相抗衡。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美国除了遏制中俄,对欧洲各国其实也毫不手软。美国支持英国脱欧就是重要体现。
美英的破坏,让欧洲始终麻烦不断,难以真正统一。欧洲各国也就只能在争吵中不断走向没落。
欢迎关注,大家也可以说下自己的看法。
㈧ 英国脱欧有什么历史原因
今年世界上发生了两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最接近的事情是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我的上一篇文章“美国人总是推陈出新”对此进行了分析。美国人的传统是推陈出新。英国离欧洲很远,这似乎出乎意料,但对英国与欧洲分离和一体化历史的分析将表明法国和德国为何没有在公投中投票。在我们看来,英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欧洲,但不可思议的.
为什么是现在公投脱欧!由于欧盟的统一进行得太快太顺利,欧盟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事务上变得越来越像一个国家。英国也深感自己在欧盟的投资、牺牲和地位不一致。如果英国继续跟随欧盟,它不仅会违反英国独立的传统光荣传统,还会为其他国家制作婚纱。它可能会意识到,在一个统一的欧
㈨ 英国以前号称日不落帝国,殖民势力很大,为什么不在欧洲大陆殖民
他能在欧洲大陆殖民就好了,它有这个能力吗,当时法国正好是集权统治之下,国力正盛。德国虽然四分五裂,但也不是省油的灯。荷兰那时是海上马车夫,葡萄牙西班牙正好在开辟新航路之后,在国外抢得大量资源,很是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