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制造业为什么重要

英国制造业为什么重要

发布时间:2022-05-20 16:25:35

‘壹’ 英国的第二产业相对有所缩减,但第三产业却有也个很大的发展,这是为什么

英国把更多的制造业移到国外,而向国外输出技术或是其他产品。事实上他的经济收益没有减少,所以第三产业依然发展迅猛。

第三产业即各类服务或商品。公共服务业,(政治文化业、大型或公办教育业、大型或公办医疗业、公办行政、管理业、公办金融业、公办咨询收费业、声优动漫制作事务所、公办客运业、管理人员、科研教育或培训业、人力资源事务所、大型粮棉油集中购销业、民族宗教、影视媒体事务所、兵役、)。

(1)英国制造业为什么重要扩展阅读

第二产业是包括各类专业工人和各类工业或产品,如注塑工、操作工、压铆工、缝纫工、焊工,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产业部门,与第一产业(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如农业、牧业)、第三产业(从第一、第二产业物质生产活动中衍生出来的提供劳务的部门)相区分,按“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等。

发达国家的工业日益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发达国家以发展资源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工业为主,把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工资低廉的发展中国家。70年代以来进一步调整产业部门结构,尖端技术工业猛增,比重上升,而资源密集型工业再一次向外转移。发展中国家多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次为资源密集型,而新兴的工业化地区,已开始向技术密集型工业转移。总之这已成为世界工业发展的总趋势。

战后世界工业生产地域也发生很大变化,其基本特点是:

工业生产向大型化、系列化和综合化发展。大型化、系列化是战后工业分布规模的主导方向。根据地域发展条件,以一二个工业部门为主导,多发展成综合性联合生产基地,是工业地域部门结构的特点。

‘贰’ 英国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不少600字)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和开放思想的社会。英国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其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五。英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下降;服务业和能源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其中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发展较快。 旅游业是英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年产值700多亿英镑,旅游收入占世界旅游收入的5%左右。与以风光旅游为主的国家不同,英国的王室文化和博物馆文化是旅游业的最大看点。主要旅游点有伦敦、爱丁堡、加的夫、布赖顿、格林威治、斯特拉福、牛津、剑桥等。英国是世界第四大贸易国,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以上,商品和劳务出口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 英主要出口机械、汽车、航空设备、电器和电子产品、化工产品和石油,主要进口原材料和食品。英国还是世界第六大海外投资国和第六大对外援助国。伦敦是世界性金融和贸易中心。旅游业是英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 2001年,旅游业产值达728亿英镑;从旅游收入上计算,2001年,英国是世界第七大旅游国,收入占世界旅游收入的3.4%。2002年3月,从业人员205.6万,其中自由职业者约为14.8万人。2001年英国国内旅游产值约595亿英镑。2001年,到英国的外国游客达2280万,比2000年减少9%。其中西欧游客比上年减少8%,为1287万人,北美游客比上年减少13%,达423万人,其他地区游客减少9%,达375万,海外旅游总收入为 113亿英镑。商务旅游收入34亿英镑,占海外旅游总收入的30%,并有继续发展趋势。2001年,国内游客收入595亿英镑。2000年,全英酒店业总营业额为566亿英镑,比2000年增长7.2%。2001年,全英有各类旅馆6万多家;注册餐饮业企业有51500家,总营业额为182亿英镑,比 2000年增长12.1%;各类酒馆共有约49500家,自1990年以来减少8%。2001年2月疯牛病的爆发和“9·11事件”严重影响英国旅游业,损失达150亿英镑。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业、零售业、旅游业和商业服务(提供法律及咨询服务等)。近年来发展迅速,到2001年底从业人员达2280万,占总就业人口的77.5%。2001年总产值比2000年增加1%,其增加值占国内总产值增加值的71.4%。伦敦是世界着名金融中心,从事跨国银行借贷、外汇交易、国际债券发行、基金投资等业务,同时也是世界最大保险市场,最大黄金现货交易市场及船贷市场以及重要非贵重金属交易中心。 金融业是英国贸易平衡的主力,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以上,从业人员100多万,达到创纪录的132亿英镑。工党政府执政后首次进行金融监管改革,并于1998年6月成立了金融服务管理局,取代原先英格兰银行的监管职能。英国政府鼓励外国向英国投资,并将其视为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的管理方法和提高就业、增加出口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英国成为外商在欧洲投资的首选地。2001年,英国吸引外国投资总额538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美国是英国的最大投资国,投资额占48.4%,其次是德国、加拿大和日本,分别占8.2%、6.4%和5.9%。投资领域包括汽车、通讯、信息、电子、医疗设备、金融服务、食品、饮料等。投资形式为收购、兼并现有企业、扩建已有生产厂、建立科研基地或跨国公司区域总部等。2000年,外国在英直接投资862亿英镑,证券投资1746亿英镑,其他投资2818亿英镑。

英国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实体、经济强国以及金融中心,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在过去的三十年间,政府大量减少了国有资产,并减缓了社会福利计划的发展。十八世纪时英国本地产小麦开始不敌北美廉价小麦,放弃大量种植小麦,大量从美洲进口粮产,逐渐转以乳畜业为主,较为集中,高度机械化,并且效益十分高:1%的劳动人口能够满足大约60%的食品需要。英国拥有大量的煤、天然气和石油储备;英国的主要能源生产大约占总GDP的10%,在工业国家是算非常高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最大,而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首都伦敦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尽管英国仍是欧洲最大的军火、石油产品、电脑、电视和手机的制造地,工业的重要性不断下降。

英国的教育、学术研究和科学研究亦处于世界领导地位,举世闻名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都位于英国,是美国以外全球最重要的教育枢纽。英国每年吸引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慕名前来升学,不仅为国家带来丰厚的外汇,也为这个属知识型经济体系的国家吸纳不少人才。

‘叁’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

18世纪英国在其完成工业革命以后,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工业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开辟了新的工业生产门类,并在殖民主义炮舰政策的配合下,向世界各地输出工业品。

世界工厂就是为世界市场大规模提供工业品的生产制造基地。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叶,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在钢铁、汽车、化工、机器设备、飞机制造、电气产品、医药以及军事装备等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其生产规模和出口份额,都位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工业品出口的重要基地。

(3)英国制造业为什么重要扩展阅读: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日本工业从以出口重化工业产品为主导逐步转向以出口附加价值高的机械电子产品为主导,成为机电设备、汽车、家用电器、半导体等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

根据对英国、美国和日本工业发展的历史考察,要成为世界工厂,必须是该国的工业有一系列重要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及其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位居前列,有一大批工业企业成为世界制造业领域的排头兵,它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发展趋势能够产生重大影响。

‘肆’ 为什么英国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而苏联先发展重工业呢

按照西方正常的经济发展规律,轻工业应该是先发展起来的,因为轻工业所需的技术水平不高,生产的产品又是大众迫切需要的。

重工业是国家的立足之本,是其他工业成份发展的基础。即使是发展轻工业,不也要靠重工业生产轻工业所需机器吗,就像纺织机,吹塑机。重工业还是国防的重要成份。一战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法国元帅福煦,苏俄领袖列宁都预言了二战的爆发。斯大林发展重工也是为了抵御外敌。

‘伍’ 英国发展工业有利的地理条件有哪些

有河流流经城市、平原地形、地势平坦、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交通便利、水源丰富、地形平坦、工农业基础好有利于工业发展。

英国西北部多低山高原,东南部为平原泰晤士河是国内最大的河流。塞文河是英国最长的河流,河长338公里,发源于威尔士中部河道呈半圆形,流经英格兰中西部,注入布里斯托海峡。

(5)英国制造业为什么重要扩展阅读

英国主要工业有:采矿、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电子仪器、汽车、航空、食品、饮料、烟草、轻纺、造纸、印刷、出版、建筑等。

生物制药、航空和国防是英工业研发的重点,也是英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行业。同许多发达国家一样,随着服务业的不断发展,英制造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萎缩,80年代和90年代初两次经济衰退加剧了这一态势。

英制造业中纺织业最不景气,但电子和光学设备、人造纤维和化工产品,特别是制药行业仍保持雄厚实力。

‘陆’ 英国的主要产业

乳畜业。

十八世纪时英国本地产小麦开始不敌北美廉价小麦,放弃大量种植小麦,大量从美洲进口粮产,逐渐转以乳畜业为主,较为集中,高度机械化,效益十分高:1%的劳动人口能够满足大约60%的食品需要。

英农牧渔业主要包括畜牧、粮食、园艺、渔业,可满足国内食品需求总量的近2/3。而农业在英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到1%,从业人数约45万,不到总就业人数的2%,低于欧盟国家5%的平均水平,低于其它主要工业国家。

农用土地占国土面积的77%,其中多数为草场和牧场,仅1/4用于耕种。农业人口人均拥有70公顷土地,是欧盟平均水平的4倍。英是欧盟国家中最大捕鱼国之一,捕鱼量占欧盟的20%,满足国内2/3的需求量。

(6)英国制造业为什么重要扩展阅读

英国每年4月1日开始新的财政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支出包括公共支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开支)、支付债务利息和财务调整。财政预算收入含直接税、间接税和国民保险税收入三项。

伦敦是世界着名金融中心,拥有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从事跨国银行借贷、国际债券发行、基金投资等业务。

同时也是世界最大外汇交易市场、最大黄金现货交易市场、最大衍生品交易市场、全球第三大保险市场、重要船贷市场和非贵重金属交易中心,并拥有数量最多的外国银行分支机构或办事处。伦敦金融城从业者近40万人,共有550多家跨国银行、170多家国际证券公司在伦敦设立了分支机构或办事处。

‘柒’ 英国为什么率先完成工业化

英国工业化处于世界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当时的英国以世界主要列强的角色活跃于国际舞台。早在16- - - 18世纪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英国的对外商战和殖民扩张就为其创造了国外市场和货币资本。可以说,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殖民地的赤裸裸的掠夺。英国与欧美其他国家相比,资本原始积累迅速,工业化起步早,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处于世界贸易和世界工业的领先和垄断地位,成为包括欧美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工业品的主要供应者。因此,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始终处于有利的国际环境之中,在殖民地掠夺财富和占领市场,并在世界范围内赚取市场垄断利润。

‘捌’ 为什么英国成为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一定要文字叙述。而且要详细)

简单来说以下:政治前提,英国率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确保了社会的稳定
劳动力方面,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沦为雇佣工人
资本积累方面,对外的殖民扩张、掠夺,英国迅速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市场条件,号称日不落帝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拥有了广阔的原料供应地,以及商品销售市场
技术条件,英国工场手工业发达,并且日益发展,为工业革命积累了技术基础

复杂来说以下:

疯狂的殖民地掠夺与奴隶贸易,给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货币资本,从而为工业革命累积了财力上的准备。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英国继续了近三个世纪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批廉价的劳动力。并且,英国过去是以国王名义借债,来弥补宫廷财政运转的不足。1694年,英格兰国家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由国王债务制度过渡到国家债务制度,这从另一条渠道为工业革命积累了资金。

英国政府大力开拓海外殖民地,积极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为本国工商业寻找海外市场。与此同时,还把从各个渠道聚敛来的财富,绝大部分都用作生产性投资,以转换为再生产的资本。而法国却把资金都用来维持费用浩大的军队和宫廷享乐,西班牙更是把海外贸易盘剥来的巨额财富,用来购买国外廉价的商品,结果冲击了本国的市场。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就是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厂的一个飞跃。这个飞跃之所以能够实现,与手工工场的高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工场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是工业革命不可缺少的技术前提。此外,英国为追求更多的利润,还以满腔的热情来关注生产的发展,从而刺激了机器的发明和新科学技术的使用。

早在十五世纪,英国半农半工的农村家庭手工业就非常普遍,最初主要是毛纺织业。这种家庭的毛纺织手工业,后来随着农民的贫富分化,而发生了改变。很多家庭手工业者变成了为商人进行原料加工的雇佣劳动者。于是,呢绒商人们逐渐把单独的家庭手工业联系起来,便形成了毛纺织业的手工工场。这种手工工场有分散的和集中的两种形式。

在十六世纪时,分散的手工工场占主要地位。随着圈地运动而使丧失土地的农民日益增多,由大商人所创办的集中的手工工场便逐渐发展起来,达到了雇佣一千名以上工人的规模。到十七世纪时,雇佣几百名工人的手工工场已经非常普遍了。这些手工工场并不限于毛纺织业,在采矿、冶金、制盐、造纸、玻璃、制硝、啤酒等部门,都建立起很大的手工工场。
英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且还表现为技术上的巨大进步。英国手工工场在生产技术方面的进步,与欧洲大陆上的大量工匠迁居英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世纪末期,法国与尼德兰等国在手工业技术方面,特别是丝织业技术方面,都比英国进步,拥有很多技术熟练的工匠。但是不断发生宗教战争,迫使许多信奉新教的熟练工匠逃亡到英国避难。

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西班牙镇压尼德兰革命时,也有大批尼德兰工匠逃往英国,从此以后就在英国东部地区定居下来。当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允许这些工匠定居下来,条件是每一户外来工匠必须负责培养一名英国学徒。这些技术熟练的工匠涌入英国后,对于改良和革新英国的手工业技术,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且使英国新建了一些过去没有过的工业部门。英国的染织业¸制糖业¸陶瓷业的发达,就是同尼德兰工匠的贡献分不开的。

在十七世纪以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各种工业部门中,棉纺织业发展得尤其迅速。十八世纪初,运到英国加工的棉花只有一百万磅,但是,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资本家为了追求越来越多的利润,除了增加工人以扩大生产规模外,迫切希望改革生产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发明飞梭。凯伊发明飞梭以后,一个织布工人可以做过去两个工人的工作,使效率提高了一倍。后来, 凯伊的儿子又加以改进,发明了上下自动的杼箱,使用起来更为方便,织布能力更为提高。由于织布效率提高,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纱荒。

由于棉纱供应不足,出现了纺与织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很长时间没有得到解决,有些棉布工厂因缺纱而停产。棉纱价格猛烈上涨,接着纺纱工人的工资也提高了。这种情况,对于追逐利润的资本家来说,是不能忍受的。为了解决棉纱不足的问题,政府也采取了各种措施。1761年,英国“艺术与工业奖励协会”两次悬赏,征求新式纺纱机的发明。

1764年,兰开夏郡内的詹姆士·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棉纺织技术上一个巨大的飞跃,使棉纱的产量迅速提高,引起了纺织业的一系列变化,并且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因为棉纱生产成本的减少,也就使布匹的价格随之降低,从而使布匹的需求量增大,这样就需要更多的织布工人。

由于织工工资跟着棉布需求量的增长而提高,就使得原来兼营农业的织工逐渐抛弃农业,成为专靠工资收入的工薪阶层。同时,珍妮机的使用排挤了旧式纺车,使那些买不起珍妮机的原来从事家庭手工业的纺工也放弃农业,到拥有珍妮机的人那里去工作,从而成为雇佣工人。纺工和织工放弃的土地就为农业资本家所收买,小自耕农无力与资本主义大农场竞争,他们逐渐受到排挤而破产之后,也就沦落为农业或者工业中的无产者了。

珍妮纺纱机虽然大大提高了棉纱产量,但纺出的纱不结实,细而易断。由于珍妮机带动的沙锭日益增多,却需要手工来摇转纺轮,这样就使人力越来越难以胜任。于是,便需要在质量和动力方面加以改进。1769年,钟表匠理乍得·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这种机器用水力推动,机器上安装着许多滚轴,旋转很快,纺出的纱质地坚韧。

由于水力纺纱机体积大,又必须设置在可以利用水力的地方,因此,它就不能象旧式纺车或珍妮机那样安装在家庭内,而必须建立厂房,集中工人进行生产。这样,就为工厂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了第一个棉纺厂,成为最早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主。水力纺纱机纺出的纱线虽然结实,但是很粗糙。因此,还需要继续进行技术革新,以提高棉纱的质量。

1779年,工人赛米尔·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骡机综合珍妮纺纱机与水力纺纱机的优点,纺出来的棉纱既结实又精细。此外,还提高了纺纱的效率,最初,骡机带动二三十个纱锭,后来随着机器的改进逐渐增加,到十八世纪末,已经有了能够带动四百个纱锭的纺纱机了。自从骡机发明与广泛应用以后,集中从事生产的纺纱工厂迅速增加起来。

棉纱产量的大幅度增加,把织布抛到了后面,于是,纺与织之间又出现新的脱节现象。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改良织布机。1785年,牧师埃德门特·卡特莱特发明了用水力推动的织布机。但是,这种机器非常呆笨,销路不广。后来,经过拉德克利夫、霍洛克斯等人的改进,这种织布机才日益完善,逐渐推广应用。

1803年,拉德克利夫还发明了一种整布机,霍洛克斯又发明铁制的织布机器。经过改进的自动织布机,比手工织布提高了四十倍的效率。棉纺织业机器的使用又引发了其他行业的连锁反应,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业部门实现了机械化,一个新的课题又摆在人们面前,这就是动力问题。
众所周知,水烧热了之后就膨胀为水蒸汽。事实上,这个道理人们在很早就知道了。约在公元前二世纪末,亚历山大里亚的赫罗,就认识到蒸汽的动力作用。在他的着作中,记载了他曾经制造过一种利用水蒸汽旋转的玩具。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尝试过设计一种利用蒸汽开动大炮的图纸。然而,为了工业的目的把蒸汽用来作为动力的试验,则是从近代才开始的。

法国物理学家尼斯·帕旁称得上是第一个蒸汽力的实验者,他于1680年在英国试验成功第一台可以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蒸汽泵。但是,帕旁的发明并没有实际用于工业上。1698年,英国人托玛斯·塞维利发明了利用蒸汽力而制成的抽水机,但是不够坚固,经受不住大量蒸汽的压力,常常破裂。1705年,铁匠托马斯·纽科门在塞维利抽水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制造出了第一台真正可用作动力的蒸汽抽水机。

瓦特在格拉斯哥大学担任制造和修理自然科学仪器的工作时,注意到纽科门式蒸汽机之所以浪费很多热量和时间,是因为汽缸里既要产生蒸汽,又要注入冷水。1765年春,瓦特终于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安上一个隔离式冷凝器装置后,蒸汽不是在汽缸内冷却凝固,而是让蒸汽通过一个阀门,进入一个单独保持冷却的冷凝器,这样就不需要降低汽缸的温度,真空也能够不断产生。

1769年, 瓦特制成第一台蒸汽机。这一年,瓦特以发明分离冷凝器,获得他在革新纽可门蒸汽机过程中的第一个专利。但这种蒸汽机仍无法克服纽可门蒸汽机只作往返运动的缺点,不能使蒸汽机变成能带动各种工作机的原动机。1781年,瓦特研制出一套齿轮联动装置,可以将活塞的往返直线运动,转变为轮轴的旋转运动,他因此获得了第二个专利。

接着,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增大蒸汽机的动力,瓦特对汽缸本身进行了分析与研究。1782年,瓦特试制出一种带有双向装置的新汽缸,把原来的单向汽缸组装成双向汽缸,并首次把引入汽缸的蒸汽,由低压蒸汽改为高压蒸汽,他也因此取得第三个专利。

1784年,经过再次改进的蒸汽机,不仅能够适用于各种机械运动,而且还增加了一种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1785年,一个使用瓦特蒸汽机的纺纱厂建成。很快,蒸汽机在棉纺织业、毛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印刷业、陶瓷业等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瓦特蒸汽机的问世,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从此以后,只要有煤作为燃料,就可以开动蒸汽机。并且,工厂也是根据需要建立起来,而不再受河流水力的限制。马克思说:“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1784年4月他所取得的专利的说明书中,他没有把自己的蒸汽机说成是一种用于特殊目的的发明,而是把它说成是大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机。”

蒸汽机的发明使机械化生产冲破自然条件的限制,是人类社会进入机械化时代的标志,从而大大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蒸汽机的广泛利用,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促使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以此为标志,历史跨入一个新的时代,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煤炭可以说是近代工业的食粮,如果没有煤,就没有大机器工业的发展,也就没有工业革命。正因为英国的煤炭储藏量非常丰富,所以才支撑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在中世纪,由于烧煤使空气污染,封建统治者严厉禁止采煤。然而,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英国对于煤炭的需求扩大,煤炭工业迅速发展。1846年,英国煤炭年产量已经达到四千四百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

随着工业生产中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操作,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进行生产管理,提高效率,资本家开始建造厂房,安置机器,雇用工人集中生产,这样,一种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工厂成为工业化生产的最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机器制造业也建立起来,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机器的广泛使用,根本改变了工业的技术面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工业革命造成的生产力大发展,使英国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玖’ 19世纪,英国成为唯一的工业国的原因

拿破仑战争结束以后,英国估计欧洲市场将对英国商品重新开放,因而投资者扩大投资范围,企业主扩大生产规模,商人扩大囤集的货物数量。但是,欧洲大陆在经历了长期的战争破坏后,购买力极为有限;战争的结束使军需定货停止;各国在战争期间也将自己的工业逐渐发展起来;加之美国在1812年的美英战争胜利后也实行高额关税的贸易保护政策等,各国对英国工业品的需求量大为减少,英国工业生产过剩、大批工业企业倒闭、生产减缩,经济呈现萧条景象。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利益而颁布了" 谷物法" ,规定国内市场的小麦价格每夸特低于80先令时,禁止外国谷物输入。

" 谷物法" 对土地贵族阶级有利,因为它把国内的谷物价格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之上,从而可以提高地租;" 谷物法" 对工业资产阶级不利,因为随着工业的发展,开始需要大量的农产品,而高昂的谷物价格势必引起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和利润的降低。工业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围绕" 谷物法" 的存废问题展开了斗争。" 谷物法" 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昂贵的谷物,使工人货币工资被迫提高,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削弱了工业产品的竞争能力;昂贵的谷物,扩大了英国各阶层的吃粮开支,从而减少了对工业产品的消费;同时,欧洲许多农业国也采取限制英国工业品进口的措施,以抑制谷物法,使英国的对外贸易额锐减。1815年,英国出口总值为5100万英镑,1819年减至3500万英镑;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1800年为33%,1820年降至27%。

从1820年起,英国经济开始复苏。国王乔治三世死后,其子即位,即乔治四世(1820-1830)。政府内出现了以坎宁和庇尔为首的革新人物,迫于形势,他们感到只有对工业资本家和工人作一些让步;才能巩固土地贵族和金融巨头的统治。英政府在自由主义策略的影响下,废除了部分法令,并于1826年放宽谷物进口的限制,规定国内粮食价格高于一夸特60先令时即准许粮食进口。工业资产阶级发动了反谷物条例的运动,因为" 谷物法" 的实行,严重地影响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使工厂主难于压低工资和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削弱了英国工业品的竞争能力。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分析的:" 当时在大不列颠棉织布厂内使用的10万架蒸汽机和25万架手织机,每年要消费4100万磅面粉来浆刷经线。漂白等过程所用的面粉,又等于此量的三分之一。这样消费的面粉的总价值,依他计算,在过去10年间,每年等于342083镑。和大陆面粉价格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由谷物关税强加在工厂主头上的面粉高价一项,每年已经等于17万镑。格勒估计,1837年,至少等于20万镑。" 19世纪20年代,工业资产阶级曾企图用改变谷物价格的办法来废除谷物条例,但没有成功;以后,资产阶级又试图在改革议会制度的同时取消谷物条例,也没有收到效果。但是,工业资产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采用种种手段迫使英国政府作出了一系列让步:1823年通过了《哈斯基森林法》,英政府放宽了对其他国家航运的抑制和对外粮食进口的限制,同时,迫使英国政府与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规定把输入英国工业品的进口税平均降低30%,还取消了丝织品的进口禁令,降低了原料、特别是生丝、羊毛、煤等的进口税率,在1824年,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迫使政府废除了于1719年和1750年先后颁布的关于禁止熟练技工出境的禁令;1825年又迫使政府废除了于1774年、1781年、1785年先后颁布的禁止工具、机器图样和机器出口的禁令;1841年至1846年期间,英国又取消了605 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1035种商品的进口税;1846年,在激进的自由贸易派推动下,皮尔保守党政府废除了限制粮食进口的《谷物法》;1849年,罗素辉格党内阁又废除保持近200 年的《航海条例》。这些法令和措施,特别是《谷物法》的废除,在英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自由贸易原则对关税保护主义的胜利,也标志着工商业资产阶级对土地贵族的胜利。

英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产业革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产业革命的国家。产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主要研究英国产业革命后指出:"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 英国的产业革命是以棉纺织工业为主导,并以蒸汽机的使用为代表的技术进步。英国的产业革命进入近代后期的初始状况正如恩格斯所描述的:" 约在上一世纪中叶,英国是棉纺织工业的主要中心,由于对棉纺织品的需要急剧增长,那里自然就成了发明机器的地方,这些机器借助于蒸汽发动机,首先完成了棉纺织业的革命,接着完成了其他纺织工业的革命。大不列颠大片容易开采的煤田,由于采用了蒸汽,现在已成为本国繁荣的基础。

伸延很广的铁矿紧挨着煤田,便于制铁业的发展,而对发动机和其他机器的需要,更使制铁业获得了一种新的刺激。以后,在整个工业体系的这场革命中,发生了反雅各宾战争和拿破仑战争,约有25年,战争几乎把所有竞争国家的船只都从海上赶了出去,从而使英国的工业品在大西洋彼岸的所有市场和欧洲某些市场上获得了实际的垄断地位。当1815年和平恢复时,拥有使用蒸汽的工厂的英国,已经能够供应全世界,而其他国家当时还几乎不知道蒸汽机。在工业生产方面,英国已远远走在它们的前面了。" 20年代初,英国经济由复苏而获得进一步发展。" 在19世纪20年代初期,英国拥有纺纱锭,比法国大约多了3 ~4 倍,比德国多了几乎十几倍。" 但是英国本国的人口却又比这些国家少得多。如"1830-1831年大不列颠人口为1650万人,法国为3250万人,德国为2970万人,美国为1290万人。" 18世纪下半叶以来,英国已将蒸汽机运用于纺织工业,到19世纪上半叶,蒸汽机已在英国棉纺织业较为广泛的应用。蒸汽机的运用,是人类生产技术上的一大飞跃。

蒸汽机作为动力,它既不受地点条件的限制,又能普遍应用于各种工艺上。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一切工业部门的机械化。英国资产阶级采用蒸汽机于棉纺织业,使英国棉纺织品价格下降,从而在国际市场上不断打败竞争对手,夺取了棉纺织品的垄断地位。如"1786 年英国100 支棉纱每磅为38先令,1790年为30先令,1800年为9.5 先令,1807年为6.75先令,1830年为3 先令。"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刺激了煤炭生产的发展,同时也促使煤炭生产中更多地使用蒸汽机。"19 世纪20年代初期,英国煤的产量已经超过1400万吨,而法国和普鲁士各为100万吨左右,美国仅有5-6 万吨。""1825年,英国已有近15000 台蒸汽机,总功率达375000马力,而法国仅有328 台蒸汽机,总功率为5000马力,只相当于英国总功率的1 /75,1837年普鲁士仅使用423 台蒸汽机,总功率不过7500马力。" 英国在黑色冶金业的生产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如"1825 年生铁产量英国为590 万吨,法国200 万吨,俄国为158 万吨,美国为91万吨,德国为40万吨。" 在冶金生产中,英国不仅在产量方面处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领先地位,而且在生产技术方面也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在19世纪20年代,英国已基本上不用木炭冶炼生铁,而其他国家中木炭炼铁几乎占了统治地位。与此同时,英国在炼铁和煤炭生产方面出现和采用了很多新的技术和发明。例如,在煤的开采中使用凿井机、曳运机、蒸汽抽水机、安全灯等;炼铁在采用煤或焦炭炼铁的同时,利用鼓风设备使炉火不断地燃烧,发明了搅拌法和碾压精炼法,提高了炼铁的效率和质量。因而,英国的煤产量、铁产量大幅度增长,1850年煤产量达到了5000万吨,铁产量达到了230 万吨。纺织、冶金、煤炭成为英国在产业革命中建立起来的三大支柱工业,为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以及促使英国成为" 世界工厂" 奠定了基础。此外,英国的铁路、运河以及其他各种工业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8世纪以前,英国的交通主要是马路,靠马车作交通工具。未经铺修路面的土路,往往被车轮压出很深的辙痕,凹凸不平;到了冬季,情况更糟,城市间因道路受阻中断联系,因此,改善道路成为政府、社会支持的事业。1815年英国发明耐久铺路方法。在1818-1829 年,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分别修建了约1000里长的优良公路。改良的道路成为把资本主义方式引向穷乡僻壤的渠道。19世纪初期,英国造船业是采用进口的木料制造帆船。自从蒸汽机用在帆船上以后,英国把钢铁材料造船和蒸汽机结合在一起,于1820年制成第一艘蒸汽铁船。1838年,第一艘蒸汽铁船横渡大西洋。蒸汽机运用于矿山、工厂和水上交通也取得了成功。但是陆上交通仍然依靠马拉的车,载重量小,速度慢,很不方便。研制适用于陆上交通的蒸汽机车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英国人斯蒂芬逊1814年试制成功" 转运发动机" ,促进了英国铁路的大发展。在历史上,斯蒂芬逊是自学成才的伟大发明家之一,他生于1771年,父亲在一个煤矿当伙夫,没有钱供他上学。斯蒂芬逊幼年生活艰难,当过牧童,他干过其它谋生的工作,后来成为一名管理煤矿发动机的工人。斯蒂芬逊对瓦特的蒸汽机和富尔顿的蒸汽机船非常感兴趣,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由于不识字,斯蒂芬逊从18岁开始进夜校读书。在一个煤矿主的支持下,斯蒂芬逊的" 转运发动机" 在一条9 英里长的路轨上行驶取得了成功。经过不断改进,1825年,斯蒂芬逊亲自驾驶他所设计制造的机车,牵引着几十节煤车和客车,在从斯托克敦到达林顿长达40公里的铁路上,以每小时24公里的速度顺利到达终点。斯蒂芬逊开创了近代铁路运输的历史。1826年,英国又修建了从利物浦至曼彻斯特的铁路,1830年正式营运通车。1847年英国修建的铁路已达到9400英里,1850年达到10500 英里。蒸汽机于19世纪上半叶开始在英国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从而带动了工作机和蒸汽动力机的发明和改良,又促成连接这二者的传动机的出现和发展,形成了动力机、传动机、工作机组成的完整的机械体系。

蒸汽机通过传动机推动工作机运转,形成一个发达的生产体系。随着英国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机器生产规格化,英国机器制造业所生产的蒸汽发动机、纺织机和蒸汽机车等向国外出口。1825年英国废除了机器出口的禁令,从而使英国输出的机器不断增多,机器制造业已成为英国重要的出口工业部门之一。当时,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率水平还比较低,而英国的机器制造业比其他国家发展得早并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所以,英国的机器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占有垄断地位。在这一段时期,英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也很快。根据官方估价的出口额,在"1801-1850年间从2490万英镑增加到17540 万英镑,即增加600 %。" "英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在1820年占18%,1850年则上升为21%。" 英国在世界工业、贸易、运输、科技等方面均领先于世界各国,因而英国便成为了" 世界工厂".英国" 世界工厂" 的地位的确立从英国国内来看是以蒸汽机广泛应用于纺织、煤炭、钢铁、交通运输,并以机器制造机器、大机器工业替代手工工业而占主导地位,于19世纪40年代产业革命的基本完成为特征的;从国际范围来看是以英国在世界工业品的输出和先进技术的输出方面具有垄断地位而言的。具体表现为英国成为世界各国的工业品、先进技术与设备的主要供应者,而其他各国相对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廉价商品推销地。

阅读全文

与英国制造业为什么重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服装意大利有什么品牌 浏览:614
中国神兽是什么 浏览:37
精英国际的房子多少钱一平方 浏览:448
以下哪个宗教不是中国主要信仰的 浏览:118
中国哪里沙滩值得去 浏览:557
新中国成立有哪些干部 浏览:418
疫情过后去意大利读博怎么样 浏览:139
寄到英国的海关怎么申报单 浏览:999
印尼为什么食物热量高 浏览:910
芒果为什么比越南好 浏览:464
怎么分辨印度低种姓 浏览:663
伊朗三十万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585
印度为什么出神剧 浏览:741
印度的女人为什么叫妈妈 浏览:46
美国的10码衣服等于中国的多少 浏览:211
中国现在的煤炭从哪里进口 浏览:621
越南盾换成人民币值多少 浏览:465
伊朗最贵的钻石多少钱 浏览:275
越南如何办理入境 浏览:949
印尼龙目岛属于哪里 浏览: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