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国殖民印度近200年,临撤出还分裂印度,印度人为何不恨英国
欧洲国家工业革命前后就已经暴露出很强的征服欲望,一些国家凭着强大航海技术,不断占领一些原住民生活地区,把这些地区变为自己的殖民地。特别是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殖民地最多,他们称到哪里都有英国的殖民地。
但另个匪夷所思的是,近代以来虽然一些国家被英国殖民统治上百年,但很多国家却不愿脱离英国,宁可留在大英帝国的光环之下,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与英国同根同源外,其他国家这种感恩的想法就令人不理解了。
四是改善了等级制古代印度人等级制很严,不同人种享有权力也不一样。英国人来了后,不仅没有去除这种制度,而且还保留下来。而对于低层次人种,英国也很厚爱,都招到工厂里劳动。甚至把不被人看好的锡克教徒也招来当了雇佣军。当时锡克教在英国从军的传统,至今还保留着。
一个没有记性的民族很容易像“温水煮青蛙”一样生活在盲目自信中。
Ⅱ 印巴分治是英国人的阴谋吗为什么两国刚分家就大打出手
对国际局势有所了解的读者想必都很清楚,印度与巴基斯坦虽为邻国,但却完全不存在睦邻友好关系。两国长期处于战备状态,时不时还会爆发军事冲突。造成印巴两国剑拔弩张的直接原因是一块叫克什米尔的争议领土,但问题根源却产生在距今70多年前的印巴分治事件。
在雷德克里夫的分家工作完成后,尼赫鲁与真纳第一时间看到了答案。果不其然,两人都怒气冲冲,感觉自己这边吃了大亏。然而按照事先约定,谁也不能在划界完成后反悔,因此双方都只好很郁闷地接受,但这又为不久后的大规模流血冲突埋下了伏笔。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独立。15日,印度宣布独立。从表面来看,印巴分治似乎已不太圆满地完成。可事实上,两国的乱局才刚刚拉开序幕。许多被划分到印度的穆斯林举家逃往巴基斯坦,而被划分到巴基斯坦的印度教徒则要跑到印度。短时间大规模人口流动造成了混乱、暴动、仇杀。据后来的统计,印巴分治导致至少50万人在冲突中丧生,1200万人无家可归。
参考文献:《自由与荣耀》
Ⅲ 英国分裂了印度和孟加拉,其实印度和孟加拉是一个国家
首先印度和巴基斯坦是英国人为的拆开的,尽管他们宗教方面也有问题。二战结束后,英国已经无力继续统治印度,但是为了制造混乱,防止印度崛起,人为拆开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当时孟加拉还属于巴基斯坦的一部分,到了1971年由于宗教原因,再加上巴基斯坦本体和孟加拉地区是隔开的 属于飞地,中间还隔个印度,因此再度分裂,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主体民族其实都差不多。
Ⅳ 英国为什么要把印度分裂英国把印度分裂有什么好处吗
18世纪中叶,印度次大陆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二战结束后,印度次大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947年6月,英国最后一任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了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的“蒙巴顿方案”.
进入19世纪以后,印度爆发过多次反英起义 但都被镇压了 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在19世纪60年代.
进入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都引发了英国丧失对一些殖民地的控制
印度正真独立是在1947年 印度总督蒙巴顿勋爵认为继续殖民统治不现实
便承认印度独立 但是在离开印度之前,将这个国家按宗教信仰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并且未划分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
Ⅳ 印度分裂成巴基斯坦和印度的主要原因是英国主动提出还是国内印度教和穆斯林驱使各自独立
当然是内部驱使了。
如果内部团结,外部因素是无法改变的。
实际上,印度教跟穆斯林已经不能和平相处了,已经产生敌意,但印度的高层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更没有能力去解决两大民族的矛盾问题,所以,只能分裂。
Ⅵ 英国为什么要把印度斯坦分裂成两个国家
西方殖民势力退出印度时,给新兴独立国家造成的重大遗留问题是——“蒙巴顿方案”。
1947年6月3日,英国政府制定的《印度独立方案》由印度总督蒙巴顿将军公布,此方案又称《蒙巴顿方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属殖民地印度的反英运动发展迅速。英国政府被迫改变其对印政策,准备转让政权并退出印度。1947年3月蒙巴顿担任印度总督,与印度各政党领导人、土邦王公等举行会谈。国大党要求建立在其领导下的统一的印度,穆斯林联盟则要求建立独立的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
1947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印度独立法》,同年8月14日和15日巴基斯坦、印度先后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内两个自治领。英国在印度长达190年的直接殖民统治至此结束。英巴两国独立后,印度组成以尼赫鲁为总理的联邦政府,巴基斯坦组成以列雅格特·阿里汗为首的政府。两国根据独立法案成立制宪会议,各设一个由英王任命的总督,1947—1948年蒙巴顿仍任印度总督,真纳担任巴基斯坦总督。1950、1956年英巴先后宣布成立独立的共和国。印巴分治带来一系列恶果,造成两国的教派大屠杀和统一经济的分割,土邦归属问题尤其是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导致印巴战争的多次爆发,使印巴两国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蒙巴顿方案是一种典型,它的实质就是把一个强大的整体分割成两个或更多的弱小的整体。强大被分割,强大就不再存在,当这些被分割后的小独立体之间由于共同的利益而“同欲者相憎”,进行互相斗争的时候,实施分割的操控者就获得了真正的利益。
蒙巴顿方案这种典型,在历史上和在现实中是有很多例子的。它所起的作用有时是好的,有时是坏的。“蒙巴顿方案”是一种制衡,它的形式是通过分割来引进竞争,达到多头的目的。
Ⅶ 英国为什么要把印度分裂
18世纪中叶,印度次大陆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二战结束后,印度次大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947年6月,英国最后一任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了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的“蒙巴顿方案”。
进入19世纪以后,印度爆发过多次反英起义 但都被镇压了 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在19世纪60年代。
进入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都引发了英国丧失对一些殖民地的控制
印度正真独立是在1947年 印度总督蒙巴顿勋爵认为继续殖民统治不现实
便承认印度独立 但是在离开印度之前,将这个国家按宗教信仰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并且未划分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
Ⅷ 英属印度为什么分裂成了三个国家
本来因为印度人的独立运动,英国人准备留下一个完整的印度。
但是尼赫鲁和伊斯兰教的真纳坚决要求分治。
甚至英国留下的财产都被一分为二。
根据民众投票决定各邦的归属,但是印度方面也在其中搞了不少小九九。
分治以后的民族大迁徙造成了相当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和后遗症。
双方更是因此反目成仇,印度通过几次印巴战争,肢解了巴基斯坦。
因此目前巴基斯坦和印度基本上是水火不相容。
孟加拉(东巴基斯坦)因为本身经济基础比较差,在三者之中基本上最没话语权,也没有与印度叫板的实力。
不过话说回来,本来印度也不是一个国家名称,二战前一直是一个地理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