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去英国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项
去英国旅游,千万不要问人家“您去哪儿”、“吃饭了吗?”中国人认为很热情,英国人认为你很粗鲁。更忌讳打听男人的工资和女人的年龄。
不能加塞 英国人有排队的习惯,排队上公交车、火车或买报纸,加塞是一种令人不齿的行为。
不能砍价 在英国购物,最忌讳的是砍价。英国人不喜欢讨价还价,认为这是很丢面子的事情。如果他们认为一件商品的价钱合适就买下,不合适就走开。
❷ 8月初要去英国旅游,应该注意什么
1、海边游泳要在限定区域。到海滨地区参加游泳活动时,除在与旅行社约定的区域内或景区限定的区域内游泳,最好结伴而行,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携带必要的保护救生用品,不私自下水,以防溺水事故发生。
2、山区旅游要防跌防迷失。到山区或地形复杂的地方旅游,要防滑、防跌、防迷失。要牢记景区规定的行走路线,跟随导游行进,不要去无防护设施的危险地段。最好结伴游览,防止走错路而迷路。
3、要防“空调病”。夏季旅游要防“空调病”。室内外和车内外的空气温差不要太大,否则容易发生感冒或肠胃不适等症状。在高温高湿天气易发生中暑,心脑血管病人及老幼体弱者更应注意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4、做好防晒,不怕阳光。在海滩要避免猛烈的太阳照射,注意防晒,擦好防晒护肤品,如果长时间在海边,最好自带帐篷或者租用太阳伞等。阳光强烈时最好不要在露天游泳,建议选用耐水、耐汗能持久保持防晒功效的防晒护肤品。
5、随身携带小物品:创可贴(护理小伤口)、酒精棉球(紧急消毒)、针线盒。
6、旅途中尽量少带现金,不要将钱放在行李中,要贴身保管。贵重物品不要放在房间内。最好到正规商店购物,买了东西要发票证明。在试衣试鞋时,最好请同团好友陪同和看管物品。
(2)中国人去英国旅游注意什么扩展阅读
国外旅游要尊重所在国,特别是有特殊宗教习俗国家的风俗习惯,避免因言行不当引发纠纷。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或政治动乱、战乱、突发恐怖事件或意外伤害时。
要冷静处理并尽快撤离危险区域,并及时报告我国驻所在国使领馆或与国内有关部门联系寻求营救保护。
女性外出旅行,少许化妆不但令你的旅程增添姿采,拍照留念的效果也特好,可以留下更美好的回忆。但如果出外旅游最好以化淡妆为主。
带一条或多条围巾,可以配衣服,令你“形象百变”,而且又轻又不占空间,可用来当头巾面纱,以示尊重;还可以包扎行李,一物多用。穿着简单自然,尽量依当地人的习惯穿着,出外旅游可不是选美,切忌打扮花枝招展。
❸ 去伦敦旅游,都可以做什么事情呢
如果去伦敦旅游的话,可以做的事情是非常多的,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分享几个。第1个就是你可以去伦敦那边看看他们那些古老的建筑,他们有的建筑甚至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第2个就是你可以去吃遍当地的美食,伦敦那边因为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地方,所以它也会有很多的美食。第3个就是你可以去参加当地的一些活动,因为他们的生活都是相对舒服的,他们的活动会比较多。
一.看古老的建筑
如果是去伦敦旅游,我认为一定要去看看伦敦的古建筑。伦敦许多古老的建筑,现在仍然是被他们普通的市民居住着。走在街头看到那一些有些古老的建筑,很有可能他已经有了好几百年的历史。几百年的时间里面,他不断的被修修补补,但是从来没有倒塌过,所以一直都能够住人。
大家看完,记得点赞+关注+转发哦。
❹ 入境英国需要注意什么
注意一些事项
一、行前做好行程规划。
登录中国领事服务网、中国驻英国使领馆网站等了解英国国情、法律法规等信息。关注目的地天气、交通和社会治安等情况,提前评估旅行风险。英国医疗费用昂贵,建议购买合适的旅游意外保险及医疗保险,勿存侥幸心理。
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根据身体状况安排合适的游玩项目并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和安全规定,从事涉水、攀岩、空中等高风险旅游项目尤其应谨慎,恶劣天气尽量避免出行。
警惕假警察以检查证件和钱包为由进行诈骗。防范“飞车党”街边抢劫手机。避免深夜外出,不去偏僻或情况复杂的场所。遇突发事件时冷静应对,在确保自身安全情况下及时报警求助。
三、注意交通安全。
英国车辆右舵左行,交通规则与国内有诸多不同,应注意按照交通信号、标志、标线使用道路,具体可登录英国政府网站相关网页https://www.gov.uk/browse/driving/highway-code查询。在英租车自驾务必认真阅读租车合同,出行前全面检查车况确保车辆状态良好。
行车期间不使用手机,保持安全车速和车距。
严禁酒后驾车、疲劳驾驶。车内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如搭载不满12岁或身高不足135厘米的儿童,应使用安全座椅。
四、妥善保管证件财物。不在公共场所露财显富,避免人包分离,不随身携带大量现金。尽量使用银行卡消费,牢记卡号和发卡银行客服电话,丢失后及时挂失。
将护照、身份证等重要证件和财物分开存放。持照人宜在护照应急资料页写明联系方式,并提前准备一份护照和签证复印件以备不时之需。
五、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出行前应将行程安排及联系方式告知亲友。旅行中要保持通信顺畅,及时告知家人近况,避免家人担忧。
六、文明旅游。遵守英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注重言行举止和个人修养,爱护公共设施,维护环境卫生,摒弃不良陋习,拒绝黄、赌、毒,展现中国游客的良好形象。
(4)中国人去英国旅游注意什么扩展阅读
联系电话
中国驻英国使馆:0044-20-76311430(工作时间领事咨询电话)、0044-7551436721 (非工作时间紧急领事协助)、0044-20-76369756(传真)
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馆:0044-161-2247443(电话)、0044-7828529201(手机)、0044-161-2572672(传真)
中国驻爱丁堡总领馆:0044-131-3371790(电话)、0044-7766667116(手机)、0044-131-3378871(传真)
外交部全球领保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0086-10-12308或0086-10-59913991
❺ 去英国旅游要准备什么
做好详细的攻略,例如出行方式,酒店的预定,车票机票的购买以及景点门票的预订。提前预定和网上预订会有一定的优惠。带好防风防雨的衣服,建议带一件冲锋衣,因为下雨的时候刮风雨伞根本就打不住。带好银行卡,最好是visa,mastercard之类的。
检查出行所需的证件:护照复印件等。带一些常用药,例如感冒药,虽然也可以在英国购买,但旅行的人会比较麻烦。不要带太多的现金,放在身上并不安全。可以带一些塑料的餐盒,这会非常有用。用途真的很多。
英国商店基本上下午6点左右就会关门,小店关得更早,所以晚上没得逛;周日有些商场不营业,注意大门上标注的营业时间。记住过马路先看右再看左。伦敦比较着名的就是哈罗德百货了,里面非常的漂亮可以去逛一逛。品牌专卖店牛津街会有不少。
❻ 去英国需要注意什么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将于明日辞职!
曾经与留学生们相爱相杀的女首相
6月7日 在这个全民逐梦青春的日子里 落寞退场 竟让人有些心疼
‘’I will shortly leave the job that it has been the honour of my life to hold. The second female prime minister, but certainly not the last. I do so with no ill will, but with enormous and enring gratitude to hav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serve the country I love."
“我将很快离任,这是我一生的荣耀。我是英国第二位女首相,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我问心无愧地完成了工作,心怀深切而永恒的感激之情去为我深爱的国家服务。”
——Theresa May
梅姨的首相生涯
始于卡梅伦哼着小曲的转身
终于她的泪洒演讲台
英国挑选新的候选人的行动也正轰轰烈烈的展开
其实梅姨在任的两年多时间,一直为脱欧左右奔波
因为脱欧上任,又因为脱欧请辞
梅姨的首相路,走得相当坎坷
她为她爱的国家拼尽了全力
面对分崩离析的内阁成员
正如撒切尔夫人一样,历史重演
英国群众到最后都没有放弃他们的黑色幽默
"BACK ME AND SACK ME"
"WHAT MORE DOES SHE HAVE TO DO?"
"THE END OF THE MAY"
媒体充满噱头的头条铺天盖地
部分欧盟学生由于工签数量受限,学费生活成本上升,将不再倾向于在英国求职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中国留学生留下工作的竞争压力将会大幅下降,不用面临非欧盟候选人不提供Tier 2 Visa Sponsorship的窘境。
脱欧这个烂摊子,始于卡梅伦,但仍前途未卜
梅姨的政治故事
从“留学生杀手”开始
巅峰“继任铁娘子”
却终结于泪洒唐宁街
不管怎样,小编相信英国依旧是各位学子和家长们的首选之地,相反“英镑贬值”,“名额增多” 以及未来 “平等就业机会” 对中国家长特别是已经有计划送孩子赴英的家长,有很大的吸引力。
话题互动
最后的最后,让我们猜猜下一任首相会是谁?
Who will be the next prime minister!
目前普遍认为是前外相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 ,保守党党魁,英国政治家,记者和流行历史学家。
约翰逊被誉为“英国版川普”,在做外交大臣之前,就以他那头躁动不安的金发,丰富灵动的表情包,还有别出心裁的言论而誉满全球。
不修边幅、不拘小节的鲍里斯,在英国政治圈被称为“政治怪咖”。作为实在的硬脱欧派,去年8月份,约翰逊就因为和梅姨在脱欧上政见不同而辞去外交大臣的职务。
虽说鲍里斯的大嘴远超川普,曾经把希拉里·克林顿形容成“精神病院的施虐狂护士”。但小编在这里偷偷告诉你们:约翰逊欢迎移民,喜欢全球化。这对英国留学无疑是很大的利好的!
不厚道的想想,别人家的瓜真是特别好吃呢?“留学生杀手”梅姨即将下台,心疼梅姨一秒,但在新政出台之前,英国留学生们留学后发展政策是否会有改革还依旧是未知。面临“脱欧”影响和新政的无稳定性,希望有更多有利新政推出
❼ 英国旅游禁忌:去英国要注意什么
去英国注意事项
一、入境
乍看去,机场是个繁忙得令人目不暇接的地方,初次踏上异国土地的你也许会感到一丝茫然和不知所措。其实,入境的程序很简单,
只需以下几个步骤:
-跟随“Arrivals”标志牌走,除非你在同一机场转机
-“Arrivals”会指引你到入境检查处(Immigration control)
-入境检查处有电子屏显示应该通过哪个通道,分为欧盟护照持有者通道及其它护照持有者通道
-所有乘客必须从指定通道办理其所乘航班入境手续
-入境官员会检查个人的文件是否齐全,是否持有已有签证的有效护照以及询问到英国的目的等简单问题
-检查无误后,入境官员会在护照上盖章标明入境日期
-紧接着会到不远处的医疗办公室登记检查疫苗接种情况
二、海关检查
通过入境检查后,就可以去领取行李。根据电子显示屏上的航班号码,自己的行李会在相应的传送带上(这些程序和国内的航班一样)。如果发现行李不齐,立即与自己的航空公司在机场的办事处联系。
领取行李后,下一步是通过海关检查。
绿色通道-来自欧盟外国家,没有需要申报的物品;
红色通道-来自欧盟外国家,有物品需要申报;
蓝色通道-来自欧盟国家(我们不必理会此通道);
非英国公民可免税携带以下物品入境:200支香烟,100支小雪茄或50支雪茄或500克烟草;烈性酒一瓶或两瓶酒精含量不超过22%的葡萄酒;50毫升香水和250毫升花露水及其它总值32英镑物品。17周岁以下人员不得携带烟草和酒精制品入境。在数量或品种上超过上述限量规定的,应走红色通道并按规定交纳关税。个人自用物品和携带入境的旅费在合理范围内一般不受限制。不准携带进入英国的物品有:任何肉类和乳类产品,频临绝种的动植物的部分包括鱼子酱、象牙、兽皮、皮革和贝壳及任何用它们制造的产品。管制药品、毒品、弹药、军火及其他被禁携带入境的物品。英国对走私毒品严惩不贷。因此切记避免涉及任何毒品,千万不要替陌生人携带行李或包裹过关!
三、中国大使馆注册
抵达英国并注册成为正式学生后,需要向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教育处登记报道;在英国正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修、学术访问、攻读学位,时间在六个月以上的留学人员,抵英后应尽快登录报到系统进行登记。在学成回国工作时,可以向教育处提出申请办理《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注意:回国办理学历学位认证时需要出示《留学回国人员证明》。
四、警察局注册
初次到达英国并且需要在英国停留六个月以上的人,七日之内必须到当地警察局办理登记注册手续。警察局地址可以到学校询问得知,很多英国学校也会邀请警察局的工作人员到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登记。登记时需要带护照,两张护照照片,34英镑注册费,以及录取通知书和住址。办理注册手续的时候需要填写一张登记表(Registration Form)。办理后应保存好发给自己的登记纸,在以后的生活中,每当住址变更,续签之后或其他登记信息变更后都需要去警察局再次登记,再次登记不收费。
❽ 去英国伦敦旅游有哪些要特别注意的
很多小伙伴都喜欢去国外旅行,每个国家在地理环境上都会存在一些差异,在文化礼仪方面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去英国伦敦旅行,我们要做哪些准备适应那里的环境呢?生活在礼仪之邦的中国,我们要怎样才能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不必要的误会呢?
去伦敦我们在注意这些的同时更应该牢记的是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我们的出国旅行代表了一个国家,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以国家为代表的象征。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给家国抹黑。
❾ 去英国旅游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1、交通安全
你需要谨记靠左行驶,不同于国内,英国旅游期间,我们一定要养成的习惯就是:靠左行驶。千万别当低头族,边走路边看手机,不管什么时候都是非常危险的,不仅有交通安全风险,还有手机被偷被抢的风险。
抢劫主要是两种,一个是飞车党,骑着自行车摩托车,一把抢走包包或者手机就跑的;另一种就是大多发生的晚上的拦路打劫。
飞车党这两年在英国少了些,不过还是要防范着点,走路尽量靠道路内侧,包包也背在远离机动车道的一侧,少在大街上做低头手机党。
千万要记住,财物永远小于你的人身安全!一切都以保护自身为先,即使破财,也要免灾,别想着变身超级英雄和歹徒硬钢。
❿ 去英国要注意什么
1)冬天的衣服(和北京天津冬天温度差不多)
2)零用钱(15天不用太懂,如果在买点小礼物的话,1000磅足够了)
3)一张卡(可以是借记卡,也可以是信用卡,以便不需之需)
4)转换插头
5)小礼物(送给英国老师,或者寄宿人家的)
其他的就没什么了,可以根据自身要求再看。例如在淘宝或者英国签证处买张英国LYCA手机卡,没月租,直播中国1毛钱1分钟。 然后手机下载个谷歌地图,把你要去英国几个城市的地图离线下载了。
去前在看一些地图,城市介绍等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