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的什么艺术风格

英国的什么艺术风格

发布时间:2022-05-31 03:06:22

⑴ 英伦建筑风格特点有哪些

英伦建筑风格以自然、优雅、含蓄、高贵为特点。

主要设计元素为:

1、底部好手工的砖砌墙。

2、木质的屋顶板。

3、圆顶角楼。

4、多重人字形坡屋顶:一般外立面材质为暖色系,如砖红色;有木质白色条状饰条。或者石灰岩细节。

5、一般有凸肚窗。

6、一般有角塔。

7、正立面不对称设计。

8.、进深较大的入口和宽广的门廊。

(1)英国的什么艺术风格扩展阅读:

英伦风格的代表元素是:花格布艺、米黄色油漆面板、学院派古典风景油画、装饰墙角线等。

英伦风格家具以橡木为主,是一种特殊而又严肃、单纯的装修风格设计,采用框架镶板结构方式以及典型的窗格花饰及折叠亚麻布装饰。

在色彩上,各个家具色调都纯洁自然即可,白色与木本色都是英伦风格经典色彩的运用,线条十分优美,注重空间布局的对称之美,配上浓烈的花卉图案或条纹,使之展示着浓浓的英国味道。

⑵ 艺术类英国留学怎么样

英国的艺术氛围浓厚,许多美术馆或博物馆可免费参观,且每年都会举行很多的艺术节,如着名的爱丁堡艺术节。英国有许多着名的艺术类院校,英国的艺术类专业在世界也属一流,是艺术类考生去英国留学非常好的选择。
芥末留学小贴示:
就业方向:戏剧表演、艺术工作室、时装界、平面设计等领域。

⑶ 英国有哪一些特色艺术形式与乐器

英国有一些特色的乐器如大提琴,小提琴,长号,短号等。

⑷ 英国的建筑有什么特色

1、多重人字形木质的坡屋顶。

多英雄形状的倾斜屋顶是英式建筑的特色。 人行天柱排成一排,使整个建筑看起来更高端,具有皇权。 英式建筑的屋顶喜欢用木材作为材料,木质材料坚固耐用,整个建筑看起来自然而大气。

2、空间更宽阔更优美。

英式花园摒弃规则和对称的花园布局,以园林风格的秘密花园,绿色灌木丛,绿色壁龛和雕像,泳池花园和喷水为基础,追求更广阔,更美丽的花园空间。 为花园增添明亮,明亮的色彩和美丽的花朵。

3、进深较大。

英式建筑的特色包括凸起的百叶窗,角塔,深入口和宽阔的门廊。 一般来说,英式建筑有更多的窗户,窗户凸出,营造出雅致的建筑风格。

4、圆顶角楼。

圆形角楼与正面不对程的设计师英伦风格建筑的第三个特点,圆顶角落的设计让英伦风格建筑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美,而且因为英伦风格来自于欧洲,因此,建筑大部分都会带着浓浓的欧式乡村味道。

5、底部好手工的砖砌墙。

英式建筑的底部大多使用砖墙。 这种设计使得房屋外部的上部和下部看起来与众不同,具有皇家贵族气息。 作为现代建筑和园林风格的主流,英国风格不仅在英国很常见,而且在世界许多地方也见过。

(4)英国的什么艺术风格扩展阅读:

建筑风格分类:

(1)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外观吸取了类似“欧陆风格”的一些元素处理手法,但加以简化或局部适用,配以大面积墙及玻璃或简单线脚构架,在色彩上以大面积浅色为主,装饰味相对简化,追求一种轻松、清新、典雅的气氛,可算是“后欧陆式”较之前者则又进一步理性。现存中国这种建筑风格较多,属于主导型的建筑风格。

(2)现代主义:

现代风格的作品大都以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没有过分的装饰,一切从功能出发,讲究造型比例适度、空间结构图明确美观,强调外观的明快、简洁。体现了现代生活快节奏、简约和实用,但又富有朝气的生活气息。

(3)异域风格:

这类建筑大多是境外设计师所设计,其特点是将国外建筑式“原版移植”过来,植入了现代生活理念,同时又带有其种种异域情调空间。

(4)普通风格:

这类建筑很难就其建筑外观在风格上下定义,他们的出现大概与商品房开发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环境或开发商的认识水平、审美能力和开发实力有关。建筑形象平淡,建筑外立面朴素,无过多的装饰,外墙面的材料亦无细致考虑,显得普通化。

(5)主题风格:

主题型楼盘是房地产策划的产物,2000年流行一时。这种楼盘以策划为主导,构造楼盘的开发主题和营销主题,规划设计依此为依据展开。

(6)建筑风格学:

本书分成建筑、城堡与宫殿建筑以及民宅与公共建筑三类建筑群来介绍,是根据1991年第11版增修而成,内容增加约32页的“城市发展”一章以及附加逾300张图片,针对最近的建筑风格发展重新编撰并补充许多的说明。书中的建筑风格分布图皆经过修订,部分甚至重新绘制。

⑸ 在英国,“波普”的风格主要从什么当中得到了体现

在英国,“波普”的风格主要从服装设计、产品设计和平面设计当中得到体现,而服装设计最集中地展示出了英国“波普”设计的面貌。年轻人用着装来表现自我的存在和对于社会的反抗。这种“造反”的心理使60年代的服装设计具有一种与传统完全不同的审美趋向。从50年代的“垮掉的一代”、60年代的“嬉皮士”与众不同的装束,到信奉“存在主义”、曾在1968年巴黎“红色风暴”中大出风头的以运动服装为特色的年轻人;从T恤衫、牛仔裤、“迷你裙”和“性解放”运动带来的“比基尼”泳装、无上装着装和无性别服装,到1966年巴黎时装展示模特儿甚至不穿内裤、女性服装的色情化,无不表现出这场革命运动对于摧毁西方传统观念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新兴的“时装精品店”文化,此前在伦敦已有了十余年的历史,1955年,玛丽·奎恩特在伦敦着名的国王大街开设了第一家“巴萨”商店,商店的服务对象是年轻人。玛丽·奎恩特首次推出的服装便是中国人按照英文发音译为“迷你裙”的超短裙。这位年轻的女设计家以激烈的观点,提出了战斗的口号:“剪短你的裙子!”国王大街成为“垮掉的一代”年轻人聚集的场地,他们留长发、穿紧乌裙和黑白丝袜,装束格外引人注目。1960年玛丽·奎恩特前往美国,两年后她为美国市场设计的服装系列获得了极大的成功。1963年玛丽·奎恩特成立了“活力集团”公司,以“迷你裙”为代表的青年女装,伴随着皮靴、长发的“嬉皮士”,给全世界带来了称为“伦敦震荡”的新潮。一位60年代穿迷你裙、持真空吸尘器的英国女子,尽管她身穿时髦的超短裙和高跟鞋,沉重的扶手椅和仿古图案的地毯表现出当时一般英国家庭的居室环境仍旧具有传统的装饰风格。一批像马里安·弗利、沙里·图芬、奥希·克拉克这样的“波普”设计家随着出现。比玛丽·奎恩特的“巴萨”商店晚些,约翰·斯蒂芬的精品店于1957年在卡纳比大街开张,展示的服装更加大众化、更加具有装饰性、更加激动人心。伦敦的卡纳比大街集中了许多新潮时装商店,成为吸引游客的着名景观。像60年代英国伦敦国王大街的“祖母旅行”由奈杰尔·韦莫思和迈克尔·英格利斯设计的精品店,商店门脸令人吃惊的形象成为当时“波普”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与毗邻的具有社会主流装饰风格的“阳光”洗衣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⑹ 英国艺术设计发展史中,建筑与室内设计的特征有哪些

英式风格又包括了路易十五,路易十六,里面有洛可哥风格跟巴洛克风格

英式家具多以纷繁的花卉图案为主。碎花、条纹、苏格兰图案是英式田园风格家具的永恒的主调。设计上讲求心灵的自然回归感,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浓郁气息。

英国的“装饰艺术”运动在建筑上和室内设计上都有相当的建树,不论私人住宅设计或公众建筑设计,都有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上采用简单强烈的色彩和金属色作为装饰的趋向,可以说是向国际“装饰艺术”运动的转化。在某些私人住宅设计上,这种方式还与比较富于想象的一些装饰动机结合,比如1930 年雷蒙·麦格拉斯(Raymond McGrath)设计的位于剑桥的芬涅拉住宅(Finella House)就利用各种特殊的几何图形、金色金属和大量的镜子造成奇特的效果。
英国装饰艺术风格最主要的成果表现在大型公共场所的室内设计上,比如1929 到1930 年间,由巴希尔·爱奥尼德主持设计的伦敦克拉里奇旅店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爱奥尼德雇用了大批独立设计人员参加这个庞大的项目设计,其中包括一位很重要的设计家奥斯华德·迈呐,他设计了大宴会厅和走廊、阳台等部分。这个设计项目中大量采用强有力的简单几何造型,色彩也非常强烈,采用了罕见的黑色与米白色作为地毯的基本色,墙壁采用大面积的镜子装饰,镜子是利用腐蚀和雕刻的手法以植物纹样为中心装饰的。这些手法的目的,都是为了造成内部空间更加高大和宽敞的视觉错觉。旅馆的各个客房、餐厅和其它部分,包括用具、灯具等等,都体现了英国“装饰艺术”的统一风格。室内大量采用大理石,造型上大量采用曲折线,都更加强了这种风格的特征。
1930 年伦敦的另外一个重要的“装饰艺术”运动项目是奥里维·伯纳德设计的斯特兰宫殿大旅馆(strand Palaoe Hotol)。这个旅馆的室内设计集中了英国“装饰艺术”运动的精华,具有非常典型的特征。内部大量采用玻璃镜子和玻璃壁版,广泛运用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图案,如曲折线、闪电图案、放射形图案、扇形图案等等,还采用了大量古埃及风格的装饰人体图案,室内摆设了一些巨大的黑色的装饰陶罐。这个旅馆的大厅也设计得非常辉煌,墙面采用银色树叶图案装饰,加上金色辅件和漆器的点缀,更显得鲜艳夺目。英国的奥迪安电影连锁公司在伦敦等地兴建的大量电影院,也都体现了“装饰艺术”风格。这种风格更多地受到美国传来的好莱坞风格的影响,其中一座电影院是韦登与马塞(Weeden and Mather ) 1937 年设计的,位于莱塞斯特广场上,以美洲豹的皮革作为椅子的套垫装饰,墙面采用金色点缀,效果非常强烈;另外一座位于里奇蒙的奥迪安电影院则采用北非的摩尔人风格(Moorish style)进行设计装饰,充满异域风情,很受欢迎。
与美国不同,伦敦在30 年代基本没有卷入纽约、芝加哥式的摩天大楼热,高层建筑不太多,其中波特兰广场上的英国广播公司(BBc)大厦可以作为“装饰艺术”运动高层建筑的重要代表。这是一栋典型的现代主义建筑,采用标准的现代主义玻璃幕墙结构,但是,并没有德国现代主义简单立体形体的那种刻板,而是采用了温和的建筑圆角结构,因而具有明显的装饰主义特征、另外一座重要的建筑是位于伦敦郊区佩里瓦尔(Perivale)的胡佛工厂大楼(Hoover Factory )。这座巨大的建筑项目是1932 年由华尔·吉培尔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它将“装饰艺术”风格的豪华特征和流线型运动的特色合为一体,外型的边角都用曲线和温和的曲面处理,窗户也是半圆形的,墙面采用白色石料,加上红色、黑色、蓝色的釉彩磁瓦镶嵌,兼而具有俄国芭蕾舞团设计风格、美洲阿兹台克文化传统纹样和埃及古典装饰的动机,这种高度的折衷装饰主义建筑,在英国是不太多见的。
英国“装饰艺术”运动的装饰艺术品和实用品
英国在本世纪20 到30 年代之间,设计与生产出相当多奢华的"装饰艺术"品。伦敦阿斯柏雷公司(Asprey ' s)的银器、沃林(waring)、吉娄和希尔等公司生产的昂贵家具,都具有明显的"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特别反映在材料的运用和在装饰的动机上。钢管家具到20 年代末期已经非常流行,大量利用镜子作室内装饰也已经蔚然成风,到30 年代,"装饰艺术"风格在英国终于全面流行了。
首先流行的是家具设计和餐具、咖啡具、茶具的设计,这些产品都是由诸如斯波特(Spode ' s)等大公司组织设计与生产的。陶瓷餐具和茶具、咖啡具风格往往趋向简单的几何造型,米色、翡翠色和银色比较普遍,这种类型的陶瓷被称为皇家茉莉式。伦敦的大型百货公司,如哈罗德( Harrods)和谢富里奇(Selfridges)等都出售各种各样的“装饰艺术”风格的首饰、陶瓷、服装装饰配件。特别是首饰设计,深受法国这场运动风格的影响,很快成为最流行的风格。
30 年代,英国进入“装饰艺术”风格高潮,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设计家,其中包括克拉里斯·克里夫(1900-1970 ) ,他主要设计餐具和陶瓷装饰品,这位女设计师的作品一方面畅销英国国内市场,同时还大量出口。她是从学徒开始学习陶瓷设计的,一直为布斯莱姆陶瓷厂(the Burslem Pottery of A . J . Wilkinson)从事设计工作,她最着名的陶瓷系列叫“怪诞”系列(Bizarre serles)。另外,她还利用“装饰艺术”风格的典型几何形式设计出其它一些陶瓷系列来,比如“德里西亚”系列、“克罗库斯”系列(crocus)和“我的花园”系列( My Garden)等等。她的陶瓷系列往往采用非常强烈的对比色,图案比较抽象,有时也用装饰化的人物作装饰动机,30 年代在英国普遍流行,广受欢迎。她的一些陶瓷还请当时英国的一些着名艺术家作绘画装饰,使陶瓷的身价更高。
这种风格的另一位重要的陶瓷设计家是苏丝·库柏(susie Cooper)。从1925 年到1932 年期间,她一直为格雷陶瓷公司工作。她从事咖啡具设计,在银色或者绿色的釉底上手绘葡萄图案作装饰,作品基本都在伦敦的彼得( Peter Jones)出售。
第三位重要的陶瓷设计家是夏洛特·里德,她为皇家杜卡陶瓷厂从事设计工作,主要设计餐具,色彩艳丽,造型也很具有“装饰艺术”风格的特征。英国着名的陶瓷工厂维奇伍德(Wodgwood)在30 年代期间出产过一批价格低廉、具有“装饰艺术”风格的陶瓷,在当时社会上影响很大。大部分这类陶瓷都具有简单明快的造型,鲜明的风格特征,釉底色往往比较淡雅,比如浅绿色、淡灰色等等,几何与人物图案都比较严谨。主要的设计师是吉茨·穆雷(1893-1981 ) ,他也设计过不少其它产品,特别是玻璃制品,也是很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另外还有一些设计师,比如弗兰克·布兰温(Frank Brangwyn)等等,在设计上也很有成就。
大众化也成了英国“装饰艺术”风格的一个显着特征,特别是在包装设计和平面设计上,这种倾向在法国和美国都很少见。克拉里斯·克里夫设计的肥皂盒、爽身粉盒就是一个典型,表现出英国在“装饰艺术”风格的广泛应用上有其独到之处。
如果答案对您有帮助,真诚希望您的采纳和好评哦!!
祝:学习进步哦!!
*^_^* *^_^*

⑺ 英国人穿衣风格有什么特点

英国人注意服装,穿着要因时而异。他们往往以貌取人,仪容态度尤须注意。英国人讲究穿戴,只要一出家门,就得衣冠楚楚。虽然英国人已无昔日的雄风,可是自负心特别强。中、上层的人士由于过着舒适的生活,因此,养成了一种传统的"绅士"、"淑女"风度。

按英国商务礼俗,随时宜穿三件套式西装,打传统保守式的领带,但是勿打条纹领带,因为英国人会联想到那是旧"军团"或老学校的制服领带。英国人的时间观念很强,拜会或洽谈生意,访前必须预先约会,准时很重要,最好提前几分钟到达为好。他们相处之道是严守时间,遵守诺言。

英国人的衣服仿佛永远离不开格子,尤其是那种土色格子。格子服装穿在身上会显得非常出众,却不张扬,而无论它有多少优点亦或缺点,格子也早已成了英伦风格的象征。

英国女孩非常喜欢穿雪纺类的女衬衫,虽然同为衬衫,但雪纺衬衫穿起来比较“哆利多嗦”,比较飘逸,因此不会显得死板。

英国人对鞋子的做功非常讲究,通常,他们穿的鞋子并没有中国那样花哨,这里加朵花,那里加几颗大钻的现象很少会看到。英国的鞋子就像那里的天气,沉寂而低调,但若是自己观察,你会喜欢并着迷于那样的风格。

(7)英国的什么艺术风格扩展阅读:

英国人的穿衣艺术:

英国人体现的穿衣质感来自于衣服本身的品质,很多英国的面料和服装制造品牌都有近200年的历史,都知道英国进行了两次工业革命。那时候最知名的便是纺织业,也有很多面料加工品牌是那时候就有的,例如垂直羊毛加工厂,成立于1837年,也就是维多利亚女王继位的那一年。

历史中走来的英国服装设计和制作,自然有些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厚度,结合当代人的喜爱风格。把皇室元素融进现代感,制作工艺上也十分讲究,一个颜色有多种可能性,就连染色用的水也是深层地下水,这样做出来的衣服才能更加柔软,颜色也能更加持久。

英国人的衣服少不了袖扣,这是绅士的一种体现,也能增添人的自信。袖扣的选择也大有讲究,可以选择配合衣服颜色,也可以选择和领带的同色系。

除了袖口,英国人对袜子也很讲究,英国人的绅士感体现在方方面面,袜子要想绅士感一定要长一点,即使坐下来也不可以让人看到脚踝,颜色选择上可以尽量丰富。

英国人的穿衣艺术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像英国女王和王妃每次出场的衣着都会引起热烈讨论,但在英国不仅是王室有如此讲究的穿衣习惯,每一个英国人他们的衣着都很讲究,这是历史原因和民族习惯形成的一种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英国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出国可不要乱穿衣

⑻ 英国建筑艺术风格

◎ 乔治亚风格(Georgian)
古典文艺复兴传统
欧洲各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意大利在15世纪,法国在15世纪后叶,英国在16世纪)是形成美国文艺复兴的深刻背景,虽然各国在文艺复兴时期都渗入本国的灵气与思想,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对古典风格的继承与创新。在别墅风格的体现上均具备对称、平衡和细部装饰精美等特点。在这一时期,西欧对美国别墅风格的影响是明显的,也是在这一时期,欧洲开始逐步成为世界上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最强大的地区,属于这一传统的风格有乔治亚风格、亚当风格。
英国别墅强调门廊的装饰性,比较“讲究门面”。乔治亚风格 在英国殖民国家中整整流行了一个世纪(18世纪),它是由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传入英国后派生出来的,并秉承古典主义对称与和谐的原则,是对美国最有影响的一种风格。它的特征为:
A、正立面常有古典门廊;
B、廊檐下有长方形团排列,屋檐上有齿饰;
C、窗户上下成对,分割成许多小网格(9到12个),通常窗户也是5列,为中央对称;
D、大门常有长方形雕花组成排列图案,门梁 上有竖向排列的长方形花纹。
有五种形态:侧山墙;双折线屋顶;四坡屋顶;中央山墙;常作为城市住宅。
◎ 亚当风格(Adam)

亚当风格是乔治亚风格的发展与精华,在美国东北部极为流行,它吸取了亚当兄弟对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研究成果。与乔治亚风格相比,屋檐齿饰加长,正门上方加了一个半圆形或椭圆形气窗,墙面窗户有装饰窗修饰,其余的特征和形态与乔治亚当风格几乎一致。

◎ 英国民居风格(Postmedieval English)
美国本土上除印地安人住宅外,最早的当数中世纪后英国民居风格了,这类建筑首先由英国人在美国东北海岸最富饶的地带兴建,多数为木结构,能保存下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外型单调。其建筑特征是:
A、 陡峭的侧三角形屋顶,屋檐几乎无装饰;
B、木板大门,斜网格窗,显眼的精制的大烟囱。
它有两种形态:两层木屋,中央烟囱(北方);两层砖屋,两侧烟囱(南方)

⑼ 维金人的艺术风格在英国有哪些体现

维金人在9世纪开始入侵英格兰,并在那里定居。在英国他们的艺术风格被运用到建筑装饰雕刻中。8~9世纪,大不列颠的雕刻主要以莱斯特郡弗莱顿教堂和布里登教堂的板壁、饰带、拱叉口上的雕刻及约克郡伊斯比十字架雕刻为代表,这些雕刻品都渗入了维金民族特有的繁复华丽的装饰风格。

⑽ “哥特式艺术”、“巴洛克艺术”、“洛可可艺术”及其风格是什么

十二至十六世纪初期欧洲出现的一种以新型建筑为主的艺术,包括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这种建筑风格,一反罗马式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门的教堂式样,而广泛地运用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扶壁,修长的立柱或簇柱,以及彩色玻璃镶嵌花窗,造成一种向上升华、天国神秘的幻觉。反映了基督教盛行的时代观念和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物质文化面貌。代表作品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教堂、英国的林肯教堂、意大利的米兰教堂等。 “哥特式”(g。thic)一词源于中世纪的建筑,是一种发祥于北法兰西、普及于整个欧洲的国际性艺术样式,包含了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和文学等所有文化现象。 哥特式艺术形式意志的基本性质是指一种无止息的驱动力,沉静是这个驱动力的目标。然而,哥特式形式意志在寻找沉静、求取解脱的过程中,并不能获得真正的沉静和满足。哥特式形式意志融会于混乱的迷狂中,融会于超感官狂喜的强烈渴望,融会于一种悲怆,可以说哥特式灵魂追求的是一个超越实际与感官的世界。正如哥特理论家沃林格尔所言;“正是这被提升了的歇斯底里,才是哥特式现象最突出的标志”,。”人们感受到的是心理的沉醉,并最终获得从感觉世界中解脱出来的无上自由感。 哥特式艺术趣味的复兴 近代以来,欧洲的哥特式艺术热潮持续不断。18世纪中期,英国首先见证了哥特式艺术趣味的复兴,这种复兴是由浪漫主义文学、尤其是浪漫主义诗歌激发的,中间夹杂着宗教的虔诚、神秘幽微的自然观、悲怆的宿命情怀等因素。 源于19世纪早期的哥特小说,其要素包括神秘、厄运、死亡与家族诅咒等,从而使得“哥特”这个词汇与恐怖、黑暗和超自然的意境相关联。哥特小说对于维多利亚时代文学样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复兴的哥特式建筑在19世纪十分流行,英国的一些贵族乡绅热衷于在他们的庄园里复建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的废墟,以满足怀古的幽情。自拿破仑战争以后,已然对文学和建筑产生影响的浪漫色彩和哥特风格也延伸到了女装之中;在欧洲和美国,晚会上的珠光宝气开始渗透到白天,镶马赛克和浮雕宝石的饰针以及与之相配的珠宝逐渐流行,哥特式艺术成为当时激发浪漫主义艺术家强烈的非古典审美情怀的载体。 巴洛克艺术是指(16世纪)后期开始在欧洲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不仅在绘画方面,巴洛克艺术代表整个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 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barroco)。作为形容词,此字有“俗丽凌乱”之意。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它原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抑的称呼,现今这个词已失去了原有的贬抑,仅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虽然“巴洛克”直指缺乏古典均衡性的艺术作品,但其实巴洛克艺术家,与文艺复兴的前辈相同,都很重视设计和效果的整体统一性,巴洛克风格以强调“运动”与“转变”为特点,尤其是身体和情绪方面的,同时,巴洛克也是对矫饰主义的一种反动。 在欧洲文化史中,“巴洛克”惯指的时间是17世纪以及18世纪上半叶(约1600年 -1750年),但年份并不代表绝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建筑与音乐。这一时期,上接文艺复兴(1452年 -1600年),下接古典时期、浪漫时期。 欧洲文化“除旧布新”,在各方面都有重大的改变与成就。资产阶级兴起,君主政治渐独立于宗教之外(但民主思想萌芽)。科学在伽利略、牛顿等人的开创下展开。艺术上趋势是“世俗化”,精力充沛,勇于创新,甚至好大喜功。文艺上的名家如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绘画上有鲁本斯,林布兰特等,影响都极深远。也在这时期,欧洲向外扩张殖民,渐渐占据了世界文明的中心。 洛可可艺术(Rococo art)是法国十八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 十八世纪被看成是“理性的时代”或“启蒙运动”的时代,哲学家从过去假设上帝存在进而推论所有事物的工作,转换为依据实验和观察的理性方法去推论世间的万象,几乎将神学从哲学中剔除,选择倾向世俗的路线,趣味从注重高尚的教化转向寻求轻浮的快感。艺术的风格,在音乐家莫札特、海顿,文学家蒲伯、艾狄生、福尔泰,画家华铎、康斯博罗中,贯穿着一种共同主题,它把理性与优美趣味同轻松、明晰、秩序井然的材料相互配合起来。 路易十四常在凡尔赛宫开各种舞会,借着繁琐的礼仪与无意义的职务折腾贵族们,再以富丽堂皇的宫廷装饰营造悠闲的环境,有利搞风流韵事,以便消耗贵族们的精力,使他们无暇去策划造反。因此艺术家授命编造一种理想生活的极乐世界情景,其唯一的目的是塑造出一个悠闲的、实际上是懒惰的社会快乐。 洛可可是相对于路易十四时代那种盛大、庄严的古典主义艺术的,这种变化和法国贵族阶层的衰落,与启蒙运动的自由探索精神(几乎取代宗教信仰),及中产阶级的日渐兴盛有关。 洛可可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在庭园设计、室内设计、丝织品、瓷器、漆器等方面(如《 中国人物小陶瓷 》,麦尔,德国,1768)。由于当时法国艺术取得欧洲的中心地位,所以洛可可艺术的影响也遍及欧洲各国。 洛可可艺术的繁琐风格和中国清代艺术相类似,是中西封建历史即将结束的共同征兆. 哥特式风格 中世纪欧洲在12至15世纪达到鼎盛,其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其思想、文化和艺术也达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巴洛克艺术风格原本是指17世纪强调炫耀财富、大量使用贵重材料的建筑风格,也因此牵动影响到当时艺术全面性的变革。 "巴洛克"的字义源自葡萄牙语,意指"变了形的珍珠",也被引用作为脱离规范的形容词。巴洛克虽然承袭矫饰主义,但也淘汰了矫饰主义那些暧昧的、松散的形式。由于受到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在西洋服装史上,甚至用"巴洛克风格"一词,来代称17世纪欧洲的服装款式。巴洛克艺术风格原本是指17世纪强调炫耀财富、大量使用贵重材料的建筑风格,也因此牵动影响到当时艺术全面性的变革。艺术风格,通常被称为“哥特式”风格。 "巴洛克"的字义源自葡萄牙语,意指"变了形的珍珠",也被引用作为脱离规范的形容词。巴洛克虽然承袭矫饰主义,但也淘汰了矫饰主义那些暧昧的、松散的形式。由于受到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在西洋服装史上,甚至用"巴洛克风格"一词,来代称17世纪欧洲的服装款式。巴洛克艺术风格原本是指17世纪强调炫耀财富、大量使用贵重材料的建筑风格,也因此牵动影响到当时艺术全面性的变革。 "巴洛克"的字义源自葡萄牙语,意指"变了形的珍珠",也被引用作为脱离规范的形容词。巴洛克虽然承袭矫饰主义,但也淘汰了矫饰主义那些暧昧的、松散的形式。由于受到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在西洋服装史上,甚至用"巴洛克风格"一词,来代称17世纪欧洲的服装款式。 洛可可风格宛如中国的明式家具,以流畅的线条和唯美的造型着称。相比之下,路易十四时期巴洛克风格的法国古典家具的特点是雕刻,和当时路易十四国王的英勇善战有关,在家具中是通过雕刻体现出力量。 而洛可可风格更加带有女性的柔美,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以芭蕾舞为原型的椅子腿,你可以看到那种秀气和高雅,那种融于家具当中的韵律美。而路易十六时期历经了历史的变革,所以摒弃了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时期的繁杂,把家具的曲线变成了直线,只留下了凹槽的设计。 而到了新古典时期,则连凹槽也省去了,留下的就是直线条。历经了时代的变迁,法国古典家具受到了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然而洛可可风格仍然是最能代表法国古典家具的一种风格,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认可和推崇,也是体现人身份和品位的一种象征。

阅读全文

与英国的什么艺术风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六个团有多少人 浏览:798
中国品牌童装有哪些 浏览:198
中国南方哪个省不下雪 浏览:751
意大利什么地方不能去 浏览:943
印尼买精油多少钱 浏览:657
英国有什么文化 浏览:709
中国海军飞行员多少人 浏览:30
英国什么车最多 浏览:754
越南的微波炉怎么样 浏览:996
朱丽在英国是什么水平 浏览:835
印尼想做什么工作 浏览:273
c罗在印度怎么样 浏览:586
怎么看印度祛痘膏化妆品日期 浏览:489
自带印尼印章用什么印油 浏览:354
印尼养什么宠物好 浏览:178
中国战疫彰显了什么 浏览:763
赴英国签证怎么办 浏览:490
中国疫情是怎么被发现的 浏览:540
英国贵族是什么狗 浏览:429
买意大利冠军怎么买 浏览: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