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在1830年成为了什么

英国在1830年成为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2-05-31 03:29:22

A. 英国的崛起靠的是什么

英国迅速的崛起 一:十五世纪末,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大西洋航路中心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伦敦,利物浦等) 二:英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出口,支持工商业者参与贸易竞争,占领殖民地 三: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圈地运动推动了城市的繁荣和贸易的发展) 四: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加速了发展 五:注重发展海军,三次英荷战争打败了“海上马车夫”荷兰,夺得了海上霸权地位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The Instrial Revolution ),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后来又空扩充到其他行业。 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经开始,但直到1830年,它还没有真正蓬勃地展开。大多数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在英国乃至世界的爆发。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后来,工业革命传播到世界各国

B. 英国是怎么崛起的

英国崛起的原因是综合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从英国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其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大致可分为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两部分:

部分内部原因:

1、完成了基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次海外掠夺和贸易也是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以及殖民战争等都是其完成原始积累的原因。

2、制度的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积极发展对外的贸易,使伦敦,利物浦成了繁荣的港口城市。

3、工业革命的推动: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首先完成有许多科学发现和发明,如蒸汽机等。

4、重视教育:二百多年来,英国的各类学校和大专院校随着该国举世瞩目的技术、工业和金融革命而发展起来。但是,其世界一流的教育历史更为悠久,可追溯到12世纪牛津大学(1185)和剑桥大学(1209)成立的时代。

部分外部原因:

1、拥有强大的制海权:1588年,英国战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攫取世界海洋霸权上迈出第一步。其后,利用其优势的地理位置与强大的海军控制了海上运输贸易。

2、不断扩张殖民地:英国的殖民地在19世纪猛烈扩张。1801年合并爱尔兰,英国的正式名称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对亚洲的侵略继续扩大。

(2)英国在1830年成为了什么扩展阅读:

英国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18世纪至20世纪初期英国统治的领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国,其殖民地面积等于本土的111倍, 号称日不落帝国。

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取得了胜利,但国力严重受损,于20世纪下半叶大英帝国解体。

C.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表现

主要变现在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在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

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开辟了利用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丰富自然资源的广阔前景,这就使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原来以农业为基础的农业社会转变为以工业为基础的工业社会。这些国家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

世界经济、科学文化、军事和政治的重心从亚洲古老文明国家转移到欧洲和北美,世界格局随之发生重大变化。 世界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3)英国在1830年成为了什么扩展阅读:

起源背景:

工业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经开始,但直到1830年(庚寅年),它还没有真正蓬勃地展开。大多数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所以工业革命的开始的标志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

而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机。但蒸汽机不是瓦特发明的,而是瓦特改造的。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工业革命传播到英格兰再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后来,工业革命传播到世界各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工业革命

D. 英国的历史

大不列颠是一个岛屿,是由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共同组成,所谓UK是United Kingdom的缩写,也就是联合王国的意思,北爱尔兰则是爱尔兰的北部地区实际由英国控制,这也是英国与爱尔兰交流的瓶颈。公元前地中海的伊比利亚人、比克人、凯尔特人,先后来到不列颠。公元1-5世纪大不列颠岛东南部为罗马帝国统治。罗马人撤走后,欧洲北部的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相继入侵并定居。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许多小国并成七个王国,争雄达200年之久,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
英格兰统一
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8世纪末遭丹麦人侵袭,1016年至1042年为丹麦海盗帝国的一部分。其后经英王短期统治,1066年诺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兰。1215年约翰王被迫签署大宪章,王权遭抑制。1337年至1453年英法进行“百年战争”,英国先胜后败。1536年威尔士与英格兰合并。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衰败。英国于1920年设立北爱兰郡,并于1921年至1922年允许爱尔兰南部脱离其统治,成立独立国家。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随着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到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1973年1月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 历史上,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是四个国家。后来英格兰和威尔士由联姻合并,再后来,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伊里莎白一世无后,便传位给她的外甥,苏格兰国王詹姆士,于是苏格兰和英格兰合并。后詹姆士的儿子查理被克伦威尔的革命军推翻,克伦威尔统治期间武力征服了爱尔兰。1923年,英国国会决定将爱尔兰分为2部分,南部的23个郡独立为爱尔兰共和国,北部的4个郡作为北爱尔兰仍留在英国。虽然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力减弱和经济不景,但保守党“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在1979年当选为首相后,便大力推行改革,倡议保守主义,成功削减福利开支和削弱工会的力量,令英国经济复苏和保持国际上的影响力,然而与玛格利特·撒切尔同党继任者梅杰首相任内英国经济又陷衰退。其后工党托尼·布莱尔于1997年当选为首相后,提倡又被称为“第三种道路”的社会自由主义,令英国经济一直繁荣。现在,英国不仅国家富强、在国际政治和外交舞台上依旧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且经济表现胜过其他发达国家,也是失业率最低的西方国家之一。英国是英联邦成员,并在1973年正式加入欧盟。2010年5月11日,戴维·卡梅伦正式接替戈登·布朗,出任英国首相。
君主制
君主制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政府体制。自从1952年就位以来,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一直是英国的元首,她也是埃格伯特国王的直系后裔。在其执政期间,埃格伯特国王于公元829年统一了英国。在议会制诞生之前,君主制就已经在英国存在了数百年,期间仅仅中断过一次,那是在1649年至1660年,当时英国采用了共和国的体制。数百年以来,君主的绝对权力遭到不断的侵蚀和削弱,尽管如此,作为宪法意义上的国家元首,君主仍然保留了重要的象征意义。
英国迅速的崛起
一:十五世纪末,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大西洋航路中心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伦敦,利物浦等) 二:英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出口,支持工商业者参与贸易竞争,占领殖民地 三: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圈地运动推动了城市的繁荣和贸易的发展) 四: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加速了发展 五:注重发展海军,三次英荷战争打败了“海上马车夫”荷兰,夺得了海上霸权地位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The Instrial Revolution ),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后来又空扩充到其他行业。 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经开始,但直到1830年,它还没有真正蓬勃地展开。大多数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在英国乃至世界的爆发。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后来,工业革命传播到世界各国。

E. 英国历史!

公元前地中海的伊比利亚人、比克人、凯尔特人,先后来到不列颠。公元1-5世纪大不列颠岛东南部为罗马帝国统治。罗马人撤走后,欧洲北部的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相继入侵并定居。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许多小国并成七个王国,争雄达200年之久,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
英格兰统一
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8世纪末遭丹麦人侵袭,1016年至1042年为丹麦海盗帝国的一部分。其后经英王短期统治,1066年诺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兰。1215年约翰王被迫签署大宪章,王权遭抑制。1338年至1453年英法进行“百年战争”,英国先胜后败。1536年威尔士与英格兰合并。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衰败。英国于1920年设立北爱兰郡,并于1921年至1922年允许爱尔兰南部脱离其统治,成立独立国家。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随着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到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1973年1月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 历史上,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是四个国家。后来英格兰和威尔士由联姻合并,再后来,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伊里莎白一世无后,便传位给她的外甥,苏格兰国王詹姆士,于是苏格兰和英格兰合并。后詹姆士的儿子查理被克伦威尔的革命军推翻,克伦威尔统治期间武力征服了爱尔兰。1923年,英国国会决定将爱尔兰分为2部分,南部的23个郡独立为爱尔兰共和国,北部的4个郡作为北爱尔兰仍留在英国。大不列颠是一个岛屿,是由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共同组成,所谓UK是United Kingdom的缩写,也就是联合王国的意思。
君主制
君主制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政府体制。自从1952年就位以来,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一直是英国的首脑,她也是埃格伯特国王的直系后裔。在其执政期间,埃格伯特国王于公元829年统一了英国。在议会制诞生之前,君主制就已经在英国存在了数百年,期间仅仅中断过一次,那是在1649年至1660年,当时英国采用了共和国的体制。数百年以来,君主的绝对权力遭到不断的侵蚀和削弱,尽管如此,作为宪法意义上的国家元首,君主仍然保留了重要的象征意义。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The Instrial Revolution ),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后来又空扩充到其他行业。 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经开始,但直到1830年,它还没有真正蓬勃地展开。大多数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在英国乃至世界的爆发。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后来,工业革命传播到世界各国。

F. 英国的历史大事年表

公元前55年:朱利叶斯·凯撒(Julius Caesar)第一次率军入侵不列颠。

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Claudius)率军征服不列颠。

公元5世纪-9世纪:盎格鲁撒克逊人移民不列颠 带来古英语不列颠南部改称英格兰 开始七国时代。

公元597年:圣·奥古斯丁到达不列颠,使当地人皈依基督教。

公元1014年:“北海帝国” 丹麦克努特大帝兼任英格兰国王。

公元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

公元1154年:亨利二世继承王位,金雀花王朝开始。

公元13世纪初: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创立。

公元1277~1288:英格兰征服威尔士。

公元1337~1453:英法"百年战争"。

公元1413年:苏格兰第一所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成立。

公元1455~1487年:约克家族与兰卡斯特家族之间的"玫瑰战争"。

公元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

公元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

公元1529-1536年:英国宗教改革 立新教圣公会为国教。

公元1558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即位,统治英国达45年之久 创伊丽莎白时代。

公元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公元1603年: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为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统一了英格兰和苏格兰。

公元1642~1651年:英国内战爆发。

公元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决,克伦威尔宣布共和政体。

公元1652-1654年:第一次英荷战争,英国取胜。

公元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

公元1665-1667年:第二次英荷战争,英国战败。

公元1672年:第三次英荷战争,签和约恢复战前状态。

公元1688年:光荣革命 英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公元1707年:英格兰、苏格兰议会合并,形成"大不列颠王国"。

公元1754年至1763年:七年战争英国从法国手中夺得美国 加拿大 印度的控制权。

公元1757年:普拉西战役,克莱武入侵印度孟加拉。

公元17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东印度公司管理法”规定 英国直接统治印度。

公元1760~1830年:工业革命。

公元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公元1793年到1815年:七次反法同盟 及拿破仑战争。

公元1801年:合并爱尔兰,"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成立。

公元1812-1815年:英美战争。

公元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 而修建大本钟;下加拿大叛乱。

公元1840-1842年:鸦片战争。

公元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公元1921年:爱尔兰独立战争。

公元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公元1948年:伦敦奥运会。

公元1952年: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加冕。

公元1966年:英格兰举办足球世界杯并获得冠军。

公元2012年:伦敦奥运会。

(6)英国在1830年成为了什么扩展阅读:

1、英国简介: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英国”(United Kingdom)。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

英国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共同组成的一个西欧岛国。除本土之外,其还拥有十四个海外领地,总人口超过6600万,其中以英格兰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体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占83.9%。

英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国民拥有极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英联邦元首国、七国集团成员国、北约创始会员国、英国同时也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2、英国的早期文明

在不列颠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约公元前13世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

约公元前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克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有一支称为不列吞人,不列颠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此。克尔特人已知使用铁器,耕犁在技术上不断进步,并已使用货币。生产力发展促使克尔特社会逐渐分化。

公元前54年,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均被不列颠人击退。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到409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

5世纪初,罗马人撤离后,居住在德国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征服不列颠。

盎格鲁人(Angels)把不列颠称为“盎格兰”(谐音England,英格兰名称的由来),即盎格鲁人的土地之意。而古英语,则是继承了他们的语言而来。

到7世纪初,入侵者先后建立起7个强国:这个时期史称“七国时代”。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时是氏族部落组织。入侵过程中,原来的氏族组织解体,随着生产力发展,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出现了贵族、大土地占有者、依附农和奴隶。

村社成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过渡的形式,一般认为是英国社会封建化过程的开始。6世纪末,基督教传入英国。直到今天,美国人还管英国人以及英裔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

G. 英国有什么特征

英国概况

【国名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为“米”字旗,由深蓝底色和红、白色“米”字组成。旗中带白边的红色正十字代表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苏格兰守护神圣安德鲁,红色交叉十字代表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此旗产生于1801年,是由原英格兰的白地红色正十旗、苏格兰的蓝地白色交叉十字旗和爱尔兰的白地红色交叉十字旗重叠而成。

【国徽】即英王徽。中心图案为一枚盾徽,盾面上左上角和右下角为红地上三只金狮,象征英格兰;右上角为金地上半站立的红狮,象征苏格兰;左下角为蓝地上金黄色竖琴,象征爱尔兰。盾徽两侧各由一只头戴王冠、代表英格兰的狮子和一只代表苏格兰的独角兽支扶着。盾徽周围用法文写着一句格言,意为“恶有恶报”;下端悬挂着嘉德勋章,饰带上写着“天有上帝,我有权利”。盾徽上端为镶有珠宝的金银色头盔、帝国王冠和头戴王冠的狮子。

【国歌】《上帝保佑女王》 "god save the queen"(如在位的是男性君主,国歌改为"god save the king")

【国花】玫瑰花

【国鸟】红胸鸽

【国石】钻石

【科学节】1831年开始,一年举办一次

【科学周】1994年开始,在每年的3月举办

【国家政要】女王伊丽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 ,1952年2月6日即位,1953年6月2日加冕;首相戈登·布朗 (Gordon Brown),2007年6月27日接替布莱尔正式出任英国首相。

【自然地理】24.41万平方公里(包括内陆水域),英格兰地区13. 04万平方公里,苏格兰7. 88万平方公里,威尔士2. 08万平方公里,北爱尔兰1. 36万平方公里。

位于欧洲西部的岛国。由大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岛东北部和一些小岛组成。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它的陆界与爱尔兰共和国接壤。海岸线总长11450公里。全境分为四部分:英格兰东南部平原、中西部山区、苏格兰山区、北爱尔兰高原和山区。主要河流有塞文河(354公里)和泰晤士河(346公里)。北爱尔兰的讷湖(396平方公里)面积居全国之首。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通常最高气温不超过32℃,最低气温不低于-10℃,平均气温1月4~7℃,7月13~17℃。多雨雾,秋冬尤甚。年平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北部和西部山区的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中部和东部则少于800毫米。每年2月至3月最为干燥,10月至来年1月最为湿润。

【人口】约6020.9万。官方和通用语均为英语。威尔士北部还使用威尔士语,苏格兰西北高地及北爱尔兰部分地区仍使用盖尔语。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主要分英格兰教会(亦称英国国教圣公会,其成员约占英成人的60%)和苏格兰教会(亦称长老会,有成年教徒66万)。另有天主教会和佛教、印度教、犹太教及伊斯兰教等较大的宗教社团。

伦 敦 塔 桥

【首都】伦敦(london);人口:740万(2004年)。最热月份为7月,一般气温在13℃-22℃;最冷月份为1月,一般气温在2℃-6℃。2006年4月,北京与伦敦结为友好城市。

【行政区划】分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四部分。英格兰划分为43个郡,苏格兰下设29个区和3个特别管辖区,北爱尔兰下设26个区,威尔士下设22个区。苏格兰、威尔士议会及其行政机构全面负责地方事务,外交、国防、总体经济和货币政策、就业政策以及社会保障等仍由中央政府控制。

伦敦也称“大伦敦”(Greater London),下设独立的32个城区(London boroughs) 和1个“金融城”(City of London)。各区议会负责各区主要事务,但与大伦敦市长及议会协同处理涉及整个伦敦的事务。此外,英国还有12个属地。

伦敦大本钟

【简史】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亚人,比克人,凯尔特人,先后来到不列颠。公元1-5世纪大不列颠岛东南部为罗马帝国统治。罗马人撤走后,欧洲北部的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相继入侵并定居。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许多小国并成七个王国,争雄达200年之久,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8世纪末遭丹麦人侵袭,1016年至1042年为丹麦海盗帝国的一部分。其后经英王短期统治,1066年诺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兰,建立诺曼底王朝。1215年约翰王被迫签署大宪章,王权遭抑制。

1338年至1453 年英法进行“百年战争”,英国先胜后败。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6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衰败。英国于1920年设立北爱兰郡,并于1921年至1922年允许爱尔兰南部脱离其统治,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北部6郡仍归英国。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开始衰落,其世界霸权地位逐渐被美国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随着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英殖民体系开始瓦解,但英仍是英联邦53个成员国的盟主。目前,英在海外仍有13块领地。。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

◆ 直布罗陀问题

直布罗陀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南端,直布罗陀海峡北岸,扼大西洋和地中海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直布罗陀的面积近6平方公里,人口约3万。直布罗陀海峡长90公里,宽12公里至43公里,是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唯一的海上通道。

直布罗陀1501年并入西班牙版图。1702年,法国和奥地利为争夺西班牙王位继承权而诉诸战争,英国、荷兰与奥地利结盟,其联军于1704年攻克直布罗陀,并建立军事要塞。1713年,西班牙与英国签订《英西条约》,将直布罗陀割让给英国。1830年,直布罗陀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和主要海军基地。此后,直布罗陀的一切军政事务均由英国王室委派的总督统管。

1961年,英国和西班牙就直布罗陀问题开始对话。1984年,两国外交大臣就这一问题达成协议,西班牙同意从1985年起完全开放直布罗陀边界。

1991年3月18日,英国正式将直布罗陀的防务移交由当地人组成的团队,从而结束了英国在这个地区长达287年的军事存在。两年后,英国和西班牙外交大臣开始讨论直布罗陀的未来地位问题。

◆ 北爱尔兰问题

北爱尔兰位于爱尔兰岛的东北部,面积为14120平方公里,首府贝尔法斯特,人口约160万,其中60%是英国移民后裔,他们信奉基督教新教,其余40%是爱尔兰岛的土着后裔,信奉天主教。长期以来,他们分而聚居,互不往来。在北爱归属问题上,前者主张留在英国,后者则坚持回归爱尔兰。

北爱尔兰原是爱尔兰的领土。爱尔兰人是凯尔特人的后裔,世代住在爱尔兰岛上,6世纪时接受了罗马的天主教。12世纪中叶,英国开始入侵爱尔兰。1801年,根据《英爱同盟条约》,爱尔兰正式并入英国版图,成立了“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完成了对爱尔兰的吞并,爱尔兰成为英国的第一块殖民地,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各方面深受压迫。爱尔兰人多次进行民族独立战争,反抗殖民者,1886年至1893年,在贝尔法斯特不断发生骚乱,不同信仰、不同政见的两个民族之间的暴力对抗使百人丧失生命;1916年爆发了都柏林的复活节起义,起义是由激进的新芬党领导的,目的是争取爱尔兰独立,由于英军武装镇压,起义最终失败,几千名起义者牺牲。 因此,爱尔兰问题在英国存在了700年。

H. 近代世界史上,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阅

(1)原因:君主立宪制(或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的政治保证;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时期的生产技术进步。
(2)建立:通过光荣革命(或《权利法案》)而建立。
特征:议会取代王权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贵族控制议会;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政权。
(3)新的斗争: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
原因: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之间出现了矛盾;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地位的提高;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愿望的增强。
(4)关系:政治变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经济发展又会推进政治变革。

I. 英国历史概况

1.早期文明

在不列颠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约公元前13世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

约公元前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克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有一支称为不列吞人,不列颠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此。克尔特人已知使用铁器,耕犁在技术上不断进步,并已使用货币。生产力发展促使克尔特社会逐渐分化。

2.罗马入侵

公元前54年,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均被不列颠人击退。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到409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

3.丹麦入侵

从8世纪末开始,以丹麦人为主体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屡屡入侵英国。

879年,阿尔弗烈德大王和丹麦人订立条约,将英格兰东北部划归丹麦管辖,称为“丹麦区”。10世纪初,阿尔弗烈德大王的后继者逐渐收复丹麦区。11世纪初,丹麦人卷土重来。丹麦人占领期间,英国封建化过程加速。

4.诺曼征服

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于1066年率军入侵,同年10月进入伦敦,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史称“征服者威廉”。

威廉征服后建立起的强大王权对巩固封建秩序起了积极作用。约翰被迫于1215年6月接受《大宪章》,与封建主妥协。大宪章本质上是一个封建性文件,是保护封建领主的利益;但也有如保护市民贸易自由这样有进步意义的条文。但约翰不久就否认宪章,君臣之间内战连绵不断。

5.英法百年战争

1337年-1453年间英国和法国的为了领土扩张和王位争夺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当时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时代,在战争和疫病的双重打击下,英法两国的经济大受创伤,民不聊生。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战争结束时,英国已走上中央集权的道路,之后英格兰对欧洲大陆推行“大陆均势”政策,转往海外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帝国。

(9)英国在1830年成为了什么扩展阅读

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

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588年格拉沃利讷海战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使英国挫败了国外天主教势力的入侵,基本消除了天主教的威胁,巩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通过七年战争英国奠定日不落帝国的基础,并获取了海上霸主。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拿破仑战争后英国完成了日不落帝国的霸业。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

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即是今天的北爱尔兰。

J. 关于英国的历史,文化,首都,城市,地理位置

欧洲大陆西部边缘及西部以外,有数千座岛,通常被叫做英吉利群岛。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叫做大不列颠,为了简单起见,简称不列颠,不过官方正式名称仍为大不列颠。它南北走向近 1000公里,东西绵延约500公里,面积大约为23万平方公里。但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整体面积也只是稍多与24万平方公里,人口为5740万(1990)。
就大不列颠岛本身而言,被分为三部分,也被认为是三个国家:地处南部的英格兰,北部的苏格兰,和东南部的威尔士。
英格兰是三个政治实体中最大、最发达的一部分,土地面积超过13万平方公里,占了整个大不列颠岛近60%;人口超过4700万,约为正个国家的85%。英格兰在大不列颠的地位如此重要以至于外国人称呼整个大不列颠为“英格兰”,这种习俗也用在了对人的称呼上,占多数的英格兰人被认为等同于“英国人”。

不列颠岛从北到南超过1000公里,它那1万公里长的海岸线,使得它成为拥有最长海岸线的国家之一。在这个国家,没有任何地方离海的距离超过120公里。抛开旁边的爱尔兰不算,整个大不列颠岛根据其地形特征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西部和北部的高地,东南部和南部的平地,分界线大概是从西南方的Exe河入海口到英格兰东北部Tees河入海口。
据说英国人比较沉默寡言,他们不大爱谈论。当与人交谈时,私人事务如婚姻状况、年龄、收入、宗教信仰等,是不便问的。但是英国人喜欢谈论天气,有的时候他们为天气的发展趋势争论地非常热烈。或许这只是一种小小的习惯,但是这个习惯却与英国多变的天气不无关系。
英国天气的变化无常是世人皆知的,即使最有经验的天气专家也很难给出可靠的天气预报。所以,英国人逐渐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可能,他们就会谈论天气情况。
英国的起源(公元前5000年—1066年)
I. 约公元前700年,克尔特人来到不列颠岛。
II. 盎格鲁—撒克逊人(公元446—871年)
1Basis of Modern English race: the Anglo-Saxons. 盎格鲁—萨克逊时代(奠定了英国的基础) 盎格鲁—撒克逊人把日耳曼宗教带到了英国。盎格鲁—撒克逊人构筑了英国的国家基础。首先,他们把国家划分为郡,郡法庭和郡法官、或行政司法长官负责执法。其次,他们设计的窄条三区轮作制延用至18世纪。此外,他们还建立了领地制。最后,他们还创立了咨议会(贤人会议),向国王提供建议,这就成为了今天尚存的枢密院的前身。
III.The Norman Conquest (1066) 诺曼征服(公元1066年)
据说,爱德华国王曾答应把英格兰王位传给诺曼底公爵威廉,但是贤人会议挑选了哈罗德为国王。公元1066年10月,在哈斯丁斯附近的激烈交锋中,威廉打败了哈罗德军队,同时哈罗德也在此战争中战死。在圣诞节加冕,成为英国国王,从此开始了诺曼征服。征服者威廉几乎没收了所有土地,将其分发给他的诺曼追随者。他用强有力的诺曼政府代替了软弱的萨克逊政府。于是,封建制度在英国完全建立。开放了与欧洲大陆的关系,文明和商业得到发展,引进了诺曼—法兰西文化、语言、行为规范和建筑艺术。教会与罗马的联系更为密切,教会法庭与民事法庭分离。 英国是一个集不同民族于一体的国家。许多英国人的祖先是古盎格鲁和撒克逊人。而还有一些英国人的是诺曼血统。

向近代英国的过渡(1455年-1485年)
The Wars of Rose 玫瑰战争
玫瑰战争是指,从1455年到1485年,以红玫瑰为象征的兰开斯特大家族和以白玫瑰为象征的约克家族之间战争的普遍接受的名称。1485年,兰开斯特家族的后代亨利都铎取得了博斯沃恩战役的胜利,建立了都铎王朝。这些战争使英国的封建主义受到致命打击,贵族阶层受到了削弱。
Elizabeth I (1558-1603) 伊莉莎白一世(1558年-1603年)
伊莉莎白的宗教改革和外交政策
伊莉莎白的宗教改革是对不同观点的妥协。她中断玛丽与罗马的关系,恢复她父亲在位时独立的英格兰教会,也就是说保持天主教教条及习俗,但不受教皇控制。她的宗教定论既不被以清教徒知名的新教极端分子所接受,也不为虔诚的天主教徒所接受。
近30年的时间,伊莉莎白成功挑起了两大天主教强国法国和西班牙互相斗杀,从而免于英国卷入任何主要的欧洲国的冲突。通过她从未具体化的联姻,伊莉莎白设法与法国维持友好关系,因此英国能面对来自西班牙的危险。

英国文艺复兴的五个特点:1)英国文化的复兴直接受古典作品影响不大,更大的影响来自于受古典作品熏陶的当代欧洲人;2)由于英国是一个岛国家,其社会和政治历史进程与欧洲其他国家相去甚远;3)由于14世纪伟大的天才诗人乔叟的出现,英国本国文学得以蓬勃发展,能够在吸收外国文学影响的同时,并未处于从属地位;4)英国文艺复兴文学主要是文艺方面而不是哲学的和学术方面;5)文艺复兴和英格兰的宗教改革正好同步。
The Civil War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内战
战争开始于1642年8月22日,结束于1651年。最后查尔斯被处死。 英国内战又称为清教徒革命。这是议会和国王间的冲突,也是城市中产阶级的经济利益与皇室传统经济利益之间的冲突。城市中产阶级经济利益刚好与他们的宗教(清教)思想吻合,相应地,皇室传统的经济利益则与圣公会教的宗教信仰相结合在一起。英国内战不仅推翻了英国的封建制度,而且动摇了欧洲的封建基础。英国内战通常被看作是现代世界史的开端。
1688年光荣革命
1685年查尔斯二世去世,由其弟詹姆斯二世继位。詹姆斯二世从小在欧洲流亡长大,是个天主教徒,他希望不放弃个人宗教信仰统治国家。但是1688的英国已不象40年前那样能容忍天主教徒当国王了。英国政客反对詹姆斯二世,他们呼吁信奉新教的国王,奥兰治亲王威谦入侵英国夺取王位。1688年11月15日威廉在托尔比登陆并占领伦敦。这一占领相对平静,既未流血也未处死国王,所以就称为“光荣革命”。
The Instrial Revolution (1780-1830)工业革命(1780-1830)
工业革命指的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工业的机械化,以及因此而导致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1733年,约翰凯的飞梭;1766年詹姆士哈格里夫斯詹妮纺纱机;1765年詹姆斯瓦特的高效蒸汽机。
工业革命的结果
使英国在1830年成为了“世界工场”;城镇迅速兴起,成为国家财富的源泉。机械化摧毁了无法投入其中的人们的生活。工人们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劳动与生活。工业革命产生了工人阶级,即无产阶级。后来形成了工会制度。

BBC是英国最大的和独立的广播公司。BBC国际广播电台用英语和其他38种语言播放全球范围的国际新闻。国营的BBC的资金来源于收视许可证的销售。
英国报纸分类:quality newspapers(高质量严肃报纸), popular newspaper(通俗报纸), and mid-market newspapers(中间市场报)。
严肃报纸面向那些想全面了解社会事物各方面信息的读者。共有5家严肃日报(《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卫报》、《独立报》、《泰晤士报》)和4家严肃周日报(《星期日电讯报》、《星期日独立报》、《观察家》、《星期日泰晤士报》)
通俗报纸吸引那些需要娱乐性较强而又简单明了的新闻的人们。共有3家通俗日报(《每日镜报》、《晨星报》、《太阳报》)和3家通俗周日报(《世界新闻报》、《星期日镜报》、《人民报》) 英国人喜欢各种各样的音乐,包括古典音乐,摇滚和流行音乐,爵士乐,民间音乐和轻音乐。20世纪60年代,一种新的流行文化—披头士,出现在英国的利物浦。这是由一群年轻人组成的乐队叫披头士乐队,又称甲壳虫乐队。

阅读全文

与英国在1830年成为了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春是意大利哪个艺术家的作品 浏览:664
印尼深海大海参怎么做法 浏览:76
中国以什么形象崛起 浏览:696
越南六个团有多少人 浏览:800
中国品牌童装有哪些 浏览:202
中国南方哪个省不下雪 浏览:755
意大利什么地方不能去 浏览:947
印尼买精油多少钱 浏览:661
英国有什么文化 浏览:713
中国海军飞行员多少人 浏览:34
英国什么车最多 浏览:758
越南的微波炉怎么样 浏览:1000
朱丽在英国是什么水平 浏览:839
印尼想做什么工作 浏览:273
c罗在印度怎么样 浏览:586
怎么看印度祛痘膏化妆品日期 浏览:489
自带印尼印章用什么印油 浏览:354
印尼养什么宠物好 浏览:178
中国战疫彰显了什么 浏览:763
赴英国签证怎么办 浏览: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