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评价英国首相特蕾莎·梅(梅姨)
特蕾莎·梅从政经验丰富,也一直备受赞誉。
但一开始担任首相,她就动作变形,昏招迭出。事实证明,她作为一个下属是称职优秀的,但不适合承担首相那么重大的责任。特蕾莎·梅犯的第一个错误是贸然举行大选,第二个错误是应对突发事件不力。
(1)如何形容英国首相扩展阅读:
经历
1986年,特雷莎·梅代表保守党参选大伦敦市默顿区议员并成功当选,从此开始其政治生涯。
1999年,为改变保守党“老男人扎堆”的形象,时任党魁黑格提拔特雷莎·梅任影子内阁的教育及就业大臣。
2010年5月,卡梅伦带领保守党赢得大选,任命梅为内政大臣兼妇女与平等国务大臣。
2016年7月13日,卡梅伦辞职,特雷莎·梅接替他担任英国首相,成为继撒切尔夫人之后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
2018年12月12日,英国保守党宣布启动针对党首特雷莎·梅的不信任投票,特雷莎·梅在保守党内部的不信任投票中过关,留任保守党党领袖及英国首相。
2019年6月7日,特雷莎·梅辞去执政党保守党领导人一职;7月24日,鲍里斯·约翰逊接任特雷莎·梅,成为英国首相。
⑵ 英国首相纽卡斯尔公爵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纽卡斯尔公爵,又被称为纽塞公爵,是一个英国贵族的称号,并非特指一个固定的人,纵观整个英国,在悠久的历史之中曾经出现了不下于十位的纽卡斯尔公爵。其中最为着名的两位是保王党威廉威廉·卡文迪什和英国首相托马斯·佩勒姆·霍利斯,这两位纽卡斯尔公爵的名声响彻整个英国,引得后世众说纷纭。那么英国首相纽卡斯尔公爵简介如何,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人生?
英国首相纽卡斯尔公爵全名为托马斯·佩勒姆·霍利斯,于公元1693年7月出生,来自一个高贵的辉格党人家庭,父亲是托马斯·佩勒姆勋爵,母亲是格蕾丝·霍利斯夫人,除此以外托马斯·佩勒姆·霍利斯还有一位极有才干的弟弟,亨利·佩勒姆。
托马斯·佩勒姆·霍利斯从叔父那里继承了巨大的财产,可以说纽卡斯尔公爵是极其富有的,但他将属于他的大部分财产都投资于那些顺从他的选区,从而保证他有足够的政治影响力,能够在政治场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可以说纽卡斯尔公爵一生都在为竞选活动大力奔走,虽然并没有获得极大的成就,但他却乐此不疲。
纽卡斯尔公爵的情商较为低下,不懂得察言观色,在一些事情上明显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却偏偏不懂得向人求助并装作一副了然于胸的样子,为此闹出了不少的笑话。纽卡斯尔公爵并没有子嗣,这是他一生最为遗憾的事情,在他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是克莱尔蒙特花园。
⑶ 英国首相约翰逊经常被说成是“英国特朗普“,他与特朗普究竟有何相似之处
在大众眼中他们不仅仅在外形上面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在很多的观点上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说约翰逊是“英国特朗普”肯定更多的还是指向两个人在观点上的相似之处,很多媒体给他们两的相似之处都归纳了一个清单,因为两个人的看法和观点都有可能会影响到两国未来的关系发展。
再就是两个人在移民方面的想法是相似的,两个人都一致的重视和关注移民问题,两个人的观点都差不多是不希望有太多的移民涌入自己的国家,前者特朗普修建墙,后者约翰逊建议移民都要说英文。正是这样的因素让很多人都说约翰逊就是“英国版的特朗普”。
⑷ 帮忙介绍一下英国首相,戈登·布朗
56岁的布朗出身于苏格兰格的一个牧师家庭,从小对政治兴趣浓厚,17岁正式加入工党。1983年,在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布朗当选为国会议员。1997年,做为布莱尔的政治搭档,布朗出任英国财政大臣,十年任期内政绩显着,使英国经济走出低迷状态,年经济增长率更是高于欧元区的平均水平。这也为他竞选工党领袖和出任首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布朗爱好广泛,喜欢网球、足球、阅读和写作。不幸的是,在高中的一次橄榄球赛中,布朗的左眼受到猛烈撞击,视网膜脱落导致失明。2000年,布朗与萨拉·麦考利结婚,现在有两个儿子。
成功的财政大臣
戈登·布朗,1951年2月20日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的一个牧师家庭,1968年加入工党。1982年获得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曾担任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技术学院讲师及记者和电视台编辑等职。1977年至1983年任苏格兰工党执委会委员。1983年当选为下议院议员,任工党苏格兰委员会主席。1992年担任工党影子内阁财政大臣。1997年5月,登上财政大臣宝座。2001年6月连任财政大臣。2005年5月再次连任财政大臣。
布朗被称为“英国史上最成功的财政大臣”,因为其在任期间,英国的经济持续出现繁荣景象,无论是朋友和敌人,都对他在繁荣英国经济方面的能力表示佩服。 “经济成就”正是布朗竞逐工党领袖和首相的最大资本。在布朗领导下,英国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的独立性大增,从而使英国经济走出繁荣——泡沫——破碎的怪圈,通货膨胀率多年保持较低水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显示:1997年至2006年,英国年经济增长率达2.7%,高于欧元区2.1%的平均增长率, 2007年度更是接近3%;英镑则呈10年来最坚挺之势;失业率从1997年的7%下降到5.5%(欧元区的平均失业率则为8.1%);教育预算倍增;公共医疗系统基金增加近两倍。
也许正是因为自身能力的超凡脱俗,使得布朗在被国内媒体形容为“阴沉”时,很自信地说:“我认为,我们正在迈离那个明星政客主事的时代。在未来几年内,人们评判一个政治人物时,将主要看他的个人品格和他是否有处理大事的能力。”
生活坎坷历经磨难
布朗在10岁时玩橄榄球受伤,左眼失明,致使他发表演讲时,必须用大字号讲稿。不过,眼疾反而增加了他奋斗的决心。对工作的狂热也耽误了他的婚姻大事。直到2000年8月,近50 岁的布朗才结束单身贵族的生活,和一名比他小13岁的公关经理萨拉·麦考利喜结良缘。
2001年12月28日,布朗夫妇喜得千金,但由于早产的缘故,这个孩子在次年1月死亡。丧女事件对布朗打击很大,每每谈到爱女,一贯以木讷形象示人的布朗就会显出柔情的一面。他声音哽咽,眼中闪着泪光说:“没有什么比丧失一个幼小而珍贵的生命更残忍的事情了,一个人永远都难以承受这样的事,因为总觉得生命中丢失了一些东西……”
2003年,他们的第一个儿子约翰出生了,为他们带来了一丝安慰。这才缓解了两人的丧女之痛。布朗后来说,女儿死后,自己近一年不忍听音乐,幸而约翰的出生弥补了这一切。他还忍不住讲述起初为人父的欣喜:“尽管有些夜晚难以入眠,但每天清晨,我的脚步就像装了弹簧一样带劲。”
2006年夏,他们的第二个儿子詹姆士·弗雷泽降生,但患有囊性纤维变性疾病——一种威胁生命的遗传病。女儿夭折,次子患病,令布朗更加珍惜生活。
据布朗的传记作者保罗·劳特利奇记述,布朗很小的时候就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12岁时,布朗就和哥哥约翰说服工党,允许他们在自己创办的报纸上刊登当时工党领袖哈罗德·威尔逊的一篇文章;16岁时,布朗不负众望考入苏格兰着名学府爱丁堡大学,攻读历史专业,并获得了奖学金,成为当时年龄最小的大学生;大学期间,布朗各科成绩名列前茅,并于1982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爱丁堡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但他从来都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在爱丁堡大学,布朗就牛刀小试了他的政治才能。他经过一番激烈竞选,成功当上学生会主席,并被选为爱丁堡大学“学生校长”和大学法庭的主席;24岁时,布朗发表了自己所谓的“苏格兰红皮书”,俨然以英国首相的口气对苏格兰的状况进行分析,显露出了政治才干。
与布莱尔关系神秘
布莱尔与布朗都属于英国政坛耀眼的明星,他们一直被认为是政坛的金童搭档。然而,从共用一个办公室到几乎不说话,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英国政府里最难解的谜之一。
1983年6月,进入英国议会下院的布莱尔和布朗首次相遇,两人还共用一个办公室。1991年与布莱尔一起带领工党赢得英国大选。之后,布莱尔出任首相,主管外交和教育;布朗担任财政大臣,主管经济和国内事务。1994年,工党领袖约翰·史密斯去世是两人关系的转折点。当年5月31日,布莱尔和布朗在伊斯林顿区的格拉尼塔饭店举行了着名的会晤,据说布朗同意放弃竞争,给布莱尔继任工党领袖让路。作为回报,布莱尔同意在适当的时候退位,支持布朗出任工党领袖。
布莱尔迟迟不兑现诺言,布朗难免心急如焚。2003年时,虽然外界认定的首相布莱尔和财相布朗之间的较量大多是在幕后进行,但两人在重要问题上的分歧逐渐扩大。2004年5月,布朗利用布莱尔伊拉克战争政策不受欢迎的机会,联手党内重要人物、副首相约翰·普雷斯科特对布莱尔展开“逼宫”,布莱尔依仗“群臣保驾”、自己立场坚定才过关。两人的矛盾开始公开化。2006年9月,两人的不和达到高潮。有报道称,布莱尔和布朗在一次会议上就继任问题“发生争吵”。结果,要求布莱尔辞职的一名年轻大臣和七名政府助手一起辞职。直到2007年5月1日,布莱尔表示将宣布辞职时间表时,终于明确对布朗接班的支持。
对于布朗来说,比他小两岁的布莱尔已经在首相位置上待了整整10年,现在也是轮到他一展身手的时候了。
事实上,这些年来,布朗一直是首相府的“房客”。有一段时间,唐宁街10号首相府的主人居然是财政大臣布朗,而“正牌首相”布莱尔则住在隔壁的唐宁街11号。按照惯例,布莱尔领导工党赢得1997年大选之后被安排入住充满荣光的唐宁街10号,他的继任者、财政大臣布朗则入住隔壁11号。但由于布莱尔家庭成员众多,而布朗当时还是单身汉。于是布莱尔和布朗为了资源优化配置,达成“换房协议”,布莱尔一家住进较为宽敞的11号,而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布朗搬进10号。
作风颇似“铁娘子”
布莱尔执政10年已经将一种亲切健谈、幽默风趣的个人风格深深地烙到了首相职位上。布朗在性格上却完全是另一种风格。
民众平日在电视上和各种场合看到的布朗,经常是穿着一件熨烫得笔挺的西装,演讲中只有枯燥的事实和数字,给人的感觉是保守持重,严肃得有些沉闷。
而这种刚毅木讷给别人带来了不少口实:有人说布朗冷漠、机智,表面强硬而内心怯懦;有人说他是“心理有缺陷”的人;有人说他是操纵政党活动的政客;也有人说他是反对国家机器的知识分子;还有人说他是带有苏格兰民族主义思想的天才政治家……更多的时候,布朗干脆被冠以“穿裤子的撒切尔夫人”绰号,因为他和着名的“铁娘子”一样勤奋、聪明、孤傲、令人敬畏。他总是在最后一刻才亮出自己的观点,而且不会马上付诸文字,即使非常重大的决策也只在公布前几天才会正式付印,从而使一些喜欢向外泄露消息的工作人员无从下手。
但布朗的朋友认为,他在实际生活中其实更热情并富有智慧。朋友强烈建议布朗在公众场合更多微笑,袒露自己的个人感情,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于是布朗有时也会在公众面前讲一些笑话,可他有些拙劣的表述根本让人笑不出来,于是弄巧成拙地又被贴上了一张“没有性格魅力的人”的负面标签。布朗感到自己幽默感不足,特别请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笑话撰稿人为他写些笑话,增加个人魅力,以便树立起像布莱尔那样幽默、轻松、有活力的公众形象。
⑸ 简述英国首相的地位
张伯伦出生于英国的一个政治世家,他父亲约瑟夫曾担任伯明翰市长、内阁殖民大臣,他的异母长兄奥斯汀曾担任英国邮政总长、财政大臣、印度事务大臣、掌玺大臣、保守党领袖、外交大臣等。 大学他就读于伯明翰大学的前身玛松科学学院,他是英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位不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毕业的首相之一张伯伦学习的是冶金学,但毕业后到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1890年他们家财政状况不景气,他和兄长奥斯汀到南美安德罗斯岛经营菠萝麻种植园,但没有成功,1896年种植园倒闭,他回到英国。 回国后他的事业到很顺利,他先后在伯明翰几家工厂担任经理,经营金属制造业,逐渐有了名气,成为一位成功的经理。
开始从政
1911年,他被选为伯明翰市议会议员,并担任市政计划委员会主席,同年他结婚。1915年他成为伯明翰市长,在他的努力下,促使成立了伯明翰交响乐团和市银行,1916年他被再次选举为市长。 1916年12月,新首相劳合·乔治邀请张伯伦去伦敦担任新政府的国民兵役总监,为军工企业招募劳力,但他的成绩不佳,劳合乔治非常不满意。1917年,张伯伦辞职,在以后的政治生涯中,他们俩人始终互相排斥。 张伯伦决定参加议会竞选,1918年被选为下议员,当时他49岁,虽然当时他的兄长已经是保守党领袖,但他拒绝参加劳合·乔治的政府,只是作为一名议员。 1922年,博纳·劳担任新首相,任命张伯伦担任邮政总长。 1923年,他被任命为卫生大臣。4个月后,鲍德温担任首相,他任命张伯伦为财政大臣。 1924年,保守党赢得大选,在新政府中,张伯伦又担任卫生大臣,在任期间,他成功的促使通过了21项法律。 1930年张伯伦担任了一年保守党领袖,但很快鲍德温卷土重来,占据保守党领袖位置达7年,丘吉尔辞职后,张伯伦成为鲍德温的当然继承人。 1931年,首相麦克唐纳解散工党政府,重新改组组成各党派参加的联合政府,张伯伦又被任命为卫生大臣。 同年很快进行了议会选举,议会选举后张伯伦第二次担任财政大臣。 张伯伦一直担任财政大臣到1937年,1935年鲍德温担任首相后,张伯伦仍然留任,他在任期间是内阁中最活跃的大臣,1934年,他就可以宣布战后“经济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伟大的新希望”正在开始。但因为从1935年英国重新开始加强战备,财政状况的增长又变缓。 现在张伯伦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压力,温斯顿·丘吉尔批评他不重视加强国防开支,而工党则称他为战争贩子。张伯伦采取了一种被称为“合理化”的政策,在当时经济萧条的情况下,由政府购买陈旧的工厂和矿山,令其倒闭,使得新工厂有条件成立。由于这项政策,到了1938年,英国已经具有用世界上最新技术装备的工厂,有生产最新式武器的能力。
首相任期
1936年爱德华八世因为非要和美国寡妇结婚而被迫退位,乔治六世继位,鲍德温决定退休,由张伯伦接替,1937年5月28日张伯伦正式成为英国首相。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张伯伦并不是一位纯粹的保守党人,他一直不喜欢用“保守主义”着个词,而经常宣称自己是“联合主义”。他是一位一神教信仰者,甚至不信仰主张三位一体的英国国教圣公会,他是第一位正式承认不信仰国教的英国首相。 张伯伦虽然领导一个各党派的联合政府,但在内阁组成中他从不考虑各党的平衡,而是依照自己的观点任用大臣,只任用和自己观点相同的人,甚至直接任用没有党派政治经验的人。
⑹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才能如何
个人认为:没有什么证据能表明丘吉尔在军事方面有什么过人的才华,政治才能也似乎并没有达到出众的程度。
⑺ 英国首相是谁,个人简介如何
截至2020年9月25日,英国首相是鲍里斯·约翰逊。
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1964年6月19日出生于美国纽约,英国国会保守党籍议员,保守党领袖。现任英国首相。
2020年3月27日,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鲍里斯·约翰逊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4月6日,鲍里斯·约翰逊被转移进重症监护。
4月9日,英国首相府发言人表示,鲍里斯·约翰逊已于当天晚上离开重症监护室,被送往病房。4月11日消息,约翰逊将在契克斯庄园继续修养。4月26日,英国首相府发言人证实,约翰逊将于27日上午回到首相府,开始正常工作。
(7)如何形容英国首相扩展阅读
鲍里斯·约翰逊的早年经历:
1964年6月19日,约翰逊生于美国纽约,先后就读于英国着名贵族学校伊顿公学和着名高校牛津大学。约翰逊曾任《旁观者》周刊记者,后出任编辑,出版过历史着述。
2001年6月,约翰逊当选议员,2004年任保守党副主席,成为保守党前座议员。同年11月因被曝与一名《旁观者》女性采编人员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被解除以上职务。
2005年,卡梅伦成为保守党领袖后,出任保守党“影子内阁”教育大臣,稍后辞去《旁观者》编辑职务。
2007年7月为准备参选伦敦市长而辞去“影子内阁”教育大臣职务,同年9月由保守党正式确认候选人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