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英国留学一般带哪些东西
首先一些电器类的,小电饭煲1个(大概也就做1斤左右的);充电器1个(可以的话,带几个充电电池,5号以及7号的),插线板一两个,英标的转换插头(最佳也拿二个),闹钟,笔记本台式机,手机(去一段时间后,是可以签约拿电话的),数码照相机也趁便带上。
对厨房用品,筷子以及羹匙要带,碗碟就不必了(不过分子化合物塑料的饭盒可以拿一两个,暂时用用),日常平凡喜好的调味料可以带一些,对刚刚起头的生活是必要的,以后可以去中国超市买。
文具之类的英国不是很贵,带一些起头用的(签字笔,圆珠笔,自来水笔等,橡皮,尺,胶棒,一两个笔记本),订书机(拿个小的就行),打孔机(整理资料时很重要),字典(最佳是书册式的,电子的最佳也拿着)。如果你到英国后,需要买一些文具,可以到RYMAN或者WHSmith,这两家遍地都是,也比较便宜,学活着回来有折扣。
生活用品:床上的枕套,被套,床罩等要带一套;毛巾以及浴巾英国比较贵,带一套;趿拉儿带一双;牙刷,牙膏带一套;洗头水,浴液等可以在当地超市买,临时带小瓶或者袋装的也行;如果你是女生,化妆品要带,英国是很豪侈的;另外衣架也拿几个。经常使用药要带一些:感冒药、腹打药、消炎的等等(这些个药在英国是要有大夫处方才可以买的,带一些免得麻烦);伞(绝对是要选质量好的,英国风大);如果您带眼睛儿,要多带一副(若是隐形眼睛儿,多带一两瓶护理液)。
衣物:可随小我私家习气带,要带大衣以及多带厚实点的外套以及裤子,牛仔裤带几条,毛衣带一件(防止俄然降温时,适应天气用),羊绒衫带一两件。其他的如睡衣,内衣,T恤可根据本身的需要带。另外带一套正式的服装(男生是西装,女生是正式的裙装)。鞋除开本身需要的运动鞋等,最佳带上一双正式的皮鞋。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你出国的所有材料最佳都复印2份备用包运护照,如果带汇票的话,也复印一份吧。入境的时辰,这些个复印材料随身带上一份,可能要查的。护照的照片也加洗10张或者20张的。身上也带上100或者200英镑的零钱(20英镑或者10英镑)。
❷ 英国留学需要的钱怎么带过去
1.英国留学申请费
UCAS的申请费是申请一所学校12英镑,申请2-5所一共23英镑。硕士的申请费一般在每所25-50英镑(top4的一些专业会比较贵,最高的例如牛津剑桥的MBA需要150英镑)
2.雅思报名费
报名费是1980,UKVI是2000。雅思报名一般都在网上报名,全国各大城市均设有考点,每个月都有1-3次雅思考试,一般都要提前报名,这样可以让学生有一个充分的备考计划,也可以避免准备好了但考场满员的尴尬。
3.办理护照
英国留学费用中办理护照的费用为250人民币。一般都是学生本人带着户口本身份证到当地的公安局,到公安局的出入境管理部门进行办理。一般8-15天护照就会发下来,但是还是建议准备出国的同学提前办理,有备无患。
4.签证费用
英国留学签证的费用是2980人民币。体检费需要500-1000人民币(有些需要打疫苗,有证的则不用)
5.担保金
去英国留学需要准备担保金存款证明,向英国政府证明学生有承担学习期间学费生活费的能力。一般担保金为32-35W人民币,具体的算法为 一年的学费+九个月的生活费。需要学生至少在办理签证前28天存入能够开出存款证明的银行。建议家长把存款存在学生名下,如果存在父母名下,需要开一些证明。
6.生活费、住宿费和机票
伦敦地区的生活费一般为1000英镑/月,非伦敦地区为800英镑/月。(此为平均标准,具体还要看学生的生活方式)
伦敦地区的住宿费为150-190英镑,非伦敦地区的住宿费为80-150英镑。不同的房间收费不同,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房间。一般机票费用为6000-7000人民币(单程)
7.抵押金
由于所有学生都会一起申请许多学校,所以发下OFFER后学校需要学生先交押金,确定位置。押金费为600-2000英镑,具体要看OFFER上的要求。
8.英国学费
一般英国大学学费在1W-1W7英镑,大部分学校都是等学生入学了分学期交学费,极少的学校需要学生一次付清。(一般第一学期的学费都会从押金里扣,不够再补)
以上介绍是为了方便大家了解英国留学费用中各式各样的开销,可不要以为拿到offer就一劳永逸啦!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关于留学费用存款的十件事儿。
9.存款要尽早
留学是件必须提早准备的事,比如你为留学预备的存款,这个存款不只是留学期间在国外的花费,还有部分国外学校在申请时就会要求你递交一定的存款证明,通常对存款时间的要求为半年。
因此如果没有提前完成必要的资金准备,将会导致存款期限太短,不符合人家的要求,所以大家一定要尽早做好留学的资金规划。在获得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之后,就进入申请签证的阶段。存款证明对于签证的通过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留学生需要提供6个月至1年的银行存款证明资料,根据要求存入银行,包括定期、活期储蓄存款及凭证式国债。
因此,你用于留学的存折最好在申请签证的一年前就开始启动,并且最好有多笔存入支出的记录,而不是一次性几十万的大额存入。并且,大规模的资金注入不免让签证官觉得刺眼,签证的动机也显得过于急躁。
他们可能会想:你怎么能一次获得这么多的现金?它们的来源合法么?
此外,在向使领馆提交存款证明时,可以顺便提交一些证明家庭收入的材料,以此说明资金的合法性及款项来源。如果你还能提供额外的家庭财产证明,比如房产、汽车等等,自然更加有保障。
10.留学贷款做弥补
如果你的留学决定做得比较仓促,没有足够的存款时长或者存款数额不足,可以通过办理留学贷款的方式来弥补。一般来说,留学贷款的额度不能超过学校的报名费、一年内的学费、生活费及其他必需费用的等值人民币总和,最高不超过50万元人民币,贷款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年。
一些喜欢接收外国留学生的国家对留学生的经济问题非常关注,他们不喜欢更多的穷人跑到自己的国土上,所以对于留学保证金额度要求很高,一般是留学生预计学习几年就要提供几年的资金证明,这对于很多生活状况一般的中国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问题。
即使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出于对资金流动性要求较高,高额保证金问题也不是很好解决。所以这部分人可以选择申请留学贷款,但是最好从申请学校的时候就开始准备,这样可以帮助你顺利地申办签证。
11.购汇,大量还是分批?
获得签证后的准备工作更多了。首先是购汇,受外币汇率以及不同国家留学生政策的影响,出国留学的总费用也在不断变化。如何根据外汇汇率的变动合理购汇、降低留学的成本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有点类似于在投资上的定投基金,只不过投资基金是为了稳定收益,而定投外汇是为了稳定留学成本。
如果要长期以一定量购进外汇,这就要求留学的人持续关注外汇走势,为自己的留学费用做一个完备的预算。近年来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导致去美、英、澳、加等国的留学费用相对降低,这或许也是留学人数不断攀升的一个原因,因为大家都觉得“现在留学很划算”。
虽然这样的说法显得有些功利,但是昂贵的留学费用逼迫人们必须在这个问题上动足脑筋。关于购汇方式,可以根据汇率走势进行分期操作,分批逢低购汇,平抑购汇总成本。在办理购汇之前,尽量与银行进行预约,确认是否有该项业务以及是否有足够的外汇,因为有时候你可能要等上几天。
12.用电汇票汇带“钱”出国
除了在离境前准备好外汇,你还要懂得如何安全地把钱带出国。电汇是最常见的资金出境方式,电汇的最大特点是快捷、安全、金额较大,几个工作日内资金就可以到达海外帐户,现在很多学校要求学生直接把学费电汇到指定的账户上。
票汇也成了一种留学生常用的汇款方式,适合首次出国,尚未在国外开立银行账户的留学生,只要提供姓名和所在城市名称即可,留学生可携带汇票出国,并在国外银行办理托收。
汇票携带方便,成本相对较低,到账时间也可以灵活控制,而且部分学校也要求学生采用汇票来支付学费。电汇和票汇的安全性都比较高,手续费也很低,可以作为出国的首选。
13.国际信用卡,让父母监督并“买单”
现在不少银行都推出了留学生双币信用卡。双币信用卡多以美元结算,还款方式上既可以用原币还款免除货币兑换的损失,也可以让家人在国内用人民币还款。
这类信用卡大多有主副两张卡,留学生持副卡在境外刷卡消费,父母在国内直接用主卡人民币自动购汇还款,还可以设定附属卡的消费额度,每笔消费都有短信提醒。
另外你在国外消费的账单,银行会每月按时寄回,这样父母在家就可以了解你在国外的消费情况,也强制性地帮助你建立理性消费的习惯。虽然留学生可能不太乐意受到这种“监视”,但是如果你在国外的花销仅涉及一些简单消费,这样的方式又能够节省不少汇款手续费,操作起来比较便捷,它仍然是多数人都会选择的。
需要提醒的是,用国际信用卡在国外取现金不划算,银行会按取款金额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这笔费用大概是每年18%左右的利息。对一个家庭而言,如果子女平时就不太能控制,自控能力较差,还是谨慎地给他使用这种双币信用卡为好。
14.预设境外账户,解决国外取现
信用卡虽然用起来方便,但涉及到取现就不那么划算了。在出国前,你还可以在境内预先开设一个海外账户,将留学期间所需要的学费、生活费等资金提前汇到这个账户,到境外之后激活一下就可以直接使用了。这个代理业务主要是由境内银行与海外分支机构合作,帮助留学生提前办理境外银行账户的服务。
你只要在出境前通过境内银行向境外分支机构递交开户申请材料,海外行审核通过后,就会帮你预先开设在境外银行的账户。这种海外留学生账户没有最低存款要求,也不会收取账户管理费。这对于初次出国留学的学生是携带资金最好的办法,可以免去初到国外人生地疏,再寻找银行开户的困扰。
15.旅行支票,过渡期的选择之一
旅行支票则兼具现金和汇票的特点,有多种面额可选择,从20美元到500美元不等,币种也覆盖各主要外币,相比较电汇和票汇,使用更为方便。在境外既可以缴纳学费、日常消费,也可到世界各大银行兑换现金,在许多国家完全等同于现金使用,甚至可以用来购买报纸。旅行支票实行实名制,一旦丢失是可以免费理赔的。
留学生到达一个国家,通常都需要一段时间安置住房、银行等事务,在这段时期内,如果你不想随身携带太多现金,那么旅行支票倒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但是购买旅行支票的手续费比较高,一般在5%左右,而在使用过程中,还会被收掉7.5%的费用。
16.外币现金,适量为妙
假如你有随身携带大量现金的习惯,那你在出境的时候要小心了。中国出入境管理局规定,中国公民出境最多携带1万美元的等值外币,并且只要超过5000美元以上,就要申领外币携带证。
带过多的外币现钞也会有较大的遗失风险,现金数量大概在学费和生活费总和的10%左右比较合适。如果你到国外之后才开账户,可以携带适量的现金以备过渡阶段使用,因为账户往往需要两到三周才能顺利开通
17.“10分钟汇款”,应急之策
除了上述的汇款方式外,还有几种即时汇款的渠道,例如“西联汇款”、“速汇金”以及“BTS”。这些汇款方式可以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到账,汇款人在汇款时指定一个代理此项业务的取款点,取款人则可以根据“密码”到指定取款点取款。
虽然到帐速度快,手续费也相对较高,并且只能进行美元的汇款,所以它们的使用率并不普遍。而一旦发生急需大笔资金的突发状况,身边又没有钱,这时使用这些业务倒是合适的选择。
18.留学保险不可少
办理相关金融服务后,你也要考虑购买留学保险,为留学期间的健康和财产多做一份保障
办理签证时,大使馆会根据目的国留学的要求,对申请留学的学生进行资产、风险等认定,如果要求出具保险证明,为增加签证的成功率,你可先购买符合申请签证要求的保险
留学生在国外的意外风险会增大,且医疗费用昂贵,因此,保险是留学必需品,在留学目的国购买保险是目前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对留学生的基本要求。买保险一定要问清楚自己所在留学国家的要求
不同的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各不相同,有些留学国家的学校,留学学费已涵盖一定的保险,不需要重复购买,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另外,在英国留学超过半年的留学生只要购买英国医疗保险,就能享受国民待遇,就诊费用可以报销。
❸ 入境英国和出境英国分别可以携带多少现金
根据英国及欧盟的现金管理规定,出入境携带现金的上限是8千英镑。
携带超量现金进出境必须如实申报,通常1000镑以内无需任何证明,1000至8000英镑(相当于1万欧元)允许带出,经查验时需要提供合法证明,或提供合理的口头说明。
但是一般来说,不建议去英国留学的学生随身携带如此多的现金。建议学生还是随身携带一两千镑少量现金,其他由汇票或者电汇的形式带到英国。
注意,其中所指的货币包括:
1. 纸币、硬币
2. 银行汇票
3. 任何形式的支票(包括旅行支票)
中国公民出入境,每人每次携带的人民币限额为20000元。对于旅客携带外币现钞出境,目前,长期旅客可携带外币现钞等值5000美元出境(港币则为4万元,英镑1000元)
(3)英国签证能带多少美元扩展阅读:
出境人员可以携带外币现钞出境,也可以按规定通过从银行汇出或携带汇票、旅行支票、国际信用卡等方式将外币携出境外,但原则上不得携带超过等值10000美元外币现钞出境。
如因特殊情况确需携带超过等值10000美元外币现钞出境,应当向存款或购汇银行所在地外汇局申领《携带证》。
❹ 去英国留学机场出境的时候最多能带多少英镑现金
根据我国目前外汇管理规定:自费出国留学人员除正常每次出境前的2000美元以外,国家还允许凭国外相关证明兑换在国外的学费及生活费。也就是对于出国留学携带外汇数量并无明确限制。
但是,根据英国及欧盟的现金管理规定,携带现金的上限是8千英镑。携带超量现金进出境必须如实申报,通常1000镑以内无需任何证明,1000至8000英镑(相当于1万欧元)允许进入。
英国(United Kingdom,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共同组成的一个西欧岛国。除本土之外,其还拥有14个海外领地。
1688年的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到20世纪下半叶,大英帝国解体,资本主义世界霸权的地位被美国取代。
❺ 去英国留学可以带多少英镑
可以携带3000英镑,根据海关总署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的《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出境人员携带外币现钞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至10000美元(含10000美元)的,应该向外汇指定银行申请《携带证》。
携带超过等值10000美元的外币现钞出境,应该向存款或购汇银行所在地国家外汇管理局申领《携带证》,海关凭加盖上述部门印章的《携带证》验放。
对个别采取隐藏、伪报、瞒报等方法企图逃避海关监管的旅客,海关将根据《海关法》及《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予以行政处罚。
(5)英国签证能带多少美元扩展阅读:
“当天多次往返”及“短期内多次往返”的出入境人员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按以下规定验放:
当天多次往返的出入境人员,携带外币现钞入境须向海关书面申报,出境时海关凭最近一次入境时的申报外币现钞数额记录验放。
没有或超出最近一次入境申报外币现钞数额记录的,当天内首次出境时可携带不超过等值5000美元(含5000美元)的外币现钞出境,不需申领《携带证》,海关予以放行,携出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的,海关不予放行。
当天内第二次及以上出境时,可携带不超过等值500美元(含500美元)的外币现钞出境,不需申领《携带证》,海关予以放行,携出金额超过等值500美元的,海关不予放行。
短期内多次往返的出入境人员,携带外币现钞入境须向海关书面申报,出境时海关凭最近一次入境时的申报外币现钞数额记录验放。
没有或超出最近一次入境申报外币现钞数额记录的,15天内首次出境时可携带不超过等值5000美元(含5000美元)的外币现钞出境,不需申领《携带证》,海关予以放行,携出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的,海关不予放行。
15天内第二次及以上出境时,可携带不超过等值1000美元(含1000美元)的外币现钞出境,不需申领《携带证》,海关予以放行,携出金额超过等值1000美元的,海关不予放行。
出境人员可以携带外币现钞出境,也可以按规定通过从银行汇出或携带汇票、旅行支票、国际信用卡等方式将外币携出境外,但原则上不得携带超过等值10000美元外币现钞出境。如因特殊情况确需携带超过等值10000美元外币现钞出境,应当向存款或购汇银行所在地外汇局申领《携带证》。
出境人员向银行申领《携带证》,携带从自有或直系亲属外汇存款中提取外币现钞出境的,应当持护照或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有效签证或签注,存款证明向存款银行申请;购汇后携带外币现钞出境的,应当持规定的购汇凭证,向购汇银行申请。
银行审核出境人员提供的材料无误后,向其核发《携带证》,并留存上述材料复印件5年备查。
❻ 去英国留学携带汇票(学费和生活费)怎么办理,求具体讲解。
1.汇票要分开,因为收款人名字不一样,交学费的名字写学校名称,生活费写自己名字。去银行办理有工作人员帮助,只需要交一些手续费,一般1-3个工作日可以开好。
2.如果办了汇票,直接把汇票交给学校财务处即可;
如果是刷卡,现场刷卡也行,要么是刷出国前办好的信用卡之类的(比如中行留学卡),或者提早一两个星期到当地办好账户,刷英国银行卡,当然刷出国前办好的卡很可能要收手续费的。
3.汇票信息最主要就是收款人名字和金额,写好了其他问工作人员即可,不会太复杂,到了英国开了账户把生活费的汇票存入,一个星期左右就能用了。
(6)英国签证能带多少美元扩展阅读:
留学费用
费用主要包括学费和生活费,占据所有费用的大部分比例。另外,还需考虑人民币与外币的汇率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
1、考试费
出国留学要有良好的语言基础,留英学生在国内选择雅思考试,达到学校要求后才能获得录取。对研究生来说,英国大学一般不要求GRE或GMAT等成绩,除了部分商科课程如MBA的话可能要求考GMAT。
2、公证费
英国签证不需要作文件公证,只需要出具签证文件的原件、复印件以及翻译件,并保证文件真实。
3、护照费
办理护照的费用一般是200元人民币。
4、体检费
去英国学习六个月以上的课程将要求学生入境时出具肺结核检验报告,学生可在国内具有国际旅行健康检测的机构开具国际旅行健康证明。
5、签证费
申请签证费用根据签证类别不一而异,具体可浏览英国签证申请中心网站。
6、学校申请费
申请英国的学校一般不需要交纳申请费用,英国的大学是不收申请费的,英国的高中和预科可能会收取少量的申请费,大约是50到200英镑不等。
7、学校注册费
英国的大学不收注册费,学费押金以录取通知书为准。
8、学费及生活费
具体费用各大学不同,并与所选科目有关,向所申请的大学索取资料时可获取详情。
9、医疗保险费
参考资料:英国留学——网络
❼ 从英国`回国身上最多可以带多少现金(英镑)
英镑7000左右。
按照欧盟统一规定,进出欧盟国家(包括进出英国)到欧盟外其它国家,出境和入境时通常限带1万欧元现金(相当于7千多英镑)。
携带1万欧元现金以内,出入境不需要申报,超过要主动申报。申报后,移民局有可能询问钱的来源。一般携带1至2千英镑被查到也许没人会问,但超过3千英镑,就会问钱从哪里来。
如果需要携带大量现金出境,最好随身带上一份证明,如合法工作的工资单,交税后的税单或银行单。
相关法律
根据《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管理暂行办法》
第六条“当天多次往返”及“短期内多次往返”的出入境人员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按以下规定验放:
一、当天多次往返的出入境人员,携带外币现钞入境须向海关书面申报,出境时海关凭最近一次入境时的申报外币现钞数额记录验放。没有或超出最近一次入境申报外币现钞数额记录的,当天内首次出境时可携带不超过等值5000美元(含5000美元)的外币现钞出境,不需申领《携带证》,海关予以放行,携出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的,海关不予放行;
当天内第二次及以上出境时,可携带不超过等值500美元(含500美元)的外币现钞出境,不需申领《携带证》,海关予以放行,携出金额超过等值500美元的,海关不予放行。
二、短期内多次往返的出入境人员,携带外币现钞入境须向海关书面申报,出境时海关凭最近一次入境时的申报外币现钞数额记录验放。
没有或超出最近一次入境申报外币现钞数额记录的,15天内首次出境时可携带不超过等值5000美元(含5000美元)的外币现钞出境,不需申领《携带证》,海关予以放行,携出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的,海关不予放行;
15天内第二次及以上出境时,可携带不超过等值1000美元(含1000美元)的外币现钞出境,不需申领《携带证》,海关予以放行,携出金额超过等值1000美元的,海关不予放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管理暂行办法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新闻网-从英国回国可携带多少现金?
❽ 出国能带多少美金
出境人员原则上不得携带超过等值10000美元的外币现钞出境。
出境人员携带不超过等值5000美元(含5000美元)的外币现钞出境的,无须申领《携带证》,海关予以放行;出境人员携带外币现钞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至10000美元(含10000美元)的,应向外汇指定银行申领《携带证》,海关凭加盖外汇指定银行印章的《携带证》验放。
根据《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出境人员携带外币现钞出境,没有或超过最近一次入境申报外币现钞数额记录的,按以下规定验放:
第一款:出境人员携出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含5000美元)的,不需申领《携带证》,海关予以放行。
第二款:出境人员携出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至10000美元(含10000美元)的,应当向银行申领《携带证》。出境时,海关凭加盖银行印章的《携带证》验放。
第三款: 出境人员携出金额在等值10000美元以上的,应当向存款或购汇银行所在地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支局(以下简称外汇局)申领《携带证》,海关凭加盖外汇局印章的《携带证》验放。
❾ 你好,我想去英国,办签证要到哪里办啊坐飞机要从香港到伦敦要多少钱去一次英国伦敦要带多少钱才够用
请问你是在中国大陆吗?英国签证处在中国很多城市有英国签证申请中心,签证申请需要你本人亲自递交到英国签证申请中心,并且现场打指纹。做飞机从香港到伦敦的往返票大概是八千多元,注意去英国旅游,商考或者探亲必须订往返机票。如果去英国旅游的话,带上五千美元的现金以及信用卡,还有银联卡应该是足够了
❿ 出国个人最多能带多少现金
依据中国海关相关条例,市民在出境时可以携带20000元人民币或5000美元以下的现金。
如果是其他外币,则最多可带不超过5000美元等值的外币。不过海关的条例也并没有那么僵硬。据介绍,如果市民确实因一些原因需要多带一些现金出入境的话,则需要提前向海关办理申报手续。
具体来说,市民携出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至10000美元(含10000美元)的,应当向银行申领《携带证》;而携出金额在等值10000美元以上的,应当向外汇局申领《携带证》。海关则会凭加盖外汇指定银行印章的《携带证》检验放行。
拓展资料
为了方便出入境人员的对外交往,规范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行为,打击洗钱、货币走私和逃汇等违法犯罪行为,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联合制定了《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管理暂行办法》
第五条出境人员携带外币现钞出境,没有或超出最近一次入境申报外币现钞数额记录的,按以下规定验放:
一、出境人员携出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内(含5000美元)的,不需申领《携带证》,海关予以放行。当天多次往返及短期内多次往返者除外。
二、出境人员携出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至10000美元(含10000美元)的,应当向银行申领《携带证》。出境时,海关凭加盖银行印章的《携带证》验放。对使用多张《携带证》的,若加盖银行印章的《携带证》累计总额超过等值10000美元,海关不予放行。
三、出境人员携出金额在等值10000美元以上的,应当向存款或购汇银行所在地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支局(以下简称外汇局)申领《携带证》,海关凭加盖外汇局印章的《携带证》验放。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2003年9月1日开始施行。1996年12月3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联合发布,1997年2月10日开始施行的《关于对携带外汇进出境管理的规定》;1999年6月1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联合发布,1999年8月1日开始施行的《关于启用新版<携带外汇出境许可证>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9年6月1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施行的《关于启用新版<携带外汇出境许可证>有关操作问题的通知》;1999年10月2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施行的《关于加强<携带外汇出境许可证>管理的通知》,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