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战时候德国为什么没征服英国
德国当时不具备“征服英国”的能力。
1、英国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最广阔的殖民地,资源充足。
英国雷达
⑵ 二战德国为什么不利用空军优势消灭英国海军
我说说德军的思路(未必完全正确) 英国和法国通过敦刻尔克大撤退撤走了以后,依然有三十余万部队,而且,德国海军实力最弱,根本无法与强大的英国海军相比,所以唯一的办法是夺取战役制空权,再以空军掩护海军夺取制海权,最后实施登陆英伦三岛
⑶ 二战时德国没能打下英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1.德国太过大意,锋芒毕露,而英国十分内敛,蓄势待发。2.英国的海军足以在当时的世界上称雄,德国海军不行。3.英国的地面雷达系统能够有效的应对德国的空袭。4.英军非常高超的隐蔽作战方法。5.美国参战帮助英国。6.英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1.德国太过大意,锋芒毕露,而英国十分内敛,蓄势待发。
说起二战时期这德英双方给人的印象,德国像凶残霸道的的侵略者,而英国则像是身着西服温文尔雅的老绅士。这两个国家之所以会给人这样的印象,是因为,在战争时期德国始终锋芒毕露,展现出无可匹敌的攻势,相反,英国则十分内敛,蓄势待发一味防守。
这一时期英国曾发生了震惊欧洲的慕尼黑阴谋事件,以及大撤退事件,纵观事态的发展,使我们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英国相较于德国处于弱势。从军事角度来看,德国的陆军与空军兵员素质过硬,配合发达的武器配备与闪击战术,在欧洲战场堪称无敌,英军在表面上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实际上,我们被英国的某些举动迷惑了,英国的实力并不像该国表现出的那样弱势。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美、德等国跻身强国门槛,英国的进步着实有限,已经无法匹配原本的霸主之称,这也给了我们英国不进反退的错觉。
2.英国的海军足以在当时的世界上称雄,德国海军不行。
英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同时经历了这场工业革命,虽然,世界局势发生巨变,但是,英国仅仅是发展不如几个新兴强国迅速罢了,并未被甩开距离,所以,英国的实力仍然不容小觑。可能英国在陆、空两军不是德国的对手,可是,英国的海军在二战时期仍足以在世界上称雄。
二战打响之际,英、法二国并非直接硬拭德军锋芒,而是以示弱采取绥靖政策,使德军能够在侵略的路上畅行无阻。随着1940年德国侵占法国后,德国开始将英国定为下一步的侵略目标,并制定了“海狮计划”。
3.英国的地面雷达系统能够有效的应对德国的空袭。
所谓海狮计划,实际上,就是德军惯用的速战速决战术,德国人希望通过强盛的空军在英国境内发动闪击,将英国击溃进而投降。然而,德国人最终无法如愿,因为,英国的地面雷达系统能够有效的应对德国的空袭,而英军非常高超的隐蔽作战又使德国空军很难锁定目标,英国人凭借着这两点成功翻盘,最终,粉碎了德军的意图。
4.英军非常高超的隐蔽作战方法。
在最经典的德英空战中,狂妄自大的德国空军派遣了二百余架轰炸机,并有六百架战斗机从旁保护轰炸机,横渡英吉利海峡打算给予英国致命一击,反观英军,仅出动了三百余架战斗机,在雷达的帮助下对气势汹汹的德国战机展开拦截。由于,双方的雷达水平差异过大,英国空军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以二十六架战斗机的损失击落了德国近二百架战机,损失惨重的德国空军不得不选择撤退。
经此一役,德国的空军实力大损,海狮计划最终破产,闪击战术也被英军逼成持久战,德军失去了战略优势,最终,无法进一步侵略英国。
5.美国参战帮助英国。
后来美方参战,最终,与英国联手对抗德军。对德国人来说,原本就日益严峻的英国战场在美军参战后更加危机四伏。英军的实力并未落后德军太多,加上有发达国家美国的援助,英军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在陌生战场的德军更加不堪重负。
6.英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英国毕竟是岛国,即使英吉利海峡再窄,德军也不可能游过去。而两栖登陆或者空降作战的前提条件就是要能够掌握制空权和制海权。德海军根本不是英国海军的对手,所谓制海权完全是幻想。不列颠空战虽有2:1的数量优势,德国空军依然不能打败英国空军,无法掌握制空权。
现如今,德国之所以会给后人留下强盛的印象,有很大的原因是德军始终处于攻方,而所有战争中主动的一方都会提前做出完全的准备,所以,也就给人一种装备精良战术得当的感觉。二战时期德国最强大的其实是陆军,而德国的短板正是海军,这就是德国在整场二战中在欧洲大陆所向披靡却对英伦岛无计可施的最主要原因。
德国的陆军在海上战斗力大损,而德国的海军并不出色,只能选用相对强势的空军作战,却被英国发达的雷达技术和得当的隐蔽战术所制衡。事实证明,英国人不但军事实力很强,还能因地制宜制定针对德军的战术,最终,德军在英国战场上大败而归。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⑷ 二战德国为什么不消灭英国
根本原因:
战略上陷于两线作战,德国国土面积和人口使他不可能同时应对多个强大的敌人。历史上菲特烈大帝时期普鲁士因为四面受敌差点亡国,后来的一战也是因为未能彻底击溃东西线的任意一线而失败。二战失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失误上。1.未消灭英国而攻打苏联。 2.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美国参战,二战均势迅速打破,美国的参战使整个战争形势迅速向盟军方面发展。
次要原因:
1. 43年的俄国冬天比任何时候都寒冷。德国大批精锐冻死冻伤。感觉俄罗斯每次面临亡国的关头天气总是向着他们,比如拿破仑侵俄时期。
2. 俄国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尽管我不喜欢俄罗斯,但这真是个值得佩服的英勇的民族。
3. 残酷的民族政策将苏联群众推向了斯大林一边(其实当时很多人憎恨斯大林。德国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深渊。
4. 大西洋战场和北非战场牵制了大量德国人力物力资源。
5.美英的战略大轰炸。44年后。德国武器产量严重不足,这是非常致命的。后来在空战中,尽管德国空军非常优秀,但面对美国的闪电战机仍然无所适从。自己的喷气式又不成熟。
6. 人口有限,德国当时只有约7000万人口。显然无法应对持久战。
7. 盟友的无能。特别是意大利,要不是意大利不断拖累德国,说不定德国还能坚持1 年。其他盟友,按照一个德国兵的说法“一触即溃”。
8.指挥失误。在郭克尔克撤退和库尔斯克战役(本来是胜的,却要主动撤退)表现得特别明显。
9. 武器生产思路错误。德国偏爱威力大质量高且很贵的武器。虽然生产出来的东西都非常具有革命性和创造性。如导弹,虎王,喷气式战机。但新研制的东西往往都需要很多年才能成熟。无法在战场上立即显示出威力,更多是起心理威慑作用。(很多美国人看到德国在墙上画的虎王,掉头就跑)。说白了中看不中用。
10.日本的鲁莽。听说偷袭珍珠港后,希特勒曾大发雷霆,把身边的人都吓坏了。美国参战,其效果是无法想象的。二战后期,美国的闪电战机就消灭5000架德国飞机。
⑸ 二战时德军当时为什么不打英国
二战中,德军以势不可挡之势横扫西欧,希特勒占领了法国,也就基本统治了整个西欧,此时的他的敌人似乎只剩下了孤悬海外的英国,但是德军却调转了枪头,进攻苏联,最终导致战线拉大,补给困难,加上苏联的强大生产力和大规模的军事反击,最终使得德军一败再败,实力受到了极大地削弱,但是为什么希特勒面对已成孤岛的英国却放任不顾,反而树立新敌人了呢?
其实要说英国是到希特勒嘴边的鸭子就有点瞧不起人了,如果能打下来英国的话,相信德国是不会犹豫的,之所以没有动手,只能是因为一个原因,那就是实力。现在的英国可以说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最不能自主的,当年的日不落帝国早已风光不在。但二战时期的英国,依然是正儿八经的大英帝国,跟现在的英国不是一个概念。在日俄战争爆发前,日本和英国曾经有过短暂的结盟历史。当时整个日本举国上下几乎欣喜若狂,他们形容这种感觉称“就像是佃户家的儿子娶了地主的女儿”。日本为英国能够看得起自己感到十分荣幸,可见英国当时的地位。在日俄战争爆发的四十年后,虽然经历了一战的英国实力大不如前,但依然是可以调动小半个地球资源的殖民帝国。绝不是只占有英伦三岛的小小岛国。
而我们如今感觉十分狭窄的英吉利海峡,这个海峡水不深,也不宽,几十公里而已,经常能看见猛人一口气游过去,但是在当时这个海峡可远没有这么简单,英国奉行的防守策略不是将敌人歼灭在沙滩上,而是歼灭在海峡中,所以英军最强的不是滩头而是海洋。
与此同时德国的海军却有点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海军与英国海军爆发了激烈的日德兰大海战,最终以德国海军惨败告终,二战时为了博得元首的青睐,德国海军带着新造的巨舰“俾斯麦号”与英国海军决战,却被英国海军数艘舰艇围起来一顿好打,直接给击沉了,打这时候起希特勒就对海军不抱希望了,对短时间登陆英国也丧失信心了。
但是苏联可不是老实人,巴巴罗萨行动开始时苏联军队是摆成进攻态势的,斯大林也很清楚苏德之间无法和平共处,一直在赶时间屯实力,所以本着能够杜绝后患的心思,德军才调转枪口直奔苏联而去。
⑹ 为什么纳粹德国的飞机没对英国皇家海军实施毁灭性破坏
谈何容易
皇家海军本土舰队主力在斯卡帕,这个地方对空防卫森严且距离远,轰炸机无护航轰炸很容易被拦截,有空袭过,但效果很差。
海峡分舰队的基地都是些历史悠久的良港,同样防卫森严,而且海峡分舰队都是些小舰,不容易有战果。
对于出海的小型军舰,攻击的武器必须是鱼雷和俯冲轰炸
先说俯冲轰炸机,一旦对方有战斗机护航,速度慢的俯冲轰炸机就是靶子
再说鱼雷机,需要良好的许梿,德国的飞行员接受的攻舰训练不足,看看对付PQ船队时的战绩就知道了
⑺ 德军攻占法国之后,为什么没有乘胜追击灭掉英国
虽然德军攻占了法国,但是他们自己部署了一个错误的战略计划,那就是同时东西线作战。东边打苏联,西边攻打英国,使自己陷入到了战争的泥潭之中,他没有能力郑胜追击灭掉英国。
⑻ 二战时期德国为什么不把英国给灭了
因为英德两国隔着英吉利海峡,德国海战打不过英国,游过去太累,只能空战啦。依然灭不掉英国。
⑼ 二战时德国为什么不攻击英国的舰队
一战后限英法制定了了德国海军总吨位限制,经过希特勒交涉努力才有了俾斯麦号之类的,但只靠这些是无法和英国海军对抗的,所以在俾斯麦号沉没后纳粹水面舰艇没太大作为,主要靠潜艇和袭击舰(一种伪装成货船的战舰)来袭击运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