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隆美尔拿什么反英国坦克

隆美尔拿什么反英国坦克

发布时间:2022-06-09 02:40:07

1. 德意两军是如何开展坦克战反击的

2日上午,德、意军残存部队发动反击,并设法堵住已达4公里宽的缺口,随后展开了一场整个战役中最激烈的坦克战。越来越多的德军和意军坦克在大炮和反坦克炮支援下投入战斗。英军炮兵和沙漠航空队轰炸机进行了有力的反击。双方伤亡都很大。经过两个小时激烈战斗,德、意军的反击失败。北部战线的严峻局势,迫使隆美尔调集南部意大利“艾里特”装甲师和炮兵部队的大部兵力向北增援。于是,整个南段防线缩短。下午,隆美尔运用全部残存坦克,对英军进攻部队的两翼实施反突击。由于缺乏空中掩护,在英国空军的袭击下,德军损失惨重,大部分坦克被击毁,有生力量只剩下1/3,坦克35辆。一天之内,德、意军消耗弹药450吨,但得到的补充只有190吨,而且是由驱逐舰卸在约500公里以外的图卜鲁克港。

当晚,隆美尔获悉英军正在把第二线的装甲部队全部集中在突破口,准备作最后的攻击。鉴于抵抗无望,隆美尔遂决定将部队后撤到阿莱曼以西96公里处的富卡,以免全军覆灭。南线兵力撤回到8月底所占阵地,第90轻装师、非洲军和意军第20军开始缓慢西撤。与此同时,隆美尔向希特勒报告了撤退情况。

2. 隆美尔攻击英军常用的手段是什么

蒙哥马利还研究了隆美尔攻击英军装甲力量的常用手段,隆美尔常常是以少量装甲部队做诱饵,将英军装甲部队引入预先设置好的反坦克阵地中加以消灭,或引诱英军装甲部队孤军深入,然后断其退路,将其分割围歼。

3. 为了对付英国的侦查隆美尔都做了哪些措施

这是隆美尔为迷惑英军而想出的一条诡计。为了对付英国的侦察,他命令部下用木头和纸板做了几百辆坦克,有些做得十分逼真,其余的是把原来的沃尔克式卡车装饰了一番。卡车和摩托车在这些“坦克”之间绕来绕去,而真正的坦克,为了避开敌机拍照,早已井井有条地转动着履带开过了沙漠。

4. 隆美尔迷惑英军而想出的一条诡计是什么

第二天早上11点钟,隆美尔和意军驻北非总司令加里波等上将在政府议会大楼前举行了军事检阅,一队队德国士兵身着新式热带军服,头戴钢盔,在灼热的阳光下雄赳赳地走过阅兵台。隆美尔向士兵致敬,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我们将向尼罗河推进,一旦局势出现合适的转机,就把这一地区重新夺过来。”乐队奏起了德国和意大利国歌,随后,轰隆的坦克声震动了整个利比亚首都,士兵们径直向东驱车而去。这是一支专业化的精锐部队。几天过后,第5轻装甲师的主力第5坦克团在的黎波里登陆。威武的德国坦克轰鸣着滚过利比亚的首都。坦克的数量似乎总是没完没了。

这是隆美尔为迷惑英军而想出的一条诡计。为了对付英国的侦察,他命令部下用木头和纸板做了几百辆坦克,有些做得十分逼真,其余的是把原来的沃尔克式卡车装饰了一番。卡车和摩托车在这些“坦克”之间绕来绕去,而真正的坦克,为了避开敌机拍照,早已井井有条地转动着履带开过了沙漠。

隆美尔命令琼汉尼斯•施特莱彻将军指挥的第5装甲师从锡尔特出发,沿着海岸向东进行探索。一路上,竟然没有发现英军的任何踪影。3月4日,隆美尔的部队轻而易举地到达了埃尔蒙格塔。

5. 隆美尔运用什么实施了反击

隆美尔运用全部残存坦克,对英军进攻部队的两翼实施反突击。由于缺乏空中掩护,在英国空军的袭击下,德军损失惨重,大部分坦克被击毁,有生力量只剩下1/3,坦克只剩35辆。一天之内,德、意军消耗弹药450吨,得到的补充只有190吨,不仅是供不及需,而且还由驱逐舰卸在远约500公里以外的图卜鲁克港。

当晚,隆美尔获悉英军正在把第二线的装甲部队全部集中在突破口,全力准备作最后的攻击。由于对抵抗完全失去了信心,隆美尔遂决定将部队后撤到阿莱曼以西96公里处的富卡,以免全军覆灭。南线兵力撤回到8月底所占阵地,第90轻装师、非洲军和意军第10军也开始缓慢西撤。与此同时,隆美尔向希特勒报告了撤退情况。

6. 二战时期的防空炮可不可以用来打坦克

二战中,对于德军的88毫米防空炮让大家记住的不是它的防空能力,而是它作为反坦克火炮所体现出的巨大威力。不是说88炮的防空能力不行,而是88炮射击盟军坦克的战绩太过于优秀,下面就看看88炮是如何在各个战场虐杀盟军坦克的。

射击完毕的炮弹壳

萨拉姆战役中,英军在经过精心准备后,调集了240辆的坦克,准备对德军发动致命的一击。隆美尔在发现英军的作战企图后,选定了英军的必经之地海尔法亚隘口作为伏击地点,德军利用隘口的地形在山坡上伪装了多处的88炮阵地,各个阵地之间可以达到相互支援。当英军的坦克浩浩荡荡的向隘口发动冲击时,德军的炮手已经将炮口瞄准,面对88炮超高的射速和穿甲弹的配合,英军根本没有还手的余地,最后英军损失了123辆坦克,其中三分之二都是88炮的战果。

7. 隆美尔是如何在图卜鲁克战役大胜的

1942.6.20——攻克托卜鲁克要塞

托卜鲁克是昔兰尼加最具战略意义的港湾,对德军来说,托卜鲁克是良好的补给基地。对英军来说,托卜鲁克是通往埃及的要塞。英德双方,志在必得。英中东军总司令韦维尔决定坚守托卜鲁克。该要塞的防御工事是意军构筑的,十分坚固。驻守在这里的英军共计6个步兵旅,4个炮兵团、2个反坦克团,共36000人。
1941年4月11日,隆美尔包围托卜鲁克并发起进攻。但因为隆美尔兵力不及英军一半,至5月9日,他仍然被挡在了坚固的托卜鲁克要塞面前。
与希特勒不同,丘吉尔把“北非侧翼阵地”看得几乎与大英帝国本土一样重要。当英军被赶出昔兰尼加后,不顾本土部队装备不足的事实,断然决定增兵北非。
5月12日,得到增援的韦维尔在丘吉尔敦促下,决定对隆美尔发动大规模的反攻,行动代号为“战斧作战”。丘吉尔对该计划的目标是雄心勃勃的:一是要在北非取得一场“决定全局”的胜利,二是要消灭隆美尔的部队。而韦维尔则比较谨慎,他只希望这次进攻“最终将敌军赶回到托卜鲁克以西”。担任这次进攻任务的是英第13军,辖有第4印度师和第7装甲师,拥有300辆坦克,246架飞机。而隆美尔的非洲军辖有第5轻装师和第15装甲师,拥有150辆坦克,139架飞机,火炮数量也少于英军。
隆美尔料到英军会发动反攻,在被截获的英军电讯所再次得到证实。他抓紧时间加强了萨卢姆、哈勒法亚隘口、巴迪亚的力量。
6月15日凌晨4点,“战斧作战”行动。英军兵分三路从利埃边境向德军阵地发起大规模进攻。右路,英军坦克进攻哈勒法亚隘口外围阵地,遭到了隆美尔部署在这里的4门88毫米高射炮的射击,19辆进攻坦克有15辆被击毁,右路英军不得不撤退。从此英军士兵把哈勒法亚隘口称作“鬼门关”。中路,英军以一个马蒂尔式坦克团为先锋,向卡普措堡挺进,一路没有88毫米高射炮构成的“坦克陷阱”,德军37毫米反坦克炮对马蒂尔式坦克失去作用,德军第15装甲师第8坦克团在与英军坦克进行激烈的对射中也败下阵来。当日黄昏,中路英军攻占了卡普措堡。左路,英军以装备巡逻坦克的第7坦克旅打头阵,企图包抄德军的翼侧,却在哈菲德岭落入德军的“坦克陷阱”,遭受重大损失后不得不退回原阵地。
6月16日,隆美尔先发制人,于拂晓开始反攻。第15装甲师向卡普措堡猛烈反攻,同时让第5轻装甲师包围英军的左侧。但夺占卡普措堡的英军夜间加强了防御工事,拼命阻止德军坦克的突入。第15装甲师的进攻没有多大进展。决定性的战斗发生在南线,第5轻装甲师突破了左路英军第7坦克旅的阵地。隆美尔立即押上了自己的全部赌注,电令第15装甲师只留下少数兵力扼守卡普措堡以北阵地,其余全部撤离卡普措堡,与第5轻装师一起插入英军侧翼,然后冲向哈勒法亚海岸。这样既可解除英军对哈勒法亚的包围,亦可切断英军整个远征军的退路。
6月17日凌晨6点,第5轻装师和第15装甲师分别抵达了第一个指定目标,随之击败了英第7装甲师主力。隆美尔遂敦促两个装甲师大胆迅速地向哈勒法亚攻击。德军的行动完全出乎英军的意料之外,英军高级指挥官急忙下令部队赶紧撤退。事实上占领卡普措堡的英军没等总司令部下令,便先行撤出卡普措堡。他们烧毁了辎重,扔下伤兵不顾,几乎是死里逃生。英军全线退回了埃及境内。
丘吉尔寄予厚望的“战斧作战”以失败告终。此役英军损失969人,坦克100辆。德意军损失678人,坦克62辆,其中完全被击毁的只有12辆。
“战斧作战”后,隆美尔被希特勒晋升为上将。他的非洲军也升格为非洲装甲兵团。韦维尔则被丘吉尔解除了职务,奥金莱克将军接替他,为英中东军总司令。
1941年11月18日,“十字军远征”行动。丘吉尔的计划目标是彻底打败隆美尔,将德意联军驱逐出非洲大陆。这次英军进攻隆美尔误认为是一次威力侦察,只让第21装甲师迎敌。19日,英军攻占了西迪雷泽格机场。11月20日晚,隆美尔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于是放弃进攻托卜鲁克的计划,立即命令克鲁威尔的非洲军于21日向西迪雷泽格前进,“歼灭向托卜鲁克开进之敌”。22日,在88毫米高射炮的支援下,第21装甲师击溃了英军第4和22坦克旅,重新夺回西迪雷泽格机场。在另一翼,第15装甲师于晚间冲进英第7装甲旅阵地,大败该旅。
23日,双方展开了最激烈的坦克战。非洲军军长克鲁威尔将坦克排成一字长蛇阵,大炮和88毫米高射炮与之一同前进,两个步兵团则乘坐卡车紧跟在坦克后面。德军坦克、大炮、步兵一齐向英军迎面扑去,英军的炮弹和子弹呼啸着从他们头顶上掠过,坦克遭到重创后仍拼命往前冲,步兵指挥官则笔直地站在卡车上以鼓舞士气,当指挥官被击中后马上由下一级军官接替,最后仅仅是一名上尉承担了全团的指挥。英军被这种无畏的气势震撼了,士气开始低落。克鲁威尔以蛮牛式的战术最终歼灭了英军第7装甲师残部和第1南非师大部。不过他自己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损失了坦克70余辆。尽管英第30军的损失比他大得多,但英军有大量的后备可以用来恢复实力,德国人却没有。
24日,隆美尔决定对英第8集团军的后方发动一次猛烈奔袭,迫使英军全线溃退。隆美尔亲率非洲军主力越过利埃边境向东挺进,以切断英军的退路。此举引起了英军的恐慌,第8集团军司令坎宁汉准备下令全线撤退,但前来督战的英中东军司令奥金莱克将军却看到:“敌人在夺取局部战术主动时曾获得过暂时的成功,但战略主动权仍操在我们手中,我们正在进攻,而他们正在溃败,这种全面的主动必须不惜一切成本来保住”。他撤换了坎宁汉,任命里奇将军为第8集团军司令,指挥英军继续向西进攻。26日,英军新西兰师重新占领了西迪雷泽格机场,托卜鲁克守军也突破了封锁线。代替隆美尔在后方指挥部指挥的威斯特发尔上校在联系不上隆美尔的情况下,直接给第21装甲师发电,令该师调头向托卜鲁克开进,攻击新西兰师的后方。奥金莱克的决策挽救了第8集团军,英军的“十字军远征”结束。
27日,隆美尔回援后方。11月30日,重新夺回西迪雷泽格,托卜鲁克又变成了一个孤城,但隆美尔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2月初他向希特勒报称:已摧毁英军814辆坦克和其他战斗车辆,击落127架飞机,俘敌9000人。德军死亡473人,受伤1680人,失踪962人。其中包括一师指挥官和16名其他军官,同时还损失了142辆坦克和大批其他装备。
隆美尔知道英军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而他的补给状况却不断恶化。12月4日至5日晚,隆美尔忍痛放弃了对托卜鲁克长达242天的围困,有组织地将部队后撤。
1942年1月10日,隆美尔退回了他进入北非后的出发地卜雷加港,战线暂时稳定下来。
1941年底至1942年初,希特勒加强了在地中海的海空力量,并从东线战场抽出战争物资。于1942年1月5日给隆美尔卸下了50多辆坦克和2000吨燃油,使非洲装甲兵团的坦克很快增加到150多辆。得到这些增援后,隆美尔悄悄进行反攻准备,他对自己计划密而不宣,意大利人和英国人都以为他准备继续撤退。
1941年1月21日早6点,希特勒电报隆美尔,宣布他的非洲装甲兵团升格为非洲装甲集团军,并授予他橡树叶奖章。隆美尔顿觉精神大振,兴冲冲地赶往前线。
8点30分隆美尔发起进攻。英军遭到突然打击,匆忙应战,英第1装甲师第一次交锋中就损失半数以上坦克。25日,隆美尔攻占了姆苏斯。接着,隆美尔佯攻迈基利,将英军兵力吸引到迈基利,隆美尔却猛攻班加西。29日攻陷班加西,隆美尔缴获大批战利品,其中包括1300辆急需的卡车。英第8集团军司令里奇被迫防放弃迈基利,退往贾扎拉防线。
以后的三个月,战线大致稳定在贾扎拉防线上。双方都在加强力量,积极准备向对方进攻。经过补充后,隆美尔拥有560辆坦克、其中230辆是意大利过时的薄皮坦克。得到加强的英军有849辆坦克,其中近400辆是新近装备的美国格兰特式坦克。此外还有420辆可派来增援的坦克。
1942年5月26日晚,隆美尔发布行动命令。当英军的注意力被意军吸引时,隆美尔率主力突击部队乘夜色掩护急速迂回贾扎拉防线。尽管第一天隆美尔达成了战术突然性。但隆美尔并未能如愿以偿冲到海边,从而切断贾扎拉防线上的那些师的后退。这天结束时,他离海边仍有近40公里,却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坦克。第二天,隆美尔继续北进,进展很小,损失很大。天黑时,他速战速决的企图已经失败,他只剩下150辆坦克可用了,而英军手里还有420辆。但英军并未能抓住战机将德军打垮。第8集团军司令里奇没有集结起他的装甲部队,协同打击共同目标,也没花力气打击德军的补给线。
危急中,隆美尔用88毫米高射炮的和反坦克炮阻止东面英军的进攻,同时组织部队向西面的西迪穆夫塔撤退,企图在英军雷阵中撕开一个缺口,恢复与从正面进攻的德意部队的联系,以便恢复一条供应自己部队给养的主要路线。激战至6月1日,隆美尔终于在贾扎拉防线上的西迪穆夫塔英军阵地上撕开了一个宽10公里的缺口,打通了与后方的联系。英国人妄图堵住这个缺口,但里奇用兵过于吝啬,只拿出一半兵力。6月5日,英军发起进攻,但进攻重心未指向德意军重兵集结地,却误入了其反坦克炮阵前,70辆坦克中有50辆被毁。鉴于英军的攻势已失去声势,隆美尔遂于当日下午发动了一次漂亮的反击,将印度第10旅、英第22坦克旅的支援群及其后面的4个炮兵团包围起来。6月6日,隆美尔对该敌的围歼开始了,印第10旅,英军4个炮兵团被全歼,只有英第22坦克旅得以逃脱。
接着,隆美尔于6月10日攻占贾扎拉防线南端的比尔哈希姆,第二天从这里向北进攻。6月12日,德军两个装甲师将英第2和第4坦克旅包围。英第4坦克旅一开始就溃不成军,英第2坦克旅和赶来增援的英第22坦克旅被迫撤退。激战至黄昏,英军损失了120辆坦克。6月13日,隆美尔乘胜进攻。到6月14日,只剩70辆坦克的里奇见大势已去,被迫把英军的残余部队拖出贾扎拉防线,向埃及边界撤退。
6月17日,隆美尔的部队进抵托卜鲁克要塞前,该要塞曾是他1941年的“肉中刺”。这一次隆美尔的进攻计划是:首先从西南面佯攻,吸引守军兵力。主力则扫过托卜鲁克,好向是准备向利埃边界方向追击一样,然后来个回马枪,集中在要塞的东南面,借夜色完成攻击部署。果然,英军对隆美尔的回马枪毫无防备。6月20日拂晓,在炮兵和空军的火力掩护下,德意部队从东南面向要塞发起了突然进攻。当日下午,非洲军攻占了托卜鲁克港并攻入城镇。6月21日,要塞司令克洛普率3.3万守军向隆美尔投降,隆美尔还缴获了足够3万人用上一个季度的物资和大量燃料。至此,隆美尔征服了整个昔兰尼加。
托卜鲁克是昔兰尼加最具战略意义的港湾,对德军来说,托卜鲁克是良好的补给基地。对英军来说,托卜鲁克是通往埃及的要塞。英德双方,志在必得。英中东军总司令韦维尔决定坚守托卜鲁克。该要塞的防御工事是意军构筑的,十分坚固。驻守在这里的英军共计6个步兵旅,4个炮兵团、2个反坦克团,共36000人。
1941年4月11日,隆美尔包围托卜鲁克并发起进攻。但因为隆美尔兵力不及英军一半,至5月9日,他仍然被挡在了坚固的托卜鲁克要塞面前。
与希特勒不同,丘吉尔把“北非侧翼阵地”看得几乎与大英帝国本土一样重要。当英军被赶出昔兰尼加后,不顾本土部队装备不足的事实,断然决定增兵北非。
5月12日,得到增援的韦维尔在丘吉尔敦促下,决定对隆美尔发动大规模的反攻,行动代号为“战斧作战”。丘吉尔对该计划的目标是雄心勃勃的:一是要在北非取得一场“决定全局”的胜利,二是要消灭隆美尔的部队。而韦维尔则比较谨慎,他只希望这次进攻“最终将敌军赶回到托卜鲁克以西”。担任这次进攻任务的是英第13军,辖有第4印度师和第7装甲师,拥有300辆坦克,246架飞机。而隆美尔的非洲军辖有第5轻装师和第15装甲师,拥有150辆坦克,139架飞机,火炮数量也少于英军。
隆美尔料到英军会发动反攻,在被截获的英军电讯所再次得到证实。他抓紧时间加强了萨卢姆、哈勒法亚隘口、巴迪亚的力量。
6月15日凌晨4点,“战斧作战”行动。英军兵分三路从利埃边境向德军阵地发起大规模进攻。右路,英军坦克进攻哈勒法亚隘口外围阵地,遭到了隆美尔部署在这里的4门88毫米高射炮的射击,19辆进攻坦克有15辆被击毁,右路英军不得不撤退。从此英军士兵把哈勒法亚隘口称作“鬼门关”。中路,英军以一个马蒂尔式坦克团为先锋,向卡普措堡挺进,一路没有88毫米高射炮构成的“坦克陷阱”,德军37毫米反坦克炮对马蒂尔式坦克失去作用,德军第15装甲师第8坦克团在与英军坦克进行激烈的对射中也败下阵来。当日黄昏,中路英军攻占了卡普措堡。左路,英军以装备巡逻坦克的第7坦克旅打头阵,企图包抄德军的翼侧,却在哈菲德岭落入德军的“坦克陷阱”,遭受重大损失后不得不退回原阵地。
6月16日,隆美尔先发制人,于拂晓开始反攻。第15装甲师向卡普措堡猛烈反攻,同时让第5轻装甲师包围英军的左侧。但夺占卡普措堡的英军夜间加强了防御工事,拼命阻止德军坦克的突入。第15装甲师的进攻没有多大进展。决定性的战斗发生在南线,第5轻装甲师突破了左路英军第7坦克旅的阵地。隆美尔立即押上了自己的全部赌注,电令第15装甲师只留下少数兵力扼守卡普措堡以北阵地,其余全部撤离卡普措堡,与第5轻装师一起插入英军侧翼,然后冲向哈勒法亚海岸。这样既可解除英军对哈勒法亚的包围,亦可切断英军整个远征军的退路。
6月17日凌晨6点,第5轻装师和第15装甲师分别抵达了第一个指定目标,随之击败了英第7装甲师主力。隆美尔遂敦促两个装甲师大胆迅速地向哈勒法亚攻击。德军的行动完全出乎英军的意料之外,英军高级指挥官急忙下令部队赶紧撤退。事实上占领卡普措堡的英军没等总司令部下令,便先行撤出卡普措堡。他们烧毁了辎重,扔下伤兵不顾,几乎是死里逃生。英军全线退回了埃及境内。
丘吉尔寄予厚望的“战斧作战”以失败告终。此役英军损失969人,坦克100辆。德意军损失678人,坦克62辆,其中完全被击毁的只有12辆。
“战斧作战”后,隆美尔被希特勒晋升为上将。他的非洲军也升格为非洲装甲兵团。韦维尔则被丘吉尔解除了职务,奥金莱克将军接替他,为英中东军总司令。
1941年11月18日,“十字军远征”行动。丘吉尔的计划目标是彻底打败隆美尔,将德意联军驱逐出非洲大陆。这次英军进攻隆美尔误认为是一次威力侦察,只让第21装甲师迎敌。19日,英军攻占了西迪雷泽格机场。11月20日晚,隆美尔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于是放弃进攻托卜鲁克的计划,立即命令克鲁威尔的非洲军于21日向西迪雷泽格前进,“歼灭向托卜鲁克开进之敌”。22日,在88毫米高射炮的支援下,第21装甲师击溃了英军第4和22坦克旅,重新夺回西迪雷泽格机场。在另一翼,第15装甲师于晚间冲进英第7装甲旅阵地,大败该旅。
23日,双方展开了最激烈的坦克战。非洲军军长克鲁威尔将坦克排成一字长蛇阵,大炮和88毫米高射炮与之一同前进,两个步兵团则乘坐卡车紧跟在坦克后面。德军坦克、大炮、步兵一齐向英军迎面扑去,英军的炮弹和子弹呼啸着从他们头顶上掠过,坦克遭到重创后仍拼命往前冲,步兵指挥官则笔直地站在卡车上以鼓舞士气,当指挥官被击中后马上由下一级军官接替,最后仅仅是一名上尉承担了全团的指挥。英军被这种无畏的气势震撼了,士气开始低落。克鲁威尔以蛮牛式的战术最终歼灭了英军第7装甲师残部和第1南非师大部。不过他自己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损失了坦克70余辆。尽管英第30军的损失比他大得多,但英军有大量的后备可以用来恢复实力,德国人却没有。
24日,隆美尔决定对英第8集团军的后方发动一次猛烈奔袭,迫使英军全线溃退。隆美尔亲率非洲军主力越过利埃边境向东挺进,以切断英军的退路。此举引起了英军的恐慌,第8集团军司令坎宁汉准备下令全线撤退,但前来督战的英中东军司令奥金莱克将军却看到:“敌人在夺取局部战术主动时曾获得过暂时的成功,但战略主动权仍操在我们手中,我们正在进攻,而他们正在溃败,这种全面的主动必须不惜一切成本来保住”。他撤换了坎宁汉,任命里奇将军为第8集团军司令,指挥英军继续向西进攻。26日,英军新西兰师重新占领了西迪雷泽格机场,托卜鲁克守军也突破了封锁线。代替隆美尔在后方指挥部指挥的威斯特发尔上校在联系不上隆美尔的情况下,直接给第21装甲师发电,令该师调头向托卜鲁克开进,攻击新西兰师的后方。奥金莱克的决策挽救了第8集团军,英军的“十字军远征”结束。
27日,隆美尔回援后方。11月30日,重新夺回西迪雷泽格,托卜鲁克又变成了一个孤城,但隆美尔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2月初他向希特勒报称:已摧毁英军814辆坦克和其他战斗车辆,击落127架飞机,俘敌9000人。德军死亡473人,受伤1680人,失踪962人。其中包括一师指挥官和16名其他军官,同时还损失了142辆坦克和大批其他装备。
隆美尔知道英军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而他的补给状况却不断恶化。12月4日至5日晚,隆美尔忍痛放弃了对托卜鲁克长达242天的围困,有组织地将部队后撤。
1942年1月10日,隆美尔退回了他进入北非后的出发地卜雷加港,战线暂时稳定下来。
1941年底至1942年初,希特勒加强了在地中海的海空力量,并从东线战场抽出战争物资。于1942年1月5日给隆美尔卸下了50多辆坦克和2000吨燃油,使非洲装甲兵团的坦克很快增加到150多辆。得到这些增援后,隆美尔悄悄进行反攻准备,他对自己计划密而不宣,意大利人和英国人都以为他准备继续撤退。
1941年1月21日早6点,希特勒电报隆美尔,宣布他的非洲装甲兵团升格为非洲装甲集团军,并授予他橡树叶奖章。隆美尔顿觉精神大振,兴冲冲地赶往前线。
8点30分隆美尔发起进攻。英军遭到突然打击,匆忙应战,英第1装甲师第一次交锋中就损失半数以上坦克。25日,隆美尔攻占了姆苏斯。接着,隆美尔佯攻迈基利,将英军兵力吸引到迈基利,隆美尔却猛攻班加西。29日攻陷班加西,隆美尔缴获大批战利品,其中包括1300辆急需的卡车。英第8集团军司令里奇被迫防放弃迈基利,退往贾扎拉防线。
以后的三个月,战线大致稳定在贾扎拉防线上。双方都在加强力量,积极准备向对方进攻。经过补充后,隆美尔拥有560辆坦克、其中230辆是意大利过时的薄皮坦克。得到加强的英军有849辆坦克,其中近400辆是新近装备的美国格兰特式坦克。此外还有420辆可派来增援的坦克。
1942年5月26日晚,隆美尔发布行动命令。当英军的注意力被意军吸引时,隆美尔率主力突击部队乘夜色掩护急速迂回贾扎拉防线。尽管第一天隆美尔达成了战术突然性。但隆美尔并未能如愿以偿冲到海边,从而切断贾扎拉防线上的那些师的后退。这天结束时,他离海边仍有近40公里,却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坦克。第二天,隆美尔继续北进,进展很小,损失很大。天黑时,他速战速决的企图已经失败,他只剩下150辆坦克可用了,而英军手里还有420辆。但英军并未能抓住战机将德军打垮。第8集团军司令里奇没有集结起他的装甲部队,协同打击共同目标,也没花力气打击德军的补给线。
危急中,隆美尔用88毫米高射炮的和反坦克炮阻止东面英军的进攻,同时组织部队向西面的西迪穆夫塔撤退,企图在英军雷阵中撕开一个缺口,恢复与从正面进攻的德意部队的联系,以便恢复一条供应自己部队给养的主要路线。激战至6月1日,隆美尔终于在贾扎拉防线上的西迪穆夫塔英军阵地上撕开了一个宽10公里的缺口,打通了与后方的联系。英国人妄图堵住这个缺口,但里奇用兵过于吝啬,只拿出一半兵力。6月5日,英军发起进攻,但进攻重心未指向德意军重兵集结地,却误入了其反坦克炮阵前,70辆坦克中有50辆被毁。鉴于英军的攻势已失去声势,隆美尔遂于当日下午发动了一次漂亮的反击,将印度第10旅、英第22坦克旅的支援群及其后面的4个炮兵团包围起来。6月6日,隆美尔对该敌的围歼开始了,印第10旅,英军4个炮兵团被全歼,只有英第22坦克旅得以逃脱。
接着,隆美尔于6月10日攻占贾扎拉防线南端的比尔哈希姆,第二天从这里向北进攻。6月12日,德军两个装甲师将英第2和第4坦克旅包围。英第4坦克旅一开始就溃不成军,英第2坦克旅和赶来增援的英第22坦克旅被迫撤退。激战至黄昏,英军损失了120辆坦克。6月13日,隆美尔乘胜进攻。到6月14日,只剩70辆坦克的里奇见大势已去,被迫把英军的残余部队拖出贾扎拉防线,向埃及边界撤退。
6月17日,隆美尔的部队进抵托卜鲁克要塞前,该要塞曾是他1941年的“肉中刺”。这一次隆美尔的进攻计划是:首先从西南面佯攻,吸引守军兵力。主力则扫过托卜鲁克,好向是准备向利埃边界方向追击一样,然后来个回马枪,集中在要塞的东南面,借夜色完成攻击部署。果然,英军对隆美尔的回马枪毫无防备。6月20日拂晓,在炮兵和空军的火力掩护下,德意部队从东南面向要塞发起了突然进攻。当日下午,非洲军攻占了托卜鲁克港并攻入城镇。6月21日,要塞司令克洛普率3.3万守军向隆美尔投降,隆美尔还缴获了足够3万人用上一个季度的物资和大量燃料。至此,隆美尔征服了整个昔兰尼加。
6月22日,51岁的隆美尔被擢升为德国陆军元帅,达到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顶点。

阅读全文

与隆美尔拿什么反英国坦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有什么体育网站 浏览:567
越南人游中国怎么样 浏览:856
您好中国英文怎么写 浏览:548
英国为什么分为三个地方 浏览:399
为什么印度那么冷 浏览:843
为什么英国喜欢下午茶 浏览:611
开普敦到中国飞机多久 浏览:156
印度伊马替尼和瑞士的有什么区别 浏览:457
英国红砖名校是什么 浏览:995
联通英国流量如何收费 浏览:254
伊朗西边是什么国家 浏览:277
美国为什么拉黑伊朗 浏览:776
哪里有去印尼火山的旅行社 浏览:991
印尼最近情况怎么样 浏览:550
印度炸的球叫什么 浏览:12
伊朗防疫措施是什么 浏览:550
越南海边有什么鱼 浏览:355
印尼海啸推了多少米 浏览:99
中国女性哪个地方多 浏览:337
伊朗高铁怎么样 浏览: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