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蒲壮所城的各门介绍
护城门两壁用块石垒砌,内夯实土、碎石,门面北,面阔2.30米,通进深6.64米,外层拱券门用四排条石分三层并联纵券对称砌法,券顶高3.4米,拱券厚1.15米,券顶距城顶1.60米,内层拱券门用青砖粘白灰并联错缝拱券砌筑,券顶高3.85米,面阔2.68米,拱券厚1.58米,于二层拱券门之间置一石横梁,其两端分别拴入城墙墙体,石梁宽0.48米,厚0.35米,距地2.08米,为原门户之顶梁,现门户已毁。东门瓮城内天井面阔14.90米,进深16米,瓮城台面阔19.60米,进深26.90米。
东门城堞
东门城堞主要修筑于瓮城台面一周,用规则块石垒砌,堞高1.80米,堞口高1.13米,宽0.42米,城堞厚0.35米,箭孔方形,边长0.25米,各堞口相距2.00米。 护城河今已成为城外主要灌溉河道,但河道各段宽度和深度不一,河泥淤积较严重,河道两侧原护坡堤破损。原架设于东门外的吊桥现改为水泥桥。东门外南侧敌台构筑已毁,遗址尚可辨认。北侧敌台构筑破损,基座阔10.70,进深6.20米,顶残宽7.80米,残高7.60米。敌台靠城墙而筑,外壁用不规则块石垒砌,内夯实土与碎石。敌台顶遗有古榕树一株,浓荫蔽日。
东城墙
城墙长达425米,其内外两壁均以块石包砌,内夯实土与碎石,保存完整,城墙基阔5.30一11米。顶宽4.50米一10米,墙高3.10—6.20米。 南城门两壁用块石包砌,内夯实土与碎石,门面阔脊高0.60米,两坡顶举折平缓,盖阴阳合瓦,勾头不设滴水。
南护城河、吊桥及敌台
护城河至今流淌,已成为城外旱田灌溉河道,由于年久失修,河道淤积严重,其各处深度、宽度不一,两侧原河道护堤亦残损严重。原吊桥遗址现已由三条石板拼铺构成单孔石桥,桥长4.00米,宽1.00米,石板厚0.20米。桥之东侧护城河上置一分水桥闸,使河道一侧贯通东城门河道,另一侧河道引水流沿河人海,增强排水功能。
南门外两敌台均靠城墙而建。其中东侧敌台基阔8米,深5.70米,残高3.00米,外筑块石,内夯实土、碎石。西侧敌台基阔8.50米,深10.20米,残高2.00米,外筑块石,内夯实土与碎石。
南城墙
城墙长达5 30米,其内外两侧均以块石垒砌,内夯以实土、碎石,保存完整。城墙内外两侧比较陡直,城墙基阔5130—10米,高3 00—6.00米,顶宽5—7米。 西城门原残损严重,仅存城门两壁墙,其用块石包砌,内夯实土与碎石,门面阔2.35米,通进深8.40米,顶部拱券结构和城楼久毁。2002年,已对顶部拱券结构作恢复性修建。
西护城门(挹仙门)
护城门两壁用块石包砌,内夯以实土和碎石,门面南,面阔2.14米,通进深5.55米。分内外二层拱券门合筑,外层拱券用六条石分三节并联对称砌筑,券顶高3.05米,拱券厚0.60米,券顶距城墙(残)l.20米。内层拱券门用青砖粘白灰并联错缝拱券砌筑,券顶高4.03米,面阔2.80米,券厚1.40米。于二层拱券门之间并横二条石梁,其两端分别拴入城墙体,二石梁合宽0.70米,厚0.35米,距地3.07米,系原门户之顶梁,现门户已毁。 护城河现为城外主要灌溉河道,由于年久失修,河泥淤积严重,河道各处宽度、深度不一,河道两侧护坡堤残损严重。原架设于西门外的吊桥已毁,今为单孔石板桥,西门外北侧敌台构筑严重残损,但遗迹可辨,南侧敌台构筑尚存,其靠城而建,基阔6.80米,深4.80米,残高5.20米,顶宽4.20米。敌台外侧为不规则块石垒砌,内夯实土与碎石。
西城墙
城墙长达5 80米,其内外两壁均以块石垒砌,内夯以实土、碎石,城墙保存较完整,顶部略有残损,其基阔5.50一l1.20米,顶宽4.50—10.0米,残高3.50—6.40米。 城内地表水由西城墙外渗入,顺街巷形成各条大小水沟,经仕美亭附近向南转向南门街,穿街向东,再转向东北注入文昌阁大水沟,流向为弧形,与南门街形成弓与箭式的搭配,象征坚不可摧之意。城内南北向平行的有二条大水沟,其中每段各长30多米,宽l.7米,深1.6米,逐段设闸储水,以供军民洗涤防火。二大水沟流经东西街时,有二座小桥,东面石桥板九块,西面桥石板八块,象征九经八卦之意。东西桥旁,各设有天灯,传供夜间巡逻士兵和更夫敲梆照明。城内的水系与护城河相通,流出东门外吊桥后汇入蒲江,注入沿浦海口即东海。
㈡ 波西亚时光西城门在哪
这个可以在官方的攻略上查找相关资料视频来确定西城门的位置,然后到达即可。
㈢ 北京西城区有几个街道
截至到2016年,西城区总共有15个街道:西长安街街道、金融街街道、牛街街道、广安门内街道、广安门外街道、椿树街道、德胜街道、天桥街道、月坛街道、展览路街道、白纸坊街道、大栅栏街道、什刹海街道、陶然亭街道和新街口街道,261个居民社区。
西城区政府地址为二龙路27号。
(3)英国西城门位于哪里扩展阅读:
西城区地理位置简介:
西城区位于北京中心城区西部。东以鼓楼外大街、人定湖北巷、旧鼓楼大街、地安门外大街、地安门内大街、景山东街、南长街、北长街、天安门广场西侧为界与东城区相连;北以南长河、西直门北大街、德胜门西大街、新街口外大街、北三环中路、裕民路为界与海淀区、朝阳区毗邻;西以三里河路、莲花池东路、马连道北路为界,与海淀区、丰台区接壤;南以永定门西滨河路、右安门东城根、右安门西城根为界,与丰台区相连。区境东西宽7.1千米,南北长11.2千米,总面积50.70平方千米。
西城区处于平原区中的“北京缓倾斜冲积平原区”内,地貌单元由古永定河、清水河、温榆河联合冲积而成,全区处于该地貌单元的中部。地面高程30至50米之间,由西北向东南缓倾,平均坡度为1.2‰至1.3‰。景山为原北京城区的制高点。
㈣ 英国的最大港口城市是哪个
南安普敦-英国最大的客运港
天然良港
在英吉利海峡北岸的中心,坐落着一个20万人口的大港市——南安普敦。它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北距伦敦只有120多公里,且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相连,因而它又起着伦敦外港的作用。港口处于特斯特与伊钦两河口湾和索伦特峡之间,港宽水深,南面又有怀特岛屏障,风平浪静,宜于碇泊,是个不可多得的天然良港。这个港城每年装卸货物超过3100万吨,是英国名列前茅的远洋海港,在南部诸港中,吞吐最更是高居榜首。
船舰登陆
南安普敦是个历史悠久的港城,早在罗马时期,这里已有船只停泊,并形成了居民点。中世纪时,该城是英国的主要港口。英王狮心理查率领的十字军就从这里启航远征。百年战争时,亨利五世的军队也从这里启程,前往法国作战。然而,港口的大发展是在1840年通火车以后。那时,越洋邮船多以此地为终点*岸。旅客下船后再转乘火车前往伦敦等地。1877年,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万里而来,也是在这里踏上英国土地的,在他的日记中把这里称为苏士阿姆敦。他的上岸标志着中国踏入了国际社会。
今天南安普敦仍是英国最大的客运港,有轮渡与海峡群岛、怀特岛以及法国相通。一些大型豪华的旅游客轮,如294米工,6万吨级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号,也以此地为家乡,因为这里的远洋客运站(Ocean Terminal)堪称世界最好的客运码头。如今,港口的重点在货运,尤其是杂货集装箱运输。西岸也设有油轮码头和炼油厂,并有输油管道通往伦敦。
泰坦尼克纪念碑
出了中心火车站朝东去,过地道、跨天桥,越过滚滚车流,就进入了繁华的市区。市东大公园里,塑有泰坦尼克纪念碑(Titanic Memorial)。泰坦尼克是1912年建成的大型客轮。它载着2200余人从此地启程开始处女航,驶往美国,途中与冰山相撞而沉没。消息传出,举世震惊。后来,遇救的旅客捐资修建了这座纪念碑。
城色素描
从热闹的商业大街Above Bar Street南行,老远望见一座大城门(Bargate),上有宏伟的城楼。它建于1180年前后,现已成为该市的标志。过城门,在高街(High Street)附近有圣迈克尔教堂和都铎老屋(Tudor House)等名胜。后者是半木结构的三层房屋,有多个尖顶,漆成黑色的木柱构成条形框架,白墙相嵌其间,黑白分明,富有特色。它是500年前都铎朝建成的,因而起名都铎老屋,现为地方史博物馆。从这里再朝西,就是中世纪的西城墙了。它系石砌而成,有10米之高,西城门也还存在。城墙外旧日是樯帆林立的码头,如今已淤为平地,令人有沧海桑田的感觉。然而作为港口城市,南安普敦比中世纪更为辉煌。不过它的码头都已移向更为开阔的市南半岛了.
㈤ 西便门属于北京哪个区
一、西便门属于北京西城区。
二、西便门是北京外城西南角城门,位于北京城墙西南端角楼旁边,主要由城楼、箭楼、瓮城组成。西便门与东便门,是北京修建较晚的两个城门,起名时叫“偏门”。后来叫乱了,又成了“便门”。
㈥ 公元1世纪的庞贝古城建筑面积、周长、东西长、南北宽各是多少
当时的庞贝古城建筑在一个面积约63公顷的椭圆形台地上,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700米,周长3800米。城墙用石头砌成,砖石城墙长达3公里,四周共设8个城门,其中东、南边各有2个,西边1个,北边3个;另有14座城塔。当时最重要的城门是离海较近的西城门,即玛丽娜门,在意大利语中是“通向大海之门”之意。
庞贝古城
㈦ 欧洲中世纪城堡
牙利布达佩斯的多瑙河两岸和布达城堡区
【名称】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多瑙河两岸和布达城堡区
【类别】世界遗产
【批准年号】1987年
【遗产原属】欧洲着名的中世纪古城
【遗产现状】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多瑙河两岸和布达城堡区,文化遗产.
【简介】
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多瑙河两岸和布达城堡区,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布达佩斯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城市,具有浓郁的古老气息。主要的遗迹集中于多瑙河右岸布达城堡山上,有罗马城市式的遗址和哥特式的建筑。另有两处着名建筑圣玛丽亚教堂和造型别致的渔人堡。
布达佩斯是欧洲着名的中世纪古城,它位于风景如画的多瑙河两岸。河右岸多山,称为布达,左岸地势平坦,称为佩斯,将布达与佩斯连为一体的是横跨河上的8座大桥和穿越多瑙河底的一条现代化地下铁道。布达佩斯最主要的历史遗迹都集中于多瑙河岸那座海拔167米的布达城堡山上,可以说,布达佩斯的历史主要就是布达城堡山的历史。
据考古发现,公元前3000年前后,便有原始居民在布达这块土地上居住,公元1-2世纪,这里是罗马帝国潘诺尼亚行省的首府。公元896年,来自乌拉尔山的马扎尔族人来此处定居,并将其王宫建于布达佩斯以北险峻的维舍格拉德的山顶上。1241-1242年鞑靼人入侵后,国王贝拉四世终于决定在河右岸的山嘴上构筑城堡,建筑围墙,这一年是公元1247年,也是城堡山的真正的得名之时,此后又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这座城市才初具规模,这就是最早的布达佩斯。14-15世纪可以称为城堡山的全盛时期,这里逐渐发展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工商业之发达和艺术之繁盛享誉全欧。1541-1686年间,这里被土耳其人所占,沦入异族铁蹄之下达145年,在此期间,各种古迹遭到严重破坏,18-19世纪得以重建,被毁的王宫改为巴洛克式建筑,1872年,布达与佩斯正式合并。
布达依山而建,地处河岸台地和山坡之上,地形奇特,风光别致,这座狭长的古城长约1500米,宽约500米,只有3个城门可以通行,易守难攻。
全城共有4条平行的主要街道,大大小小的广场是城内最独特的景观,这是当年居民们自由交易的场所。纵横的街道和频繁出现的小广场反映了欧洲中世纪城市的特点,城堡区的中心是圣三神广场,广场上原有一座哥特式教堂,土耳其人占领期间被毁,19世纪末得以重修。此外,圣埃蒂安国王的雕像和巴洛克式的圣三神圆柱是广场上更亮丽的焦点,为整个广场增色不少。坐落于西城门附近的是当年的市政大厅,即布达城最高行政长宫的府邸,整个建筑分为5层,基座为石制,高耸的尖顶尤其引人注目。
城堡山另外两处着名的景点是有700余年历史的圣玛丽亚教堂和造型别致的渔人堡。
圣玛丽亚教堂又称马加什教堂,这是由于1470年,匈牙利国王马加什曾命手下将自己的王徽悬挂于教堂的南门上。这座教堂始建于13世纪中叶贝拉四世时,此后的几百年间,众多的国王在这里举行加冕仪式,固此又称为加冕教堂。此外,许多国王的婚礼,王室庆祝军队出征凯旋等仪式也多在这里举行,可以说,圣玛利亚教堂是布达佩斯历史的见证。这座教堂从风格上来说属哥特式建筑,在穹形尖顶的西大门两侧有一高一低不对称的两尖塔,南塔高80米,带有彩石花纹,是教堂外观最美丽的部分,另一很矮很粗的贝拉塔,带有4个角楼,拱顶都用彩色玻璃镶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墙壁和墙角造型多变,给人灵巧而雅致的感觉。教堂的圣玛利亚门额上有描述圣母归天的14世纪浮雕,教堂内部壁画描绘了圣徒们的行事。教堂前耸立着一座八角形石塔,雕刻十分特别。这座教堂在土耳其人占领时曾被改建为清真寺,布达城光复后又恢复为天主教堂,它现在的外观是在1874-1896年修缮时定下来的,当时许多杰出艺术家参与了城堡的修缮。
白色渔人堡是在中世纪城墙的根基上建造的一段100多米长的白石墙。墙内沿阶梯拾级而上,可看到宽敞的城顶和两侧半人高的护墙,城内还有烽火台似的圆塔楼。
此外,还有匈牙利末代皇帝和摄政王霍尔蒂的皇宫,这是一座巴洛克式的华丽皇宫,现已辟为博物馆,匈牙利民族画廊、城堡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都设于皇宫内。
城堡山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还是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美丽的多瑙河在这里形成一个半圆,城堡山就坐落在河套中间,山南端的椭圆形主峰耸立在多瑙河畔,俯视着佩斯城。从凹进去的对岸看,山水相映,城堡山巍峨壮丽。山后则是格列特山的巨大剪影,构成一幅美妙的山水画。
佩斯虽然没有布达那么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古迹,却也是布达佩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佩斯地处平原,是全国的行政和工商业中心。这里林木繁茂,道路笔直。小林荫道环绕的内城,是老佩斯的中心。内城有古老的王宫、博物馆、科学院和大学区,也是政府机关和议会所在地。
位于多瑙河畔的匈牙利国民议会大厦,建于1884-1904年,是一座新哥特式建筑,长268米,高96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河畔历史悠久的大教堂。它始建于13世纪,原是罗曼式建筑,后改为哥特式。奥斯曼王朝时再次遭到破坏,至1739年重建完成。目前,这座教堂里仍有一个朝向麦加方向的壁龛室,标明它在奥斯曼王朝时期曾是一个清真寺。
布达佩斯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城市,悠久的文化使它具有浓郁的古老气息。美丽的多瑙河穿城而过,又为它增添了迷人的自然色彩。再加上这里的保护工作十分得力,使布达佩斯这座古城一直象一幅迷人的画卷一样展现在世人面前。布达佩斯城堡山
布达佩斯城堡山(匈牙利)
城堡山是布达佩斯最早的旧城,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博物馆,展示了布达
佩斯城市发展的历史和匈牙利民族的过去。
城堡山的地势险要,它坐落在濒临多瑙河岸的一座海拔167 米的山冈
上。选择这样的地方修建城堡,显然是当年出于战争防御的需要。这座狭长
的古城长1500 米,最宽处不超过500 米。城四周顺着山坡高墙壁垒,只设有
3 个城门可以通行。这样的地势易守难攻。
城堡山始建于13 世纪,来自乌拉尔山的马扎尔族人经过几百年的游牧迁
移,终于在公元896 年定居在匈牙利这块土地上。最初的王宫本来建在布达
佩斯以北险峻的维舍格拉德的高山顶上。鞑靼人入侵之乱结束以后,国王贝
拉四世于1247 年决定在城堡山修建城堡,先后用了几十年时间才使它初具规
模,这就是最早的布达佩斯。
14~15 世纪是城堡山的全盛时期,这个当时被称作“布达”的山城成为
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1541 年土耳其人侵入匈牙利,首都布达落入
奥斯曼帝国之手,在外族人铁蹄之下达145 年。在此期间,城堡山年久失修
并屡遭火灾、地震和战乱之患。匈牙利独立后,于18~19 世纪重新城堡山,
被毁的王宫改为巴罗克式建筑。此时的布达已大大地扩展,除城堡山外,山
下多瑙河右岸的许多地方也建起了街区。1873 年布达与多瑙河左岸的佩斯两
城合并,成为统一的布达佩斯,这时的城堡山仅成为首都一角。
城堡山全城共有4 条平行的主要街道,若干横向的胡同和叉道又将各主
要街道相互贯通。每隔不远,街角上就有一个或大或小的广场,这是居民当
年自由交易的场所。这样的街道布局反映了欧洲中世纪古城的特点。
在西门附近,矗立着一幢石基座的五层大楼,那高耸的尖顶显得格外壮
观。它是当年的市政大厅,即布达城最高行政长官的府第。可以想象在几百
年的岁月里,这里曾经戒备森严,冠盖云集,好不壮观,只是今天已经事过
境迁,楼前广场空空荡荡,往日的一切盛况都成了过眼烟云,只有不远处的
军事历史博物馆还在默默地陪伴着它。这个博物馆原来是个大兵营,现在展
示匈牙利在历史上拥有过的各种兵器,其中还可看到几门中国清朝的铜炮,
想来这该是参加八国联军的奥匈帝国军队掠回的“战利品”。
城堡山最有名的景点是马加什教堂(圣玛丽亚教堂),它已有700 年的
历史。这座哥特式的建筑物精美绝伦,简直是件艺术珍品。教堂墙壁、墙角
的造型多变,看上去十分协调雅致。教堂的拱顶尤为壮观,皆由彩色玻璃镶
嵌而成,拼成美丽的图案,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教堂两侧高耸若干尖塔楼,
其中最高的一个呈圆柱形。它下半部分的四周布有5 层尖拱顶的长窗,往上
犹如一段经过雕镂的象牙塔,再往上陡然变细,好像插在那里的一把利剑直
指青天。
这座教堂建于1255~1269 年,在以后的一个世纪中不断得以完善。1470
年,匈牙利太平盛世时代的着名国王马加什下令将自己的王徽悬挂在这个教
堂的南门上,马加什教堂便因此而得名。在几个世纪当中,这个教堂内举行
过各种隆重的庆典,包括为国王加冕,国王举行婚礼和王室庆贺军队出征凯
旋等。土耳其人占领时期,它曾被改为清真寺,布达光复后又被恢复为天主
教堂。它现在的外观是在1874~1896 年那次修缮后固定下来的。当时全国许
多杰出的艺术家参与了这次规模宏大的修缮工程。
马加什教堂紧靠城堡山的另一处名胜——白色的渔人堡。这是本世纪初
在原中世纪城墙的根基上建起的100 多米长的白石墙。墙内沿阶梯拾级而
上,城顶上相当宽敞,两侧筑有半人高的护墙。城上每隔不远,修有一座烽
火台似的圆塔楼,塔顶尖尖的,好似一顶顶白色斗笠。站在渔人堡的城上眺
望,多瑙河从脚下静静地流过,对岸的国会大厦、沿河各种建筑物,郁郁葱
葱的玛尔吉特岛和远处的群山尽收眼底,使人心境豁然开朗。难怪人们公认,
渔人堡为城堡的景观增色不少。
城堡山的南端被规模宏大的古王宫全部占据。只要看到至今尚未修复的
弹痕累累、摇摇欲坠的旧宫门,就可以想象这座欧洲闻名的宫殿在历史上经
历过的磨难。最早在这里建造王宫是在13 世纪,实际上那只不过是个很简陋
的筑有高墙的堡中之堡,直到十五六世纪才逐渐形成具有三大庭院的哥特式
宫廷建筑。后来几经战乱,又经历了土耳其人的占领,古王宫毁坏严重。1715
年,临近多瑙河的最南端王宫首先被修复。1749~1770 年,在一批奥地利名
建筑师的参与下又改建了王宫的其他部分。这项浩大工程竣工后,王宫面貌
一新,只是建筑风格已由中世纪的哥特式改变为巴罗克式,建筑布局也发生
了很大变化。从19 世纪奥匈帝国建立到1905 年,它进一步臻于完善,成为
欧洲最辉煌的王宫之一。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匈牙利的许多王室在这里
享受过豪华的生活,着名的希茜公主、匈牙利末代国王和摄政王霍尔蒂都曾
在这里居住过,不幸的是二战的炮火又几乎将它变成废墟。
如今经过几十年的修复,这座宫殿已向游人开放,每天吸引着众多的参
观者。它的正殿已被辟为“民族画廊”,在上下三层的巨型大厅里展示着匈
牙利历代名画家的大量绘画和雕塑精品。配殿部分被辟为“匈牙利工人运动
博物馆”和“布达佩斯历史博物馆”。全国最大的藏书地——塞尼亚国家图
书馆也设在这里。
王宫的庭院也格外气派。在面对多瑙河的殿前广场上,耸立着欧仁尼大
公骑马的青铜塑像,他是1686 年匈牙利从土耳其人手中收复布达城的军事首
领。塑像的那种横刀立马、威风凛凛的神态栩栩如生。院里还有一组群雕也
很吸引人,它描绘了马加什国王与他的宠臣们外出打猎的情景。仅从王宫庭
院的众多塑像中就不难看出,匈牙利在中世纪以后受文艺复兴的影响,艺术
水平曾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在宫殿的左侧,原有一个很大的御花园,可惜现在只留下了一座铺满碎
石的空地。从御花园到王宫大门之间,还留有大片建筑物废墟。
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城堡山作为历史古迹得到很好的修缮。可惜在二
战期间,它再度受到严重损坏,王宫和一大片民宅被炸成一片瓦砾堆。1945
年开始重建,几十年来从未停顿。目前除规模宏大的王宫尚未完全修复外,
城堡山的其他部分基本上再现了100 多年前的原貌。以自己浓郁的古风和民
族风格,引发着国内外游人的思古之幽情。
㈧ 皇城四门分别是什么门
皇城四门分别是: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1、天安门
天安门,坐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隔长安街相望,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
2、地安门
地安门,俗称后门,是北京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明清皇城北门,位于皇城北垣正中,景山以北,鼓楼以南。1954年拆除。
3、东安门
东安门,是明清时北京皇城的东门,皇城四个大门之一。其它三个大门为天安门(皇城南门)、地安门(皇城北门)及西安门(皇城西门)。
4、西安门
西安门是北京明清时期皇城的西门,位于西城区中部。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万历十四年(1586)重修,1950年毁于火灾,形制类似于地安门。
㈨ 西城在顺义的哪个方向
一、西城区在顺义区的西南方向
二、西城区位于北京市中心城区西部。东以鼓楼外大街、人定湖北巷、旧鼓楼大街、地安门外大街、地安门内大街、景山东街、南长街、北长街、天安门广场西侧为界与东城区相连;北以南长河、西直门北大街、德胜门西大街、新街口外大街、北三环中路、裕民路为界与海淀区、朝阳区毗邻;西以三里河路、莲花池东路、马连道北路为界,与海淀区、丰台区接壤;南以永定门西滨河路、右安门东城根、右安门西城根为界,与丰台区相连,全区东西宽7.1公里,南北长11.2公里,总面积50.70平方千米。2010年7月1日,宣武区并入西城区,成立新西城区,辖区设15个街道、255个社区。
三、顺义区位于北京市东北方向,距市区30公里,北邻怀柔区、密云区,东界平谷区,南与通州区、河北省三河市接壤,西南、西与昌平区、朝阳区隔温榆河为界。地理位置北纬40°00'~40°18',东经116°28'~-116°58',境域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30公里,总面积1019.89平方公里。
㈩ 西城门瓮城遗址怎么样
广州明代西城门瓮城遗址 位于中山七路西门口的明代西城门瓮城遗址,是迄今发现广州现存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唯一城楼基址,也是广州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实物依据之一,更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内容。城垣由红沙岩条石包边,墙芯以黄褐色土夯实。现存东西残长18.45、南北宽18.15、基址残高3.7米。据史志记载朱元璋灭元之后派朱祖亮到广州,拆宋代三城,扩展成现在广州旧城区的格局。今大东门、西门口、大北门、小北门等地名就是从此开始的。清代一直沿用明代的城墙,到民国时期,孙科任广州市市长,对旧城进行破坏性建设,移平城墙和城门,并在一些地点沿城体建筑马路。如今在人民中路、越秀中路等路段仍可见到明城墙压在路面下的迹象。1999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如果没有人介绍,你走过中山路,瓮城遗址的旁边,可能会以为是什么烂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