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国为什么要支持日本打甲午战争
在《日 英 航 海 通 商 条 约》即将到期之际,日本为了取得英国的支持,不顾国内要求修改不平等条约的要求,在新约签订时对英国做了巨大的让步,依然保留了大量不平等内容。
日本以这种妥协换取了英国人的支持,加之英国也担心俄国往远东扩张会威胁英国人的利益,因此英国人便支持日本进攻朝 鲜,同时也把日本当做了远东反 俄的桥头堡。
㈡ 英国为什么支持日本明治维新为何当初有列强表示可以中国维新变法
英国和日本
第一次同盟条约于1902年1月30日在伦敦签订。条约共计6条,其主要内容为:针对俄国的扩张,双方承认中国和朝鲜的“独立”,倘使双方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受到别国侵略或因内部骚乱造成损失时,任何一方均可采取必要的措施;缔结国的一方如与其他国家发生战争时,另一方应严守中立;如同盟国一方与两个或两个以上其他国家作战时,另一方应给与军事援助,媾和时也须与同盟国协商;双方还保障英国在中国、日本在中国和朝鲜的非法利益;
第二次同盟条约于1905年签订,承认日本对朝鲜的“保护权”,并规定在遭到任何第三国进攻时,即应提供军事援助;
第三次同盟条约于1911年7月13日签订。完全是针对俄国的军事攻守同盟。
1921年华盛顿会议期间,在美国施加压力下,《英日同盟》于1921年12月13日宣告终止。为英、法、美、日《四国公约》所取代。
㈢ 诡异的高升号事件,商船被日本野蛮击沉,英国为何却称其为文明国家
在高升号事件中,英国看到了日本的潜质,可以牵制即将没落的清朝帝国。英国在背后扶持日本,所以当日本将商船击沉后,英国称其为文明国家。
在谁能担负如此重任的问题上,四周邻国,英国人认为也只有日本有这个能力了。为了制衡这在东亚殖民利益,英国选择去扶植日本。这也就不想象,英国为什么在高升号事件发生后对日本态度有如此大的巨变。
在高升号的背后,是列强之间的阴谋,是他们一起联合瓜分清朝帝国。
㈣ 为什么说近代日本是英国扶起来的英国到底要日本近代化有什么关系唐朝在历史上打败过日本吗
对日本和英国的关系主要是源自于明治维新时期,经济上日本吸收了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建立新型工业体系,并且由此直接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迅速发展。文化教育方面,派遣留学生赴英、法等欧洲国家学习,聘请英国的老师。军事方面,日本海军仿照英国海军编制,并派遣海军将领赴英国学习,军方关系甚好,兵舰在英国制造。社会建设方面,日本一开始依靠英国来修建铁路,后来自力更生。
我觉得这是为什么说近代日本是英国扶起来的主要原因。到了20世纪初,日英一度结为同盟,并以此参加了一战。
具体的内容参照:
http://tieba..com/f?kz=108060528 关于明治维新的
http://ke..com/view/89482.htm 关于英日同盟的
关于唐朝和日本的一仗,我不大清楚,搜索了一下,转给你:
中日之间的第一次战争是663年8月进行的白江口之战。 659年,百济进攻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援,唐高宗派苏定方率军13万征百济,新罗以5万精兵接应,唐、新罗联军迅速击溃了百济,俘虏了百济国王义慈。义慈王的次子福信收集残部,企图复国,于660年向日本求助,并要求放回作为人质的丰璋王子,日本当在位的齐明女皇答应福信的请求,送回丰璋王子,并于661年1月前往九州,欲亲自指挥与唐、新罗联军的战斗,却因劳累过度而病故,出征计划搁浅。
662年,日本组织大量战备物资援助百济,5月,援百济将军阿昙比逻夫率170艘船师抵达百济。663年8月,日本又派卢原君率援军万余,渡海赶赴白江口。同时,唐、新罗联军决定进攻百济丰璋王所在的周留城,由唐将刘仁愿、刘仁师及新罗王金法敏率陆军进击,由唐将刘仁轨、杜爽、百济降将扶馀隆等率水军,从熊津江前往锦江下游的白江口,与陆军配合,夹击周留城。
13日,丰璋王为迎接日本援军,率水军候于白江口,17日时唐、新罗的水军和日本船师同时抵达,两军交战。当时日本战船有400余艘,唐、新罗联军只有170艘,兵力也处在劣势,在三回合较量中,双方未取得决定性战果,到18日,两军第四次合战,由于日、百济方高估了已方优势,轻视唐、新罗联军的实力,盲目拼杀,结果大败,400余艘战船被焚,兵卒大多溺死,残军投降,百济国灭亡。
白江口海战胜利后,唐朝继续对高句丽用兵,因此未能惩罚倭国与百济联合与唐朝发生战争的行为,唐朝始终与当时的倭国保持联系,但密切程度已经低于圣德太子起至孝德天皇这段期间与中国隋唐两朝的关系。而日本方面由于始终担心唐朝对日用兵,同样未能主动发起更大规模的与唐朝密切联系,而这一切,由于日本天武天皇登基后完全改变。日本在白江口海战败于中国之后,更激发了向唐朝学习的热情,开始派遣规模更大、次数更多的遣唐使,中日两国历史上最友好和文化交流最密切的时期终于开启,直至公元894年日本单独结束派遣遣唐使,才结束了这一中日历史上一度真正友好的时期。
白江口之战的惨败,使日本意识到自己的实力尚不足以与中国抗衡,于是此后的几百年间,他们一直与中国修好,并派遣十几批“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和政治、经济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而其国内了经历了天皇集权、摄关统治(由权臣担任摄政、关白,实际掌权)、院政(由天皇让位于子弟,自己称“上皇”、“法皇”,实际仍行使政治权利)、战国大名纷争等时期,中日的和平一直延续九百余年,其间虽有蒙古入侵,但和平基本上被维持,直到丰臣秀吉一统日本。而这一切,都是由于白江口中日一战,创建了全新的朝鲜半岛新秩序,以及日本方面经战争失败后而对唐朝尊敬有加的双重原因。
希望能对楼主有用~~~
㈤ 日俄战争,英美为何不遗余力为日本站台
这是因为当时英国和日本之间有着同盟关系。所以英国才会给日本大量的经济援助以及军事援助。再加上当时英国和俄国之间有着利益冲突,为了控制当时俄国的扩张。所以英国才会极力的扶持日本这个国家。而当时美国则是希望能够插足中国东北地区,但是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并不愿意让美国进入中国东北地区。这也使得两个国家结下了一些仇恨。
所以日俄战争给日本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不过后来由于日本成为了一个法西斯国家,再加上当时苏联的实力非常的强大,也是使得苏联能够实现对于日本的反击。
㈥ 英国为何要与日本达成自贸协定,而不是选择其他国家呢
英国与日本达成自贸协定,而不是选择与其他国家合作,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降低关税成本大家都知道,英国已经脱离了欧盟进行了独自发展,脱离了欧盟,意味着英国与欧盟其他成员国的合作会相对减少,这时候就需要英国急需扩展海外市场,打破英国现在处于的不利地位,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多的海外利益。
总之,国与国之间的合作,肯定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只有有利于国家的发展,这才是国与国之间达成合作的基础,也是世界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
㈦ 若是日本再次挑起战争,将会对谁最先下手英国专家给出四字,是什么呢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者之一,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后,所有的自治权都赋予了美国。 作为一个失败的国家,日本无法拥有一支军队。 但是,当时美国同意日本以维持日本法律和秩序为借口建立自己的警察后备队,即现在的自卫队。 实际上,任何有眼光的人都知道这是日军,这只是别的名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的经济和军事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但日本本身也在秘密加强其军事实力,现在最后的威慑武器是核武器。 更令人担忧的是,日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拥有它。
无论核武器如何,这三个国家的常规武器都超过了日本。 日本的第一个目标是澳大利亚。 日本投降后,澳大利亚是唯一一个与日本投降不同的国家,一夜之间杀死了170,000名日本士兵,此外,澳大利亚的军事力量在日本的控制之下,澳大利亚的资源非常丰富,也是与日本最接近的国家,从各个方面考虑,澳大利亚是日本的最佳目标。
㈧ 为什么说日俄战争中英国曾帮过日本大忙
甲午战后,日俄在远东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战胜清廷后的日本也开始加紧对俄国的战争准备。那个时候的俄国虽然已经开始独立研制主力舰了,但是大型舰艇数量还是很少。为了准备和日本的战争,俄国就在全世界寻找可买的战舰,毕竟他们的海军实力还没有对日本形成很明显的优势。
但是想卖军舰的国家虽然不少,却不愿意卷进这场纷争当中,
当时远在南美的智利此前从英国订购了两艘“快速”级战列舰,但在二十世纪初与阿根廷的关系得到缓和,保留战列舰已经没有必要。在英国船厂内已经完工的战舰被智利挂牌出售。
日本人早就想从智利手上拿到两艘军舰,而俄国人为智利开出的价钱更高。
一来为了避免事态升级,二来防止意大利或者德国买下后再卖给俄国,英国人选择自己把这两艘船留下了。
日俄双方都没拿到战舰,但是日俄战争的结果是日本海军取得完胜,俄国舰队几乎被全歼,12艘战列舰中,8艘沉没、4艘被俘,整个交战过程呈一边倒的态势。
可见这两艘战舰对于俄国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用的。
俄国舰队中不乏新式主力舰,但是作为俄军绝对主力的“博罗季诺”级却存在较明显的设计缺陷。“快速”级是英国造的战舰,虽然火力防护上不如“博罗季诺”,但是其航速的优势较明显。
如果俄国能拿到这两艘战舰的话,至少不会让日本人赢得这么轻松,但是英国人两不相帮,结果把俄国人的希望给破灭了。
虽然英国人并不是为了帮助日本,但是因为要压制俄国,算是间接地帮了日本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