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历年gdp增速一览表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王晨婷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中国一季度经济“成绩单”。
除了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外,一季度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例如全球疫情持续、俄乌冲突、大宗商品与能矿资源紧张、全球高通胀引发新一轮加息潮等。
在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的当下,多家机构于近日公布了一季度GDP预测值。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10家机构对一季度GDP增速预测值在4.6%-5.4%之间,平均预测值为4.9%。
图源:视觉中国
受国内疫情与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出口在一季度同样受到一定冲击。
受本轮疫情冲击最大的上海港与深圳港分别占全国集装箱吞吐量的17%、10%。华创证券测算,假设上述港口出口增速下滑30%,将对3月出口负向拖累近9个百分点。
不过总体来看,光大证券认为,一季度出口依然能有力支撑经济。1-2月的贸易顺差达到1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9.5%,虽然进口增速有所回升,但主要是因为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从贸易顺差来看,1-2月贸易顺差达到1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9.5%,达到了有数据记录以来的第二高,仅次于2015年同期的1198亿美元。
海关总署在4月13日发布数据亦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外贸平稳开局,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出口5.23万亿元,增长13.4%。
参考2021年一季度净出口对GDP的拉动达到了4.63%,光大证券预计今年一季度,净出口也会对经济带来较大的正贡献。
稳增长政策继续加码
疫情打乱复苏节奏,机构普遍预测,一季度GDP增速或降至4.9%左右。对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后续扩张性加码的概率大幅上升。
一季度,一大批政策以“稳增长”为名全面铺开。
货币政策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65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释放长期资金5300亿元,对稳定经济增长和稳定股市皆具备重要作用,对实体经济特别是陷入困境的中小微企业是一场及时雨,属重磅利好消息。”
同时,减税降费也仍是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头等大事”。
财政部部长刘昆近日撰文提到,今年继续实施更大规模组合式减税降费。中央财政周密设计总体方案和具体路径,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退税与减税并举,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强力支撑,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
基建投资在今年稳增长中角色持重。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亿元,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3月29日召开的国常会亦再次强调,部署用好政府债券扩大有效投资,促进补短板增后劲和经济稳定增长;决定新开工一批条件成熟的水利工程,提高水资源保障和防灾减灾能力。
对于下一步稳增长政策的发力方向,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二季度政策加码的紧迫性明显上升,预计稳增长政策从全面铺开转向集中发力,市场多项悲观的经济预期已经达到极致,二季度开始经济对市场的负面影响在减弱,预计二季度大概率呈现先抑后扬走势。
","force_purephv":"0","gnid":"9de647e41f21968e4","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64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073d2b0ad978389.jpg","width":"816"},{"desc":"","height":"113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2ce9d62f03b140a.jpg","width":"1700"},{"desc":"","height":"113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a855799329b4ea8.jpg","width":"1700"}]}],"original":0,"pat":"mass_leader,piece_72time,art_src_3,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65010566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ef7c4590df30722f","src":"时代周报","tag":[{"clk":"keconomy_1:gdp","k":"gdp","u":""},{"clk":"keconomy_1:cpi","k":"cpi","u":""},{"clk":"keconomy_1:疫情","k":"疫情","u":""},{"clk":"keconomy_1:时代周报","k":"时代周报","u":""}],"title":"一季度经济成绩单即将出炉:多家机构预测GDP增速4.6-5.4%信息一:2010 - 2014我国经济发展基本数据年份项目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GDP增长速度10.45%9.30%7.70%7.70%7.4%单位GDP能耗降幅0.... - :[答案] (1)从题型看,此题属于分析说明题,要求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说明一些问题.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从设问看... 通过对比,要么找到成就要么看到存在的问题.从第一栏GDP的增幅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速放缓;从第二栏数据来看,单...
历年中国gdp增长率: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13.40% 11.80% 10.20% 9.70% 8.80%1998 1999 2000 2001 20027.80% 7.10% 8.00% 7.30% 8.00%2003 2004 20059.10% 10.10% 9.90%
2007年至2018年中国GDP增长率 - : 中国2007年至2018GDP年度增长率:2018年增长6.8%,其它年份如下供参考.
中国历年gdp一览表 - : 中国最近5年的GDP为:2019年14.34万亿美元,2018年13.89万亿美元,2017年12.31万亿美元,2016年11.23万亿美元,2015年11.06万亿美元.注: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1953 - 2006年中国历年GDP增长率 - : 1953 15.6%1954 4.2%1955 6.8%1956 15.0%1957 5.1%1958 21.3%1959 8.8%1960 -0.3%1961 -27.3%1962 -5.6%1963 10.2%1964 18.3%1965 17.0%1966 10.7%1967 -5.7%1968 -4.1%1969 16.9%1970 19.4%1971 7.0%1972 3.8%1973 7.9%...
我国历年GDP增长率是多少? - : 不知道你晓不晓得,每年国家统计局都会修正以前的经济数据,并且全都是上调,所以,改革开放31年来,GDP年增长率在10%稍多一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2005~2009年中国第二次经济普查修订数据,2007年增长率与1992年以来最高值持平...
中国2003~2013,10年的GDP增长率各是多少? - : 2003年 10.00%2004年 10.10%2005年 11.30%2006年 12.70%2007年 14.20%2008年 9.60%2009年 9.20%2010年 10.50%2011年 9.30%2012年 7.80%2013年 7.70%
中国GDP的各产业各个年份增长率 - : 中国各产业各个年份增长率 (单位:%;不变价,上年为100%) 年份 GDP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工业(第二产业) 建筑业(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13年 7.7 4.0 7.8 7.6 9.5 8.3 2012年 7.8 4.5 8.1 7.9 9.3 8.1 2011年 9.3 4.3 10.3 10.4 9.7 9.4 ...
2000——2008年中国GDP增长速度及世界排名前10: 08年 增长率 Rank Country GDP - real growth rate (%) Date of Information 1 Azerjan 26.40 2005 est. 亚塞拜然共和国 2 Angola 19.10 2005 est. 安哥拉共和国 3 Equatorial Guinea 18.60 2005 est. 赤道几内亚共和国 4 Armenia 13.90 2005 est. 亚...
求中国1950年—2007 年各年GDP和增长率 - : 1950年-2006年gdphttp://node3.foto.ycstatic.com/200806/09/c/26517868.jpg2007年世界GDP前12位:(单位:百万美元)1 United States 13,811,2002 Japan...
② 2020年gdp总量是多少
2020年GDP同比增长2.3%,GDP总量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2020年中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20年,全球GDP总量达到583.3万亿人民币/84.5万亿美元的规模。
③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2020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负增长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为1992年有季度统计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今年一季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危机,对各国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带来重大影响,宏观经济数据反映的其实是微观主体的冷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一季度我国经济负增长不具有历史可比性。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要放在百年不遇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综合衡量。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严重抑制正常经济活动,世界多国经济已出现停摆半停摆状态,国际经贸往来几近停顿。疫情期间的经济运行,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下的经济运行不具可比性。所以,今年一季度经济下行并非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的正常反映,而是突发严重事件带来的结果。
中国经济经受住了疫情带来的空前考验。本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疫情冲击,我们迅速果断采取超常规的防控举措,不仅在较短时间内阻断了本土疫情传播,也有力保障了14亿人的基本生活,保持了社会秩序安全稳定。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我们难免要付出一定代价,但生命无价,相比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短期承压这个代价是必须承受的,也是值得付出的。
当前经济运行正常秩序正在有序恢复。目前各地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正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进程。从3月份以来的情况看,各项经济指标正在逐步好转。生产方面,用电量、货运量等实物量指标明显恢复,3月份工业降幅比前2个月大幅收窄12.4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降幅收窄3.9个百分点,4月上旬用电量已同比增长1.5%。需求方面,内需正在不断恢复,一季度投资、消费降幅分别比前2个月收窄8.4个、1.5个百分点。预期方面,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回升16.3个、22.7个百分点,双双重回荣枯线以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指出,中国经济出现的复苏趋势令人鼓舞。
④ 我国一季度GDP达270178亿元,中国经济面临着哪些挑战
我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房地产市场捆绑了中国的经济、普通老百姓的消费能力比较弱以及实体经济的融资比较困难。
中国一季度的GDP已经达到了270,000亿元人民币,这对于中国来说依然创造了奇迹,因为一季度已经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国家依然能够获得如此好的成绩。同样中国的经济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所以必须要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借项解决。
众所周知,房地产市场已经捆绑了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确实靠着房地产市场的推动,才能够获得现在的成绩的,但是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经济的转型,所以必须要减少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依赖,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中国的经济结构变得更健康。
中国的经济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是非常明显的,中国的问题是需要靠发展才能够解决的,普通老百姓的收入也是需要靠发展才能够解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⑤ 一季度中国各地的GDP释出 ,各地经济的压力在哪里
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8%。地方层面,一季度新疆GDP同比增长7%,领跑全国;江西增长6.9%,位居第二;湖北和福建均增长6.7%,并列第三。增速6%以上的省份还有:贵州(6.6%)、山西(6.5%)、西藏(6.4%)、湖南(6%)、海南(6%)。
一季度的报告指出,全国共有23个省份的GDP,超过了全国的增速这个指标,尽管不是很好,但是在疫情当下还是值得表扬的。
大家可能会发现,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东西也在慢慢的上涨,这些都是因为国际局势而导致的,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国际局势的变化正在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现在只能希望战争,赶快结束,否则的话,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压力会越来越大。
当然我对中国的经济还是非常有信心的,今年依然能够实现稳步的上涨。
⑥ 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中国经济数据,我国的GDP有何变化
一、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发展基础更加巩固
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32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8402亿元,同比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07154亿元,同比增长14.8%,两年平均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96611亿元,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4.9%。
二、生产形势不断向好,发展动力持续激发
二季度,夏粮夏油再获丰收,生猪生产快速恢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拉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5%。工业生产持续较快增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拉动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4%,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占GDP的比重为28.3%,比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占比回升态势已延续三个季度。
上半年,工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较快,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为15.9%、17.0%、21.0%、29.1%、13.6%和20.3%,合计拉动经济增长9.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6.6%。
三、消费拉动作用明显,投资净出口协同发力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显着。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1.7%,拉动经济增长7.8个百分点。
投资需求拉动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上半年,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9.2%,拉动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4.4%。
净出口需求延续增长势头。稳外贸成效继续显现,进出口增势良好。上半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9.1%,拉动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
四、新动能助推经济恢复,新业态释放市场活力
新动能发展势头良好,新兴产业表现活跃。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2.6%和22.8%,分别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7和6.9个百分点。服务业重点领域企业营业收入保持快速增长,1月份至5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7.6%和28.3%。
夏粮生产再获丰收 生猪产能持续释放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 李锁强
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毫不松懈抓紧抓实粮食生产,夏粮再获丰收,为实现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生猪生产快速恢复;主要农产品市场供给充足,农产品价格总体平稳。农业经济形势总体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夏粮生产再获丰收,增产59亿斤
2021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916亿斤,比2020年增加59.3亿斤,增长2.1%;其中小麦产量2687亿斤,增加52亿斤,增长2.0%。
夏粮播种面积恢复性增长,扭转了连续五年下滑势头。2021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3.97亿亩,比上年增加398.2万亩,增长1.0%;其中小麦播种面积3.44亿亩,增加300.4万亩,增长0.9%。
夏粮单产稳步提高,连续三年保持增长。2021年全国夏粮单产367.7公斤/亩,比上年增加3.8公斤/亩,增长1.1%;其中小麦单产390.9公斤/亩,增加4.2公斤/亩,增长1.1%。
二、畜牧业保持稳定增长,生猪生产快速恢复
上半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429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802万吨,增长23.0%。猪肉产量快速增长,牛羊禽肉产量稳定增长,禽蛋产量有所下降,牛奶产量保持较快增长。
生猪产能持续释放,存出栏同比大幅增长。二季度末,生猪存栏43911万头,同比增加9915万头,增长29.2%,比一季度末增长5.6%;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564万头,同比增加934万头,增长25.7%,比一季度末增长5.7%。上半年,生猪出栏33742万头,比上年同期增加8639万头,增长34.4%;猪肉产量2715万吨,增加717万吨,增长35.9%。
三、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总体平稳,部分品种价格涨幅较大
二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1%,受生猪价格下降影响,涨幅比一季度回落7.7个百分点。
分类别看,二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呈“三升一降”的特点。其中,农业产品价格上涨11.3%,涨幅比一季度回落6.6个百分点;林业产品价格上涨4.7%,涨幅比一季度扩大3.2个百分点;渔业产品价格上涨17.3%,涨幅比一季度扩大12.9个百分点;饲养动物及其产品价格下降15.6%,降幅比一季度扩大14.5个百分点。
工业升级态势明显 企业利润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 江 源
2021年上半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持续巩固,工业经济继续稳定恢复,产能利用率处于近年较高水平,出口保持快速增长,企业效益改善。
一、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产能利用率水平较高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增速高于疫情前水平。1月份至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增速较一季度回落8.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为7.0%(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较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增速略高于疫情前水平。产能利用率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1月份至6月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9%,较去年同期提高6.8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为近年来较高水平。
二、工业升级态势明显,新动能成长壮大
装备和高技术制造业引领作用凸显。1月份至6月份,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2.8%、22.6%,明显高于其他行业板块;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1.0%、13.2%,增速较一季度回升。电子和新兴产品快速增长。受新建投产、价格上涨、国产化替代效应拉动,1月份至6月份,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电子元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8.1%、41.7%、39.9%,部分电子器件产品生产增速达到近五年最高水平。另外,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电子计算机整机分别增长69.8%、52.6%、40.6%,两年平均增速均在20%以上。
三、原材料生产基本恢复,消费品生产继续改善
原材料行业平稳增长。1月份至6月份,原材料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两年平均增长6.0%,接近疫情前水平。消费品行业持续恢复。1月份至6月份,消费品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两年平均增长4.8%。
四、工业出口快速增长,重点商品出口强劲
工业出口交货值快速增长。1月份至6月份,我国工业出口交货值实现同比增长22.9%,两年平均增速为8.1%。十大主要出口行业均实现15%以上的较快增长,其中汽车、专用设备、电气机械、电子行业出口分别增长46.4%、33.7%、29.9%、17.6%,两年平均增速均在10%以上。抗疫相关物资出口大幅增长。医药制造业出口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增长势头,1月份至6月份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3.5%;防疫用品所需原料海外需求旺盛,拉动化纤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增长51.8%。
五、工业企业盈利增加,经营状况继续改善
工业企业利润较快增长。1月份至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3.4%。营业收入利润率有所提升,1月份至5月份为7.11%,同比提高2.05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持续缩小,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减少29.6%。
能源供需稳定恢复 清洁能源占比提高
⑦ 2021年中国gdp与美国差多少
同样根据IMF预测,2021年中国GDP为8.2%,美国为3.1%,增速差回落到5.1%。
物价上涨,直接影响的就是消费,物价太高,消费自然就会萎缩。因此,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并不好。前几日,美国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经济数据,完成名义GDP为58189亿美元,环比年化增长仅为2%,比二季度少了4.7个百分点,增长大幅下滑。
从美国公布的数据来看,2021年一季度GDP为53678亿美元,同比增长0.3%;二季度GDP为57118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再加上三季度的数据,美国前三季度GDP为168985亿美元,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同比增长5.7%。
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是消费:
占比高达70%。在2018年,美国消费支出创造的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7%,美国是世界第一大消费国。因此,物价上涨对美国经济发展很不利,直接影响到消费。如果在第四季度,仍然不能有效地控制通胀率,那必然还会影响。
相比而言,中国则有所不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完成名义GDP为2909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换算成美元是44966.14亿,比美国少13223亿美元。增速比美国高一点,不过低于我国第一季度的18.3%,第二季度的7.9%。
⑧ 2022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这一成绩属于什么水平
这个成绩在国际上已经达到了前5名的水平了,中国属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一季度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是我们国家的GDP的成绩依然是非常亮眼的。
我相信很多人都已经关注到了,我们国家的GDP在第一季度已经实现了超过270,000亿元的成绩,从这个数据就可以看得出来,中国的发展是非常具有潜力的,而且中国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
众所周知,美国是全球最发达的一个国家,并且美国的GDP排名第一,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毫不逊色于美国。中国属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每年所能够获得的GDP收入可以达到1,000,000亿元。
总而言之,我们国家第一季度所取得的成绩是非常不错的,如果照此速度发展的话,我们国家今年能够实现超过1,000,000亿元人民币的收益。中国会把更多的钱用于基础设施投资的,毕竟我们国家发展的宗旨是为了普通老百姓服务的。
⑨ 2021年一季度gdp
2021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一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两年平均增长3.4%。目前,全国主要农区气候条件总体有利,春耕春播进展顺利,冬小麦总体长势略好于常年。
GDP的特点
GDP一般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按国家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公认为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也是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它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出产的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理论上计算结果相同。
⑩ 2022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这一数据意味着什么
2022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这一数据意味着什么?
6、房地产行业被调控很长时间了,如果调控措施有意放松一点,对经济的拉动就会立竿见影。所以,保持中国经济适度增长,我们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