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通渭县在中国的什么地方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08°48'到105°39',北纬34°30'。东界秦安,南临甘谷、武山县, 北接会宁、静宁县,西邻陇西、定西县。东西长78公里,南北宽64公里,总面积2908.5平方公里。耕地185.3万亩, 其中粮田132万亩,经济作物23.8万亩。全县辖2镇21乡332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2440个合作社,总户数92125户,总人口442451人,其中农业人口42.7万人,非农业人口1.5万人。
通渭县辖6个镇、12个乡:平襄镇、马营镇、鸡川镇、榜罗镇、常河镇、义岗镇、陇阳乡、陇山乡、陇川乡、新景乡、碧玉乡、襄南乡、李店乡、什川乡、三铺乡、华岭乡、寺子乡、北城乡。
通渭县历史悠久,开发较早,距今已有四、五千年。西周为羌戎地区,秦属陇西郡,汉初始置平襄县,属天水郡。宋置通渭县,元属巩昌路,明清属巩昌府,建国后于1956年划归定西专区所辖至今。
㈡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的邮政编码是什么
定西市通渭县邮政区码:
743300
通渭县,隶属于甘肃省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东侧,介于东经104°57′~105°38′、北纬34°55′~35°29′之间。东南、南分别与天水市秦安县和甘谷县接壤,
㈢ 通渭县的邮政编码是多少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常家河镇的邮政编码是743312
74代表甘肃省
743代表定西市
7433代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
743312则代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常家河镇
㈣ 甘肃省通渭县的人文地理
通渭县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有小麦、莜麦、扁豆、速效豆、谷子、糜子、玉米、洋芋、荞麦等17个种类。经济作物有胡麻、蔬菜、瓜果、药材、花卉等上百个种类。工业主要有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建材业。年产量最大的有粉丝、味精、淀粉、地毯、水泥、毛衣裤等二十多种产品。其中“飞天牌”粉丝获全国食品博览会银奖,“温泉牌”味精获全国食品博览会银奖,为部级优质产品,两项均被列为甘肃省名牌产品;仿古地毯获全国优质进出口产品银奖。交通有西兰、华双、马陇等3条国家干线公里,有17条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县城距省会兰州180公里,横穿全县的310国道已经建成。通渭县文化底蕴深厚,境内发现有温家坪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战国时代秦长城遗址,历史上有东汉末年的着名“夫妻诗人”秦嘉、徐淑、明代工部尚书赵荣、开封知府王瓒、清代“陇右真儒”李南晖、四川按察使牛树梅等文化名人。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杨子恒(通渭马营人)、中科院院士姚檀栋(通渭三铺人)之后,又一通渭人尚永丰(李店人)将当选为中科院院士。通渭也是中国工农红军途经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地方之一,县内建有榜罗红军长征纪念馆、义岗红军烈士陵园、红军长征纪念碑等革命纪念建筑,红军长征榜罗会议遗址已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100个景点之一,“通渭小曲”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通渭群众酷爱书画,习字作画蔚然成风,1993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特色小吃荞圈圈 通渭人喜欢吃荞圈圈。通渭荞圈圈以开水烫荞面,拌少量小苏打,调成糊状,旋入特制的木勺或铁勺中,用八成热的油炸至棕红色捞出。瞬时香气四溢,入口松软香酥,口感丰润细腻,加之天然的甜味,让人垂涎,咀嚼时别有风味。 通渭人喜欢吃荞圈圈有一段美丽的传说。传说先祖时期牛谷河畔土地肥袄,各种粮食都是多穗的。一年收的粮食当年吃不完,好多人不敬天道,暴殄天物,懒惰不思农事。玉皇大帝一天下界游玩,看见有人随意糟蹋粮食。玉帝很生气,便要惩罚百姓,命“牛神”将五谷杂粮在三个时辰内全部捋为单穗。“牛神”奉命行事,用了足足三个时辰才拔完了所有五谷。“牛神”见荞麦似乎不是什么正经庄稼,便不想劳神了。看看时辰已到,便顺手捋了一把,不想捋破了手指,“牛神”便匆匆去复命。荞麦染了“牛神”的血,茎杆、叶脉都变成了红颜色,长得特别快,一旬一收,牛谷河畔的通渭百姓靠吃荞麦才免于饿死。“牛神”也因为没有完成玉帝的命令被罚永远到人间劳作。从此以后,百姓都一心向善,但老天的惩戒不可不记,荞麦有活命之恩,用荞麦面做成圈圈意在让百姓完完全全记住不能随意糟蹋粮食。荞圈圈中间做成空的就是告诉后代不勤俭持家就是坐吃山空。 通渭荞圈圈含有其它食品所不具有的芳香甙味,吃起来清香可口。荞面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钙、磷、铁、镁、钾和微量元素等,以及丰富的维生素B1、B2、E、P、C,其含量都高于其它粮食作物。人体必需的赖氨酸、精氨酸、烟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也很高。荞面含有其它主食中所没有的叶绿素和卢丁。卢丁有软化血管、保护视力和预防脑血管出血的作用。荞面中所含的苦味素,有清热、降火、健胃之功效。所以,荞面被人们誉为“益寿食品”、“长寿食品”。荞面食有杀肠道病菌,消积化滞,凉血解毒,解湿,治肾炎、禁口痢疾、绞肠痧、汤火灼伤的功能。在临床上还可用荞麦治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炎、心脏病、肥胖病以及预防微血管脆弱等症。荞面还有较好的抗癌作用,特别对老年疾病具有很好的医疗功效。因此,油炸的荞圈圈以其营养丰富,口外香甜,老少皆益成了通渭的一道美食。 甜醅子 甜醅子是通渭的传统小吃,又名酒醅子,其原料有三:一为莜麦,二是青稞,三是小麦。做法相同。 做法是将莜麦或青稞(去外皮)簸净,清水洗去杂质,入锅煮熟(表层开口),沥出凉冷,加入甜醅曲和匀,装进坛中密封,保持恒温(15℃上下),经3~5天发酵,开坛食用,醇香、清凉、甘甜,夏能清心提神,冬则壮身暖胃。 清明一过,便是普遍制作甜醅子的时节,甜醅子的主要原料和米酒有些区别-是麦子类,其品种有二,一是莜麦所制,二是青稞所制,表稞是青藏高原独有的原料。两种做法大致相同,制作时先拣去莜麦或青稞的瘦凿,再把莜麦装入口袋或放在编制簸箕内再三搓拌,去其浮皮,青稞则要舂净精皮,然后放进锅内煮八成熟捞出放案上晾,以份量多少比例加入曲子拌匀,入瓷盆内,置热炕头或灶上捂严发酵,待两三天闻到清香酒味时便成。此物吃起来又香又异,还有醇芳的酒汁,故名甜醅子。 甜醅能否发酵成功关键在于掌握温度,而揭盖时间却因季节而不同,这就全凭酿造者的经验了。更值得一提的是,甜醅发酵时反复生成的甜醅酒可谓稀罕之物,醇美香甜,营养价值高,夏季食用避暑效果尤佳. 甜醅极受群众喜爱,除居家酿制自食外,出售者亦不少。无论在县城的大街小巷还是村集镇市上,随处可见甜醅摊。一根扁担两只箩筐,脸盆里满是白生生、蜜旺旺的甜醅。一碗下肚,甘甜如饴,满嘴生津,倍觉神清气爽,这酒香醇厚的甜醅实在是让人受用无比。 酿皮 酿皮是通渭着名的地方风味小吃,其做法是将面粉用凉水和成硬团,然后在清水中揉搓,这样可以使面粉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分离。淀粉沉淀后,倒去清水,加放食碱,调成面浆,舀入平底盘上笼蒸熟,凉冷后切成筷子粗细的长条即可。面粉中的蛋白质则另外蒸熟,切成薄片,随碗搭配。一碗黄亮透明的酿皮子,加上油泼辣椒、精盐、酱油、蒜泥、芥末、香醋、芝麻酱等调料,再加一小撮青菜,具有色艳味美、油浓汁足、凉爽利口、喷香解暑之特点。酿皮食法多样,既可当主食,又可当菜看,可凉可热,四季皆宜,深受大众欢迎。
㈤ 通渭县的邻县有哪几个
通渭县的邻县有
东南、南分别与秦安、甘谷县接壤,
西南、西分别与武山、陇西县相邻,
西北、北、东北分别与安定区、会宁和静宁县毗邻,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东侧,介于东经104°57′~105°38′、北纬34°55′~35°29′之间,海拔为2521~1410米,平均海拔1970.5米。
东南、南分别与秦安、甘谷县接壤,
西南、西分别与武山、陇西县相邻,
西北、北、东北分别与安定区、会宁和静宁县毗邻,
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连结兰州、白银、平凉、天水等地的重要枢纽。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国田径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县”、“中国红豆草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㈥ 通渭有那几个乡镇
通渭下辖18个乡镇、332个村、10个社区,县政府驻平襄镇,末常住人口40.79万人。
通渭县共辖14镇4乡:平襄镇、马营镇、鸡川镇、榜罗镇、常河镇、义岗镇、陇阳镇、陇山镇、陇川镇、碧玉镇、襄南镇、什川镇、华岭镇、北城铺镇、新景乡、李店乡、三铺乡、寺子乡。县政府驻平襄镇西街64号。
通渭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拥有草畜、玉米、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通渭县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6)中国的通渭县在哪里扩展阅读:
通渭县位于甘肃中部,定西市东侧,介于东经104°57′~105°38′、北纬34°55′~35°29′之间,东西长78公里,南北长64公里,东南、南分别与秦安、甘谷县接壤,西南、西分别与武山、陇西县相邻,西北、北、东北分别与安定区、会宁和静宁县毗邻,总面积2908.5平方公里。
通渭县为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7.7℃,冬季最低气温一般在-20℃左右,夏季最高气温一般在30℃左右,年温差较大。无霜期147天,无霜期120~170天,年降水量380毫米左右,日照时数2100~2400小时,年蒸发量1500毫米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通渭县
㈦ 通渭是哪个省的
通渭是甘肃省的。
通渭:是甘肃省定西市下辖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东侧,东南、南分别与天水市秦安县和甘谷县接壤,西南、西分别与天水市武山县和定西市陇西县相邻,西北、北、东北分别与定西市安定区、白银市会宁县和平凉市静宁县毗邻。
通渭县境内重要的革命历史遗存主要有“榜罗会议”革命遗址、通渭县城红军长征文娱晚会遗址。
㈧ 甘肃定西市通渭县那地方的生活条件和地势条件怎么样啊好不好呢
生活条件还蛮不错的!地势条件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东侧,介于东经104°57′~105°38′、北纬34°55′~35°29′之间,海拔为2521~1410米,平均海拔1970.5米。东南、南分别与秦安、甘谷县接壤,西南、西分别与武山、陇西县相邻,西北、北、东北分别与安定区、会宁和静宁县毗邻,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连结兰州、白银、平凉、天水等地的重要枢纽。
㈨ 通渭县温泉的通渭县简介
甘肃省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东部,距省会兰州160公里,距天水旅游区仅80公里,是敦煌莫高窟至天水麦积山旅游线上的中转站,境内310国道、靖天公路、通甘公路、马陇公路横穿县城,交通非常便利,通渭县是红军长征红二十五军、红一、二、四方面军途经之地。1935年9月27日由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通渭重镇榜罗,并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即“榜罗镇会议”,作出了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正确战略决策,红军从榜罗镇出发经通渭温泉,于29日进驻通渭县城,毛泽东在县城文庙街小学接见一纵队第一大队先锋连全体指战员时,首次朗诵了他那气势磅礴的《七律·长征》诗篇,9月30日晚,在县城南园体育场举行了盛大的文娱晚会。2004年底,“榜罗镇会议纪念馆”革命遗址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通渭自古历史悠久,属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的汇合区,中原文明和西部文明的交汇点,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有东汉着名夫妻诗人秦嘉、徐淑、明代工部尚书赵荣、开封知府王瓒、清代“陇右真儒”李南晖,四川按察史牛树梅等历史文化名人。自1993年以来,通渭县被国家有关部委相继授予“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田径之乡”、“中国红豆草之乡”和“全国体育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㈩ 甘肃省通渭县2016年艺术节在几月几曰举行
甘肃省通渭县2016年艺术节在8月16日至18日举行。
2016年8月16日至18日通渭举行书画艺术节暨全国农民书画展。
据了解,定西市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自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县以来,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境内发现的古遗址和彩陶,属“仰韶”“齐家”文化。通渭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榜罗镇会议革命遗址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近年来,通渭温泉逐渐成了其养生旅游的一大品牌,知名度日益提升,通渭温泉被冠以“陇上神泉”的美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据介绍,8月16日至18日,第五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通渭书画艺术节暨全国农民书画展将在通渭县城举办,届时将举办敦煌壁画临摹作品展、唐卡艺术展、通渭书画论坛、通渭地方戏曲展演等多项精彩活动,全国书画名家将云集通渭,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交流活动,通渭诚邀兰州人走进通渭,观光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