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孔明生活在什么地方
孔明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毛头星,青州人氏,与弟弟孔亮同为宋江的徒弟。他原是孔家庄大少爷,后在白虎山落草,并联合二龙山、桃花山攻打青州,而后又一同加入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六十二位,上应地猖星,担任守护中军步军骁将。征方腊时病死于杭州,追封义节郎。
人物经历
孔明是青州人氏,居住在白虎山下孔家庄,是庄主孔太公长子,人称毛头星。他曾收留犯下命案的宋江,因好习枪棒,得宋江点拨武艺,遂与弟弟孔亮一同拜其为师。[1]
折叠大闹青州
形象插画武松投奔二龙山途中,路经孔家庄,在庄外酒店吃酒,与孔亮发生误会,将其痛打一顿。孔亮去寻孔明相助。二人纠集庄客,在庄边溪水中捉到了醉倒的武松,绑入庄内拷打。宋江认出武松,将其救下。孔明兄弟与武松消除误会,并热情招待。之后,宋江与武松一同离去。
孔太公死后,孔明兄弟与本乡一个财主发生争执,竟将财主满门良贱全部杀死,因官府捕捉甚紧,只得反上白虎山,聚集五七百人,打家劫舍。但叔父孔宾却因居住在青州城内,被知府慕容彦达捉下,监在牢中。二人遂点起山寨喽啰,攻打青州,欲营救孔宾。呼延灼当时正带兵征剿桃花山的李忠、周通,闻讯回师青州,在城下与白虎山兵马相遇。[2]
孔明出马迎战呼延灼,却因“武艺不精”,被呼延灼活捉。呼延灼又纵兵掩杀,大败孔亮。慕容彦达将孔明打入大牢,与孔宾一同收监。孔亮败逃途中,遇到二龙山的鲁智深、武松等人,请他们出兵搭救兄长。鲁智深聚集二龙山、白虎山、桃花山三寨兵马,联兵攻打青州,并让孔亮上梁山求援。宋江亲自率军下山,会合三山兵马,降服呼延灼,攻破青州,将孔明、孔宾救出。孔明兄弟遂与鲁智深、李忠等三山头领一同加入梁山。[3]
诸葛孔明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人物生平
折叠躬耕陇亩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时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病逝;汉献帝已从长安李傕手中逃出,迁到了曹操的许县。诸葛亮此时已16岁,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干。
他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迎娶她。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但也有一种说法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
折叠隆中对策
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于新野。后来司马徽与刘备会面时,表示:“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此时只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 诸葛亮又受徐庶推荐,刘备希望徐庶引亮来见,但徐庶却建议:“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
刘备便亲自前往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史称“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相见后,刘备便叫其他人避开,对他提问:““现今汉室衰败,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失去大权。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与能力,想以大义重振天下,但智慧、谋略短小、不够,所以时常失败,直至今日。不过我志向仍未平抑,先生有没有计谋可以帮助我?”
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后世称之为《隆中对》。刘备听后大赞,力邀诸葛亮相助,于是诸葛亮便出山入幕。刘备常常和他议论,关系也日渐亲密。关羽、张飞等大感不悦,刘备向他们解释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般,希望诸位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等便不再抱怨。 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是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
折叠赤壁大战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之妻刘琦后母蔡氏屡进谗言,刘表对刘琦渐渐不悦。刘琦数次向诸葛亮请教自安之术,但诸葛亮每每推辞,刘琦便在一次饮宴时用上屋抽梯之计令诸葛亮说出解决办法,诸葛亮便反问刘琦:“你不见到春秋时期申生在内而有危险,但重耳(指的是晋文公)在外却可得安吗?”当时黄祖被东吴杀害,刘琦便上荐为江夏太守外求自保。同年八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位,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刘备在樊城知道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并大破刘军。
刘备败走夏口,而孙权之前又派鲁肃到来观察情况,并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作说客,与鲁肃结为朋友。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先用二分法给孙权两个选择,“如果能以吴、越的军力与中原之国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断交”;另一个选择则是激将法,“如果认为不能抵挡,为何不停止军事行动,向北方称臣呢!”孙权却反问诸葛亮,刘备又何解不投降。诸葛亮便提高刘备身价,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以向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孙权大怒,誓言不会向曹操投降,但却有所担心,刘备还有多少兵力战斗。诸葛亮最后才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最后肯定地说曹操必定可打败。孙权十分高兴,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
诸葛亮随军回到刘备处;十一月,曹操大军在赤壁遭遇孙刘联军火攻,曹操军遭受了非常大的损失,而此时曹操军中又爆发瘟疫,曹操不得已引军北还
Ⅱ 诸葛亮是河南南阳人,还是山东临沂人
汉末三国时期,刘备邀请诸葛亮加入孙康操,在赤壁战役中击败曹军。三国鼎立,占领荆州。刘汉忠之后,又抓获了刘汉忠。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诸葛亮赢得汉中。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襄侯爵。他率领宜州牧,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诸葛亮死后,在五丈园(今陕西宝鸡岐山)逝世,享年54岁。作为三国史上最受欢迎的人物之一,诸葛亮从何而来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都认为自己是孔明的第二故乡。
四
最后,就诸葛亮而言,跟着他叔叔诸葛轩去荆州的刘彪,他自然会在荆州。据史料记载,汉咸平初年,荆州总督刘彪迁到襄阳。相应地,河南省南阳市在东汉后期属于曹操。考虑到刘备三次来请诸葛亮,后者显然不在曹操的势力范围之内。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还说自己“在南阳工作过”?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古代南阳”的范围包括现在的河南、湖北等地区。汉代南阳县的管辖范围相当于河南省熊耳山以南的叶县与内乡县之间、湖北省大洪山以北的英山与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也就是说,诸葛亮工作过的隆中,原来在古代南阳一带,现在却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一带。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Ⅲ 中国孔明是哪里人
诸葛亮是琅邪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南)人 后避难到南阳郡.
在诸葛亮<出师表>里自称"臣本布衣,躬耕与南阳"
但是至于诸葛亮到底是现在的河南南阳还是湖北襄阳,
史学界争论未止,
但是作为有学术权威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在编写教材的时候,由于一些原因(不可告人),在南阳的注解上写到"南阳,古郡名,在现在湖北襄阳",对于这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学术界颇有争论,
Ⅳ 诸葛亮的祖籍在哪里
诸葛亮的祖籍是在徐州琅琊阳都,是现在的山东省沂南县。
葛氏原住诸县(今山东诸城),后因故迁移至阳都县(今山东临沂沂南县)居住。在此之前,阳都原有一支“葛”姓的家族,当时的人们受传统的宗族观念影响,为了便于将这支“葛”姓与诸县“葛”姓区别开来。
就称其为“诸葛”(另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家乡而改为“诸葛”),即诸县迁来的葛氏。之后,诸葛家族也慢慢接受了这种叫法,并自称起来。
(4)孔明现在中国哪里扩展阅读
根据史书记载,当年陈胜还未称王时,葛婴率部队前往九江,在那里遇见了楚国的后裔襄疆,葛婴为求得正统,便拥襄疆为楚王。
但随后便传来陈胜称王的消息,葛婴因一臣不能事二主,就把襄疆又杀了,并随即返回陈县拜见陈胜,并报告了这件事情。陈胜却因此怀恨在心,过后找了一个借口将葛婴斩杀。
但到了西汉文帝时,文帝为追录葛婴反抗暴秦的功劳,赐封葛婴的孙子为诸县(今山东省诸城县西南)侯,并世居于此。葛氏为感念文帝功德,遂将“葛”姓与地名合并改称 “诸葛”。东汉时诸葛氏族由诸县迁至阳都居住。
Ⅳ 诸葛亮老家在哪里
因为地域文化的发展,关于诸葛亮的故居,今南阳市与襄阳市有了较大的争议。
根据原始史料记载,《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诸葛亮在《出师表》文中说道,自己当初还是平民的时候,是在南阳耕种的。东晋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中提到,诸葛亮的家在南阳郡所属的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
史书中记载的南阳在古代是为郡治,而现在的南阳和襄阳都是市,古代郡的疆域范围大于如今的市,南阳市在古代是个县,名叫宛,属于南阳郡管辖,诸葛亮所在的邓县离襄阳县只有二十里。如今,现代南阳市的卧龙岗和襄阳市的隆中形成争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南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Ⅵ 三国演义诸葛亮是哪里人
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 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 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6)孔明现在中国哪里扩展阅读:
诸葛亮擅治军,陈寿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就曾提到,诸葛亮“治戎为长”。
建兴三年(225年)5月,诸葛亮大军渡过泸水,进入益州郡。在克服了气候、地形、运输等困难后,在味县(今云南曲靖)以北地区追上了孟获的部队,经过激战,击败了孟获的部队,生擒孟获。接着,诸葛亮大军南下到达味县地区与李恢的部队会师。
随后,大军向西挺进,进兵滇池(今云南晋宁东),并分兵平定了四周的部族。建兴三年(225年)秋。整个战役胜利结束。
Ⅶ 诸葛亮的故乡在哪里
诸葛亮故乡是南阳郡所属的邓县。
根据原始史料记载,《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诸葛亮在《出师表》文中说道,自己当初还是平民的时候,是在南阳耕种的。
东晋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中提到,诸葛亮的家在南阳郡所属的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史书中记载的南阳在古代是为郡治,而现在的南阳和襄阳都是市,古代郡的疆域范围大于如今的市,南阳市在古代是个县,名叫宛,属于南阳郡管辖,诸葛亮所在的邓县离襄阳县只有二十里。
(7)孔明现在中国哪里扩展阅读:
诸葛亮初出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