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是历史上最早使用年号纪年的国家,后来才传播到日本,那公元1年是什么朝代
公元1年是汉朝。
公元1年为中国的汉平帝时期。
汉平帝刘衎(公元前9年-公元6年1月或2月),原名刘箕子,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母卫姬,西汉第十四位皇帝。
汉哀帝于元寿二年六月二十七戊午日(公元前1年8月15日)病死后,王莽为便于弄权,不肯立年岁较长的君主,于当年七月迎立年仅9岁的中山王刘衎入宫,九月初一辛酉日(公元前1年10月17日)即位为帝。次年改元元始。元始五年十二月丙午(实际上十二月没有丙午日)刘衎去世,一说被王莽毒杀,刘衎死后葬于康陵(今陕西咸阳西25里处)。
B. 公元元年是谁定的
公元不是具体某一个人定的,而是根据西方耶稣出生的那一天定的,公元是纪年法称谓,为纪年体系,该纪年法是以耶稣诞生为公元元年,公元元年之前的称公元前。
公历纪年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在儒略历与格里高利历中,在耶稣诞生之后的日期,称为主的年份AnnoDomini。而在耶稣诞生之前,称为主前BeforeChrist。但是现代学者为了淡化其宗教色彩以及避免非基督徒的反感,而多半改称用“公元”与“公元前”的说法。
通用
西元纪年在八世纪以后才被西欧基督教国家应用。即使教皇也一直是用在位期间为纪年记录文件的。到了十一至十四世纪的时候,西元的概念才普及,而西元成为世界主流也是欧洲殖民的结果,同时也传播了格里历,成为国际通行的纪年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法、纪年采用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西元纪年,但仍然并用我国传统农历,这是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协商决定的,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应采用现代世界大多数国家公用的纪年制度,即用西元为新中国的纪年。
C. 公元元年是那个朝代,为什么定那一年呢
公元1年,属公元1世纪00年代。中国为辛酉年(鸡年),汉平帝元始元年,中国处于汉朝时期。
公元元年,也称公历纪年,或称基督纪年。“公元”产生于公元6世纪。当时,为了扩大教会的统治势力,僧侣们几乎把任何事情都附会在基督教上。公元525年,一个叫狄奥尼西的僧侣,为了预先推算七年后(公元532年)“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耶稣出生于古罗马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284年的说法,主张以耶稣出生之年作为起算点的纪年方法,这个主张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教会把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的284年作为公元元年,并将此纪年法在教会中使用。
西元纪年在八世纪以后才被西欧基督教国家应用。即使教皇也一直是用在位期间为纪年记录文件的。到了十一至十四世纪的时候,西元的概念才普及。而西元成为世界主流也是欧洲殖民的结果,同时也传播了格里历,成为国际通行的纪年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法、纪年采用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西元纪年,但仍然并用我国传统农历,这是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协商决定的。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应采用现代世界大多数国家公用的纪年制度,即用西元为新中国的纪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四项决议的第二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西元”。
(3)中国公元元年是哪个国家定的扩展阅读
世界各国关于纪年的方法有很多,还有干支纪年法、道教历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天文纪年法、历史纪年法等。另外,还有佛教纪年、伊斯兰教纪年、犹太教纪年、日本纪年、希腊纪年等。
在中国,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历法。从黄帝纪年开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组合起来,每60年为一个周期,至今(2019)是中国传统历法开元4716年。
由于公元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所以大多数对公元纪年有充分了解的科学家和世界上大多数权威天文机构,都明确支持21世纪始于2001年的说法。
D. 问,“公元”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的是谁定下的
公元也称为西元,是公历纪元或西历纪元的简称,为国际通用的纪年标准,以传说的耶稣诞生年为西元元年。以前在英文里“纪元前”是用B.C.来代表,“纪元后”是用A.D.来代表;B.C.是Before Christ开头字母的缩写,意思是“在基督诞生之前”;而A.D.则是拉丁文Anno Domini开头字母的缩写,意思是“我们活在主的时代”。西元6世纪的神学家主张耶稣是生于罗马建国754年,并且提案将这一年定位纪元元年,现在一般以耶稣诞生在西元前7-4年左右的说法最可信。不过在现代,由于公历记元的通用和标准化,英文的“纪元前”和“纪元后”往往分别用C.E.和B.C.E来代表;C.E是Common Era开头字母的缩写,意思就是“公元”,而B.C.E则是Before the Common Era开头字母的缩写,意思就是“公元前”。
公元纪年,也称公历纪年,或和基督纪年。它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为历史算起,在中国这一年正好是西汉平帝元始元年。以这一年为界,在此以前的时间称公元前多少年,在此以后的时间和公元多少年,或直接称XX年(注意,不能写成公元后XX年)。这就是纪年法。我国从1949年起开始采用公元纪年,现在的教材实际上也是把各种纪年方法换算成公元纪年来表达历史时间的,因此,公元纪年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纪年方法。
与公元纪年相关的两个概念是“世纪”和“年代”。每一个世纪为100年,从理论上讲,公元1年~公元100年为一世纪,公元101年~公元200年为第二世纪,…….,以此类推,但是按照习惯的用法,人们常把某个100年的最后一年作为下个世纪之首,如公元100年,人们并不把它作为一世纪的最后一年,而是把它作为二世纪的最初一年。这样公元一世纪中剩下99年,变成公元1年~99年,以后的每一个世纪仍是100年,即二世纪变成公元100年~199年,三世纪变成200年~299年,……..。公元前的世纪推算以此同理,所不同者,只是每一个世纪的推算要从绝对值大的年代向绝对值小的年代顺序进行,如公元前一世纪的为公元前99年到公元前1年。判定某一年在哪个世纪时,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即如果这个年份是两位数,即在1~99年间,那么这一年肯定是在公元一世纪里,如果这一年是三位数即在100~999年之间,那么把这一年的第一位数加上1,就可得到这一年所在的世纪。例如公元618年,第一位数为6,6+1=7,所以这一年是在公元7世纪里。如果这一年是四位数,即在1000以上,那么就以这一年的前两位数加上1,就可得到所在的世纪了。如1840年,前两位数为18,18+1=19,所以这一年在公元19世纪内。公历的一个世纪中,又分为早期(初期),中期,晚期(未期),或前半期后半期等。早期(初期),一般是一个世纪的前30年;中期,指一个世纪的中间50年。晚期(未期),指一个世纪的后20年;前半期和后半期是指一个世纪的前50年和后50年。
从理论是讲,每一个世纪分为几个年代,每一个年代为10年。但是习惯上人们并不具体称每个世纪的前20年(公元后的第一个世纪为19年)为某年代。而是笼统的称之为某世纪初,把以后的20~29年称为20年代,30~39年称为30年代,……,90~99年称为90年代。这样每个世纪实际上只有8个年代。在世界古代史教材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有几处用了“千年代”这个概念,如在讲古代印度河流域的城市遗址时说“这些城市开始兴建于公元前三千代中期”。一千年是一个“千年代”,公元前三千年代是指公元前第三个一拮年,即公元前3000~3001年之间。
在使用公元纪年时,应当指出的一点是:计算涉及跨公元前后的时间,与单纯的计算公元前或公元后的时间有所不同,即必须在计算出的 时间总数上减去一年,如计算公元前841年到1949年之间有多少年,正确的计算是841+1949-1=2789年,可以把这种算法归纳成一个简单公式“前后相加再减一”。这里之所以要减出一年是因为公元纪年不设公元0年,不能按照数学上的正负数的概念来计算跨公元前后的时间。
E. 公元1年是我国的什么朝代,又是根据什么来的
公元1年是我国处于西汉时期,汉平帝元始元年。
公元1年即公元元年,也称公历纪年,或称基督纪年,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为历史算起。
公元1年在中国的历史上是西汉王朝的汉平帝时期,元始元年。汉平帝公元前7年当上了皇帝,他继位的时候才9岁,政权主要在太皇太后王政君和她的侄子大司马王莽的手里,没过多久,西汉王朝就被王莽篡夺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创新”的王朝 - 新朝。
以公元1年为界,在此以前的时间称公元前多少年,在此以后的时间称公元后XX年,简称公元多少年,或直接称XX年。
(5)中国公元元年是哪个国家定的扩展阅读:
公元1年时的中国:
1、西汉的王莽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间接的导致了西汉的灭亡。王莽在这一年,通过各种手段窃取了西汉王朝的权力,在这一时期西汉外戚专政已经到了巅峰。这种情况一出来以后,西汉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灭亡,一时间民不聊生。
2、在文化上,佛教传入了中国,由此我国的文化体系,佛释儒三足鼎立的雏形开始形成。我国的文化体系,在这一时期充分形成,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在军事上,西汉的老邻居匈奴还是贼心不死蠢蠢欲动,继续蚕食着西汉的见图。
F. 公元元年是怎么定的
公元元年是以基督教里的耶稣诞生年来计算的,在中国这一年刚好就是西汉平帝元始元年,所以在这一年之前就是公元前,之后就是公元。公元又称西历或西元,是一个被国际社会广泛使用的纪年体系。其源自于以西方基督教信仰为主的国家,以当时认定
G. 公元元年是如何确定的
它是以相传的基督教耶稣诞生年作为历史计算的,在中国这一年正好是西汉平帝元始元年(辛酉年)。以这一年为计,在这一年之前的就是公元前多少年,在这之后的时间称公元多少年。
(7)中国公元元年是哪个国家定的扩展阅读:
辛酉年就是干支历的六十甲子中的一个,大概对应的公历年份如1921、1981、2041···(60年一周期)。公元年份,年份数除以60余1,或年份数减2,除以10的余数是9,除以12的余数是11,自当年立春起至次年立春止的岁次内均为“辛酉年”。
农历就是干支历,节气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的,干支不是以节气划分的,无论传统习惯还是官方历书皆如此(详见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编撰的《通用万年历》)。所谓干支纪年,也就是: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就相当于树干和枝叶。
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把它们按照甲子、乙丑、丙寅......(也就是天干转六圈而地支转五圈,正好一个循环)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一甲子。我国古人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干支纪年法。
H. 公元元年是怎么来的
公元,即公历纪元,原称基督纪年;它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为历史算起。
中国正式使用公立纪年:
1911年12月31日,孙中山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公历,所以便统计”的目的,建议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历(也称阳历)纪元,并以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的名义发布了《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中华民国采用阳历,期于一新耳目,与世界各强国共进文明,即以十一月十三日改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日。”
1912年1月1日,正式开始使用阳历纪年,称阳历1月1日为“新年”。
(8)中国公元元年是哪个国家定的扩展阅读:
中国公历使用:
1949年9月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作为历法与纪年。但是也并没有废除农历,现今的中国传统节日还是以农历为准。
I. 什么时候最早开始使用公元纪年,哪个国家
公元纪年的来历
国际通用的公历纪元。532年(中国南朝梁中大通四年),基督教僧侣狄安尼西提出,应从耶稣基督诞生之年开始纪年。后来人们就以传说中的耶稣诞生之年为元年。公元元年以前,称为公元前,其年份顺序倒数。公元元年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元年后,则仅称公元,其年份顺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公元纪年制度。除此之外,还有干支纪年法、天文纪年法、历史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等、佛教纪元、犹太教纪元以及希腊纪元、日本纪元等。
在中国,意为“基督以前”)表示,即用公元为新中国的纪年,公元前则以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四项决议的第二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
世界各国关于纪年的方法有很多,以后的年份叫公元某年。但应该注意:没有公元零年这一年。我国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采用公元纪年的,今年是公元2008年。532年(中国南朝梁中大通四年),基督教僧侣狄安尼西提出,应从耶稣基督诞生之年开始纪年,但同时采用中华民国纪年,每60年为一个周期,不过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是公元纪年法,这是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协商决定的。另外,还有伊斯兰教纪元。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意为“主的生年”)表示。后来人们就以传说中的耶稣诞生之年为元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使用的是“干支纪元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组合起来现行的公元纪年法是从所谓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这一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而没有“公元0年”.(英文 Before Christ 的缩写。
这种纪年体系开始在欧洲各国采用。中国从辛亥革命后的次年(1912年)起采用公历月。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