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哪个朝代养猪最多

中国哪个朝代养猪最多

发布时间:2022-06-16 20:53:58

1. 六七十年代,农村每户一个猪圈,为何现在很少见了

过去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基本上生活在农村的人家家户户都会养猪,而且家里面盖房子也会特地给猪留出一个猪圈。一个猪圈里面大概会有三五头猪,过年的时候能够拿肉去卖钱。因为那个时候的农村人没有什么出路,除了在家里面种田种地之外,只能够饲养一些家禽来挣钱,其实都是生活所迫。但是现在在农村走一圈基本上已经看不到猪圈了,也很少有人去养猪了,因为大家都出去打工了,没有人愿意再去辛苦的养猪。

如果养猪能够直接给农民带来很多的经济效益,相信很多人还是比较愿意养猪的,但是猪肉的价格一直以来总是起伏不定,有时涨有时跌。在猪肉比较小的时候,猪肉能够卖到20多块钱一斤,但是平时的话就是十几块钱一斤,甚至有的时候还不到10块。所以由于价格差距太大,一般人是不愿意去冒这个风险养殖的,不然的话可能会亏本。

2. 中国在哪个朝代就开始养猪

在华夏的土地上,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已开始饲养猪、狗等家畜。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其图形与现在的家猪形体十分相似,说明当时对猪地驯化已具雏形。

3. 中国哪个朝代更繁荣

不是这样,就算是“历史学家”从不同角度来说也有很多不同的答案。
所谓“繁荣富强”这个词代表了这几个标准
1.“繁荣”的意思是人口众多,各种新兴行业迅速发展。
要品评这一点,毫无疑问是现在,但是我们评论的是历史上的“朝代”,那应该是两宋时期,社会上商业发达,社会风气(尤其是南方)比较自由。由于市民生活的丰富,各种文化娱乐产业非常发达,最早的说书人和职业的体育竞技社团都可能出现在宋朝(历史有些证据,不能肯定但是决定在当时空前发达)。手工业,航海业,军事工业几乎是当时世界之最。中原王朝人口突破一亿,也是在两宋时期。这是盛唐无法比拟的,唐近300年历史,至始至终在户口数量上都没能超过隋朝的顶峰时期800多万户。排名第二的应该是明朝。
2.富。这一概念就朝代来说应该是衡量中央财政能力。(民间财富没有准确数据,也没法衡量)。但是每个朝代衡量的标准不一样。有的是用缗钱(铜钱)做标准,有的用粮食做标准,有的用金银做标准而且各时代这些“标准”购买力不同,标准不统一就没法准确衡量。
但是我们可以相对比较,在明代以后由于茶叶丝绸等商品对西方贸易的巨大顺差,使得东方的金银变得丰富起来,白银也成为社会主要流通货币之一。相比较而言,明朝虽然也经常财政赤字,但是比起清朝相对富裕。在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的时代,两宋比隋唐财政收入多,但是用的也多!也常常财政赤字。所谓富,都只是相对概念。但是我认为还是宋代和明代是最富有的,因为商品经济在这两朝代最发达,清代反而走了下坡路。宋和明无法准确比较。
3.然后我们来说“强”。这个没有分歧吧,武力。
唐代的强悍,宋代的软弱,明朝的悲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要注意,他们的主要对手是不同的。唐初,突厥就已经分裂,而且被隋朝打得七零八落,启民可汗还要尽力巴结隋才生存下来。唐初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就打败过突厥的几次大举入侵,后来的便桥之盟时李世民也对臣下说若不是国内不稳,消灭颉利易如反掌(见《资治通鉴》)。契丹也才刚刚起步不久,根本不是唐的对手,而不是唐本身实力深不可测,只怪对手太弱。后来与阿巴斯王朝的怛罗斯之战,还是落败了,固然有高仙芝本身指挥原因,但是唐帝国的实力并非当世无敌。
那么宋呢?他是最倒霉的。宋朝不仅面临两个强敌,而且其中一个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帝国”,而不是匈奴蒙古一类的部落政权。辽国和北宋最后是互相拖垮了对方,双双落败被女真蒙古一类的角色干掉(和现代双赢的概念相反,如同西方的萨珊帝国和东罗马拖垮对方然后让阿拉伯民族钻空子)。而且最倒霉的是宋朝还因为石敬瑭这家伙导致对辽国绝对的地理劣势和军事资源劣势(没好马)。
至于明朝运气是很好的,开国之初和唐朝差不多的景象,蒙古分裂,对手单一。但是明朝强于唐朝的就是从中原内部一直打到蒙古老家,灭了北元。朱棣就为了找个人,就能派郑和七下西洋炫耀国力,期间断断续续和蒙古不断摩擦,加上技术进步,明军火器比较先进,只要有名将镇守,欺负一下周边小国是经常的事。最后,明朝灭亡也和唐类似,在外族入侵和内部叛乱的双重绞杀下灭亡了。但是明亡于流民,唐亡于藩镇,制度上明要死的更有有杯具色彩一点,至少平民能量更大了(我们姑且恶心一下吧)。
明强还体现在末代军事力量还不错,还能有关宁铁骑这样的精兵撑着。

说了这么多,个人认为还是明朝综合起来比较强。但是明代特务横行,还好大多数是针对官员读书人而非普通百姓。金瓶梅这样少儿不宜的、水浒这样的造反教材(黑帮必读)都能流通,但是千万别牵扯到皇帝,就算你是孙悟空也不行。(西游记讽刺嘉靖修道就被禁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明万历年间得到发展,比宋更完善,军事上也没有宋那么窝囊,政治上文官集团在明代后期可以在某些领域超越君权而存在,清代反而各方面有所倒退。明不算美好,但是却不能掩盖他曾经的强大,即使清朝编修的《明史》错误百出,诬陷之心昭然若揭。但是我却说这是必然的,因为i=历史规律就是如此,正常发展下去,一代当比一代强。
最后啰嗦一句,唐代在当时的东亚地区来看,是绝对巨强。就相对强大而言,唐人似乎更有资格说强大。但是不是绝对强大。

4. 猪肉什么朝代上席

大概8000年前。
中国发现的早期人类生活遗址之一,是河北武安境内的“磁山遗址”,距今万年。当时的中国北方人已进入早期文明社会,出土的动物骨骼十分丰富,有兽、鸟、龟鳖、鱼、蚌等五大类,计23种,其中家畜家禽有猪、牛、羊、犬、鸡等。据《考古》(1977年第6期)《河北磁山新石器遗址试掘》一文,一期试掘时发现的猪骨来自11头猪,包括成年猪8只、仔猪3只,另有残骨23块。其考古结论是:“饲养家畜已经开始出现,从发现的猪、鹿、羊、牛、狗等动物骨骼已得到证明。”由此推断,8000年前中国人就开始养猪吃肉了。

5. 70年代末,中国第一位靠养猪发家的万元户,黄新文他后来怎么样

导语:很多人喜欢看富豪的成功自传,因为可以从中汲取到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来丰富自己,毕竟每个富豪,成功都有他一定的成功特质,比如勤劳,聪明等等,那么在新中国,就有这么一批人,他们通过自己能努力当上了国内的万元户,尤其是当时的第一人黄新文,更是成功。

结语:对于万元户的发家致富到后来的劳动力丧失,其实过程真的很让人感慨,但是劳动致富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如今的时代,只是增加了一条致富道路。但基础还是需要劳动努力付出,才能获得回报,对此小伙伴们,你们怎么看呢?

6. 那个朝代就有猪肉了

野猪首先在中国被驯化,中国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7. 中国农民什么年代开始广泛使用农肥的,就是知道给庄稼使用肥料

粪肥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重视施肥养地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优良传统。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中的纯农业定居者,我国先民很早就掌握了成熟的粪肥技术。至少在战国末期,人们发现猪粪尿和人粪尿等在猪圈中充分混合发酵后形成的肥料是最好的农家肥~

8. 中国什么地方养猪多

全国100强的养猪县域,也主要集中在从东北地区斜着一直拉到海南的带型走廊,同时在四川盆地和云南一带还形成了一个连绵的地区。现在我们再按入选养猪100强县的数量多少,再来做下养猪10强省份排次分析:
1、 辽宁省
共有16个县入围:昌图、黑山、开原、绥中、普兰店、凌海、铁岭、新民、庄河、辽中、彰武、台安、北镇、瓦房店、法库、康平。
这样多的县占到全省60多个县域近1/3的数量。
2、 湖南省
共有15个县入围:湘潭县、衡阳县、宁乡、衡南、湘乡、桃源、耒阳、洞口、双峰、武冈、浏阳、新化、常宁、祁东、衡东。
不愧为老牌的养猪大省。
3、 四川省
共有12个县入围:安岳县、仁寿县、中江、三台、简阳、仪陇、岳池、宜宾、宣汉、平昌、通江、资中。
天府之国农牧业非常之发达。
4、 吉林省
共有10个县入围:农安、德惠、榆树、梨树、公主岭市、舒兰市、磐石、双辽、长岭、扶余。
5、 云南省
共有10个县入围:宣威、会泽、陆良、罗平、富源、建水、师宗、宜良、镇雄、岳北。
6、 山东省
共有6个县入围:诸城、莱西、临朐、平度、莘县、莒南。
7、 河南省 安徽省、广东省
三个省各有5个县入围。
河南省:唐河、太康、固始、杞县、潢川。
安徽省:泗县、寿县、霍邱、定远、固镇。
广东省:高州、化州、新兴、信宜、遂溪。
8、 广西、黑龙江、江苏
三个省各有3个县入围。
广西省:博白、武鸣、兴业。
黑龙江:肇东、望奎、青冈。
江苏省:丰县、邳州、阜宁。
9、 河北省
共有2县入围:滦南、抚宁。
10、 湖北省、江西省、福建省、内蒙古、新疆
此五省各1个县入围。
湖北省:襄阳县。
江西省:高安。
福建省:光泽。
内蒙古:开鲁。
新疆:奇台。

9. 猪是哪个朝代有的

猪的历史要追溯到四千万年前。野猪首先在中国被驯化,中国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一、先秦时期

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商、周时代已有猪的舍饲。而后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对不同的猪加以区分的要求,商、周时代养猪技术上的一大创造是发明了阉猪技术。

二、汉代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养猪已不仅为了食用,也为积肥。这一情况促进了养猪方式的变化。汉代以前虽已有舍饲,但直至汉代时止,放牧仍是主要的养猪方式。当时在猪种鉴定上已知猪的生理机能与外部形态的关系,这对汉代选育优良猪种起了很大作用。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饲养方式逐渐代替了以放牧为主的饲养方式。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养猪经验日益丰富。

四、唐宋时期

隋、唐以后养猪已成为农民增加收益的一种重要手段。

10. 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饲养猪的

猪是大家及其熟悉的动物,为六畜之首,十二生肖属相中作为压阵排在最后,可见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历代流传下来的有关猪的文献典籍浩如烟海,如《泛胜之书》、《齐民要术》、《三农纪》、《本草纲目》等都有涉及猪与神话传说、语言文字、民俗风情以及饮食文化的关系。

隋、唐以来,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养猪已成为农民增加收益的一种重要手段。《朝野佥载》中载:“唐洪州有人畜猪以致富,因号猪为乌金。”即古代养猪专业户。又据《新唐书·卢杞传》记载当时官办养猪场数目有数千头,可见唐代我国养猪业的规模。

到了宋代,由于经济的发展对人们对饲养以及猪肉的质量提出较高的要求。苏东坡游历民间,因此尝过各地的猪肉,“熳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是东坡肉做法最真实的写照。《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北宋末年京都开封每天从南薰门赶进猪只的情况:“唯民间所宰猪,须从此入京,每日至晚,每群万头者。”说明当时城市发展对猪肉的需求程度和宋代养猪业发展的情况。

元代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强调“以农桑为急务”,因此养猪业也得到长足发展。王桢的《农书》在养猪技术方面创造发明一些可贵经验,书中提及:“江南水得多湖泊,取萍藻及近水诸物,可饲之。”把生长速度很快水草用来喂猪,扩大了饲料来源。《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提到我国浙江省衢州的农牧情景:“在这个地区,看不到绵阳,但有许多公牛、母牛、水牛和山羊,至于猪的数目则特别的多。”这都反映元代重视农区猪的饲养,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阅读全文

与中国哪个朝代养猪最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姓李的演员有哪些 浏览:805
中国一流哲学家有哪些 浏览:986
怎么炒黑胡椒意大利面 浏览:809
为什么印尼的快餐有脚臭味 浏览:832
意大利古代建筑有哪些 浏览:253
印度首富对严重疫情帮助多少钱 浏览:180
骑马怎么下中国战场 浏览:92
印度一瓶卵磷脂多少毫升 浏览:473
意大利知名女装品牌有哪些 浏览:374
印尼什么手串最好 浏览:342
英国商科读研怎么毕业 浏览:491
中国的重汽豪沃怎么样 浏览:950
英国蓝短猫可以干什么 浏览:912
在英国凡士林是什么 浏览:401
伊朗为什么用拖车 浏览:419
中国功夫运动员有哪些 浏览:298
伊朗的后院叫什么 浏览:881
英国扣船会怎么样 浏览:534
硫磺岛在中国的哪个位置 浏览:504
中国注册足球球员有多少人 浏览: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