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有多少姓韩的
根据2005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主持完成、袁义达 钟蔚伦主编的《当代百家姓》里所发布的百家姓最新顺序,韩姓排名26位。 韩姓起源 韩氏来源主要有四: 一、是出自姬姓 以邑为氏或以国为氏,为唐叔虞之后裔,韩侯为其得姓始祖。西周初年,周公灭唐后,封叔虞于唐,史称晋国,因建都在唐,故叔虞又称唐叔虞。春秋时期晋昭侯分封叔父成师于曲沃,造成分裂局面,后为曲沃武公统一。曲沃武公夺得晋国君位以后,灭掉了周成王之弟所建立的韩国,封其叔父姬万于韩,称为韩武子,武子的曾孙韩厥以封邑为氏,称韩氏。当时的韩地,在今陕西省韩城县以南。韩氏一直在晋国位列公卿。至战国初,韩厥的七世孙韩虔同赵氏、魏氏一起瓜分晋国,建立韩、赵、魏三国。起初,韩国建都于平阳,到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建都阳翟。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迁都于新郑,历经八代,至韩襄王仓于公元前230年被秦所灭。于是其宗室子孙以国为氏,称韩姓,并大多聚居在古时的颍川郡。到西汉末年,河南尹韩骞因躲避王莽之乱,移居古时的南阳郡,是为河南、陕西韩氏。 二、少数民族复姓改为韩姓 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正月,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北鲜卑族有三字姓“出大汗”氏,北魏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时,因“汗”与“韩”音相近,而把“出大汗”改为单姓“韩”氏。同时把鲜卑族的三字姓“破六韩”也改为单姓“韩”了。 明代甘肃临夏土司改“可汗”氏为韩姓。明代赐元人实哈塔为韩姓。 清朝满州八旗的“罕札氏”取“罕”与“韩”之谐音,改为韩姓。 清朝甘肃循化厅土司,是撒拉回人,也取韩为其族姓。 锡伯族哈斯胡里氏、韩吉利氏、韩亚喇氏,均改为汉姓的韩氏。 黑龙江省的富裕柯欠克孜族嘎普韩部落也取汉姓的韩为姓。 彝族安韩氏省掉“安”改为单姓韩。 回族、保安、土家、达斡尔、苗族、蒙古、壮族、白族、黎族中也有韩姓。 三、异国韩姓 汉武帝时获直侯韩陶,朝鲜人。唐宪宗飞龙卫士韩志和系倭国人。 四、源于韩王信 韩王信,是故韩襄王的庶孙,刘邦立为汉王后,立信为韩王,因破项羽有功,汉王即王帝位后,便剖符给他,正式封他为韩王。以颍川为王都。后又下诏把他的封邑改在太原以北的地方,以防御胡人,并以晋阳为王都。信请求将王都改设在马邑。后叛汉降胡,并出兵攻打太原,兵败。韩王信遂与太子亡走匈奴。 这是韩姓比较晚起的一个源头。韩王信亡走匈奴,生颓当,以后颓当率众内附,与韩婴都被封侯。又因军功,子孙累登显仕。后遭王莽之乱,分昌黎、三原 (汉池阳县地,在今陕西省中部)、颍川、阳夏(秦代县名,治所在今河南太康县)之系,异地而居,但都是弓高侯的后裔。 韩姓三祖: 一、远古始祖:---韩浞 韩浞(亦作寒浞),夏代伯明氏之子,今山东潍坊东北人。曾杀羿代夏,立为帝。因为在姬周之前,所以是韩姓的远古始祖。他是现存所有先秦古籍中记载最早的韩姓人。 二、血缘祖先:---唐叔虞 周武王有个幼子叫,是周代晋国的始祖,周成王的弟弟。他就是韩姓的血缘祖先。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摄政。周公灭唐(今山西翼城西部)后,把唐封给了叔虞。 三、受姓始祖:---韩武子万 叔虞的儿子名燮(xie谢),燮自唐徙居晋水旁,就改称晋侯。燮生武侯,名宁旅,为三世。武侯生成侯,名服人,为四世。成侯生厉侯,名福,为五世。厉侯生靖后,名宜臼,为六世。靖侯生厘侯,名司徒,为七世。厘侯生献侯,名籍,为八世。献侯生穆侯,名费王,为九世。穆侯生成师,封于曲沃,是为桓叔,为十世。成师之子万,即韩武子,为韩氏受姓始祖。 附录:源于韩姓的变姓 1.韩氏 韩姓除“韩氏”以外,据《通志·氏族略第一》,韩姓中还有以国爵为氏的,如“韩侯氏”;有以名字为氏的,如“韩婴氏”、 “韩言氏”、“韩厥氏”、“韩籍氏“”、“韩褐氏”。 2.韩侯氏 《通志·氏族略第五》韩侯氏:周宣王时,韩侯支孙氏焉。 《元和姓纂》韩侯氏:周宣王锡命韩侯,支孙氏焉。 《姓镐》韩侯氏:《韩诗外传》云,周宣王大夫韩侯子有贤德。 3.韩婴氏 《通志·氏族略第五》韩婴氏:姬姓。《姓纂》云,晋韩宣子元孙也,为韩婴氏。 《元和姓纂》韩婴氏:晋韩宣子子孙韩婴,云韩婴氏。 《姓氏寻源》韩婴氏:《潜夫论》云,韩桓叔之后有韩婴氏。郑夹(氵祭)云,《世谱》韩宣子元孙无名婴者,惟韩宣王太子名婴。汉韩王信之子名婴,为襄城侯。或其后世以为氏。 4.韩言氏 《通志·氏族略第五》韩言氏:姬姓。《世本》晋韩厥生无忌,无忌生襄,襄生子鱼,为韩言氏。 《元和姓纂》韩言氏:《世本》晋韩厥生无忌,无忌生襄,襄生鲁,为韩言氏。 《姓(角崔商)》韩言氏:《左传类解》云,晋大夫韩子鱼之后为韩言氏。 《姓氏寻源》韩言氏:“《姓纂》“鱼”作“鲁”,讹。《潜夫论》云,韩桓叔之后有韩言氏。 5.韩厥氏 《通志·氏族略第五》韩厥氏:姬姓。韩献子厥支孙氏焉。 《姓氏寻源》韩厥氏:《姓纂》云,韩献子厥支孙以为氏。一引作韩献氏,讹。有斡献氏出于宋,无韩献氏。 6.韩籍氏 《通志·氏族略第五》韩籍氏:姬姓。晋韩起之子籍,字叔禽,为韩籍氏。 《元和姓纂》韩籍氏:晋韩起子籍,字叔禽,为韩籍氏。《姓(角崔商)》、《姓氏寻源》并引。 7.韩褐氏 《通志·氏族略第五》韩褐氏:姬姓。《英贤传》云,晋韩厥之后韩子云,赵肃侯大夫有韩褐胥居。 《古今姓氏书辨证》韩褐氏:《英贤传》日,韩厥后,赵肃侯大夫有韩褐胥居,《姓腮》与《姓氏寻源》并同。 8.韩馀氏 《通志·氏族略第六》韩馀氏:韩馀氏者,韩氏馀子之族也。《古今姓氏书辨证》韩馀氏:《世本》韩宣子馀子之后氏焉。谨按《春秋》,晋成公宦卿之馀子以为馀氏。盖嫡子之母弟,官子韩起也。 《姓(角崔商)》韩馀氏:《姓考》云,晋卿韩宣子之后有名馀子者,奔齐为韩馀氏。《路史》云,韩信子(应为韩王信)亡人匈奴,景帝时,子颓当亦来降,馀在匈奴者为韩馀氏。 《姓氏寻源》韩馀氏:《路史》其说与《世本》异,疑非是。 9.韩献氏 《元和姓纂》韩献氏:晋韩献子,支孙因氏焉。 10.韩信氏 《姓(角崔商)》韩信氏:出《姓纂》。 《姓氏寻源》韩信氏:《姓纂》云,韩王信之后有韩信氏。 11.公族氏 《古今姓氏书辨证》上平声一东:公族氏,东汉《郭泰传》有公族进阶,其先出自晋公族大夫之后。春秋时,骊姬乱晋,诅无畜群公子,自是晋元公族。及成公自周归,晋始宦卿之嫡子,以鞅栾盈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其后遂有以官为氏者。 《姓(角崔商)》公族氏:《姓源》云;韩无忌为公族大夫,称公族穆子,后因氏。又夷姓,后魏独孤部有公族氏。 《姓氏寻源》公族氏:《风俗通》云,晋成公立嫡子为公族大夫,韩无忌号公族穆子,后以为氏。《潜夫论》云,韩桓叔之后有公族氏。 12.平氏 《通志·氏族略第三》平氏:姬姓,韩哀侯少子姥,食采平邑,因以为氏。秦灭韩,徙下邑。汉有臣相平当,生晏,司徒。北齐有平筌,望出河内、燕郡。 《路史》:韩哀侯少子姥,食采平邑,后以为氏。 《古今姓氏书辨证》平氏:出韩侯少子姥,食采平邑。秦灭韩,因徙下邑,氏焉。 《姓(角崔商)》平氏:《氏族大全》云,韩哀侯少子采邑,因氏。《集韵》云,齐相晏平仲之后。《千家姓》云,河内族,北齐有平桓。 经何光岳先生考证,他认为:“韩之平邑,在乎阳,今山西临汾市。为韩哀侯少子姥所封,则平出于姬姓之韩后无疑。” 13.横氏 《通志·氏族略第三》横氏:《风俗通》云,韩公子咸,号横阳君,子孙氏焉。 《姓(角崔商)》平声升三庚:横氏,《风俗通》云,韩王子咸,号横阳君,因氏。《千家姓》云,颍川族。《吕氏春秋》横革佐禹。 《姓氏寻源》横氏:《荀子·成相篇》横革佐禹。亦见《吕氏春秋》。横姓宜始此。《路史》云,刘后有横氏,韩万后有横氏。《战国策》楚知横门君之善用兵,后必有为氏者。 14.侠氏 《通志·氏族略第三》侠氏:即荚氏,音荚。韩侠累之后。《急就章》有侠却敌。 《古今姓氏书辨证》人声三十帖:侠氏,韩相侠累之后。《急就篇》有侠却敌。 《姓(角崔商)》侠氏:《姓纂》云,韩相侠累之后。《姓源》云,《汉书·功臣表》有侠侯,后以封为氏。《千家姓》云,平阳族。 《姓氏寻源》侠氏:《史记》侠累。高诱云,韩傀侠累也。《战国策》名傀累,一云即荚氏,音荚。《路史》云,汉(夹鸟)侯国后有侠氏。 15.蔺氏 《通志·氏族略第三》蔺氏:姬姓,韩厥玄孙曰康,仕赵,食采于蔺,因氏焉。 《元和姓纂》蔺氏:韩厥玄孙康食采于蔺,因氏焉。裔孙相如,为赵上卿。 《古今姓氏书辨证》去声升一震:蔺,今望出中山、华阴。出自姬姓,晋穆侯之子成师,封邑于韩,裔孙韩献子厥,厥玄孙康,食采于蔺,因氏焉。 韩姓家乘谱牒 韩姓家谱介绍 韩姓家谱的内容和体例、格式,一般包括谱名、序、凡例、遗像、像赞、祠规、族约、家法、世系、传记、遗事、艺文、派字、碑记、婚冠丧祭、族产、坟茔、墓志铭、祠记、遗稿、跋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序、世系、传记、派语等。 韩姓家谱的序的内容,一般都是写本支派之来历,有的序,不仅溯源,而且旁及有关分支分派;写先世事迹;阐明家谱的意义;修谱经过,等等。韩姓家谱的序,其中不少都出自名人手笔。 北宋宰相韩琦于嘉佑七年(1062年)中秋日作《韩氏家谱序》,明代刘基于洪武三年(1370年)仲春作《黟北南阳韩氏宗谱序》,明代文学家程敏政作《南阳韩氏宗谱叙》。
‘贰’ 中国姓韩的有多少
绝对值至少1000多万,因为韩姓占汉族人口的0.86%,以汉族12亿人口算,韩姓人口轻松超过1000万,且汉族人口远超12亿,而海外又有至少5000万汉族后裔,所以,韩姓人口超1000万是毋庸置疑的!需要说明的是,除汉族1000万人口外,半岛的韩族韩姓人口至少也有100多万,再加上其他少数民族的少量韩姓人口,所以,韩姓人口至少1000多万!...!!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世界韩姓人口的99.999999都是炎黄子孙,帝喾后裔,主要分两部分:
【1】汉族韩姓100%都是帝喾长子后稷的直系后裔,出自周王族,其中主体部分出自周王族支系战国韩王室,而韩王室后裔的主体部分有相当数量的人口是汉朝韩王信的直系后裔,而韩王信后裔中,宋朝忠献王韩琦的直系后裔又占相当数量;海内外韩琦后裔大约100多万人,占汉族韩姓人口的十分之一强,这就是帝喾后裔,汉族韩姓的基本特点!...!!
【2】韩族韩姓100%也都是炎黄子孙,帝喾后裔,出自帝喾次子契的后代商王族,是箕子朝鲜王室的后人,其主体部分又以清州韩氏为主体,半岛的高丽与朝鲜王室皆为清州韩氏的外系子孙,而清州韩氏是朝鲜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名门望族,被誉为海东第一高门!...!!
至于其他民族的韩姓,有相当部分也是汉族韩姓后代,如蒙古族的韩磊,藏族的韩红,其亲生父亲均为汉族韩姓子孙,而他们从属于其母族,因而成为了少数民族;其他的少数民族韩姓人口数量极少,但来源极其复杂,介绍其来源也占了网络韩词条的相当篇幅,可参考,其姓氏也都是因各种原因引用了汉字韩字,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有一个伊斯兰少数民族撒拉族,其全族人口都是韩姓,韩是他们的族姓,无论男女老少,贵族平民。
‘叁’ 2022年姓韩的人数有多少
人口数量约在870万人。
韩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八六。
拓展资料:韩姓,晋国六卿之一,为后宋国姓。韩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5位。
韩姓最早活动于春秋时的晋国,后经过韩国几次迁都,从而得以迅速繁衍。当代,韩姓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河北、辽宁等省,南方则以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福建等省为主。
‘肆’ 百家姓里姓韩的有多少人
至2006年,韩姓人口约有人口884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68%(排名第26位)。韩姓,晋国六卿之一,为后宋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韩虔为得姓始祖。
韩姓最早活动于春秋时的晋国,后经过韩国几次迁都,从而得以迅速繁衍。当代,韩姓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河北、辽宁等省,南方则以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福建等省为主。
(4)中国有多少个姓韩扩展阅读
韩姓名人:
1、韩雪
韩雪,1983年1月11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影视制作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00年,韩雪参加并获得香港嘉禾影视公司主办的“世纪之星”影视歌新人大赛全国金奖,随后出演其首部大荧幕作品《浪漫樱花》。
2、韩东君
韩东君,1992年7月21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国内地男演员、赛车手,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2012级表演系。2013年正式拿到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赛车驾照;同年参演首部电视剧《神雕侠侣》进入娱乐圈。
‘伍’ 中国姓韩的人数排名第几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08
‘陆’ 韩姓氏2019年中国一共有多少人
现在嘛,韩姓总人口估计有900万左右,为中国第二十六位大姓,大约占韩姓总人口的0.68%。
河南为韩姓第一大省,约占韩姓总人口的14%。
在中国的分布,
主要在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大约占韩姓总人口的35.6%,
其次分布江苏、辽宁、安徽、山西、黑龙江、陕西,这六省又集中了32%的韩姓人口。
形成了以山东中部为中心,向东南、东北、西北以及东方辐射,长江以南的省份少韩姓的状况。
‘柒’ 百家姓里有没有人姓韩
韩姓,晋国六卿之一,为后宋国姓。韩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
韩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5位。至2006年,韩姓人口约有人口884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68%(排名第26位)。
韩姓最早活动于春秋时的晋国,后经过韩国几次迁都,从而得以迅速繁衍。当代,韩姓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河北、辽宁等省,南方则以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福建等省为主。
韩姓名人: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有《韩昌黎集》传世。
‘捌’ 全国姓韩的人有多少啊
韩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五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八六。
‘玖’ 中国韩姓人口有多少。
截止2006年,韩姓人口约有人口884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68%(排名第26位)。
韩姓,晋国六卿之一,为后宋国姓。韩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5位。
韩姓最早活动于春秋时的晋国,后经过韩国几次迁都,从而得以迅速繁衍。当代,韩姓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河北、辽宁等省,南方则以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福建等省为主。
1、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
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言论及着作。其学说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治国的思想基础。
2、韩信(?~前196年)
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汉初三杰”,“兵家四圣”,后人奉为“兵仙”、“神帅”。秦末大乱之际投奔项梁、项羽,未得重用,转投刘邦。汉五年,带兵会师垓下,围歼楚军。项羽死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因人诬告,贬为淮阴侯。吕后与萧何合谋,诱杀于长乐宫钟室,夷灭三族。
3、韩世忠(1090年1月26日-1151年9月15日)
字良臣,自号清凉居士,延安府绥德军(今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人,南宋名将、词人,民族英雄[9],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明清时期更配享历代帝王庙。今有词作《临江仙》《南乡子》等传世。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韩姓
‘拾’ 有多少人姓韩
【精准解答】
海内外韩姓子孙至少在1000万人以上,其中99.999999999出自同一家族~帝喾家族!而帝喾家族的韩姓又分两支,分别是:
1-【周王族后裔】
周王族出自帝喾长子后稷,后稷的子孙周武王有个后代名叫韩厥,他是晋国的宰相,韩厥子孙很多,如蔺国君室,平国君室,韩国王室等等,唯韩国王室继承了韩宰相的姓氏韩,这就是周王族韩氏的来源,占了帝喾韩姓后裔的90%,也就是华人世界中的汉族韩氏。
2-【商王族后裔】
商王族出自帝喾次子契,契的后人有一个叫箕子的人,被周武王分封于朝鲜,立国一千于年,箕子朝鲜末代王箕准在国被卫满攻灭后,南迁韩地,重新立国达200余年,箕准也就成了第一代韩王,他的部分子孙便以韩为姓,此韩姓人口占帝喾后裔韩姓人口的约10%,也就是当今的韩族(朝鲜族)韩氏...
其他少数民族韩姓人口极少,但来源极其复杂,这也是许多人所说的韩姓来源多流的依据,在这众多的韩氏中,藏族韩氏多是临夏韩土司家族后裔,撒拉族则全族姓韩,来源于循化韩土司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