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渭南市的常住人口有多少
昨日,市统计局公布了《渭南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陕西省人民政府、渭南市人民政府和市以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初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5286077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5394806人相比,十年共减少108729人,减少2.02%。年平均减少0.20%。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1445151户,家庭户人口为497997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9人减少0.34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682710人,占50.75%;女性人口为2603367人,占49.2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48下降为103.05。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43257人,占14.06%;15—64岁人口为4076063人,占77.11%;65岁及以上人口为466757人,占8.83%。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1.7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9.0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70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317459人,占常住人口的6.01%;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813207人,占15.38%;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2587861人,占48.96%;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107817人,占20.96%(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963人上升为6006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1083人上升为15384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9855人上升为48956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4091人下降为20957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44497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26659人,文盲率[5]由5.12%下降为2.73%,下降2.39个百分点。
六、人口地区分布
全市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常住人口为普查登记标准时点-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4]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5]文盲率是指全市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6]比重为各县(市、区)的人口占全市的比重。
㈡ 华阴市市区常住人口有多少
6到8万市区常住人口
㈢ 华阴市华山镇有多少常住人口
陕西省华阴市华山镇,华山镇辖5个社区居委会(药厂、电机厂、黄河厂、华麓、西站)、39个村委会(华麓、华山、河南、荆家房、郝堡、仙峪口、黄甫、北洞、红岩、三合、西王、仿车、王道一村、王道二村、南洞、黄甫、黄甫峪、宁家城、徐家城、杨家城、台峪口、岭上、瓮峪口、桃东、桃西、东吴、西吴、六一、槐芽、坡上、董城、甘渠头、高家、王寨、七里、八里、仙峪内、黄峪、大城)。
㈣ 2021年华阴市渭南高级中学录取了多少人
1200人。南高级中学50%的定向招生计划实行指标到县、校,适当向农村初中、薄弱初中倾斜,并将指标分配到校;统招生面向全市招生,计划招生1200人。
㈤ 陕西渭南有多少人口
【分布情况】2004年西安市725.01万人,宝鸡市369.20万人,咸阳市489.75万人,铜川市84.33万人,渭南市536.75万人,延安市208.80万人,榆林市336.79万人,汉中市373.99万人,安康市294.97万人,商洛市240.62万人,杨凌示范区14.23万人。
【年龄构成】2005年全省总人口年龄构成为0-14岁人口占19.76%,15-64岁人口占71.6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58%。
【性别构成】2005年全省总人口中,其中男性1913.6万人,占51.44%;女性人口1806.4万人,占48.56%,性别比为105.93(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城乡人口】2005年全省总人口中,城镇人口1385万人,占37.23%,乡村人口2335万人,占62.77%。
【人口变动】2000年总人口3644万人;2001年总人口3659万人;2002年总人口3674万人;2003年总人口3689.5万人;2004年总人口3705.2万人;2005年总人口3720万人。
【西安回民】关中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由东北通往西南、西北通往东南的交通要道;西安——古代的长安,既位于这一重要通道的枢纽,又是沟通东西交通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唐、宋以来,阿拉伯史书、波斯、中亚等地的商人、外交人员、宗教家在这条路上不断来往,并且有相当数量的人,由于多种原因,先后定居下来。这一地区在回族形成过程中,就成为重要的地区之一。
伊斯兰教传入长安的时间约在7世纪三四十年代。阿拉伯的使者、商人、宗教家,通过“丝绸之路”来到长安,其中尤以商人居多。当时长安的东、西两市,是他们的云集之地,唐人笔记、《太平广记》中都多次提到“胡店”、“波斯肆”,这是唐代长安穆斯林的来源之一。
唐代在安史之乱期间,曾借过阿拉伯帝国的军队帮助平乱。中国史书对此有所记载,阿拉伯史书也有记载:阿拉伯帝国应唐朝的邀请,派兵平乱,“唐王曾答应阿拉伯帝国的援唐官兵,可以留住长安,允许他们和中国女子结婚,并在762年(唐肃宗宝应元年)敕建清真寺一座”这是长安穆斯林的来源之二。
《资治通鉴》卷二二五代宗大历十四年(779)条:“庚辰(七月)诏回讫、诸胡在京师者各服其服,无得效华人”。“诸胡”包括中亚的九姓胡在内。九姓胡是康、安、曹、石、米、何等九个小王国的总称。他们长期以来,不断到长安经商,有些住久了,各以国名为姓。在长安及附近回族中,安、曹、康、何、米等姓的为数不少,且多聚居一村,以族姓为村名。九姓胡各国被阿拉伯帝国征服后,皈依了伊斯兰教。8世纪以后来长安的九姓胡人中,当有不少穆斯林。明、清两代长安及其附近的不少回族碑文中的定碑人,是安、石、米、何等姓氏;这些姓氏至今仍为西安回民大姓。根据上述情况看,唐代九姓胡中的穆斯林在长安居留下来,这是当时长安的穆斯林的来源之三。
【人口民族】综合以上情况,说明唐代国外各地的穆斯林,不少在长安及其附近居住下来,经过唐、五代,长期生息繁衍,使这里的穆斯林人数日益增多。这就为这里回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由960年北宋建立,到1279年南宋灭亡的4个多世纪中,辽、金、夏、蒙古与北宋、南宋先后对峙。中原地区战乱频仍,给各族人民带来长期而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又使中原的各族人民增多了错杂居住、经济文化交流以至联合反抗各族统治者的斗争的机会。所以这一时期就成为我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回族的形成也就在这一时期。
㈥ 华阴市孟塬镇有多少人口
孟塬镇位于华阴市东南隅,距市区7.5公里,东邻潼关,南依秦岭与洛阳接壤,西北两面分别与本市岳庙办、卫峪乡相毗邻。辖区属渭河平原黄土台塬区,地势南高北低,南北长24.5公里,东西宽8.3公里,总面积76.7平方公里。镇区主要河流为白龙涧河,有大小水库14库,其中蒲峪水库最大,可灌面积1.5万亩。镇辖华山车站居委会和25个行政村,84个村民小组,63个自然村,26651人,其中农业人口 21183人,总耕地面积30009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