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原始农业在起源于哪个年代

中国原始农业在起源于哪个年代

发布时间:2022-06-18 23:01:02

1.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于什么时候

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原始畜牧业。原始人类通过豢养狩猎所得来的幼崽,储备以后的肉食食物。而这些动物成年后进行交配可以获得新的幼崽,即新的食物。因此,肉食食物来源变得稳定,有时还有富余。于是人类开始驯养野牛、野猪等牲畜。与此同时,人们发现这些家畜还可以作为役畜来使用,畜牧业就此产生。据考古学家考证,原始畜牧业的饲养对象主要是猪。

世界农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即原始农业。而中国大约早在12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的雏形。当时的农业生产活动完全依赖于自然环境,采用粗放简单的刀耕火种(指将一块林地用石刀、石斧砍光,然后焚烧继而播种)为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石器、棍棒等)简陋,集体生产。刀耕火种通过树木焚烧后的灰烬做肥料,一块地一般在播种两三年后失去肥力。于是,开始重新选择林地进行焚烧播种,农学史上称为“游耕”。旧石器时代的采集经济也是原始经济的一种,此后原始农业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

原始畜牧业和农业的出现和发展,结束了人类作为食物采集者的局面,向食物的生产者转变,并且推动了生产工具的改造和创新,生产工具由打磨石器向磨制石器过渡。于是生产力提高,生产剩余产生萌芽,促进了社会手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同时,随着农业村落的出现,人类结束了居无定所的生活,开始定居。

2. 中国农业起源于什么时候

正是寻求各种可食植物的努力,促使人类逐渐获得了对各种可食植物和许多不可食植物的种种经验和知识,慢慢地,随着人类植物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原始的农业诞生了。
人们普遍认为,原始农业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不过1万年的历史。从人类的整个历史来看,1万年前已经是距现代很近的事了。
人们当初是怎样开始驯化野生植物、学会栽培的呢。由于遗留下来的古代资料比较少,我们现在了解的还很不够,根据已有资料显示,原始人类进行植物驯化活动主要是从采集食用种子(包括植物的根茎等)开始的。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遗址中,还保存着原始的氏族社会采集经济的痕迹——人们在他们的居室内发现了陶罐盛装的粟粒,并且还有窖藏的粟堆。这清楚地证明,远在6000年以前,我们祖先的生活便离不开谷物了。
应该承认,人们通过播种和栽培植物来保证获得大量食物,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发明。在这以前,男人们四出去捕鱼打猎,以作为人们食物的来源。但是,仅仅靠渔猎获得食物并不是那么可靠的,为了不饿肚子,女人们就在居住点附近寻找一些可以充饥的东西作为补充。她们从草丛中搜集种子,从树上采集果实,还从土壤里挖掘可以吃的根、块茎和球茎等。有的时候,人们无意中掉在地上或者因吃不完而埋藏在土里的植物种子竟然发了芽,并在那里生长起来。后来,人们终于认识到:如果把种子撒到土壤里,植物就能够发芽生长,还会产生更多的种子,这样就可以不必费很多时间跑很远的路去采集了。
经过了无数代人的观察和探索,人类关于植物种植的知识终于积累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大约在1万多年以前,人们便开始有意将一些植物的种子播撒在土壤里,让它们生长、开花、结果。人们发现,运用这种方法比到处寻找采集既方便、又可靠,于是就产生了“原始种植技术”。到新石器时代,人们终于将一些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逐步驯化培育成为更符合人类要求的栽培植物,使野草慢慢变成了人们需要的作物,原始农业终于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原始的农业被称为“刀耕火种农业”,因为那时候人们赖以生产的工具主要是石器和火。人们用简陋的石斧之类的原始工具将树丛砍倒,把枝叶丢弃在地上晒干以后,连同地面的野草一并烧掉,然后在地面上撒上植物种子,或者用石锄、削尖的木棒之类的工具在地上挖坑播种,任其生长。作物成熟后,人们用石镰或蚌镰等工具割下谷穗,再用石磨或石碾加工成可口的食物。后来,人们又逐渐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石耜和石犁等农具,并认识到经过人为耕锄的土地会明显改善作物的生长,增加收成,于是,原始农业就发展成为“耕锄农业”。
在植物中,最早受人们青睐的是一些籽粒好吃又容易保存的禾谷类植物的种子,其中粟就是最早被原始人类驯化的栽培植物之一,在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上,考古学家发现了距今已经有7000多年的粟粒,除此之外,我国的考古学家还在江苏、江西、湖北、广东,安徽、河南、云南等地发现了碳化的稻谷,其年代距今都在4000~7000年之间。类似的发现在国外也有很多报道,可见,在六七千年以前,当时的人们对于这些禾谷类植物已经是非常熟悉了。

3. 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多少年左右的什么时代早期

中国农业发生于新石器时代,距今八九千年。

中国农业发生于新石器时代。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在长达八九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农业曾经有过许多领先于世界的发明创造,但也经历过漫长的停滞时期。

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但数千年来一直以种植业为主。由于人口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

(3)中国原始农业在起源于哪个年代扩展阅读

基本特性:

① 整体性。

它们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统一的整体。如在一定的水、热条件下,形成一定的土壤和植被,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动物和微生物群落。

② 地域性。

由于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及其运动特点,以及由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状况和地质地貌变化,地球上各个地区的水、热条件各不相同。

③ 可更新性。

与矿产资源随开发利用而趋减少的情况不同,农业自然资源是可更新和可循环的。主要表现在土壤肥力的周期性恢复,生物体的不断死亡与繁衍,水分的循环补给,气候条件的季节性变化等。

④ 可培育性。

人类虽不能创造自然资源,但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它的形态和性质。如通过改土培肥、改善水利、培育优良的生物品种等,进一步发挥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

⑤ 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

地球上土地的面积、水的数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等,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都有一定的量的限制。

4. 中国原始农业起源的标志是什么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使用石器工具从事简单活动的农业。系由采集、狩猎逐步过渡而来的一种近似自然状态的农业,属世界农业发展的最初阶段。

其特征是使用简陋的石制工具,采用粗放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大约在距今12000年前,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出现了原始农业的雏形,进入原始农业的重大技术突破是驯化野生植物和动物,标志是稻谷和陶器的出现。

(4)中国原始农业在起源于哪个年代扩展阅读:

原始农业基本特征有:

①生产工具简单落后,以石刀、石铲、石锄和棍棒等为主;

②耕作方法原始粗放,采用刀耕火种;

③主要从事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维持低水平的共同生活需要。

黄河流域迄今最早的农业遗址,属于主要分布在河南中部的裴李岗文化和分布在河北中南部的磁山文化,距今较有七、八千年之久。种植业已是当地居民最重要的生活资料来源。

出土的农具配套成龙,从砍伐林木、清理场地和加工木器用的石斧,松土或翻土用的石铲,收割用的石镰,到加工谷物用的石磨盘、石磨棒,一应俱全,制作精致。主要作物是俗称谷子的粟,如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发现了大量窖藏的粟。

采猎业是当时仅次于种植业的生产部门。人们使用弓箭、鱼镖、网罟等工具进行渔猎,并采集朴树籽胡桃等作为食物的重要补充。养畜业也有一定发展,饲养的禽畜有猪、狗和鸡,可能还有黄牛。与这种以种植业为主的综合经济相适应,人们过着相对定居生活,其标志就是农业聚落遗址的出现。

5. 原始农耕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从公元前1万年起,冰河开始大面积融化,退出了北欧的大部分土地。与此同时,古老的东方开始了它最初的农业生产,在随后的几千年中,农耕文化从东方扩展到欧洲。在公元前4000年时,农业变革传到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和不列颠各岛屿,由于农耕文化的出现,石器时代的狩猎者那种整日与野兽为伍的生活方式逐渐被这种比较稳定却不太自由的生活方式取代。

随着农耕文化时代的到来,打制燧石的技术有了明显的改进,人类学会了磨制石斧。耕种者这时可以开垦大片森林,使之变成田地。这种革新非常重要,是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从打制石器向磨制石器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6. 我国最早的农业出现在哪个社会历史时期

新石器时代
中国的早期农业在距今8000年以前已在某些地区发生。在中原地区,它大体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夏王朝建立之时,基本上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相始终,后期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

各地原始农业遗址发现了不少石斧、石锛,表明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实行过“砍倒烧光”的耕作方法和撂荒耕作制;但以木、石、骨、蚌为质材的锄、铲、耒、耜、等翻土工具出现相当早,尤以使用耒耜为特色,表明中国较早由迁徙的刀耕农业转为定居的锄耕农业。这与中国在平坦疏松而森林较少的黄土地区和江河两岸的冲积平原发展农业有关。但无论是较早的洞穴遗址、山前遗址或稍后的江河两岸阶地和台地遗址,都不属于在大河泛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灌溉农业。 中国大多数地区的原始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南方多种稻,北方多种粟黍;家畜饲养处于次要的辅助地位,一般以养猪为主;采集和渔猎仍是获取生活资料的重要手段,形成农牧采猎相结合的格局。北部和西部以牧养马牛羊为主的游牧部落形成较晚。这种情况以及古史传说都表明:中国是从采集经济直接进入农业经济,其间没有经历畜牧业经济阶段。

7. 中国农业起源、发展史

中国农业的起源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

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

当时尚末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的时代。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采集渔猎的强化,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威胁。

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

距今1万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称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创始了农业。

一般认为,采集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种植业,狩猎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畜牧业。

中国古代有关“神农氏”的传说就反映了原始农业发生的那个时代。

仅供参考。

8. 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多少年左右的什么早期

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八九千年的新石器时代。

中国农业发生于新石器时代。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在长达八九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农业曾经有过许多领先于世界的发明创造,但也经历过漫长的停滞时期。

近代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农业日益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传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结构开始解体。

(8)中国原始农业在起源于哪个年代扩展阅读

农业传说:

据《拾遗记》记载:有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天空,掠过神农氏的头顶时,九穗谷掉在地上,神农氏见了,拾起来埋在了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

于是,他教人砍倒树木,割掉野草,用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

神农氏从这里得到启发:谷子可年年种植,源源不断,若能有更多的草木之实选为人用,多多种植,大家的吃饭问题就是解决了。

那时,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草药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谁也分不清。神农氏就一样一样的尝,一样一样的试种,最后从中筛选出的稻、黍、稷、麦、菽五谷,所以后人尊他为“五谷爷”、“农皇爷”。

9. 我国原始农业起源于何时

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为了巩固其经济基础、加强统治、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在商品经济繁荣时期和商品经济繁荣的地方,货币经济发展。统治者通过发展农业,免除水旱灾害;政府推广优良品种,各朝各代的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没有跟上世界大潮流、商业和对外贸易得到发展,又阻碍了商品交换与扩大再生产。手工业和商业是为满足人民日常生活和统治者奢侈享受而存在的,成为束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明中后期,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个体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本定型,并在古代社会一直延续,中国经济逐渐落后。
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 在不同历史时期,但经济结构没有突破性进展。到了近代。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明清之际,封建经济全面繁荣,因其脆弱而对新经济因素产生本能的抵抗,既保障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促进封建经济向前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铁犁、保守性和排他性,统治者坚持抑商政策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线索及其特征 中国的原始农业起源于黄河一长江流域,并首先在中原地区达到较高水平,首先是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共同劳动,相互学习,提高生产技术;兴修水利,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政策的因素。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并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和海禁政策,使得日益发展的商品经济受到限制,已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始终没有成长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经济,提高生产技术。
各经济部门的地位、发展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个体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手工业与商业始终是农业的补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并缓慢发展,南宋后经济重心南移,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简单协作的耜耕农业、牛耕出现与使用。中国不但内部失去了经济的活力、失去了科技发展的动力,汉唐之际的对外贸易繁荣,城市规模与功能不断扩大、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农耕模式出现的根本原因。在小农经济模式下,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阻碍,也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明清之际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发展起来,随着农业,必然阻碍经济的发展、赋税政策,或者一定时期对统治政策进行调整的变法,农民在土地上精耕细作、不断改进农具和耕作技术,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成为古代农耕的一大特色。这一模式具有内部的稳定性,在私营手工业里产生了雇佣关系,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早期商业发展繁荣、闭关锁国政策下,商业发展出现了新特点。但在重农抑商,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阻碍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原因虽不尽相同,但从整体上探析古代经济发展的共性因素、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改革。二是科技的推动。劳动人民改进工具。
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形成还是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都是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明清之际;历代总结生产经验的着作可以指导人们直接把先进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同时由于人口膨胀和土地兼并。三是人民群众辛勤劳动。各族人民互相融合,其发展方向与规模一直被历代王朝控制着。在古代社会经济中。
小农经济的发展原因、特点及其启示 铁农具的使用、牛耕的出现和普及,自耕农生产积极性高,是以家庭为单位、严格控制工商业发展,既维护了统治基础,又掌握了经济发展的命脉,这一政策把农业与工商业对立起来,阻碍了生产力的变革和商品流通,而城市

阅读全文

与中国原始农业在起源于哪个年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人主要吃什么植物油 浏览:979
中国女排杨昊在哪里工作 浏览:252
伊朗租俄罗斯多少港口 浏览:869
中国乐器有哪些种类 浏览:832
伊朗边境到中国边境有多少公里 浏览:901
印尼天然硫磺块怎么运会国内 浏览:9
中国有多少冤案 浏览:150
英国人都怎么问别人的名字 浏览:491
英国憨豆来安阳干什么 浏览:767
在英国买英国转换插头多少钱 浏览:163
英国女王头像银元多少钱 浏览:300
印尼檀香怎么盘玩 浏览:866
从中国寄包裹到印尼运费多少 浏览:598
怎么申请印尼apec签证 浏览:516
如何在中国区使用美区兑换码 浏览:166
越南的钱能挣多少 浏览:595
越南鱼多少钱一只 浏览:118
有哪些印度的纪录片 浏览:197
为什么印度没有形成政教合一 浏览:435
印尼人钓鱼用什么 浏览: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