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象中我国广西、湖南、贵州等地不处在地震带上,为什么有地震
地震对于人类来说是很常见的自然灾害,只是震级较小的时候没有受关注,我在高中和大学的时候都经历过地震,有震感并且当时大家也都争先恐后跑出教室。由于当时汶川地震刚过去不到一个月,所以经历有震感的地震就很恐惧,到现在为止依然有恐惧感。地震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方式,多发生在板块的交界处。地球上大的板块有六个: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我国位于欧亚板块之上。
当然贵州北部靠近重庆四川等省区的地方相对地震频率可能会高一些。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② 中国哪些地方不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中国只有台湾省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其他省份都不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③ 中国有哪些地方不处于地震带
很多地方不处于地震带。处于地震带的有: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台湾、福建,四川、云南交界处,山东、安徽的郯庐地震带等。
④ 全四川唯一不在地震带的城市是哪个
全四川唯一不在地震带的城市是安康市。
四川处于我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中部地区的中轴地震带位于经度100度到105度之间。四川地震带上的主要城市如下:
1、鲜水河地震带。从甘孜县起,经炉霍、道孚、康定等县,到泸定县南部为止,全带都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由西北向东南延伸,是四川省地震最多、最强的一条地震带。该地震带上曾发生过8次7级和7级以上大地震,最大的一次是1786年康定泸定间73/4级别地震。
2、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北起石棉县,向南经冕宁县、西昌市转向东南方向,再经普格县、宁南县,到云南省的巧家县止,主要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带内曾发生6级和7级以上地震3次,最大的两次是1536年西昌北7.5级地震和1850年西昌普格间7.5级地震。
3、金沙江地震带。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风,沿金沙江东侧,北起德格县,经白玉、巴塘两县南到得荣县止,沿南北方向延伸,带内曾发生过1870年巴塘7.285级地震和1989年巴塘6.7级强震群。
4、松潘-较场地震带。主要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风,包括九寨沟、松潘、平武等县和茂县的较场等地,带内曾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4次,最大为1933年茂县叠溪7.5级地震。
5、龙门山地震带。从青川县起,经北川、茂县、绵竹、汶川、都江堰、大邑、宝兴等县市,到泸定县附近为止,呈东北-西南方向展布,与龙门山脉大体一致,带内曾发生过6.0-6.9级地震5次,最大地震是1657年汶川6.5级地震。
6、理塘地震带。主要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境内,呈西北-东南向展布,带内曾发生过1948年理塘7.3级地震。
7、木里-盐源地震区。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和盐源县境内,向南可延伸到云南省宁蒗县,区内曾发生过6.0-6.9级地震5次,最大地震是1976年盐源、宁蒗间6.7级地震。
8、名山-马边-昭通地震带。北起名山县,经峨边、马边、雷波等县,南到云南省昭通市的永善、大关等县,近南北线展布,带内曾发生7级和7级以上地震2次,最大为1974年永善7.1级地震。
(4)中国哪个地方不处于地震带上扩展阅读: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
中国不在地震带上的有黑龙江,吉林,贵州、内蒙古、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等大部分地区城市。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省、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除此之外大部分城市均不在地震带上。不处于地震带上就说明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很小,只是会受到强大地震的震感而已。
位于23条地震带上的六个地区为:
1、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2、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3、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4、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5、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6、吉林、黑龙江的东部。
⑤ 中国哪些城市不在地震带上
不在地震带上的有黑龙江,吉林,贵州、内蒙古、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等大部分地区城市。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省、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除此之外大部分城市均不在地震带上。不处于地震带上就说明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很小,只是会受到强大地震的震感而已。
位于23条地震带上的六个地区为: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⑥吉林、黑龙江的东部。
(5)中国哪个地方不处于地震带上扩展阅读:
一、中国地震带的具体分布:
1.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郯城-营口地震带、华北平原地震带、汾渭地震带和银川-河套地震带。
2.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
3.四川龙门山地震带:四川龙门山位于四川省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广元市、都江堰市之间。东北-西南走向。包括龙门、茶坪、九顶等山。东北接摩天岭,西南止岷江边。绵延200多千米。
二、全球的地震带分布:
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带有三个:
1.环太平洋火山:
分布于濒临太平洋的大陆边缘与岛屿。从南美西海岸安第斯山开始,向南经南美洲南端、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到南乔治亚岛;向北经墨西哥、北美洲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到日本群岛;
然后分成两支,一支向东南经马里亚纳群岛、关岛到雅浦岛,另一支向西南经琉球群岛、我国台湾、菲律宾到苏拉威西岛,与地中海--印尼地震带汇合后,经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斐济岛到新西兰。
2.地中海:
西起大西洋亚速尔群岛,向东经地中海、巴基斯坦、印度北部、中国西部和西南部边境、经过缅甸到印度尼西亚,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它横越欧亚非三洲,基本上与东西向火山带位置相同。该带集中了世界15%的地震。主要是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乏深源地震。
3.洋脊地震带:
分布在全球洋脊的轴部,均为浅源地震,震级一般较小。此外,大陆内部还有一些分布范围相对较小的地震带。
⑥ 中国哪些城市不在地震带上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应当说我国大部分城市都不在地震带上,我们祖先的城市选址还是不错的。而处于地震带上的城市主要有:北京、天津、石家庄、沈阳、合肥、太原、福州、台湾、昆明、成都、兰州、银川、乌鲁木齐等。
不处于地震带上就说明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只是会受到强大地震的震感而已。
我国的贵州、浙江两省从未发生过地震。
⑦ 中国哪些地方不会地震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应当说我国大部分城市都不在地震带上,我们祖先的城市选址还是不错的。而处于地震带上的城市主要有:北京、天津、石家庄、沈阳、合肥、太原、福州、台湾、昆明、成都、兰州、银川、乌鲁木齐等。
不处于地震带上就说明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只是会受到强大地震的震感而已。
我国的贵州、浙江两省从未发生过地震。
但是以上都是正常的说法,如果地球发生大规模的板块撞击或者运动的话,整个地球都要有地震,哪里都不会幸免。
⑧ 中国哪些地方不在地震带上,而且没有泥石流,没有洪水灾害灾害
上海,浙江,江苏,我想上海就算遇到洪水,中国也快完了,不可能让上海面临海平面升高所造成的洪水,不过我总觉得上海很危险,它最低处离只有50厘米。
深圳厦门等等,一些发展还挺好的城市,就算遇到天灾,我想也不会损失惨重的,他们至少会为了面子,那些房子造得还算坚固,牢靠的。
⑨ 中国哪些省会城市不在地震带上
根据我国地震带分布图,我国中东部大部分省会城市都不在地震带上,只有华北地区和福建台湾的省会在地震带上。
不在地震带上的省会城市:
哈尔滨,呼和浩特,长春,郑州,合肥,南京,杭州,南昌,武汉,长沙,贵阳,南宁,广州,海口。
⑩ 中国哪些城市永远不会地震
没有什么地方永远不会地震。
因为地震是在构造力的作用下,当岩石圈某处岩层发生突然破裂、错动时,便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在瞬间急剧释放出来,巨大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由该处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直到地球表面,引起地表的震动,便造成地震。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5个地区是:
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区,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③西部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
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⑤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等地。
(10)中国哪个地方不处于地震带上扩展阅读:
震源深度对地震的破坏程度影响很大。同样大小的地震,震源越浅,造成的破坏越重。据统计,当震源深度从20千米减小到10千米,或从10千米减小到5千米时,震中烈度均可提高1度。这常常是有些地震震级并不太高,但破坏较严重的原因之一。
每个家庭要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制定防震避震预案,为震时自救和互救创造条件。例如,对自家住房的抗震能力,周围的环境,室内水、电、煤气等设施的状况,各类物品的存放条件,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处在已有地震短临预报的地区,还应准备自救必备的物品。。
人类目前还不能有效的避免和控制地震的发生,但是掌握好自救互救技能,相信就能尽可能的将受灾程度降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