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有多少匹汗血马

中国有多少匹汗血马

发布时间:2022-06-19 15:24:01

❶ 中国有多少汗血宝马

汗血马的神话流传了一千多年。传说它前脖部位流出的汗呈血色;史书记载汗血马“日行千里”,又名“大宛马”、“天马”,为了得到它,汉武帝两次派兵远征西部……

近日,一位日本专家宣称,他在中国新疆天山意外发现了汗血马的踪迹,并拍下此马“汗如鲜血”的照片,在东京大学举行的马匹研究会上,他正式向世人公布这一发现。

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中国专家的反应。

■中国还有“汗血宝马”吗?

4月30日,日本马匹研究人员清水隼人在东京大学举行的马匹研究会议上,公布他在中国新疆天山附近发现“汗血宝马”的证据。根据他拍下的照片显示,那匹马肩膀流出鲜血一样的液体。据说,他是去年8月在天山西部发现了“汗血宝马”。

清水说,那匹马在高速疾跑后,肩膀位置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鲜血的汗水。这与我国汉代司马迁所着《史记》中记载,“汗血宝马”不但能日行千里,更会从肩膀附近位置流出像血一样的汗液极为吻合。

对于日本人的发现,日前,中国农科院畜牧所马匹专家王铁权研究员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汗血宝马并没有消失,而是一直存在的。”他说:“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现在还有上千匹汗血宝马,只不过在当地汗血马被称为阿哈马。”

我国养马史专家谢成侠教授曾对汗血马进行过专门考证。据谢先生弟子、南京农业大学畜牧专家郑亦辉教授说,谢先生从产地名称、体形等特征考证了汗血马就是大宛马,即现在的阿哈马。1951年,我国曾从前苏联引进种马,其中包括52匹阿哈马。这群阿哈马饲养在内蒙古锡林格勒盟的种马场。公母自然繁殖并做了部分杂交改良。1958年,王铁权前去考察,见到的阿哈马体形轻细优美,全身密生长毛,弯曲的颈部,特有的伸长高举步法,显得高贵出众。

对于日本人在新疆发现“汗血宝马”,王铁权研究员认为,纯种阿哈马都有登记,但在土库曼斯坦和伊朗一带存在不少无登记的“土种”和“原科”阿哈马,在新疆马术队和内蒙古的牧场都饲养有百余匹阿哈马,因此日本人发现的汗血马可能是流入我国的“土种”阿哈马或杂种阿哈马。

■“流汗如血”,是伤气,是寄生虫,还是视觉误差?

传说中汗血马颈部上方流的汗像鲜血一样。记者向新疆农业大学努尔江教授问及此事时,他很吃惊:“阿哈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骑兵马,解放后新疆曾引进过许多匹,但我从没听说过它流的汗像鲜血一样,更没有亲眼见过。”

马在高速奔跑时体内血液温度可以达到45℃到46℃,但它头部温度却恒定在与平时一样40℃左右。据此,有关动物专家猜测:汗血马毛细而密,这表明它的毛细血管非常发达,在高速奔跑之后,随着血液增加5℃左右,少量红色血浆从细小的毛孔中渗出也是极有可能的。

但王铁权研究员说,阿哈马“流汗如血”只是极个别的现象。据说外国专家都曾对汗血马的“汗血”现象进行过考察,认为“汗血”现象是受到寄生虫的影响。清朝人德效骞在《班固所修前汉书》一书中解释:说穿了,这只不过是马病所致,即一种钻入马皮内的寄生虫,这种寄生虫尤其喜欢寄生于马的臀部和背部,马皮在两个小时之内就会出现往外渗血的小包。传说,土库曼斯坦有一条神秘的河,凡是喝过这里河水的马在疾速奔跑之后都会流汗如血,如今这条河却无从寻找。这种“寄生虫”到底是何方神圣现在也无人知晓。对此,有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南京农业大学郑亦辉教授认为,“寄生虫说”很难成立。如果是寄生虫引起了汗血宝马流汗如血,那它为什么不随时流汗如血,而偏在疾速奔跑之后流?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少伯在50年代、60年代、90年代曾多次到新疆专门对中亚马种进行饲养、驯化等方面的考察,他说:“马汗一般是白色的,呈泡沫状,不可能像血一样。”

郑亦辉教授提出了一种猜测:流汗如血仅仅是一种文学上的形容。马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对于枣红色或栗色毛的马,出汗后局部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给人感觉是在流血,而马肩膀和脖子是汗腺发达的地方,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汗血宝马在疾速奔跑后肩膀和脖子流出像血一样鲜红的汗。

■汗血马日行千里?

为什么汗血马能够成为一种世界名马?王铁权说,在土库曼斯坦,马匹数量不多,但有丰富的牧草及粮食饲马,是一种技术含量高的集约饲养方式,并按马质进行个体骑乘训练。在中亚养马是一个精细个体管理,而蒙古马的管理,是一种半野生的粗放饲养方式。

据记载,汗血马能够日行4000公里。许多专家对此质疑。郑亦辉教授说,即使古代计程单位是今天的十分之一,马一天跑400公里,在今天看来也是不可能的。

刘少伯教授认为,“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只是传说。一般的马只能日行150公里左右,最多日行200多公里。中国古代利用快马传递军事信息的驿站,号称“五百里加急”,恐怕最长的驿站也没有250公里。

现在公认,速度最快的马是纯血马,1分钟能跑1000米,但这样的速度只能在训练场或赛马场坚持一两分钟,时间一长,马就可能累死。汗血马奔跑速度较快,跑完1000米仅需1分零5秒,并且此马体态十分优美,精神饱足。

对现代人来说,汗血宝马只是史书上的一种传奇,但世界各国的研究者都试图重新发现或培育出新的“汗血宝马”,利用原有阿哈马种速度快、体质好等优点与别的马杂交,生产出良种赛马。新疆野马饲养繁殖中心的动物专家就提出用野公马与本地的哈萨克母马进行杂交,获得新的马种培育出“汗血宝马”,但因缺少科研经费,这一计划至今仍无法实施。

■汉武帝为汗血马发起两次远征

为争夺汗血马种,中国汉代发生过两次血腥战争。汉武帝派百余人的使团,带着一具用黄金做的马模型前去大宛国,希望以重礼换回大宛马。经过4000多公里陆地行军,到达大宛国首府贰师城(今土库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大宛国王爱马心更切,不肯以大宛马换汉朝的金马。汉使归国途中金马在大宛国境内被劫,汉使被杀害。汉武帝大怒,作出武力取马的决定。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命李广利率领骑兵数万人,到达大宛边境城市郁城,但并未攻下,只好退回敦煌。回来时人马只剩下十分之一二。3年后,汉武帝再次命李广利率军远征,带兵6万人,马3万匹,牛10万头,还带了两名相马专家前去大宛国。此时大宛国发生政变,与汉军议和,允许汉军自行选马,并约定以后每年大宛向汉朝选送两匹良马。汉军选良马数十匹,中等以下公母马3000匹。经过长途跋涉,到达玉门关时仅余汗血马1000多匹。

从汉朝一直到解放前,甘肃山丹县一直是大军马场,汗血马、乌孙马、大宛马的引进繁殖都曾在这里进行。刘少伯教授说,中国自古很讲究马的选种、杂交。汗血马体形好、听话、快速、适于长途行军。曾有这样的史话,汉军与外军作战中,汗血马上阵,敌方人数众多,刮目相看。久经娇养的汗血马,认为这是表演的舞台,作起舞步表演。对方用的是蒙古马,见汗血马高大、清细、勃发,以为是一种奇特的动物,不战自退。汗血马从汉朝进入我国一直到元朝,曾兴盛上千年,但是到后来消失无踪。对此王铁权认为,引进的汗血马有公马也有母马,进行繁殖是可行的,引入汗血马的是汉武帝,而到唐代末年仍然存在,但是由于中国的地方马种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任何引入马种,都走了以下的模式:引种—杂交—改良—回交—消失。

郑亦辉教授认为,汗血马虽然速度较快,但是它体形纤细,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大将骑马作战更愿意选择粗壮的马匹,这也是汗血马在中国消失的原因。同时,古代作战用的马匹多数被阉割,使一些优秀的战马失去了繁殖后代的能力。

❷ 汗血宝马还有吗

汗血宝马有。汗血宝马就是阿哈尔捷金马,原产于土库曼斯坦。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

德、俄、英等国的名马大都有阿哈尔捷金马的血统。汗血宝马是土库曼斯坦的国宝,并将其形象绘制在国徽和货币上。



(2)中国有多少匹汗血马扩展阅读

汗血宝马在中国又享有“天马”的美誉,产于土库曼斯坦境内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捷金是聚居在阿哈尔地区的土库曼五大部落之一,捷金人自古善养马、驯马,培育的汗血宝马享誉天下,阿哈尔捷金马也因此得名。

汗血宝马血统纯正、历史悠久,已有3000多年的培育史,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纯正的马种之一。与阿拉伯马、英国马并称为世界三大纯种马,但阿拉伯马与英国马均有汗血宝马的基因和血统。全世界现存纯种汗血宝马约6000匹,是名副其实的稀有物种。

❸ 什么是汗血宝马

汗血宝马,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
世界上有3种纯种马:汗血马、阿拉伯马和英国马。其中汗血马是最纯的马种,阿拉伯马和英国马都有汗血马的血统和基因。马史专家认为,汗血马其实就是还奔跑在土库曼斯坦的阿哈尔捷金马。
汗血马从古至今繁衍生息,从未断过血脉,在土库曼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都有阿哈尔捷金马,总数量为3000匹左右,其中2000多匹都在土库曼斯坦。听说中国境内纯种此马11匹。
形态特征
结构
汗血宝马其身体呈管状,胸部窄、背部长、肋骨架浅,趾骨区长而不显,后区略窄但强健有力,臀部略长,肌肉发达,呈正常倾斜角度。耆甲高、长且肌肉发达;肩部长,弧度良好,肩内清洁;毛皮亮泽且皮薄。
体形
汗血宝马通常体高1.5米左右,体型饱满优美、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灵优雅、体形纤细优美,再衬以弯曲高昂的颈部,勾画出它完美的身形曲线

❹ 汗血宝马的资料

目前(2008年)我国共有汗血宝马8匹 5匹在长春。

汗血宝马——最古老的马种之一

众多名马的祖先

“汗血宝马”,本名阿哈尔捷金马,此马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阿哈尔捷金马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目前,汗血宝马的最快速度记录为84天跑完4300公里。德、俄、英等国的名马大都有阿哈尔捷金马的血统。

很多帝王的坐骑

阿哈尔捷金马常见的毛色有淡金、枣红、银白及黑色等。阿哈尔捷金马历史上大都作为宫廷用马。亚历山大·马其顿、成吉思汗等许多帝王都曾以这种马为坐骑。在中国历史文献中,阿哈尔捷金马被称为“天马”和“大宛良马”。据说,史书中的“血汗宝马”即源自阿哈尔捷金马。

如今仅存2000匹

阿哈尔捷金种马场位于阿什哈巴德西南郊,始建于1922年,前身为里海养马厩,1992年改名为尼亚佐夫总统种马场。阿哈尔捷金马总数约2000匹,曾多次作为国礼赠给外国领导人。近年土致力于向国际市场介绍阿哈尔捷金马。

汗血宝马的历史

中国对“汗血马”的最早记录是在2000年前的西汉,汉初白登之战时,汉高祖刘邦率30大军被匈奴骑兵所困,凶悍勇猛的匈奴骑兵给汉高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而当时,汗血宝马正是匈奴骑兵的重要坐骑。

汉武帝元景四年(公元前113年)秋,有个名叫“暴利长”的敦煌囚徒,在当地捕得一匹汗血宝马献给汉武帝。汉武帝得到此马后,心喜若狂,称其为"天马"。并作歌咏之, 歌曰:“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仅有一匹千里马不能改变国内马的品质,为夺取大量“汗血马”,中国西汉政权与当时西域的大宛国发生过两次血腥战争。

最初,汉武帝派百余人的使团,带着一具用纯金制作的马前去大宛国,希望以重礼换回大宛马的种马。来到大宛国首府贰师城(今土库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后,大宛国王也许是爱马心切,也许是从军事方面考虑(因为在西域用兵以骑兵为主,而良马是骑兵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肯以大宛马换汉朝的金马。汉使归国途中金马在大宛国境内被劫,汉使被杀害。汉武帝大怒,宣称"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遂作出武力夺取汗血宝马的决定。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命李广利率领骑兵数万人,行军4000余公里,到达大宛边境城市郁城,但初战不利,未能攻下大宛国,只好退回敦煌,回来时人马只剩下十分之一二。3年后,汉武帝再次命李广利率军远征,带兵6万人,马3万匹,牛10万头,还带了两名相马专家前去大宛国。此时大宛国发生政变,与汉军议和,允许汉军自行选马,并约定以后每年大宛向汉朝选送两匹良马。汉军选良马数十匹,中等以下公母马3000匹。经过长途跋涉,到达玉门关时仅余汗血马1000多匹。

汗血马体形好、善解人意、快速、耐力好,适于长途行军,非常适合用作军马。引进了“汗血马”的汉朝骑兵,果然战斗力大增。甚至还发生了这样的故事:汉军与外军作战中,一只部队全部由汗血马上阵,敌方人数众多,刮目相看。久经训养的汗血马,认为这是表演的舞台,作起舞步表演。对方用的是矮小的蒙古马,见汗血马高大、清细、勃发,以为是一种奇特的动物,不战自退。

汗血马从汉朝进入我国一直到元朝,曾兴盛上千年,但是为什么后来消失无踪。从史料看,当时, 引进的汗血马数量相当大,雌雄比例也比较适中,进行繁殖是可行的。但是由于中国的地方马种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任何引入马种,都走了以下的模式:引种——杂交——改良——回交——消失。在这一过程中,“汗血马”因自身的缺点而造成后人的弃用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汗血马虽然速度较快,但是它体形纤细,相对说起来负重能力不强,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士兵骑马作战,身批甲胄、手提兵器,总重相当大,更愿意选择粗壮的马匹。并且由于马具的原因,汗血马不能驾辕,而粗壮的蒙古马则无此劣势,最后几乎所有从中亚、西亚引入的种马都归于消亡。

2007年7月,在中国百姓视野中消失了千年的梦幻之马“汗血宝马”——阿赫达什(宝石之意),从它的故乡中亚土库曼斯坦,由空中穿越古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这匹马是土库曼斯坦总统作为中土和平友好的象征赠送给我国领导人的。

说起“阿赫达什”的血统,可真是不一般:他的祖先曾是苏军着名元帅朱可夫的坐骑。朱可夫骑着它在乌克兰打败德军名帅曼施坦因,骑着它参加过解放柏林的入城式。

“宝石"的系谱表明,它的先辈都曾被收录在名马档案,"宝石"爷爷的爷爷曾获得20世纪60年代奥运会马术比赛盛装舞步的冠军。显赫的出身注定了它的不平凡,1996年"宝石"刚两岁时,在平地上1000米的奔跑纪录就达到了1分12秒4。正是极快的奔跑速度和良好的耐力,使得汗血宝马成为世界级名马,当今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纯血马体内就有它的基因。目前国际市场上,汗血宝马的售价十分昂贵,通常每匹几十万美元,有的身价甚至高达1千万美元。

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卡瑟莫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土库曼人将马视作亲人对待,并只送给最好的朋友"。他表示,送给中国的这匹马将成为“土中两国和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

《汉书》记载,大宛国贰师城附近有一座高山,山上生有野马,奔跃如飞,无法捕捉。大宛国人春天晚上把五色母马放在山下。野马与母马交配了,生下来就是汗血宝马,肩上出汗时殷红如血,胁如插翅,日行千里。“汗血马”这种活在史书上的传奇之马,在消失了2000年后,"奇迹"般地出现在中国公众面前。

❺ 世上真的有汗血宝马吗

目前(2008年)我国共有汗血宝马8匹 5匹在长春。 汗血宝马——最古老的马种之一 众多名马的祖先 “汗血宝马”,本名阿哈尔捷金马,此马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阿哈尔捷金马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目前,汗血宝马的最快速度记录为84天跑完4300公里。德、俄、英等国的名马大都有阿哈尔捷金马的血统。 很多帝王的坐骑 阿哈尔捷金马常见的毛色有淡金、枣红、银白及黑色等。阿哈尔捷金马历史上大都作为宫廷用马。亚历山大·马其顿、成吉思汗等许多帝王都曾以这种马为坐骑。在中国历史文献中,阿哈尔捷金马被称为“天马”和“大宛良马”。据说,史书中的“血汗宝马”即源自阿哈尔捷金马。 如今仅存2000匹 阿哈尔捷金种马场位于阿什哈巴德西南郊,始建于1922年,前身为里海养马厩,1992年改名为尼亚佐夫总统种马场。阿哈尔捷金马总数约2000匹,曾多次作为国礼赠给外国领导人。近年土致力于向国际市场介绍阿哈尔捷金马。 汗血宝马的历史 中国对“汗血马”的最早记录是在2000年前的西汉,汉初白登之战时,汉高祖刘邦率30大军被匈奴骑兵所困,凶悍勇猛的匈奴骑兵给汉高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而当时,汗血宝马正是匈奴骑兵的重要坐骑。 汉武帝元景四年(公元前113年)秋,有个名叫“暴利长”的敦煌囚徒,在当地捕得一匹汗血宝马献给汉武帝。汉武帝得到此马后,心喜若狂,称其为"天马"。并作歌咏之, 歌曰:“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仅有一匹千里马不能改变国内马的品质,为夺取大量“汗血马”,中国西汉政权与当时西域的大宛国发生过两次血腥战争。 最初,汉武帝派百余人的使团,带着一具用纯金制作的马前去大宛国,希望以重礼换回大宛马的种马。来到大宛国首府贰师城(今土库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后,大宛国王也许是爱马心切,也许是从军事方面考虑(因为在西域用兵以骑兵为主,而良马是骑兵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肯以大宛马换汉朝的金马。汉使归国途中金马在大宛国境内被劫,汉使被杀害。汉武帝大怒,宣称"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遂作出武力夺取汗血宝马的决定。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命李广利率领骑兵数万人,行军4000余公里,到达大宛边境城市郁城,但初战不利,未能攻下大宛国,只好退回敦煌,回来时人马只剩下十分之一二。3年后,汉武帝再次命李广利率军远征,带兵6万人,马3万匹,牛10万头,还带了两名相马专家前去大宛国。此时大宛国发生政变,与汉军议和,允许汉军自行选马,并约定以后每年大宛向汉朝选送两匹良马。汉军选良马数十匹,中等以下公母马3000匹。经过长途跋涉,到达玉门关时仅余汗血马1000多匹。 汗血马体形好、善解人意、快速、耐力好,适于长途行军,非常适合用作军马。引进了“汗血马”的汉朝骑兵,果然战斗力大增。甚至还发生了这样的故事:汉军与外军作战中,一只部队全部由汗血马上阵,敌方人数众多,刮目相看。久经训养的汗血马,认为这是表演的舞台,作起舞步表演。对方用的是矮小的蒙古马,见汗血马高大、清细、勃发,以为是一种奇特的动物,不战自退。 汗血马从汉朝进入我国一直到元朝,曾兴盛上千年,但是为什么后来消失无踪。从史料看,当时, 引进的汗血马数量相当大,雌雄比例也比较适中,进行繁殖是可行的。但是由于中国的地方马种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任何引入马种,都走了以下的模式:引种——杂交——改良——回交——消失。在这一过程中,“汗血马”因自身的缺点而造成后人的弃用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汗血马虽然速度较快,但是它体形纤细,相对说起来负重能力不强,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士兵骑马作战,身批甲胄、手提兵器,总重相当大,更愿意选择粗壮的马匹。并且由于马具的原因,汗血马不能驾辕,而粗壮的蒙古马则无此劣势,最后几乎所有从中亚、西亚引入的种马都归于消亡。 2007年7月,在中国百姓视野中消失了千年的梦幻之马“汗血宝马”——阿赫达什(宝石之意),从它的故乡中亚土库曼斯坦,由空中穿越古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这匹马是土库曼斯坦总统作为中土和平友好的象征赠送给我国领导人的。 说起“阿赫达什”的血统,可真是不一般:他的祖先曾是苏军着名元帅朱可夫的坐骑。朱可夫骑着它在乌克兰打败德军名帅曼施坦因,骑着它参加过解放柏林的入城式。 “宝石"的系谱表明,它的先辈都曾被收录在名马档案,"宝石"爷爷的爷爷曾获得20世纪60年代奥运会马术比赛盛装舞步的冠军。显赫的出身注定了它的不平凡,1996年"宝石"刚两岁时,在平地上1000米的奔跑纪录就达到了1分12秒4。正是极快的奔跑速度和良好的耐力,使得汗血宝马成为世界级名马,当今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纯血马体内就有它的基因。目前国际市场上,汗血宝马的售价十分昂贵,通常每匹几十万美元,有的身价甚至高达1千万美元。 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卡瑟莫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土库曼人将马视作亲人对待,并只送给最好的朋友"。他表示,送给中国的这匹马将成为“土中两国和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 《汉书》记载,大宛国贰师城附近有一座高山,山上生有野马,奔跃如飞,无法捕捉。大宛国人春天晚上把五色母马放在山下。野马与母马交配了,生下来就是汗血宝马,肩上出汗时殷红如血,胁如插翅,日行千里。“汗血马”这种活在史书上的传奇之马,在消失了2000年后,"奇迹"般地出现在中国公众面前。

❻ 中国有多少匹汗血宝马,汗血宝马在中国配种

汗血马从古至今繁衍生息,从未断过血脉,目前在土库曼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都有阿哈尔捷金马,总数量为3000匹左右,其中2000多匹都在土库曼斯坦,在中国也只有新疆部分地区有少量分布

❼ 汗血宝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一、汗血宝马名字的由来
1、汗血宝马的皮肤较薄,奔跑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容易被看到,另外,马的肩部和颈部汗腺发达,马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对于枣红色或栗色毛的马,出汗后局部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给人以“流血”的错觉。因此称之为汗血马。

2、另外在中国还有一种说法,根据中国《史记》中记载,汗血马并不在土库曼斯坦。张骞出使西域时,在大宛国(今费尔干纳盆地),曾经见过一种良马,这种马的耐力和速度都十分惊人,不但能日行千里,更会从肩膀附近位置流出像血一样的汗液。故称“汗血宝马”。

二、汗血宝马简介
汗血宝马,学名阿哈尔捷金马(拉丁学名:Akhal-teke horses),原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德、俄、英等国的名马大都有阿哈尔捷金马的血统。
汗血宝马其身体呈管状,胸部窄、背部长、肋骨架浅,趾骨区长而不显,后区略窄但强健有力,臀部略长,肌肉发达,呈正常倾斜角度。耆甲高、长且肌肉发达;肩部长,弧度良好,肩内清洁;毛皮亮泽且皮薄。
汗血宝马是土库曼斯坦的国宝,并将其形象绘制在国徽和货币上。

❽ 汗血宝马出自哪里

汗血马的原产地在土库曼斯坦。史记中记载,张骞出西域,归来说:“西域多善马,马汗血。”故在中国,两千年来这种马一直被神秘地称为:“汗血宝马”。全世界汗血马的总数量非常稀少:一共只有3000匹左右,其中有2000多匹在土库曼斯坦。因此被土库曼斯坦奉为国宝,并将汗血马的形象绘制在国徽和货币上。外国专家曾对汗血马的“汗血”现象进行过考察,认为“汗血”现象是受到寄生虫的影响。目前(2008年)我国共有汗血宝马8匹,5匹在长春

❾ 汉武帝为之不择手段也要得到的汗血宝马,为何后来在中国消失了

相信看过关于汉朝电视剧的朋友们都知道,汗血宝马是汉武帝时期从西域引进的一种非常优秀与珍贵的马种。汉武帝得到第一批汗血宝马的时候称它为“天马”甚至还为其赋诗一手。后来汉武帝为了得到更多的汗血宝马,不惜多次发动战争,可以说是不择手段。采取了强硬手段时候,汉武帝成功如愿以偿引进了数以千计的汗血宝马。然而过了几个朝代之后,为什么汗血宝马在中国却几乎消失了呢?

汗血马在外国的学名叫做阿哈尔捷金马,并不是像史记中那样原产于大宛国,而是土库曼斯坦,是土库曼斯坦的国宝。阿哈尔捷金马就像中国的大熊猫一样被当做礼物赠送给各国。现在中国真正的汗血宝马只有11匹,都是土库曼斯坦赠送的。

❿ 2012中国汗血宝马还有几只

“现在全世界,纯正的汗血宝马总数大约在3000匹左右。此前,新疆的汗血宝马都是从国外引进,繁殖能力较低,容易流产。”野马集团有限公司马部经理韩冰介绍,马场里共有16匹汗血宝马,均是野马集团于2009年和2010年从国外引进的。据了解,小马属于纯正的汗血宝马,在新疆是第一匹。

阅读全文

与中国有多少匹汗血马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哪些印度的纪录片 浏览:194
为什么印度没有形成政教合一 浏览:432
印尼人钓鱼用什么 浏览:330
中国石油行业哪个不釆油 浏览:59
在中国的茶叶里哪些是红茶 浏览:912
英国有些什么手机 浏览:220
上中国际部怎么样 浏览:476
伊朗跟中俄关系怎么样 浏览:842
伊朗和中国哪个国家强盛 浏览:928
成年英国斗牛怎么打理 浏览:145
印度人问候午饭怎么说 浏览:265
为什么印度订单还在增加 浏览:435
意大利tec喇叭哪里做的 浏览:300
英国授课型怎么读 浏览:441
印度高铁哪里造 浏览:555
500万印尼盾英文怎么说 浏览:794
越南清真寺有多少 浏览:352
越南人打疫苗要用什么手续 浏览:159
有多少个国家暗中支持伊朗 浏览:255
泰币和越南币哪个值钱 浏览: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