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谁能介绍一下佛教律宗
律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发源地是陕西西安净业寺。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实际创始人为唐代道宣。复因道宣住终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称。
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也称四分律宗。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实践;戒相是戒的表现或规定,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
(1)中国佛家律宗二祖在哪里扩展阅读:
相传释迦在世时,为约束僧众,制订了各种戒律。第一次佛教结集时,由优婆离诵出律藏。其后因佛教各派对戒律的理解不尽一致,所传戒律也有所不同。
据《僧史》记载,中国汉地翻译戒律和实行受戒,始于三国魏嘉平(249~254)中。时中印度昙柯迦罗来洛阳,见中国僧人只落发而未受戒,即译出《摩诃僧祗部戒本》,以为持戒的准绳。
律宗祖庭是西安净业寺。净业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终南山北麓之凤凰山(亦称“后庵山“)上,距西安市约35公里,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凤凰山山形如凤,地脉龙绵,山势奇古高峻,林壑幽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律宗
‘贰’ 中国佛教的祖庭都在哪里
所谓祖庭是佛教各个宗派创始发源地。佛教传入中国后,保留最原始修行方法的,称为小乘佛教,因无创新,故无所谓祖庭。大乘佛法依不同的佛经所述新增不同的修行方法,形成诸多个宗派,其中八大宗派的祖庭如下:
净土宗祖庭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东林寺
禅宗祖庭在河南省登封县少林寺
三论宗祖庭在陕西省西安市草堂寺,
华严宗祖庭在陕西省西安市华严寺
律宗祖庭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敬业寺
天台宗祖庭在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天台山国清寺
唯识宗祖庭在陕西省西安市大慈恩寺
密宗祖庭在陕西西安市大兴善寺
‘叁’ 汉地佛教八宗祖庭(分别在哪个地方)
八宗祖庭是指中国佛教八个主要宗派的创始者各自开创或住过的寺院,他们分别为:
天台宗——浙江省天台山国清寺
三论宗——陕西省户县草堂寺,江苏省南京市郊栖霞山栖霞寺
法相唯识宗——陕西西安的慈恩寺,即大雁塔和陕西长安县的兴教寺
华严宗——陕西长安县的华严寺和陕西户县的草堂寺
律宗——江苏扬州的大明寺,唐朝鉴真和尚曾在此寺。现在寺内建筑是参照唐代建筑风格设计的
密宗——陕西西安的大兴善寺和青龙寺
净土宗——山西交城西北石壁谷中的玄中寺、陕西长安县的香积寺、江西庐山的东林寺
禅宗——禅宗派系众多,祖庭多达十几处,居各派之首。如河南登封少林寺、安徽潜山的山谷寺、湖北黄梅的四组寺、浙江宁波的天童寺、江苏南京的清凉寺、江苏苏州的虎丘山等等。广东韶关的南华禅寺等等。
天台宗祖庭
天台宗发源于天台山,在浙江天台县城北。天台山群峰争秀,奇峭多姿。东晋以来名僧支道林、昙光、竺县道曾在此山中修习禅定。天台宗初祖慧文在河北,三祖慧思住湖南南岳。相传三祖智凯于南朗陈太建年间入天台,这里建草庵讲经十年,创立了天台宗。国清寺是隋代古刹,为智者大师开创教义之地。隋梅、隋塔、七佛塔、寒拾亭、丰干桥皆是朝山者拜谒的胜迹。天台山真觉寺有智者大师塔院。高明寺为智者道场之一。华峰顶下善兴寺传为智者拜经处。
湖北的玉泉寺也是天台宗的祖庭,智凯曾在此寺讲经。
三论宗祖庭
栖霞寺位于南京东北的摄山上。三论宗初祖僧朗、二祖僧、三祖法朗相继此寺。三论宗实际创始人吉藏在这里完成三论的注疏,创立了三论宗。南朝在寺后凿千佛岩。隋代在寺旁建舍利塔。唐代增建琳宫梵宇49座,极为壮观。与山东灵岩寺、湖北玉泉寺、天台国清寺齐名,合称“四大丛林”。
法相唯识宗祖庭
慈恩寺在西安城南,这里曾是玄奘译经处,玄奘死后弟子窥基继住此寺,所以又称法相唯识宗为慈思宗。
西安东南长安县的少陵原畔的兴教寺,是玄奘的遗骨迁葬地。唐肃宗李亨为表彰玄奘及弟子的坚韧不拔的弘道精神,特题塔额“兴教”二字,从此就名为“兴教寺”。寺内有三塔,中间一座最高,是玄类的舍利塔,五层,约23米,底层内有玄类塑像。两侧为玄奘大弟子窥基和圆测的墓塔,上面均有石刻、塔铭和泥塑像。
华严宗祖庭
华严寺在陕西长安县少陵原的半坡上。南望终南山,风景幽美。华严寺始建于唐贞元十九年(803年);为华严宗的道场之一。现存砖塔两座,东面是华严初祖杜顺禅师的塔,方形七层,高13米,上层石刻“严主”两字。西面一座华严四祖清凉国师塔,六角五层,高7米。
草堂寺在陕西户县东南的圭峰山下。华严宗五祖宗密曾住此起草《圆觉经疏》,死后葬于东小圭峰,世称“圭峰禅师”。现存有唐代大书法家裴休撰写的《定慧禅师传法碑》一通,柳公权篆额。寺中还有鸠摩罗什舍利塔,造型殊异,八面十二层,全用白玉、砖青、墨黑、乳黄、淡红、浅蓝、超紫及灰玉八种颜色的玉石雕刻镶并而成。上面浮雕蔓草花纹及阴刻佛像,工艺都极其精美,世称“八宝石塔”。
律宗祖庭
江苏扬州的大明寺鉴真和尚讲律之地。鉴真和尚为律宗主流南山宗创始人道宣的再传弟子。唐天宝年间赴日本传授戒法,大弘律学,开日本佛教和文化的先河。鉴真还在日本奈良建唐招提寺,其墓塔即在该寺的后院。鉴真东渡后,寺殿几经兴废,现大雄宝殿东侧建有鉴真纪念堂,堂内有鉴真楠木雕像,仿照日本唐招提寺鉴真干漆夹苎像雕刻而成。
密宗祖庭
密宗以毗卢遮那为初祖,“普贤金刚萨唾为二祖,龙树为三祖,龙智为四祖,金刚智为五祖。金刚智传弟子不空,不空为六祖。大兴善寺始建于晋武帝年间,唐开元年间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和狮子国僧人不空,即“开元三大士”来此翻译佛经,传授密法。于是大兴善寺一时成为长安城内佛经三大译场之一,也是密宗的发源地。现存寺院为明清时建筑,仅存唐刻青石龙头和历代整修寺院的碑碣。西安市东南的青龙寺在唐代也是密宗的根本道场。不空的弟子慧果曾住此寺东塔院,称密宗七祖。
净土宗祖庭
玄中寺位于山西交城县西北的石壁谷中,四面石壁陡立,所以也称“石壁寺”,为净土宗发源地之一。北魏延兴二年(472年)兴建,当时名僧县鸾大师住此弘布净土信仰,后由弟子隋代道绰和唐代善导相继住持此寺。唐代重修,改名为石壁永宁禅寺。日本净土真宗,因奉县鸾、道绰、善导为净土宗三宗,也奉该寺为祖庭。
香积寺在西安长安县神禾原西。建于唐神龙二年(706年),为净土宗四祖善导法师的道场。东侧有善导墓塔。
江西庐山西北麓的东林寺为东晋慧远于太元十一年(386年)所建。慧远提倡弥勒净土信仰,曾在庐山邀集十八高贤成立“白莲社”,因此尊慧远为净土宗初祖。东林寺作为东普以后南方佛教的重镇,在历史上曾极盛一时,名扬天下。寺内有神运殿、三笑堂、十八高贤堂、文殊阁、聪明泉等,殿后东窗下嵌有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真迹残碑。鉴真和尚东渡之前曾来东林寺约智恩和尚同赴日本,于是慧远学说也随之东传,所以日本的东林教也奉东林寺为祖庭,慧远为始祖。
禅宗祖庭
“东来肇迹”——少林寺在河南登封县西北少室山密林中,故名。北魏孝昌五年(公元527年)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来此传授禅法,被尊为初祖,寺亦为禅宗祖庭。在西北五乳峰上有初祖庵、达摩洞,传说达摩在此面壁九年,洞前石坊额上刻有“默然处”三字。寺西南的钵盂峰上有二祖庵,传为二祖慧可为从达摩学禅,立雪断臂后,在此养伤处。寺西有塔林;为历代和尚墓塔,共有砖、石墓塔220座,造型各异,反映了不同时代造塔的艺术风格。
南华禅寺在广东韶关南,原名宝林寺,有“东粤第一宝刹”之称。唐代禅宗六祖慧能开法于此。寺内有六祖肉身塔、六祖殿,供六祖像,相传是六祖真身。
‘肆’ 佛教中有几大宗,分别是
佛教中有八大宗。
分别是:
一、三论宗又名法性宗
主要依据鸠摩罗什译的《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研究传习而形成的宗派,因为是依据中观派三《论》立的宗,所以叫做三论宗。
二、瑜伽宗又名法相宗、慈恩宗、唯识宗
是由印度弥勒、无着、世亲(又翻译做“天亲”)创立的宗派。此宗主要依据有《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因为是依弥勒说、无着记录整理的《瑜伽师地论》为根本教典而立的宗,所以叫瑜伽宗。
三、天台宗又名法华宗
是以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大智度论》、《中论》等为依据,吸收了印度传来的和中国发展的各派思想,重新加以系统地组织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因为创始人智顗,住在浙江天台山,所以叫天台宗。
四、贤首宗又名华严宗
是以鸠摩罗什译的《华严经》为根据,对《华严经》有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阐发,是在前人三论、天台、慈恩、地论师、摄论师等学说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思想体系。创始人是七世纪末的贤首国师法藏,所以叫贤首宗,又名华严宗。
五、禅宗
主要是以鸠摩罗什译《金刚经》为依据,禅宗的禅是禅那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取自《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般叫做禅定。
六、净土宗
以鸠摩罗什译《阿弥陀经》等提倡观佛、念佛以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为宗旨而形成的宗派,所以名为净土宗,尊东晋慧远法师为初祖,善导大师为二祖。
七、律宗
主要是以鸠摩罗什译《十诵律》主要是学习和研究戒律的。由于此一宗的盛行,中国僧人们在修学大乘的戒定慧三学中,仍然重视出家声闻乘的戒律。
八、密宗又名真言宗
主要是中国唐代不空译的《金刚顶瑜伽真实大教王经 》,在八世纪时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传入中国,从此修习传授形成密宗。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
(4)中国佛家律宗二祖在哪里扩展阅读:
八大宗派发源地:
1、陕西西安草堂寺(三论宗祖庭)。
草堂寺位于陕西西安南秦岭山脉的圭峰北麓,即户县境内的草堂营村。它是西安远郊的一座着名古寺,为中国佛教三论宗的祖庭,也是华严宗的祖庭。
2、陕西西安大慈恩寺(法相宗祖庭)。
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为唐玄奘三藏法师翻译佛经的译场。玄奘创立我国佛教法相宗,此寺为法相宗祖庭。日本佛教法相宗亦以此寺为祖庭。
3、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天台宗祖庭)。
隋开皇十八年(598)创建。智于台州天台山开创我国佛教天台宗,此寺为我国天台宗根本道场。日本佛教天台宗及日莲宗均以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
4、陕西西安华严寺(华严宗祖庭)。
位于陕西长安县少陵原半坡的华严寺,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一。三祖法藏是实际创始人,葬于华严寺南、华严寺始建于唐贞元十九年(803),现仅存砖塔两座,东为初祖杜顺禅师塔,西为四祖清凉国师塔。四祖法名澄观,于三祖法藏殁后私淑其学,住五台山清凉寺,撰新译《华严经疏》等,后世称之“清凉大师”。
5、河南嵩山少林寺(禅宗祖庭)。
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我国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此创立禅宗,为我国禅宗各派的共同祖庭。在国内外有深远影响。
6、陕西西安香积寺(净土宗祖庭)。
香积寺位于现在西安市南郊的长安县境内,也是中国净土宗祖庭,寺庙的旁边宽阔的子午大道即将修通。
7、陕西西安净业寺(律宗祖庭)。
建于隋代(581—618)。为创立我国佛教律宗(南山律)的唐代着名高僧道宣律师的道场。历代尊道宣为律宗开祖。
8、陕西西安大兴善寺(密宗祖庭)。
创建于晋泰始至太康年间(265—289)隋唐盛时为翻译佛经的国立译场。其中,以唐开元年间来华的印度高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翻译了大量佛教密典,贡献最大,称开元三大士,盛宏密教。日本高僧弘法大师空海师事不空弟子惠果,回国后建立真言宗。该寺是有中外影响的重要古刹。西安佛教协会所在地。
‘伍’ 中国佛教八大宗派的八大宗派发源地
1、陕西西安草堂寺(古三论宗祖庭)。
草堂寺位于陕西西安南秦岭山脉的圭峰北麓,即户县境内的草堂营村。它是西安远郊的一座着名古寺,为中国佛教三论宗的祖庭,也是华严宗的祖庭。
草堂寺原为南北朝十六国后秦姚兴的“逍遥园”故址、西域高僧鸠摩罗什译经之地,是我国首创翻译佛经的国立译坊。寺曾用名“栖禅寺”,后改称“草堂寺”,这是由于当时全国各地高僧云集于逍遥园,姚兴便在园内设寺,寺内临时构筑一堂,以草苔覆顶,草堂寺由此得名。据记载,鸠摩罗什在逍遥园内与弟子翻译的经典计97部,425卷,其中包括《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等“三论”。经道生、僧肇等人对它们的大力弘传,形成了早期的三论宗。鸠摩罗什入寂于后秦弘始十五年(413),并葬于草堂寺,建塔一座,名为“鸠摩罗什舍利塔”,此塔尚存寺内。
绍兴越州嘉祥寺(新三论宗祖庭)。
日僧宜然房明道《三论玄义玄谈》认为,嘉祥大师吉藏以前称"古三论",又称"北地之三论";嘉祥大师以后称为"新三论",又称"南地之三论"。
隋唐之际,中国佛教进入鼎盛时期,开始形成了各大宗派,开皇(581-600)中,吉藏东赴越州,避居嘉祥。据《三论玄义校释》记载,吉藏大师(549-623)居嘉祥寺达15年之久,于散乱间独致意经籍,多方搜积。摄天台宗的《法华玄义》并广开法宴,听众常达千人。一时近悦远来,问道受业者不绝于途,至禹穴成市。吉藏被号为“嘉祥大师”。由于吉藏先后完成了《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的章疏,大弘三论之学,研究讲解三论,后来便视作三论宗之祖,而“三论宗”亦被称为“嘉祥宗”。此后,嘉祥寺便作为中国佛教三论宗的祖庭,而名扬海内外。
吉藏有弟子智凯,在吉藏奉诏赴长安后,继续于绍兴嘉祥寺敷讲三论。彼时四方义学八百余人,上下僚庶,依时翔集,盛况不减当年。有高丽僧慧灌,渡海来越州嘉祥,师从吉藏,精研三论章疏。回国后,奉高丽王之命,远赴日本,宣讲三论,为日本三论宗之初祖。乃至唐贞元三年(787),高丽僧道登来越州,止嘉祥寺,学习三论
2、陕西西安大慈恩寺(法相宗祖庭)。
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为唐玄奘三藏法师翻译佛经的译场。玄奘创立我国佛教法相宗,此寺为法相宗祖庭。日本佛教法相宗亦以此寺为祖庭。
3、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天台宗祖庭)。
隋开皇十八年(598)创建。智于台州天台山开创我国佛教天台宗,此寺为我国天台宗根本道场。日本佛教天台宗及日莲宗均以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还有很多佛教宗派均与我国天台宗有直接或间接的渊源。
唐贞元十年(804)日本僧人最澄偕弟子义真来寺,从道邃、行满学习天台教观,并依道邃受菩萨戒。回国后创立了日本佛教天台宗、日莲宗,奉国清寺为祖庭。大中七年(853),该宗五祖圆珍;南宋乾道四年(1168),该国临济宗初祖荣西等,都曾先后来此巡礼求法。近年来,朝拜祖庭者更是不绝于途。
4、陕西西安华严寺(华严宗祖庭)。
位于陕西长安县少陵原半坡的华严寺,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一。三祖法藏是实际创始人,葬于华严寺南、华严寺始建于唐贞元十九年(803),现仅存砖塔两座,东为初祖杜顺禅师塔,西为四祖清凉国师塔。四祖法名澄观,于三祖法藏殁后私淑其学,住五台山清凉寺,撰新译《华严经疏》等,后世称之“清凉大师”。
5、河南嵩山少林寺(禅宗祖庭)。
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我国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此创立禅宗,为我国禅宗各派的共同祖庭。在国内外有深远影响。
6、陕西西安香积寺(净土宗祖庭)。
香积寺位于现在西安市南郊的长安县境内,也是中国净土宗祖庭,寺庙的旁边宽阔的子午大道即将修通。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善导圆寂,弟子怀惮为纪念善导功德,修建了香积寺和善导大师供养塔,使香积寺成为中国佛教净士宗正式创立后的第一个道场。唐朝的香积寺位于古都西安城南约35华里处,终南山子午谷正北神禾原西畔,这里南临滈河,北接风景秀丽的樊川,滈河与潏河汇流萦挠于其西,整个寺院幽而不僻,静而不寂。
净土宗的创立与创始人物有紧密的关系,该宗始祖慧远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净土,故又称莲宗。实际创立者为唐代善导。历代祖师并无前后传承法统,均为后人据其弘扬净土的贡献推戴而来。按近代印光所撰《莲宗十二祖赞》,以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祩宏、智旭、行策、实贤、际醒为莲宗十二祖。前九祖和《莲宗九祖传略》大致相同。后印光也被其门下推为第十三祖。
善导(613-681年)是唐朝弘扬净土宗的祖师,号“莲花第二祖”。净土宗以《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为主要经典,主要宣扬西方极乐世界。善导平日持戒极严,除研读教义,劝化他人外,总是合掌胡跪,一心念佛,非力竭不休。传说他念佛一声,即有一道红光从其口中出,十声百声光明如前,称“光明和尚”。他用布施来的钱财,书写了《阿弥陀佛》数万卷,书净土变相三百于壁,把净土宗经典中叙述的人物故事用图画描绘出来。近代新疆吐峪沟高昌故址出土的许多古代写经中,也有善道作品。
该宗教义简单,主要宗旨是以修行者的念佛行业为内因,以弥陀的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往生极乐净土。善导把修行的方法分为正行和杂行两类。正行又分为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等五种,此中又特别把称名作为正业,其它四种为助业,显出正名为最重要。念佛的方法凡有四种:1、专念佛的名号,称为持名念佛;2、观佛的塑像与画像,称为观像念佛;3、观想佛的妙相(包括《观经》十六观门),称为观想念佛;4、观佛的法身,即谛观实相,称为实相念佛。后世唯持名念佛最为流行,其与善导的大力提倡有直接关系,同时信众认为此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只要一心专念弥陀一佛名号,就能往生净土。但因往生者的因行有胜劣,往生之相有等差,往生后见佛成佛有疾缓,从而分有上、中、下的三辈九品。由于修行方法简便,人人都能做到,故自中唐以后广泛流行。宋明以后与禅宗融合,其它如律宗、天台宗、华严宗等,也都兼修念佛法门。同时又很快普及于一般社会,有所谓“家家弥陀佛”的说法,一直流传至今。8世纪时,善导的《观经疏》传入日本。12世纪日僧源空依《观经疏》撰《选择本愿念佛集》等,弘传净土念佛法门,创立日本净土宗。其弟子亲鸾又开创净土真宗。
7、陕西西安净业寺(律宗祖庭)。
建于隋代(581—618)。为创立我国佛教律宗(南山律)的唐代着名高僧道宣律师的道场。历代尊道宣为律宗开祖。
8、陕西西安大兴善寺(密宗祖庭)。
创建于晋泰始至太康年间(265—289)隋唐盛时为翻译佛经的国立译场。其中,以唐开元年间来华的印度高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翻译了大量佛教密典,贡献最大,称开元三大士,盛宏密教。日本高僧弘法大师空海师事不空弟子惠果,回国后建立真言宗。该寺是有中外影响的重要古刹。西安佛教协会所在地。
‘陆’ 中国古代佛教共有几祖都是谁
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传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汉传佛教也分好几宗,重要的有智顗创立的天台宗;吉藏创立的三论宗;玄奘和窥基创立的法相宗;道宣、法砺和怀素分别创立的律宗,有南山、相部和东塔三家;由北魏昙鸾开创,隋代道绰相继,而由唐代善导集成的净土宗;弘忍的弟子神秀和惠能分别创立的禅宗,有北宗和南宗,在唐中叶后又陆续出现“禅门五家”,即沩仰、临济、曹洞、云门和法眼五派;法藏创立的华严宗;由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和惠果所奠定的密宗。每个宗门为了争地位都追认不同的祖师,如天台宗以龙树为初祖。
我们熟悉的菩提达摩祖师、慧可大祖禅师、僧璨鉴智禅师 、道信大医禅师、弘忍大满禅师、慧能大鉴禅师,只是其中一个,因为六祖的菩提本无树这个故事和六祖坛经闻名的。
‘柒’ 佛寺中为律宗祖庭的是
律宗祖庭——终南净业寺(初祖道宣律师于终南山净业寺创弘扬律宗) 。
中国佛教祖庭是洛阳白马寺。中国佛教因分为八大宗派,故有相应的八大佛教祖庭:
净宗祖庭——庐山东林寺(初祖慧远大师于庐山东林寺创立弘扬净土宗)
禅宗祖庭——嵩山少林寺(初祖达摩祖师于嵩山少林寺创立弘扬禅宗)
律宗祖庭——终南净业寺(初祖道宣律师于终南山净业寺创弘扬律宗)
天台宗祖庭——天台国清寺(初祖智者大师于天台山国清寺创立弘扬天台宗)
慈恩宗祖庭——长安大慈恩寺(初祖玄奘大师及弟子窥基大师于长安大慈恩寺创立弘扬慈恩宗,亦名法相宗、唯识宗)
华严宗祖庭——长安太原寺(初祖法藏大师于长安太原寺创立弘扬华严宗)
三论宗祖庭——秦望嘉祥寺(初祖吉藏大师于秦望山嘉祥寺创立三论宗);亦有争议为长安户县草堂寺(初祖西域龟兹国高僧鸠摩罗什于户县草堂寺创立三论宗)。
密宗祖庭——(有待商榷)(初祖有三位:善无畏大师于长安菩提寺译出重要密典《大日经》;金刚智大师及其弟子不空先后于长安慈恩寺、荐福寺、资圣寺、大荐福寺设立坛场、翻译经典。三位大师在中国翻译密典、灌顶传法,开创了中国密宗,或称唐密。)
‘捌’ 律宗世祖
宋代大智律师中兴律宗之后,将历代留下有着作思想贡献的祖师列出九位:
1.法正尊者(梵名昙无德尊者):《四分律》主。
2.法时尊者(昙摩迦罗尊者):中国律宗初祖。
3.法聪律师:中国律宗二祖。
4.道覆律师:作疏问答立义。
5.慧光律师:作《四分律疏》四卷。
6.道云律师:作《四分律疏》九卷。
7.道洪律师:作《四分律钞》。
8.智首律师:作《广疏》二十卷。
9.道宣律师:作《四分律行事钞》等五大部。